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往往都是邪恶的,不邪恶的基本上都是老头2.爱情是战胜一切甚至高科技的,谁不能说爱情是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呢3.美国人也觉得法国人很烦(upset)4.从发射的四颗弹头来看,法国仅适用于杀鸡儆猴。
美国眼中真正的三大霸权是美中苏,从被救援的次序来看,越靠后越重要,则美国第一,苏联第二,中国第三5.学英文的别TM再把北京说成Peking了,连美国人都不这么干,我这两天连着看俩片,老美都字正腔圆的说“Beijing”,北大再无耻的说自己是P大就有些丢人了——不过北大最近总做丢人的事,强烈支持叫B大!!!
PKU,你打算PK了谁?
6.坏人总爱带面具,好人总喜欢直面世人,这和八路从来不带钢盔是一个路子7.正反主角永不死、毁灭世界总难成,男女主角终成双——只要电影公司还有钱,观众们还喜欢看,玩具公司频出新版本,续集就会拍的无穷无尽8.还是国有军工企业靠谱,至少不会把自己老大都放到别人的笼子里。
所以空军一号也是自生产的好,外购那是相当的不行9.红头发的女人总是热辣10.战斗服,MM版总会在胸部有设计预留两个罩杯,不过应该考虑亚欧差异,从A到E11.眼镜蛇跟这个片子有鸟关系?
除了中间有个镜头。
12.军火商最后臣服于博士,证明了资本还是要听命于科技发展。
你说一个国家靠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房地产推动经济蓬勃发展,靠充满了水分的论文评学位推动科技快速进步,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力顶美日德!!!
13.其实,我心底里总希望坏人能够得逞。
哎。。。。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美國動畫片就得數《變形金剛》,《太空堡壘》,《特種部隊》了。
那個時候,家長管的緊,為了看這些動畫片可沒少吃“竹蓀烤肉”如今除了《太空堡壘》還未真人化外,2009年另外兩部都推出了自己的真人版。
而我對《特種部隊》的期待要比《變形金剛》更嚴重,畢竟《變》已經放過一部了。
《特種部隊》應該算是當時看過的所有男孩子的一個夢想吧。
HAWK將軍,機槍手,白幽靈,蛇眼,科學傢,男爵夫人,杜克上尉等等,那些飛虎戰車,特製的直升飛機,雪地車,簡直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啊。
不過真人化后,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人物卻有了那麽點陌生。
雖然造型等各方面都做到了基本復原動畫片。
不過故事的主綫倒是有點答疑解惑的感覺。
爲什麽杜克和小黑會進GIJOE,爲什麽白幽靈和蛇眼相互閒的仇恨會那麽深?
爲什麽男爵夫人和杜克會有一腿都詳細地說了一遍。
畢竟這次的副標題是《眼鏡蛇的崛起》,到故事的結尾終于知道COMMANER和鉄面人的出生了。
看完這些的確是開始期待下一部什麽時候上映了?
如果撇去對童年記憶的一次喚醒。
從未看過動畫片的人看這部片子也不會覺得晦澀難懂。
120分鐘不到的時間,一點都不會讓你感覺到冗長。
劇本寫得情節緊湊曲折,人物的刻畫也算到位,更何況那些眼花繚亂的電腦特效,加上豐富澎湃的音樂音效,任何一部合格大片的要素都具備了。
加上那些打上了經典美國烙印的鏡頭:去墓地下葬必定是在雨天,男主角必定是淋着雨騎着摩托遠遠地憂鬱地看着女主角之後離去;個人英雄主義的極致表現;一些經典的美國式幽默的出現等等都能為這部影片增加一些笑點和煽情的感覺。
不過像我這種執著于同年的人還是會對影片中的一些橋段略有微詞。
比如:我清楚記得白幽靈後來可是成爲了特種部隊的一員,而且是在他師弟蛇眼死後。
而片子裏卻成了蛇眼殺了他,報了仇。
而且GIJOE本身也沒有那麽牛X的單兵套裝。
不管如何,個人認爲《眼鏡蛇的崛起》是成功的。
它為以後的系列劇打下了很好的伏筆,不過今後更多高科技武器的出現就需要導演豐富的想象力和其他顧問們的智慧了。
說回來HASBRO又賺了一票!
孩之宝和派拉蒙应该算是这个暑假里最得意的两个合作伙伴了,由他们出品的《变形金刚2》和《特种部队》在全球各地席卷票房。
经典漫画留下的好口碑是观众进入影院的前提,经过再加工和再创作,一道可口美味的电影快餐就正式出炉了。
和《变形金刚2》一样,电影主打炫目牌,几乎也是从头爆到尾,但与前者不同的是,《特种部队》加入的感情戏并非鸡肋,从始至终以德斯特罗家族的复仇作为主线贯穿全片;男女主角、黑白忍者的矛盾作为次要剧情穿插其中;以及开伞索和红发女的暧昧关系作为调剂爆炸疲劳的良药。
导演很适合时宜地插入回忆片断,既转换画面为下面的伏笔做铺垫,又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证明导演对于情节的把握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个人很喜欢影片中对于黑白忍者的刻画。
可能很多人是通过这部作品才了解其中白幽灵的扮演者李秉宪,其实他很早便声名在外了,那是因为他曾“出演”过次世代首部XBOX360游戏:《失落的星球》,当中CAPCOM公司以他为原型设计男主角,很多欧美人从那时便认识了他。
话说回来,白幽灵的冷血杀手形象以及蛇眼的沉默在演技上对演员是个考验,单从肢体和眼神来表现人物内心不容易,尤其是在这种每个画面转瞬即逝的商业快餐中,打斗往往占据主要内容,在短暂的几个镜头中表现出人物心理还是很有挑战的。
在本作最后蛇眼干掉白幽灵的一瞬,那种痛苦的纠结还是明显地让观众感受到,即使一言不发。
除了这些,我发现导演对于细节的处理要比迈克尔贝好。
影片中有很多包袱,说明书和鞋的搞笑手段要比机器人抱大腿高明许多。
同属一个玩具公司、同属一个电影发行商,又同属经典动画作品,很自然地就要做对比,而发现这种对比的结果,却是双赢。
文/关雅荻孩之宝玩具公司看来彻底要大举进军电影领域,《变形金刚》系列说到底就是一部用来推销机器人玩具的广告动画片儿,这次《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明显是孩之宝公司把目光转向自己旗下的又一个玩具品牌,从片名看就知道又一个新系列电影产生了。
而《特种部队》用鲜明的快节奏,硬朗的高科技动作风格紧紧抓住全世界年轻观众的眼球,若从整个电影版系列的开篇角度,《特种部队》完成任务。
这部动作科幻电影具有一切好莱坞暑期爆米花电影的特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影片充满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爆炸场景,令人窒息的追逐戏,让人云山雾罩的感情线索和荒诞不经的故事。
但虽然影片整体气质略显吵闹,但并不那么让人反感,张弛有度的影片节奏,全片没有任何拖沓的感觉,将近两个小时的视觉轰炸后,也不觉得让人疲惫。
影片故事一如既往的扯淡而又傻的可爱,无非是有一股毁灭世界的邪恶力量正在崛起,而全世界的正义力量也团结到一起,组建了一个“特种部队”,正邪双方的代表人物刚好又互相有着各种情感纠葛,情节、人物关系之俗套甚至都比不上美国的电视肥皂剧。
比如邪恶一方的男爵夫人就是男主角大学时的爱人,比如眼镜蛇的真正身份,比如两个黑白忍者“蛇眼”和“白幽灵”,从头到尾都装逼到极致,但给人感觉就是酷,特别是扮演“白幽灵”的李秉宪,给人印象极其深刻,最后决战一身白衣,赤裸上身的打斗戏,足够让女粉丝尖叫晕倒。
在我看来,《特种部队》比喧嚣而又无节制的《变形金刚2》高明出了不止一个档次,比如前者炸毁巴黎埃菲尔铁塔那段的动作戏,绝对是年度最精彩的追逐戏,可惜这种段落在《变2》当然完全看不到,我们只能缅怀“卖拷贝”同学当那年《绝地战警2》里面追车场面的风采了。
除了这段让人“叹为观止”的追逐戏外,影片最后高潮的海底大战基本就是《星球大战》的海底版,而且难得的在于导演对这场混乱大场面的掌控能力,正邪双方无数艘潜艇对战,同时穿插多条叙事线索,比如救援、逃离、围攻、反击、个人复仇、阻拦导弹……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丝毫都不混乱。
回想起在影院看《变2》一个小时候,就已经被“卖拷贝”同学视听轰炸得没有任何耐心了。
《特种部队》全片节奏的控制主要归功于导演和剪辑,应该说导演斯蒂芬·萨莫斯在《木乃伊》系列到《范海辛》之后,又给自己贴上了一个“装逼耍酷动作片”的标签。
虽然国内文青观众对这种无大脑的爆米花电影嗤之以鼻,但《特种部队》再次证明了好莱坞在动作科幻电影在技术制作上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特种部队》片中所有的情节、人物、细节都在竭尽所能的在进行“装逼”,但装得就是酷,视觉冰激凌做的就是好吃,虽然没什么营养,但很多人就是喜欢,所以哈根达斯才这么受欢迎和追捧。
原因很简单,《特种部队》就是那种俗的,但是,因为处理得聪明、不笨拙,所以,我喜欢。
09-8-19[每周影评].1002.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665747o1p1.html
当泛着冷金属光泽的飞行器迎面飞来的时候,不禁的赞叹美国人对金属和机械的热爱无处不在。
整部电影充斥着砍杀、射击、爆炸的冲击,当伯爵夫人走出时,荷尔蒙刺激着血脉的扩张,而影片最后军火头子转身时那钢铁般的面具更是将讽刺推向了极致。
情节简单、动画精美、场面火爆,典型的好莱坞模式。
散场时同事说到这才是值得在影院看的电影,突然意识到,商业片在迎合观众口味的同时,唯一的努力就是让影片变的简单。
其实,并不是好莱坞堕落了,而是观众群体变了。
看看周围涌出的人,突然对影院有一种说不出的抵触。
我是在没有任何期望值的情况下观看的,因为我本来是打算去看UP的,但正佳飞扬影城说它们的3D放映系统是新装的,暂不接受兑换券,于是就改为看特种部队了。
观后感,简单一句话说:剧情比变形金刚two还要two,但特效就比不上后者,毕竟特效这东西完全就是靠钱堆出来的。
不得不再次说一句话:谁说爆米花电影的剧情是可有可无的?
下午我坐在影厅里的感觉就是被一辆大拖车拖行在马路上似的。
眼前是很炫很激烈的画面,但脑海里却是一片空白,而造成这种苍白感的罪魁祸首就是电影本身单薄的剧情。
不得不说,电影的节奏是十分爽快的,但一味只追求快节奏,而把细节忽略掉,把基本的逻辑也省略掉,并不是好的做法。
如果够炫够刺激就可以的话,那还不如去看焰火表演算了。
撑到最后,我真希望电影赶快结束算了,我受够了肾上腺的刺激了。
为什么特种部队的情节让人觉得既空虚有经不起推敲呢?
道理很简单,人物太多,而片长又有所限制。
拿同样也是多人物的漫画改编电影来比较,年初的守望者(watchman)片长近乎3个小时,前面的一个多小时基本上就是用来铺垫人物的背景的。
虽然有人说守望者像裹脚布,但如果让我去选择,我宁愿选择啰嗦冗长但有内涵,而不选择急促爽快却空洞。
另一部用来对比的就是X战警系列,同样也是群角戏,但X战警(尤其是前两部)的文戏的比例其实挺多的,不像特种部队这样子,上来就是打,在A点打完就跑到B点继续打,中间过渡的情节两句话就搞定了。
这样的电影,真让人看得累。
从另一个角度说,X战警单个人物的塑造也胜特种部队一筹,特种部队嘛,让人觉得有点像今年的超女,样子都能认出来,名字也大概说的上,但就是留下不了什么深刻的印象来。
末尾,电影还留下了伏笔,看来派拉蒙是准备开拍续集的。
但现在看来,真不知道有无拍续集的机会了。
估计这片子出来之后,在媒体(烂番茄)和imdb(影迷)上的评分都不会太高,顶多就是神奇四侠的层次。
那么,末尾的伏笔岂不是有点自作聪明?
现代战争科幻类型片,不论是武器还是场景都是十分火暴。
如果不管消化吸收,好吃的就是美食,同理,好看的就是好电影。
不足的是剧情欠佳,个别之处看的稀里糊涂,还要联系接下来的发展去联想剧情的合理性,影响了观看影片时思考的连贯性,可以说这是很多好莱坞科幻片的通病。
但是,饿的时候它还算是个可口的电影。
已经入秋,屏幕上似乎已经没有了夏日里的喧闹与火爆。
盼望已久的哈利波特、变形金刚纷纷从票房里冷却的时段,冰河世纪3也终究没能逃脱“富贵不过三”的厄运,观影的热情也渐渐地搁入了空窗期。
直到很偶然得,去影院里看了一场原先没有一点期待的《特种部队》。
男人都很有型,女人都很美已不必说了。
就连特种部队老大的中年大叔都是极具人气的老美男丹尼斯·奎德出演,这一出戏想要征服视觉真的是易如反掌了。
况且不论审美诧异下,演员的外形如何,宛如《星际争霸3》前期宣传片一样制作精美、充满科学幻想和机械质感的出色特效,也足以满足观众们的期待了。
一个月前,人们对《变形金刚2》唏嘘不已时,往往还会提及特技出色而剧情单薄。
但一个月后的今日再对比《变2》与《特种部队》的特技水平的话,前者简直不值一提。
但我更喜爱的是里面浓厚的浪漫气息和华丽丽又层出不穷的科学想象。
故事从中世纪那个让人痴迷的魔法、秩序、伦理混沌不清的时代出发本身就沾染了浓浓的神秘气息。
而特种部队的勇士们各自拥有的各种由尖端科技打造的极具人文气息的冷兵器,更是将久远的骑士传说,延伸到了我们的时代。
而眼镜蛇的崛的故事背景,不仅仅是是源于一场古老的家族恩怨。
更是因为几百年的恩怨情仇、为了争夺荣耀的旅程,才为一部冰冷的科幻特级片也涂抹上了让人热血和JQ的色彩。
但特种部队也有败笔,一是剧本的硬伤;二则是狗血的爱情。
先说,剧本。。
如果最近刚刚看过《夜店》就会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剧本的硬伤。
索性与此相比的话,《特种部队》的伤并不重。
只是也许由于剪辑的原因,某个神出鬼没的老哥会毫无交待得救突然从一辆飞爆的汽车下面奇迹生还;或者某女郎为什么冰天雪地穿那么少还很火热,而一群老爷们儿们却穿着棉衣还依旧抖抖索索之类。。。
最让人叹息的还是大片里逃不掉的狗血剧情。
型男靓女必须有一腿么?
李秉宪那个小同志也不知道跑出来吃得哪门子酸醋。
就算伯爵夫人再漂亮,伯爵夫人的老相好、伯爵夫人的顶头上司,都色迷迷得盯着她,但就杀了我们平白无辜的伯爵先生,还真是一种诡异的嫉妒心理。。
如果抹掉发生在伯爵夫人周围诸多的爱情狗血关系,恐怕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部片子了。
最后,这部电影还勾起了我们许多关于游戏的记忆:有星际、有古墓丽影、有暗黑……也许还有其他的,正等着你去发掘。。。
:P
这是一部可以在电影院嚼着爆米花喝着可乐、不至于心脏紧张过度、也不会对着屏幕大骂的电影。
算是个典范。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是个发展过速的片子,其复杂程度和黑暗程度有些不适合;而变形金刚的发展过速体现在视觉特效完全超过人的生理极限,并且显出视觉大片很难避免的弱智感。
特种部队好就好在,观看时只要保持适度紧张感就好,不考验观众的智商,也不鄙视观众的智商,还能奉献很他妈牛逼的特效镜头。
这年头少有。
当然,特效镜头其实不贵在大规模,贵在想象力。
特种部队很有想象力,至少比变形金刚强的多,游戏感更强。
主要是团队作战的配合感强。
这种配合下,特种部队的装备玩起来就更好看了。
炸了埃菲尔铁塔也没什么,至少让人入戏。
不像变形金刚,搞的人抽离。
看到金字塔被灭就傻了。
灭的很荒谬嘛,像是做给观众看。
厄。。
怎么说呢,某种程度上,电影是做给人看的,又不能做给人看。
这很难说。。。
也许应该说,做自然了,然后正巧被观众看到。。。
我理解的这种是好电影。
好难解释。。。。
做自然了呢,就好像一切都没什么,顺理成章,而一切又顺理成章的那么行云流水,让人觉得哇很好。
才会移情。
就好像高超的化妆可以让人自然得当,低劣的技术和劣质化妆品就只能起到相反效果,让人一眼看出做了假,就觉得恶心。
特种部队对装备的炫耀自片头到结束都没有停止过。
但没有堆砌感。
美女打架也算化妆术的一种,只是美女刚一出来显突兀,后面就很入戏了。
帅锅长的可真越狱,不知道是谁,不认得啊,还有这样的帅锅。
比越狱帅多了。
李秉宪也很好的发挥了作为一个特型配角的功能,从小就带着杀气的、阴暗的亚洲功夫男,但片尾,两个功夫男在海底基地里头,在周遭轰隆乱炸的情况下,还你一下我一下的耍着刀,有点做作嘿。
理解,是为了了解童年的一段记忆哈。
美女转变太突兀,算批评。
前期是帅锅的未婚妻,后来变成毁灭世界的帮凶,再后面突然又变回好人?
好快。
其实美女和帅锅的感情戏前面铺的够足,还以为中间多复杂,结果比想象的简单。
简单太多。
理解,视觉效果轰炸戏、末日危机、拯救世界太多,没时间。
仓促就仓促把。
最喜欢那拦截导弹头的黑帅锅的戏,人够有味道,感情戏也刚刚好。
这是一个设计非常成功的配角,该配就配,不抢眼,但又绝对够调味。
片尾留念想留得够狠的,摆明了是马上就出下一部特种部队了。
恩,有信心。
看人家特种部队拍的,片子干净利索,该show就show,但也绝不贪战,片子运作的也很漂亮。
和变形金刚比,低调着华丽哦。
电影票太贵了,我再也不去电影院了囧。
Channing Tatum好帅,我再也不看其他人演的电影了囧。
没办法,这部片子其实就是一部让人犯花痴的电影,里面那些让人花痴的先进兵器,还有让人花痴的猛男胴体和辣妹胸部,再加上几乎不断的大长篇特效,让你整个人都像在赶最后一班公车一样没时间在意其他事物的存在。
影片一会儿把你拐到埃及金字塔,一会儿又把你拉到南极冰盖之下,让你不得一丝喘息跟着电影的脚步走马观花。
只是,轰轰烈烈洋洋洒洒几十分钟以后除了Channing Tatum的腹肌之外没有任何东西留在你的大脑里面。
这就是我对本片的理解,看这部电影不要观众使用太多的脑细胞,就像特种兵一样肌肉用事就可以了。
看得很欢乐,比变2和终结者4都好多了。男爵夫人萌啊!果然眼镜娘才是王道!
啥子叫科幻,这个才叫科幻。不要扯什么内涵,这个和《第九区》本身就不是一个类型的,孩之宝本来就不是走的哲学家路线。人家就一玩具生产商,图个乐呵。该片作为科幻片,什么要素都凑齐了。导演还是好莱坞典型的穷德行,明摆了要拍续集,怎么着了啊,你就耐心等好了。
比变形金刚好看一点。
Pretty cool, 这种片儿情节记住是万幸,记不住也主要就感受脱现去了。。。
好吧…当时实在是无片可看…哪里想到没有希望还是失望…
超级喜欢蛇眼!Ripcord很搞笑,和老查武装窜大街的那段看的我泪了
目标京师的导弹第一个被摧毁,不是美国人对天朝仁慈,而是认为天朝不够“重要”。接下来被摧毁的是目标第二重要的莫城,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华府……这就叫世界秩序。
非常成功的漫画改编,动作场面火爆,剧情紧凑不拖沓。
科学是要有牺牲精神的;埃菲尔铁塔倒下了,法国人怒了;巴黎追逐戏帅得不行。虽然水里的特效有点次,但是为塔图姆的帅气,男二号的可爱,和两大美女的火辣性感,加分。过瘾~
特效出色,但是全部都没用对地方,打着打着观众的积极性就没了。与火爆场面相对的是情绪调动上的低能以及故事安排上的幼稚。支离破碎还谈不上,场景与场景之间没有连接倒是真的。另外,反派塑造得极其差劲,这对于商业动作片而言非常不利。
其實我第一次看這部覺得不太好,但看第二次卻覺得好好看,好奧妙.....
2.5,垃圾的故事,你场面再他妈炫也没有用。你的故事连最基本的及格都达不到,简直是玷污了我童年最爱看的动画片!
看到:I don't kown what you are doing,but i'm in.的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就像:I don't kown you(这里指给这个电影评高分的) are stupid or not,but i gonna kick your ass!
抛开人物奇怪的感情转变不谈,作为一个爆米花大片你好歹视觉效果好点好吗。。
20091010: 720p: http://hotfile.com/list/134046/497c784; 20091014: 1080p: http://avaxhome.ws/video/gijoe1080p.html
我甚至为了约瑟夫和查宁看了第二遍,不论抱着怎样的心情看都是烂片
明明以前看过,翻看觉得一点熟悉感都没有,真不是有营养~~最惊喜是囧瑟夫~~有这样的武器狂人,世界末日几次了
让你四年不拍片。。
特效!特效!特效!
TF们跟埃及大战那会没惊动G·I·joe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