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英雄,脑海里能浮现出一系列的电影人物。
拥有特殊能力的超级英雄们,深入敌军腹地的孤胆战狼,血染枫林阁的“小马哥”,武侠世界的无名刺客,引爆木星的决绝军人……是的,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惊天动地的英雄故事了,《平凡英雄》这部片子则这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英雄群像。
一些毫无关联的普通人,如何接力护送断臂小朋友在黄金八小时内远赴千里之外就医。
虽然没有颠覆世界的宏大叙事,但紧张、激动和感动伴随全片。
凡人微光,星火燎原。
英雄的光芒底下也可以是一个一个的普通人。
01 善良的大多数故事的开端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
广袤的田野上,机器正在收割连片洁白的棉花。
放学后的小麦不愿回家,跟着妈妈和哥哥来到了他们工作的核桃园。
竹蜻蜓飞得高高的,又落回到地面。
小麦努力去够,小小的胳膊伸进拖拉机转动的轴承之间。
尽管早就知道这场事故是这个故事的引子,但孩子的哭喊响起来的那一瞬间,心还是被狠狠地揪住了。
他才六岁啊,几个小时之前还在幼儿园里扮演一棵蹦蹦跳跳的树,现在却断了一只手臂,满身血污地躺在地上。
自责、心痛、哭喊,妈妈和哥哥恨不能伤在自己的身上。
可这些情绪是无用的,他们要做的是与时间赛跑。
没有车,一起工作的邻居借出了自家的车。
步行街在举行活动,人潮涌动,堵住了去路。
商贩大叔愤怒地上前,预备指责开进步行街的机动车,然而下一秒视线落在了车后座,惨白的小手用布包裹着放在那里。
他立即帮忙疏散人群,给亟待救治的小麦清出了道路。
下一个接力棒是交警。
哥哥焦急之际,开车逆行被交警拦住,交警一眼心领神会,即刻联系指挥中心,一面开路,一面叫上救护车与之汇合。
好不容易到了医院,以为能松一口气,可当地的医疗条件只能进行保命,要想保住手臂,必须前往1400公里之外的乌鲁木齐医院。
妈妈急晕了,剩下涉世未深的哥哥,于是两兄弟的冒险开始了,为这趟旅程保驾护航的接力棒又交了出去。
最后一班飞机已经飞出去了,怎么办?
如何让飞机滑回廊桥,二次开舱,延迟起飞?
飞机已经满员了怎么办?
什么样的乘客会愿意终止自己的旅程,改变也许早就制定的计划,把位置让出来呢?
飞机延误,降落时间超过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关停时间,怎么办?
机场运输指挥员会如何处理既定规则与生命的关系?
为了在凌晨三点半之前赶到医院,机长会采取何种措施抢出时间来?
一个多小时的航程,也不算短,没有止痛药的小朋友能坚持住吗?
还会发生什么意外吗?
更多善良的普通人出现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里,我就不剧透了。
全片最温暖的一幕是,小麦在晨光中醒来,探出左手往身子的右侧摸去,摸到右手的一刹那,氧气面罩下的他笑了,屏幕前的观众一定也跟着他笑了。
这个世界像是一台严丝合缝的古老机器,每天都在缓慢地运转。
断臂的小麦是有些移位的齿轮,其他的齿轮为了调整这个误差,纷纷偏出既定的轨道。
要有多精准的配合,他们才能再次严丝合缝地对上呢?
不知道工业上如何可以做到,但人世间的他们做到了。
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大多数。
02 不完美的大多数这部片子更为真诚的地方是,这些被定义为英雄的人物,并不是完全伟光正的形象。
少年人会叛逆。
染跳脱的发色,做乖戾的发型,沉迷游戏,不愿与父母好好交流。
合唱团会利己思维。
优先考虑己方的利益,因为第二天有演出不能耽误,所以无法毫不犹豫地让出自己的座位。
医生会怯懦。
初出茅庐,无法面对失败的手术,于是提出辞职。
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选择逃避失败的环境。
在飞机上遇到了需要救治的病人,他的手紧紧抓着安全带,内心几番天人交战,对承认自己是医生这件事情缺乏一些勇气。
空乘会害怕。
当乘务长说袋子里的东西是小朋友的断肢时,年轻的空乘后退了。
人生中第一次碰到离开躯干的肢体,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
乘务长的情绪管理也会有瑕疵。
最后的落地播报,一向冷静自持的乘务长也难以进行完美的情绪管理。
她的眼里含泪,声音也颤抖了,她除了是个乘务长,也是个六岁孩子的母亲。
还有小麦的哥哥,心比天高,不管不顾一心想要逃离落后的村庄。
因为自己情绪低落,不愿听妈妈的话把弟弟送回家,成了这场事故的某个因。
飞机上护送弟弟时,也没有时时刻刻监护着弟弟,弟弟睡着,居然是乘务长发现的。
估计会有人骂他吧,怎么这么不上心。
可他才20出头,自己也称不上一个大人吧。
遇到如此棘手的情况,脑袋偶尔放空,也无可厚非。
没有人是完美的,他们因为不完美而真实,因为不完美而显得合情合理,因为不完美而更美。
03 平凡的大多数黄金八小时,横跨1400公里的生命救援成功了。
无论是步行街上遇到的帮助疏散的路人,还是飞机里自愿让出座位的乘客;无论是协调飞机退回的机场工作人员,还是护送开路的交通警察;无论是抢时间的机长,还是再多要两分钟的医生……他们或是在平凡的生活里不吝伸出援手,或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地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他们没有特殊的超能力,也没有异于常人的身份背景,但他们齐心协力,打通了救援之路,挽救了一个小朋友含苞待放的未来。
散场后,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都是普通人。
年轻的夫妻牵着小朋友的手,一起走进面包店。
外地的商贩倚着大卡车,手里的喇叭正在热情地吆喝:烟台红富士,不甜不要钱。
几个稚气未脱的男孩子勾肩搭背,与我擦肩而过。
不知道聊到什么,爆发出一阵大笑。
有人在享受假期,有人在认真工作。
有人不再年轻,有人正值年少。
我们都是这世上平凡的大多数,做着平凡的工作,数着平凡的收入,过着平凡的日子。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百无聊赖。
但《平凡英雄》告诉我们,平凡人做平凡事,也有它的意义,也是值得被称颂的。
世风里爱是信物,人海里善乃慈航。
凡人的善意结成温暖的航船,驶向了最光明的方向。
《平凡英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整体看下来还真的有感动到我了!
真的…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真的也可以成为英雄!
生命至上…真的是这样!
小孩受了那么严重的伤,真的很可怜,但一路有那么多平凡的英雄相助…最后孩子转危为安…真的又温暖了所有的人!
大家都是好样的!
李冰冰的表演让我印象深刻!
虽然此片还是有一些小瑕疵,比如有些剧情略显拖沓,有些对白也过于说教和…但…总体来说,毕竟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平凡英雄吧!
片尾曲很好听哦!
个人评分7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剧情毕竟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还可以。
但故事的套路比较明显,虽然知道是真实事件改编,但有些东西刻画的太明显了,集市让路那一段,飞机上大家一起唱歌那一段,太假大空了,不够真实。
这样的剧情可以有,但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可以更真实。
演技方面就是哥哥演技差了点,妈妈也演的不错。
整个电影演的最好的就是李冰冰,真的太自然了,甚至于我朋友看到后面我说了她才发现这是李冰冰。
张一山和弟弟的演技也很好,黄晓明冯绍峰算是正常发挥吧,他们还是演普通人合适,别演帅哥。
古力娜扎演的交警就真的不行,流量明星和演员真的有壁,这一次最大问题不是演技,是化妆,太不像普通骑警了,我知道女警察上班也会化妆,但一般都是淡妆,而且坐办公室的化的比较多,角色是一个骑警,整天风吹日晒的,皮肤能好到哪里去?
电影里那个脸白的,按我奶奶的话说,和摸了3斤腻子一样,太不真实了!
像张一山,李冰冰的那种皮肤状态才更贴近普通人。
比较好的是机场,塔台,南航,可能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所以符合实际情况,遇到问题都是层层上报,领导下命令,一线的人执行。
还有就是这个电影让我知道了这种情况还需要空军的配合,虽然平时也知道航线都是固定的,但一开始真没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想到改变航线还需要空军方面的配合。
最后最感动的是看到原型人物手已经能动了,在做复健。
Ps:小男孩的眼睛太大了,睫毛好长啊!
看完了我还和朋友感叹,是不是维吾尔族人均迪丽热巴啊?
小男孩的那个大眼睛和葡萄一样,又大又亮,太好看了!!!!
这部影片以2021年新疆和田断肢男孩1400公里接力救助的真实事件改编,可以说题材是非常棒的;在影片中也详细还原了真实事件中的很多细节,本来应该可以得到五星评价的,可有至少三处改编离谱至极,令人费解;特意查了很多新闻报道资料,真实的过程是:孩子受伤后,村干部帮忙叫了一辆村民的车拉着孩子本人及和母亲、舅舅全速向和田市区奔去,途中有人报警,警方协调急救车在半路接到了男孩送到和田一家可以做显微手术的医院,之后发现伤情太重,转往和田市人民医院,医生建议立刻去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如果按照这个过程拍出来,在进行些艺术加工,拍出来效果不会差的;片中改成男孩的哥哥开着车拉着母子二人去医院,在一条步行街被人群堵住,一位维族大叔帮忙开路之后,汽车竟然以极低的车速行驶,堪比旅游观光车,服了!
之后医院里有句台词说没给孩子打麻药,实际当时用了镇定剂,要不然那么点儿的孩子根本受不了,肯定全程“伸长脖子叫嘎嘎”根本行不通;之后登机过程的细节还原比较详细且真实,包括当时机场的两位民警确实一位是维族一位是汉族;但是飞机满员,乘客抱怨,退伍军人一家主动下机,空军战斗机避让这些事儿就是虚构的了;实际飞机当时没有满员,飞机上乘客没有抱怨的,也没有人因此需要下飞机,乘客中还有一位医生主动帮忙,飞机直飞乌鲁木齐,只是向空军报备,当时空中应该没有战机,虚构这些情节的目的应该是迎合“广电审核”;飞机上的部分,拍的还算可以,但是有两处简直是天大的失误,一是空姐大半夜猛然开启全客舱的靠背屏幕最大音量播放动画片,一是容易惊扰到其他乘客,其次,那么突然那么大的音量可能会把孩子吓到;而乘客合唱团大半夜突然演奏,有明白乐器的豆友评论到组装乐器做准备时间都来不及,除非事先准备好;而当时的情况是没有合唱团,只是几名空姐轮流给受伤的小男孩播放自己手机里的视频段子,逗他开心,避免昏迷;这段屏幕再现并进行适当艺术加工应该不会差,不知道为何拍成两处脑残场景,强行煽情也不应该这样搞吧?
必须扣分;乌鲁木齐医院手术部分拍的也不错,结尾的新闻报道片段也还行,最后小男孩去天安门看升国旗就是标准的“中国式政治正确”了;虽然整部影片还存在一些如部分演员演技差、表情木纳、哭戏假等问题,但是这部电影依旧是本人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主旋律”电影之一,三星评价是实至名归的!
关于时间的影视剧,其实我看过不少,小时候看过《非常24小时》,而在前两年,也刚追过马亲王的《长安十二时辰》,这些影视剧,都表现了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感,但是坦白说,真正让我感到揪心的,还是国庆档的这部《平凡英雄》。
因为表面上看,它不止是一个关于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与生命赛跑的故事。
《平凡英雄》是根据发生在新疆和田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2021年4月30日,一个年仅7岁的小男孩被拖拉机绞断了一只手臂,随后,家人把他送往了和田医院救治,但由于和田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想要把他的胳膊接上,就要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
可问题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却只有6到8小时,去迟了,细胞就会坏死,不仅胳膊保不住,还有生命危险。
而从和田到乌鲁木齐,需要跨越1400公里,赶在8小时内把小男孩送到医院的手术台上,基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被很多平凡的普通人携手完成了。
事实上,在看《平凡英雄》之前,我并没有关注到这个新闻,毕竟这个时代,信息太过繁杂。
而《平凡英雄》则详细地展现了这场生命接力的全过程。
影片的开头,展现了小男孩麦尔丹在学校上学的场景,他和小朋友们都玩得非常愉快,实际上这个场景的展现,我窃以为是为了表现厄运降临的突然性的。
麦尔丹的哥哥阿卜杜看起来年龄也不大,也许是处于青春期,和母亲就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产生了分歧,因此当母亲让他送弟弟回家时,他拒绝了。
母亲只得带麦尔丹去了工作的地方,结果麦尔丹在玩耍的时候,一只胳膊绞进了拖拉机,直接被绞断了。
其实这个片段,也让我心有余悸,出了一身冷汗。
我小时候,有一次,也差点把手绞进一个机器里。
那时候我家开了一个油坊,有很多榨油的机械,其中一个机械是研磨机,它是把芝麻、菜籽等原材料研磨成粉末的,由两个粗大的铁滚筒组成,铁滚筒是实心的,非常重,工作时高速旋转,互相挤压,中间的缝隙极小,所以才能达到研磨的效果。
我当时少不更事,手痒,在这个研磨机工作时,试图伸手去触摸滚筒中间的部位。
好在当时有大人在场,我大伯,也就是油坊的主人立马关掉了机器,一把把我提溜到了油坊外头,狠狠地骂了一顿。
我大伯一生和善,那是我见过他最凶的一次。
现在想想当然是感激我大伯的,也不禁后怕,如果我的手绞进去,那可能,我的整条胳膊,都会被绞成肉酱,那是断无接上的可能的。
也正因为有这段特殊的记忆,我也分外共情小男孩麦尔丹。
电影动人的地方,则是悲剧发生后。
麦尔丹的胳膊断了后,邻居立即拿出自己的汽车,让阿卜杜送弟弟去医院。
汽车路过步行街时,一个摆摊的老人听说车里有个小男孩断了胳膊,于是主动为阿卜杜开道。
为了赶时间,阿卜杜又闯了红灯,被骑警阿依努尔追上,阿依努尔了解情况后,立刻汇报了指挥中心,并骑车为阿卜杜开道,将红灯变成绿灯。
当麦尔丹被送到和田医院后,观众悬着的心刚松懈下来,却再起波澜,医生告诉家属,和田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如果想保住麦尔丹的胳膊,必须去乌鲁木齐做手术,且必须赶在8个小时黄金时间内。
于是,这立刻成为了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而能不能及时把麦尔丹送到乌鲁木齐的手术台上,则成为了一个悬念,也是紧绷的一根弦。
在这场生命赛跑中,每一次的波折,都牵动着观众的心,作为观众,仿佛也参与了这场生命的争夺战。
在麦尔丹的救助过程,发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即将起飞的飞机为了接他,重新回到了停机位;黄晓明饰演的谢辉阳为了节省时间,请求飞机更改航线;而路过的那条航线上的正在军演的战斗机,也都纷纷飞到了航线之外,为生命让路。
在看《平凡英雄》之前,我的概念里,好像飞机也好,火车也罢,这种大型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不等人的,但是在生命面前,却总有破例。
看到这段,其实我颇为感动,因为无论飞机飞回停机位,还是改航线、战斗机让路,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程序。
而这些,都代表着各个系统,每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
而在上飞机以及在飞行过程中,其实也发生了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一个叛逆的男孩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乘务长周燕对麦尔丹悉心的照料,旅客医生刘锐也伸出了援手,以及机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守护着这个生命。
实际上电影对群像的刻画,也都很鲜明和丰满,周燕是一个无法陪伴自己的孩子的母亲,而在飞机上,她对于麦尔丹表现出了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爱,麦尔丹在昏迷中叫妈妈,她应声说“妈妈在“,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由这个细节可见,生活中,她一定是个好妈妈。
飞机上,一个胆小的空姐,从见到断臂的害怕,到主动为这个断臂加冰保证其细胞。
医生刘锐也从一开始不敢站出来帮忙,到后来克服心魔,伸出援手。
他们在极端情况下,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勇敢地站了出来,同时其实也收获了新的自己。
据说,小男孩被送到乌鲁木齐的医院时,只差13分钟,就要错过接胳膊的黄金时间,而在此过程中,骑警阿依努尔则为他争取了5分钟。
机长谢辉阳申请改航线,为小麦尔丹争取了17分钟。
如果没有骑警争取到的5分钟,或者机长争取到了13分钟,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失去接回胳膊的机会,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我在想,之所以麦尔丹最终能够赶在黄金时间做手术,正是因为在他送医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个平凡人,都在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都不吝于展现他们的善良。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不害怕麻烦,并不是遵照自己的“本分“做事,而是为这条陌生的生命全力以赴,努力去争取,皆尽所能去做自己能做到的。
无论是骑警、乘务长、空姐、机长、医生,任何一个环节的人没有去为这个生命努力,那个这个7岁小男孩的命运,可能就是另一幅样子了。
在我观影的那个场次,不少人一边看,一边轻声啜泣。
很多人都为这部影片所感动,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影片中的那些动人的细节都是真的,包括周燕不停地想办法让麦尔丹不要睡觉,以及机长拿出自己的新年红包送给麦尔丹的家属。
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有时候比戏剧更加动人。
看完电影后,我查了查相关新闻,电影改动的地方不多,我所看到的改动是,新闻中陪伴小男孩的一直是父亲,而电影中是哥哥。
《平凡英雄》如实地记录了救助小男孩麦尔丹的种种细节,而如实记录,就已经足够了。
就这部电影而言,打动人的,并不是多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多么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生命面前,普通人人性闪耀的那丝光亮。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普通人的赞歌,它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对普通人的礼赞。
实际上,我甚至不觉得它是赞美,它只是如实呈现平凡人的人性高光时刻。
这部电影也告诉我们,平凡人,其实也是可以创造奇迹,成为英雄的,普通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不平凡的事。
而在生活中,平凡英雄并不少见。
2022年8月,重庆山火熊熊燃烧之际,重庆人自发地骑着摩托车队运送物资,他们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贫富,在灾害面前,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山火得以快速扑灭。
这其实也是奇迹。
也许平常,他们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在灾害面前,他们却敢于冲在最前面,愿意超越”本分“,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而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更是一呼百应。
由于志愿者太多,上山的名额变得非常抢手,有的高喊着我是党员,有的高喊我是退伍军人,有的高喊我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他们明知道成为志愿者很苦很累,却还抢着干,后来不得不现场抽签决定。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普通人的灵魂闪光,总能照亮这个世界“。
是啊,普通人的灵魂闪光,不仅可以改变一个男孩的命运,可以改变一场山火的走向,更可以照亮世界。
每一个善良的人,其实都是隐藏在芸芸众生中的英雄,他们也许看似平凡,实则都不平凡。
他们总是在有人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总是他们,在创造奇迹,在给人以力量与感动。
影片根据新疆和田的真实事件改编,8个小时,1400公里,来自各个岗位的普通人齐心协力创造的不平凡的生命奇迹。
小麦包扎的时候哭着说“我疼”,哄妈妈说“到了医院胳膊就能接上了”,疼得厉害的时候说“闯关开始了吗”,喘息的时候问“我过关了吗”,奶声奶气的声音,还有每一滴让我喘不过来气的眼泪,没有一个镜头让人出戏,塑造了一个不可能有人不爱的勇敢可爱的小男子汉。
手术后小麦醒来第一件事是用左手轻轻寻摸自己的右臂,触摸到的那一瞬他脸上绽放的笑容弹幕里哭成一片。
李冰冰、冯绍峰、黄晓明、林永健、张一山等,饰演每个岗位的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儿,都展现着在生命面前拼尽全力的勇敢和大爱。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自始至终都带给观众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
从小男孩手臂被锯断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最终手术成功,男孩手臂被接上,这短暂而仓促的几个小时当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们,他们都是最平凡的人,却做着相当不平凡的事。
无论是哪一个小角色,在这场生死搏斗的较量中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称赞,值得敬仰的。
虽然很容易就能猜到影片的结局,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深度还原真实情况。
每一个小角色的戏份都不多,但几乎都刻画得相当深入和生动。
饰演小男孩的演员也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演技,跟一众明星演员们对戏丝毫不胆怯,真的演得非常真实!
身为新疆人的我一定要评论下,太有感触了。
看到大家都说什么主旋律之类的,这个我不评价。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先说两点吧:第一我们新疆真的很大,城市相距都不近,尤其是南疆的城市,两个大城市(地级市)经常隔了几百公里。
我记得十年前,我去阿克苏出差,绿皮火车,一天一夜,才能从乌鲁木齐到1000公里以外的阿克苏市,而喀什和和田都要1400多公里了。
新疆的交通是这十年才便利起来的,高速多了,火车提速,班次也多了,飞机航班更是多了很多(ps:新僵是全国机场最多的省)。
第二:新疆的医疗资源分布相当不均,乌鲁木齐集中了全疆最好的医疗资源。
各地州的医院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哪怕是地市级的三级医院,在设备和医生技术水平上也有比较大的差异,以前非常明显,这几年已经好多了,援疆专家帮了很多忙。
所以基本上别说疑难杂症,以前稍微严重的疾病,需要大手术,只要家庭条件还行,时间允许,各地州的患者都会来乌鲁木齐的医学院和人民医院看病。
我实习的时候,感觉各科室至少有一半的患者都是外地过来看病的。
所以,如果是十年前,这个孩子的胳膊应该是很难接上了。
但是即使在现在,一千多公里,几个小时,又是汽车又是火车的转运,两个医院的接力,如果不是这些平凡的英雄,不是这超级好运,要成功接上断臂也真的是很难的事。
很小的一个阻碍就能耽误重要的时间。
这一个个,一段段,一层层的接力,让他成了。
最后别扯什么主不主旋律。
这个真实故事打动我,尤其知道这个背景下,它的生成有多么的难得。
好故事很难找,又能找到合适的演员不掉链子的把他拍好,就更难了。
如果电影院有这个电影,我一定去电影院支持,这个有点可惜话说小麦这个称呼,让新疆人的我还是有点出戏的😂
本来挺感人的故事,结果拍得不尽人意。
对于那对兄弟着墨不多,像是在记流水账一样。
其实很多点可以多些表现的,比如那个叛逆的孩子,对父母不假辞色,可他确实最善良的那个人,最后主动下飞机那很突兀,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乘客候机那段也是,很杂很混乱。
博纳总有本事把好好的故事拍的奇奇怪怪的。
看到最后,就觉得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故事,没看到重点,不知道最后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个影片的故事挺感人,电影也是来自真实发生的故事,但电影中表现得略显平庸,没有特别大的亮点,也没有特别吸人眼球。
最喜欢影片里的一句台词“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立下的所有规矩,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给它让路的。
”希望现实生活中多一些人性化思考,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所有事情都能够变通,都能给生命让路最近发生的农民集资建桥,被硬拆还判刑的事,事实是没考虑到民生真正所需,忽略了农民交通不便,没有这座桥需要多绕行70公里路的事实,希望当局者也能适当变通。
「人的生命第一位的,立下的所有规矩,在关键的时候,是可以给它让路的。」根据2021年新疆和田断臂男孩抢救的真实故事改编。看了一个电影的片段,出于好奇看完了整部电影。为运送伤童轿车开道的闹市区交警、清创并推荐乌鲁木齐接断臂手术的本地骨科医生、让滑行飞机停下来掉头接伤童并感叹「生命可以使规则让路」的机场人员、主动让出机舱座位给伤童的一家三口、飞机上为伤童止血和治疗气胸的空姐和医生、改变航线为接臂手术抢下17分钟宝贵时间的机长、以及说出那句让人热泪盈眶「医生的两分钟、他的一辈子,我们不要放弃」的接臂手术医生。非常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每一个平凡真挚的善意却在这里显得分外动人,每个人都是断臂小男孩的平凡英雄。很棒的故事素材 再加上全明星阵容,可惜导演讲故事的功力弱了一点,像一篇平铺直叙的流水帐,可惜了。
2/5,虽然很自我感动,但是人嘛,确实很大程度靠着陌生人的善意活下来
在看到医生说保命还是保手臂时我真的忍不住换台了。都这时候了肯定生命优先啊,还能选?比保大还是保小还离谱!我甚至怀疑这是在黑我们中国医生。
一般。。。。剧情实在太无聊了
一部揪心又感人的电影!7岁小男孩意外陷入绝境,8小时内必须得到医治。在这场紧急救援的接力中,每个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全力以赴,无私配合,犹如一缕一缕微光,汇成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 炙热耀眼,是光明,是力量!但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并非大家合力完成的英雄壮举,而是普通人心中无法克制的善念,这一点在张一山那个角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一名刚刚经历过失败手术的医生,他产生了自我怀疑,在飞机上面对受伤的小孩,他几次想要出手,却又无法突破心魔,隔着口罩都能看见他收紧的咬肌,他的手反复放在安全带的卡扣上,那是他内心的斗争。当小男孩出现气胸,此时只有他能救人,这时他再也没有了犹豫。这时医生无法克制的本能,也是普通人心中无法克制善念!
好好的一个原型,改成生硬煽情,尴尬的台词,只有李冰冰的角色是台词和表演都自然的
本来不是很期待这部,电影开场的时候看着那种电影频道的画面还在不断降低预期,结果很快就转入剧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抓紧节奏,接力赛般的传递下去。普通人的善意是生活中唯一能打动我们的时刻,本片死死的抓住这个要点,节奏控制得很好,细节呈现不错,情绪一直稳住了,算是一个惊喜。收尾干净利落,没有刻意煽情,成为同类题材中比较优秀的部分
做人真的别轻易信命,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奇迹会降临到你身上,或者你会为别人创造奇迹!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不复杂,一个一群人救一个孩子的真实故事。但难得的是,电影用寥寥笔画,把每个小人物都勾勒的非常立体。机场和父母闹别扭的蓝头发叛逆小伙、有手术失败阴影的辞职医生、等着过五一陪老婆孩子的机长、安慰有分离焦虑症孩子的乘务长、睡觉打呼的医生……恰恰是这群如你我一般的小人物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建立起了一条通往未来的生命传送带,完成了8小时,1400公里,冲破极限的救援奇迹。
导演是拍mv出身的吧,就这混乱的叙事,强行的煽情,简直浪费了李冰冰的演技
你发表的关于《平凡英雄》的短评已被移除, 原因:含有违法或不良信息。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
点映已阅,意外的好看,本来想着事主旋律的感动,没想到大家的演技真的可圈可点,没有刻意的煽情,还是感动的流泪!一个个爱心接力,让人动容,好看,加油,平凡的人。
打卡,中规中矩
是真实的故事啊!太感动了~每一个平凡的善意都意义非凡!(除了那段尴尬无比的哇哈哈,好败笔)
故事确实令人感动
新疆是个好地方,血脉相连是一家。载歌载舞娃哈哈,博纳旋律真的尬。
哭了,然后觉得,到也没有人有义务承担
主旋律嘛,没啥好说的,拍的还算紧凑动人,真实事件改编,还原的相当到位,演员也都演技在线,真挚感人。对焦平凡人的主旋律,更容易打动人,毕竟生活中没有多少可歌可泣,每个用善意温暖帮助别人的人,都是平凡的英雄。
故事还是很感人的,只是呈现的方式让人嫌弃,他们不懂得如何卸去令人反感的高伟光。
取材于真实故事。时间与生命的竞速。断臂男孩在转院求生的过程中,收获了无数陌生人、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善意与鼓励:交警+交警支队一度绿灯;步行街人流让道;航班延误等候;飞机乘客下机让座;空乘机组人员+乘客们无微不至呵护;医生精湛的医术缝合等等。正是这些平凡英雄们共同构筑起我们岁月静好的年代!
小朋友的不幸,同时也是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