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手里有六部片子,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先看了《连环局》(连环个¥@#啊,哪里连环了?
绑架就绑架得了,耍什么噱头)。
没想到,这“《连环局》”还真不争气,真挺苦...除了林嘉欣、刘若英两个我比较喜欢的演员,这片子真没什么可看的了。
完全看得出来,中国的警察——即便是香港,要是没有福尔摩斯的智慧真别想破什么案子。
一个绑架案,可以侦破的地方太多了。
绑匪电话里的背景音,照片里的背景,甚至还有沾有绑匪血迹的证物(居然都没人拿去鉴定血迹,就算没有完备的DNA档案库,至少也能证明那血不是受害人的啊,唉..)....要是按美国《CSI》或《犯罪心理》里的侦破方法,大概不用一天就查出绑匪的身份了,而我们的警察直到最后也不过有一个人凭借“福尔摩斯”的智慧发现而已。
但这位“福尔摩斯”先生手里有绑匪的电话,又有合理的怀疑对象,却忘记了在他和绑匪共处一车时,打个电话验证一下...结果赔上自己的性命才验证了自己的推理....科技的落后,只能让我们的警察们去努力发育自己的大脑了...
自从那部神乎其神的《异度空间》之后,林嘉欣就老是跟女演员配戏,李心洁,舒淇,这次是奶茶。
不是恐怖惊悚就是悬疑。
除了舒淇,其他几位倒是都很拉。
这种电影我看着很累,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结果,也只能“切”的一声:“这也太扯了吧。
”所以我对连环局怎么摆不感兴趣,我只是想,女人在爱的召唤下,能够立刻变那么凶猛狠辣呀。
林嘉欣是要跟男朋友治病,奶茶是要救回儿子。
林嘉欣的小宇宙爆发了,第一次作案就很专业很冷血;奶茶虽然是警察,但小宇宙爆发后用绑架对付绑架的手段还是很惊人,从小女人警官立刻转为煞女也很颠覆(奶茶也可以这样)。
还是觉得这太扯了。
最后林嘉欣稀奇古怪地被撞飞然后死掉,虽然她是个反派,但是,如上所述,是个更加可怜的女人。
导演让她死得那么惨,这比情节漏洞更加可恶。
哎呀呀,一开始必须得抒发下,这个造型太成功了,我开始不喜欢林嘉欣了,太阴毒变态心理扭曲了,哼我们家奶茶在片子里的造型很棒啊,看起来瘦瘦的,很干练的喔演技越来越棒了,爱死她了,可是怎么找张智霖来演她老公呢,很不搭啊,明显女人比男人要强势啊。
喜欢这部片子里对女人角色的塑造,嗯,我就是特喜欢这种独立强大彪悍的女人,哎呀,奶茶他老公跟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和你离婚?不是因为陌生,是因为,你总认为你能把所有事做好,什么事都不愿意告诉我,一个人默默承受,很独立.妈呀,眼泪都快留下来了,看来这种性格倔强要强凌厉的死孩子并不是孤独的呢现在社会里有好多也得意ING
看得出林嘉欣和刘若英在卖力的表演,尤其是后者,把什么劲都使出来了,感觉有点像郭富城在《三岔口》里的表演,不过比他演的还要过。
可惜的是《三岔口》还有拍了多年动作片的陈木胜驾驭,而《连环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我始终不太愿意相信这是能拍出《异度空间》的罗志良的作品。
作为一部环环相扣的悬疑动作片,它甚至缺乏起码的流畅感,断断续续让人看着实在不舒服。
剪辑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新手的生涩。
整部影片好像都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实故事建构的基础就很牵强,到后来导演很难自圆其说,简单的仇恨引发的血案这种剧情实在是太多了。
中间绕了几个弯最终没有逃过俗套的宿命。
林嘉欣死的方式让我不禁想起了《碟中碟三》里第一反派突然就那么死去的荒诞了。
虎头蛇尾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林嘉欣,看得出林妹妹的一番苦心,又是剪头发又是染头发,冷峻的表情始终笼罩在脸上。
可她越改变,我却越怀念《男人四十》里的她,《六楼后座》里的她,《恋之风景》里的她了。
那时候她是本色的,那时候她也是最迷人的。
其实有时候真得不太需要刻意的去挑战一些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东西,能把自己擅长的先发挥到极致,反而会好的多。
最新港片《连环局》是部讲述两个女人围绕绑架出现的故事。
其中主演为林嘉欣和刘若英,反面角色林嘉欣,正面警察刘若英,一定要选一个演的很好的,那就是林嘉欣。
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嘉欣和哥哥演的《异度空间》,但是在她早期的作品《恋之风景》中,我就喜欢上了她演的造型师和刘烨演的邮递员之间爱的诉说,这部片子很好看。
嘉欣的演技,我不敢说非常好,但的确能打动人,语调缓慢从容,柔弱的语气却不失坚强。
泣,是真,笑,是真,两真不多,我喜欢。
綁架之最原初意識形態本來在於:施害者與受害者(包括當時人及其家屬)的對立關係,但這種對立關係很明顯不能有力地闡述綁架實質所盛載的權力關係運作。
如果綁架所表示的是純粹的操控與被操控,則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基本設置,實是有意解構這種純粹的強弱關係:受害者林曉陽性林嘉欣飾)變成綁架者,最後又顛倒成為了受害者。
除了敵我分明的轉換,我以為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欺騙」。
讓何婉真(劉若英飾)由一個受害者(被綁架兒子的母親),變成一個時而癲狂時而冷靜的反綁架者的力量,是來自欺騙:欺騙警方、欺騙自己兒子已經死了。
綁架這個行為除了演繹施與受的權力關係以外,欺騙明顯是另一重心。
欺騙的意義並不在於,我應否相信交了贖款後肉心安全?
我如何相信你的錢是真的?
這類的機械式疑問;而是在於如果我的愛較少,我的欺騙便顯得更有力量,我可以操控你,因為我不會輸掉甚麼。
然而前段誤綁架的一段戲標示了林曉陽的一個獨特處境:她的愛的重量不遜於何婉真。
那麼綁架所衍生的權力機制便起了變化,這也是林曉陽變成輸家的伏線。
而這個位置的逆轉,則不難解讀出一個復仇脈落:以愛「控」愛。
在此金錢的「魔力」變得次要,局中人慢慢走向癲狂:為了成為這個機制中較強的一方,放棄一切,也就是要拿到操控這場失控遊戲的主權,更重要的是我要你失去摯愛的滋味。
這時甚麼身分都會甩掉,我們彷彿看到人類癲狂的本質,壓倒所有理性感性的認知。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綁架的意義實際上是由兩組的概念築成:「愛」與「放棄」;「信任」與「欺騙」。
然而電影如何從兩位女主角之間,穿起這兩組重要概念,濃縮在個多小時的螢幕之上?
無疑在這個層面的考慮上,電影是薄弱的。
林曉陽與何婉真所標示的,不外乎是幸運與絕望的差別,而不在於人與人、人與綁架之間千絲萬縷,互為拉扯的緊張關係。
則我們不禁要問:何以林曉陽命運如此悲慘,而何婉真雖在短時間內承受了痛失手足、丈夫和兒子的感覺,然而為何編劇便對她有一絲憐憫?
這顯示了一個缺失: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過於簡單化,而作為一部電影,這種粗疏令整個綁架結構的營造停留於一個欠缺力量的層面。
用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就会觉得奶茶的表演很出色。
用一个母亲的心态来看这部片子,就会觉得这样的片子会让我们更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们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演告别戏,但把握这一刻更为重要。
电影毕竟是电影,那些极端,恐怕还是留在电影里和少数人心里,现实虽然残忍,但这种巧合的极端造成的悲剧在现实中不会这么复杂。
两个女人,都聪明,都凶狠,都是被逼得失去亲人后变成凶猛动物……林嘉欣长相甜美,但这种角色她却表现得十分到位,看完电影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她那张凶狠得近乎变态却又平静的脸,“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表情”。
刘若英,一直觉得她演技不太好,虽然她好象还得过一届什么影后,现在更加证实了,她虽然清新却不够自然。
故事够精彩,结局也出乎人意料之外。
电影接近尾声时,剧情变化得也太快太牵强了,跟整部电影节奏有点不搭。
某些场景能让我想起《无间道》。
意外随时可能出现,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如果仅仅只把眼光放在那些意外上,一切在眼中都是扭曲的。
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非要铤而走险,结局就肯定不好。
按照规律办事,虽然会有意外,但那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我想,这是这部电影告诉我的事。
很喜欢刘若英,因为她在电影中对人物理解的透彻和200%的诠释,所以绝对有理由相信这部电影会因为有奶茶的加入而变得惊喜重重。
不过一开始,高级督察身份的奶茶,有些幽幽的,一扫以往干练女督察形象,总让我感觉不那么自然,有些牵强的味道,不禁有了一丝失望,看到后来才发现,警察的身份只是让妈妈的角色变得特别,让故事情节矛盾重叠.....总的来说,警察?
奶茶?
不称!
影片说的故事不复杂,从一开始脉络就很清楚,是一个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
影片中林晓阳与何婉真为爱竞相,在扭曲的亲情下沦为亡命徒,不为别的,统统为了爱!
林晓阳为了给身患恶疾的丈夫筹集出国就医的一千万费用绑架了富豪的儿子,身为案件负责人的何婉真奋力追查,阴差阳错,绑匪错把何婉真的儿子当做富豪之子,一瞬间,何婉真从彻查案件的督察变成了神经紧张的母亲,在和一直身处暗处的林晓阳斗志斗勇,拉锯中牵扯着一些有关于过往如今仍在映射今天痛苦的记忆.....片断一:三年前舞蹈老师林晓阳的弟弟突然被人绑架,高级督察何婉真和智叔奉命解救人质,但在抓捕过程中,两名却绑匪意外坠楼身亡,最后警察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确实一具尸体,林晓阳也因此在心里埋下了怨恨。
可我并不赞同有些影评中所说的那样“她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警察身上,也为三年后那一场惊天动地的绑架埋下了伏笔”。
或许一开始弟弟的死,晓阳对于赋予警察的信任付之东流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她厌恨警察的失误,更痛恨自己居然把弟弟的性命葬送给了信任,所以才有了后来藐视警方办案能力,精心策划绑架前后事宜的种种举动。
记得林晓阳绑架主使人身份被智叔拆穿那一刻,她说:“我们从来都不是朋友!
”可后来智叔倒在血泊中的时候,晓阳那种瞬间流露的心碎是无法掩饰,其实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掩饰。
这正是这个人物可爱的地方所在,虽然她精心的策划了一场差一点就可称得上完美的绑架,但绑架的发生不是因为对警察的憎恨,而是和丈夫之间的爱情,只是极端的方式不敢表示理解。
片段二:何婉真与丈夫间似有似无的亲密关系。
女强人也需要有人体贴,有人欣赏。
但何婉真与丈夫之前失败的婚姻,我不敢妄自猜测在经过这么一段亲情考验之后能拨开乌云见朗月,但至少能让何婉真发现女强人身边的男人肩膀也可以很宽厚,靠上去也会很舒服,很安全。
刘若英的演技真的真的不是盖的,特别是作为一个有着督察身份的母亲,很精准的抓住了当发现被绑架的是自己儿子的时候与作为一位高级督察应该保持理智的矛盾心理,不仅如此,在奶茶的演绎下,让一位母亲因爱发狂,从良民变为绑匪的过程也变得再自然不过。
而一改往日腼腆女生形象的林嘉欣,一头银发,冷峻睿智,只可惜对警察的失望和对爱的执着,让她天真的以为法律是可以原谅,甚至放过为爱挺而走险的可怜人。
老实说,之前对《连环局》无比期待,因为里面汇集了我一直很喜欢的两个女子,奶茶和林嘉欣。
我希望两个人疯狂飙戏,上演一场女生版的“暗战”,但是影后的光芒毕竟掩盖不了剧本的苍白,《连环局》总得说来,某些细节处理还不错,但整体上仍有太多遗憾。
编剧的想法还是不错的,两个女主角在戏中都经历了角色的急速互换。
何婉真,一个好强冷静的督察,在儿子被绑之后变成了神经质的受害母亲,当儿子活着的希望已经微乎其微,她开始歇斯底里地报复,“我一分钱都不会给她!
”她喊着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早没有了希望,反而开始像个亡命徒一般不顾一切。
“去绑架她丈夫。
”当看到何婉真得知林晓阳是绑架者的时候,我在旁边做剧情预测,大家都转过来看我,说剧本是你写的吧你知道?!
而事实是她确实那么做了,人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最猛,因为她已经没什么可失去。
何婉真心里当儿子已经死了,怀揣着复仇怒火的她爆发起来小宇宙也实在惊人,我们看到这时候的她完全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专业绑匪,疯狂、残忍、暴力、神经质。
林晓阳,从《异度空间》到《阿嫂》,从《救命》到《怪物》,我从来都不怀疑林嘉欣的爆发力。
一个女生一面有着最甜美的笑容,一面有着最“发狠”的冷酷眼神。
林晓阳因为丈夫的绝症迅速从一个曾经的受害者转变成绑匪,她染着阿兰"史密斯式的白色短发,在平静的面孔下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只不过,警察和绑匪都必须了解,有时计划徒有虚名,意外这种事任何时候都会发生,一个原本家庭幸福的戏剧教师,在一个个意外逼迫下朝深渊越走越近。
当她以为什么都在掌握之中,命运又给她来个大逆转,丈夫的被绑使得她瞬间崩溃,完全失去理智和尊严,临死之前停留在她嘴边的那缕笑容,记录了她最后的得意:我怎么失去我弟弟,你就怎么失去你儿子,我没有赢,但是你输了。
何婉真和前夫关系的表现很欠扁,张智霖的角色完全就是个花瓶,就像他这个角色在戏里说的,“我们离婚的原因不是别的,是你根本就不需要我。
”我以为在夫妻俩一致对外的过程中他们会和好,而事实是到了真正的行动时刻,何婉真还是把前夫铐在路边,自己冲去和绑匪见面,姑且就算这行为是为了保护丈夫,她表现出的仍然是不需要他,而自己处理好所有的事。
太过强势的女人很是可怕,尤其是强势女人发飚的时候。
幸好林晓阳这个绑匪虽然狠,却并没有抛弃善良,在她心里始终有退路,于是她宁愿伤害自己,也要保护别人孩子的性命,以及丈夫的安全。
所以最后我们知道,当女人发起狠来,是很恐怖的。
剧情太假 不屑评价
冲着张智霖看的。嘿嘿嘿。还不错,其实是两个女人的戏。
刘若英的表演还不错。
林略好,刘超烂,回想奶茶最好的电影还是文艺范儿的征婚启示和少女小渔。
x
演的挺好
前面都还不错,罗志良一向还是很喜欢拍些人被生活逼迫下走入极端的片子的。结尾的无厘头,其实很怀疑是为了能在内地上映做的修改,林嘉欣被撞的那一幕明显是后期做的,不让她被刘若英打死就是为了让刘手不沾血,不然即使她找到儿子,也没法正常生活。而之所以一定要让刘活着与儿子重逢自然是和谐的需要
关心则乱...
故事好赶。
没诚意。
就记得刘若英脱了……
高智商犯罪类最低b的一部
林嘉欣很美
轻点扯
难看
个人我还是蛮喜欢刘若英的演技的,很细腻,很真实。
给它五星,是给在刘若英的身上
刘若英和林嘉欣演得都很棒 曼妥思放进可乐会爆炸……
一般般,看过就忘的片子。
为了刘若英的卖力演出也要打四颗星,情节设计得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