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如果在一个小时20分钟的时候结束,我都觉得这是个完满的神话。
在生命的最后,过气的女演员依旧收获了珍视和独一无二的认可。
两个人的对话撩得我心动:“你坐在长椅上,像呼吸着整个冬天的荒芜。
然后你开始注视鸽子的那个瞬间,那个场景无比生动地印在我脑海里。
你向鸽子伸出了你的手,然后你的脸。
像是沐浴着上帝的福祷。
”“我感到在你纯粹的背后有种珍贵的真实性,你知道我盯着你那张海报上的脸看了多久吗”可是在最后五分钟,这一切都迅速垮塌了。
理想的相逢,互诉衷肠的喜悦,雨中偎依抽烟的温暖看起来像造梦,反而最后的告知才是真实的,残酷冰冷但却很容易接受。
就像老吴说的:“影片中的女人最终没有得到拍摄的机会、也没有与侄子匆匆告别后的回应、也没能得体地面对回忆,最终人与人骤然生发出的美并未僭越人的生存境遇、人可能所具有的羁绊与恐惧,同样正是因为这样的止步,也完成了对于人更加完整意义上的尊重与关怀,也让那大而空洞之词得以成为一种方法与路径。
”
一部平淡又无常的人生缩影。
起初不理解为什么要蹲在桥底抽烟,后来才理解应该是一种下意识躲藏的姿势。
亲姐妹却聊着琐碎又有隔阂的话题,妹妹的有些惺惺作态让她始终感觉疏离。
她只愿意静静看着她睡着的样子,就仿佛还是童年最单纯的样子。
男人酒后的一顿温情安慰让她误以为自己真的又看见了纯粹的灵魂,她无所顾忌得敞开心扉,而对于男人来说她的真实和自由只是他的一次逃离理智的意外冲动罢了,逢场作戏信手拈来。
一觉醒来,于是她大声得笑了,也许是笑自己在死神临近前似乎像回到了孩子一样的状态,没有防备得轻松装点着身边糟糕的人和事,忘记了成年人原本的虚伪和麻木。
抱住突然闯入的小女孩就像抱住了童年的自己,紧紧得那般留恋。
当能够看见生命的终点的她,体会着神明庇佑的感觉,一种无诉无求的禅意。
“这不是我在死亡面前变得感性,我是真的从心底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实,我能够用最理想的方式看到事物的本质了。
如果我能用那种理想的方式看到我面前的事物,我就会变得什么都不怕了,真的!
在我面前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完整的,没有被强加的或是夺走的,是种完完全全的完整,这是一种恩赐。
”
4.59分洪常秀的电影总是那么真诚,又充满对现实的讽刺哈哈哈,李慧英真美,好有气质,皮肤特别光滑,下颌线也很紧致
一开头就是洪导熟悉的bgm,缥缈、不真实,颇有一种王家卫/赛博朋克的感觉
女主真的是个剧抛脸,上次看到她是在《小说家的电影》,干净、固执、爽利,这部电影头发稍微长了一点,温婉、自由、悲伤,果然是影后
当她再一次回到小时候的房子时,感触真的和我特别像,为了追寻小时候的幸福/回忆,来到这片故土,但回忆真的很沉重,人的感情、每个人的经历,都变化太大了
和导演一起吃饭,得知女主患癌症之后,他问能为她做些什么,女主随即弹起了吉他,这段无言的镜头真是别有滋味,或许唯有音乐能治愈人心吧。
当女主问他是否想和她睡觉,导演非常真诚地承认了,当时就觉得他们之间的坦诚、互相欣赏,真令人动容,并且非常祝福他们。
然而第二天醒来,导演发的那一段语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昨天的真情流露,不过是导演的安慰之语,权海骁每次都扮演这种虚伪男人的角色哈哈,女主哭笑不得,真心错付,是这个冷漠的世界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她走向妹妹的床,问她昨天做的梦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有梦里面才是美好吧
仅仅是个人的记录记录对于当时观看的感受与理解---或许是没留心,或许是没有全片看完,都没有知道女人的名字???
一开始看,作为主角的女人就给人一种,将死之人 那种感觉,所谓的将死之人其言也善,为一切乞求美好。
关于女人年青时,离家跟人去了国外生活,就跟她与妹妹聊起的那样:我处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生活的。
又去见了妹妹的孩子,长大了,还送给女人礼物一个钱包,还装了钱。。。。。
希望她过得好,过得好这次老了回来,也不是自己主动的回来的,因为有一个导演想让她来拍戏,于是就回国了。
只是因为年青时拍过戏,让这个当年还是学生的导演留下了心动的影像,许多年没忘记,如今成了导演想要圆梦,,,,两人见面,聊得很好,只是时间太久,女人拒绝了,并告诉了导演自己有病快死了,等 不了那么久,帮不了导演。
自己回来也是因为想帮这位导演女人并不傻,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久久不忘记,总有些别的原因,她问了,是不是想睡她??
导演承认了。
但在酒的作用下,两人还是口头约定了拍个短片的意图。
之后两人离开。
当女人在妹妹家,醒来接到导演的电话:昨天说的都不算,短片拍不成了。。。。
挂了电话后,女人笑了。。。
哈哈哈。。。。
-想起这个镜头,所表达的自己理解的。
我竟悲伤了起来,平淡的电影所表现出来的平淡人生,却在人生的最后,回已她痛击应该是没有这样的,我困了两天,她告诉了别人,她的善良不要告诉别人你的善良。
居然还能和汤唯搭上一点点关系。
真奇妙。
最近在B站上看到洪导参加电影节聊这部电影。
不过可惜全程英文而且没有英文也没有中文字幕。
凭着我的烂英语听力大概听懂了下面的内容:主持人问洪导关于女主父亲的问题。
她父亲好像也是个名导。
结果洪导说自己没有看过他的作品。
全场大笑。
于是我就很好奇的搜了一下她父亲。
要知道女主李慧英已经是60岁的演员了。
他父亲更加是很早期的韩国导演。
父亲名叫李满熙。
再去搜了一下作品。
有部作品叫晚秋。
原来汤唯和玄彬的那部晚秋是翻拍的。
所以一些电影访谈还是有点意思的。
会意外挖掘一些东西。
然后再感叹,有时候圈子也就那么大一点。
01李慧英扮演的女主是位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演员,洪导演的缪斯今敏喜这回退居幕后影片开启于一个悠然的早晨,妹妹说她做了个梦,还说这是个不寻常、有预兆的好梦洪导在这给李的角色设定是:在美国待了十几年,又重新回到韩国适应生活的女子感觉似曾相识?
大家哪怕身边没有过这样的亲戚或朋友,对此类故事也有所耳闻了至于理由嘛,自然是:在美国混不下去,加上人到中年,不回来还能做甚
这种情形下回国,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亲友们的盘问现状还算不错的妹妹,在阳光明媚的咖啡厅露台揶揄姐姐一番寒暄之后,妹妹开始凡学大师上身,炫耀起自个儿来:哎呀,也不知道怎么,一不小心抽了套房,又一不小心房子升值了两亿韩元。
언니(姐姐),你说气人不?
与此同时,还不忘打听姐姐的过往和现状,当得知姐姐在美国帮别人卖红酒,同时手头还没存款时。
反而用责备的语气数落她:“언니,这挺丢脸的”“你是我唯一的姐姐 但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生活的”“你当年跟一个不认识的男人一走了之,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一套组合拳上来,打得老姐猝不及防,一口老血差点喷出,姐姐赶紧喝口咖啡压压火确认别人比自己惨,而且惨多了——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回答了所以为什么总说韩国人卷呢?
卷得无孔不入、六亲不认、头皮发麻韩国有个问题,社会问题在电影里被血淋淋地揭露出来,回到现实却从不见长进该卷还得卷,该物化女性还物化女性,财阀垄断、政商勾结、生活压力等,诸如此类,不但没见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没错,细心的国内观众若反观自身,想必能心领神会所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02李在外甥开的餐厅衣服被汤汁溅到,提出要回家更换因为她准备见一个导演,对方可能有意提供工作机会在路上,会面地点临时变更,她决定先去趟顺路的梨泰院老家如今这里居住着另一户人家当她经主人允许,独自来到阁楼上,如梦游般四处环顾,若有所思地坐下的时候
一名小女孩突然入画,走到她面前她问:你来这里旅行的吗?
女孩回答:不是,这是我们的家也不知道是小女孩太可爱了,还是触景生情她满心欢喜地抱紧小女孩,仿佛抱住了童年的自己逝去的岁月在短短的几秒内,永远停驻那是她也还是小女孩的时光03在小酒馆女主,导演,和他助理,三人简单客套几句,然后导演提出点中餐吃这里的小酒馆,是为了纪念十年前出演洪导《北村方向》的女演员金甫京去年,她因病去世
影片《北村方向》(2011)剧照
北村方向 (2011)7.72011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刘俊相 宋宣美洪常秀爱玩结构,爱混淆影像和现实的边界,在这里也是如此但这一回,是为了怀念故人,而不是炫技到了洪导演这个境界,反戏剧、反高潮,被他玩得炉火纯青,信手拈来才气逼人,令观众大呼过瘾,俗称高逼格如今的他,早已不是初出茅庐,拍《猪坠井的那天》一鸣惊人的新人洪常秀其实我更喜欢他中期的作品,灵气十足《生活的发现》(2002)、《剧场前》(2005)、《夜与日》(2008)、《懂得又如何》(2009)(此片河正宇很囧地打了个酱油)、《夏夏夏》(2010)而且,大部分片子都是低成本、演员无偿出演04有人说洪常秀的片子,拍来拍去就那么几回事: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男人装可怜,女人就心软女人一花心,男人越着迷还有人说:洪常秀一辈子,就拍一部电影其实观众想怎么评价,都能自洽但不影响,人就是去做了,去拍了,还拍得好他不仅高产,还是绝对的行动派,绝对的低成本之王他的片子就是好看,就是有才华,就是有人喜欢他成功了,在商业片类型片云集的忠武路杀出一条血路再说他的执拗,只拍一个题材决不向商业妥协,决不气馁,决不懒惰试问讥诮他的人之中,有谁能做到这点?
05言归正传这位导演依旧是洪导电影里死皮赖脸的男人不害臊地一个劲儿夸李说自己如何被她吸引年轻时因为看了她的某部片子,从此决心走上电影之路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女演员,会不知道他这点小心思男人抬举女人,无非是想获得好感更何况自个儿已是昨日黄花能被你这三言两语蛊惑住了男人就是这种动物所以总是说,男人想太少,女人想太多06从这儿开始,就是整部片子的重点李问起这家餐厅的老板去哪儿了?
导演说她出门了,把钥匙留给了自己然后又说,她可能去了统营没错,统营正是《夏夏夏》故事发生地洪导冷不丁在片子里的互文、隐喻小细节,只有那些熟悉他的影迷能get到洪导演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为自己而拍电影,再到为观众而拍电影最后,还是回到为自己而拍电影没有人逼迫他,是生命,已经将他和电影分不开了真正的人戏不分,醉生梦死07我们回到电影中一直不在场的女老板这正和《北村方向》里金甫京的角色设定吻合那位好整以暇的女老板,时常外出不在,丢着个空店在那来客默契地自行取酒喝,大家伙倒也乐在其中随后,女掌柜风尘仆仆地归来,加入到酒酣耳热的谈话之中多么轻松、自在,浑然天成
纪念演员金甫京但事实是,此刻洪导、演员和观众都心照不宣,那位女老板永远不会回来了当初看《北村方向》的时候,就觉得这角色有趣但谁也没想到:戏里戏外,黄粱一梦如今斯人已去洪导演将深深的怀念放进这两部片子的互文里为缅怀故友,拍摄这部电影看到这谁能不心有戚戚08导演趁着酒劲,提出希望李参演他的片子李却支支吾吾推脱,透露出令人震惊的真相:她已身患绝症,时日无多这个时候,影片的基调已经朝着不可逆转的伤感滑去事发突然,男人难以接受,一个劲地安慰她女演员反倒看得开结果这哥们越思忖心里越不舒服怎么会这样呢?
凭什么啊?
阿西吧爆粗口都出来了反而轮到女演员安抚他了,轻轻摸着他的头两人来到屋外,抽了根烟平静下来
这个时候,有趣的一幕来了男人又开始了奇奇怪怪的承诺你跟我去旅行,我们一边走一边拍,一边玩一边剪,明天就出发!
女主角虽然也喝多了,可毫不含糊你想跟我上床,对吧男人当场被拆穿,厚着脸皮回答是的,如果你可以的话...助理的出现打破了尴尬的气氛 突如其来的大雨中,我们看到她手里扔掉的香烟09第二天,当然是导演的道歉:“对不起,昨天喝多了,我们的约定你别当真”好家伙,女人笑得前仰后合,一再重放这条语音消息 奇异的是,当我们觉得片子本该在这结束洪导还是玩了把结构只见与片头相呼应的标志性拉镜头,回到相同的场景幽暗的房间内,李盯着熟睡的妹妹,见她翻了个身莞尔一笑,走近她俯在耳边问:你是在做梦吗?
所以,这场梦,是谁的呢?
女主?
妹妹?
导演?
观众?
还是所有人?
全片完
醒来,是为着继续做梦
一对姐妹久别重逢,互相诉说各自的人生。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
经过风风雨雨,世事变迁,内心恢复为平静的一杯水,变得纯澈自然。
风景变得淡然明快,心情变得波澜不惊。
影片情绪如同潺潺流水,低吟浅唱。
曾经做过演员的女子,和自己的妹妹在家乡散步,和陌生人聊天,去过去的家的附近探寻,听到的,遇到的,是故乡的事,还有热情好客的乡亲。
炎热的季节里,女子就这样徜徉着,回忆着。
故乡的街道变了,小院的风景变了,她也变了。
但,记忆里的一切都没有变,还是孩子时的模样。
和导演见面的时候,导演诉说了当年女子在大银幕中的惊艳时刻,但他丝毫不知道,女子如今在美国的生活是多么琐碎和平庸。
一面是当年的高光时刻,一面是如今的步履艰难,女子的内心可想而知。
如此的人生反差造成的戏剧张力,令人动容,令人唏嘘。
影片从童年平静的小溪渐渐变成了成人波涛汹涌的暗河。
对导演来说,昔日的偶像和女神就近在眼前,可时光却将她塑造成沧桑和陌生的样子,这多么像自己的青春一去不返,在时光的凄风冷雨中渐渐枯萎,渐渐凋零。
而眼前的女子依旧散发着一丝迷人的感伤的香气。
导演信心满怀,期待和女子的合作,但女子却告诉他自己已来日无多。
蓦然间,导演的事业和心情都遭到打击,他只能灌上两杯烈酒,痛骂一句:生活真操蛋。
望着导演斑白的双鬓和流泪的面孔,女子只能默默地安慰着他。
他的梦想和雄心,如今都变成了泡影。
女子于是卸下成人的伪装,展开自己的内心:当世界完整而美丽的显现在我的面前,死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死亡令我们留恋生命,但生命并非以我们孤独存在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世界那无比美丽的本质显现。
因此,死亡,不过是将自己融入这种无垠永恒的美丽之中而已。
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那么从容。
导演折服于女子内心的美丽,他俩萍水相逢,相见恨晚。
一位看到了心中的偶像,更臣服于她的灵魂。
一位虽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却也得到了一个蓝颜知己。
悲哀固然悲哀,但那又怎么样?
导演决定为女子拍一部短片,描绘她面对死亡那份自由和从容,这不是最好的告别,最深刻的电影吗?
然而,结局却无比悲凉,导演退缩了,他的温情感动终不过是逢场作戏。
也许,一个人在洞悉了另一个人的内心后,便会产生某种畏惧和退缩。
因为那颗真实的心必定会唤醒自己的心,作为成人,我们带了太久的面具,做了太多的伪装,连自己都无法面对和承受内心那份真实和自由。
我们无法过于谴责导演的懦弱,因为那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风景,那世界的纯澈和美丽,那宇宙的鲜明和璀璨。
也许,只有孩子才能够理解,才能够共鸣。
最后,女子呼唤着沉睡中的妹妹,悄悄的问她究竟做了一个什么美梦。
也许,只有在梦中的那个美丽虚幻的世界中,人们才能够真正的连接彼此,像孩子那样不再装模作样,不再惺惺作态,不再彼此隔阂。
成人的世界,即便是生离死别,也无法令我们真正的展现内心,看清彼此。
因为在很早很小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世界中迷失。
我们渴求着彼此,但也许只是肉体而非灵魂。
在你面前,我们却再也触碰不到彼此那颗无比孤独冷漠的内心了。
意外地随便想看的一部片,拍的不过是一些稀疏琐碎的日常,但是从中感觉到了和自身气质极大契合的东西。
这部片的伏笔设置得非常巧妙!
——开头便是女主摸着肚子,被压缩到几近无声的背景音,无限拉伸的沉默,轻易就挑起一股极大的压迫感。
1只有在生活很不如意的时候,小确幸才会给人带来一种如此巨大的幸福感,让人触电般微颤。
所以女主止不住地感恩,感恩所有生活中的小事,我觉得这里面总带有劫后逢生的意味,所过的每一天都像是偷来的,窃喜......2到自己幼时的家去看,看到与小时的同岁的小女孩时,发出的对生命的赞叹——她说小女孩很美,或许是想说生命很美罢。
当她抱着小女孩的那刻,我想她拥抱的是小院里幼时的时光,随着女孩体温散发出一种在盛夏阳光下的炽热与如绿叶一般明亮得要融化而溢出的油彩一般的时光,或许也是缺失的一段中年本应一家三口齐全圆满的时光。
老人,新叶与旧居
抱住了过去3镜头两次写了女主凝视着睡着的妹妹,而片头盖着的薄被暗示了女主其实睡不着在沙发上写了很久,而深夜的咖啡也可能说明,她应该大部分晚上的时间都没有入睡。
关于导演的qian规则,我猜想大概可能的原因:1女主不在意的态度,衣服被沾到渍了也不换,觉得见面的男生不配自己这么做。
在路上的taxi里,对比起和妹妹在一起时的愉悦,车上的女主更像是被困住了的小兽,头无力地靠在车窗,表情恹恹的提不起兴致,甚至还问师傅能不能顺路拐去别的地方。
无力的倚靠2导演临时换了会面地点,并且提醒午饭后的女主3:30就收档,给女主时间上的压迫感,迫使女主赴约,也让女主对陌生的地方没有准备。
而女主到了后,导演才说老板把钥匙给他了,女主问道是和老板娘很熟吗?
导演回答不熟,但是到后面聊下去他与酒吧老板娘其实是旧交。
助理也悄悄地被叫走了。
其实这明显是导演的一个猎艳场——老板娘默契隐身,店名文艺且带着导演本人强烈的个人意味,店面小而温馨,令人放松,适合调情。
3提及妻子和儿子,导演没有太多反应。
有家庭的男人,连自己的孩子都难兼顾,何况是外面的工作呢?
导演迫切地想要和女主有一个私人的旅游行程,拍摄过程完全由导演个人进行,完全没有顾忌家人的感受,随性而行。
比较打动我的部分是女主说出当我能恰如其分地看到眼前的物体,那么一切都会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不多不少,完整无缺。
如此这样的态度,也正如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一切都刚刚好地铺展开来,没有刻意雕琢的细节,一切都看似毫无道理,拼凑起来却又恰如其分。
躺下吧(笑)。
当我躺下如土地,如那覆盖其上的一层草被,如已被分解而与环境交融难分的任意一种,所有的事物都会在我面前完整地展开,我只不过是他人的背景亦或是铺垫,不能干扰对方分毫而任其舒展。
此刻,退居一位,人不再是主体,春风将我吹拂,扇打。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啦!
我不是主体,我不背负主体的任何欲望而寄居在一完全不同而新奇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是丑陋还是极乐。
酒后脸微微发红,头脑微微发烫才能随意倾诉的东西而想死却又失败的那一部分真的太精彩,这是一份向死而生才得以生出的视角。
在这之前,要不是看什么都心灰意冷,看什么都想死,又怎会突然有一刻觉得万物都值得欣喜呢?
我觉得这是非常具有金敏喜个人色彩的一部电影——女主角不是她,但是作为女演员的金敏喜以自身生活经验撬起的生活化碎片和日常感叙述,在简单的对白中透露出人性的微妙别扭之处,把人之情欲刮出了极薄的组织,在毫厘之间微观人性。
年轻时因为爱情而出走奋不顾身的几年,抛下了亲情,遇到的可能也不过是借着创作之名欲行尾屑之实的导演,最终被爱情丢弃,一无所有地从异国回到家乡,一切物是人非。
生命的苍凉与荒芜在癌症的最后几个月里如此暴力而直接,却也在认真过活的几个月里才显出难得的温情。
洪尚秀导演的风格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尤其是喜欢看剧情发展的影迷,属于小众类的。
本片的主题涉及较多,讨论了死亡、亲情、人生观及爱情观。
总的基调缓慢、平淡,依靠对话来表现,难免让人产生“闷片”的感受,但缓缓的对话中会突然出现令人震动的情节,一些“金句”也算亮点,给人以启迪。
尤其男配角“导演”,表现出来的退缩,讽刺了一些言行不一的“文艺中年”。
整剧制作的艺术水平一够,摄影和服装、环境设计,个人认为也就是电视剧的水准,色彩、构图也一般,有时主人公角度十分感叹的影色,观众却感受不到。
推荐指数70/100,不怕“闷片”的文艺小青新们可以一看。
洪導應該是我最愛的當代南韓導演了。
很多朋友覺得這次的色彩過於豔麗,其實答案藏在片中:導演在「小說」酒館提出要用camera為女主拍一部短片之時,答案就已經揭曉了。
喜歡攝影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早在十年前卡片式camera流行一時的時候,多數相機的成像感光元件就是使用的ccd,所以電影一開始,我看到這種色彩,便能感覺它的復古。
所以,我更相信,本片是導演真實世界的互文。
導演最後還是用相機拍了一部「小說」性質的短片。
短片的內容,就是大家所看到的85分鐘。
没有了你,我也可以潇洒地渡过自己的生活,完成我所期待的目标,但是,没有昨天,也不会有明天,此刻的天堂,仅仅是此刻
洪尚秀的电影真的是看三分钟以上就能分辨出来,比起之前冷冷淡淡感觉这部情绪有点儿过于饱满了
即便忽略转场,不去解读梦境与现实的嵌套勾联,单幕长镜中所暗藏的演员的即兴表演,依然可被视作不可控的幻念,或无须入眠的梦。借遗言袒露内心,换得完美的当下,保质期限却不足一场梦的时长。如收到新的死讯,仰天长笑后,相信恩典仍在面前。没错啊,在意识到当下的那一刻,当下已经逝去了。洪再这样拍下去,是时候为他建一座电影世界的梵蒂冈了。🙏🧎♂️
或许仅仅是这一次,洪常秀的重复与差异有了超出形式之外的存在形态。我们仿佛跟着李慧英幽灵般伸入画内的手去触摸梦的轮廓,看到面前的天堂及其所能接纳的一切。在现实之下匍匐蹒跚,从死亡之上轻轻跃过,这就是我所拥有的时间。太感动了,谢谢洪常秀
依然是洪常秀一生执着于拍的一部电影之一,但这一部要好进入的多。洪常秀电影离不开的一点就是“不要靠近搞艺术男的,不然你会变得不幸。”
9.4/10 #NYFF 抛开洪惯用的固定机位/变焦与结构的章节分割/重复等宏观风格(金敏喜的隐身也是其一),显然本作更为线性且多变(更多推镜和与以往不同的双人镜头),但洪证明其不需之前套路也同样迷人。“在你面前”显然不止是这次洪显著的表达欲(最后借女主阐述关于“在你面前”的生死价值观),更是观看/认知通路(路人与导演通过数年前银幕/电视机中的脸而辨认女主),也是人物形象的比对(女主在各人面前展露的不同形象,隐藏或袒露),也是抽象的无实体的“你”的存在,亦天堂亦上帝,在空镜时自白袒露,正是面对那样的“你”。情感/性爱都不复存在,女主的状态时而从对话中抽离,这般无法掩盖的疲惫,是走向凋零的本质,也是“在你面前”所无法遮掩的缝隙,正从这缝隙中,从开头/结尾的两次醒来中(不为被凝视者所知的凝视),现实与梦境被模糊,被重置。
2.5 继《克莱尔的相机》里提到和《江边旅馆》里展示死亡之后再次讨论死亡的话题。但是这次实在是太苦了太苦了(观感也很苦),就好像洪拍了这么多幸福美满/背叛刺激之后,突然想起了平行宇宙里还有个被忘记的主角,对应片名中的“你”,整部片子都像是一种像无形对象的救赎。(《逃走的女人》里的室友/同性伴侣组合是唯数不多的亮光。)
今年比较喜欢《引见》。
没有小说家好看。
#CannesPremière# No Yestarday No Tomorrow…Are you dreaming?
他结婚了,她快死了,但他们相爱,他要给她拍部电影。如果这不是梦该多好。
我观看的第一部「洪尚秀」导演的电影就决定是你了:《在你面前》。—— 豆瓣2021年度电影榜单终于出来了!看到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雄狮少年》和外语电影《心灵奇旅》都是动画片,开心;然后,入选「豆瓣2021评分最高华语电影、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年度冷门佳片、评分最高日本电影」的40部电影刚好都是我看过的,不过有点意外入选「豆瓣2021评分最高韩国电影」竟然只有5部,此前看过《兹山鱼谱》《摩加迪沙》《奇迹》,而没看的《在你面前》《姐弟的夏夜》目前评价人数都没超过2000人,冷清得出乎意料,因而决定来补看下这两部电影。
这是洪导演纪念金甫京的影片,那个酒吧还在,老板娘却再也不会出现。//看了一大半,已经直面过死亡,以为导演这次会手下留情,在纪念的气场里感动到底,不会再亮出他撕皮的三板斧,结果到了最后还是把斧子掏出来利索地咔咔咔。//为了致敬导演毫不留情揭穿皇帝的新衣精神,想对热评之一“终于明白为什么不是金敏喜主演,他当然不忍心让她演这个角色”发表点不同看法:怎么可能是导演不忍心让金敏喜演呢,比这悲惨,比这受蹂躏的角色,洪导演给她安排得多了去了,重点在于,金敏喜演得了这片里这角色吗,我想,洪导演还没昏聩到这个地步——他很清楚,金敏喜演不了。
3.5
既无聊也不深刻,且远称不上探讨生死老病的vlog 。最后还是回到洪尚秀最熟悉的赛道——离谱男女之间,添了点恶趣味。 结尾两人背影那段我都信了我甚至愤怒他都要拍一个即将死去的女人了,仍旧只有那点蝇营狗苟,他们的生命原本不止于此
【豆瓣电影日历计划】洪常秀的对于人生意义的又一探讨
7/10.关于姐妹,关于回忆,关于生死,以及洪常秀惯用的对知识分子男导演的虚伪的讽刺。情怀少许,思考多时。
不知该如何评价。通过与一男一女之间的对话,缓缓展开的人生冷暖。只是这样摄像机一架的长镜头方式太单一,太平淡了吧。两星半
已经上升到了“人”本身,人物是鲜活的,对话是咫尺眼前的。和上帝的对话阐释的也是和自我的关系,叙事证实着与他人关系的隔阂和自身的孤独。主题又来到“生死虚实”这几个字上,回忆是生之痛,疾病是死之解救。存在两次上升,一次让敏感的情绪获得了解释,一次让结尾与开头衔接,轻盈与沉重在这个过程中切换。存在两个梦境,因为观众也进入了电影维度的梦里。(和🐑老师
中年女主年轻时曾做过演员,后来出国发展,患绝症回到韩国。与多年不联系的亲人聊聊,去当年成长的地方看看,见一个老粉丝听听酒后的赞美,默默在心理感谢上帝,告别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