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外形俊美的男演员一向宽容度颇高。
从不苛求他们的演技要多么出神入化、鬼斧神工,只希望他们能够懂得自重、适时卖萌即可。
但帅哥们似乎并不全都认同这种想法。
他们中的一部分在追求丑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奋起直追,拦都拦不住。
先是莱奥纳多把自己变成了胖山姆大叔,接着木村拓哉在陈英雄的忽悠下把自己活活捯饬成了腐烂的body,还有张东健,在《太极旗飘扬》里成了见人杀人遇鬼斩鬼的战争狂魔,造型雷人指数可比王力宏版的犀利哥高出不知几倍。
虽然他们的自毁让众多花痴们玻璃心碎了一地,但对于我来说,看着自己打小中意的演员能够在岁月的磨砺下日渐丰美,在遮盖自己华丽外表后仍能熠熠生辉,还是会又自恋又臭屁地在不经意间向他人炫耀:看,我早在看《泰坦尼克》、《悠长假期》、《天桥风云》时就知道他们是影帝胚子啦。
但,唯独对于元彬,我得承认,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他太美了吧,又总带着一股褪之不去的少年人才有的羞涩,像是清晨从雾气迷蒙、叶尖还沾着露珠的草地上走来的一只鹿,不需要用奔跑、跳跃来解释自身的美,只需要静静地、远远地站在那里,这画面就足够了。
所以,当他顶着几乎遮住眼睛的头发出现在《大叔》里时,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OS了一句:这就算把自己扮丑了吗?
导演您不是在开玩笑的吧?
然而,当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掉对手的匕首,一路狂奔追赶绝尘而去的车子,一个人干净利落地直捣黄龙……一个崭新的元彬就这样直逼到你面前,让你微微有些发懵,这还是《蓝色生死恋》里那个深情男人韩泰锡吗?
整部电影,剪辑自然居功至伟,没有一处拖沓和断点的紧凑节奏让你简直怀疑是在快进;动作设计也令人刮目相看,难怪豆导拍《艋胛》也要找来韩国动作指导。
配角们也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反面一号在防弹车中破口大骂、垂死挣扎的那一幕,真是到位至极。
而元彬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些绿叶。
说演技炉火纯青未免言过其实,但说他拿捏精准、收放自如还是不过分的。
就冲他举枪自杀时那个眼神的特写和小米扑到他怀中一下涌出的泪水,送他一顶大钟奖影帝桂冠也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电影中我最爱的,还是他被捕后,警车行驶在晨光微现的城市中,他坐在车里,平静地望着窗外,又扭过头来,默默看着躺在怀里熟睡的小米。
那个神情,使我成功地从“美少年控”变成了“大叔控”。
性格内向孤僻,要么是连环变态杀手,要么就像本片主角元彬一样,是个孤胆英雄,剪了头发的后半段显得颇为帅气,同时更是自带庇佑光环属性,于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片中元彬的表现可圈可点,小女孩的演绎也颇为精彩,暴力、血腥、人性,这部韩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打了一张“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牌,然而只有其框架,没有其内涵。
当动作片看尚可,几场打戏很精彩。
特工大叔和小萝莉的模式可以看做韩版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相对来说处理精密的节奏动作场面,大部分对于人物塑造的内心感觉是比较少的,有很多煽情情节都是为了烘托人物而去展示出来的,但是有些刻意了。
Q:片子怎么样?
L:属于我心中的主流电影——将就能看完,看的时候偶尔快进,看完了也就完了,没什么想说的。
就像是洗脸水,浅浅的一盆,洗把脸,倒掉。
Q: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写这篇观后感?
L:因为它翻拍自《这个杀手不太冷》,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
如果说《大叔》是一盆洗脸水,《这个杀手不太冷》起码也是游泳池。
(笑)Q:游泳池的水最后也得放掉啊!
(笑)L:至少还能记得那一片蔚蓝。
你能记得一盆洗脸水什么呢?
Q:说不过你。
(笑)谈谈洗脸水和游泳池水的区别吧。
L:单看影片涉及的内容,貌似《大叔》要比《这个杀手不太冷》视野更开阔,警察、大叔、毒贩、器官贩,好家伙,四方博弈;家暴、遗弃儿童、器官买卖、毒品危害,真是社会大百科;再说主人公大叔,还要比莱昂多了个更凄惨的前传……可惜的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个杀手不太冷》牛逼呢?
首先,社会问题不是剧情片关注的重点,起码也不是台面上的重点,要表现,可以,但要紧扣剧情,社会问题只能是剧情的附属物,不能喧宾夺主,本片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上述社会问题,对表现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大叔,没任何帮助,对推动情节发展,作用也是极为有限的,想提高小女孩的危机系数,更有效和更能使人物丰满的方式多得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女孩回房间取玩具、去警察局暗杀仇人,就让观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看剧情片,首要就是看故事,看人物,如果想看现实有多惨,我直接看纪录片去也。
其次,要搞清叙事重点,这个片子的叙事重点是大叔和小女孩的感情,那么所谓的四方博弈,对表现这个感情有没有作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篇幅有限,你把警察、毒贩和器官贩无关二人感情的戏,特别是毒贩和器官贩的黑吃黑矛盾表现多了,大叔和小女孩的篇幅自然就少了,想要通过一两场戏来构建起两人的深厚感情,不幸本片主创还没那个水平。
最令人感到画蛇添足、对这个感情伤害最大的,就是大叔的前传——大叔怀孕的妻子被人杀害,写这么个狗血前传想干什么很清楚,就是为了规避《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一个“不好的影响”,我们韩国的大叔和小女孩可没有不伦恋哦,他是把小女孩看做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来爱的哦!
一个前传还不够,小女孩他妈还明确警告大叔,不要对小女孩干出天理不容的事情!
高马四米大,你直接把大叔阉了——执行任务时,被枪打过那儿——不是更彻底嘛!
谁也不会往不伦恋那儿想了。
(笑)想起郭德纲的一句话,不是我嘴脏,是你心脏!
Q:还是没有“最后”。
L:最后说个唯一的亮点吧,最后大叔把刀子刺入短发杀手心脏,“嘴法”比较新颖,赞一个!
刘强爱电影第一百零三集之《大叔》:小人之心安得君子之腹
看《殺手代父》,好一個韓國版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但是還是無法超越我心裡的《這》。
全片的張力建基於那些打鬥和暴力的場面之上,拍得不夠美而且劇情的張力不夠強。
但當然還算是一齣好看的商業片,有時也不必挑剔那麼多,至少看的時候爽快就好了。
看完電影後,心跳和耳鳴久久不能平復,腦海裡總在重演那些槍聲,回想幾乎每次在電影院看暴力電影總是這樣。
不過還是得一提元斌實在太帥了!
八塊肌固然是讓人看了就眼前一亮,但連留長髮、穿西裝時走路也酷的話就不得不點名稱讚一下了。
送别一片落花——《大叔》纪念金赛纶。
题记:高浜虚子《五百句》“一片の落花見送る静かな”(送别一片落花,安静。
) 昭和2年作于京都。
一、从那以后就一直叫我垃圾桶——初见故事的开始两个主人公都没有出现。
出现的只是糟烂的浮世,没有新意的各种浊水漂流。
然后他出现了,踽踽独行;她出现了,蹦蹦跳跳。
很难回忆起初识的瞬间,很难回忆起作为陌生人的观感。
因为要么是擦肩而过,水宽鱼沉;要么就是春韭日增,情谊绵长。
这时候他和她都觉得这个故事也许会在没有任何开始的时候,泯然众矣。
可惜,可以说是幸运和不幸共存,这个故事还是开始了。
一个关于当铺鬼和垃圾桶的故事开始了。
当铺鬼生人勿进,垃圾桶连自己的妈妈都想一脚踢开。
这个世界都不要他们了,他们慢慢接近。
二 、太想表现的认识的话——牵绊一段关系的残忍在于本来是没有未来的。
大叔在故事的结尾为之前在街头没有表示认识对方道歉,毕竟小姑娘因此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但是大叔说:太想表现的认识的话,就会变成不想装认识了。
作为拥有一个惨烈过去的大叔,他深知一旦关系变得亲密,“任何关系都必然会有危险和不安全”(波兰斯基)。
他试图拒绝这种悲伤,他试图不要让自己的不幸变成涟漪。
他试图让对方在没有自己的世界里继续成长下去。
但是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但是。
这个世界的忧伤从来都会不期而至。
三、我就没人可喜欢了——相逢“比起那个说我是乞丐的有钱小子,叔叔更坏”小女孩对于伤害已经习以为常,但还是受到了更为剧烈的伤害。
因为她隐隐约约感觉到了来自大叔的光,影影绰绰感觉到了大叔投递的温暖。
“你也觉得我丢人吧”“连你也讨厌了,我就没人可喜欢了”她是如此小心翼翼,她是如此惊弓之鸟。
她知道即便再委屈,再渴望,也得鞠躬,也得知道这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善意。
她觉得世界会再次“不要俺了”,她觉得自己很丢人。
她被之前所有的嫌弃所污染,所拖累,奄奄一息,无力自拔。
她所求的并非是“有人喜欢我”,而是“我可以喜欢某人”。
她觉得连这个卑微的渴望都湮灭了。
她扭头走入黑暗,一如既往。
四、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救赎相对于失望,希望是更可怕的一种境遇。
因为希望真的可能成真。
大叔没有让黑暗再次吞没她。
大叔从自己的黑暗里走入了她的黑暗。
他剃去头发犹如撕裂早已结痂的伤疤。
他重新开始流血犹如羔羊重新去掰断拆豺狼的利齿。
他冲入了千军万马。
他杀穿了那自以为可以左右一切的黑暗。
他熟悉受伤,他熟悉孤军奋战,他熟悉面对绝望的唯一出路就是击碎绝望。
他经历了粉身碎骨,他听到了她说:“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
”叔叔其实在拯救自己,拯救那个被冰封的自己,被强行休眠的自己,那个已经是行尸走肉的自己。
犹如2023年7月20日,元彬匿名向金赛纶母亲的医疗账户汇款2.3亿韩元(约125万人民币),附言仅三个字:“买甜筒”。
爱是循环的,爱可以周而复始。
五、叔叔你在哭吗——终章坏人不需要道歉,坏人只需要坠入地狱。
她终于从黑暗中走回了光明之中。
他和她都笑了,他和她拥抱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关于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做到这种地步的故事。
这是一个他只是隔壁大叔,他和她是陌生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告诉我们:黑暗里可能更容易看见光,而那种光真的可以驱散黑暗的故事。
最后的最后。
一切终于过去。
最后的最后,一切没有过去。
六、要自己活下去——现在2025年2月16日,金赛纶被发现在家中去世,警方排除他杀,初步判断为自杀。
在电影的结尾,大叔面对劫后余生的她:“要自己活下去,能做到吗?
”每一个活着的人也许都会面对这样的设问。
能做到吗?
在金赛纶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是不是也会呐喊:叔叔,你是来救我的吗。
无从知晓。
无足轻重。
因为,这样美好的她不在了。
落花迟迟,我们只能轻轻送别。
这样的花,再久一点,该有多好。
是啊,多好啊。
是啊,可是不在了啊。
要从何说起?两个小时之前朋友问我有什么好看的韩国电影没有。
我说最近看的都比较血腥《金福南杀人事件》《看见恶魔》,想看的话都很推荐.朋友突然反问说没看《大叔》吗?
我说还没,然后他兴奋的向我推荐了起来.于是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屈服了.我对元彬唯一的印象就是《太极旗飘扬》中的长相还算帅气的弟弟,大部分关注给了张东健。
去年的时候看了一部《母亲》虽然是男一号的元彬而且角色是很讨喜的弱势群体,但是他太帅了,大家没人同情反而是可惜这么帅可惜是个傻子,而不是这傻子长的还挺帅,所以我们把关注给了母亲.我们不能说元彬的演技不好,只是时机还不到.当恐怖惊悚和情欲乱伦充斥毫无意义的韩国电影的时候.今年的《金福南杀人事件》和《大叔》算是有心意的上乘之作了.而后者挺着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压力.但还好我大部分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了剧情因为,李政范可能远没有吕克贝松有名气,让雷诺也远没有元彬好看,金考绪也可能远没有娜塔丽·波曼会那么受关注,但如果那么在意这些的话何必要看电影呢.找茬才是王道了元彬开场时的造型只能用简单来形容,形象简单,言语简单,连场景都简单,但这么简单沉默的大叔却不乏可爱的举动,当小女孩的母亲来找小女孩的时候元彬隔着门缝用脚把饭碗推到地下营造出一个人吃饭的环境时,谁会想到后面的惨烈.导演的掌控很完美,从剧情到镜头稳,准,狠.连贯到不许你又一秒钟的分神,不是因为下一秒会有多好看,只是因为下一秒会有沉默的大叔和无辜的小女孩,当元彬照着镜子把留长的头发剃成小平头的时候,看着那八块腹肌的我只能说“元彬你叫我情何以堪啊!
”为什么会舍命去救一个毫无关系的小女孩,因为贴在冰箱上的字条,因为那一个美甲,因为MP3中奇怪的歌,还是因为小女孩哭着说讨厌大叔时会心疼的表情.连警察和无恶不作的敌人都会疑惑的问题,也许是因为我说的这些,也许是因为正义感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妻子的死让他不忍心在看到身边的人在眼前死去.可能是很多,但结果只是一个.单枪匹马的来到敌人的面前,毫无畏惧即使我们知道这是电影,这是假的,但还是会被大叔的气场震撼到,当大叔拧着眉咬着牙说出“除了金牙,我都会嚼碎”的时候我们知道好戏就要上演了,精彩的动作,凌乱的枪声,血腥的惨烈,还有最后坏人惊恐的绝望.一气呵成的干净利落.然而这一切结束的时候,大叔麻木的眼神,无力的身体,一束光照在满是鲜血的脸和衣服上,大叔痛苦了敌人得到了惩罚,但却失去了小女孩的大叔可能觉得死亡比活着幸福了.我无比喜欢这一段的元彬不是真的把自己弄的脏兮兮才叫会演戏,那只是表面,这时候我看到的是磨练了好久的表演,在这一刻不留痕迹的诠释给大叔.所有人在刚刚血脉喷张还没来得及结束的时候,都安静下来再看大叔这是怎么了,当镜头特写到对着太阳穴的手枪,我们还以为结局会是悲剧,会以为原本没死的小女孩在喊出大叔的一瞬间大叔会同时扣动扳机死去,然后小女孩瘫坐在大叔的尸体旁哭泣喊着大叔,最后镜头俯瞰越来越远呢。
呵呵!
还好我们的导演比较有爱,我看到了我喜欢的结局,大叔没死,大叔和小女孩对望,然后抱在一起哭了.当我看惯了刺激视觉的血腥场景,看惯了强迫你哭的言情,看惯了驴唇不对马嘴的剧情的时候.我真的是被大叔屈服了.
最近影院各种片慌,特意留了《挪威的森林》。
之前下了个版本,净片长120分钟,对比影院的净片长为90分钟。
本来就恶评如潮,这下看了更不是滋味。
犀利果敢的剪刀手,使得音乐时不时闪断,极具恐怖片的氛围。
这部《大叔》,看的是网络版,不知引进又删了多少分钟。
按照韩语直译的片名实为“大叔”,引进之后包装一下就变成了“孤胆特工”。
这个好似七八十年代的传统复古意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比较俗气。
然而影片的风格却恰恰相反,不但不俗,反而很酷,俨然透着一股霸气外露的商业片气场。
好在这种大煞风景的转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诸如丹泽尔·华盛顿的《不可阻挡》翻译成《危情时速》,汤姆·克鲁斯的《骑士与白天》翻译成《危情谍战》等等。
不由地替那些单凭片名选片的观众,捏一把汗。
《大叔》在韩国本土战绩卓绝、口碑爆棚,很显然,无论再怎样吹毛求疵都得承认,这就是一部大多数观众都能认可的优秀作品。
平心而论,韩国电影的风格特质向来都烙印着极端本土化的标签,要么夸张到歇斯底里,要么真实到令人发指,总让人觉得是在自说自话,不论外人能不能接受,都横亘着一条难于逾越的鸿沟。
这么说并不是在贬低韩国电影,而更趋向于是一种对韩国电影人坚守自身风格立场的尊重和敬佩。
受不受大众喜爱姑且不谈,至少这些风格元素是外人所不能模仿的。
然而再反观《大叔》,它让我们看到了韩国电影追求全球商业化风格的一面。
一个深不可测的超强特工忍隐于市,因为一个隔壁小萝莉而重出江湖、大开杀戒、直捣黄龙。
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立题原本可以拍得很“韩国”,诚如《老男孩》、《黄海》、《追击者》等一样,将那股病态般的歇斯底里诠释地叫人瞠目结舌,这便是韩国电影人最擅长驾驭的节奏。
只是在《大叔》里,本土化的鲜明感稀释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驾轻就熟的商业化调调,很显然这更容易让韩国之外的观众接受,与其说是一次效仿,不如说是一次进步。
大叔搭档可爱小萝莉,就这组合而言并不新鲜。
所以,也就派生出了韩国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说法。
事实上,此论断是断章取义的。
让·雷诺饰演的杀手同元斌饰演的特工,表面上恰恰是一正一邪的水火不容,至于为了保护萝莉而奋不顾身,也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动机。
拿《飓风营救》和《怒火救援》来类比本片,更为妥帖:均为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独闯虎穴,救小萝莉为主,将反派赶尽杀绝为辅,用一场接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斗来刺激观众的神经。
美男元斌的个人气场,是本片制胜的法宝。
导演深谙此道,将原本纤弱花瓶的气质打造升华为冷酷干练的个人T台秀。
再配搭上小萝莉那张天真纯情的脸蛋,形成了一种力与美的强烈对比,在这两股力量的互相角力之下,观众们难以自持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前半段元斌一脸苦大仇深的颓废,刘海和嘴唇成了最耀眼的主角,一味地压抑一触即发的力量,极尽装酷之能事。
这一点,其实也正是之前所阐述的韩国电影的本土国民意识风格,保留下来还是相当成功的。
后半段元斌的强势爆发,凌厉果敢的剪辑与镜头运用功不可没。
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用光影诠释起来也异常唯美;《大叔》则向人们昭示了用短刀近身肉搏也能拍得惟妙惟肖,叫人热血喷张。
《大叔》的商业化风格极其浓郁,流行时尚的元素运用得行云流水。
元斌这结合了美感与力量感的人物形象,便是最大的商业化产物;萝莉渴望大叔,大叔钟情萝莉,尽管影片交代的是他把萝莉当成自己已逝的孩子,但观众可能不会朝这个方向卖账;反派杀手同特工大叔的一次次深情对望,此时无声胜有声,果断一句台词都没有,极大的卖腐嫌疑;再来点聚焦于苦难孩子们的镜头,又可以将影片的立意升华到批判社会现实、呼吁保护祖国下一代的人文精神层面。
可以说,剧情这一趟走下来,看似线条单一容量不大,其实可供挖掘的素材不胜枚举。
换个角度来审视,《大叔》的成功又显得相当纯粹,毕竟这是一个花痴横行的时代。
整部电影的剧情其实简单到用一句话就足以概括,然而对于我这个向来不喜欢看动作电影的观众来说,仍然有着震撼心弦的感动与无以名状的情怀!
虽然我看过的动作电影屈指可数,然而整部影片凌厉的剪辑,连贯的节奏,迸发的血浆依然让我看的血脉喷张,精彩过瘾!
动作戏丝毫没有拖沓多余的无用镜头,大叔每次出手的“快,准,狠”给人留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爽厉感。
最牵动我心的还是元彬与小女孩天然流畅的演技与默契自然的配合!
在我看来,演技好坏从来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只要能让我心有所感,我都会对演员的表现给予肯定!
元彬在此部电影动作戏中颠倒众生的飒爽英姿,自然离不开剪辑特效的烘托,但他在片中时常闪现如修罗般隐忍与勇猛的眼神,是经过生命的沉淀与历练后的精华所在,这种眼神不可仿效,无以复制!
天真与狡黠并存的小妹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小年纪丝毫没有娇柔造作的生硬表演!
在片中女孩小米有一个沉迷毒品,落魄颓废的母亲;邻家大叔冷漠寡淡的外表下是一个丧失珍贵亲人后速朽漠落的生命,两个孤单游荡又渴望关怀的灵魂给与彼此温暖的慰藉,虽是生活中平凡到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简单交流,我却相信他们一定从彼此身上找到一种类似亲人的依靠!
所以当大叔不愿承认认识因偷盗被责骂的小米时,小米感受到一种被遗弃的钻心的痛,而正是这次因心灵伤痛对大叔纯真无忌的的倾诉,唤起净化了大叔内心隐匿许久的人性关爱!
“如果连大叔都讨厌,就没有喜欢的人了”对于大叔同样是一丝灵魂救赎的微茫希望!
大叔为何义无反顾,赴汤蹈火,置生死于不顾地去救小米,似乎因为在小米遭人责难时自己的逃避而亏欠小米一个道歉;又似乎在小米身上找到某种寄托:对曾因自己一时疏忽而无辜夭折的骨肉的寄托,对继续有理由生存下去的意义的寄托,对这个世间唯一给予自己温暖关怀的寄托;或者是对这个邻家小女孩悲惨命运出于正义感的悲悯天性,无论是何种,人性的复杂情感在整殇酝酿后,化归为简单直截的对某个信念的坚定守候!
听从心的指示去做对于自己来说不再后悔,无愧于心的正确的事!
巅峰对决时大叔每次决绝的出手,每个凄厉的眼神都让人过目难忘,令人激赏!
大叔的复仇没有背负太多国家道义,铿锵风云,时代责任,反而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生命的意义荡然无存后,无论之前的疯狂杀戮,或是当结束了最后一个敌人生命时的冷静求死,元彬的表现都有着全然的震撼与深度的惊艳!
影片结尾,当大叔最后对小女孩索求一个拥抱时,我想到曾经在医院走廊大叔与挚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那个温暖拥抱,此时的小女孩对大叔来说,已经是这辈子可以继续守候的亲人的存在了!
元彬在《大叔》里是有多帅?
看看他最近获的奖和票房就知道了。
第8届韩国电影大赏最佳男演员、第47届韩国大钟奖影帝。
虽然在青龙奖上铩羽而归,不过早经有粉丝称今年已成为“元彬之年”。
《大叔》在韩国上映时,总观影人数达到了555万,成为了2010年最卖座的本土电影。
冷面杀手遇见纯洁小萝莉,两人亦父亦情人谱出一段情。
这个故事原型,在吕克·贝松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已成为影史经典。
《大叔》似向经典致敬,却又不见山寨气息,只因导演笃定地握住了元彬这个主心骨。
照亮元彬的脸,照亮元彬的眼!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莱昂和玛蒂尔达的交相辉映,《大叔》则是当铺大叔元彬一个人闪闪发光的擂台赛。
在怪蜀黍和小萝莉的故事主线外,电影还加上了冷面大叔不为人知的伤心往事、警察局追查白粉帮等两条副线,影片更为扑朔迷离,也更为类型片化。
我想给电影打60分,给元彬打90分。
然而大叔之所以这么帅,归根究底还是归功于电影本身。
《大叔》有着非常合格的节奏,也有着极佳的分寸感,这都得归功于导演的把握。
这才让元彬在冷酷、能打和温柔、萌之间保持了最佳的平衡。
既不冷酷到底,又不至卖萌耍帅失度。
既然能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叔”,那《大叔》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的莫尼卡·贝鲁奇承载了几代人的性幻想,像《美国往事》里的罗伯特·德尼罗永恒的脸,他们的不朽,是因为角色。
导演要把电影里的人拍得美丽、动人、有故事,是一个了不起的任务。
至于反面教材不胜枚举,倾国倾城的美女被拍得并不美,骁勇善战的侠客很苍白。
但“大叔”元彬的每一根头发都有戏。
那些情节的漏洞、故事的老套,都暂时忽略好了。
这既不是一部精准的特工片,甚至也不是一部宏大的黑帮电影。
在评价一部影片的优劣时,编导的意图乃重要参考指标。
除了元彬,什么都是浮云。
小女孩是浮云,她只是敲开了大叔的冷漠心房。
无能警察是浮云,他们只是为了衬托出元彬的快、帅、强。
黑道大哥是浮云,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叔一个个去打败的。
既能强而有力地保护“她”,又能激起“她”的爱怜和保护欲,简直可以满足所有女性对异性的幻想。
女观众们还在等什么呢?
唯有尖叫了。
作为一部商业片,其实卖座元素并不多无论是情感力度还是紧张刺激程度都和Léon没法比就拿动作戏来说,Léon现身那场枪战和最后的对决无论是从表现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非常地抓人眼球和震撼人心。
本片的动作戏给我的大多的还是残忍血腥的感觉,情感力度并不大情节还是相对太简单,人物刻画也比较单薄,元彬依旧很帅,而且更加成熟。
开场的发型比较挫,还是短发比较好看。
他贯穿全场的走秀基本算是这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了
都被帅哥蒙蔽双眼了吗!
满天飞的血啊,不知道用了多少番茄汁.
Hero. from nowhere.
有些动作场面剪辑的过于繁琐,看来学的还不够。
哎哟,思密达你帅气了!
太装了求你了,要有人说元彬的大叔是跟木村拓哉一块儿演的我都信,整个戏一多半都是用前刘海和嘴唇演的,这是经历了神马成这样了啊,哪儿都看不清哪儿,然后那个小孩几更神奇,长得跟高旗的女儿一样,还有人说像黄义达的,血统太复杂了
元斌保护什么小女孩嘛!自己就是小女孩……
一颗星给寸头造型,我的最爱。一颗星给砍手筋的过瘾镜头。其他真是烂无可烂了。除了元彬这种奇葩,所有的思密达男人们其实都长得跟最后死那个老大一样滴
这个山寨的很好。
不过这男人还真帅啊。
我擦!什么烂片啊~~~~~~~~~~
动作、剪辑和元彬的个人秀还是相当养眼的。但故事逻辑和最后的幽闭空间打斗戏也是相当脑残、俗套的!还是大家可以消费一下帅大叔,特别是大叔控们!★★★
1.武打动作行云流水干净利落,暴力美学让人着迷.。2.元彬好帅。3.小米为杀手先生贴创口贴的举动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帮助别人(攒rp),他们说不定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回报你(比如有人要挖你眼睛时=-=
又拖又装又矫情,这种电影都能拖拖拉拉半天都进不了主题真是让人不服都不行。元斌又走回了花瓶的老路,还不如继续装疯卖傻。演秘密花园里面小秘书的那个演员这次表现忒惊艳了,两星都是给他的。
元彬太帅了多给一星,雨中坠落的镜头很美。
动作场面流畅而血腥,大叔想拯救的不仅仅是这个女孩吧,更想拯救的是他爱人肚里的孩子。
一部向《这个杀手不太冷》致敬的片子,本片完全可以改叫《这个特工不太冷》,借鉴归借鉴,创新还是有的,尤其最后拼刀子那场戏,还是十分给力。
实在不咋地。。。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啊。当然,元彬这次真的表现很好,让我刮目相看。我比较好奇那个洋文大叔的故事。
打得过瘾,元彬够帅,基本走装酷的路数,不过还是拖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