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疑是中华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页,很多影视都是从三国刘备的角度去拍的,但与本人而言,最喜欢的还是曹操。
从例往的影视中不缺霸气深谋、果敢决断决断的曹操,事实上曹操的身份背景注定他的成长历程注定不顺,从这部电视剧中曹操都不受袁家兄弟、士林人士、高官所正视,很符合历史条件,而演员表演得很到位:谦卑隐忍、淡然取舍、而不缺谋略、掌无权谋之后的凌厉霸气,这些表情无比到位,这是很大的亮点。
这就是我所欣赏的曹操!!!
但不得不说这部电视剧的历史逻辑让我有些凌乱了,首先得说人物关系,单说曹家几代人的关系熟悉《三国》就不对;其二作为曹操的谋士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等人戏中的作用略显不足,作为智囊团怎么能少的了他们;电视剧中虽然以曹操为主线,但曹操的宿命对手,作为三国的重要人物,刘家、孙家等人的交代太少,如果能在展示曹操的成长之路的时候适当的交代这些人物到了那些发展阶段、身边聚齐了什么样的人才那就更好了(至少以独白的方式交代)。
这样展现出来的更像是历史剧!
毕竟,历史需要很多人来写!!!
胡玫能将《汉武大帝》、《乔家大院》、《雍正王朝》这样的大片来,却难以拍出曹操来,其实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和技巧,但是随着现在一大波不断在影视中突破,达到一种快速剪辑,不拖沓的剧情,看《盖世英雄曹操》,看的没劲,毫无悬念,看着有种想要睡觉的感觉,也许是为了更加突出曹操来,将这个人的细节放大了。
然而,有些东西不可信,又夹着着一些演义和民间传说,导致曹操变成一个富有心机的人。
第二就是服装道具的技术,其他人我都不多说,唯独我想说关羽、张飞,,一点霸气没拍出了就算了但是把他二人拍成脑残是为了抬高谁?
许褚吗?
看到张飞那傻乎乎的一哄,胡子都快掉了,我就不由自主的快进,这实在是我见过最差的张飞。
还有关羽那把刀也是牛,一看就是在二手市场买的玩具吧。
如果这剧不拖沓,而是快点剪辑,也许只有二十集,但比现在好的多,估计评分也会高一些。
这种手法有种拍纪录片的感觉,落伍了。
最后,我们依旧要感谢胡玫,是她让我们知道汉武大帝、雍正王朝这样的片子,将历史当成电视来拍是别样有趣,只可惜岁月不恼人,现在已经没有胡玫导演的一席之地的,没人愿意在看纪录片。
1、偶然的机会在A站看到本片,身为一个三国迷和一个偏曹魏的粉,果断看之。
2、我对赵立新老师的表演一直比较欣赏,虽然在《走向共和》里他演了一个全剧仅有的煞笔角色,而且留了非常搞笑的头型还长得像孙正平。
3、但是,他在《大明王朝1566》里的角色真是亮。
虽说该剧几乎是无人演的不好,但是他的沈一石和王劲松老师的杨金水在剧情发展到中段时表演光芒盖过了所有人,堪称惊喜双璧。
4、我的朋友在11区卧底的天朝龙组特工徐教授认为,赵老师的表演也就能演个书生才子一类,无论如何找他来表演曹总有点不恰当。
5、关于曹操的艺术形象,我觉得鲍国安老师排在第一没有任何问题,排名甚至比袁世海都高。
陈建斌的曹操在我认识的人中评价呈现出两个极端,有的人认为表演极具个人特色魅力十足,有的人认为就是一个撒比。
6、关于陈建斌老师对曹操的诠释,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他大概可以和另外两位老师的表演做一个类比。
一、李雪健老师的宋江,二、富大龙老师的秦惠文王和隋炀帝。
——怎么说呢,表演确实卖力,也确实下功夫钻研了,但是斧凿的痕迹太明显,太过想突出自己的风格,以至于用力过猛,导致部分观众接受不了。
7、富大龙老师在表演那段“大争之世,我大秦……”剧情时,声情并茂到我都感觉到他的口水要透过屏幕喷到我脸上了。
8、赵立新的曹操,在我个人排名之中要高于陈建斌。
9、中国历史正剧目前最令人反感的就是出现了大量的无所谓的女人戏。
我绝对是一名半吊子的女权主义者,也明白现在电视剧的受众群大都是女性,但是你得想啊,一个历史正剧,就算你夹进去女性戏,人女的也得看啊,你一表现历史人物霸气王图的戏,你以为夹点狗屁不通强占戏份的女性就有女的看了?
人想看历史的女的都去金枝欲孽了好不好。
这种历史剧的受众群,还是一帮子爱看政治斗争的老爷子和我这种半吊子的历史控,根本就是看见女的在那哭天喊地磨磨唧唧就烦,女性在这种剧里——除非是那种历史上就确实牛炸天的女的,就找几个长得极美的,偶尔惊鸿一瞥一下,让人没事回味想想就成了。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陈凯歌在《刺秦》里,对周迅那个哑女的处理。
10、其实曹魏的宫斗倒也确实有料可挖,什么丁夫人、卞夫人、甄皇后、郭女王的,TVB苦情神剧《洛神》就挖到人想吐。
11、雷恪生客串演的角色叫曹节,跟大汉皇后曹丞相之女一个名字,也跟汉末大宦官一个名字,曹腾的父亲好像也叫曹节,电视剧对后二者进行了合体。
无妨,可以理解。
12、说到客串,林妙可在剧中演了少年灵帝的角色,小姑娘怎么说呢,比起一块骑马打仗那几个世家子弟尤其少年曹操,还是要美貌和灵气到一千万倍的。
13、我对片头的那个“由于本片人物众多所以部分人物直呼其名”,表示非常傲气和无知的不屑。
14、其他人物我就不想说了,现在挑大型戏挑人都一个毛病,主要人物找的都算可圈可点,次要人物都是胡乱凑数,你看看那不满五尺的曹大司马子孝还有黄河四鬼一般的袁公路还有脸突破天际的张飞,简直就是……要论选人细致,老三国珠玉在前,前文提到的大明王朝也是极好的例子。
不说了,各种浮躁各种复杂,拍戏不容易。
15、胡玫老师在历史剧导演排行榜的位置上,已经被张黎老师越拉越远了。
自从那部电影《孔子》之后,片子就越来越low。
16、听说本剧原本定在几年前开年演,结果由于被投诉被全银河系最吊的部门给禁了。
原因是:因为该剧塑造了一个英雄曹操的形象,与人民大众认知的奸雄曹操形象不符……17、nice!
不愧是最屌的部门,当年林心如演个瞎了眼的青年妇女阴死本该是全大汉最阴的人陈平陈老爷子的时候你们咋不禁?
于妈把一大堆东拼西凑的狗血糊成历史剧的时候你们咋不禁?
18、听闻本剧禁播是季汉昭烈帝刘玄德的贴吧里的水友们极力抗争奋死投诉的结果。
我咋就这么不信呢?
那个最屌的部门什么时候能听网友的话了?
难道某个领导的孩子除了官二代的身份外还兼着刘备贴吧的吧主身份一类?
19、身为一个历史剧爱好者,近几年,我感到深深的寂寞。
为什么连央视也不拍这大帝那王朝了啊,好无聊啊。
这部曹操,我只能冲着历史剧少和我一贯的打分高给他三星,我对一脸褶子演人二十岁少年的中年大叔们的装嫩行为早就免疫了呢!
20、说实话,我挺失望的,浩瀚历史数千年,随便抓哪不能用心拍部电视剧啊?
十来亿人就不能找几个凑合事的演员?
算了,就让那些女权主义、打死小三、两口子离婚必然是老公出轨、婆婆媳妇恶斗不休的极品女人剧继续端正我国未婚已婚妇女的三观吧,这种婚姻有问题就是因为有小三,只要打死了小三婚姻就会好了的世界观简直是可爱的让人不敢直视。
21、第二十一条,挺特殊的一个数字,当年日寇与袁大头签过一个灭亡中国的卖国条约。
这一条,送给全宇宙最屌的那个部门,你们万岁!
一开始这片一致差评而且国内不播。。。
老子差点错过一部好片。。
听说这片拍摄费少,看下来确实好多细节上很糙非常的糙。。
糙到无逻辑。。
不过还好都是些无关轻重的。。
战争场面很少倒是很不错本来就没兴趣看。。
除去这些这片子确实差的是台词水平落差较大。。
会出现逻辑问题。。
特别是很多小角色的台词本片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与曹操这个人物,不论是赵立新的演绎和编剧都非常棒,此剧的曹操比三国演义,三国两剧的形象完整,让不知道的人理解曹操的人生历程,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理性的看待曹操曹操唯才是举放到现在就是你行你上不管你他妈是什么出生,而且还大力打击士族势力,在当时士族政权的社会曹操当然就是恶魔,古代社会舆论由士族掌控这帮孙子只看你什么出生,曹操本就是过继到宦官家的,拉平士族寒族还打击士族,在他们看来就是小人得志,曹操一死这帮孙子一代又一代的黑完全是符合逻辑的,这才有了所谓经典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为代表尊刘贬曹的社会共识至于黑刘备这说法也不对,只不过和民间小说形象反差大而已,刘备想做大很正常的事情想把别人的地盘变自己的在当时都是这样干的,投公孙瓒陶谦吕布袁绍曹操刘表刘璋跑路本事又直逼司马迁写的他祖宗刘邦这些都是事实像陶谦刘表这些都为自己的利益帮袁家兄弟和公孙瓒吕布孙家之间杀伐过,本也不是什么好人不讨好文化人啊你就等着千古骂名吧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3919603070535.html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患有头风且久治不愈。
经手下推荐,曹操请来了著名的神医华佗。
不料华佗却告诉曹操,这个也很简单,只要将丞相您的脑袋用利斧劈开,将病根取出来就行了。
曹操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认为华佗有加害自己的心思。
而生性多疑的曹操却认为华佗是想为关羽报仇,所以便直接杀了华佗。
…… 曹操杀华佗这件事,并非是因为曹操晚年昏聩,没有了容人之心。
而是因为曹操此时,已经养成了帝王心性,在考虑问题时,也开始在这个方向上逐渐靠拢。
再加上华佗没能正确认清局势,这才导致他最终的悲剧。
讲得是曹操赤壁战败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曹操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但是后几集明显处理的太快,尽管很多历史事件没必要写得面面俱到,但是对单一故事的处理明显有点过快。
交代不足。
至于郭嘉,这个版本的扮演者,我觉得是最好的。
但是郭嘉谋害曹操,是不是太值得考虑了。
因为曹操跟荀攸等人说:在诸位谋士中,你们的年纪都跟我差不多,只有郭嘉是最年轻的。
本来我打算天下底定之后,把我的继承人托付给郭嘉,只可惜他英年早逝,真是苍天作弄!
本剧中最让我无法忍受的就是那些胡说八道的历史错误,曹操的曾祖的确是叫曹节,但绝不是宦官。
的确有一个叫曹节的宦官,但根本就跟曹操半分关系都没有而且比曹操的爷爷曹腾小的多,然而在剧中居然成了一个人,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还有还有很多,导演和编剧只要稍微百度一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但不仅没有发现而且还拍完了,这只能说明这个导演根本就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导演。
从电视剧说的角度说,剧中许多重要角色的的演员的演技都不敢恭维,许多重要的的人物的出现都没有叙述。
剧中的布景与《三国》、《水浒》相比根本无法相比,这就是一个粗制滥造的垃圾剧,可惜了赵立新的演技了。
但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我实在是对这部剧目不忍视!!!
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这句广告词厉害,古今多少吃瓜都因此,把曹操定格一代枭雄。
汉距今已经久远,忠君、立场多少影响全面的认知,当然,也并不想为曹操翻案。
忠奸善恶,是非黑白在人的身上哪有如此的绝对?
毕竟,曹操也是人。
是个有意思的人。
十八路诸侯,或是太守,或是望族。
曹操单单给只有三兄弟的刘备送肉送粮。
董卓西逃长安,孙坚选择了满目废墟的洛阳城,看上了传国玉玺。
曹操呢?
号称自己万余轻骑去追董卓,使孙坚把自己三千骑兵交付给他,他看上的是汉献帝。
当得知9岁孙权和自己同样认为传国玉玺会有灾祸,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刺杀董卓失败,被县令陈宫抓获,却走狗屎运,陈宫不仅放他一马,还弃官拜其为主,与他一起亡命天涯。
后得吕伯奢收留,吕家为了招待二位,磨刀宰猪,却被曹操怀疑,杀恩人全家。
这厮,自己居然晚上睡得像头死猪!
一方面,赤脚迎许攸,赤兔赠关羽,禁令射赵云。
郭嘉死,哭的像个孩子。
一方面,纳何进儿媳,搞张绣的婶子,占吕布部将秦宜禄的老婆,这还不够呢,居然还惦记江东二乔。
哦,补充一句,这可全都是别人家的堂客呢!。。。。。
这厮身上,看到了几乎全部的人样。
有才么,有才!
文看《短歌行》,《龟虽寿》;武见《孙子略解》,《兵书摘要》。
渣么?
渣。
真TM渣!
本剧是个人传记,讲述了曹操一生的成就和心境变化。
更妙的的是曹操并不是生来的英雄,而是随着世事变迁才一点点变成英雄的,这让观众感受到曹操其实曾经也是普罗大众的一员也是一个普通人。
(我觉得这个根据史诗拍摄的没啥太大的改变,曹操的一生一直都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而奋斗,并没有为了家族或者自己。
)
三星半。
豆瓣总分给的6.2其实我觉得挺靠谱,不过看短评或是长评基本上都是两极分化的给分^v^这部剧算是一部尚靠些谱的历史剧,虽然你想找错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曹节是个很大的硬伤,是有个曹节,然而又不是老曹他祖爷爷…另外比如说窦武死的整个过程,看过后汉书的应该清楚是北军五营倒向宦官之后他才自杀的,不会出现什么进宫求饶之类的事情。
再比如说强行扣时间线的话第二次党锢发生于168年,当时老曹都十三岁了,哪里还会在宫中玩…然而这段故事里出现了山冰,还出现了窦武陈蕃的正确死法,这已经是很多挂着历史剧名头的剧比不上的了。
后面两集我觉得很有意思,讲的是曹袁cp的事【大雾】我对编剧想到改编世说新语小段子的创意还是很赞赏的,除了方法有些智障以外^v^说到虎贲中郎将,就是本初和公路要抢的那个官,其实还的确是公路和本初都当过的,只不过他俩上任的时间差不多要在中平年间了。
编剧能想到这一点也很不错。
这一段我最不满的其实是老曹的态度,有点谄媚…是的,老曹的家世肯定比不上后两位,但是曹嵩已经有向士人倾心的意思了,而且再怎么说也是九卿之一,老曹跟他们的差距并没有到需要卑躬屈膝的地步。
还有一点,是第三集二袁葬母的那个情节。
从时间线上讲,本初他妈死在老曹赴任洛阳北部尉这个时候还是挺合理的,充分考虑到了本初要浪费六年的时间守孝,还要浪费几年的时间当隐士。
给编剧鼓掌。
从规模上来讲,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一次“绍术葬母”的场景,说赴者三万余人。
虽然这段记载上满当当的不可信点,然而编剧既然用了,也无可厚非。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何要将王隽的“乱天下者必此二人”的台词给何颙啊^v^这不合适啊。
何颙跟本初可是基友关系,有这么瞎说大实话的吗?
我上面举了这么多例子,大概也可以说明一点,就是编剧的历史知识有漏洞,然而仍属中上。
另外,我很心水的几个情节。
1.中平六年诛何进阴谋论。
这个阴谋论可是由来已久了,大概九十年代初或者更早就已经提出过。
而且这个阴谋论可以说是非常可信的。
大概跟盖曹里面的描述差的不算很远,就是本初一个劲给何进灌迷魂汤,百般催促他与宦官火并,其实是想一箭双雕把宦官跟外戚都灭了——当然结果是,一箭双雕成功了,但因为各种偶然因素的聚集,他玩脱成了董卓进京。
但盖曹的动作设计基本上是随演义走的,就是接到何进死讯之后本初跟老曹他们几个直接就冲进去了。
实则还要复杂不少,我就不在这写了。
2.本初取冀州和老曹取兖州这一集还是很赞的,除了文若为何看起来辣么怂…符合史实框架,也没出什么错,但我的重点是两个小彩蛋。
本初取冀州的小彩蛋是朱汉,对就是那个冲进韩馥府门把他儿子腿打断,最后被本初杀了的那位。
这一段在汉晋春秋【应该是,错了别打我】是有记载的,然而编剧加了个小彩蛋就是这是本初指使的。
这个小彩蛋解释了朱汉为啥有那么大的胆子直接冲韩馥府门,而且本初的动机也算合理,想赶紧让韩馥闪人,最后韩馥也的确是跑到张邈那儿去了。
老曹取兖州的小彩蛋是王肱。
这人是个谜,谁也不知道他在本初表老曹为东郡太守,老曹上任把黄巾拍飞这段时间内他在干什么。
编剧用了个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释——让老曹把王肱锁屋里了。
老曹你跟本初真是…好基友一万年?
想主意都这么阴损。
这还真算合理,但太过残暴了些。
虽然老曹其实真的不用找王肱要官印的,毕竟王肱也未必有官印,他是刘岱任命的,说白了也不是正经官。
关东联军就是一帮子伪官自嗨的故事。
最后提一句,这里面的耷我是真的受不了,为什么有人要支持贬低耷呢,这不是另一个极端么。
这可以算是编剧一个最大的问题了。
另外,赵立新版老曹一开始看会觉得很奇怪,可能是霸气不足唠叨有余的缘故,而且一直持续了这种唠唠叨叨的状态,是不是演杨仪还没缓过气来啊。
但看多了觉得还蛮萌的。
孙洪涛版的本初嘛,颜值上肯定跟历史不符,年龄倒还相符。
不过话说回来文若那个演员长的也不咋地…不过他演的本初也属于看多了【主要是习惯了他的身材和大鼻孔】之后还蛮萌的系列。
他长得有点太正气了,所以一堆弹幕表示这版的本初比老曹有王八之气多了…我倒觉得气质还蛮符合的。
至于刘关张那三个演员,还是算了吧不提了。
还有为何公路那个演员长的喜感成那个样子,郭嘉的演员倒还不错,有点睿智而文弱的样子,很适合当曹郭同人看。
几个女演员都不错。
彩蛋是何太后和董太后长的也都挺不错的。
我有罪hhhhh我小的时候觉得这个剧可以当三国剧之光hhhh当初感觉终于有把曹老板好好拍的剧了(???
结局还记得,原来是郭嘉想让曹操死啊
垃圾
没看过,傻逼电视剧
黄巾起义到赤壁开打前这段历史,新老版三国拍的不错但不及本剧全面;对于前三国历史迷来说,本剧可以弥补很多遗憾。有些情节脑洞稍微开得大了些,但不影响对整体史实的把握,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和历史没有大出入。胡玫拍的剧,基本都算用心的
没有火起来
新三国和这个一比,立马逼格就高了很多···
看得快睡着了,胡玫怎么拍出这种玩意
垃圾
成王败寇,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
还行,当成吐槽剧来看的话,其实这部剧是演义和史书记载相杂和,就是看编剧和导演的喜好来取舍演义和史书里的东西,比如斩华雄的变成了孙坚,但是曹操献刀和捉放曹等史书没有记载的内容也还是保留了,另外本剧无脑黑刘备,不过也挺想看日语吹替版,不知道啥时候会有源
给曹节5分蔡文姬4分卞夫人3分貂蝉2分,其余负分滚粗。
构思巧妙,其实就是能扯 @2015-05-17 22:54:51
前面把曹操洗太白了,后期又突然使劲抹黑,居然想出郭嘉害曹操,被编剧雷到了。不过为了赵立新老师的演技姑且给4星吧
看过老版三国演义,别的都是浮云
有人说赵立新演的不好,曹操这样一个内心复杂的枭雄,没能经历他的一生谁都无法演绎完美,起码老赵用心的演绎了这个角色。扣一分是无大场面,白不白文不文的一些对白!基本接近史实,值得推荐!诸葛、郭嘉,谁更厉害呢?可惜无对决!
赵立新演绎得超棒!服化道也挺讲究,就是台词剧情还是有瑕疵
看到第七集,黄巾大乱中关羽张飞的演技,这预算是不是太少了,请的都是什么臭鱼烂虾?
一个很穷的剧组...
卞夫人太好看了,和倪妮长的像但比倪妮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