1.山田洋次拍夫妻之间的爱情也能拍得别致的苏!
2.在现代社会女性有了选择婚姻与否的自由和权利,但始终有一根看不见的线拉扯着女性,那是比体制机制比道德约束更恐怖的东西。
史枝虽然可以干干净净的走掉,但她有孩子牵绊,她为家庭牺牲这么多,投入了青春和精力,却渐渐丧失了在社会上赚钱的能力。
男人很容易重新开始,但女人重新开始往往会更难,这种恶性循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出错,你可以为此发泄愤怒,但是你找不到控诉的对象。
3.一家人中午吃上鳗鱼饭了!!
大团圆我就是喜欢!!!!
4.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布景很有意思,不是客厅,不是楼梯,不是卧室,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后厅,正是夜色,屋内昏暗,家具寥落,给鸟笼盖上了黑布,女主人无声的哭。
这是表面光鲜亮丽的家庭背后见不得人的一面,所有痛苦只能在暗处咀嚼,换言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5.爷爷和奶奶真的好萌好萌。
6.红布—舞蹈雨天小鸟史枝的影子
那她们也太幸运了,至少在受委屈时除了男主人一家全体成员包括小姑子小叔子一家全都在替着自己说话,提醒男主人多关爱自己老婆,多理解她照顾一家人的辛苦,而不是在一边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挑拨离间,跟爷爷奶奶那告黑状。
对比下中国韩国的家庭剧和真实的家庭生活,百分之九九的姑嫂关系都是最令女主头疼的,丝毫不逊于婆媳争斗,而在本片中反应的,则是一片和谐景象,最终也能让大男子主义的男主人略有觉悟,注意是略有觉悟,但至少比毫无反思要好,而其中,小姑子小叔子无疑起到了很是积极的作用,哪怕他们的用心非常明显是在利用女主,但至少一席暖心话下来女主心里好受多了。
总之,这样好的大家庭太难找了
首先,我是抓着我家刘先森一起看这电影的,他却看了一半就困了,哦吼!
然后,我为啥要抓着他一起看这部电影呢? 因为,成为人妻还没有满百天的我,真的深有感触和感悟。
截止18年11月22日,刚为人妻58天,而厨龄差不多60天左右的我已经深深深觉得能逃避家务真的是太爽了!
山田洋次是继小津安二郎之后拍这样家庭题材剧情片最有功力的导演之一。
他对现代社会家庭的细微描摹就像是在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看起来松散又不值一提,但实际上却因为亲情的羁绊让整个电影张力十足。
我经常教育刘先森,你肯定不是亲生老公,而我肯定是亲生老婆,我看到什么好吃的,会想买回去和你一起吃,看到适合你的衣服就会买给你,会把所有好的都给你,可是你,从来不会这么主动的作为,通常是我说要什么,你才磨磨唧唧给我买,甚至只是说说而已。
闺蜜说啊,男人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我的感触是,男性的思维方式是单一的线程,通常不会发散辐射开,但是,女人的脑洞会有很多线程,也只有女人可以同时平衡事业和家庭,男人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和做到女人这样。
因为男人的借口总是,我要出去赚钱养家啊,可是现实是,这个时代,女人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也不是所有女人都是全职主妇。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就探讨了家庭主妇贡献价值问题。
大部分人的价值观里,女人做家务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gakki饰演的女主就提出了一个「爱的榨取」的概念,家庭主妇无偿劳动就是一种被“爱”捆绑的压榨行为,家人、朋友、同事谁也不能以关系好为理由去让对方无偿付出劳动,而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必须等值才是真正的平权。
婚姻的维系是一门很有门道的学问,我也是跌跌撞撞一路前行,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基础,当然,家庭的分工协作才能让一个家稳固的良性循环运转。
人往往是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而主观意识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嫌隙,成年人之间的和解在山田洋次的镜头下就是相互妥协包容,当然,也有情感基础在里面。
如果不能妥协,给对方一个台阶,也许,就再也没有办法并肩前行。
婚姻夫妻双方是没有血缘的亲人,姻亲和血亲关系始终有别,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从来不会有想要丢弃我们的时候,但是配偶却不一样,合则来,不合则去,劳燕分飞。
如果维系婚姻的基础是爱,那相爱不易,相守更难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爱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加浓烈还是慢慢减淡?
在我看来,感情应该是越来越好,如果是越来越淡了,只能说明你是不再爱了。
沟通很重要,如果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只能相互猜忌,互不信任,最后嫌隙越来越深。
遇到问题,一起商量,共同面对去努力解决,即使失败了也是宝贵的经历经验,本来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要和谐相处就需要磨合和互相迁就忍让,这才是理智的大人之间的相处方式。
苍井优饰演的宪子在三部里的角色都是一家人的明灯,也许她还没有和壮太结婚,还不是平田家儿媳,所以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她说,大嫂真的是最了不起的,确实,每个家庭主妇其实都是家庭这片海的定海神针,照顾好老人小孩丈夫的起居,协调好家里所有事宜,桥爪功老爷子演的周造在代替儿媳操持家务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家庭主妇的不易,你看一家人完完整整的时候,他的状态是多么放松安逸呢。
其实啊,我们柔软的内心都应该留给爱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真的很必要。
我承认自己做的很差,暴脾气随时说来就来,而且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才爆发,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生我气丢下我,可是这真是个坏习惯,我要改改改!
今年,生活重心的转移让我“懒”了很多,大部分时间都在恍惚之中,希望自己还能沉下心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我真的很期待下一部吖!
作为电脑上看电影基本上要分两三次的观影困难症患者来说,在直播频道看电影大概率是不可能一次性看完整部电影的,让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更是从哈利波特最后一部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
但是昨晚的《家族之苦3》显然是个例外,可能是下午睡了两个小时的缘故,我才能熬夜看完。
昨天是911,一整天我没怎么说话,看了几段视频几篇文字,下午看了kindle上的《重生》前几章,跟朋友聊聊宗教什么的,总算等到10点感觉精神尚好,就看看中央6的佳片有约吧。
已经长久不看,因为都是中文配音版本,听着就觉得不地道。
要问佳片有约有什么电影印象深刻,那可能还是20多年前在学生宿舍12寸黑白电视上看《卡萨布兰卡》吧。
这是一部日本电影,所以中文配音一点也不重要。
因为没怎么关注日本电影,导演和演员都一无所知,还是所谓第3部,管它呢,不好看就当助眠吧。
片子本身情节不复杂,太多情节铺垫太明显,比如警察发传单提醒小偷,老朋友提醒关煤气灶,以及我看着就感觉除了男主角幸之助有两个十多岁的儿子,他的弟弟妹妹婚姻都挺好却都没有孩子,说明日本人口负增长真的是个大问题,所以最后一句话就是弟媳妇怀孕了。
而且有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日本电影的情节发展基本上慢慢悠悠,滞后于观众的思考,台词更是充分的留白,这是为了增强观众的观影自信心吗?
最近看了几部欧美的女性的电影,比如《她》《斯隆女士》,显然都是观众被情节的跳跃所牵引,目不暇接,信息量超大,看完甚至要借助看影评才能理解全貌。
日本人的礼貌意识也是根深蒂固,即便向警察描述小偷,也要用敬语,居家生活更是处处客客气气,女主角的闺蜜喊三个儿子过来打招呼,三个儿子就毕恭毕敬鞠躬。
家人回来也要按门铃,进来之后说我回来了,其他说欢迎回来等等。
另外日本那么干净,用得着那么频繁拖地吗,我也很好奇。
故事聚焦于一个20年长期全职主妇因为小偷偷走私房钱被丈夫训斥后离家出走,让家里乱成一锅粥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吧,国内有判例判决夫妻离婚,全职太太有权利获得赔偿,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我不想太去代入别人的生活,我看到用上了VR眼镜的日本人,普遍还把存折当个宝藏起来,可见电子支付不够发达,倒是老奶奶用上了指纹登陆的电子银行账户,儿媳妇却还要冰箱里面藏私房钱,40万日元相当于2.5万人民币,存了20年,平均一个月100元,真够凄惨的。
虽然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客气,但是男人真的是四体不勤,老爷子连个洗衣机都不会用,丈夫回家喝水都是指挥妻子,而我则是因为早上晾衣服又一次没有按照她的要求把袖子都拉好被她斥责,那仅仅是儿子的短袖子T恤衫而已。
看来日本女人的家庭地位低下是确凿无疑的。
在我初中同学里面,有一对日本留学回来的夫妻看上去特别像,丈夫打游戏亏了几十万,妻子都不敢多问一句,忙两个孩子昏天黑地面容枯槁,满足丈夫的需求却丝毫不肯怠慢,丈夫依旧在外面喝酒聚会到一两点美其名曰为了工作维护客户关系,区别在于妻子拿的工资也不少,但也依旧卑微到如此地位。
摆脱了媳妇地位的奶奶还是在抗争的,不但提出死后不跟丈夫同穴,自己继承弟弟的遗产也不跟家人共享。
男主角的妹妹虽然嫁了个比自己大不少的老公,家庭地位还不错,明显是从事财务法律方面工作的原因。
男主角的弟弟也是一个觉醒的角色,鼓足勇气给哥哥上一堂尊重女性的课,说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跟哥哥好好谈过一次心。
这恐怕就是男人的矜持吧,我在这方面倒是一点也不,甚至主动找姐姐找外甥聊天,尽管外甥侄子他们从来不主动找我。
只是看到男主角满头白发,我还是有点心有戚戚的……他的儿子要跟着母亲,跟我家的一样,但是却没有问过我们,没有爱情了还住在一起干什么?
看着边上呼噜的人,以及隔壁儿子看球一声叫好一声惊呼,我很快沉沉睡去。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家族之苦》系列能一直继续。
第一部讲述老年人的离婚危机,琐碎闹腾;第二部探讨孤寡老人的送终问题,笑中带泪;这一部中,一直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大嫂成了主角,她在常年隐忍后,终因家中失窃的契机,离家出走,让一家人瞬间乱了阵脚。
还是熟悉的一家人:固执的老头子、爱好广泛的奶奶、冲动的大哥、温和的大嫂、女强人二姐、搞笑担当二姐夫、善良懂事的三弟与儿媳宪子。
每个人个性分明,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也精彩。
家庭剧最忌落入平淡窠臼,更怕韩剧般的婆婆妈妈:哭泣数十分钟,剧情还毫无推进。
看《家族之苦》系列,从来不必担心这样的问题:人物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乍看都是寻常,实则不留闲笔。
令观众一次次会心一笑的细节,认真地取自生活,又不动声色地搬到了电影里,这是强行安排的狗血剧情,无论如何都无法与之匹敌的。
电影中每每聊起严肃话题,气氛开始凝滞,必有某人出来插科打诨缓解,故事温吞但节奏紧凑,观众自然看得开心。
继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全方位探讨了日本家庭主妇生活状况后,《家族之苦3》也通過大嫂的身份关注起这一群体。
常年任劳任怨、私人财产需要偷偷存、无法发展自己的爱好、努力不被家人看见与认可……主妇遇到的问题呈现得挺全面,相对而言,夫妻的和解似乎显得轻描淡写。
其实这也符合日常生活中,大家见到的中年夫妻沟通模式:日复一日聊着琐事,浪漫被现实生活磨尽,习惯性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克制着脾气,久而久之,不仅自己觉得疲累,旁人和孩子,也会产生「这两个人之间是否还有爱情」的疑问。
遇到问题,夫妇间很少有机会能争到天翻地覆论个输赢,渐渐裂痕越来越大,直到难以收场。
坐下来把话心平气和地说清?
不可能的。
年轻情侣的吵架是雨中流着泪互放狠话,和解是「剎那间雨珠都闪烁如光圈,我们拥抱在雨季中的春天」,有儿有女的中年主妇,哪怕心有千千结,看着对方在雨天出现在娘家的楼下,也无非是假装若无其事地递上一条毛巾。
而这位人前妥协、家中扬威的丈夫呢?
自尊心作祟,内心松动也要嘴硬,就连道歉也要趁着一声惊雷,把握时机握住对方的手。
欣慰归欣慰,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嘛。
新垣结衣可以凭着可爱和聪明头脑,在剧中将固执不解风情的星野源收服得服服帖帖,习惯了多年的相处模式,朝夕相对的中年夫妇,一瞬间「懂得并尊重对方」,何其容易。
最后大嫂是回家了没错,但她心心念念的弗朗明哥舞,却也未见明显着落啊。
所以在重提主妇问题的同时,山田洋次在电影中的表达也阐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当一对夫妻没有办法做到从根本上互相理解,支撑他们继续携手前行的,可能是过往的美好回忆,可能是孩子与老人,可能是独自面对未知生活的恐惧,而更多的是已经渗入血液的,「一个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不过无论如何,问题爆发一次总是好事,说不定在第四部中,这两位的感情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呢。
从《家族之苦3》结尾的架势看,下一部的剧情或许会围绕妻夫木聪与苍井优这最年轻的一对展开,而因为每个演员的演技都相当「能打」,任何一部电影挑大梁都不在话下,每家故事讲几集,这一系列或许可以长盛不衰。
不过,山田洋次导演今年已经87岁高龄,饰演片中爷爷与奶奶的老戏骨桥爪功与吉行和子也已分别77岁与83岁,老人身体状况变数大,接下来的日子里,也只能说是「且看且珍惜」了。
电影一如既往地似潺潺细流、徐徐清风,温馨有趣的一家人继续吵吵闹闹、相互扶持。
但在和和美美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妥协的无奈与忍耐的苦楚,默默咽下,遗憾微笑。
电影的副片名是“妻子像玫瑰一样绽放”,但大嫂史枝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并不是重点,绽放的也不是史枝这个人,而是“妻子”或者说“家庭主妇”这个身份。
整部影片的重要社会议题是“家庭妇女的劳动价值”,史枝的出走导致了全家的崩溃,整个家庭混乱不堪,在所有人尤其是大哥幸之助了解到女主人史枝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后,幸之助出面道歉,两人和解,皆大欢喜。
史枝的家庭成员中,婆婆善解人意,根本不存在任何狗血的婆媳问题;公公虽然毒舌傲娇,但也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并没有恶意坏心;丈夫辛勤工作,没有出轨与外遇,出差回家还会主动送妻子礼物;兄弟妯娌关系和睦,成子、庄太和宪子都非常尊重、信赖史枝;孩子也没有叛逆捣乱,史枝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主妇了。
但史枝还是遭遇了人生危机,结婚以后一切以家庭、以丈夫孩子为重,放弃了自我的爱好、朋友与生活,辛苦操劳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却反被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奚落侮辱自己的主妇工作没有任何价值,“家庭主妇不赚钱只花钱”的错误观念更是严重打击了史枝长期隐藏着的自卑感,史枝第一次放弃了忍耐,选择了离开家庭。
但离开以后呢?
史枝在老家获得了短暂的独自休闲生活之后,开始思念孩子、思念家庭。
史枝终归是喜欢自己的丈夫和家庭的,所以丈夫的一句“我需要你”便能使史枝感动原谅。
史枝是认可自己家庭主妇的身份和生活的,只不过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和丈夫的日渐冷淡中开始有了厌倦,开始怀念起自由的美好,但史枝柔和温顺的性格注定了她始终不能成为成子一样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史枝对自己就像对那只小鸟,偶尔拿出笼子放放风,怀念一下热情似火的弗朗明戈舞,但终归还是要关进鸟笼里,继续忍耐被拘束、被限制的生活。
史枝是婆婆平田富子的过去,就不知道史枝到了婆婆的年纪有没有婆婆这样放飞自我的勇气。
富子到了可以过自己的生活、发展自我爱好的年龄,与小姐妹们写写小说、调侃调侃老师,也敢提出和丈夫离婚、死后不愿合葬的想法,“至少死后我想自由些”这句话应该是埋在心底几十年了吧。
但是,富子想要自由些的想法始终因为不被丈夫和孩子认可而不能实现,即使自己成为了比丈夫有钱的富人,一家之主依旧是自己的丈夫。
而即使是一家之主,那个第二部里誓死不放弃开车的平田周造,第三部里也只能上交驾驶证。
人生是不断的妥协与求全,维持一个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更是需要个体的忍耐,一部家庭喜剧,是以生活苦味为基底的。
笼中鸟作为隐喻贯穿全片。
在丈夫上班孩子上学之后,史枝总算有了自己的时间吃早饭,鸟也被放出笼,在桌面上跳动。
而之后从门铃的响起到应答,她都没有把鸟放进鸟笼,脸上都是对于自由时间被打断的不情愿。
直到不得不开门时鸟才被关回笼内。
闯空门的小偷来临之时,桌上的鸟儿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当然,观众也并不会指望鸟儿能像忠犬一样护家。
然而史枝在面对小偷时瘫软在地,之后第一选择是给庄太打电话而不是报警。
这体现了全职太太和社会的脱节,把生活局限在家庭琐碎里的牺牲。
在被幸之助的话语刺伤之后,史枝回到了老家茂田井,同行的还有她的鸟笼。
虽然在这里所有的时间都属于她自己了,但鸟一直在笼子里。
对于史枝来说,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对孩子的牵挂和负疚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等原因,她仍然处在心理牢笼之内。
本片里,弗朗明哥舞就像是自由的特权。
史枝内心还充满着这种向往。
而这种向往只是一种distant memory。
生活的日常琐碎早已剥夺了她的青春,没有工作也让她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在全家人出门之后,史枝骑了很久的自行车到了舞蹈室看别的女孩儿排练;做家务在躺椅上休息时,史枝梦到自己登台表演。
但一直到后面离家出走,史枝终究没能开始跳起弗朗明哥。
某种意义上,全职太太就像被豢养的笼中鸟,是没有自由飞翔的权利的。
回到片头史枝吃饭的场景,即使出笼了,鸟也没有飞离桌面的打算。
老家茂田井,在孩时好友给她提议开个酒屋,并提起了她一直心心念念弗朗明哥时,她也没有表现出在片头时走进舞蹈室的那种期待和向往,反而在看到好友孩子时低头痛哭。
这种向往早已经幻灭了。
不是在小偷盗走40万日元的那一刻,而是在幸之助得知之后对她怒而相向之时。
那一刻史枝明白,原来她心中的那种向往,也是不被丈夫所认同的。
在幸之助道歉之后,史枝带着鸟一起回了家。
片尾的很长一段,幸之助和史枝一起逗出笼的鸟,而鸟第一次在本片中飞舞,一路飞到了沙发上,最后又回到了幸之助的手上。
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此处做一个隐喻还是很恰当的,笼中鸟毕竟还是笼中鸟,因为它早已适应了这个环境,在有限的空间能够最大程度的飞翔,是它最好的结果,而这亦是家族之苦。
适配好的家族之苦,亦是家族的快乐吧。
看着史枝和幸之助的脸,他们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那样开心过。
女性的地位在日本自古以来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日本社会对女性的评价角度只在于她们是不是一位好妻子,一位慈爱的母亲,很少从社会职业的角度来看待女性,因此相比于中国女性在社会中日渐提升的地位以及自由度来说,日本女性的地位仍然在艰难中生存。
这与日本的历史以及女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有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女性在经济基础方面的薄弱,久而久之整个社会便形成了女性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家相夫教子的社会观念,而不是去为生活奔波打拼,虽然顾全了整个家庭的幸福与繁荣,但对于女性自身的社会价值来说却是不利的,没有带来经济效益就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地位自然也就低下了。
影片讲述了史枝作为一个家庭妇女,为整个家庭、为孩子、为丈夫付出了自己所有的辛劳与青春,但经济大权始终没有掌握在她的手中,每个月向丈夫伸手要家用委实很憋屈,明明自己的辛苦与丈夫不相上下,要个家庭生活开销都是这样小心翼翼,这不仅仅是日本女性的现状,包括在中国的许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女性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男性以及社会没有意识到妇女在家庭中的付出,家庭工作也是不亚于社会工作的一种付出,但社会认为家庭工作很轻松,没有在外工作那么辛苦,事实上家庭工作繁琐又辛苦,要把各个方面整理的井井有条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劳累与辛勤付出却没有换来社会对于其地位的认可。
虽然场景在诙谐幽默中进行,也不会使观众觉得压抑,甚至小偷偷走史枝私房钱那一段也是诙谐幽默没有紧张的情景,史枝与丈夫的矛盾不是仅仅因为这次丢失四十万日元,更在于史枝的付出没有得到丈夫的感恩与认可,家庭生活让自己放弃了最喜欢的舞蹈,她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了家庭中,却没有得到家庭经济支柱的认可,这才是矛盾的根本点。
但影片最后也没有呈现出解决史枝与幸之助的矛盾,虽然呈现出了温情的结尾,幸之助也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离不开史枝,史枝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了确证,但她仍然没有去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进入社会,还是回到了原点,也许她终于对现状做出了妥协,这是整个日本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重担,日本女性从小就接受着妇女的价值就在于对于家庭的价值,所以她们没哟改变的意识,因为周围女性都是一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她们不会想到去反抗,文化的熏陶让她们认可了社会赋予她们的价值观念,但如果她们成长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日本本土对于女性的念就难以接受,世界是发展进步的,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会逐渐走向平等的地位,只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昨晚上刚看完家族之苦3,电影一如既往细腻感人,把媳妇和婆婆的私房钱,前后出现做了呼应,大儿子的暴跳如雷和公公的无可奈何作了对比,媳妇藏的现金和婆婆用的电子货币也作了对比,最后大家享用的最高级的鳗鱼饭都是婆婆用指纹扫描电子货币埋的单。
笑点也是女婿负责担当,从计算人数,到高级鳗鱼饭还是普通鳗鱼饭,谁来埋单,一连串对话和动作,使人又好笑又好气,影片又埋下许多暗线可以留给45678集,比如大媳妇跳舞情结,小媳妇怀孕,小媳妇娘家家事,只是岁月不饶人,如树林奶奶,康家二少一般突然逝去,那又怎么再点十人份的高级鳗鱼饭了。
先上评论:1和2很好,3我实在忍不了。
这是第一和二的评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99517/珠玉在前,因此第三部情节之俗套,以及解决方法之粗暴简单就异常令人失望。
大嫂的隐忍日积月累多年,一直想重学舞蹈,勇敢出走之后,居然就能凭丈夫的只言片语而继续心甘情愿回去。
更过分的是,她的处境没有一分一毫的改变,连业余时间去上课的交代都没有,那请问前面的铺垫是为了什么?
其次,丈夫完全没有意识到自身问题,反而是与弟弟等人的交谈振振有词,但随后莫名其妙说离不开老婆,送上丝巾就完事了?
这样彻彻底底以妻子自我牺牲回归家庭为结局的价值观,我完全没法接受。
弗朗明哥舞在剧中显而易见就是自由的象征,全职主妇不配拥有?
离开笼中的小鸟依然没有飞走,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暗喻家庭主妇的无能为力和安于现状,但这部片子传递出的价值观依然让我十分厌恶。
女生们,永远永远不要当全职主妇!
本集:出走的大嫂 感觉这系列要衰...
太过于普通,像每家平常的一天。无感。
远没有前两部好。
当第一位女主人开始“豁达”,开始寻找人生意义时第二位女主人开始陷入“泥沼”原谅的真轻易结尾的新生命仿佛是个轮回
山田洋次的家庭电影大致是这样的,家庭里不论老少,各有各的小毛病,平时看着漫不经心,却在危机时候拧成一股绳,最后共渡难关,阖家欢乐。山田洋次对家庭矛盾的营造和角色性格的分配的确是沉淀了他人生阅历的,可这种剧作模式也很模板化,而且家庭伦理剧的肥皂感十足。好比《我爱我家》改变成120分钟,会比《家族之苦》差吗?他们的银幕效果应该差不多吧。但作为一部讲述家庭情感的电影来说,它的契生事件与人物情绪,太流水账了。这类家庭电影对比是枝裕和尚犹有不及,距离小津,相去越来越远。
就是讲的家庭主妇的重要性。
中国妇女也惨,既要干家务又得挣钱,日本挪拉出走之后,依然堕回父权家庭,到底只是笼中鸟,终究无法重获自由,作为家庭喜剧,上限也只能这样了,
鸟又回归到笼子里
强行煽情,日本社会的人情哪有这么热络……
再也不手贱
感动常在
这个普通家庭的琐碎故事估计要一直拍下去了,下一部的主题已经呼之欲出;第三部终于开始关注家庭主妇的大嫂了!虽然没前两部好笑,但主题还是不错
2018-12-01及之前
前两集基于喜剧基调还算吸引人,这集喜剧得不彻底,正剧中又多了个搞笑的老爷子,节奏乱得中间一直走神。结局也莫名其妙就解决了矛盾,以致整部电影看下来有点浪费时间。
还是以往一贯的水准 真棒!
主妇的困境和压力这个题材非常有意义,但放在这个系列里不太合适,具体情节处理得也不太好。
导演太擅长演绎生活了,镜头运用得自然而富有深意,有限空间固定角色把每个人熟悉的家庭琐事在屏幕前展现得栩栩如生。这一部扩展了环境与格局,相对少了白天的内景,但夜晚的室内布光让人倍感安心与温馨。平田家的客厅才是这个系列的灵魂所在,最后也在这里迎来了影片一个平和的高潮,随之而来的是圆满与宁祥的结局。老爷子背对着一家人齐聚一堂的欢笑和睦打开窗放松而满足地吐着香烟的时刻,我也很怀念很想尽情拥抱记忆中这样亲切的场景。家族之苦,其实就是这个家庭中女性的苦,相比于前两作的旁敲点拨,这部索性直面问题也给出了答案。但依然平和温婉。“What a Wonderful Family. My wife, my life. ”家庭和人生需要爱,需要共情。很期待第四部,看一看庄太和宪子所代表的年青一代面临的婚姻家庭生活。
续不上了,编剧枯竭,老爷子身体估计也吃不消了
怎么女人总在哭呀
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