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一篇关于那两个军人的报导,后来电影才出来的。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喜欢原故事的真实的感觉:两个中国特种兵作为中国军人的代表参加一个国际特种兵训练组织,这个组织的训练是出了名的狠,很多国家的士兵在训练过程中都因坚持不下去而退出了,而这两个中国军人克服了种种困难,互相勉励坚持到了最后,光荣毕业。
当时看完报导还挺为咱们中国军人感到骄傲的。
没想到电影出来变得这么商业化——又是异国美女又是恐怖分子的。
不知道编剧同志为什么非要走商业大片的路子,像士兵突击那样努力刻画人物个性、平平实实的讲述过程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不知道现在人们的审美都怎么了,这个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你们说假?
那我告诉你们,至少中国军人流过的血是真的,受过的伤是真的,做出的牺牲是真的,他们的家人失去儿子,失去丈夫,失去父亲是真的!
是,你们懂电影,你们会标新立异,你们只需动动手而已,你们只需动动手就否定他们全部的意义吗?
不要和我谈艺术,也不要和我说你们只关注影片本身而不是针对中国军人,因为这个电影的存在就是让我们记住他们,或者偶尔在自己安逸温饱的时候想到他们!
因为艺术需要温度,需要灵魂!
需要我们把镜头能偶尔对准他们,而不只是帝王将相,儿女情长!!
一直有豆瓣,第一次写影评,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我不相信所有的人都被热评改变了世界观!
我应该是在8、9年前看过这部影片,当时作为一个无知的小屁孩儿的我,看完之后觉得影片很给力,能激起我的爱国感跟民族自豪感。
可是如今,在亲眼目睹社会现状之后,才发觉当年真TMD无知,上了party的当。
我们所深以为荣、深爱着的国家,竟然不爱护它的全体人民,对外无法保护本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无法维护国家的正当权利;对内腐败横生,无视底层人民的诉求;对历史学不会去反思;对教育,不是为了开启民智,而是使其成为控制思想的工具;···还能说什么呢,去TMDXXX感。
回到影片中,你要是把爱国主义去掉看,可能真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烂片,难怪部分网友吐槽,也难怪评分仅有6分。
至于为什么用可能二字,因为在网友的吐槽之中讲到了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这部影片我又不愿再浪费时间去回顾,所以那些不合理的地方我也无法去验证。
一部不愿回顾的电影,凑合可以给个3星,再加上网友吐槽,再减一星。
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 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 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 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 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中央六台 外国猛男都打不过瘦弱男主角的意志 囧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5/charging-out-amazon22.html冲出亚马逊 (2002)本片获得2002年第22届金鸡奖最佳影片,与《美丽的大脚》共享。
电影讲述两个中国军人在南美洲猎人学校学习的故事。
两人中国士兵加入了一所专门训练“猎人”的学校,他们的猎物是贩毒分子。
两个中国军人,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
训练很艰苦,训练刚开始几天就有人退出,并降下自己的国旗。
训练中,矮个子因为靴子不合适,落在了最后面,使得两个中国军人都受到惩罚。
高个子不服气打算退出,但是在矮个子的阻拦下改变了想法,两人只好双双受罚。
随后的训练越来越艰苦,而且在打斗中高大的外国人瞧不起矮小的中国人。
矮个子只好奋勇反击,取得了胜利。
同时,一名黑人因为身体原因在深夜外出与护士见面,被教官发现。
这使得黑人与当晚值夜的高个子一起受到惩罚,并要经受加倍的训练。
一段时间后,士兵们进行实战去破获一桩毒品交易。
战斗中,高个子腿部负伤,黑人则朝自己开了一枪。
于是,高个子被医院留住,黑人则如愿以偿的回家了。
高个子也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他想继续下去。
高个子在接下来的跳伞训练中刻服了自己的恐高症,获得了成功。
之后,在一次实战演习中所有士兵都被抓获,并遭受毒打,高个子宁死不屈并奋勇反击。
打斗一番后,高个子才知道这是教官布置的训练。
此时,毒贩们却攻进训练基地并抓获了领导者的女儿。
高个子奋不顾身的爬上直升机来到毒贩的船上,将女儿救了出来,并炸毁了敌船。
最后,两个中国军人光荣毕业,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学校。
本片是我看金鸡奖获奖影片以来最“主旋律”的一部电影。
影片为了表现中国军人坚强的意志、爱国精神,以及矫健的身手,使得剧情几乎惨不忍睹。
换句话说,电影情节已经白痴到不能观看的程度了,看这样的电影有辱我的智商。
片中的漏洞数不胜数,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让人不能理解的对白或者场景,我就不详写了。
再者说,浪费时间评价这样一部电影业不值得。
总而言之一句话,电影适合给幼儿观看,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接受不了本片扯蛋的剧情。
影片拍摄上,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达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港产片的技术水平。
看着片中那帮毒贩的样子、枪战的姿势,以及画面、镜头、剪辑的运用等等,一种颇为熟悉的感觉油然而起:这不就是八十年代的港产枪战片嘛!
枪胡乱的打,炸弹随处的响,人乱糟糟的死,这种感觉好多年没有找到了。
估计本片编导小时候是看港产片过来的,颇有些致敬的意味。
前面那句话是笑谈,作为一部二十一世纪的电影,一个导演能拍出八十年代的水平,他可以去死了!
就这水平还拍摄电影,太浪费资源了!
总之,本片在拍摄上非常返祖,糟糕的很。
演员表演上更是无话可说。
侯勇、穆立新几乎没有演技可言,除了装作一副神勇的样子外,看不出任何情感上的变化。
本片中的外国人比前两位更糟糕,让人怀疑他们有没有演过戏?!
总结一下。
这样一部超烂的电影能获得金鸡奖,太让我意外了。
金鸡奖可以“主旋律”,但是也不至于把烂片选为“最佳”啊!
本片与往届的最佳影片无论是《天云山传奇》、还是《红高粱》相比,差距都是天壤之别。
金鸡奖的评委们脑子都坏掉了!
序列:0815Charging.Out.Amazon.2002.720p.HDTV.x264-CHDTV2012-05-20
内容枯燥老套,还是展现所谓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
导演拼凑了一群外国军人做绿叶,以此来衬托主角的伟大、坚强、爱国等品格。
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宣传企图,是典型的五六十年代革命思维。
美国人也宣扬美国大兵,可不是这种老套的先遭到欺负蔑视,然后再激发所谓爱国心,最后完成逆袭的旧套路。
美式宣传是把意图隐藏起来,看不到政府的影子,也没有那种强烈的脸谱化性格。
高明的宣传都是润物细无声的,都是善于隐藏宣传意图的!
这种电影,看一眼就知道内容结局,看一眼就知道人物性格,看一眼就知道想表达什么思想,真是无聊透顶啊!
所以,爱国没有错,错的是导演艺术水平太低。
人物脸谱化、故事套路化,没有任何创新的想法。
看不到任何复杂的人物形象,看不到任何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看不到任何稍微的批判精神。
完全的假大空,完全的流水账。
可能导演本身水平不高,也可能导演本身就是一种兵蛋子思维。
综上所述,典型的教科书式宣传、新闻联播式讲述,根本不值得一看。
其实宣传是最需要用心的,否则会因为官僚主义的枯燥无味而引起人的本能抵触!
这部电影,就让人产生了本能抵触,没用心也好、没水平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一味媚上,想赢得口碑和票房,就得媚众。
一个导演,连取悦谁都不知道,还有必要再拍电影吗?
这样的电影除了军训给幼稚的学生放一放,还值得在豆瓣上评论吗?
就这,说多了累!
也许看的不是完整版,总觉得故事交代不清,太突兀。
情节不流畅,太粗糙了,没得伏笔,看的雾里看花,很不敢恭维。
以为要写140字,我只有乱摘一点了:影片中只有两位主演(侯勇和穆立新)是中国人,其他主要是来自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外籍演员或北京高校的留学生。
除了侯勇外其他主演都不是军人。
但拍摄时许多本该用特技处理的惊险动作、甚至是飞机低空跳水这样高难度动作拍摄,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特种兵训练和战斗的真实效果,所有的演员都是亲自上场。
[4]“飞机跳水”那场戏,剧组请来了20名海军陆战队员协助拍摄。
这些队员的平时训练的是平台跳水,为保证拍摄顺利,在草地上试跳。
而在实拍时,他们未带任何保险,勇敢地从20多米高的空中往海里跳。
片中“人鳄大战”,除了三个鳄鱼标本外,其余的全是真鳄鱼。
是剧组道具师去当地鳄鱼养殖场租了两大箱鳄鱼,把鳄鱼的嘴用透明胶布缠死,再用铁丝将它们的脚拴连在一起,然后道具师在远处的水里拉着铁丝进行拍摄。
王晖拔出匕首,对着鳄鱼一口气扎了若干刀这一段,只不过是道具师在鳄鱼标本上藏了几个血袋。
没想到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军训的时候安排集体看的。
凭着当年的感觉我还是给了他四颗星,一直没有重新看,觉得也没有必要。
也许回头看会觉得它假的让人失望。
《冲出亚马逊》写的是中国两名军人胡小龙和王晖去国际组织的猎人学校训练的故事。
地狱式的训练,有许多人都坚持不住这种训练而放弃了。
王晖因总教官对中国的偏见,也差点地放弃,胡小龙千百般地劝阻他都没用。
最后,胡小龙给王晖留下一句话:“想想我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终于把王晖给说服了,他们来这是为了证明中国的。
人要坚强,不能因一时的委屈,而放弃。
空降练习时,王晖因恐高,跳到水里时晕了过去。
被救醒时,站起来还一瘸一拐,却请求再跳一次,总教官却没同意。
一次绑架案中,犯罪人开直升机把校长的女儿劫持了王晖为跟踪犯罪人员,死死抓住直升机的轮子直升机把他带上天空。
胡小龙提醒教官:“他恐高!”教官却平淡地回答:“那是以前了。
”是啊,心理障碍是可以战胜的,只要有勇气,顽强拼搏,肯定能成功,志在必得。
一场突击演练中,“犯罪头儿”逼迫士兵说出总教官是谁。
一位外国士兵因受不了酷刑,没了骨气,向那“犯罪头儿”出卖真相。
这场演练就是考验士兵的毅力和尊严,那位外国士兵也曾经过许多魔鬼式的训练才走到今天,却没通过这次毅志的考验我真为他感到怜惜啊! 王晖坚强、勇敢和正直的精神让我感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像王晖一样,超越自我,改掉坏毛病,好好学习,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长大后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效劳!
电影《冲出亚马逊》讲述了两名中国特种兵远赴拉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在国际猎人学校接受严酷的身心训练并经受住了种种极端考验,最终为中国特种兵赢得了荣誉的故事。
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看了都会动容,尤其是那句“你和我在这里,就是中国!
”,不只是中国军人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主人公们得以坚持、完成挑战的最大信念!
这股崇高的爱国主义信念,是军人们斗志昂扬的力量源泉,由许许多多个更加具体的组成,以下分享我挖掘出来的细节与见解。
胸怀团队,一个人才能走得更远;胸怀团队,一个人也像一支队伍。
作为各国特种兵的代表,大家都是优中选优的存在,但为什么面对考验有人轻易选择了敲响雾钟(放弃)?
因为选择放弃的人眼里只有当下的困难,或者是小家,却没有看到:在这片试炼场,个人亦是祖国!
主人公王辉在面对教官的“污蔑”与轻视时差点选择放弃,是同为中国人的胡小龙点醒了他——“别忘了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证明什么!
”如果王辉没有把祖国把团队的尊严置于个人尊严之上,那么他就不可能成就自我,更别提营救被“黑社会”绑架的战友们和实现夺得荣誉勋章以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影片中看起来是个人英雄主义先行,实质却是集体主义的内核支撑着他越走越远,越来越伟岸!
绝对执行,是暴风式成长的必经之路;永不言败,是执行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一个人能否成大事,不应该看他怎么说,而应看他怎么做,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实践才有结果,高效的执行力才能推动成果的诞生。
猎人教官一次又一次地把“鞭子”挥舞在特种兵们的灵肉之上,无非是想让他们无条件执行,更快地拿到结果!
所以才会有“服从第一,服从第二,第三还是服从”,军人如果不把服从作为天职,不听从指挥快速行动,那么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岂不乱了套?
同理,一名公司职员如果不服从规章制度,缺乏行动力,那么怎么给公司带来价值呢?
行动第一,永不言败第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才是团队与个人应该知道并为之付出的真相。
实战,是让你越挫越勇的最佳试炼场。
影片中的演练都是真枪实弹,生吃肉虫、手撕鳄鱼、高空跳海等等都是实战的形式。
没有这些变态的考验,当真正的匪徒冲了我们的大本营时,就会乱了阵脚。
正是平时的训练有素、实战给身体和心灵带来的技术加成,才给了自己和团队最大的生机!
团队、执行力与实战磨炼是我对本部影片最大的感触,希望以上观点对你也有用。
不……不是我要看的,军训的时候被逼的,逼的……军训下雨,教官拉我们去看的,有人一听是《冲出亚马逊》拽着门哭着死活不肯去,教官一板脚踢出一把飞椅,椅子砸在不肯去的同学身上,椅子散了架,同学晕死过去,教官把晕死过去的同学脱去放映室,还是看了《冲出亚马逊》“好不好看啊!”“好……好看,好看……”“大声点!”“好看————!”
模仿美国大片的一部不伦不类的东西 想起军训就气不打一处来 傻×的军训 不知过去谁最先提出的
初中军训露天电影院搬小马扎。
小时候CCTV6看的。
土得不忍拆穿
第一次看还觉得巨精彩
学校组织看的
我们都是中国人
太理想化了,英雄美人都拿下
inspiration
绝不接受这样赤裸裸地对我们智商进行侮辱!
军训的时候看这片子还要写观后感!~
...
中国军人真的很能吃苦
主旋律,你可以稍微有逻辑点么?
侯勇的成名作
学校组织看了好几次了。
军训时好热血啊
那时候小,没看过几部电影
我又军训了。。我决定,以后看几遍就打几颗星,虽然应该是没机会再被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