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下雨吧,最近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我也是有点低气压,又说不出来缘由。
按部就班做好饭盒,拼完模型,选了这一部台湾的爱情电影,演员都不是我喜欢的,林依晨和秦昊,可是看了一下影评,讲的是人在感情中的多面性,突然有了兴趣。
我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拍戏的时候才会喊一二三开拍吗?
演出来的感情和真心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能分得清?
女主是因为想要高薪体验一个滥情的角色才去接近男主这个有小三的珠宝设计总监,任务就是让男主和自己相爱并离开小三。
这个主意竟然是男主老婆出的,真是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变态决定。
很顺利,小三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代价,果断离开了男主,小四上位被原配揭穿打回原形。
看似皆大欢喜原配获胜的结局,却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口口声声说着我的行动可能是假的,但是我的心却是真的。
这样的人会值得相信吗?
又究竟有多少人会完整纯粹爱上一个人从一而终?
在动荡的感情里又会你能确定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是真爱吗?
相伴多年却没有心动的老夫老妻是真爱吗?
替老公买情人的原配又是真爱吗?
一开始是为了钱而上床的会是真爱吗?
原谅女朋友出轨的退伍军人是真爱吗?
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那个小三的回答:爱不爱不过是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
看上去,小三认为所有的爱情都是有可以取代的价值的,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才是真爱吗?
如此说来,男主对小三小四才是真爱?
原配对男主才是真爱?
女主男朋友的求复合也是真爱?
在经过一次不被信任的感情之后,我是彻底放飞了自己了,却不止一次被问起,你的另外一面是怎样的?
这句话,上一段也被不止一次问起过,我没有回答,而是一五一十地暴露了自己最真实、脆弱的那一面吓跑了那个人。
而现在我会死皮赖脸地回答:另一面?
就是我现在剪了油头这样油头粉面的油腻中年T的样子啊。
下午被朋友问起最近有没有拍拖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才回答:不拍了,不要老想着我换女朋友会请你们吃饭。
她们笑我小气到家了。
我也在笑,笑得比她们还放荡。
在分不清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的人面前,何必要说真话呢?
以前又何必去打破砂锅去问出自己不想听到的话呢?
我只有在听着她们抱怨和自己的伴侣性不愉快的时候,才放声取笑她们审美疲劳,在她们扬言要出去约的时候,嘲笑她们不过是嘴炮。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着貌合神离的日子,又有多少人为了爱可以不要性,只知道有很少很少的是愿意只要性不要爱,不是不要,是要不起。
《234说爱你》,看完还以为导演是个女的,想不到是个男的,颇懂女人心迹啊。
一个高帅富和原配,小三,小四的故事。
高帅富和原配维持表面美满婚姻,其实卧榻一直有小三酣睡。
原配用计,招来小四,挤走小三,哪知前门打虎后门迎狼,小四假戏真做爱上高帅富。
原配无奈道出真相,结果一拍三散,婚姻破裂 ,小四远走。
故事其实有点俗套,亮点在于道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和位置的女人对爱情的理解。
小四本是初涉江湖的嫩鸟,为了生计去勾引高帅富,不想动了真情,那句“我的行为是在演戏,但我的心是真的”颇为道出了二十出头的少女的那种为了爱情义无反顾飞蛾扑火的态度。
小三追随高帅富多年,当小四出现后,却没有爆发想象中的撕逼大战,而是将计就计把小四推向男人,而以此换取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也算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补偿吧。
这个年龄阶段的女人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未来 ,既然男人的心留不住,不如以更现实和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对于原配来而言呢,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婚姻,因为他们的婚姻维系了太多的东西,家族的生意,各种人情关系,对于她来说稳定压倒一切,至于夫妻间还有没有真爱,其实都不重要了。
至于高帅富呢?
如果不看电影,只是单纯的讲出这个故事,估计男主要被如潮的女人痛斥为渣男。
其实呢,一夫御三女,哪是一般的渣男能做到的?
也许推开故事细节,他的行为可以被上“渣”的标签。
而生活中这样的男人,有才有钱还帅,还对每个女人都那么好,那么温柔,那么深情款款,这样的“渣”男 又是几个女人所能抗拒的?
不过我到时觉得,他虽然不渣,但还是自私。
不错,他对每个女人都好,对每个女人都真心以待,但是他 忍受不了别人的欺骗,最后当他知道小四不过是原配的一步棋的时候,已近崩溃。
其实讲心比心,他有小三,其实也是对原配的背叛,有小四也是对原配和小三的背叛,既然你能允许自己背叛它人,怎么不允许它人欺骗自己呢?
这也许这是所有条件优越的男人的通病吧,女人都趋之若鹜,所以觉得女人对自己的好和爱都是理所应当的,只能我负天下女人而天下女人不能负我。
哎,这等豪气,让我等屌丝怎么不羡慕嫉妒恨到长叹情何以堪。
(笑)小四之前的男友便是屌丝一枚,对小四何尝不是痴心以对? 但任架不住小四转眼即成男主的胯下之臣。
贤妻良母又如何?
人生如戏不过是电影的噱头。
一切的你侬我侬温情爱意也掩饰不了男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对女人吸引指数这样铁的现实。
看到这些,不禁读出这电影中一丝残酷的味道。
原配和男主扮演恩爱夫妻,为了获得资金周转公司。
同时设计把女主送到男主身边,逼走小三,让男主灵感爆棚。
之后发现男主和女主真心相爱,抛出他们相遇的真相,让男主不信任女主。
(毕竟男主是个追求完美、纯粹的艺术从业者,而且爱情的基础是信任)让他们的爱情崩溃,让男主回到自己身边。
说白了暗地里操控男主。
“真正”实现了她想要的“只想要陪伴他”小三假装嫉妒女主,为了得到自己的品牌。
女主接近男主一开始也是为了钱。
只有男主,大概只为了找到爱情而爱情,只为了完美的珠宝。
女主和男主其实一开始是一类人,把感情当做目的,沉溺,而不是把感情当做手段。
但是当陷入各种利害关系,这样的纯粹的爱容不下他们最初的相遇的不纯净。
所以他们相爱但是无法在一起,所以让人好心碎啊💔
低调的爱情片,但非常值得品味其中的爱情观未曾观影的朋友们,绝对搞不懂这个片名是什么意思。
《234说爱你》,还少个“1”。
不过如果观影之后,一定会get到片名中所涵盖的含义,片名倒是贴切。
但从电影市场的角度而已,这样需要发散思维角度的片名实际上是不符合大众审美的。
因为片名就相当于一部电影的名片,观众选择一部电影的时候,并不是越标新立异越好,而是“直给”的片名要比很多有寓意或者含蓄的片名更加吸引眼球,不是吗?
因此《234说爱你》在“起名字”方面,有意义,但没看过片子的观众也绝对不会猜你片名的含义,这一点大概是一个劣势。
除去片名的因素,电影所表达的主题让人眼前一亮的。
一部爱情电影,之前没抱太大的预期,看剧情简介,认为该片无非是又是一部借了出轨和小三等热点话题为卖点的电影,但看完之后发现这部电影让人意料之外,套用一句俗话:我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表面上一个简单的插足/被插足故事,但内容却一波三折,表现与内在之下,台湾电影细腻的情感刻画,在这部电影中说表现的,对都市人群情感的描写是令人深思的。
简沛薰,一个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业余时间在一个小剧团里饰演一个角色,约瑟芬,名字大概来源于拿破仑那位放荡的妻子,其扮演的角色也是一名生性放荡的女主角。
但演技太差,总是被导演痛斥。
简沛薰有一名固定的男友,生活比较拮据,于是她接了一项比较大胆的工作。
电影中管这类工作叫做“第四者”。
即,大老婆发现老公有了第三者,遂聘请另一女人来担任第四者,勾引老公,好让老公离开第三者。
“第四者”能获得丰富的金钱报酬,成功之后第四者马上消失。
她的目标是著名珠宝设计师李耀,随即展开了一场危险的爱情游戏。
故事发展到这里,很多观众估计会猜到故事的发展走向,简沛薰在这场“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假戏真做,真正的爱上了李耀,电影的故事也确实如此发展。
但本片的特殊之处在于两点:其一,以女性为视角,兼顾了小妞电影的特色,为本片这个特殊的女主角营造了多处反差效果。
比如与李耀几次不期而遇的经历,在原本可以产生浪漫桥段的地方,进行极致浪漫的点缀。
同时将女主角的真实身份与扮演角色之间的反差带来的剧情冲突,电影采用夸张而充满戏剧性的方式对这个另类进行了包装,无疑是本片在戏剧呈现形式上特征,实际上比较俗套。
其二,戏伴人生与人生如戏。
角色扮演类桥段,往往都是越陷越深。
但本片的特殊之处,就是在场外安排了女主角在剧团饰演一名交际花的角色。
电影其中矛盾冲突表现在后半段,极致的浪漫之后,在别人安排好的“剧本”里饰演第四者,当她成功逼走了第三者之后,自己也与原配男友分手,貌似也陷入对李耀的真情之中。
然而更加矛盾的地方在于两处细节,其一是简沛薰在向李耀“坦白”的时候,刻意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其二就是她在舞台上扮演约瑟芬越来越轻车熟路。
直至李耀发现了她的真实身份。
电影后半段的故事,最好看,戏里戏外的重叠,和人物之间的冲突,误解与真情,可以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可以理解为李耀在戏台上看到她表现,误会了简沛薰,后者其实对李耀有着真实情感,就像现实中的拿破仑与约瑟芬那样。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简沛薰其实台上台下一直在演戏,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让她扮演别人,逐渐成了扮演自己。
她成功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让李耀最终回到了大老婆身边,并从后者那里取得了丰厚的报酬。
无论哪种解读,都可以,但可以确定的是,简沛薰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她已经从一个刚毕业,单纯的小女生,喜欢伯格曼等电影的文艺青年,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重读电影的片名,《234说爱你》,最简单的理解,三种阶段的状态,正房、第三者,第四者的状态;另一层理解,女性的不同年龄段,20岁、30岁、40岁分别都有代表,简沛薰与李耀的小三、与正房太太的那番对话,说明了不同她们各自对待爱情的观点。
这才是电影最大的看点,也是《234说爱你》的主题,在别人的剧本里,在现实的生活里,入戏太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她最后究竟依然是被误解的简沛薰,还是已经变成了约瑟芬,已经不重要了。
结尾她淡然的一笑,说明了一切,她已经变了。
林依晨刚出场是一头直发,淡妆;结尾之处,时髦的卷发,浓妆眼影,是生活改变了她?
还是她扮演一直在扮演别人?
没错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场何鸿燊的宫斗剧场,正宫雇来一个小四赶走小三,没想到小四差点上位成功,男主差点爱上小四。
每个人都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思考,选择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完全由自己做决定你可以做一个道德沦丧的女人,为了钱,为了名利,但可能牺牲真正的爱你可以做一个贤妻良母,为了爱,为了家庭,但可能牺牲自己梦想的一片天下你可以做一个忍气吞声的正房,为了家人,为了声誉,但可能牺牲自己真正的快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活成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自己的需求。
但并非社会价值观所可以接受的行为,大可不必为了撞南墙而去撞并非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大可不必为了突破枷锁而去冒险做一个理性冷静的人,比飞蛾扑火要来的幸福单纯
与其说是简沛熏在这场扮演中迷失了自己,沉醉在了纸醉金迷之中,她是一个“道德沦丧的女人”,倒不如说是她真的做了回自己。
她说过“和他在一起我能够做我自己”,我赞同。
与其说最大的赢家是她的雇主,倒不如说雇主才是最大的输家——爱情,金钱,快乐全部失去了。
她机关算尽,只得到了貌合神离的一段婚姻还自觉机智。
其实,爱过了,也许是最棒的选择。
且不说放到现实中是不是道德沦丧,但也许爱情真的是来的猝不及防。
你以为的一生一世的爱情,你以为的简单快乐的生活,你以为你能够扮演的最好的贤妻良母,在你品尝到了心动的爱情之后,哪怕是在梦里品尝过的,你还愿意回归你原本平平淡淡的日子吗?
你还会爱原本那个你觉得还不错的男人吗?
这其实是一个很真实的选择题。
但是,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旦亚当与夏娃品尝了第一颗苹果之后,世界就变了。
可是如果没有大老婆的插手,熏和李曜又真的能在一起多久呢?
不会很久的。
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真正相爱,但是太多的不适合也会产生矛盾,这一点电影后期也表现出来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结局,就是我心里认同的最好的结局。
虽然碎的干干净净,他和她的爱情在他的心里变得只剩谎言,可是毕竟爱过了。
毕竟我们的人生终究痛痛快快地繁华过。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实话实说,如果和阿泽继续在一起,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纯真,而且女主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不是阿泽那种嫩头青家庭煮男可以驾驭的类型。
再来说李曜,李曜是因为有他老婆的支持才有光环的。
因为他只懂设计,他不懂市场。
如果老婆跟他离婚,让他净身出户,按照李曜的性格是很难继续做一个富豪设计师的,最多就是一个苦逼设计师,或者甚至是一个匠人艺术家草根,他可能温饱都成问题。
一旦他的光环失去了,对简佩熏而言长久在一起肯定有矛盾🛡,是不可能白头到老。
爱的时候真心爱过就够了,日子还是要照样过下去。
所以这样的结尾无疑是最干净最美好不过的。
只是男主已经分不清楚熏到底对他的真爱到底有多少了,这是唯一让我痛心的地方,其实熏那个时刻真的是很爱他的,爱得要窒息了的爱。
闲来无事,看了这部剧。
比起《234说爱你》,我更喜欢另一个名字《我心凝望的爱情》。
小薰和阿泽是初恋,和所有初恋的女孩子一样,小薰在这段爱里没有自己,大多数人都沉睡在第一段爱里走完一生,幸与不幸,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李耀是小薰的第二段爱情,开始得有些戏剧般的荒唐,这也注定了是个凄凉的结局。
在这段爱里,喜怒哀乐贪嗔痴淋漓尽致,轰轰烈烈,飞蛾扑火。
幸好电影的结局没有让小薰和李耀在一起这种情节,生活里面,刻骨铭心的大多都是分离,人生处处都是伤痕,直至长出了铠甲,才有笑对的勇气。
或许是因为下雨吧,最近大家的心情都不太好,我也是有点低气压,又说不出来缘由。
按部就班做好饭盒,拼完模型,选了这一部台湾的爱情电影,演员都不是我喜欢的,林依晨和秦昊,可是看了一下影评,讲的是人在感情中的多面性,突然有了兴趣。
我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拍戏的时候才会喊一二三开拍吗?
演出来的感情和真心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能分得清?
女主是因为想要高薪体验一个滥情的角色才去接近男主这个有小三的珠宝设计总监,任务就是让男主和自己相爱并离开小三。
这个主意竟然是男主老婆出的,真是个让人意料不到的变态决定。
很顺利,小三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代价,果断离开了男主,小四上位被原配揭穿打回原形。
看似皆大欢喜原配获胜的结局,却让人看得五味杂陈。
口口声声说着我的行动可能是假的,但是我的心却是真的。
这样的人会值得相信吗?
又究竟有多少人会完整纯粹爱上一个人从一而终?
在动荡的感情里又会你能确定自己眼前的这个人是真爱吗?
相伴多年却没有心动的老夫老妻是真爱吗?
替老公买情人的原配又是真爱吗?
一开始是为了钱而上床的会是真爱吗?
原谅女朋友出轨的退伍军人是真爱吗?
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那个小三的回答:爱不爱不过是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
看上去,小三认为所有的爱情都是有可以取代的价值的,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才是真爱吗?
如此说来,男主对小三小四才是真爱?
原配对男主才是真爱?
女主男朋友的求复合也是真爱?
在经过一次不被信任的感情之后,我是彻底放飞了自己了,却不止一次被问起,你的另外一面是怎样的?
这句话,上一段也被不止一次问起过,我没有回答,而是一五一十地暴露了自己最真实、脆弱的那一面吓跑了那个人。
而现在我会死皮赖脸地回答:另一面?
就是我现在剪了油头这样油头粉面的油腻中年T的样子啊。
下午被朋友问起最近有没有拍拖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才回答:不拍了,不要老想着我换女朋友会请你们吃饭。
她们笑我小气到家了。
我也在笑,笑得比她们还放荡。
在分不清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的人面前,何必要说真话呢?
以前又何必去打破砂锅去问出自己不想听到的话呢?
我只有在听着她们抱怨和自己的伴侣性不愉快的时候,才放声取笑她们审美疲劳,在她们扬言要出去约的时候,嘲笑她们不过是嘴炮。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过着貌合神离的日子,又有多少人为了爱可以不要性,只知道有很少很少的是愿意只要性不要爱,不是不要,是要不起。
“城市像孤岛 / 往哪里逃跑 / 谁听见我无声的咆哮”,整部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是最后熏在巴黎配的音乐歌词。
简沛熏,一个大学刚毕业,涉世未深,出身平凡的女孩,最初有基础的是非观和简单的爱情观,希望对男友从一而终,在清贫的生活中,品味着简单的快乐。
男友打零工积极攒钱,生活上能省则省,她为多一两千的工资穿着高跟鞋奔赴一场又一场的面试,两人合力,艰难地支撑着房租和两个人的梦想。
李曜,带着名流绅士的光环和若隐若现的阴沉,闯入了熏平淡的生活。
这个高挑孤傲的男人,让四周的女人趋之若鹜,尽管他的情话总是信手拈来,撩妹手法也不过是纯熟的套路。
雍容华贵的妻子(丹莉)以耐心包容迁就他的冷漠,以大度忍让选择性忽视他的出轨,妖娆玲珑的情人(俞倩)为他冲锋陷阵、四面周旋,只为讨他的欢心……对待女人,他总是微倾过头,听着她们的规划,嘴里吐着温柔的话语,忧郁的双眸深如潭水,真心却隐藏在潭水之中,深不见底。
因为侦讯社的工作,熏接了丹莉授意的任务,策划了一场小四勾引、逼走小三的戏码。
熏和李曜,走近、吸引、纠缠,本该是熏精心设计的诱捕,实际是李曜掌握主动的牵引,这场出轨,分不清谁是猎物,谁是猎人。
李曜堕入了美貌与谎言编织的情网,简沛熏则遭遇了道德与情感的审判。
故事发展至此,属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熏有着传统古板的行为举止,内心却潜伏着一头猛兽,随时准备挣脱贤惠标签的束缚,对高额酬劳和新鲜生活的向往,让熏无法拒绝上司的安排,屈服在一次比一次加重的引诱砝码之下,宴会的交谈、马场的身体触碰、阁楼的耳鬓厮磨,化妆间的拥吻、餐厅外的告白沦陷……从身到心,同步滑向深渊,就像温水煮青蛙,明知而不跳出的结果终是溺毙。
看完的心情,是沉重的。
就事实而言,简沛熏肯定是错了,大错特错。
我痛惜她不能经受住诱惑,没有清醒意识到迈出一步再也无法回头的严重性。
可是,23岁的她,真的太年轻了,不敢肖想的名贵首饰、流光溢彩的生活、加上李曜温柔、深情的诱捕,对她来说是致命的慢性毒药。
然而她没有看到,这场浮华喧嚣背后,不过是残酷的现实。
从头到尾,谁都是导演,而熏只是这场阴谋之中的可悲棋子。
就结局而言,我看到了熏已被约瑟芬同化,褪去青涩纯真,遗留虚伪世故,随波逐流,让人生厌。
但她的另一面完全得到释放,她终于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她最后在塞纳河畔的笑容,是真心的、满足的。
一、蜜糖包裹的阴谋从头到尾,谁都是导演,除了熏自己。
熏的上司是明面上的导演,她有洞悉一切的精明,三言两语就可以激发熏内心的疯狂,她也是命令熏陷入爱情、又要她主动撤离的的操控者。
李曜同样是明面上的导演,这个男人,流连于不同女人中间,锻炼出诱捕女人的各色手段,有一句话说的实在,“深情之人最无情”,这些女人他都在某一时期爱过,也曾是他某一时期创作灵感的来源,可是时间总会使激情褪色,像他这样多金有才华的男人总有厌倦的时候,也总有新人短暂攫取他的目光,慰藉他的空虚失落。
李曜很真实,他有负心薄幸的一面,也有诚恳动人的一面,这样多情的男人,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尤其是颇负盛名的才子,比如陶某、文某、古龙……李曜四十多岁,正是散发成熟魅力的年龄,他看腻了永远端着的妻子,不愿费心思再去掌控精明的情人,这时突然闯入一个可爱鲁莽的女孩,她有着年轻的脸庞和纯真的眼神,他被撩起兴致,结果却没有遭遇预期的顺利。
像李曜这么骄傲的男人,怎么可能忍受挫败,于是他步步紧逼,目光尾随,阁楼调情,赠礼佳人,付出的越多,越是动了真情。
结果,他成功了,熏成了他豢养的宠物,他不在的时候,熏只能在他安置的家里独自吞咽空虚,等待他偶尔的眷顾。
一次,熏终于忍不住爆发,冲他歇斯底里地哭闹,虽然他不明就里,但是他还是感到了心疼和歉疚。
于是,他发现自己无暇顾及那么多情人,他只要熏就够了,他也不知道这种需要是暂时,又或许可能是一辈子?
李曜动了心,此刻他脱下了导演的身份,陪熏入情入境,付出了片刻真心。
但他最爱依旧还是自己,在发现熏是被收买来引诱他之后,他将熏比作妓女的羞辱更多是出于被欺骗的愤怒,而不是因为痛失所爱的伤心,所以他干脆地离开了。
实际上,熏的爱情,未必廉价,李曜的爱情,也未必高贵,在他心里,女人可以再找一个,从来没有非她不可。
余倩,中途顺水推舟的催化剂。
如果说20岁的爱情是执着糊涂,40岁的爱情是盲目将就,那么30岁的爱情,是权衡利弊。
余倩爱李曜,李曜的赏识提拔给了她展露才华的机会,李曜的温柔多情让她甘心沉沦,她的青春和心血都献给了李曜,伴他左右是她的企盼,即使只能做他的情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陪伴的分量在减轻,她开始认清,李曜给不了她真正想要的未来,他总是飘忽不定,见一个爱一个,心安理得地消费她的青春和才华,而余倩已经越过了30岁的门槛,她需要安定下来,需要成为自己,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庸。
李曜孕育了她的野心,她欠缺的是一个契机,让她舍得离开,体面地退出这段关系。
正如她所说,爱情和面包,对她来说,是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
她和李曜,早就已经不复昔日的恩爱,在工作上,李曜和她已经无话可说,而身体上,李曜也对她不再有兴趣。
于是,余倩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她将熏推给李曜,此时她未必不心碎,可是她很清楚,分开是早晚的结果,即然如此,那就争取最大的利益吧。
丹妮,隐藏幕后的最终推手。
作为李曜的妻子,丹妮可怜又可畏,可怜在于她爱李曜,即使是他的缺点,她也义无反顾的爱。
她放任他周旋于各种女人之间,她卑微恳求他再陪她演一回恩爱夫妻,她习惯了心痛,自我麻痹,只要这个男人肯留在她身边,她可以一直这样下去。
可畏在于,是她挑选了简沛熏,一切并不是偶然,而是她精心设计的局。
熏曾疑惑,感觉一切好像太顺利了。
她的直觉没错,她能够顺利接近李曜,的确有着余倩的推动因素,但是最初引起李曜的注意,则是丹妮的高明之处。
丹妮熟知李曜,他们夫妻相伴多年,李曜喜欢什么样的女孩,丹妮再清楚不过了。
她也曾有过熏一样干净纯粹的时光,和李曜窝在爱巢,陪他观影,伴他设计,那个时候他们是相爱的。
熏应该很像她年轻的时候,对李曜来说,是新鲜的晨露,是娇艳的花瓣,是她为李曜准备的,最佳人选。
果不其然,熏成功上位,小三被弃,一切本应尽在丹妮掌控之中。
她气定神闲地造访小屋,简单寒暄过后,临走站起把避孕药递给熏,语气平和得像在诉说其他人的故事。
其实这才是她这次造访的关键目的,最好的结局是熏能知难而退,雇主付出了金钱,熏牺牲了爱情,公平交易,两不相欠。
可惜,熏没有如丹妮所愿,生出了留在李曜身边的妄想,听到熏在车内不自量力说不会要求李曜离婚的话,丹妮没有生气,反而淡淡笑了:你,以为,你是谁?
她有自信,尽管出了小小的差错,她总有办法化解这场婚外恋。
一切如丹妮所料,熏的身份被拆穿,李曜对其厌弃,在丹妮的手腕下,熏的痛哭根本挽留不住什么,二十岁的女人,跟四十岁比,还是嫩得很。
二、熏的世俗化这场预谋的诱捕让简沛熏的人生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她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少女变为了逢场作戏的高手。
当然,她确实真爱李曜,因为她爱他编织的宠溺梦境,爱他的儒雅才气,也爱流金溢彩的生活,她爱的是李曜,又不是李曜,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谁会在乎?
片中金屋藏娇的一段有这样的一幕,熏被遗落在空荡荡的房间,摆弄着李曜留给她的影碟,内心独白:我不知道我是该演在乎呢,还是不在乎。
她自己也分不清,对李曜的爱到底是在演戏还是真实,反正,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戏剧嘛,谁能说这场演出不是真实的参与?
熏唯一遗憾的是她终于还是伤害了阿泽。
出租屋内她在阿泽的狂躁质问中哭泣,但本来就是因她任由事态发展才让男友看到电话,最后一声“阿泽”也并非出于挽留,而是祭奠。
不过这种歉疚和遗憾,一瞬即逝。
彻底沦为小四后,熏和丹妮在车中的对话,丹妮略带悲悯地说,我知道你牺牲了很多……你失去了男朋友,还说没有牺牲。
而此时的熏还未能意识到她究竟牺牲了什么。
她失去的,是曾经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失去了自己道德的底线。
她的脸上再也抹不去世俗的痕迹,此刻的她是混杂了约瑟芬的她,从心灵到角色,约瑟芬与熏已经合二为一,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很久很久以后,简沛熏也许终会领悟和承认,她未必爱李曜,李曜也未必爱她,如果不较真,这原本就是爱情,大多时候的——面貌。
林依晨和秦昊都是实力派好演员 很好的诠释了角色 片中一个极品甚至有些奇葩的“渣男” 与三个女人间的爱恨戏码为主线 呈现出了当下现实生活中都市男女的原生态情感 其代入感和存在感是非常强烈的 其所引发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也是鲜明而鲜活的 更重要的是 TA对现实男女的启发 警醒也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已经想不起来在哪看的简介,然而观影感受与根据简介产生的期望相差甚远。有点肤浅,有点做作。对于所谓“道德沦丧的女人”,对于“扮演恩爱夫妻”的婚姻,全然没有深度的刻画。
林依晨演技尚可,故事太傻逼了,谁说秦昊是文艺片男神?结局三观正常有加分。
林依晨的演技还是停留在以前,秦昊虽然老是演出轨男,但是总是很温柔很有味道
为林依晨演技点赞
不管什么原因出轨………
想让导演把头伸过来,让我晃晃,看看他能不能听到自己脑子里面传来了大海的声音。
男主略出戏,还好靠林依晨撑着看完了。这是戏中戏?然后迷失了?真的爱上了!?挺莫名其妙的剧情,没明白为什么男主和第四者就这样相爱了。开始以为是狗血爱情片,后来以为难道是中国版温情版黑天鹅,最后发现我也不太懂电影想表达的是什么。
很一般
台湾大学生影展来学校,一开始看不下去都想走的片子,却越来越吸引人。依晨的演技真得很好,戏中戏,她是莎翁剧中人,也是电影里的人,更是她自己,机遇迷茫和再也回不去,人大概都是这样迷失之后变得丰富起来,渴望经历。
看完了痛痛的,与过去分割,再洒脱都是痛。
很偏门的爱情电影,一个天真的女孩如何在“角色扮演”的爱情游戏中,逐步将人生与表演融合,前面有些拖沓,但我很喜欢后30分钟,太令人寻味,究竟是被人误解还是已成变成了自己扮演的人?没有解释,但肯定的是,这个曾经纯真的女孩,已经回不去了。
全片就是作看来不是所有九块九的片都能看秦昊的角色真是好不了了另外 发现片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比林依晨大 但影片里却感觉林依晨最憔悴(,,•́.•̀,,)
我也回不去了,但,干嘛要回。
冲着所谓林依晨的床戏看的,结果大失所望,剧情也没有什么亮点。这床戏只有头部特写,完全可以站着拍了。
我觉得第三者第四者都是有趣的关系架构点,但还是做的不够好,没有推到一个极致的高度。就是小成本吧,拍的一般
剧情太牵强,ww演员和内地演员的节奏又太不一样,故弄玄虚。
林依晨演技爆表的文艺片 你爱他吗?这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
怪
我从没看过秦昊演烂片,本着对他的信任,以及对林依晨在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的好感,谁知掉坑里了。演技都不俗的俩人,甚至最后分手飙戏,可还是救不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