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毕导和陈大隼都两篇微博原文。
毕导——“四年没回老家了,昨晚回家发现我的房间有很大改动,我桌换了,我椅换了,我床换了,我枕换了, 我被换了。
”陈大隼——其实很多新人编剧在刚入行的时候真的不要去写什么长篇系列剧,因为你在这个阶段根本没有能力捍卫住自己的著作权。
既没有版权意识、也没有社会经验,即便有,那也是人微言轻的,著作权势必被绑架握在别人手里。
多年后会发现,其实你对自己这些年的心血根本没有主权,一季又一季,投资方想开机就开机,想搁置就搁置,想魔改就魔改,想换人就换人。
只能瞅着自己生养的亲儿子,被人扒了皮、毁了容,做成了别人想要的嫁衣。
毕导新剧《我有一个朋友》里有一个人物名叫“梦三息”,应该都懂啥意思吧
如果你看过《一起同过窗》在CCTV9的纪录片《新青年·青春如戏》,你就会知道,《同窗》对于导演兼编剧的毕鑫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毕鑫业自从微电影《再见,金华站》后佳作频出,10年来5部作品中除了一部广告片外其余均在8分以上,这样的成绩在国人人均编剧水平的国内无疑是鹤立鸡群。
而《一起同过窗》系列更是他的心血,对他来说,这部剧的创作源于一个承诺,和自己班同学喝酒后开玩笑说:“我以后要拍一个咱们班自己的故事……”但在拍《腾空的日子》前,他都只是小打小闹,可以说《腾空》才是他专业拍的第一部作品。
而在《腾空》拍摄期间,他就已经把实现自己的承诺的行动提上了日程:一部名为《我的大学流水账》的剧本创作完成。
最终,毕鑫业找来了上海见独影视作为投资方为这部剧集投资。
而在上线前,《我的大学流水账》也改名为《一起同过窗》,而改名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我的大学流水账》这个名字个人指向性太强,像是专属于毕鑫业个人之物,而这个故事本就是“我们班的故事”。
资本的獠牙已初露端倪。
自从2016年《同窗》第二季完结后,时隔三年,毕鑫业才开始写《同窗》第三季的剧本,2020年4月剧本写完。
而《同窗》系列虽然热度不高,但因为超高的口碑也是积累一批忠实剧粉。
而因疫情影响,电影行业遭受巨大冲击,而影视剧行业却蓬勃发展,但《一起同过窗》第三季的进度仿佛是被按上了暂停键。
两张图片结合来看,发生了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2021年7月4日两位编剧意有所指第三季,没有毕鑫业不会看一眼,拒绝资本喂屎!
中国影视圈配不上毕鑫业!
—————分——————割——————线————2022.7.10假三已经上线三天了,在多如牛毛的一二三⭐️中还是能看到一些零散的四五⭐️,这让我有些许膈应,理由无非是“还是那个味”,但如果你真的尊重假三中那唯一一点熟悉味道的影子,真的尊重毕鑫业对这部剧倾注的心血,那么你就不应该在某鹅打开它。
第二部中全片被充盈在别离的愁绪,无论是——“可谁都要不断接受别离、重逢与错过。
”“可我们竟还要不断赶路,各奔东西。
”“人生无别离,谁知恩爱重。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人生苦短,尽情挥霍,这样才好掉头就走,在音乐骤停的时刻。
”对于顾一心的告别,对于叶老师的告别,对于大二的告别,对于青春的告别……最终却没想到,对于离别愁绪的感伤最终就在假三达到顶峰。
对于前两季的遗憾、对于像老友的重逢,我们没有更多的惊喜,反而更多的是对那个拿起一二季盛夏的怀念与对让我们与其离别的资.本深深的厌恶。
对于老粉来说,曾经在闲暇之余随意打开一两集观看就像与老友的重逢,而假三在失去了毕导对于全局的把控后,最终在流水的拙劣模仿下显得相形见拙。
说了这么多,就一个意思。
偷,用阴谋手段夺取。
自以为偷到了毕鑫业的剧本就万无一失的资。
本:垃圾,模仿的再像也是垃圾。
1星和2星以上打分人数比例为159:27, 约等于6:1 看这个比例就知道,不涉及剧本等因素的情况下,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以下内容因发表字数有要求,无关我的评论)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平均7个人里面6个人会给1星评论!
现在的评分现状
我最爱的系列被毁了永远恨那两个“叛徒”,他们配不上如此高光饱满的人设镜头就很差劲,人物没特写,大全景显得乱七八糟洛雪台词也有点一言难尽,怎么音色那么怪殊词的眼影真的,这个剧组没有人会替女演员好好化妆吗?
原本想看看到底能多差,真的算是开眼了本来想着这些主演演技那么好,为什么还不火,但是看了假三,妈呀演技那是断崖式下跌,那简直就是真以为他们还在读大学呢。
演技最垮的就是殊词,明明同窗2最喜欢的就是殊词,毕十三也没了以前的感觉,所有演员都想被剥离了灵魂一般。
一个会导戏的导演真的会成就演员然后妆造搞得特别网红感,这那还是青春校园剧,神剧泯然众剧也剧本可能是毕导的剧本没有大改过,但是节奏全不对了,剧本是有点子流水账的,但在毕导的把控下,是非常有戏剧张力,他的指导下演员台词表演都很神,因而贡献了数不胜数的名场面,可惜现在呢就是资本窃取了他人的创意成果,最后糊弄了个四不像,真正的同窗3才不是这样的最后我不理解为什么好好的大三要拆成上半年和下半年,下半年剧情用番外形式播出。
你番外的话不如拍一些除了核心主角团3人外的故事吧。
这一季ending的地方也真tm莫名其妙垃圾,非常垃圾
人家毕导压根就不承认伪三,不想跟伪三有什么牵连,你们就别说这是毕导的剧本所以给高分了,恶心懂不懂啊,真特么是谁给钱谁就是主子。
还有别说什么想看他们的结局了尤其是雪碧的,这都不是毕导的剧给你们的结局也只是资本家敷衍了事的结局和毕导的差了十万八千里,自欺欺人也是有限度的伪三跟前两部压根就没关系,太多剧情跟之前的联系不到,剧本都被魔改成什么样子了,新导演居然还敢说没怎么改过剧本,那片尾曲后面那个剧本修改意见写的是谁的名?
不是贱毒的?
如果真的能原封不动的把原剧本拍出来毕导能被赶走?
还有演员,要不是有那两个老鼠屎伪三能出来,但凡它们两个能念的毕导的好,和毕导一条心伪三能出来?
毕导能被赶走?
真特么恶心没同窗你们连个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
为了钱捅自己朋友一刀,那些打着演员的人祝你们也被自己兄弟捅刀子,而且还有人说什么演员都是小演员需要钱,拜托就算他们不怎么出名就它们演一部戏的钱也比你们多,还说什么签了合同,它们签的合同早就过期了,不然贱毒怎么会把毕导给踢了,人家武雨泽没来演不照样没什么事。
最后问候所有打好评的人一句人血馒头好吃吗?
真特么恶心
难看就是难看,我本人郑重声明,我绝非恶意打低分,这部剧是真的难看,事实就在那儿摆着呢
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没有第三季一起同过窗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难看就是难看
2021.07.09我有一个朋友,平日里相处得并没有那么和睦。
他有一张非常非常讨厌的嘴,一年365天里至少有65天想把他嘴给缝起来,一穿一拉呲啦呲啦见血的那一种。
我脸上长颗痘,他告诉我:这不叫青春痘,这叫老年斑;我吃盘猪头肉,他告诉我:你级别低不能位列仙班也不能称妖,勉强算个猪头精;我被别人夸瘦,他告诉我:天地之间有杆秤;我说我想嫁人,他告诉我:把你嫁出去这件事情众愁没用,得众筹……总之这些年,我被他说过“身胖志坚”、“一代煞星”、“闻风丧胆”、“嫁妆得出到五十万可能才有人接单”……啥样都有,不带重样。
虽然如此,他依然是我的朋友,因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导演,更因为我对他“不识好歹”的气节心存敬重。
他对青春有自己的定义,他说青春是365天每天都很高兴吗?
不是。
它可能是你360天的小磕小碰小不如意,撞上了5天鲜蹦乱跳的小雀跃。
而那5天,恰好就是你的青春。
后来我们所怀念的青春,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大相径庭的少忧少虑,每天刻板的重复、重复,但又有过那么几个短暂的瞬间,出现过几次怦然心动、乍见之欢。
那些片刻的惊喜、冲动、感动,碎片式的织起了我们的青春。
他说好的青春剧,一定不是大灾大难,它甚至不必道完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是一切的初体验。
于是,他写了一部青春系列剧,叫《我的大学流水账》(后更名为:《一起同过窗》)。
那一年,2014,说实话,挺难的。
我在“知道他们剧组穷但不知道居然这么穷”的情况下,接下了演员统筹的工作。
总制作费只有一千多万,别说服化道,压根就连一张像样的海报都没有。
但是他很快乐,很满足,他对自己的剧本充满自信,他告诉我:内容为王!
事实上,这部没有流量加持、没有宣传辅助的小网剧,最后确实拿到了豆瓣9.1的高分。
当时整个剧组包括主演在内,所有人都住在一个特别便宜的宾馆。
宾馆一楼有一个酒吧,每晚都“动次打次”到两点,然后是莺莺燕燕下班归巢的嬉笑打闹声,嗯,她们跟我们一样都住那儿。
宾馆对面有一个破食堂,开机宴便顺理成章的在那儿举办。
那天他看了看我,刚要准备开口发表感慨的时候,就被我无情地怼了回去。
我说现在还太早,仗才刚开始,有话等到杀青了再讲!
是的,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新人导演,抛开艺术创作,光是要在片场压住百来号“老油条”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了,但是毕鑫业这个讨厌的胖子做到了。
整整三个月,历经你们无法想象的千辛终于杀青。
再次聊起开机宴,我说我那天真实的想法是:这家菜实在太TM难吃了,是我吃过最寒碜的开机饭,荤菜都没几个,我以后都不要再吃了!
你呢?
你那天想说啥?
他咬了咬牙,缓缓道出五个字:“莫欺少年穷。
” …… 马上就是这部剧开播五周年的纪念日,而我内心五味杂陈。
这七年来,光是从我这儿打听毕鑫业联系方式的合作方就有一箩筐,但这个“不识好歹”的胖子总是执拗的摇头,他说,只要还没饿死,他就还是想拍自己笔杆下的故事。
于是他不是在写同窗就是在等同窗开机,明明有时间,却永远没档期。
即便写完同窗3,在等待开机的一年里,他也不愿接其他的导演项目,只是写写自己想写的新故事,一边写,一边浮现的还是那几张熟悉的脸。
他对同窗有一种偏执,有时不可理喻,我们也曾为此干过架。
例如我看第一季剧本时说了句我不喜欢xxx(某个剧中角色),他就忿忿不平地替那个角辩驳,搞得好像我是在说他亲友坏话似的。
关键是,他能一直说,说到你口服还不够,一定要说到你心服,说到你心服还不成,一定要说到你心悦诚服。
又或者我看第二季剧本时,没有全神贯注,没能一气呵成,他就会生气,他说我在染发的时候“顺便”看他的剧本,是在暗示他第二季剧本不如第一季好看。
他一个非常非常懒惰的胖子,天寒怕冻,天热怕晒,风和日丽怕走路。
他浑身上下常年累月唯一爱动的器官可能只有他的嘴皮子。
可是一旦开机,他就变成一个特能吃苦耐劳的好胖子。
我记得拍同窗二的时候,他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身体呈S形,不是纵向的,是横向的。
为了缓解疼痛,他整整三个月都只能仰着头,所以鼻孔朝天,还得时刻扭着腰。
不知情的人看到当时那画面,一定会说,这个胖子是谁啊?
姿势好嚣张啊!
还有一回,巨热无比,他穿着一条深色的牛仔长裤,不知是热胀冷缩还是他确实又胖了,那条裤子紧紧粘在他身上快把他吞噬了。
嗯,肉眼可见,他中暑了。
于是趁着休息的空档,小伙伴们赶紧拿大剪刀去帮他剪裤腿,把一条长裤剪成了四分裤。
出于对导演的尊重,还得憋着笑,那个画面我至今难忘,一个白白胖胖特能叨叨的人被晒成一坨黑乎乎还泛着油光的烤地瓜。
他坐在泥巴地上闷得快撅过去了,委屈巴巴,生怕被人剪到肉。
我心中窃笑,嚯,你也有说不出话的时候呢?
你要问我,这个世界上最爱同窗的人是谁?
是看的人吗?
不是。
是演的人吗?
不是,都不是。
那个人一定是毕鑫业,没有之一。
所有人都可能退而求其次,只有毕鑫业是宁为玉碎的。
好多人为此惋惜,为他不值,但这其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就算被逐出所爱又如何了呢?
一个题材本身并不存在任何不可替代性的ip,值钱的是创作者本身。
每一个认真的创作者都会对自己的ip怀有浓烈的情怀,但每一个合格的创作者都无需依附某一个ip才可以继续创作。
故事很重要,但讲故事的人更重要。
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朝前看吧!
路还那么长,这胖子话又那么多,换个话题接着唠就是了,我又没真的缝他嘴。
打起精神吧,重新开张呗!
我更愿意看到那个心高气傲、鼻孔朝天的胖子。
作为你的朋友,你的伙伴,我都会义无反顾的支持你。
但你别再咒我嫁不出去了,真的很烦,特别烦,神烦。
早年间,一个巨热无比的夏天,由于天气太晒,已经接戏了的群演集体闹起了罢工,如果他们真的撤了,那么当天的戏基本白拍,剧组便会损失惨重。
我硬着头皮站那儿喊:想现在回家的,在我左手边排队,还能坚持的在我右手边排队,今天拍完会有奖金,先走的人领不到奖金,我会把他们的奖金分给没走的人,所以现在走的人越多,最后拍完的人领的钱也越多……有人依旧抵抗,有人交头接耳,也有人沉默不语。
当出现第一个人站到我右手边后,局面一下就被打破了。
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第四个人……右边的队伍便越来越长。
有人骂骂咧咧,有人喜笑颜开,也有人垂头丧气放弃抵抗。
最后,那天一共只走了两个群演,其中一个走了之后又偷偷折返,混回了人群中。
其实他们当时如果团结一致、没被分化,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那么开出任何合理条件,我想剧组都会同意的,他们也势必会获得更多。
因为剧组没办法少了他们所有人,但剧组不在意少了他们个别人。
还好,他们的格局不大。
从那时候起,我便知道,在任何一个共进退的小团体中,一旦出现了叛徒,就会互相猜忌,满盘皆输。
人都会有私心,既怕自己拿少了,又怕别人拿多了,更怕原本属于自己的最后进了别人的口袋。
人非圣贤,各有立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世间常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靠运气之外,没有人能赚到自己眼界之外的钱。
这部剧里所有人性格鲜明,从导演、编剧到每一位演员我都很喜欢,但是第三季变了很多,留下了很多遗憾,由于某些原因吧,某些演员我不会喜欢了,钱拿到就好,很多钱吧,咋花呀?
取消了一切的关注,推出了一切的粉丝群,曾经让我去炫耀的微信粉丝群。。。
失望至极,面目全非,资本就是可以改变人,希望毕导可以把同窗出成书,我一定会支持的,让我们尽情期待 《我有一个朋友》吧!!!
作为同窗的老粉,在豆瓣的第一篇影评给了这部伪同窗三(以下简称伪三),这确实是让我五味杂陈。
我是17年春天看了一起同过窗第一季的,下半年便出国交流了。
当发现第二季在优酷首播时,在国外拼命工作的我开始无限期待回国后能顺利看到这部剧。
果然,第二季用它精彩的剧情让我贡献了一大波眼泪。
接下来再次出国至今的三年里,同窗的音频成了我车上最常播放的节目,无他,唯钟爱耳。
独自开车时,我甚至常常跟着剧里的角色背起台词,和毕十三一起诉说对顾一心的思念,和肖海洋默念你不要选择跳河因为我不会游泳,还有与路雪一起,文艺的发着适当喝点和好久好久的牢骚......所以当去年听到毕导被换的消息时,我真的很难接受。
接着听闻到庞于背叛的传闻,更是让我叹惋不已。
尤其是关于于翔的传闻,实在是让人难过。
第二季给他的加戏一度让我觉得任逸帆是不是带资进组了,虽然后来了解到第一季的烟花名场面让他吸粉不少也算是让我有一点释怀,可毕导,到底是他真正的伯乐啊,不然还不知道他何日能混出个头。
说了许多我与同窗的蛛丝马迹,下面先谈谈我为什么看了伪三并要写这篇影评吧。
我理解很多铁粉为了维护毕导不愿给伪三增加热度,我也是在某个上传国剧的视频网站上看的,毕竟一向那么穷的我最近不能也不愿支付腾讯的会员。
而我实在想知道毕导的剧本到底什么样,以及换了导演后他们能把这部剧糟蹋成什么样子。
看完后我想说,我感动了,因为毕导的剧情,同样地我伤心又愤怒,因为他们把一桌满汉全席做成了路边小吃。
可是再看豆瓣上的影评,情绪的宣泄和剧外的八卦写的太多,正经批判这部剧的评论我反而没有找到多少,这和之前看一二季的影评能让我反复感动的情形大相迥异。
所以特地作文以记述,毕导牛逼的剧情,以及导演演员们垃圾的作品。
前面的哼哼,钟李小时代剧情已经被喷的太多,所以我想从后往前,先说说那些感动我的剧情吧。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部的结尾第30集,可能是因为被锻炼出脑补武雨泽相貌和声音来替代大眼哥了吧,再加上这一集其余人演技基本都还算是在线的,所以违和感没有那么重了。
跨年的聚会,四路人马在路上,除了肖白外没有一对官方的cp,去掉了食物链的关系,他们相处得是那样的自然。
看着海洋写给钟白的新年快乐,任雪互相问候里的风华正茂和楚楚可怜,路于二人准时到场并且同时给孤独的连翘去了消息,还有殊词靠在十三的肩上安然地睡去,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这就是我想象中他们的友情啊,不需要多余的话就能默契地共处,而哪怕各奔东西了也会在说好的聚会里不约而同地奔向对方.....如果游乐场里还有泽哥的桥川,镜头外看着的是又胖了的毕导,该有多好!联想起上一季剧情中游处叶老师的离别,毕导在这样的中场里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别致的小高潮,让我们泪流满面地学会离别,学会珍惜,学会友谊......布村的剧情个人感觉应该改动不算大,相比于前面把我尬住的部分,但还是可以肯定桥川前两集必有不少删减。
而且购买发电车消弭与外校矛盾的剧情,嗯,很桥川。
只可惜,看不到泽哥坚定的眼神,还有湖边的灯光,本该是再来过的名场面,可换了人,也就没了味道。
雪碧的剧情可能删减的是最少的,我也想过很多次,老毕要给雪碧一个怎样的开始,也设想过他们要不要再后面联动一下顾一心,整个狗血的修罗场......可无论如何我真的没有想到,顾一心的第四件事,竟然差点成了可以和这么多年我好想念你啊比肩的名场面(如果洛雪的妆造更恰当些,灯光别那么暗才能称名场面....)。
是的,洛雪要先结束执念,才能让十三追妻火葬场式地开始。
而最后的布村之耻,没办法,主角的脸实在难以代入,这两集本该是桥川的专属名场面却让我没什么感觉。
再往前数便是潘震和体委的剧情了,老毕的设计真的牛,在兼顾九位主演的同时,给这样的配角甚至于是丑角(这里指的是体委)竟也增添了高光的时刻。
当他们九个出现在篮球场的那一刻,这才是15电摄的凝聚啊,也一如叶老师说的,不要让这个班散掉。
只可惜,雨泽,李栋......连翘的两集相对日常,而且由于她足够神秘的特点,以及这两集另一位主人公丰老师足够讨厌的人设,反而让我觉得是全剧违和感最低的两集。
叙事上也有很像老毕的节奏与内容,所以我反而在这部已经稀烂的剧里难得找到可以推荐的两集。
陈立染的部分反而让我觉得是见独带资后要求加入的部分,且看后面的剧情吧(30集里陈就是个记录他们的照相机,结尾沙画的私心也带不动他和殊词的cp感...)。
先不说演员本身颜值的不足(在老毕的剧里演技是本可以掩盖掉这点不足的),殊词行拓部部长的剧情竟然没有半点交代,真不知这个团队从导演到演员能不能有半点用心......而殊词的成长线,伴随着小丁演技的不足以及导演水平的稀烂,不仅提供不了半分的记忆点,也把人物毁了个精光。
任先生和学姐的联动和上一季第八日的蝉部分依然显得有割裂感,而他要好好努力的动力也有刻意的地方。
根据之前看到的解读,我也认可是因为学生会主席选举结果被改了吧。
主席选举这两集,颇有桥川运作的手段,也难得的给路雪来了一段让人磕的地方(本人路雪党.....)。
只是大眼怪加剧情删减,反而让这两集寡淡了许多。
十三当选心理委员这段并且督促全班这段,全员不在状态实在让我磕不了雪碧的糖,而眼镜换人更是带来了毁灭性的效果。
我第一次觉得眼镜还真的是个大美女以及黄艳舞(睿涛)你的眼光真tn的不错......而十三作为心理委员强迫大家考驾照背四级的部分,对于十三的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争议,这里不想太主观地评判,因此略过。
说回暑假旅行到开学,换了人的路桥川开幕就给了一大暴击,接着是体委,眼镜,整体的违和感让结尾默契的独白显得那么的苍白,真是可惜了梅编的文字!
而暑假回忆里的旅行......真的是瞎眼场面遍地走,变丑了的钟伟伦,小时代般狗血的互撕,有始有终的情节毁掉了任雪的人设(虽然神仙打架还是很好看的),还有最后海洋的迷茫......庞翰辰你这个叛徒!
我理解这两集毕导的手笔,也相信这三个海洋的原型必然来自毕导,那个成绩很差四级不过的胖子,所以才遗憾,才惋惜,才愤怒,遗憾毕导的自白没能得到最好的展现,惋惜海洋的名场面就此被浪费,愤怒庞在收获了这么经典的情节后竟然没能坚持站在毕导一边......总体而言,我还是夸了不少这部剧的闪光点,但它们成立的前提是你能像我一样,放低期待,自动形成桥川的脸替与声替。
而造就这所有感动点的,是毕导的剧本,以及他找到了这些与林洛雪,钟白,任逸帆,肖海洋,毕十三,李殊词,余皓,许连翘如此相近的演员们。
只可惜我们终究没能迎来这场热烈的夏天,也终究没能改变这个班散掉的事实。
我想给叛了的演员们说,放弃了毕导,意味着你们放弃了人生中可能是最高评价的影视剧,放弃了能代表你们演艺生涯的作品,更是放弃了成就你们的同窗IP。
也想给见独说,对毕导的剽窃,就是对观众最大的不尊重,你们不配得到同窗这个IP,最后我更想所有观众呼吁:也许伪三是一部七分剧,但为了毕导的心血,我还是呼吁我们用一星告诉玩弄着乙方创作者和观众的甲方资本,原创的IP不该这样被掠夺,被糟践,被毁灭。
难看就是难看,请多么耀眼的咖,也无济于事;难看就是难看,不管加入了多少热IP的元素也终将暴露脑残资本的才思枯竭,难看就是难看,为了避开换人的雷区,满足所谓的“爸爸”不惜昧着良心缩水又注水。
致敬毕导
没有灵魂的剧,只剩下台词依稀可见毕导和梅编的功底,没了导演和但愿人长久的路桥川,失去了骨干,啥也不是,没有再来过,没有冲着这份默契,我们也会一直走下去。讨厌本可以完成国产青春剧系列完美收场,却被恶心的资本干预,内娱终究是在发烂发臭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一开始:他们是谁?我好像认识,又好像不认识…中间断断续续甚至跨了年…最后布村没啥意思,大结局倒是又有了一二季的韵味。没想到最后一集竟如此应景,再往前两天看会更有感触。老粉真的对本季一言难尽,剧本两星半,演员一星,大结局半星,扣掉的一星是没有毕鑫业和武雨泽!!!这个路桥川是不至于很差,但曾经沧海了。永别流水账,他乡再来过!
看第一集的时候我想打一星,钟白的法令纹,任逸帆的发型,诡异的滤镜,拉胯的令人难以接受的新班长以及导演拙劣的模仿等等都想让人给差评!!!!!!但是对不起大家,我真的下不了手,因为这是我的青春,从腾空的日子,到17开始看的第一二季,那会刚刚毕业,这部剧陪我度过了毕业以后得5年!看完10集,我真的不忍心给一星,希望大家原谅我!
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我还是可以接受
很明显的矫情模仿秀
3颗星是给毕导和之前演员的尽力演出
有几个演员没有导演像是不会演戏了一样,好歹演了一季两季,没有导演像是不知道这几个角色的灵魂是什么了。其他片段还是因为剧本的关系有原来的味道,3星给剧本。
在我心里,同窗只有一二季,永远支持毕鑫业导演,期待导演新剧。
这季才30集?也罢无聊的要死 完完全全一个摄影专业大学生的流水账我的天太恶心了吧 刚看完第28集还有两集过两天来看就要会员了恶心我都不愿意花时间去搜最后的两级 整部剧不知道在讲什么接着BE
失了简单和纯粹,而什么也没有换来。剧本其实本身还是那个味道,说明毕鑫业还是毕鑫业,但演绎出来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我感觉大家都不像学生了,也生疏了。忍着对资本强取豪夺的恶心看的话,会发现剧本和台词仍然延续了前两季的味道,但也仅限于此了。第三季看完了,我还真有点不忍心打差评,虽然后期他们的感情线要么一团乱麻、要么铺垫一圈却毫无进展。乔川突然想和钟白复合,逸帆出关归来仍是海王,十三突然开窍看见洛雪,殊词还是放不下海洋……但是布村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熟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培养起对一个群体的感情很不容易,好舍不得他们杀青啊。
作为小破窗的忠实观众,比起第一二部带给我的快乐与感动,这一季带给我的却是无奈与失望,毕导和武雨泽的被迫下线,导致这个剧本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实际呈现的效果却少了点什么,特别是前八集的暑期实践,剪辑是乱七八糟,充斥着尴尬,后半段慢慢的步入正轨,不过离开了毕导,有些演员的演技之烂开始暴露无遗,令我最不满意的除了路桥川的换人之外,就是李舒词了,那个「哼哼」的口头语真的让人感到不适。整体来说,如果这不是第三季,而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单拎出来还是不错的,但和前两季比差距还是蛮大的,最后还是浅期待一下番外吧,哎。
作为把第一部和第二部看了很多遍的一位老粉,我也很理解各位打低分的豆友的心情,这部剧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被换了,其中所牵扯的本来实在的东西,我们身为局外人恐怕很难清楚。第三季从第一集开始追起的我,也一直很纠结要不要来打个低分,彰显一下我内心的愤恨,但看完第11和12集的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即使除了路桥川,剩下的人每一个的故事都熠熠生辉,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经历真实且能打动我,好久没有看影视被打动了。
续集换人的话,最好就别开。尤其换的还是主心骨
邵庄!小宝!虽然拍得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大批量打一星那么差。
只是补一段时光罢了
毕竟还是毕鑫业的本子,还是让我舍不得放弃,一集一集看完了。
换人了但是同窗无差评
路桥川换人这件事让我耿耿于怀。但剧本是真的好,非常好看,四星都给剧本。
所有人都可能退而求其次,只有毕鑫业是宁为玉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