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恋爱氛围感的韩剧,用记录片采访的形式回答了恋爱中的男女都关心的问题,但故事的核心还是男女主。
旅行,海边,邂逅,好像每一个元素都拥有着令人心动的魔力,把人从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旅行是这样,爱情也是这样,人总是对这两样东西抱着希望改变自己死气沉沉人生的期待。
而事实上呢,在面临爱情的时谁不是带着一大堆问题来的。
爱情、工作和性格一团糟的李恩梧遇到了朴载沅,喜欢自由生活的琳伊遇到了传统的景俊,暴脾气口是心非的宣宁遇到了软弱被动的无业游民姜建。
性格的改变让女主遇见了爱情,也是爱情改变了女主的性格。
除此之外,现实的爱情总是因了解而分开,因理解而释然。
如果不能像男女主般死缠烂打,可能也只是一时的藕断丝连。
但一直到女主角说喜欢你的心意比寻找自己更重要的,忽然就明白编剧是想把恋爱描绘成了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
以往的戏剧,总是通过否定一个灵魂去肯定另一个。
想见你里陈韵如和黄雨萱是不同的灵魂,哲仁王后里金昭容和张奉顺是不同的灵魂…不同的灵魂总是在爱的人面前原形毕露。
但是无论是朋友还是恋人都没有去否定那个过去的李恩梧,那个愚蠢、胆小、犹豫的自己。
当听到麟伊对恩梧说:很喜欢那个过去的你,也喜欢现在的你,那都是你。
我竟然也跟着哭了起来,真是神仙的友谊。
曾经性格内向的人,或许都有过接受别人建议的经历:当翻开同学录的时候,竟然发现很多人不约而同建议你变得开朗一点。
好像那一刻,并不喜欢过去的你。
然后,当你有一丝改变,就开始肯定你,好像从内向变开朗是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可是,哪有那么多的改变,人本来都是多元的啊。
男主说:那个过去的李恩梧,假扮尹善雅的李恩梧,还是现在的李恩梧,都是你啊。
好像一直以来被人注视着的困惑,一下有了解答。
男主角这上帝视角的领悟力不是神父的话真的说不过去。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内向的人得不到关注,内向更容易让人自卑。
因为内向和自卑,可能永远不会和有些人深交或者有交集。
就像朴载沅在车上可能不会看那么多眼真实的李恩梧,两个人可能保持好感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会用两个月完成一场刻苦铭心的爱情。
可是,到底哪个才是正常的自我呢,朴载沅好像也因为扮作尹善雅的李恩梧做了很多疯狂,从未做过的事。
《看理想》第249期八分,讨论了冒险和真正的自我,觉得很适合这个话题,它谈论道:我们的自我,总有一面是比我们超前的。
我们的“我”比我们知道的大的多,我们的我只是真正自己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冒一些风险,获得一些自由,让他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应该勇于自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甚至自己从来没想过成为的人,而那一样都是你自己。
所以也许我们从来都不必纠结在人生的字典里要删除什么,增加什么。
因为那都是我们啊。
也会有人愿意去了解那些人生字典中想要删除的词,也有人关心你喜欢什么,是否也喜欢:下雨天,下雪天,阳光普照的日子,热拿铁,猫掌,一起散步,紫丁香的香气…
几年前,我以为恋爱发现是写男女关系最透彻的电视剧之一,没想到这两天一口气看完爱情法则,郑铉静还是那个郑铉静,简单地比较和总结下郑铉静有什么不一样了,什么还是那个味首先伪纪录片的风格从恋爱发现开始就很自然了,当然爱情法则因为是网播,时长和形式上把这种伪纪录片的风格都做到了极致,恋爱发现中的采访只是表达角色的心理状态,爱情法则里加入了ins, live streaming 等形式,使得角色之间都有了交流,无形中成了角色台词自带弹幕,男配女配有时带入观众视角,确实很有意思。
第二男主还是在盖房子,为什么郑编剧对盖房子情有独钟呢,我个人猜测郑编剧在首尔买房子过程中,大概遇到不少这种长的帅太会谈恋爱的男人,哈哈哈!
注意男主不是建筑师,本质上两部戏的男主都是开发商,只不过开发的物业类型不一样。
郑铉静笔下地男主都有点小自恋,小自以为是,嘴上绝不认输,可又每次被女主怼地体无完肤。
恋爱发现里大量地描写了男主的成长,让他意识到,即使曾经在一段长时间关系里,他一点也不了解和理解的女主。
爱情法则里这种关系也更加极端,男女主直接放到了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连男主知道的女主名字都是假的,性格了解为0.1。
如果说恋爱发现的男主在戏里有着幼稚自大自我为中心的缺点,爱情法则里的朴宰元唯一的缺点是,他太过完美。
朴宰元(你的人生太顺利了-恩梧台词),真是编剧亲儿子,对人生清晰而明确的要求-每年必须有一个月假期,一个月假期一定要有房车和冲浪; 对事业和作品-我说过要建四面都能看见北岳山的房子,就必须建,我才不管时间客户要求呢,这是我的项目。
他的人生可能有选择,但不存在彷徨,犹豫,因为他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但是他遇到了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正一片一片把自己拼完整的李恩梧。
从恋爱发现开始郑编剧很喜欢浓墨重彩的写分手,而且一直认为坦诚而真实的给出分手理由才是健康的分手方式,我们无法走出一段关系或者无法处理好下一段关系,是因为在上一段关系里无法坦诚。
可作者又抛出了致命的一个问题,被分手的一方是无法接受这种真实的分手理由的。
在爱情法则里,郑铉静好像给出了答案-尊重并接受。
的却就像台词中所说的,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比起了解别人,好像更加了解了自己。
在朴宰元的生活中,美好的如梦境的襄阳海边,有点像人生的魔咒,无数个为什么真的把他逼到崩溃,一段留言的分手,大概是他人生遇到的最大挫折,失败和否定了,似乎寻到尹善雅找出真相(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缓解他所受到的伤害。
之所以说朴宰元太完美,是他知道真相后还能尊重和包容女主,真的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郑编剧大概真的可以成为女性心理导师了,或者郑编剧笔下的女主都是她自己。
恋爱发现的女主就是一个看上去活泼开朗,实际很敏感,倔强,自尊心很强的女性,比如她说从上一段感情中学到了完全付出,下一段关系就要推拉。
从上一段关系里的不满意就忍着,到下一段关系里绝不首先道歉。
到了爱情法则里李恩梧的倔强也上升了一个等级,李恩梧能有勇气想要变成尹善雅,也是因为本身的倔强和不服输,为什么我不可以是尹善雅,你看我也可以是尹善雅,在这个世界上闪闪发光的尹善雅。
郑编剧笔下的女主太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女孩,但依然带着郑铉静的敏感,坚强和倔强,甚至循规蹈矩(我不喜欢平凡这个词,这个词太抽象了)。
因为我认识的那些懦弱的女孩既没有改变生活的勇气,更没有对自己性格的怀疑。
恋爱发现还在纠结于爱情关系的推拉,误会,是否能展现真实的自己等基于个人的问题,爱情法则里,郑编剧显然想试着跳出这个框架,从女性成长的角度去看,如果女性无法了解,接受自己,任何看上去美好的感情也并不真实的,也无法获得真实安全幸福的感情。
大多数女性似乎比男性生来就自我怀疑,大概因为从小就被教育满足别人的期待,大多数时候并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更多被社会标准所绑架。
在社会标准面前,李恩梧比韩夏天更加真实,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依然找不到事业的方向,勉强维持的爱情里,瞬间被扫地出门,没有家庭的助力,没有张扬的个性,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sign说多了都是泪啊。
愿每一个李恩梧都能勇敢幸福的做自己并且迎接改变,能抓住手边的幸福,也能潇洒的放弃不适于自己的执念!
-加上之前短評的一小段--- 男主的人生太顺了(编剧给的台词,借女主口中说出来),追求完美的性格,建个房子非要四面都能看到山,这种性格太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其实很难学会接受和放下。
女主还真不是作,女主是突然被否定太多了,失去自我,严重自我否定,对自己的评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有过抑郁经验的人大概会深有体会,但潜意识里又不想呆在这种负面的情绪中,所以疯狂地做那些和自己之前行为相反地事,幸运地是她遇见了一段真诚地爱情,这个爱情可以说帮助她走过了最艰难地一段时间,但是她还是不相信爱情可以拯救自己。
我觉得这戏很大程度上是讲女性地自我意识和自我成长,只有你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开始一段真正的爱情。
浅谈一下观感,整部剧是不错的,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
姜健和善英,剧里面对两人的恋爱过程着墨较少,对异性朋友的看法不同注定是两个人的雷区。
善英的形象太扁平,几次有剧情的出场几乎都是暴躁状态,最后的分手又有些狼狈。
而姜健的形象又不是很具体,但我们知道他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但绝不是一个好的恋人。
麟伊和景俊,看似和谐的表面,其实各种细节已经表明两颗心已经越来越远。
麟伊不想结婚,但景俊一定是想结婚的,他甚至床头柜都买好了。
还有职业观与人生观,也大相径庭。
双方在明知对方想法的情况下都没有戳穿并谨慎地维持着。
但两人终究不是一路人,那断掉的勺子就预示着两人的关系,即使在用胶水粘上也注定会有不能用的一天。
恩吾和宰元,也许最后也不知道宰元的真爱到底是李恩吾还是尹秀雅。
但或许爱情本身就是荷尔蒙的反应,没什么道理可言。
爱上一个人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
恩吾这样一个矛盾集合体,很难想象她是如何在襄阳蜕变后回到大都市首尔完成最终蜕变。
宰元爱上了抛去胆怯犹豫等等的尹秀雅,但最后又包容接受了完整的恩吾,或许这就是真爱吧。
最后想说,我看法中的都市并不是这样,不是这种衣食无忧的理想生活,而是忙碌奔波的现实生活。
在襄阳,那纯粹的爱情简直是只有桃花源才有的,和都市几乎没有关系。
或许这部剧试图用恩吾在襄阳和首尔的对比来体现都市这一主题但说实话,主角6人的生活环境过于理想,女主的生活看似困难,却根本也没有忙碌感,因为她看起来没有奋斗的方向,不知为何努力。
最后一集更是理想化,女明星爱上警察的童话故事,完全是与都市无关的。
或许这所谓的“都市”并不都市,这种身居都市物质富裕后的情感追求或许才是这部剧想表达的吧。
这是我少有的会打五星的恋爱剧,去年到今年,冬日到夏天我已经四刷了。
这部剧我觉得十几岁的女孩们可能很多看不懂 不能理解的部分,大概只有感触深一些,年纪稍大一点会更有共鸣吧。
关于男女主,我们所有人有想成为热烈真诚宽容的朴载沅,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敏感别扭逃避的李恩梧,说男主是她人生最大的礼物没有错,在那两个月里,她在男主热烈的爱里肆意生长 散发光芒。
我一直在想,女主没遇到男主她也会改变的,只是会更慢一些的 三年五年十年都有可能。
尹轩儿是楔子,男主的爱是养料,朋友们对以前的她的肯定才是最关键的露水。
女主终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和男主更加美好的生活下去。
表弟和琳伊,这对里女生是个很特别的女生,热爱环保,不喜欢收到束缚所以只做兼职和自由职业,永远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不重要的她都不在意,哪怕妈妈都否定过她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依旧坚持做自己。
精神富足的女生不接受任何的温水煮青蛙,所以才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男生的心意,她需要你直白的诉说爱意她才会清楚明了并考虑接受。
男生很好没错,但是你爱的这样的她却又想把她拉入现实的琐碎生活。
很难有人能改变女生自己的目标与想法,朋友们都是陪伴和接受,男生走到这一步不可能不分手。
(爷爷的信是伏笔,我猜是爷爷去世前希望女生能安定的生活之类的 男生才会去这样要求女生)不知道编剧会怎么写,如果女生回归现实家庭不免落了俗套,如果不改变二人很难在一起。
女三和男三这对,很多人看不懂,也不理解为什么两个人明明在意却还是分手。
其实我大概理解了,女三是个非常非常缺爱的人,去世的母亲也许是唯一能给她全部爱的人。
她总是在恋爱却依旧觉得孤独,总是在恋爱里找茬因为缺乏安全感。
男三应该是希望她不是为了别人的爱去谈恋爱,也不会因为想妈妈来找他,他希望女三能够真正的爱她自己,真正接纳自己 接纳别人,不要再找寻别人的爱,不是因为寂寞 不是因为孤单 不是害怕,而只是想和某个人恋爱而已。
不知道如何表达,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男三是个很有自己思想的人,女三其实才是最胆小最孤独的小女孩。
不会做动图,截个图放这里。
熬夜一口气看完了12集。
这部剧对情感的描述,是真实而克制的。
这时,眼泪从男主的脸上滴落…我不禁相信这个男人的无助,企盼,热忱的爱…
第8集在酒馆,女主终于出现在眼前,但男主喝醉了以为正在梦里,与女主的这段对话真的演得太好了!
韩国的偶像真的厉害啊,颜值和演技都可以是一流的。
能让成年人相信爱情,感受到温暖和慰藉,这样的好剧为什么不火呢?
弹幕里一直有人在喷女主作,为什么躲着男主?
或许只有自卑的人才能对女主的逃避感同身受吧。
回顾我的感情失败的原因,其中很大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不相信爱情,没有勇气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害怕受到伤害。
总在幻想自己是另一个更好更完美的人,这些问题会不会就迎刃而解了?
不错的都市爱情轻喜剧,泪点与笑点同在,人物刻画也很到位。
【男主和女主】最开始是被女主“找寻自我”的设定吸引进来的,但看完觉得有点可惜的是,这个主题本可以更加精彩,却有点被用作男女主分开一年的“工具”的感觉,终究还是逃不过“韩剧是全世界女生的造梦工厂”的终极命题。
原来的李恩梧更像是活在主角口中的“稻草人”,作为观众的我想看看更多的她,想了解伪装在尹善雅背后的自卑敏感的她,但是原来的李恩梧仿佛消失了,我觉得哪怕只有一段在海边的时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恩梧偷偷出现的剧情都会让人物更加丰满。
比起找自我这样的伪命题,我其实非常理解李恩梧对朴载沅感情上的矛盾,被爱上的伪装出完全不同性格的“我”确实会让“本我”更加怯懦。
有女孩子连自己妆前妆后的差异都会很在意,更不用说被爱上的是模仿另一个人的自己了。
男主角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处理的非常成熟,得益于编剧给男主的完美人设,男主拥有的唯一缺点(同时也是优点)就是固执,固执得对一段美妙的感情无限加码,即便遭遇了欺骗、抛弃和漫无目的的等待,只要见到了尹善雅(李恩梧),朴载沅就会为她疯狂。
即便作为观众也认为,如果在襄阳的时候朴载沅碰到的是李恩梧,他并不会爱上他,因为那个时候的李恩梧不具备吸引朴载沅的特质。
但是这个问题被很“狡猾”的回避了,那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上天让这么执着的朴载沅碰到了他可能永生也无法忘记的尹善雅,哪怕她其实是李恩梧,李恩梧体内尹善雅的部分也会一直吸引他。
全剧最喜欢的结婚镜头【男二和女二】男二和女二最精彩的一段是分手戏,结尾这场戏揭示出了他们之间的终极矛盾,观剧的时候弹幕的争论也很有意思。
女二其实是非常自我且自洽的一个人,而且因为她的这种特质,在她和景俊的这场恋爱中她一直在做自己,而且永不是妥协的一方。
其实我在看剧的时候是很心疼景俊的,本质上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不过是在长辈问起来的时候扯了个谎,为了逃避可能的追问。
他试图让琳伊考研究生,确实有心疼她的原因,大家都很讨厌打着“为你好”旗号束缚他人的行为,但是我觉得景俊是有不同的,因为琳伊会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经常被辞退、会因为一个月多吃了一点就要在其他方面节衣缩食,他从来没有强迫琳伊什么,哪怕她把120万买的床头柜35万就卖出去了,他到分手也没有以此抱怨。
他可能是无法接受琳伊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看轻,身为看客的我们和假如身为琳伊朋友的我们,当然可以心胸开阔的说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她,并且说景俊是真的不懂琳伊。
但是景俊是做好准备要和琳伊一起生活的人,这不是说一句我尊重就能解决的事情。
如果还有第二季,真的很好奇他们之间要怎么继续。
【男三和女三】缺乏安全感的女老师和情绪稳定的男作家哈哈,不多说了。
有一段时间没看韩剧了,确实还是浓浓的真爱无敌的味道,男主什么的也写的太完美了,导致很难代入哈哈哈…(最后说一句金智媛美翻了😍
形式很Netflix 又很韩 但是感觉对于故事的表达来说 过于冗杂这里面的自由像在日月湾看到的一切,青年男女肆意在沙滩上开着篝火晚会,冲浪、潜水,享受一切想做的事和值得探索的事,挑战自我和极限,大概在远离自己原始生活的时候,有了更多找到自己的勇气,放下所有代价带来的压力,人生大概需要这样真实的gap,放下城市喧嚣来到海边小岛的体验,成为另一个类似乌托邦世界的公民,似乎被狠狠烙印上了真正的青春字样。
纵观所有文学作品,女性好像永远是那个自卑、退缩、逃避的角色,不知道到底是文学作品的刻板印象和单调性,还是社会的框架本就如此,女性天然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凡遇到一些挫折,不免开始有面对另一半的自卑,而男性一方总以一种更高的姿态,钱权全占地成为女性的拯救者,这部剧里的深情也太过理想化,似乎更印证了那句话,“值得爱的男性,在女作者的笔下”。
以及感觉这部剧在伪快节奏,用很出挑的拍摄剪辑手法,展现一个并不太复杂的故事又显得有些多余,但是景真的太美了,bgm也很好听。
看完结局觉得太仓促了,有点烂尾,警察的线感觉还有可以挖的东西,但是出现得太突兀了,也没有填好留下的坑,很讨厌一些贷款第二季然后再也不出第二季。
总地来说,这部剧差不多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代表,金智媛一如既往的美,池昌旭的脸感觉有点发面了,但是女二女三都好美!!
一些女明星过度内卷男明星躺平的现状🚬
看剧的时候四个字反复在我心头,叫一等心动。
我的取向一直没有变——极致浪漫、氛围和心酸,这三点碰在一起就是我最爱的画面和故事,譬如我爱的skam3,都市男女是时隔很久让我有这样感觉的bg剧。
大雨里的跳跃,原野上的翻滚,摔进海浪又站在其上,露营车顶的结婚与做爱,露营车内的听雨,极致的浪漫,一等的心动。
我也会把灵魂献出去。
李恩梧初见在元的时候,车内响起了一首歌,她活泼地说一起唱然后不着调地唱了起来,现在想来有点故意,她有在扮演尹善雅。
但是,此后的一切,她知道是真的,就像后来她在采访里反复说过,那时的爱是真的。
我回想海边的一切,她尝试过找其他男生,可能是想告诉自己把那晚当一夜情,可能想借此和在元保持一个界限。
她失败了。
因为失败,她清楚地知道是真的。
不确定的只是自己,旅游本就会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而站在人生变故节点的恩梧,不相信的是自己。
我希望不要被“工业糖”、“流水剧”、“三观”所蒙蔽,请多感受真实的感情。
她热烈地爱过,也害怕地逃走过。
在元感受到这份爱的真实过,也被她的捉摸不透伤害过。
因为真实,因为心酸,所以我才喜欢,才动容。
在残留一点暮色的夜晚,他们相拥在一起,而“不问任何理由”。
韩语中,编剧与作家共用一个单词。
或许在韩语的语境中,两种职业都是写作者,只不过作品最终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
作为电视剧大国,韩国有不少编剧个人风格非常明显。
例如,金恩淑擅长玛丽苏爱情故事,金顺玉致力于刺激狗血情节,金恩熙则以悬疑剧情类著称。
在这些编剧中,郑铉静似乎并不那么突出,作品题材是韩国最普遍的爱情剧,收视率也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爆作品,但她却以独有的呈现方式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剖析成为我最欣赏的编剧。
《都市男女的爱情法》作为郑铉静编剧的最新作,可以说将她的个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播出平台是kakaotv,从播出平台就可以看到,剧本身就有很强的实验性质,也为郑铉静编剧的自由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
《爱情法》采用了采访的呈现形式,隐去了采访者,将镜头都转向被采访者。
这种形式初看会觉得脱离了电视剧的框架,主人公们有时像是自说自话,有时又仿佛在隔空交谈,观者看着云里雾里,似乎失去了逻辑线条。
但一旦习惯,就能发现,这种设定实则极其高明。
一是从编剧的角度来说,故事主线之外的访谈让主人公们能够直接说出心里的想法,相比于总要找一个交谈对象的方式,自由度更大,在达到更好效果的情况下写作难度更小。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实际提供了一个平视视角。
在传统电视剧的呈现方式中,观众总是处于一种上帝视角,总是能看到所有人物的活动及其内心想法,从而很难与角色处在相同的视觉高度,产生共鸣。
而采访这种面对面的形式将观众从俯视视角直接拉到了平视视角,仿佛自己就是采访者,就是角色们的朋友,从而带来一种极强的代入感,使得角色想法与观众想法的契合之处,能在观众心里能够荡起最大涟漪。
郑铉静编剧的诸多作品中,女主角按日常伦理判断都有些绿茶成分,但她笔下的女主角却并不招人讨厌,例如《需要浪漫》中的朱悦梅、《恋爱的发现》中韩夏天,郑铉静编剧的写作手法,使得女主的一切行动都有合理动机。
人非圣贤,主角同样不必是完人,主角之所以是主角,不应当是因为ta的高尚、完美,而应该是因为,在这个角色身上,我们认出了自己。
通过郑铉静的讲述,我们也仿佛看到了在爱情中那个纠结过、卑微过、并不完美的自己,这份共鸣尤为难得。
关于《爱情法》三对恋人的碎碎念:每一对其实都很理想主义,尤其是男女主的线中,男主值得一首《过火》,对女主几乎是没有原则的舔。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两条副线。
男二女二线中,两人几乎没有过争吵,但中间埋下伏笔,最后一集给了最后一击,直接分手。
抛开男二不谈,女二的生活态度的确非常非主流,她害怕安定,抗拒婚姻,宁愿一天打四份工也不愿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她完全抗拒这个社会的规则。
男二在最后说出了真实:你随时可能被开除,随时要看人脸色,现在的你可以一天跑四份临时工,但等你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时候,跑不动了,健康也变差了,那时候的你要怎么办呢?
即使女生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也在很认真的生活。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无法调和,应该说,很少有人能接受女二的这种生活态度,即使表面上甜蜜恩爱,即使真的相爱,也决定了两人从根本上是殊途。
即使有第二部,即使男二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我也依然认为,这只是电视剧的理想化,是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节。
但为什么这条线的开始如此让人动容,结局又让人如此喘不过气来呢?
我想,女二的生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编剧理想的一种化身,没有框架、不受束缚、无视所有世俗的目光,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活。
她与男二的幸福日常让我们感受到,原来这样肆意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也会有人接受这样的你,有人全力的爱这样的你,仿佛收获了一种代入满足感,因此极易与女二共情:哪怕我们生活态度并不完全一致,她那些冲破牢笼的部分也足以让我们大口呼吸。
但结局把我们重新扔回现实,她的确可以无视所有世俗的目光,只是,她的男朋友也持有世俗的眼光。
想起北岛的《波兰来客》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郑铉静在构筑了这样一个梦后,却又选择在结尾把她打破,把赤裸裸的现实划开给人看。
人无法承受太多的真实,但人必须面对这些真实。
男三女三线其实是郑铉静最喜欢的设定,即你的对象和ta的好朋友们。
她在多部作品中不断探讨这个问题,《恋爱的发现》中,南河镇坚称女二只是关系好的妹妹,女主则坚持认为和前男友只是朋友,《需要浪漫》中,男女主本来就是朋友,又各自恋爱。
《爱情法》中,女三对男三最执着的问题是:说吧,你其实喜欢李恩梧吧。
我们可能很难逃开这个问题,那些看起来不太对劲,但又说不出实际有什么的ta的朋友,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时时如鲠在喉,在两人之间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不断牵连出附带问题。
在本剧中,编剧将女三对这个问题的执着化成了她自己对这段关系不确定的投影,化成了她逃离这段关系的借口,但因果果真如此吗?
又或者应当将因果倒置呢?
都留待观者心中自己的答案了。
关于爱情,每个人的看法与理解都是不同的,编剧所刻画的这3对cp跟现实没什么关系,但确确实实是爱情!
在此只谈男女主,用辩证观点的看待他们这段关系,在人设、剧情不动的情况下,把男女主性别对调下,评论区会不会成为大型灾难现场?
某种程度来讲,男主是作用于女主成长、蜕变,寻找自我的工具人一枚。
还有,我认为朴宰元爱上李恩梧只是那段与尹善雅之间的爱情的副作用!
因此我不嗑李恩梧&朴宰元。
但抛开现实,单作为一部影视作品来说,这部剧亮点还真不少,能给8分。
其实单看朴宰元 X 尹恩悟的感情线也就是六七分的爱情故事 但是池昌旭又欲又狗好会演啊呜呜呜呜呜
韩国电视剧的人物太真实了!旅行真的可以激发人的另外一种性格。
以后看到喜欢的剧要忍住不来看豆瓣短评,不然好心情都会被毁掉。无脑老套的傻白甜韩剧还在受到国人追捧,新颖有趣的韩剧却不受待见,也难怪在我国只有颜值的爱豆流量会比有演技的好演员更受欢迎了。
第一次在韩剧里看到这种形式,纪录片视角,主人公对镜头说话。当同样的人回答同样的问题时,有种罗生门的感觉。女主逃离大城市,讨厌曾经的自己,想要克服恐惧,又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写照。可是,皮依然是韩式恋爱。男生,总容易瞬间被女生的阳光自信所吸引。不太喜欢这样的关系,有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healer的那个高光boy又回来了,可可爱爱~
难得的一对一,难得的三观很正的男主。
哈哈哈哈烟花炸开了 帅
不是我的菜
不喜欢碎片化的
我算是池昌旭的演技粉,其实觉得他长得还挺整容脸的,特别是嘴巴,不舒服,但演技还是有的,可他接的剧本好象很少能让人看完的,都有点怪,这部剧,说话太多,剧情进展太慢,采访纪录片式,又没有什么新鲜话题,就是让人着急。金智媛的两部热剧,太阳后裔和三流之路蛮喜欢,可那之后好象就不行了,跟宋中基演的那个古装剧演了个啥,这部剧脸怎么那么胖啊,池昌旭也是,脸胖的不行,有点油腻了。剧情再观望吧。不知道因为啥,字幕组翻译的可真慢。
“恋爱的发现”公式套用,但是还是觉得《恋爱》的各位主人公们更讨喜!
第一集的暧昧气氛好似仲夏夜的美梦。
扭捏的我要原地爆炸了。一个关于找寻自我、接纳自我和健康恋爱的故事,很棒。这剧里的男人都太好了。男帅女美 很温暖的很动人的关系。呜呜呜韩剧真的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人重新想要好好来呢
24小时看完/当恩吴狂奔找男主,说要把每天都过得像派对一样,说无论是十天还是一个月,只要和他一起就好,因为他不会追问为什么。倒数着和男主的恋爱,只去享受幻觉,靠着自我戏剧化的直觉。在现实来临时刻,退缩,逃避,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连最亲的朋友都不曾告诉过这段恋爱。因为,说出来需要很大很大勇气,因为在他面前营造的是不真实的我,害怕谎言被揭穿,不仅是自卑,还因为否定自己的全部。看到女主哭着向朋友说出一切,所有的心情和我如出一辙。看完后哭得不能自己,我在诘难自己的过程中逃避一切,逐渐毁掉一切。但我的人生没有那么幸运,不是莫比乌斯环,没有出口的是我自己。
故事无聊了点,九集弃。男主有颜值没灵气。
看韩剧看久了,总觉得男的是npc,设定的完美无缺,情节发展浪漫顺畅,又能让女主收获情感,又能帮助渡过难关。
看不下去
所以李恩梧是真的很讨厌…希望我不会遇到这样的不可爱的人…
男女主初遇和恋爱的阶段演的还是有点尬 没觉得男主有多被女主吸引有多爱 眼神里的留恋 感觉只是在演 没法让人相信 没有chemistry 反而是两人分开之后的剧情 才觉得带了感情女主想要找自己的过程还是挺鼓舞人心的最后一集小警察的故事简直加的莫名其妙
三星半。都市感的爱情小品不好做,没有大张大合的戏剧性和极致人物,纯靠有点锐度的台词和演员拍摄带来的氛围来吸引观众,看着是舒服的,但不够抓人,好在韩国积累了丰富的都市偶像的拍摄经验,鼓励分四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