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Aaron的感情一直很复杂。
香港男星那样多,一个个都是从镁光灯下由青涩懵懂长到沧桑稳重,一卷又一卷的菲林上蜕变成长起来,风霜雨雪刻进皱纹;如此多人里好像只有郭富城——至少在我眼里只有郭富城,多少年岁过去还是有点让人心揪的小孩子气;像在不恰当的时间被过早催熟的果子,成熟表面里瑟瑟缩缩收着一些不期然的酸,是他已经扭捏了很多年不肯示人的天真,怕有人会因此笑话他。
所以你想他演得很好的那些角色,是不是总是带点偏执、带点让人难以苛责的傻。
《柔道龙虎榜》里一心求战的东尼如是,《无双》里苦恋画家女友的阿问如是,这部《三岔口》里为失踪女友思觉失调整整十年的孙兆仁亦如是——纵是在《寒战》里演强干刚毅的港警一哥,你瞧一眼凄冷雨夜在车里为牺牲手足垂泪的他,还是禁不住疼惜得想要捧心;也就不奇怪整个同人创作圈里十几年如一日地写他是兔宝宝、是痴心真意太爱动情的小朋友。
哪里是真看不见五十六岁的老男人嘴边胡茬和眼角皱纹呢?
只是“男人至死是少年”都已经沦为嘲讽笑话的这个年代,恐怕也只有一个郭天王,哪怕不愿做少年,也还是被粉丝当作少年去心疼和怜爱。
五十六岁尚且褪不干净少年稚气,年轻时那个白白软软眼睛发光的城仔要做四大天王之一,可想而知受过多少争议和指摘;而《三岔口》作为带给他金马最佳男主角的作品,对四十岁的Aaron想必意义匪浅。
作为一个始终摆不脱他兔宝宝形象的影迷、忐忑又揪心地欣赏了整部作品,我还是得要客观地承认: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贡献出了足够有说服力的精湛演技,证明他跻身天王之列的实力。
不只是他,吴彦祖、郑伊健、罗嘉良在内的一众演员在《三岔口》里也都发挥出彩,人物皆尽饱满又生动,每个角色都有几段细腻并且富有张力的单人特写;一瞬间让我恍惚感觉陈木胜导演的电影简直像香港男艺人的修罗场,没有谁是随随便便能抗住这些长镜头的表演试炼。
阿祖的不羁和随性,伊面的隐忍及疯狂,罗嘉良的野心和欲望,加之镜头寥寥却又已经足够鲜活的曾志伟同林雪,整个卡司星云璀璨,剧情发力点比地雷阵都更密集。
够难得也够惊喜,Aaron在星光熠熠之中还是做到了足够夺目。
论及他的角色设定,其实在这部电影里几乎可算硬伤之一,情理上逻辑上都难立住:为一个失踪十年的女友寻寻觅觅,他的心结深重到失常而病态的地步。
观影过程里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角色换了谁能够演得更好?
吴镇宇似乎少一些呆憨,刘青云也欠一分懵懂,张家辉缺了他那种纯粹,刘德华难演出他那丝天真;想来想去古天乐来演会稍微贴近角色些,脑里甚至止不住想起他《扫毒1》里抱住张子伟流泪的脸。
可是好像就连古仔的身上也生着一些锋利而冰冷的刃面,年纪长他五岁的郭富城却还是带着那种原生的粗糙:像没打磨过的一颗石头,伤人也是正面扔过来的,没把对手伤到,倒是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都一起抛了出去。
是傻呀。
是傻也傻得倔强而执拗,像炸毛的刺猬那样不懂惹人怜,柔软的、白净的肚皮里藏着一条小小的伤口,十年如一日地思念如泉涌。
是多么不合常规、不计代价的一种苦恋,郭富城却真是演了出来。
在那个属于别人的温馨别墅前,躲在阴影里、睁着黑白分明一对澄澈的杏眼,望着望着,眼里就涌出一层薄薄的泪光;不想流泪,即使没人看见也瘪起嘴巴、强忍着不肯流泪——演得比小说还好,比最好的言情小说都情真。
在我有印象看过的电影里,《三岔口》给郭富城的几段在车里的镜头,应该是我看过的Benny呈现最细腻、最浪漫、最有质感的片段。
也因为这些柔软情感的润色,这部无论武打、追车、凶杀镜头都非常激烈精彩、非常陈木胜风格的作品,在杀气和阴仄之余夹杂了不少悱恻心动,如同粗糙硬挺的织物面料里缝进的银线,在不同角度琢磨时暗暗反出细碎的光。
纵然在整个故事讲述不够圆融、人物动机可疑的大背景下,还是给电影增添了很多观赏价值,对我这样情感泛滥的感性观众来说更是如此。
回到我对Aaron的纠结的欣赏,《三岔口》似乎让我困惑很久的一些问题有了答案。
Aaron身上有我介意的某些气质,他背负压力的钻营,他矛盾的气质同年纪,他作为一个艺人本身和他在荧屏上表现的角色,错综复杂得让我无法只是单纯地倾注感情。
可是至少在《三岔口》里,他利用且发挥出自己的特质到极致,演出了一个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孙兆仁,证明了他自己一次——很多的纠结似乎也都不那么重要了。
像他在电影里那么动情而投入过地喜欢过女友一样,我想我愿意这样动情投入地沉迷于他一次。
2019年6月26. 再看一次港产片粤语版《三岔口》。
给一个4星感觉确实给高了,但是这是一种情怀。
主角无非就是 幻想症警察孙(郭富城),雇佣杀手(吴彦祖),洗黑钱大佬(罗嘉良),变态律师(郑伊健),还有一个串起人物关系的的女主角(李心洁)。
然后外加一大帮大佬级别配角,宁静,曾志伟,于光荣,林雪等。
郭富城凭借此片拿到了最佳男主角。
的确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动作片,给郭富城的文戏还是很多的。
尤其是得知自己前妻死了,没踩刹车,那段文戏,哭的令人动容。
《三岔口》叙述方式是不断的铺垫,穿插在电影情节中讲述过往,随着观众继续的观影,然后把一个个谜底的过去和未来一层层揭秘开来。
包括最后解释为何杀手对警察孙这么好,在结尾也讲了一个原因。
其实不明白为啥叫《三岔口》,电影里没说明白。
但是上了维基百科后解释到,大意就是这个几个人的人生充满了未知,随便一个岔路口都会影响自己一辈子。
如果警察孙不执着找寻前妻,如果杀手停止杀人,如果洗黑钱的不去反抗更黑的大佬,如果变态律师不变态杀人,那么他们是不是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看得我昏昏欲睡,情节拖沓,结局草率,不知道影片想表达什么主题。
导演喜欢搞一些小细节处理,雕虫小技,感觉是拍MTV出身。
2005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演员 : 郭富城(《三岔口》) 、最佳剪辑 俅志伟(HKSE)《三岔口》 、最佳摄影 潘耀明(《三岔口》) 。
可见,本片还是质量过硬的,就是剧情太复杂,要反复咀嚼才看得明明白白。
郭富城的演技的确有质的飞跃,表演很到位,获得最佳男主角名副其实。
是看了郭富城得到奖之后才回过头来看这片的吴彦祖是亮点 演技很好郭富城也就那样吧 也许是因为和之前反差太大 戏路大大突破才得到这个奖的吧不过的确比较拼命 从车里掉出来脑袋差点被大货车碾碎很惊险不过这个故事有点扯吧刚开始污点证人被截杀这一段显得香港皇家警察这么逊呢好像《新警察故事》里面就是这么逊的罗嘉良的这个角色也很奇怪刚开始唯唯诺诺像一个受气包突然就人品爆发拿着枪带着手下和人家火拼有钱人用不着亲力亲为吧还有这个律师 变态的比较厉害远远的看着人家火拼就行了 还非得等人家快死的时候出现然后哈哈大笑神经病么这不是 一点也不符合律师的聪明脑袋李心洁的这个角色简直就是鸡肋要是没有她也许能加一个星随便瞎说的啊 不是影评 也没看出来什么“寻找的意义”总之就是一部普通的漏洞百出的香港警匪片
这部电影中埋藏了大量的暗线,很多人并未看出也没看懂。
首先第一个问题,胖子证人是谁雇凶杀的,是罗嘉良扮演的饶天颂,影片开头罗嘉良收到个健康枕头,结合宁静和郭富城电话内容陈医生介绍我来订购健康枕头推断,得到健康枕头就代表目标已经被除掉,是杀手给买凶者的暗示,由此得出是罗嘉良买凶吴彦祖杀胖子。
第二个问题,摄影师是谁杀死的。
是林雪扮演的侦探,摄影师死于枪伤,而郑伊健扮演的律师杜厚生擅长用钢丝勒死,杀人手法不同,况且律师只杀有罪之人。
侦探杀摄影师是为了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用这些照片敲诈律师,来堵上欠下的高利贷。
影片中另一条暗线表明了杀死摄影师的是侦探,吴彦祖扮演的杀手将照片交给郭富城扮演的警察时说道:“杀死摄影师的家伙拿走了光盘,但是没有拿走硬盘,这家伙不懂电脑。
”而一个是大公司的高级律师,一个是前警察的落魄侦探,哪一个更有可能不会用电脑显而易见。
第三个问题,是谁杀死了侦探老牟。
是律师,老牟是死于勒死,后被弃尸抛于河中,这杀人手法与律师的杀人手法一致。
第四个问题,饶夏是谁杀的,影片中虽然律师承认了自己杀了饶夏,但是一个细节却交代了饶夏真正的死因,饶夏是死于意外!
我们来一点点细说饶夏的死因,饶夏身亡当晚与几名好友如往常在游艇上玩乐,这时一名狗仔记者悄悄藏于岸边偷拍饶夏,却不慎拍摄到郑伊健扮演的律师将毒品交给饶夏的照片,律师将毒品交给饶夏后便离开此地,饶夏与同伴游玩中跳入海中,随后溺毙身亡。
电影中关于饶夏死亡有一段水中拍摄,水面一开始是平静的,饶夏跳下来以后水面剧烈摇晃,随后水面慢慢平稳,能听到饶夏和朋友的两段对话。
第一句,朋友:怎么样,死了没。
饶夏: 没死,我死不了。
从语气中可以听出这时候饶夏语气平稳带着调侃。
第二句,朋友:喝啤酒吧。
饶夏:你是不是玩我。
这时能听出要下语气急促,带着些紧张感。
同时能看到朋友盯着海面几秒后向船尾走去,这时水面彻底平静了下来,代表饶夏已经死了。
从这里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饶夏消失前一直在朋友的注视下,若是有人接近一定会被朋友看到。
第二,如果饶夏被抓也会呼救,如果被钢丝勒住脖子也会大力拍打水面,但是并没有。
第三,饶夏当晚嗑了药,然后才跳进海中,并且在被朋友用啤酒浇后失踪。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排除他杀并且推断出饶夏的死因,因为并没有溺水的呼救,所以饶夏应该是嗑药后跳入夜晚冰冷的海水中,情绪激动下,导致突发的心脏疾病,随后沉入水中溺毙身亡。
用福尔摩斯的话说,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那都是真相。
那么饶夏的尸体去了哪里呢,很有可能是被水下的洋流卷走了。
镜头给出的水下视角并不是凶手的视角,而是隐晦的描写饶夏的死因,如果直接描写是溺毙就少了很多悬疑的成分。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还是觉得这是律师杀的,那么我们详细的分析下律师的杀人手法和心理动机。
律师常年替有罪之人辩护,并帮助他们逃脱法律的惩罚,他见识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面也见识到了警察的无能。
长期以来的压力让律师夜不能寐,影片中有一段律师靠坐在床头与老婆的对话,老婆劝他改做民事案件,少赚一点也没事,同时也知道律师欠着外债并且睡眠问题不好,律师的话还印证了律师知道自己的当事人都是有罪的,律师被程序正义和事实正义所折磨。
长此以往律师产生了亲手除掉这些社会败类的念头,但是影片中的两起律师所犯的案子起点却不同,杀强奸犯是为了所谓的伸张正义,所以将其悬尸街头,不做任何掩饰。
杀侦探是因为被威胁无奈之下杀人灭口,所以抛尸河中毁尸灭迹。
那么侦探威胁了律师什么呢,杀手交给警察的照片清楚的拍到了,毒品!
律师买毒品给饶夏,涉及了贩毒,一旦曝光律师将家破人亡,自己也会有牢狱之灾,律师为了不让这件事被曝光所以情急之下杀了侦探。
所以摄影师并没拍到律师杀饶夏,而是拍到二人的毒品交易。
所以综上所述,律师如果真的杀了饶夏,应该效仿第一个强奸犯的案子,将尸体吊在船上或者码头上,起到昭告天下的作用,而不是向第三起案子侦探的案子一样抛尸隐藏自己的罪证,因为这样与律师的犯罪心理,犯罪手法不符。
那么律师为什么要承认杀了饶夏呢,为了气死饶天颂,并且在律师心中杀了饶夏也算替天行道,而且他还靠这个害死了饶天颂,证据就是影片中律师听到饶夏失踪的诧异和影片最后那个路人警察和郭富城的对话,关于饶夏的事律师没说,因为不是他干的,他也不知道尸体去哪了。
第五个问题,素芳。
关于素芳的身世电影中并未做过多描述,但是一些暗线似乎是交代了素芳的身世,素芳,就是何定!!!
影片中宁静扮演的何定与郭富城扮演的警察除了一通电话外没有交集,但是影片两处重要场景中提及了郭,从这里可以看出何定的真实身份。
影片26:30秒吴彦祖射杀蟑螂的地方,杀手吴彦祖提到差点杀了那个警察,并且说自己认得那个警察,他是警训里的孙哥哥,同时看向了宁静,一直沉默的宁静问了一句这跟你有关系吗,这时请注意镜子中的宁静和吴彦祖两个人反映,吴彦祖听到宁静的话,目光游离了一下,同时拿着啤酒的右手向宁静的方向抬了一下,说道,我认识她女朋友。
宁静听到这句话扭过头陷入沉思,然后就是两人一段久久的沉默。
第一遍看觉得吴彦祖说的是自己杀了素芳的意思,然而反复观看后这些小细节却串联了起来。
这段戏一共有两处停顿,第一处是宁静问这跟你有关系吗,然后四目相对,陷入短暂的沉默。
吴彦祖目光游离了一下,然后微微抬手说我认识她女朋友,注意这里,吴彦祖这里抬手并不是要喝酒,那这个抬手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向面前的人也就是宁静,联系吴彦祖的话语,也就是在说宁静就是郭富城的女朋友,何定就是素芳。
随后吴彦祖注视着宁静,宁静听到吴彦祖的话扭过头不停用手摸着大光头。
吴彦祖也看向另一边并在次抬起手喝了口啤酒。
两人陷入第二段沉默。
这里表明了什么呢,有两点不合理。
第一,宁静听到我认识她女朋友这句话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应该是什么反应呢,应该是追问吴彦祖和郭富城女朋友的关系吧,或者调侃一句吧。
然而宁静是什么反应呢,先是僵了一下,然后扭过头,随后低下头陷入沉思,手部动作明显是焦虑的反应。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宁静认识素芳或者说宁静就是素芳,没有继续追问吴彦祖是因为她已经知道了答案。
而第二点不合理是吴彦祖,他从说完那句意有所指的话就没再看宁静,这里光线照在吴彦祖的脸上一半亮一半阴暗,吴彦祖的目光盯向地上的死蟑螂陷入沉思。
这里吴彦祖的反应有些奇怪,正常来说应该找话题继续聊下去,至少也是看看身边女人的反应,然而吴彦祖却陷入沉思,说明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点到身边人的痛处了。
影片另一处重要的地方就是宁静和郭富城通电话的时候表情,一开始的面无表情,到听到郭富城的话后扬起一丝微笑在到面无表情。
这里有一点不合理的地方,为何宁静听到郭富城的话后说打错了,宁静那一丝笑代表了什么。
郭富城说喂的时候宁静并没有听出这个10年未见的男友的声音,而随后当郭富城说出陈医生介绍我来订购健康枕头的时候宁静立刻认出了郭富城的声音,所以才会说你打错了,否则在暗语正确的情况下宁静如何知道对方并不是客户。
听到久违的心爱的人声音自然面露微笑,只是想到某些事和自己已经改变的容貌无法与郭富城相认。
说何定就是素芳也可以从吴彦祖的行为上来推测,吴彦祖的行动完全不符合一个杀手该有的作风,他为何不杀郭富城,为何调查饶夏的死因,为何将摄影师拍摄的证据交给郭富城,仅仅只是因为他杀了素芳?
这说法有些站不住脚,不如说他是在和郭富城竞争,竞争一个女人的心,他要证明自己比郭更强以得到某个他只能得到身体却得不到心的女人,也就是宁静扮演的何定。
所以在机场高速上他在瞄准镜中看到郭富城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开枪,他先郭富城一步调查到摄影师,并且从电脑硬盘中成功的找到了关于律师的证据,他觉得他赢了郭富城,所以他在郭富城面前炫耀,将证据都扔到他面前,他向一只打败对手的骄傲的雄狮。
吴彦祖对郭富城说素芳已经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芳确实死了,过去的素芳死了,现在的素芳叫何定。
吴彦祖这番话一则是对10年前的事感到良心上的过意不去,对于自己伤害了素芳感到过意不去,另一则是希望郭富城忘了素芳,想让郭富城死心。
影片中还有一处疑点,26分处回忆的片段,吴彦祖见到了满街张贴海报的郭富城,他认出了海报中的人,但是他却一点没有惊慌,丝毫不像一个第一次杀人的人,甚至冷静的在远处注视郭富城。
而且事情隔了10年他还能从瞄准镜里一眼认出郭富城,仅仅只是因为十年前的街头一撇?
最后一段吴彦祖对素芳开枪的片段可以看出来两枪都打在了地上,如果打在身上疼痛必定引起身体的扭曲抽搐,然而素芳并没有,第一枪打在素芳身边,可以看到素芳的外套飘起,第二枪打的更远,打在二人中间的地上,地上激起的火星能证明这点。
比较有趣的是饰演素芳的李心洁和饰演何定的宁静,两人的长相某些地方还有些相似,所以综合以上线索我们可以推断,十年前吴彦祖无意中撞到了素芳,导致其面部多处创伤(影片最后镜头表明,吴彦祖是撞到素芳的头和面部,还有素芳倒在地上脸上都是伤口和鲜血。
)老外杀手命吴彦祖杀了素芳,吴彦祖却打了空枪,随后和老外将素芳带走,素芳被整了容变成现在何定的外貌,并且在这6、7年间可能被迫杀人或者卖淫什么的,导致她无法在与郭相认,在三年前以名叫何定的杀手经纪人的身份重新出现并被迫为杀手组织卖命。
最后一点,宁静和吴彦祖是谁杀的,杀手组织其他人杀的,吴彦祖勒索雇主破坏行规,被人买凶杀掉。
有一处是吴彦祖在船上被杀人追杀,吴彦祖回来后拿枪逼着宁静勒索雇主要300万。
最后的镜头有一个从宁静和吴彦祖左侧窗口观察二人的镜头,从二人身下血迹的多少和血液流经的方向推断,杀手是先击杀了吴在击杀的宁,理由是头部下血迹皆在头部右上方,且吴的血迹多于宁,二人身边均没有枪械,所以吴杀宁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由此推断杀手是远程击杀吴,后击杀宁,子弹贯穿二人脑部造成贯穿伤,这也是血迹在右的原因,从两声枪响前后有1-2秒的间隔,判断应该是使用的狙击枪,一枪毙命证明对方手法老道,是经验丰富的杀手。
另外说一点,影片最后宁静所说的两只豪猪的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两只豪猪在路上相遇了两只豪猪都很寒冷,所以他们靠近了对方想用对方的体温来取暖。
可是每当他们靠近对方的时候两只豪猪身上的次就会刺到对方。
因为疼痛,所以两只豪猪只好又分开可是因为寒冷,迫使他们又一次的靠近。
就这样,在寒冷和疼痛下两只豪猪不断的靠近,又分开。
一直到他们找到了一个距离,可以取暖,而且又不会伤到对方。
一边对法律和正义有信仰,一边又不得不为了债务问题而为自己都痛恨的反派服务。
他在正义与黑暗中挣扎,夜不能寐。
于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法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持续寻找失踪十年的女友无果,被告知女友已死时瞬间失去了生的动力,可他依然偏执地相信女友未死,最后甚至要调岗到失物认领处,来让自己第一时间能够得到线索。
不论是正义的律师还是正义的警察,都有残酷的现实也无法动摇的信仰,活得极度偏执又累到无法喘气。
反倒是杀手,在克服了第一次杀人时的恐惧和犹豫后,活得自由自在。
但他犯了杀手的大忌,利用雇主的秘密勒索了一大笔钱。
但钱不是他的目标,他只是想用秘密警示一下想杀他的雇主。
他以为他自由到自己的命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但他最终的命运也是死在杀手的枪口之下。
杀手看似最自由,但实际上个人生死完全受人掌控。
《三岔口》这部电影在电脑中放很长时间了,都是朋友一句提醒:“有郭富城的电影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迟迟不敢看。
昨天电脑死机,上不了网,就给了我时间去看它。
之前也听别人说不太好看,但是人各有不同嘛,我还是要屏除这些,自己好好的看一看。
我看这部电影,跟李心洁有很大关系,是因为她我才可以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去看。
不知道以前的心洁会不会演戏,只知道她的大眼睛很漂亮。
而且那时的她是短发,简直像个男孩子一样,又瘦瘦的。
现在变得很女人了,看《救命》看到让人怜爱不已。
看《三岔口》的剧照,她一样漂亮,这才吸引了我。
我想这部片子应该叫“十字路口”才对。
讲述了四帮人的经历,在同一个交点。
罗嘉良和他儿子、宁静和吴彦祖、郭富城和李心洁(素芬)、郑伊健和李心洁(艾美)。
在我看来,主角就是复杂的三个人,可是影片一开始就不停的在字幕上闪过一个又一个的领衔主演的名字,真是害怕冷落了谁。
陈木胜的片子以前看像《双雄》都是那种在打打杀杀间带着十足感情色彩的电影,这次也不例外。
安排了郭富城、郑伊健和李心洁之间复杂的关系,这也让我对郭这次的角色非常同情。
我觉得他也是演出了这样一种心情的,10年,找自己女友10年。
其实她已经死了,但是他没有看到尸体,所以从没放弃过寻找。
直到他见到了艾美,以为自己的女友只是失忆,所以他一直跟着她。
而当吴彦祖告诉他素芬已经死了时,他又完全的绝望了。
爱一个人,可以爱得为她而生,可以爱得为她而让别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
虽然他是有些把艾美当素芬,当艾美为了救自己的老公而说出“我也找了你10年,我也痛苦了10年”,他融化了。
他伸手出来要拥抱这一瞬间,可是,那是假的啊!
好在李心洁这个角色不是失忆。
因为我觉得失忆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虽然谁也不想。
但是对自己的过去,对自己过去的记忆里对自己好的人,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
看到郭只能在李的家门外啃着面包,眼睛却盯着那样的灯光,那是温馨的光芒,却不属于他。
我哭了,这是我看完整部戏唯一哭的地方。
结局时郭说:“总有一些人是找得到的!
”我又想起了一句话“被人找是一种幸福,无论你欠的是情还是债。
”真的,到这时,才把这句话的感情体会到。
其实里面我最喜欢daniel吴的角色,作为一个不听话的杀手,做得很自由。
只是,杀手做得再自由,生死也不是自己选的。
所以最后他和定都死了,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也是最好的结局。
今天终于把很久前要看的三岔口看完了,我想说的话主要有三点。
1.从后往前看,无双,踏血寻梅,父子,ABC侦探三部等影片,郭富城演技确实慢慢变得很有感觉,不过这会看三岔口,反而觉得有点稚嫩,从当时角度来看,获奖不奇怪,毕竟郭之前演的大多是青年小生正经人物。
2.吴彦祖很帅,狙用的很好,那段菜市场刀砍电线引爆煤气罐可以的。
宁静的寸头,我觉得算光头了,我竟然觉得很性感。
郑伊健得钢丝用的不错。
罗嘉良演技在线,让我想起他那部无间道电视剧。
至于李心洁,我每次看她总怕出现鬼,鬼后不是盖的。
3.关于剧情,陈木胜的电影,没那么玄乎。
认真看可以看得懂,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可看性可以,值得一看。
每个人都再寻找有的找刺激有的找儿子有的找女朋友有的找钱有的找正义但是最终还不是找死感叹一下郭富成老了吴彦祖好帅~
最近好像看了好几个郭富城的片子,于是翻出了这部《三岔口》,陈木胜的片子历来重文戏,人物内心的纠结并最终获得解脱,不得不说,郭富城演的很突破很突破
今天重新给这个片子打个分数,两星换成四星。可能当时还小所以有些看不懂。印象最深的仍然是郭富城的表演,很有内涵。尤其是最后的高潮,那种内心的挣扎,人性的自私,表现的很完美。
我靠,电影居然没有字幕,虽然大家都说的是普通话,但是我就是听不懂啊啊啊
虽是动作片,但这出电影没有好像一般的动作片那样忽略故事的重要性。故事写得不错!是2005年华语电影我个人觉得最好的!
看过基本也就忘了
郭富城这部电影拿金马奖?我大谢特谢,之前也没觉得他演技那么差,演的令人发指…陈木胜咋说…之前还觉得很会拍,果然不能通过一部电影看导演咋样,要硬说这部电影有哪里好,那就是宁静吴彦祖的爱情戏吧,符合没有逻辑的主线
没听明白对白
堪称陈木胜转变最大的一部作品,一洗平日的浓厚商业味,不仅影像风格化,叙事上也少有地开始讲些技巧了,沉重的配乐非常棒,无奈案件太过简单,人物单薄流于表面,几条人物线索也是凌乱不堪。当然对郭富城来说,本片也是他的分岔口,这是他首次开始注重角色层次化的表演,也开启了他怪异侦探的演绎殊途
前三分之一有点迈克尔曼的味道,然后就。。。
稀里糊涂
喜欢吴彦祖。
郭天王还素太用力了。不过连环撞车那段还素粉动人的
二星也给蛋妞儿
这几个主角我都不喜欢。看陈木胜行么= =
陈木胜最佳之一,突破快餐流水线电影的桎梏,整体更偏向独立制作,用密集的对白编成一张黑色叙事网,像掷骰子,每次抉择都可能导向不同的结局,而角色,就在编剧设定好的程序里不断前进,到达终点,是菲律宾的蓝色海浪或者香港的阴鸷暴雨在迎接他们。除此之外,熟男熟女们都很努力在融入这场游戏,郭富城和郑伊健褪去了少年气的生涩,取而代之的一种魔性,高度的信念感,与角色融为一体,吴彦祖和宁静这对妖异的CP,光芒四射,仿佛大半个剧本都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很久木有遇到过三雄片了,真心没有浪费任何一个好演员!
20110920@CCTV 6~转过台时,已开始半小时有余~于是龙龙提出使用机顶盒的回看功能从头看~可对于我这种已经N年不看港片的人来说,实在提不起兴趣,摆出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继续刷微博~突然,龙龙说到“有吴彦祖哦~”~于是我立刻甩开笔记本,专心观看……
几个神经病的故事,最大的傻逼是郭富城
郭富城在这里面就是个2B,他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垃圾片儿
Gangsters and policeman all lived in a m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