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被这部剧的预告片吸引,虽然行业剧是高雷预警,但如果连自己的职业都拍不好的话,那中国电视就真的没指望了,我泱泱大国不至于呀,就这么纠结了一小会儿,果断入坑了。
有人说打着点滴出场太浮夸,自带BGM太雷。
这剧情真的雷吗?
难道我们没有带病坚持工作的同事?
难道不可以热爱工作到这种地步?
但是我们明明有打着点滴坚持给学生上课的可爱的人民教师呀!
因为这一点而嘲笑这个剧,真的刷不出多少优越感。
这幕剧情耍帅的确有,但我看到的是一个极度重视、极度热爱自己事业的老大,有不屑,有藐视,有恃才傲物,有不近人情,我会忍不住想“我去,他凭什么呀?
”。
庆幸的是,后面的剧情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人设没崩。
评论里太多无脑黑,初看愤怒,想一一驳斥。
细想淡定,看剧呢,有时候是商业行为,文字的背后不知道隐藏着什么呢,太较真,有时候是上当。
于是放过所有差评,只挑自己认可的点点赞,回复一下,嗯,身心愉悦,满意!
先说一说这部剧目前让我触动的两个地方。
雨中直播的剧情不知道在现实中是否可能存在,但它出现在剧中,有人愿意写出这样的剧本,而这剧本最终能够呈现出来,就已经值得感动了。
这至少说明,在电视行业,起码有人敢这样想,愿意有这样的愿景。
娱乐很重要,娱乐产业里有这份情怀和担当,是值得庆幸的。
方教授讲课这一段也是非常精妙。
这一段首先是为剧情服务的,同时又借着剧中人物表达看法、引发讨论、触发思考,展现出的高度和深度都是可敬的,最后课堂上的唇枪舌战、话里机锋也甚是有趣。
触动我的地方呢,起初是感动,最后竟是悲凉。
方教授:“其实呢,我只是对淳于乔校友有所了解,以他的个性,不会按照别人提供的数据进行这种傻瓜式的开发。
”路人甲: “方教授的意思,星天是傻瓜吗?
”方教授:“坑太多了,坑太多了,我是一介书生,不在商界,就是说错了话得罪了人,也不会损失真金白银,你们想去传就去传去吧” 初听精彩,细品悲凉。
最开始感慨果然只有学术界才可以讲真话,名利场上真伪难辨,庆幸还有这么一片净土。
然而,再看竟是基于“也不会损失真金白银”,才好讲点真话。
可现实中真能利益无关吗,所谓的“一介书生”也不过是做到,只有利益无关,方能无所畏惧吗?
悲凉!
想起薛教授在《奇葩说》里讲,“一个成熟的社会,它要发展的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化,专业化就是让该负责的人说该负责的话,TA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把TA的身家性命,把TA的事业搭进去的,这叫专业化,这时候我们社会就有了一个分工...比方说 我说火车票春运期间应该涨价,被骂多了,但是我是把我的声誉放在这里了,我今天说这句话,昨天说这句话,十年前二十年前我都说这句话,这时候你付出了代价”。
也许这才是侠之大者。
讲完了情怀,看看理性的方面。
“红线所代表的节目A,制作方完全按照我们爱飞大数据提供的观众行为分析模型,对节目的节奏做了精心的把控,几分钟一爆,几分钟抒情,几分钟重复,一切都精准。
而且播出之后,与我们多年的经验所预测的完全一致,点击率在第一天一路冲高,第二天有所回落,停留在了一个稳定的位置上,走出了一条完美的热播节目曲线。
”“蓝线所代表的节目B,制作方完全忽视了我们提供的数据分析模型,不走寻常路,制作人主要采用了一种个人化的思路,制作了一期反市场热点而行,充满了艺术气息的新型综艺类节目,仅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啊,我还挺喜欢,也很佩服,但问题是,仅上线的第一天,第一天啊,点击率就完全遭到了压制,观众不买账,在我看来,这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就是互联网思维如何改变传统思维的例证,以我多年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现在的观众是可以被数据化的”(“我不知道方教授您怎么看?
”“嗯,我想再看两天。
”精彩!!!
)只看这里会以为,这里要讨论的是互联网思维PK传统思维,前后一结合才发现,不止如此,其实人家真正要讨论的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这个命题,是数据模型优劣的问题。
这时候回头看这段,传统思维输得那叫一个彻底,甚至连PK台都没站上去。
从这部剧讨论台网融合、互联网思维、制作人中心vs导演中心、网络广告这些命题不难看出这部剧的野心。
竟然还有人好意思说是不合格的职业剧,人家站的高度你抬起头来都未必看的到,还自以为是的俯瞰,真是秀智商。
不过抛开抬杠的情绪,互联网思维这段还蛮震撼的,原来大数据是这么用到娱乐产业的,AI应用到文艺创造领域未必是很困难的事情。
下面佐证一下上面的观点,其实春泽是有数据支撑的,也在运用互联网思维。
前情回顾22集:淳: “这是你这两年做粉丝研究的数据”许: “独一无二 心血之作”淳: “这几年我也做了一些 观众行为的研究”许:“你说你的研究加上我的数据能不能窥破这个市场的秘密”【制作方的预测】广告商: “理想真丰满呀,可是花与火的点击率呢?
”淳于乔:“用不了几天就会逆袭”【第三方分析】吉秀:“目前《花与火》的各项显项数据 确实不太好,但是根据粉团科技最新研发的公式,加入了X参数,包括口碑、文化感情、特殊变量等不可量化的特殊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我认为《花与火》有可能后势上扬哦”【“再看两天”】“淳于乔先生,《花与火之战》其实在刚上线的时候点击率不高,也是在大概两天之后才开始成功逆袭的,你认为这个是否会出乎制作方的意料呢?
”“基本符合我对观众的分析和判断...需要一段发酵时间”“这个似乎不太符合经验逻辑”“经验是滞后的,观众是超前的,如果真的用互联网思维去分析数据的话,我觉得首先应该具备的意识是变化每天都在发生。
”这两种互联网思维一个是傻瓜式的,一个是由人主导的,后者胜利了我们才能相信AI时代没那么可怕。
从另一个角度,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技术无善恶,但用技术的人并不是。
倒是想看看淳于乔怎么应对陈泽瀚,还道可道吗?
喜欢凯文和杏子啊,两个人的桥段超搞笑,跟唱双簧一样,哈哈可逗了。
对于淳于和小谷的恋情也是神助攻,nice。
说说杏子姐姐吧,颜值高,才华横溢,会说粤语,英语,泰语等,艺人资源丰富,高级制作人,级别比凯文高半个级,对老大忠心耿耿,人美心善,对小谷照顾有加。
凯文工作出色,对淳于总的感情绝不仅仅是下属对老大的忠心不二,他是把淳于总真正当兄弟的,蠢鱼的脾气暴躁,把他骂的狗血淋头,凯文不计前嫌仍是掏心掏肺的对待淳于总,教他如何去追布小谷,也真是操碎了❤哈哈,这样的凯文甚是可爱。
我不知道豆瓣现在的评分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那些连看都没看跑来恶评的人,真的是豆瓣的资深用户么,还是水军。
幕后之王与知否几乎同时期播出,我同时在追,不可否认都是好剧。
但是,作为资深电视剧爱好者,看了十几年的电视剧,在近九年来保持着很高频率的看剧和写影评的笔者来看,从2010-2013年之后已经很久没出现开年就有很值得看的两部剧作的情况了,这是回春,十分欣慰。
但是幕后之王的评分如果输给知否,我个人是觉得不太客观的,无论是演技和节奏幕后之王都可以算是口碑之作。
如果你问我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我想说是题材。
这两年比较流行的就是这些行业题材,但不可否认烂片横行,如果你看过美国的新闻编辑室,你大概就能懂我什么意思,虽然不能与前者相比,但是幕后之王在近年来已经算很不错了。
同时我作为媒体行业从业者,我认为这部剧很客观的描绘了近年来的行业版图以及新媒体时代以来的行业趋向。
除此以外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值得一看,我个人的确有类似布小谷的经历,但后续剧情发展来看告诉职场菜鸟的唯一准则还是脚踏实地。
难得好剧,逻辑顺,点儿踩得准,细节到位,每个我以为会出现的问题,竟然在这些年国产剧那种水准之下难得的被注意了,我认为6.0分实在有失公允了,希望大家客观打分,也希望豆瓣作为我多年来信任的新媒体评分领域的领头羊现在也可以说是数据行业的口碑了吧,能守住阵地。
以上我个人观点,如有意见,哈哈哈笔者不听,谢谢浏览。
这部剧我看了。
首先,在演技方面,小黄鸭依然很稳,稳的没什么挑剔的,但就是这种稳 这种风格,没让我看出角色的新意来,她走的是北京小妞风,古灵精怪的,一直都是这样,所有的角色都有些同化了,没什么亮点,没什么改变,她把自己“框死了”,这对于演员开始,不是什么好事吧……罗晋挺帅,角色挺帅,也许是角色人设问题,有的场景浮夸就浮夸吧,但我还是接受无能…其次,在剧情方面,我只能说,金手指开大了,niubility……实习生的风云传奇,两年之内翻天覆地、风暴中心…行吧,理想的职场生活,就当给观众一点意淫幻想吧最后,情感价值观方面,魔鬼鱼!
我给你打掉算了!
对待每个前女友的态度方面,都会深深伤害当下跟你在一起的人。
这种男朋友,在我的角度,还是踹了吧……emmmm……虽然有许多夸张元素,但是节目制作幕后的故事还是给观众展现了一些些,这倒是挺有趣的。
最后的最后,表白杏子,她好飒
目前看了一集,感觉有兴趣追下去,剧情不拖沓,台词不啰嗦,(看的时候家人偶尔跟我讲话导致不得不倒回去重新看几次,有的电视都要跳着看,但这部至少目前我还没办法快进,因为感觉每句话都要听到才能完整理解剧情,错过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
很多人说周冬雨一直在演自己,但其实是不一样的,可能每次她演的比较自然所以会给人本色出演的错觉?
至少作为92年的演员来说演技胜过很多流量小花,感觉小黄鸭是聪明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后续成长空间也会很大。
罗晋个人也比较喜欢,出场虽然有点搞笑但是并不觉得尴尬啊,毕竟这不是一部一本正经板着面孔的剧,需要一点搞笑梗在里面,搞笑并不一定非要笑着演啊。。
后续从预告来看还是让人期待的。
先看看再说。
这几年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一部40集以上的国产电视剧。
这部剧号称是职场剧,确实亮点在职场,其他部分真的是一言难尽。
这部剧的职场戏有点吸引人,至少是在讲故事,节奏也比较快,从制作部的内斗--公司派系斗--公司与外部力量斗争---个人与集团力量斗争,矛盾冲突一步步升级,最后从业界斗争变成商战……前半部分焦点在节目制作,总体上还是蛮有意思,也比较贴近现实。
比如孙廷远和淳于乔的派系斗争,到最后孙廷远的立场转换。
职场上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涉及到一些综艺节目制作和市场、资本的博弈,不得不说,拍自己行内的事情,还是比较上手。
人设的部分也不错,几个女配男配都很有意思,比较像现实的人物。
比如穆娜对小谷的嫉妒,同时又有深厚的闺蜜情,复杂纠结。
爱飞网的沈总,老奸巨猾,野心勃勃,为人处世圆滑。
其中的女配角职场女强人也很出彩,比如郁海伦,看似温柔大方的女高管,实际上杀伐决断。
陆朝,有本事有胆量,争强好胜。
杏子,做事游刃有余,头脑清醒,潇洒爽快。
但是,这部剧总体故事上的真实加上太过戏剧化的细节,让人不知道怎么吐槽。
这部剧从节奏和内容上看,主要的观众群应该是职场工作的年轻人,毕竟有些内容,没有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很难理解,人情关系,利益关系等等。
但是有些细节,会让职场的人觉得幼稚可笑,比如布小谷前期明明是个实习生,却有很大的话语权。
还有开头的事故,布小谷已经被开除了,淳于乔动用了权力保住了她,这一点完全没说明白,一见钟情?
觉得她有能力?
职场上的人都很清楚,要力挽狂澜地保住这么一个犯大错(至少是背大锅)的实习生,要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压力,没有十足的理由,哪怕是位高权重的人,谁愿意这么做?
最后的部分,布小谷带头辞职,全体高管辞职抗议,这一部分实在是……果然是演戏,至少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
男女主的人设,实在想吐槽,确实有点杰克苏,感觉职场上的淳于乔就没失误过,这也是不太现实的地方。
女主一开始愣头青单纯样,可以理解,毕竟刚步入社会,但是到后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在发布会上直接宣布辞职,原因竟然是不能让男朋友被欺负………………这个理由,感觉女主没怎么成长啊。
加上这部戏我全程跳过的感情线……这部戏其实有个好的题材,也有好的设计,从中段开始,布小谷在云海卫视建立团队,淳于乔和许天泽建立春泽,我就很期待,想看到师徒二人对打,在感情上互相扶持,在事业上互相竞争,最后女主成长起来,独当一面,成为和男主能平等对视的人。
可惜,我还是太高估了国产剧的本事,这部剧除了女配让我感受到了独立自主的力量,女主和男主,竟然让我有深深的无力感,原来女主没有男主的帮忙,就一事无成。
虽然作为有资源有经验的男主帮助自己女朋友这点无可厚非,但是我更想看到女主的成长,女主在一步步磨炼和扶持中,自己变成熟。
可惜的是,这部剧的结尾,很难感受到女主的成熟,甚至觉得这是一部围绕淳于乔成长的职场剧,从头到尾女主都是男主精神成长的催化剂。
带着多大的期望就有多大的失望。
很遗憾。
但是总体而言,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国产职场剧。
至少未来可期吧最后小小吐槽一下观众,这部剧我都是在网上看的,弹幕的言论让人感慨,满屏的:怎么还不发糖,不想看职场要看感情戏,渣男,渣女,这两个人在一起了?
原来影视剧那么多言情剧,刑侦剧那么多感情戏,还是有道理的,大部分观众还是看感情戏,或者是我上了年纪,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6.2分什么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简直恶意差评现场嘛随便看了几个剧评 说什么太玛丽苏 我真的是服了。
电视剧不是纪录片 主角如果不是又好看又有才又有能力电视剧谁爱看??
还有电视剧刺客10步杀一人,才子七步作诗的,都玛丽苏呢?
设定ok?
艺术是高于现实而不是全部忠于现实。
这部剧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
1.情节紧凑到我都不快进了。
剧里没几句废话的。
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片,能做到让观众不快进的,至少就不能算是烂片;2.本人平时很少看电视剧,周冬雨和罗晋的作品基本是第一次看,感觉演技不错。
讲真我是第一次被电视里面的人发脾气吓到哈哈哈哈 罗晋演的那个角色真的好凶啊卧槽。。。
3.本身题材也是比较新颖讲的故事也是比较吸引人的,看到现在没有哪里觉得“这什么鬼的智障剧情”,没有一个地方是忍着看下去的;说实话男女主角颜值没有很高(别打我),因为颜值看下去的成分真的很少,所以剧情真的是还可以了已经很久木有电视剧让我天天期待然后看了之后还觉得今天的戏份很不错的了!!!
还是有点点狗血的但是不太影响!!
幕后之王加油!!
接档《大江大河》,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接档后的《幕后之王》,口碑和收视都直线下滑。
《幕后之王》是一部职场菜鸟升职记,这个职场是我们熟悉的传媒行业,也是国产电视剧首次聚焦于电视节目幕后制作。
因为题材新颖,所以之前抱了一些期待,结果又再次失望了。
周冬雨的角色叫做布小谷,是传媒大学的学生,梦想着能成为跟男主一样的优秀制作人。
男主是罗晋饰演的淳于乔,也就是电视节目制作人中的霸道总裁。
不苟言笑,对下属冷酷无情,只认工作,收视率常年第一。
(开挂设定)
淳于乔的姓应该是淳于,但是剧里面的人有的管他叫淳于,有的管他叫淳总。
也不知道究竟称呼是什么。
先不纠结这些个小漏洞,毕竟跟剧情比起来真的是九牛一毛。
布小谷因为躲在门口听别人讲话,接着在自己老师的门口吼了一声,就幸运地获得了去星天娱乐实习的机会。
主角光环,一个大制作公司的实习岗位得来全不费功夫。
她的偶像是淳于乔,去星天实习也是为了能和淳于乔一起工作。
连学习的课桌上,都挂着淳于乔的海报。
淳于乔哪是一个制作人身份啊......明明是把自己当明星了,居然一个节目制作人还有所谓...海报?
而男主的出场真的是我见过的最奇葩的了,打着吊瓶,走路还自带bgm。
专业点啊!
作为电视节目幕后工作者,做道具吊针挂水,都是静止的吗?
还给特写?
但你以为男主打针来开会是敬业吗?
并不是。
开会时睡觉。
所以刚才的出场只不过是:emmmm......装一下。
女主第一天跟男主开会,就被怼了,说总编室永远不要实习生。
(国产职场剧常见套路)
结果“真香定律”,一集还没完,就打脸。
而女主这个角色,真的是职场中的魏璎珞,没有后台但是嘴上功夫了得。
到处硬钢,前一秒对淳于乔的待遇还是偶像级别,下一秒就直接指责淳于乔,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一个实习生没干两天就开始骂老板......
气的淳于乔犯胃病了......
不过这剧只有一点,非常贴近现实。
就是电视制作人总是处于虚弱中。
这剧里面的罗晋,比胡歌演的绝症病人梅长苏,还要病态。
给糖姐夫涂个带点颜色的唇膏就那么难吗?
顺便吐槽,国产片男主就不能安排个健康点的了吗?
就没有健康的权利了吗?
一定要等到女主解救吗?
淳于乔负责的节目叫做《十二歌王》,大概像是《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的存在。
导师席四个座椅模仿《好声音》。
唱的时候,舞台效果、灯光,又在模仿《我是歌手》。
他们为了展现制作节目的幕后故事,确实有后台,以及统筹,机位,灯光......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一个表面的呈现。
完全没有职场剧的内核。
更别说周冬雨演的布小谷这个角色,完全是带着主角光环的傻白甜,一直被人害,被男主救。
偷听别人方案,以为别人是间谍,没想到自己被骗。
让她负责明星艺人统筹,结果艺人晕倒在舞台上,她被怀疑渎职谋杀。
还进了警局。
卷铺盖走人从总编室去了人事部,结果被怀疑偷东西。
一直在电影里,表现都还不错的周冬雨,一到了电视剧中,这张脸仿佛又失去了灵气。
很多网友都呼吁周冬雨回大荧幕。
剧中,除了周冬雨这个女性角色,还有张雨绮和陈数。
陈数前三集还没有出现。
张雨绮在第二集以一个一线知名歌手辛惠美的身份出现了。
非常社会你绮姐。
一上来,就给了男主一个下马威,在节目录制现场,说男主淳于乔是渣男。
男主气的,又犯病了......
有网友评价说《幕后之王》演了三集,淳于乔平均十分钟胃疼一次......
一点不夸张呢......我给男主赐了一个新的称号:淳于黛玉。
到第三集的时候,女主也开始胃痛了......
全员胃痛......而这部剧的播出时间,又恰逢张雨绮和前夫袁巴元的撕扯中,感觉《幕后之王》的编剧有预测功能,不然张雨绮在剧中角色的对话,为什么像是在回应自己的观点。
比如痛斥渣男,黑历史抹不掉。
我辛惠美(张雨绮)做事向来我行我素。
渣男自以为操控一切,这种人如果不教训他,会越来越放肆的。
好了,是社会你绮姐本人了。
现在看完前几集,就感觉整部剧都漂浮在空中,可关键它自己还标榜自己为国产职业剧,真像个笑话。
剧中关于节目背后的故事涉及的很少。
故事内容总结起来就是:内部对外撕,内部互相撕,上级对下级撕,嘉宾对节目组撕,嘉宾对制作人撕。
包括女主顺利找到工作,怼老板,被骗,努力却没有回报,被冤枉偷东西,这些故事在现实中很少发生。
节目制作本身会出现什么问题,这部剧却没有讲到。
这也就导致整部剧悬浮,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韩剧,美剧,港剧的职场剧为什么出色,因为没有那么多花招,人物接地气,主演也不会打着点滴自带bgm出场。
编剧就应该把焦点放在那些职场中的小事上,那些细节上,才会让观众觉得有共鸣,让从业者觉得这是在讲我们的故事。
一个节目怎么从无到有,怎样决定去做,中间又经历了什么,各个部门是怎么各司其职认真把节目做好的,真正的幕后之王不是一个人,而是完成节目的每一个人。
其实电视幕后的题材本身是很不错的,近几年综艺市场发展态势很猛,已经可以总结一些关于电视节目从业者的案例,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是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
但这部剧里面的周冬雨角色,仿佛是在体现我国的节目制作有多么的落后和不专业。
周冬雨的角色身兼数职,又在总编室里当节目策划,又要做艺人统筹的工作,去联系明星,又要去做场工,把控现场,还要负责后台的布置安排......
节目制作的专业性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明明有专业的电视节目策划,艺人统筹,场工,剪辑师,灯光师,副导演,导演,节目编导......而这些女主一个人就可以做。
看到网友有一句话倒是真的,希望《幕后之王》不要骗孩子们去干电视了,哪有那么梦幻。
妥妥又是一部披着职场剧外衣的烂俗玛丽苏。
还不如11年前,隔壁宋慧乔和玄彬拍的《他们生活的世界》。
同样聚焦韩国电视剧行业,却如此真实,他们不像罗晋的角色自带光环,而都是一些普通人。
剧里面没有所谓的坏人,只是一群人为了一部剧的完成而努力争分夺秒。
而如今的国产职场剧,大概所有行业的剧情都是一样:女主从弱小到强大,被人骗,被男主解救,两人相爱,互相帮助,最后成功,大结局完。
这个模式可以被套用在各行各业里,然而观众了解这个行业了吗?
并没有。
什么时候国产剧里面的职场人能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呢?
哎,后会无期。
最开始决定看这部剧是因为真的闲着没事,看了一下周冬雨的微博在宣传这部剧,本身是我感兴趣的现代剧就下载了优酷,对下载了优酷看的,原本想的是看了一集就删,但是这部剧真的吸引我了。
先说第一集,有人说女主开挂,一下就拿到了星天的实习生,但是在这之前人家是有DTS的offer啊,然后就开始打差评 但是你们要耐心呀,这就是王尔的一个阴谋啊,一个想要栽赃于布小谷的布局。
但是第一集,确实是有槽点在的,比如罗晋的出场真的让人想笑。
整部剧的线就是,两集或者一集一个难题,等着总编室解决,在这中间也是小谷和淳于感情的萌生,而且在一些职场的故事中,还有杏子凯文日常斗嘴,一起神助攻淳于小谷,也有可爱的千年老二天泽,所以说这是一部半职场剧。
而且整部剧的选材很新颖,讲的是编导以及幕后制作,让我一个学会计的都想转行哈哈哈哈哈看看导播是怎么工作的。
总之,一些专业的导播或者已经入职场的人士来说,这部剧可能会有一些玛丽苏,有主角光环,但是对于我这种大学生来说,小谷的一些经历真的也让我对职场有些许了解嘻嘻嘻
郁海伦 给她的气质和杀伐决断 还有凯文和杏子 希望这俩最后成一对 陈数真的太好看了八 其实幕后之王这剧真的不错的 首先国内电视剧在职场这方面比较空白 关于幕后制作人这方面更是空白 而且这剧最好的一点就是不注水 节奏快 希望所有国产剧不要再把观众当傻子 注水强回忆 观众忘性不大 而且忘了的话可以看一遍前一集 不需要去回忆
打一星有点过了吧,当消遣看即可,不要当职业剧
刚看完第一集,很有意思的职场剧。职场小白,步步惊心啊,第一集就被人害了,还以为是自己的错。差点成为上层斗争的牺牲品。简洁明快的剧情,很好看
心疼男二
我觉得很好看好吧!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呀,去制作公司实习很自然的事,有师姐师兄介绍就可以的啊!只要能干活就行啊。
良心电视剧 黑子打一星良心不痛吗
周冬雨别总是眯着眼、嘻嘻哈哈好么,演啥都是装傻充愣,说是什么古灵精怪,一点都不可爱好吧。论可爱,我只服杨紫和颖宝
这么多尬黑的吗?我来为晋哥评五星
从一个职场菜鸟入手,揭示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编剧的视角很独特。
不错 还挺有意思的看到现在 剧情不邋遢
好久没有电视的职场剧了
难以想象9102了还有这么渣的画质 周冬雨演啥都像自己
貌似挺有看点,周冬雨可塑性挺强的,少女感很强,影后还是多拍电影吧更高级哦
我看过最好的职场剧,居然是丑女无敌
至少声音不假,配音自然,其他现代剧那假的要死的配音打开就想关上
及格。剧情有一些不合理和浮夸之处,但关于娱乐圈的某些道理和幕后故事也有一定的现实折射,追星女孩有些感同身受。周冬雨演得很自然,我觉得这也是她一贯以来演戏的风格;罗晋开始出场确实带着浓烈的装×气质,不过随着后来故事的推进和人设的逐渐丰满也有改变。整体可以一看。
剧情什么的不谈,冬叔粉丝滤镜太厚~少女感满满啊~越来越喜欢她啦软软糯糯的鬼马小精灵!!♡就当看写真集也很满足哇
这个电视剧,是我看过最能装逼的电视剧。比如淳于乔打着吊瓶出场的画面,走路带风,卷起惊涛骇浪。周冬雨不算大美人,只能演古灵精怪那个劲儿。以她作死的技能点点满的情况,在正常单位早就被开掉180次了,所以带着女主角的光环,胡搞都没问题的。感觉这个电视缩减到30集会好看很多。
周冬雨的戏路太窄,就是在演她自己,台词感很差。最主要的这就是个披着商战的恋爱言情剧。
逼着自己打了五星…………但是男主为什么要和女配在一起一段!!!!!!!!看到18集,想弃了……改了三星,赢不了自己的良心
好看的,后两集比前一集更好看,节奏快,信息量大,国产剧进化了啊!四星改五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