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冷血追击

Cold Pursuit,冰天动地(港),酷寒杀手(台),穷追不舍,冰峰追击,硬粉,Hard Powder,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

主演:连姆·尼森,劳拉·邓恩,米切尔·理查德森,迈克尔·艾克朗德,布拉德利·斯泰克尔,韦斯利·麦金尼斯,汤姆·巴特曼,多米尼克·隆巴多兹,尼古拉斯·福尔摩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挪威,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冷血追击》剧照

冷血追击 剧照 NO.1冷血追击 剧照 NO.2冷血追击 剧照 NO.3冷血追击 剧照 NO.4冷血追击 剧照 NO.5冷血追击 剧照 NO.6冷血追击 剧照 NO.13冷血追击 剧照 NO.14冷血追击 剧照 NO.15冷血追击 剧照 NO.16冷血追击 剧照 NO.17冷血追击 剧照 NO.18冷血追击 剧照 NO.19冷血追击 剧照 NO.20

《冷血追击》剧情介绍

冷血追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内尔森(连姆•尼森 饰)是基欧滑雪场的扫雪车司机,身为荣誉市民的他终日勤恳工作,以保证这座宁静小镇交通的顺畅。有天突然传来儿子身亡的消息。为了追查出杀害儿子的真凶,怒火中烧的内尔森不惜以身犯险,卷入重重杀人案,踏上了歼灭贩毒团伙的道路。复仇路上,狂妄冷血的毒枭“海盗哥”、残暴的印第安帮派首脑“白牛”等浮出水面,错综复杂的凶狠敌军、险象环生的黑帮对峙、以及枪林弹雨下的生死大战,一场冤冤相报的血雨腥风席卷了这座雪白安宁的小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伊卡洛斯首秀红色人间恐怖2花钱月下怪人开发部的黑井津小姐贤惠幼妻仙狐小姐游戏人生零城中之城恋爱好滋味卡彭花样少年少女初代吸血鬼第三季巴斯克久远时光蛇女添丁地下忍者雨和闪电的气息荷兰杀手第一速度摩尔庄园冰世纪像我们一样年轻惊天东方号乔·罗根:破釜沉舟不能说的秘密格雷迪的农场飞行少年大明按察使痴情男子汉幻影天使内科朴院长

《冷血追击》长篇影评

 1 ) 以暴制暴!北欧犯罪片与美式喜剧片的冷血融合,连姆大叔又揍人了

连姆·尼森,这个身高1.93的爱尔兰老男人,在50岁之前用儒雅刮起了一阵绅士风,摇曳了无数人的魂。

在《辛德勒名单》中,他有一眼勾魂的魅力,一个又一个女人流连于他的温柔,备胎都当的心甘情愿,只愿与他春宵一刻。

50岁之后, 连姆·尼森突然被激发出另一种潜能,体内的爱尔兰热血开始激荡。

打开了任督二脉的连姆·尼森在《飓风营救》(Taken)里为营救女儿大杀四方。

影迷恍然大悟,原来看连姆·尼森揍人也如此爽快。

随后一连出了两部续集,三部影片在全球刮起中年大叔狂潮,一共拿下惊人的9亿美元票房。

整个系列,为了营救亲人,大叔在片中手起刀落共击杀了200多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见神杀神遇佛斩佛。

随后,连姆大叔又先后在《空中营救》、《通勤营救 》、《天龙特攻队》等动作片里完成了“海陆空”全天候救援,把中年男人的荷尔蒙燃烧到了极致。

一年没有揍人的连姆大叔最近在新片《冷血追击》(Cold Pursuit)中再度亮相。

影迷一看简介,为子报仇,黑帮杀戮,雪地枪战,估摸着一定是连姆大叔又开发了新的凑人方式和场所,而且洁净的白雪和鲜红的热血一定蛮般配。

影迷们和胖哥怀着同样的观影期待迅速入坑,结果看了一半发现导演不按套路出牌,当头棒喝之后一阵眩晕,发现连姆大叔原来还能演暴力黑色幽默啊。

《冷血追击》其实改编自挪威导演汉斯·皮特·莫郎的另一部电影《失踪顺序》。

影片特有的北欧暴力和地域文化,以及影片中不时杀出的黑色幽默令人记忆犹新。

但影片极为小众,观看过的人不算多,这为《冷血追击》留下了一定的观影空间。

《冷血追击》从风格到故事几乎就是《失踪顺序》的美国落地版。

把地域空间搬到了美国的冰雪小镇,男主角换成连姆大叔,核心的黑帮火并,城市利用毒品侵蚀小镇等元素背景直接嫁接使用,让北欧暴力美学在好莱坞开出了异样的花朵。

平心而论,出自同一个导演,且故事分割高度类似的作品,《冷血追击》比《失踪顺序》显得更加工整,处处带着好莱坞修建过的痕迹,但同时也失去了《失踪顺序》那种粗糙的凛冽感。

影迷们各求所需,两部影片选择观看其一,都可获得不俗的“反类型”体验。

《冷血追击》中,连姆大叔饰演一名平凡的扫雪车司机尼尔斯·考克斯曼。

才获得小镇年度人物奖,却意外得知儿子因为吸毒过量死去。

人生大起大落,中年丧子,让他的家分崩离析,人生触底的他差点在家中选择饮弹自尽时,突然得知儿子的死原来有蹊跷。

他顺藤摸瓜,希望一步步抓到幕后黑手,报仇雪恨。

按着这个套路,《飓风营救》的戏码看似就要压不住火,可导演偏偏剑走边锋,不断打破叙事套路,让偶然性反转取代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膨胀。

靠着自己“干净”的身份,无害的外貌,考克斯曼不太好看地击杀多名小毒贩,但离黑帮头目却“咫尺天涯”,知道了对方的名字,却永远也够不到对方。

但毒贩的相继失踪却引发了“维京帮”头目的猜疑,觉得是多年宿敌印第安帮派在宣战。

于是维京帮以杀死印第安帮派头目儿子作为警告。

这一挑衅撕毁了两个帮派多年的“和平协议”。

印第安帮派头目决定“以牙还牙”,势必要杀死对方头目的儿子报仇雪恨。

无名小辈考克斯曼就这样引发了当地两个黑帮毒品组织的世纪火并。

高潮时刻,双方混战,考克斯曼上演了精彩的“黄雀在后”,一连串的偶然推进故事,把结局引向了令人瞠目结舌又捧腹爆笑的惊喜结尾。

按照影片的发展模式,主角考克斯曼在后半段其实渐渐隐退“幕后”,两位性格特征强烈的黑帮大佬浮出水面。

一个看似强硬,实则懦弱无厘头,遇事犹豫不决,有时候还比不上自己印第安裔的前妻;

另一边却是实打实的老派硬汉,看上去被时代抛弃,在现代环境中格格不入,但印第安人的果断作风又让人物充满了独特魅力。

三对父子关系还发生了奇妙的重合,考克斯曼绑架了维京帮老大的小儿子,最后还和印第安帮老大惺惺相惜。

人物之间关系发生着让人无法预料的化学反应,故事在反转中“横冲直撞”,这种反套路的叙事方法的确让人惊喜连连。

另外,《冷血追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暴力中不断插入的喜剧元素。

比如维京帮老大身为毒贩,却给自己的小儿子制定了严苛的营养餐,在旁人看来,这简直比毒品还丧尽人性。

自己崇尚暴力,而儿子却温文尔雅,喜欢大师古典乐曲,把暴力看作儿戏和冲动的表现。

影片甚至对美国式的“政治正确”进行了调侃。

一群印第安黑帮去到酒店,不靠暴力,不洒美金,不骂脏口,仅仅凭借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威胁大堂经理要在网络上“写差评”就获得了VIP入住的资格。

这类角色与行为的“反差”笑料充斥全片,很好的缓和了影片的节奏氛围,同时丰富了人物性格层次,将北欧式的黑色幽默融入到了美国语境之中。

看片之前,抛弃自己的固定类型成见。

看片时,保持着接纳一切的“放空感”,相信你能从中获得新奇的观影体验。

完成了“海陆空”营救的连姆大叔也算跳出了既有的类型舒适区,让我们看到了他冷幽默的一面,中年动作明星的转型,难道就要从这部北欧剧情片开启“融冰”之旅了吗?

我们拭目以待吧!

 2 ) 关于《冷血追击》的观点

应该是翻拍2014年的挪威电影《In.Order.of.Disappearance》的,觉得还是挪威版的好看,看见连姆总有一种出戏感。

挪威版的悬疑感更强,剧情节奏控制得自然,台词也更精炼,男主全程表情冷酷,淡定和果断,人狠话不多的形象深刻,背景音乐与情节的发展结合的非常完美,文艺感更强,表演更加自然和抽象,不愧被冠以挪威最佳悬疑电影。

这版的商业性比较强,更多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元素夹杂在里面。

两部拍摄的雪山和雪景都非常美,铲雪车铲雪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3 ) 超级推荐的黑色幽默电影

总得来说,讲了三个儿子奴爸爸杀别人儿子和为自己儿子报仇的故事。

其实整个剧情逻辑非常简单,要不是有警察戏份,我都觉得是美国版武侠了。

但这部电影一点都不一般。

你完全不用想到底死了多少人,导演一直在帮你数着;毒枭杀手们叫什么名字,不重要,看完后你一定会记得地狱、圣诞老人、海盗、白牛等代号;鼎鼎大名的毒枭竟然是个被铁血爸爸强硬带大并不允许自己儿子摄入糖分的、深谙各种黑帮套路、让杀手遵守职业道德的逗比;海盗儿子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细节简直让我亮眼亮到不行;海盗手下的酒店20美元泡保洁员也是充满了笑点和讽刺;居然还看到了无耻之徒的大姐。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配乐也非常有意思,直接被种草了两首芭乐插曲。

其实这部片子是非常典型的黑色幽默作品,内核悲伤,但却充满了幽默明快的细节。

非常非常推荐,差点忍不住要打五星了,可能是太久没看过同类型的片子了吧。

 4 ) 一部意外有惊喜的复仇片

本来以为是俗套的复仇电影,开头电影气氛也比较沉闷,随着剧情发展各种桥段比较诙谐幽默,情节展示不同角度父爱,比预期精彩很多~男主全程冷酷脸,演技在线,看着比较憨厚深沉,一些血腥的场面都很隐晦的拍摄,这点比较喜欢~~~~~~~~~~~~~~~~~~~~~~~~~~~~~~~~~~~~~~~~~~~

 5 ) 全程反套路!这部充满黑色幽默的复仇片要“爆冷”!

9月6日,有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冷血追击》上映了。

导演汉斯·皮特·莫朗,作品三度提名金熊奖,有意思的是他还把自己的《失踪顺序》翻拍成了本片。

主演连姆·尼森,硬汉专业户。

他的作品除了《辛德勒的名单》《金赛性学教授》《傲气盖天》等佳作,近来多部营救题材(三部《飓风营救》以及《空中营救》、《通勤营救》)更使他树立了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

同时,本片也是连姆·尼森最后一部动作片,因为他曾经宣布不再接拍动作片,就如同他所说:“朋友们,我TM都65岁了。

”过了花甲之年还那么拼,给他点个赞,且看且珍惜吧。

那么这部片讲什么的呢?

豆瓣网友@Quester 对他的“营救宇宙”和本片进行了调侃:连姆·尼森:飞机火车地铁各种交通工具都试过了,我不知道还有啥?

导演:你开过铲雪车吗?

连姆·尼森:好吧~我每次都是救儿子女儿,这次一上来就玩没了还怎么救?

导演:你试过救别人的儿子吗,我们这次安排你救的是你仇人的儿子。

连姆·尼森:呃,可以试试~但是为什么最后弄成了个黑帮片啊?

导演:其实本来就是个黑帮仇杀片,为了您出演我们给加的戏~虽然只是猜想的对话,不过本片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连姆·尼森饰演的是一个父亲内尔森,儿子被卷入毒帮的纠纷被杀害,他就毅然开始追查和制裁害死自己儿子的人。

然而没想到,当他连续干掉大毒枭“海盗”几个手下后,“海盗”却以为是另一个毒枭“白牛”干的好事,直接干了票大的……再后来,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牵连了众多的人员,为我们呈上了一出N种死亡方式。

全程高能,充满着黑色幽默,每死一个人都让观众很不厚道地发笑,最后的结局当然也是出乎意料,死的最后一个人和死法成为最后一个笑点。

这部影片不是没有瑕疵,前面交代起因和人物的过程就相对慢热,但这其实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就是将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有血有肉。

他不是一部塑造个人英雄形象的电影,虽然男主内尔森执行的是复仇任务,但他仅仅是一个上台没有勇气,回家被老婆嫌弃,连杀人手法都是从侦探书上模仿的“糟老头子”。

低配复仇者飙车,留给连姆·尼森的交通工具不多了!

但“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你永远想象不到就是这么一个开铲雪车的“荣誉市民”为了给儿子报仇,敢周旋于两拨贩毒团伙之间,将他们玩得团团转。

要知道他面对的匪徒并非傻子,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亡命徒。

毒枭“海盗”的性格非常突出,冷酷无情,对下属和家人及其严格,尤其是对儿子的教育近乎变态,一周的食谱简单得可怜,但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他就是这么长大的。

不过就算他这么硬气,也有一个能让她服服帖帖的前妻,想知道怎么抓住男人致命的弱点吗?

看看影片就知道了。

比起气氛严肃的海盗团伙,白牛一伙则显得很逗比。

同样是儿子离世,白牛和内尔森一样,面无表情,但实际恨得咬牙切齿,可惜一看到滑雪场就撒欢的场景,还是不禁让人联想到哈士奇……说好的冷血杀手呢?!

大人的圈子这么乱,别忘了还有一个天真的孩子,他的心纯洁得跟背景的雪一样。

在绑架海盗的儿子之后,内尔森的招牌技能居然将小鬼的好奇心够了起来(他对亲爸都很冷淡),俩人上演了一段温情的故事。

我当时心想:这不是斯德哥尔摩情结吗?

以往都是电影呈现这样的情节,观众来分析这个心理现象。

但是这个可爱的小鬼直接问内尔森:“你知道斯德哥尔摩情结吗?

”当时就让影厅的观众笑翻了,还有自带分析心理的小孩人质吗???

不用担心,这些精彩情节只是“冰山一角”。

在“哪吒”撑起的暑假档之后,9月几乎清一色国产片,这部进口片像是一股清流。

今年引进的《一个母亲的复仇》《无所不能》也是复仇片,基调比较压抑,但《冷血追击》就比较反套路,让人惊喜不断。

话不多说,还是得由各位亲自观影,领略连姆·尼森的硬汉魅力。

END【更多精彩】

韩国年度神作角逐奥斯卡,你真的看懂了《寄生虫》?

听了《哪吒》导演爆猛料,你就知道这部电影不火才怪……

 6 ) 为爱出手

两个父亲,不,三个都是父亲。

两个父亲因缘巧合到在前后脚时间里被海盗杀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共同联合干掉了海盗。

意外的,并不血腥,甚至暴力的都没那么严重。

在内尔森执意于用空拳把‘’地狱‘’面部打的血肉模糊却笑了出来。

"海盗"也有自己的儿子,儿子很贵族气质,很聪明,甚至善良,一点不像他也不像他母亲。

他和父亲就如天使和魔鬼。

最后,两个没有了唯一儿子的老人一起走了一段路,不知道会不会还能约上喝上一顿。

 7 ) 兴奋拖太久不是好事,会疲软

我没有看过挪威版,所以看时非常新鲜,这是好事。

电影首先出现的是一句话,毒舌王尔德说的:“有些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给别人带来欢乐,而另一些人则是一离开就让别人快乐。

“大意如此。

我看到这句话就忍不住喷笑了。

这是我喜欢的调。

接着出现的画面是茫茫雪地,远处露出冷峻岩石的连绵雪山,就是这样的环境下,有一辆车孤独前行,开出一条新的路。

我这么详细地说是因为,这时的背景音乐很奇怪,非常不搭调的带着法国味的欢乐活泼一听以为故事已经完美结束或着配着暖暖炉火镜头远去的音乐。

这部影片在一开始就在告诉你,它不按常规出牌。

中年丧子,去确定尸体,很悲伤很沉重的啊,可是在推开门进去时先看到贴在门口的工作提示:放进冰柜的尸体头一定朝外。

这个细节我真的觉得超赞。

现实与现实之间出现的不接轨在这里开始,接下来,本以为从冰柜一拉就可以看到儿子,观众也大概这样认为吧,可是却需要你等待工作人员吱吱哑哑地摇着。

悲伤的情绪与镜头语言不协调地一起出现时,好像就是喜剧。

喜剧从来都不是把开心的事情说给你看的。

细想起来,可以谈的细节很多,即使像打酱油般出现的警察,也是在回应杀手说的那句,因为警察总是慢一步得到消息啊。

一部基调是仇杀、贩毒、歧视的暴力片,杀人是一个接一个,一群接一群的黑帮片,有如此多的不尴尬的笑点,我觉得作为一部商业片,它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讲故事,如果出现了一把枪却不响,这把枪就不应该出现。

在这部电影里,我能看出导演的野心,因为他已经把他想要的那棵树的雏形画出来,像画画那样,我们一开始都会从模仿开始,我能看到昆汀与科恩的影子。

只是与他们对比,还不够利落,节奏还不够在点上,有点含糊。

它没有累积的快感,没有瞬间高潮的爆发点,兴奋拖太久不是好事,会疲软。

3.5分给电影,加0.5分给我喜欢的连姆尼森大叔,帅得来又挺拔的老人没有那么多的,要珍惜啊。

 8 ) 法外之地的私刑幽默

《冷血追击》是连姆尼森大叔今年出镜的一部新片,导演是个挪威人,这部片子是他翻拍的,翻拍的就是他自已以前的一部片子。

呃嗯,这本身已经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位导演是有多爱这个故事啊,拍一遍挪威版还不够,又拍一遍美国版……受大叔“营救”系列片的影响,我以为这又是一部动作猛片,结果看了三分之一就发现不对,这分明是个黑色喜剧嘛全片笑点多得数不过来。

先简介一下剧情:大叔是北方冰雪小鎮(镇名似乎是虚构的,带双关)的铲雪车司机,有个儿子是小镇附近城市机场的行李搬运工,有个太太贤惠淑良,大叔本人一脸憨厚老实,影片一开始还得了小镇的年度公民奖,简直看不出来有任何刺激出现的可能……结果转眼反转,大叔儿子突然被当地毒贩害死,全片节奏瞬间跌入时不时觉得好笑,但又总觉得不应该笑的起伏之中。

简单地说,这就是大叔私刑杀人为儿子复仇的故事。

然而杀再多人,他的儿子和老婆也回不来,他本来拥有的平和温暖家庭再也无法复现……这是多么冷硬悲伤的故事内核啊,结果拍成一本正经的搞笑模样,实在是很难言表。

而且,我本来以为大叔又会贡献各种打斗场面,结果导演十分厚道,一到关键血腥场面就全部跳过了……大叔最出力气的镜头只是扛着铁丝尸体包扔到冰瀑下面去,那略显蹒跚的背影与其说是恐怖还不如说是滑稽,特别是连续扔了三遍的时候。

片中充满了各种讽刺和暗喻的细节,我就不一点一点剧透了,有兴趣的人自已去看,总之从没见过哪部片子死了这么多人且每个人都死得莫名搞笑,每死一个人还都有字幕出现认真介绍该人的宗教信仰(图片)、姓名以及外号,于是最后一幕黑帮火拼大战后出现满屏的字幕(死人太多),效果无比令人喷笑。

连姆大叔在这部片子里连个来路都没介绍,铲雪车司机大叔为什么杀伤力如此之大?

完全不加背景说明(只有他老婆提过一句“打猎”),不过,从大叔的爸爸和弟弟都曾经是毒贩手下的细节来推断,大叔也应该是练家子吧,而且很显然,大叔对法律这种事一点儿都不感兴趣。

莫非大叔曾是法外之地的深山猎户?

儿子蒙冤而死,大叔唯一打算做的事就是靠自已把杀害儿子的仇人全部干掉(其中听弟弟的找了个所谓职业杀手结果鸡飞蛋打,证明什么人都不如大叔自已靠谱),什么警察,什么正义,什么揭露真相,都一边儿去,大叔杀起人来,那叫一个干脆利落绝不含糊。

是不是,在真正的痛苦面前,任何道理制度都显得非常荒唐,唯有“以眼还眼”才是这世间真正的公道?

复仇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算盘可打,有的只是复仇者自已心里的那一杆秤。

什么样的报复才够呢?

端看复仇者的能力大小了。

兔子永远无法向野狼报复,只能变成佛系……法制仅存在于不让报复只让算计的文明社会里,当什么样的痛苦都可以用算盘珠子打来打去衡量数码的时候,报复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交易:也即,我的痛苦,可以为我换来多少补偿?

不要任何补偿,只想将痛苦的感觉如数甚至加倍奉还,这才叫报复。

问题就在于,想让别人痛苦,那得自已够强大才行。

而且,报复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复仇者已经遭受的痛苦根本无法消除,无论报复得多么彻底,无论被报复的对方有多么凄惨,都无法改变复仇者已经遭受重创的事实……这么一想,复仇者刻骨而无法治愈的悲哀真是永夜般漆黑。

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当一个复仇者呢?

这片子从头到尾,没见大叔哭过,但儿子刚死大叔还不知道有仇人的时候,那一场准备吞枪自杀的戏,已经完整刻画出了大叔痛苦的深重,复仇成功之后又能怎么样呢?

大叔最后开着铲雪车下山,是打算潜逃,还是打算自首呢?

影片没有讲大叔的结局,而最后警察与快要咽气大毒枭的喁喁私语,应该是在暗示这警察也是毒枭的手下吧?

所以法律在此地真正就是个笑话,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叔还是远遁比较好,也许去印第安人保留地藏身是个不错的选择,痛苦虽无法消除,但经过这么一番报复的宣泄,估计大叔该可以获得些许平静,兔子的佛系里饱含着无可奈何,野狼的佛系里却会多一丝随遇而安……总之佛系没什么错啦,只要还想继续活下去。

最后给大叔点个赞,拐骗小男孩之后读铲雪车说明书当睡前故事的场面太萌啦,大叔这种形象,就算当绑匪也会让人觉得安全感满满吧……好吧,鄙视一下我自已这无可救药的外貌协会心态。

 9 ) 还不错,值得推荐

#玛妮的自我修养##冷血追击#感谢玛妮观影团带我们看这么特别的黑色幽默电影,全片围绕着父亲为儿子报仇展开的一系列侦查,追踪,抛尸手段也相当老道,全程并没有什么血腥场面,在紧张的复仇中又不缺乏幽默。

另外电影是挪威导演这部电影可以让你见到科罗拉多州比铲雪车还高的超级积雪,以及大雪过后的美丽风景,而且里面酒店很美很有特色。

特别那个小演员,最感动的是男主给绑架的孩子讲睡前故事,实在没的书讲,念的是他铲雪车的说明书,很有爱很感人。

 10 ) 走出“营救宇宙”,期待“奥斯卡.辛德勒”的回归

看到片名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一直认为影片命名是很高深的学问,不是一定要真切的反应电影的内容,也不需要让人一眼就明白这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就算是商业片,也可以尽量将片名文艺化、抽象化,给人多一丝遐想。

对于动作类型的商业电影,个人觉得州长的经典大作《真实的谎言》代表了此类影片命名的最高水准。

《冷血追击》,这个生硬且耿直的片名,像极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港台地区对好莱坞电影的译名风格。

那个年代,街头巷尾的录像厅刚刚完成对热血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各家各户客厅电视柜里的VCD、DVD机。

音像店、租碟市场的显眼位置都是当时最火爆的港台、好莱坞枪战动作电影海报,片名基本上离不开“绝地”、“极速”、“绝命”等等诸如此类。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每看到这种复古风浓郁的片名都有一种被穿越的感觉。

说回影片,近些年连姆尼森大叔深陷《xx营救》系列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他不辞劳苦的利用自己敏捷的身手、万能的主角光环,嫉恶如仇的铲除各国恐怖分子、黑恶势力。

对于没完没了的《营救》宇宙我也是深恶痛绝。

当看到这部作品与营救风格高度雷同的片名时,几乎就认为是换了马甲的衍生品,顿时毫无期待。

末了才发现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营救》系列的cult片,风格上能看到一丝昆丁塔伦迪洛的影子。

暴雪、边城、复仇,很多细节都充满着黑色幽默。

每一个人物都不会显得多余,通过神情、动作、对白,被塑造得有棱有角,个性鲜明。

随着目标被逐个消灭,心中都伴随着一种释放和宣泄,仿佛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在主人公的冷血追击下,一并干净利落的快意恩仇,实在大快人心。

观影完毕,真心期望连姆大叔能走出自己的《营救》宇宙,毕竟当年的”奥斯卡.辛德勒“是那样的光芒万丈、深入人心。

加油,大叔!

你会回来的!

《冷血追击》短评

预告说是《2019年最热血动作爽片》,exm? 除了一言不合拔枪直接枪毙之外本片基本毫无动作可言。寥寥的黑色幽默不能掩盖剧本的老套和单薄:小男孩看见他爸被人杀死结果蹦蹦跳跳地开着铲雪车走了是什么鬼;警察就是个摆设,连杀数人抛尸野外不会受到制裁(杀人如麻的人一点事没有,像极了《机械师3》)。难道黑色幽默就可以凌驾于法律与三观之上吗?不过连姆尼森父爱溢出与小男孩共处的片段还是很温暖的,还有贯穿影片的冰雪盛景也是极美的。

3分钟前
  • Number Wan、
  • 较差

禽兽 连响尾蛇都不放过

7分钟前
  • 徐友惟
  • 较差

岁月是把杀猪刀,连姆大叔廉颇老矣

8分钟前
  • 今晚夜色真美
  • 较差

昏昏欲睡142

13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较差

黑帮老大看腻了《飓风营救》《空中营救》《通勤营救》,为了防止连姆·尼森再拍一部《冷血营救》所以一开头就派人把他儿子杀了。既然儿子被杀了,就不再是救老婆孩子的故事,也不再是老掉牙的硬汉孤身一人单挑整个帮派。而是老大爷哭诉无门、想要自杀之时,竟然阴差阳错之下导致两个帮派自相残杀,从而坐收渔翁之利。一方疑心太重,另一方绝不和解,不争个你死我活誓不罢休。一方过于自大,另一方不只是心疼儿子,更是把儿子的死当成合理反击的借口,让男主有了可乘之机。本以为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恶战,没想到还没怎么动手就完成了复仇,而且还为民除害立了功,不费吹灰之力粉碎两大黑帮。有时候运气比动手好使多了。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中规中矩的翻拍,不知道为什么北欧系列翻拍后就少了原本那种清冷的味道,即使是导演翻拍自己也不如原作精彩了。这版毒贩头子比原版弱许多。

17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影片根据2014年挪威电影《失踪顺序》改编,讲述了……”嗯??《失踪顺序》不也是这个导演拍的吗?我改编我自己?(其实是重拍,至于为什么重拍……我也不知道)

2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情节不能细琢磨,只为了死人死得爽。不过太喜欢这片子的幽默感了,与故事的血腥结合得很好,有点低配版科恩兄弟的意思。

21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冰天雪地里的黑色喜剧,充满了离奇与荒诞

22分钟前
  • 声声慢
  • 还行

不温不火的节奏们看上去很荒诞!没劲!差评!

26分钟前
  • xiangkaiad
  • 较差

这次幸好连大叔没有再上演父亲千里闯单骑的场面,重点是那几个印地安黑帮人物太帅了,劳拉-邓恩一如既往的美

27分钟前
  • Anondot
  • 还行

电影比较风格化。一些情节经不起实际生活的检验。但是电影把冰雪覆盖的小镇拍的很美,故事很戏剧性,还是挺不错的。另外感觉这个小镇的供暖系统真的是超级好。

29分钟前
  • feet
  • 还行

看过两遍,好看,连姆·尼森品质保证

33分钟前
  • William
  • 推荐

在《波西米亚》和《冷血追击》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选择了后者,冰天雪地的背景之下印第安人作为重要角色的剧情电影让我不由地想起《荒野猎人》和《猎凶风河谷》。不同于前两者的肃杀而悲悯的整体基调,本片充斥着黑色幽默,氛围非常轻松愉快。看到片尾我又看到了读大学时所在地的省政府高调入镜,所以这种被白雪覆盖的山峰河谷的场景基本都是要在这里取景吗,这省唯一特产估计就是白(冷)雪(到)皑(怀)皑(疑)的(人)国(生)家(的)公(气)园(候)了[允悲]

36分钟前
  • 渐渐融化的飘雪
  • 推荐

意外好看,新意十足,各种黑色幽默,黑帮有趣的绰号,每死一个人后的十字架以及意想不到的决战…还有雪景太美

37分钟前
  • James Bond
  • 力荐

前半段连姆尼森动作片。后半段黑色喜剧,互相杀儿子解气,为什么黑帮都要取外号

41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冰天雪地开特斯拉?!

43分钟前
  • 如风࿐
  • 较差

尼姆连森:当父不易啊! 莫名其妙的一个接一个的挂了最后一个小朋友开着铲雪车走了。

45分钟前
  • 幸哉乐活
  • 较差

失踪顺序。

5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好喜欢本片!非常风格化,冰天雪地小镇的黑色幽默,有几个部分真的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哈

52分钟前
  • Amsterdream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