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Dreams May Come

主演:徐静蕾,韩童生,贺鹏,孙少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梦想照进现实》剧照

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2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3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4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5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6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3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4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5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6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7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8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9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20

《梦想照进现实》剧情介绍

梦想照进现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某部正在拍摄中的电视剧的女主角(徐静蕾)深夜短信该剧导演(韩童生),称有事想面谈,见面寒暄完毕,她即提出罢演,原因是实在恶心剧本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演不下去,导演好言相劝,说该形象本是为她量身打造、要以大局为重等等,无奈女主角铁心罢工,导演作罢。 导演称当初接戏相当被动,女主角的辞演让他如释重负,得到女主角讥讽,导演暴跳如雷,两人开始争执,导演怪女主角歪曲事实,女主角嫌导演做人太假。最终,话题又回到剧本,围绕它,两人就做人的技巧、人生的困惑、现实对梦想的凌驾等方面展开辩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起立,老师好!荒境狂途丹麦女孩深夜前的五分钟索魂恶鸟地表惊旅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喜气羊羊过蛇年秘境双生渔王争霸驯鹿游戏本色英雄甜蜜天空上三公尺致命替身星灵感应再见了,小蝴蝶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家事也是事夺命岛罗马三贱客正牌继承人纵横千里之铁凤凰一夜新娘之落跑新娘五鼠闹东京狄仁杰之亢龙有悔回魂女小凉宫春日的忧郁王者后羿校花的泳装派对

《梦想照进现实》长篇影评

 1 ) 老王老王

大概是半年以前在望京吃饭碰见老徐和老王在一起吃饭……老徐胃口很好,看得我目不转睛,一顿饭光顾扭着脖子看她了……没准就在谈这片子怎么分钱吧,嘿嘿没办法,这2个人我都是贼喜欢。

片子看得很过瘾,老王不写书已经很久了,只能看这个片子解馋……现在唯一就是等,希望老王发一发慈悲,把剧本出本书,我等着买。

应该会出书吧。

又不耽误,还多挣点闲钱。

 2 ) 话说老徐

如果说徐静蕾是一才女,那还真是挺让人希望相信的事情。

首先,她很美丽,但不妖娆。

用她那新片里面的话来说,就是装纯。

咱们谁都知道她不可能清纯,可当小蕾同学这么在你跟前一站,你宁愿相信她很清纯。

其次,她管自己叫老徐,写了一个博客,又导了几部片子。

一个让人宁愿相信清纯的妞,叫自己老徐,总会让人觉得这妞不非常简单,至少可能会有那么一点趣味。

这有了一点趣味又能导一记片子,那么自然除了美女以外还得管人叫一记才女。

切记,如果才女不美貌,那实在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

你想呀,如果芙蓉姐姐站你跟前和你讨论这MV应该怎么拗造型,你受得了嘛你!

但是,假装才女本质总归也不是才女。

虽然,人总爱往美好的地方想,总以为梦想就是现实,但是,这梦想恐怕永远也照不进现实。

老徐也好,清纯妞也罢,都是演出来的。

不然这所谓实验电影怎么那么让人生厌呢!

王朔很能说,可老徐不会导,这样的戏也没法演,所以只能是一个烂片。

当然,由于该片为实验片,既然实验,难免会有失败,这丝毫不会妨碍徐导才女的称号,反而,还让她成了一个很有勇气很有想法敢于自我突破的才女。

直可怜了那原著,本来通过文字才有趣的故事,却成了两个人的相声表演。

若是话剧,还能赞叹演员底气十足地坚持了这105分钟,可这还是一部像模像样的电影,只能称赞演员记性很好。

莫名其妙的百合网和Nokia,还有那沸腾鱼,这片子啊,就和这人一样,装。

可就算是装,怎么也应当装得认真一点,装得大家伙都乐一点嘛!

徐导的确很精。

这显然是一部卖点太多的电影,王朔、才女、实验、国产,等等,再加上她在博客上一忽悠,不管好看难看,人都有猎奇心理,这票房也就成了!

毕竟,要骂你也得看过才能骂呀!

这就是票房炒作艺术,和电影无关。

 3 ) 老徐是有梦想的,可现实

上一次一个女人由于叙事能力不足,靠旁白勉强把故事说清楚。

而这次旁白不够了,或者说,全是旁白了。

这个剧本惟一合适的地方是舞台,可以说王朔很牛,在狭小的空间里,调侃可以被发挥的无边无际,可以说王朔很牛,但不能说被忽悠得津津有味的部分观众比被忽悠得昏昏欲睡的观众牛。

梦想被吹在了天上,遮住了太阳,再也下不来,看见了阳光,可那不是现实。

老徐还能玩下去吗?

玩多久?

当梦想真的照进现实?

老徐就是这样一个票友,在玩票以前,就有很多人认识她,爱她,暗恋她。

现在如此,将来也一样。

 4 ) 《梦想照进现实》没有梦想照样天明

题记:如果不贫就不是王朔了――――卡夫卡·陆(KavkaLu)http://joy.online.sh.cn/joys/gb/images/2006-07/04/xin_5307030409352653247614.jpg喜欢老徐,总是觉得她是个色色的女子,她喜欢眯着眼睛斜你一眼,作为男人会被这样的小心境所诱惑,所以,看了《梦想照进现实》我的第一句话是这妮子是个聪明孩子,她知道人际,她低调而时时在微笑里透出她心里的话:大叔、大婶,俺不是傻子。

《梦想照进现实》说穿了就是貌似正经的王朔的耍贫嘴,电影其实就是走卒贩夫一个乐子,把电影整成所谓艺术的大多数自己已经说不清白话活着太把自己当菜,本片最大的毛病就是老徐搁在里面的情调,这种非王朔式的情调损害了尖锐性,老徐还嫩点,不敢做一部真正依靠演员台词的电影,韩童生的戏有些急!

王朔这位北京侃爷许是憋久了,一开口依旧是那些道道,所以我是抱着听段子的心态看得,其实,影视界也就这堆破事,什么床戏之类其实看看那些日本影片就知道什么是生命的韧劲。

王朔总是有着小九九,那餐厅题词的话题我一下跨到了《无悔追踪》墨猪那一出。

喜欢王朔的这部片子就权当北方相声看,甭理会这是电影,一个多小时记住多少是多少以后碰上饭局露出几段显出自己的智慧。

这个世界就是自娱自乐,尽管放开了演,过了就说自己是布莱西特一派的。

有一句台词说老徐合适,“什么年代了还装这个”,现实里老徐就是那样,她的博她在公开场合谨谨慎慎的话语,不要以为观众真的以为老徐是个小女生,圈里混过她知道姿态就是一个戏剧,观众是容易忽悠的。

王朔好像挺烦电视剧的,假与不假都是活着,收了钱就演呗,只要中国还有那么多人,总会有对应的。

开王朔腔的其实立成儒合适,反正演员对于这样角色只要有台词功底就可以演,北方的演员对于贫嘴张嘴就来。

韩童生有些太正了。

老徐拍小资合适,太文艺腔的电影她都不知机位搁在那里,或许为了不过于沉闷我们看见两个人一夜折腾玩情调呢,这种安排显得过火。

他们数落许多人太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世界原本俗人扎堆的地方,小九九就是权利两字,甭把导演当成会飞的,是人,就有着人的一切弱点。

老徐需要明白电影的底子在于生活的厚度,这种厚度会让你荣辱不惊。

其实能拍一个平淡的、在语言上不张扬的电影才是难度。

作为电影形式老徐雄心勃勃玩了一把,想总比烧钱和破坏自然强。

虽然,我并不以为这是好电影,但,至少不凡,就当王朔说段子,听过算数。

【附录:影片资料】《梦想照进现实》2006中国大陆导演:徐静蕾编剧:王朔 主演:韩童生、徐静蕾片长:105分钟个人评价:艺术性3,欣赏性8(权当段子)2006年8月16日 星期三 下午22时13分 暑热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5 ) 梦想照得进来么?

可能电影远比我要深,可能实在不符合我的口味,所以只能说对不起,个人实在无法理解。

一般都不会骂我认为不好的片儿,不至于的置气,也不招这腻味。

但是我今儿个实在不懂这电影贫气出个什么深意来,较一回真儿,请哪位明白人儿给我指条明路吧平时抓空儿就看看老徐的博客,看着不累也挺哏儿。

她记录了拍这部《梦想照进现实》的历程。

所以挺好奇的,人之常情么...现在真是没的说,恨不得不看了就到豆瓣上搜搜大家怎么说...好不容易才一直挨着看完了...我有点异议,一老徐平时写博就是这么个没正形儿的口气和调调儿,也算图个轻松俏皮,可现在是想发扬到电影里来了么?

实在是有点儿得便宜卖乖吧...看看博乐呵两下没什么,真搬到电影里来可不能这么儿戏的吧。

二谁当这样儿的导演,是男的么?

倒也有这么一类人,油嘴滑舌的,可谁爱听啊?

老徐可好,还陪着他一唱一喝的掰乎快两小时,给观众看装相声么?

这叫新意么?

叫尝试么?

胡闹吧。

真庆幸我还没掏几十块钱坐电影院,要不还得麻烦我拍屁股走人...到底是谁忽悠谁啊?

真掏钱的主儿吧清者自清吧...

 6 ) 如果你有梦,请勇敢的追

我发现我又开始到处羡慕其他人了。

我看到邓林留言说他在西藏见到过王力宏,在成都也见过。

我那么那么喜欢和迷恋王力宏的时候,也没有见到过他。

也许是没有想办法去见到他,也许是根本没办法见到他;我看到豆瓣首页上有人写苏打绿的演唱会评论,她是去台湾的交换学生。

我几乎是觉得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这辈子都不会实现了。

也许我将来会去台湾,但肯定不是交换学生我很难再变成一个学生了,纵使这段长长的经历现在看来是那么的让人留恋。

越是远离,越是珍贵。

回忆经常一发不可收拾;我身边好多朋友出国留学,去美国,去德国,去澳大利亚,去英国,去新加坡。

有回来了的,有还在那边的。

我几乎是快要嫉妒的羡慕他们的生活。

我曾经是那么的想出国读书或只是学习音乐,但是对于这个并不难实现的梦想,我似乎都没有真正努力过;看到很多朋友舍得辞职几个月背包去一个人旅行。

就算走得蓬头垢面,就算游得山穷水尽,再一回头看那段经历总是值得这一切的付出和舍弃。

那我为什么没有这种勇气?

又看到好多人的博客。

他们做跟我很不一样的工作,他们平时不需要以写文字来换得薪水(这句话看起来好像凄凉了一点,但其实写东西对于我来说并不只是“换得薪水”那么简单或那么基本——如果我不喜欢,没人能逼我去做任何一件事),但他们当然也在博客上写影评,写朋友,写工作,写心情,写琐事,甚至写很多自言自语的东西。

然而每一次看到,我都会忍不住嫉妒或者羡慕——如果他们都来做文案,那我还做什么?

我曾经很理所当然的认为做一个文案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很会写,后来每次看到豆瓣首页被众人捧起的评论,却很沮丧的发现天啊原来人人都会写,你们都去当文案吧。

会写的何止我一个。

于是我开始有点沉默。

但沉默不多久我又开始满脑子的想。

我经常会发现脑袋里窜来窜去的不是一些画面而是一些文字,还是各有各的颜色。

跳来跳去的,我不把它们记下来我就很难平静。

而且我再次发现现实中我不话唠我可以一个人在家三天不跟人说话但是我一定要写东西。

我看了电影不写点东西我就睡不着。

就算当时不能上豆瓣不能写博客我也一定要记在本子上。

我听了感动的音乐我碰到喜欢的人我看到触动的事我也一定要记下来,有时候甚至忍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我记得我第二次在豆瓣上写《春光乍泄》的评论的时候,正逢张国荣去世五周年前夕。

当然,那电影我已看过无数次,到了这个点的时候,我又拿出来看,并且引起感受无数,所以又一次写。

后来后面跟了一些留言。

我很意外的发现了乔哥的——他第一次在豆瓣上以这种方式与我交流。

他说,“唉...在我眼中你屈指可数的优点之一就是舍得写东西,真强”。

然后我发现我有一点点感动。

我和他以前吵吵闹闹的过完了高中的后两年,大学的联系也是有一挂没一挂,来深圳之后反而经常在电影方面多多的交流。

他的这句话几乎是让我马上释然——舍得写东西,曾经被我看作是文字泛滥的标志,他把它当作优点,让我找回了一些自信。

我曾经有很多个梦想,出国啦,音乐啦,服装设计啦,还没一一实现人就已经长大。

大了才发现很多东西已非自己能够掌控,世界那么大,我是如此渺小。

现在的工作实在不能说是几年来心中那份最理想的,但居然也会发现它是在朝梦想迈进。

这就是我坚持的原因。

十年前我做梦都梦到出国,去美国,学什么不知道,反正就是要去;八年前我还想考美院学服装设计;无论是十年前还是八年前我基本上就已经放弃了去音乐学院的梦想,因为我似乎也跟很多其他人一样认为这个不能当饭吃,偶尔的兴趣爱好还可以,所以我也很理所当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

直到五年前,我已经选择了我的大学和专业,但我似乎都没有想象过我会以现在的状态来做现在的职业。

我那个时候连广告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我也没认为自己有多么的适合,所以成绩也中不溜相当一般,从没想过学得多么的出类拔萃更没指望过拿奖学金。

但我现在开始做了。

那些曾经热爱广告成绩优秀非广告不做的同班同学们大部分已经在远离它。

我很难想象原因。

因为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有一些事情的主动权已经完全的握在了我自己的手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人能够左右。

只要是我愿意,我就能达到。

那些不能掌控的东西,我也希望它们在我的努力之下,慢慢变得可以掌控。

就算这需要我花一辈子的时间,我毫不犹豫,我也在所不惜。

完了。

不知不觉又是一大篇。

因为突然想起那些曾经的同窗们,如果你们还有梦,请不要放弃。

http://bambus1229.spaces.live.com/blog/cns!5BB037D14965D0ED!3168.entry

 7 ) 梦想照进现实,满河金被子

我给了这个片子四颗星,冲着这个名字。

徐静蕾在片中说,唉,名字挺好,戏如果不拍了就是有点可惜这个名字。

也看得出来对她来说,最最真切地表达感情的,也就是这六个字而已——梦想照进现实。

有的时候表达一种极其隐秘而复杂的感情并不需要很多语言,几个不合逻辑的字就行。

但是,要得这几个字排列得恰恰好。

韩童生说,本来这还有个“当”字,当梦想照进现实。

“当”引导从句,倘若真用了这句话,估计单说名字就得长篇大论了;然而去了一个字,却得到了更完整的意义。

“觉得地上每一点亮都是那个梦想照下来的,都仰着脖子去接光”。

这该是片中唯一一句解释名字的话了。

王朔大爷就这么去嘲笑梦想,这么毒,这么狠,这么讽刺。

然而却又这么落寞,这么悲哀,这么理想。

其实整个片子就是这样,不断地去建构一些东西,然后去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解构掉。

给每一件事物一种说辞,给每一种说辞一个反驳,给每一个反驳一句嘲讽,给每一句嘲讽一丝悲凉。

它究竟要说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

但是我唯一知道的是,就连王朔本人,都会不知道。

因为任何一个答案,只要他说出口,他都可以条件反射般地找到一种反驳和嘲讽的方式。

而这甚至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似乎一切皆可理解,然而又都值得怀疑。

梦想对我们只是未坍缩的波函数,我们知道它就在那儿;但是,对不起,我们不能言说,不能触碰。

因为一旦非要以一种实在的方式表达出来,梦想就变得,像韩童生说出那句“人人平等”时一般可笑。

最后韩童生说,我再见你,记住,不是青苔,也不是蘑菇,是一片橘子色。

芭蕉船,银杏树,柿子雨,深秋雨后收割麦田,迎着晚霞采摘向日葵,你想要一只铜哨,结果得到满河金被子。

我脚麻了,跺着脚一遍遍看这句话,然后同样一遍遍地想,这就是梦想啊。

因为尽管谁也说不上来这些句子要表达什么,但是你知道我也知道,这就是美好,明亮,光芒四射。

梦想照进现实,就是那芭蕉船,银杏树,一片橘子色,满河金被子。

 8 ) That's the closet thing to crazy

昨晚看了《梦想照进现实》。

我一直有点儿怯这片子,很担心是两个人摆个桌子没完没了地唠,然后再夹杂一些尽管已经在北京待了快四年而且或许将继续待下去的我都听不懂的北京话儿。

不过在英语逐渐攻陷我的语言思维之时,赶紧拿一部话语量极大的母语电影来反攻,还是极有必要的。

片子挺好的。

说实话。

很多逗乐又让人叹气的话。

比如:“你这是酒后忧郁症。

那不是你,是一漫画。

正常时候,你还是挺好一人,大家都觉得你挺哥们儿的——真的。

”又比如:“男:不奇怪,偶然都是必然和巧她妈生的,早晚有这么一天。

女:巧她妈是谁呀?

男:赶巧。

你是巧儿,谁能给你往家赶呀?

”再比如:“装,不可耻。

装得可耻才可耻。

我强烈建议你观察生活。

某人说他不装,从来没装过,你赶紧上去记住他长什么样,您见到不要脸本人了”以及:“相信幸福存在。

死扛着也要信,否则就只剩死路一条了。

还有今生来世、下辈子见。

梦想不灭,梦想不死,生生世世,做梦的人下辈子也还能遇上,可梦想就是遇不见现实……”最后:“要轻松,要快乐,遇见什么事都是含笑的,多倒霉都一样,生活就是这样的。

”场景也不是就两个人和一个桌子,至少还有沙发,桌子上有汇源果汁,威士忌,两包不知牌子的烟,一堆从“状元娘”买来的吃的,水烟,fan小资的琉璃灯。

两个主角还会边聊天边流窜到厕所附近,电脑桌附近,最后在卧室门前终结,各自做了一连串鬼脸之后面对面用手机短信聊,任凭门外“二处”用各种工具敲门。

看完电影之后的梦里,我梦见自己又一次从高中毕业了。

这次毕业不一样,每个人都能带着自己的桌子和椅子走,所以到处都是半张桌子。

然后看到我病态迷恋的那个人穿着正经的西装,打着红色领带迎面走过来。

梦里的老规矩,他依旧是不认识我的,永远第一眼认不出我的。

这次我长骨气了,大大方方走过去,瞥都没瞥他,倍儿趾高气昂以及扬眉吐气。

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功效。

阳光灿烂。

生活,只会越来越好吧。

因为就算生活折腾你,你可以顺着生活折腾自己。

That's the closet thing to crazy.

 9 ) 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

这部电影的DVD碟在好几家音像店都是大摞的堆积,不用问店家,就知道它的命运同老徐的那本博客书一样,与其热闹的博客形成鲜明对比,问津的人鲜有。

老徐在拍这片子时大概也想到了最后会死得很惨,但她没为赢得票房在媒体面前使劲糟蹋自己,从而再次成功与那些知名美女明星拉开不小的距离,离真正的艺术家又靠近了一步。

同时,观众的不买账或多或少又一次证明了大家多么喜欢自欺欺人,明明是脑袋琢磨事的功能日渐退化,却还偏说老徐的电影太文艺,看不懂。

何况,无人问津不代表片子就糟,小众与否也更是要相对来看。

如果从单调狭窄的电影空间,略略极端的拍摄手法,以及老徐和韩童生两个人聊的那些影射娱乐圈混乱的事上来说,这片子确实有些小众,让人提不起精神。

但如果我们能稍微留点心,会发现电影所表达的东西其实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有关。

老徐说“我不拍别人看不懂的电影”并非为了把观众哄进电影院,影片的确不是那种应景的热闹之作,可是其中的力量要靠耐心才能寻到。

当老徐和韩童生跳出原来被宥的演员与导演身份,索性敞开来谈不准备再拍下去的电视剧的本子时,原本压抑的矛盾也跳上了桌面。

导演发现原来自己的民主公正,在演员这头不过是表面装样的自大狂——这样直接的碰撞多少有点杨德昌电影的味道,人与人交往时都在装虽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但如果真捅破那层窗户纸,全然接受在对方心中原来龌龊到了不堪的形象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搞不好就会崩溃。

如果说有不足之处,该是结尾女主角在所谓的强调重现生活原状的“理论”下让导演将那些丑恶的面孔全从剧本里删了去,只留下她自己,还反问一句“这不就是现实吗?

你原来的梦想是什么?

”这说明老徐还不够残忍(或者说老了的编剧王朔失去了在《动物凶猛》里的那股劲)。

本来英文片名“Dreams may come”里的“may”特别有味道,它能很好的说明生活原本要比电视剧还要恶心,这样一搞,反给人装纯装B的嫌疑。

 10 ) 自以为是的暧昧

花10分钟看完了《梦想照进现实》的最新片花,感觉很暧昧,或许这就是剪辑的艺术吧!

作为预告片,为了更可能多的吸引眼球,或许会刻意的将本不暧昧的东西剪的无比暧昧,从而勾起观者极大的兴趣舍得花钱去电影院感受这种自以为是的暧昧,最后却发现,压根并不是所想的那么回事儿其实,很多事情,都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而已,是自己这么认为了,这么去想了,才会最终产生这种希望与现实的落差。

有的人比较理性,心态好一些,比较容易自我调整,就算是产生了落差,也会很自然的加以适应,付之一笑,原来如此;而还有一些人比较感性,心态偏激一些,针对不顺心意的事一般都比较拧巴,容易一根筋挑到底,如果发现与自己的设想并不如一,或许会激发内心的愤懑情绪,从而产生不满并加以指责。

我应该属于前者,比较理性的那种,虽然感觉到了预告片所想要表达的那种暧昧,但是却没有对这种暧昧抱太大的希望,就像本片编剧王朔自己说的那样“我自己认为他们是纯粹的朋友”。

这或许只是一场朋友之间掏心置腹的对话而已,唯一的区别就是对话形式相对异彩纷呈一些而已,仅此而已!

今天是《梦想照进现实》公映的日子,原订计划是要去捧场的,但是考虑到晚上有两场必须要看的球赛,只好作罢,再等等吧,等4强赛告一段落时,我一定会去看的。

P.S.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这个地址看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最新的10分钟片花:http://ent.sina.com.cn/m/c/2006-06-30/10561141385.html06/30 Bill

《梦想照进现实》短评

#Cannes2023

7分钟前
  • 月亮出來了
  • 还行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9分钟前
  • s.o.e.
  • 还行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11分钟前
  • 667DJP
  • 还行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13分钟前
  • 藏青橘络
  • 推荐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16分钟前
  • 过桥米线🍜
  • 推荐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20分钟前
  • SHERLOCK
  • 还行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21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25分钟前
  • tidewater
  • 推荐

7.0/北影节第五部 清冷 肃杀 叛逆 逃离 移动长镜头组成了全部内容 配乐很紧迫惊悚 无睡点但无共情处

30分钟前
  • 宅小歪
  • 推荐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31分钟前
  • -
  • 还行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35分钟前
  • 睡个好觉
  • 还行

0421北影

36分钟前
  • 冰一块
  • 推荐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37分钟前
  • 是一土啊
  • 推荐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38分钟前
  • 谦逊的性感之神
  • 还行

3.5

42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BIFF14。感觉导演在安哲、塔可夫斯基和特吕弗里腌了七天七夜。虽然只呈现了一种凝滞的状态,但胜在动作完整情绪饱满,还是很好看的。

47分钟前
  • 吸吸福
  • 推荐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52分钟前
  • 寒堂
  • 推荐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55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56分钟前
  • .
  • 还行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57分钟前
  • 口袋里的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