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时(准确地说是激情后),女伯爵躺在情人的怀里,情人突发奇想地说道:“这么想是不是很奇怪,当我们躺在一起享受对方的时候,很多人正死于战争。
”当女伯爵即将踏入被封存的城堡赴死时,女伯爵面对着审判者说道(其实是向情人诉说):“这么想是不是很奇怪,当我在此被判决的时候,有多少情人正枕在对方温暖的怀抱中。
”生与死的呼应,死亡判决与温暖怀抱的呼应,形容了首位相接的伏笔,妙!
"The truth has been sealed behind the great walls and time will soon bury it all."这是the countess片尾的话,男主角在最后抛出了对这个世界的疑问,"there is nothing that you can be certain of",但历史并不是这样撰写的。
历史给每个事件都下了明确的定义,非此即彼,正义,邪恶,爱,恨,一切都被冠以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解释,好像冥冥之中有高高在上的主在创造或引发这些事件时,早已为它们烙上了不可改变的名牌。
女伯爵在死之前选择不再相信万能的主,主对她来说只是男人们以自己形象创造的东西,为的是好让他们统治所有的一切,鸟,狮子和女人。
她希望她是个男人,这样她就可以在战场上屠杀上千人,抢夺土地,烧死巫师,她会成为英雄。
我想她的意思是说,她为了保存自己的美丽去追寻一生的真爱而屠杀了上百个少女,与在战场上为抢夺土地杀死成千上万的百姓的男人并无区别,而她却要接受审判,她却要毫无尊严地被关在黑屋里独自死亡,而那些男人们则获得统治的权利。
她嘲笑上帝的荒谬,觉得它只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秘密,因为人们总是问题太多,而答案太少。
给出一个没有人见过而又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于无形中的东西,是让人们再安心不过的选择,因为有任何疑问,都可以以它的名义,说出是它的安排,就可以了。
创造出上帝,只是为了给我们的无知和恐惧找到一堆沙堆,让人们能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去。
人从一出生,便踏上了对未知土地的征程。
灵魂被装在肉体里,似乎就应该相信,这是天生一对。
但有时,这待在壳子里的东西,并那么安分,它的需求和壳子的需求有时甚至背道而驰。
它时而理性,时而却被一股非理性的力量所支配,而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做的决定,你道不清原因,只能说“我当时就是想要这样做”。
女伯爵和名声不好的男人在一起,她也并不能给出准确的理由,她并不爱他,甚至厌恶他,她心里还深爱着另一个年轻人,但她仍决定和这个男人在一起。
也许不能说是她决定了什么,而是,她被“决定”选中了,被这股非理性的力量支配了。
这和许多时候我们清醒地做一些与心愿相悖的事情一样。
与这操控着我们,但我们又不能明白的力量相比,我们知道的,可以掌握的实在少得可怜。
你每天起床开始听听力,看报纸,然后去上课,记笔记,下午开始做题,晚上继续听听力,写作文。
为什么这样做?
为了考好试。
为什么要考好试?
考好了才能申到好的学校。
为什么要申到好的学校?
为了好的教育。
为什么要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
什么是前途?
前途就是找到好的工作可以干有意义的事。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事就是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的事。
什么是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的事?
能给社会带来好的改变的事。
怎么能确定这个事就能带来好的改变?
总有一个评判标准。
这个标准谁来定?
社会定吧。
这个社会又指的是谁?
……为什么要参加各种活动?
为了认识更多的人。
为什么要认识更多的人?
为了扩大我的交友圈。
为什么要扩大交友圈?
为了我以后的事业发展。
你以后想干什么?
想在报社干。
在报社干有意思么?
有。
哪儿?
可以把中国的事情让外国人知道。
你写的都是你想写的吗?
不是,编译中国媒体的。
那有何意义?
至少把事情说出去。
说的是事实吗?
不一定。
那不就是说不痛不痒的话吗?
是的。
那符合你对职业的想象吗?
不符合。
为何要继续干下去?
因为每份职业都会有它的限制。
你能接受多大的限制?
不要太死就行。
这样妥协是为了什么?
为了生存。
生存为了什么?
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又为了什么?
……如果对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轨道做出以上连串的逼问,你会发现生活并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就算你严刑拷打,它也沉默不语。
每件事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没有一个唯一肯定的答案。
我们试图为我们每个行动都找到一个确切的理由,似乎不这么做便失去了行动的动力。
我们好像每天都能悟出一些道理,但不明不暗还没想清楚,还没深刻到成为自己明天的准则,个人的声音便很快地被这个轰隆隆的工业化城市的声音淹没。
“科学的飞速发展很快将人类推入专业领域的条条隧道之中。
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深,就变得越盲目,变得既无法看清世界的整体,又无法看清自身,就这样掉进了胡塞尔的弟子海德格尔用一个漂亮的、几乎神奇的叫法所称的‘对存在的遗忘’那样一种状态中。
人原先被笛卡尔上升到了‘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地位,结果却成了一些超越他、赛过他、占有他的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历史力量)的掌中物。
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人被隐去了,早被遗忘了。
”换而言之,每一个人都是未来路上毫无经验的新手。
在摩登时代,工业商业政治极其繁荣的时候,个人感到的迷茫痛苦是现代工业抹去他存在意义的证明。
没有唯一意义可寻,没有终极意义可寻,没有理性可循,因为现实当下本身就是一个暧昧的假设。
女伯爵伊丽莎白•巴托里为什么要残杀那么多的年轻女人呢?
为什么要吸食这些女人的血或使用这些女人的血沐浴?
最最直接的原因是她想要保持青春的美丽。
她的行为和思想体现出了某种唯美主义的倾向:美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其它价值居于其下。
但是,女伯爵与王尔德、谷崎润一郎等唯美主义艺术家还是有所区别。
后者的作品中虽然存在违反道德的美,但是他们在现实中没有杀人。
故而,两者的区别揭示了一种规则:艺术世界可以由美的价值统治,现实则必须居于善的统治之下。
是爱情?
是政治?
不,那是疯狂!
古老欧洲、征战时代、贵族女人、爱情悲剧、传记题材,已经包含了太多足以吸引观众的特征与关键。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为爱疯狂!
相似的影片还有几部:《疯女胡安娜》(Mad Love),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8495/;《马尔戈王后》(La reine Margot),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802/;《叶卡捷琳娜女皇》(Katharina Die Grosse),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3648/;《年轻的维多利亚》(The Young Victoria),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33340/;《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67197/。
片中的女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一系列共性:强权地位却毫无自由,聪明绝顶但极端固执,魅力摄人又何其孤傲。
也许,正是这些,注定了她们的悲剧。
或许正因能量太高,她们最终只好毁于自己的烈火中......在统治上,她们因强于男人而被排挤甚至压制,这无疑又激起她们本能的反抗与憎恶;而在感情上,怀疑、背叛,加之无法逃避的现实,又造成其永久的心灵伤害。
她们是一类特殊的女人,政治、宗教、战争、婚姻,使她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尤其艰难,没有一件事是单纯的。
她们是挣扎在爱情边缘,被幸福驱逐的女人,难怪会“疯狂”......愿上帝怜悯这些孤独的灵魂吧......
仇恨是丰沃的土壤,灌溉出最妖冶的爱之花世间一切恨的起源都是来自爱,这是本能,也是上帝对人最无害的玩笑。
在没有爱情的时候人都是平静的,像是影片中的巴托里一样,没有爱情的时候抱持着自己的财富与家人共享,就算做了寡妇也无所谓,带着爱自己的孩子,柏拉图情感不染肉欲的同性爱人自在的生活,虽有忧愁但无大虑。
一旦碰触了情爱的滋味,像是被点燃的烟火腾空而起,自己也刹不住车,只得任其蔓延下去,一切自尊自爱都成了口头上提点他人的工具,于自己无半分实际用处。
爱中如果生就了怨恨,反而是种另类的升华。
当她以为自己被抛弃时,从小被灌输的勇士的自尊心沸腾开来,综述一切归咎于年轻不再美貌不存的过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输过的女人,特别是战士之家的女人来说,一切过错都是可以弥补的,被消灭的,不复存在的,自己是绝对不可以输的,就算付出一切,也要让他后悔让他付出代价。
鲜血这种东西与爱情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却常常沦为悲剧爱情戏的配角。
或许对于爱来说,它才是爱最恰当的情人。
血缘是一种神秘的传递,高贵还是低贱都可以凭借它来奠定一个人的地位,就算中世纪时期乱糟糟的男女情史造就了无数私生子也毫不妨碍所谓高贵的蔑视与谄媚。
成了巴托里假象中维持美貌最好的工具也并不意外,维持她美好外在的其实是她的自信心,被爱情打压到底却被鲜血谎言撑起的自信使她的美貌复燃。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
千百年来无数事实证明,爱即是地狱,无暇的献祭使无底的地狱之门开启,无数痴人说梦都葬送在忘川河底,成为朵朵白莲曼莎珠华的供养品。
情爱与血液一样,随时会干竭,随时也能被充盈,随时被断送,随时也会死灰复燃。
影片中说道,女人比男人有更聪明的头脑,却往往被无知的情爱所迷惑而葬送。
这是女人的悲哀。
从古到今,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君王还是臣下甚至是农夫,无一不认为女人是祸水,纣王的妲己,天皇的玉藻前,温莎伯爵的不爱江山爱美人。
包括上帝也会认为女人是万恶之源,纠结起蛇来毁灭他的理想国伊甸园。
如果女人是原罪,那男人就是原罪的开始,谁让他们抛弃了lilith割舍了一条肋骨造就了自己理想的新女人,可这新女人却让他们背负了被主人怨怼的错。
可是再向上者追根溯源,那谁又是开始时犯错的那一位呢?
因为她输了所以抹杀掉她所做的一切正面的历史,因为她被击败了所以否认掉她为爱所作的一切努力。
因为她输了所以被随意评说,这就是下者的悲哀。
为了爱,沉入地狱也甘愿,这是身为女人的悲哀。
Love wa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If you are not a myth,obsorb my sins and keep me young.
一个男人为了自己得到更高的权势,于是,向本国最富有的,拥有最强兵力,最善理财的新寡女人求婚,却被这个女人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你的贵族是婚姻得到的,我的贵族却有了数百年历史。
”。
随后,这个女人邂逅了这个男人的儿子,二十岁的差距,并没有阻止他们相爱,却让那个女人爱得没有安全感。
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当这个男孩子的父亲设下圈套,一点点地让这个拒绝了他,却爱上他儿子的女人,为了爱情的安全感——青春美貌,成为了历史上最血腥的女子。
此后号称——吸血鬼女伯爵的她,以来自那个男人“借刀杀人”之手而得到的土耳其巫术,杀害了数百名处女,希翼以她们的血换来自己的青春。
(一)那是个真实的故事这片子源自十六世纪(1562年),一说是十七世纪,真实发生过的一个匈牙利女伯爵的故事,只不过,无数时光和无数张嘴将这真实的本来面目给变得不知其实了。
法国影坛才女朱丽·德尔比(Julie Delpy)编剧、导演、主演、音乐于一身,于2009年,以法国演员用纯正的英语演出这部片子。
而我看出来的故事便是上面我写的故事简介,而非那些煽情的广告。
在这片子的精巧构思里,这位影坛才女,揭开的是一个三十九岁,自幼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女子,为追求此生唯一一次真爱,以爱为名,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孽。
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实际上,这位从出生开始,就将冷漠的尊贵,聪颖的强硬,刻入骨髓,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女伯爵,拥有一个强大的家庭,女伯爵自身的理财能力,让国王成为她的借贷者,而女伯爵的丈夫,另一位伯爵更以强悍的军事能力,拥有匈牙利最强大的军队,对国王来说,这个家庭,强大得——“功高震主”!
而对另外一个野心勃勃的新贵族来说,这个女子是他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的助推力。
于国王来说,她,是债主,于这个被拒绝的男人来说,他需要用另外的手段夺得那些他需要的。
这新寡的女人强悍得似乎无懈可击,然而,她遇到了一位21岁的爱人,那个野心勃勃的男人的儿子,这便是宿命。
片子里曾经在开始有一段,当女伯爵青春年少的时候,她目睹这个还是婴儿的爱人受洗,她说想嫁给他,她母亲说,当他长大,你已经老了。
她在于这个年轻人相爱的时候,在与他高调结合的时候,甚至不在乎被世人皆知的时候,她忘情地在爱情中她温柔妩媚地享受女人的幸福,早忘却了母亲的这句忠告。
结果,在那个野心勃勃的男人设法阻止自己儿子的时候,或许,写得更深一些,他从一开始就在布下一个死局——以“爱情”去征服——无懈可击的女伯爵,因为,她有钱,有军力,却没有爱情。
于是,爱情成为凶器,那个父亲美其名曰为了儿子好,实际上呢,还是说了那句话——“完成了这件事情,你就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了。
”他在告诉儿子,其实也是告诉自己,蒙在鼓里的儿子依然单纯地指出——那是在你之后。
权力,金钱,为了夺取它,用了爱情做武器。
而昏庸的国王,为了不还债更甚有之——为了侵吞她庞大的财产而默许了个阴谋,事实上,她的罪行已经无可反驳。
爱情,成为了凶器,国王和那个男人获得她的财产,军权,释放自己债务的凶器。
这就是这个法国影坛才女深层想说的话。
(二)女人之爱情 我在看完两天之后,才开始去豆瓣给它打了五颗星,看见评分并不高,看看评论,有句话想说,却没有说。
因为,我发现,说了等于没说。
不管女性还是男性,要懂得一个三十九岁的女性的第一次爱情,需要很多很多的经历和阅历,或许也需要一场刻骨铭心的爱?!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可以爱上一个大他二十多岁的女子,却未必会懂得她内心里的恐惧不安,因为,年轻时,不懂得爱情,却渴望着不需要金钱权利计较的纯洁爱情,对方早都有了。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子可以爱上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男子,却永远不明白他藏在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因为,年轻时,不懂得爱情。
同样,金钱权利,他都有了,她会相信他真的爱的是她。
爱情,凶器也。
人生过半,不合适的时候,遇见合适的人,本身便是上帝的讽刺。
Julie Delpy所在的国度,或者说,整个欧洲,都不会计较这样的理由的,但,事实上,这样的理由,就是上帝给人类的一个讽刺微笑。
在多年征战忧郁辽阔的匈牙利原野上,在阴森坚实高耸于山巅的城堡里,在卸下了伯爵头衔,脱去了美丽皮囊的那个女人,她那从囚禁她的高塔里投射出的,清幽的眼神里,青春的逝去,爱情的保留,以及阴谋下的血痕,受害的是她,更是那些被她残忍害死的无辜少女, 最后,在她坟墓上,花开了,一个小女孩去拔掉它。
(三)男人之阴谋 这片子归类惊悚片,其实,没有任何惊悚,我想,它能让任何一个超过三十岁的女子去考量自己的爱情。
女伯爵一直在说,上帝以他自己的模样造了男人,所以,她敬仰的上帝其实在惩罚她。
那个时代,就算是欧洲,女人还是没多少地位的,她的地位来源于她的家族,她自身经营的财产,没了财产,或者没了爵位,没了权势,她只能听凭国王和那个家伙的欺凌。
还有爱情么?
年轻的那个男孩子,单纯得懂得这里面的那些奥秘吗?
片子以这个男子的口气叙述,他也到了后来才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他与她。
他说他深爱着她,他相信她也深爱着她。
他以前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她对他的爱,让她容忍他所有的背叛直至知道他来调查她,也不曾欺瞒他。
此刻,爱情,多么渺小,卑微到乞求。
上面的三个主角都是名演员演出的。
片子的色调和音乐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一场男人对女人的阴谋,一场争夺利益权势的阴谋,只不过,对象是那个强悍的女人,她的弱点是爱情。
片子里有个女巫,是个对女伯爵的同性恋者,幸好她在伯爵夫人死之前死去,不然,她恐怕也逃脱不了中世纪那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对女巫的杀戮。
其实,记得与朋友讨论过,所谓的女同性恋者,大多数都不是真的同性恋,实际上是因为缺少一份异性的安全感而存在的,她们仅仅是自己的同性里寻找着那种不被背叛的感觉而已。
片子可拓展的地方很多,如有一天有人将它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倒是可以好好写写那个时代,那个马背上的民族,他们那些血脉里的闪亮点,很让人心动的。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909476308&PostID=22078556&BlogID=150117
又是因为爱情!
片子一开头就说,女人没有男人精明强干吗?
当然不是,但她们多半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然后让才华浪费。
别让女权主义者们听到这句话,因为她们一定不会同意。
可是,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即使是如此聪明强大的女人,也在爱情面前失了仪态,可以不顾身份与小男人在人前热吻,可以主动邀约,可以为了他不吃不喝憔悴老去,可以为了他疯狂杀戮到如此地步。
那些信誓旦旦说着自己不会为爱情昏了头脑的女人啊,要么是你们还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要么是胆小鬼,从来未曾在爱情中付出过真情。
不得不承认,女主人公结尾的告白是最画龙点睛之笔。
手中掌握强权的人们以自己的意志塑造上帝,塑造信仰,排除异己,谋杀新教徒,国王每个月要签署几十份的绞死巫师的文件。
问题太多,答案太少。
这只是一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所谓成王败寇。
女伯爵有着所有生长于欧洲贵族血统的命运,从小就被培养冷酷,婚姻和一切都是为了权力的手段。
直到她遇见生命中的男主角,凸显出多么的真性情。
只是觉得,男主角气场不够
语速语音都听着很爽 有个配角的语调很经典 可是只在前半部分出现了一下就没戏份了 好像是女主的姨妈还是姑姑还是什么 总之角色们的声音都不错 JD的贵族范儿也很好 下面是记录的一部分台词 话说字幕里面的错误还真多啊 - . 女主最后的一段独白 . God, you have abandoned me. . In war hundreds are killed and tortured. And they are left there to rot and feed scavengers(貌似有误) And yet, we glorify our warrior, we give them laurels and horror. But I get a atonement(疑似).I can not be humiliated this way. Give me an illness that will kill me fast. I can not do it myself. I must go to heaven. Amen. . God perhaps you are trying my faith perhaps you are punishing me because I love him more than I love you. Man has created God in his image, which gives them dominance over everything else, birds, lions,trees,and women. . I wish I have been born a man, I would have killed thousands in battle, take over countries, burned witches, I would have been a hero. . That is it. You are nothing but a myth. . The Greeks created the gods for everything. Because they could not figure out why sea,why love,why death. Now we have created you to appease and feed our fears and ignorance. Because we have so many questions and so few answers. . I have used you and prayers to forgive myself for my horrible sins. A proper burial or feeding the wolves is the same thing. Holy water is just dirty water. Why am I so scared to die? Because I do not believe in you or in the eternity of the soul. When I die I shall rot and nothing will be left for me. Love is the dagger that stabbed me in the back. . If you are not a myth, absorb me of my sins and give me blood to keep me young. I thank you,my lord. . .--- . 然后是影片结尾男主的一段话 . History is a tale told by the victors. And that is what is left of her, a tale of a mad murderess and a blood-thirsty devil. Was she really guilty of all the murders, if any? Or did my father fabricate most of the evidence? There is nothing in this world you can be certain of. All I konw is whatever she was, whatever crime she might have been guilty of, I loved her deeply,and I believe she loved me. But history does not concern itself with that,the truth has been sealed behind the brick wall. And time will soon,buries all. ==================================。
欢迎高手来校正
拍的四平八稳.保质保量.女人如果想象男人一样拥有权力,土地,金钱,而且还想有爱情的话.下场是悲惨的.女伯爵从小被授之以男人的冷血,没有以爱为基础的婚姻.身为贵族之后.实质上是男性社会政治的牺牲品."上帝以自己的面容创造了男人,代他行使权力."上帝为何不是女人呢?.所以女伯爵在后面质问.那些争权夺利的战争,不是合法的吸血吗?女人有了爱.就走向了魔道.为什么?全片这里没一个象样的男人.国王.伯爵,神甫,都很无耻.唯一正面的男主角也显得懦弱.除了睁大眼睛放电,脱光上床,就一无所为.这也算是二十一世纪对吸血女伯爵传说的新版解读吧.
情人深夜起身查找指控她的证据,她流泪,默默整理容妆,高贵而又端庄。一个女人最不想为人所知的秘密,因为爱,所以任他去探究,哪怕带来的是审判,是伤害。百转千回的心痛,也是为着爱情。JulieDelpy,才情
青春换不来爱情!
有着字幕再看一遍,故事仍旧,台词精致
《Emma》后遗症
看了好几个版本都不一样……
為愛癡狂
口味重的快赶上电锯惊魂了。朱莉蝶儿,你行的!
英伦片
真实人物好恐怖
阴暗血腥,这女伯爵也是个恶魔,罪有应得。
演技一流!!超赞!!!!!!1
因为是JD的片子,多加2星。话说,这编剧实在太弱了……
Julie Delpy 捉襟见肘。不导也罢。
平淡无奇。。。
又是妄想症案例分析……
相当无聊的片子,强忍着困意看完。剧情太牵强。另外觉得为爱情和美貌到如此程度未免太小家子气。
又见Adi Carauleanu
同样的恐惧
实在是索然无味,伯爵夫人的神韵哪在?唉
在政治面前 愛情一文不值 在男女愛情面前 女巫的愛情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