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家路上,一边开车,我说这部电影很多bug,还害我和我小女友吵了一架,很郁闷,至于哪里有bug,我挑选几点来…a,包围实施抓捕,为什么不守住几个出口,屋顶为什么不增加狙击手,围捕,饿他们三天,看他们出来不出来?
b,不在场证据,很苍白,名侦探柯南吗?
香港架设的天网探头探不到林家栋什么时候出来酒店什么时候回去的吗?
移形換影术c,如果是卧虎藏龙或者蝙蝠侠也罢了,那么高楼上打斗掉下来,完全没事,我只能说超人。
d,香港警察可以为追劫匪,在没有疏离群众的情况下械斗吗?
人权在哪儿?
e,小女孩是干嘛的?
刺激刘德华转变的关键?
她一个弱智儿童,怎么把一个口哨糖放在手链中,体温居然没能化掉那颗糖…f,胡军那么大的老板,就一台车?
马子钓凯子车震还要在同一部车?
为什么对内的角度拍对外的刘德华做假证据这么容易,车子装成个B样子,没断电?
那个摄像头是24小时记录?
既然如此重要的摄像头,胡军为什么不查看在先,轮得到小B崽子去偷视频?
g,姚晨和林家栋打电话手机是白色背景,不应该有红外线感应变黑屏吗?
她怎么那么巧,碰到她老公弄车,并玩枪h,导演想涨票价做3D无可厚非,但又想学无间道,分裂下,又模仿威尔史密斯背一把带瞄准镜的机枪打近战就没必要了。
i,胡军那么爱玩,为什么要撤…j,那么严重的枪战,林家栋被随便问了几句就放了,仅仅跟踪?
跟踪还他妈跟出了不在场的证据…k,刘德华的手臂遭受重枪械近距离击中还能拿得起枪。
你牛l,枪战时刻还他妈能看信息,编剧是他妈干啥吃的啊,稍微正经一点吧m,刘德华是将军还是先锋官,不是很懂n,第一个卧底干嘛找小女孩啊,要她安静你妈啊,安静还不是被抓出来了啊?
不晓得守在楼道上伏击吗?
这么容易被抓,浪费时间干嘛呢?
直接在东窗事发时一枪毙命,干净,不拖沓o,林家栋突然转身牵强,刘德华突然不择手段牵强,吕良伟一伙打劫被全副武装的警察扫射几乎毫发无伤,每秒几十发的速度早都打成筛子了,牵强总之,林林总总讲了这么多,还有很多漏洞不一一说出了,剧情很牵强,无深度,豆瓣做了进入画面广告,还只有6.8分,豆瓣还是相对比较公正的望保持两分,全给林家栋吧,下次女主角换一个吧,姚晨真尼玛丑,不喜欢,她只适合搞笑对了,黎小雅,不想和你吵架,其实这部电影还蛮好看的,看到了熟悉的B51,很满足了我还是爱你的,黎小雅
11月号《时尚先生》有篇江志强的访谈,他说以后拍电影,要考虑到中国观众平均年纪越来越小,很少电影可能像《阿凡达》一样,什么年龄都会吸引,要拍商业电影,还是要往年轻的方向去想。
期间讲到《风暴》,江老板说目标观众群很明确,15到25岁,“年轻人就喜欢这个,打电玩一样,‘咚咚咚’打。
动作嘛,场面嘛,火爆啊。
”上一部《寒战》,票房口碑,名利双收,可有人鸡蛋里挑骨头,说打得不够过瘾,于是有了《风暴》,一部事先张扬的枪战戏,就是冲着刺激的动作场面去的,按火爆程度,在近几年的华语警匪片里,可算顶级。
影片最后的重头戏,吕良伟全副武装,带着各种轻重武器抢运钞车,有好事者估算,军火的成本都不一定比运钞车里的钱少。
那又怎样,爽就好,谁让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呢?
电影开始前有《等风来》的预告片,男主角说:“爽还不行,还得成天爽?
”哈,不知可否看做导演对观众的吐槽?
作为几乎接踵而至的两部枪战片,总觉得《风暴》与陈木胜的《扫毒》在气质上有相似之处,看完片子回来一查,果然,《风暴》的导演袁锦麟,之前一直是陈木胜的御用编剧。
刘德华和胡军在两栋高楼之间的铁丝网上缠斗的一场戏,惊心动魄,熟悉陈木胜的人却也能一眼看出,这分明是摘自《双雄》里的现成戏码。
作为新人,袁锦麟交出了一份工整的作业,作品的完成度、剧情的合理性,甚至要高于陈木胜的《扫毒》,过分苛求他有鲜明的个性,可能有些过分,一个新导演能将如此大场面的枪战戏掌控好,已是难得的成就。
《风暴》的动作戏拍得有好莱坞范儿,“将香港变成‘战场’”,绝非虚言。
想想也是,多少年没有看到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头枪战的港产动作片了——为了拍摄方便,导演们大都把枪战的时间改到了夜里。
袁锦麟的这份魄力值得嘉许,让人想到了任达华《悍匪》之类的老港片的那股彪悍气。
之前一直热炒的“炸翻中环”,看着很爽,不过也就那么回事,连白宫都在一年之内被恐怖分子占领了三次,用电脑特技炸个中环,相对而言就没那么奇观了。
第一次在iMax的大幕上看3D香港枪战片,感觉有些奇妙,又感觉似乎没有太大必要。
据之前看过非3D点映的朋友说,还是得看3D,两种视觉相比,差异的确很大。
没有比较过,不好下结论,个人感觉而言,3D效果肯定比不上《地心引力》带来的冲击,但是看在近战时,尤其是楼道里局促场景下的枪战戏,确实更有代入感。
看《扫毒》,感觉陈木胜憋着劲儿的要从情感上虐观众:生死之间,两个只能活一个的纠结;被放弃的兄弟高调回归做足戏码,只为听一句道歉;母亲临终的病榻前,三兄弟互诉衷肠最终和解……几场戏倒是催泪,但细想起来只觉得刻意,即便流了眼泪,心里也有被骗似的不爽。
《风暴》没有这种藤牵蔓扯,连前戏都没有,开场就打,乒乒乓乓,从头打到尾,反而有种直接通透的快感。
论文戏,《风暴》虽着墨不多,情感上的推进和转折却也明晰。
真要严格论起来,两部戏可能都难称合格。
人物平板,桥段老套,煽情刻意,连反派都不出彩(胡军和吕良伟即便颠倒一下,又有多大分别?
),已经成为港产动作片的通病。
既是通病,又如何指望一个拍动作片的新导演来做出突破呢?
只能希望愈加成熟后的袁锦麟,能拍出更好的片子来,千万不要像陈木胜一样,十几年了,再也导不出比《冲锋队之怒火街头》更好的作品。
还是那篇江志强的访谈,里面讲到,袁锦麟写好《风暴》的剧本后拿给江志强看,说:“我想做导演。
”于是他就成了导演。
这和无线电视台的台长周梁淑当年录取徐克何其相似,有这种一脉相承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传统,香港电影就不会死——至少她会换个方式、换个样貌活着,在墙外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一部非常精彩的港式警匪动作电影,华仔对于警察角色的演绎早已经相当得心应手,他所刻画的警察形象永远是既帅气又威猛。
另外看国语版时能听到刘德华的原声也感觉非常亲切。
这次硬汉胡军所饰演悍匪也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看上去胡军对于角色的演绎还是偏老实型的,没有太多一般悍匪的那种粗鲁奸诈狡猾。
此外片中警匪之间的抓捕和打斗场面也都非常壮观、非常震撼。
3D警匪片《风暴》,是一次难得的尝试,资深编剧袁锦麟初次做导演,在监制江志强和刘德华、动作指导钱嘉乐的支持下,将香港最经典的类型片加以3D化,取得了不错效果。
在火爆刚猛的动作特效场面之外,本片杜对人性的深刻挖掘,特别是对正义的终极拷问,令观众印象深刻。
在以往的港产警匪片和黑帮片中,香港警察往往是以亲民卫民、奉公守法的完全正面形象出现。
《风暴》在这个基础之上,向更深的层次进行了挖掘,展示了当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冲突之时,执法者内心的至为痛苦的冲突与煎熬、彷徨与抉择。
《风暴》当中,刘德华饰演一名香港警界精英——吕明哲。
作为执法者,他应当手持正义之剑,严格秉公办事。
然而,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普通人,当他看到法律本身无法制裁犯罪嫌疑人曹楠、啪哥的时候,尤其是看到女童惨死而作为警察的他竟不能在法律程序允许的范围之内对其予以制裁的时候,内心深处激起的义愤使他纠结、抓狂,继而爆发,从而由一名应完全被法律规范、约束的警局公职人员,蜕变为遵照良心的直接呼唤“替天行道”的正义的裁判者和对罪犯的制裁者。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双手,超越法律的藩篱,去惩戒“撒旦”之恶。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作为香港商业中心的中环街道,在各种现代化武器的轮番轰炸之下,几近毁灭殆尽。
这一场景,既具有犯罪团伙被摧毁的表层含义,也昭示着人性中某些东西的破灭。
我们无法评论吕明哲这种充当绝对裁判者的做法是否妥当,但是他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无人生还》中的法官沃尔格雷夫的做法如出一辙——同样是在法律以外,制裁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行,而制裁者也终因这种越界的制裁行为而身陷囹圄。
在沃尔格雷夫遗留的自白信中,我们能够察觉出他在执行正义的外衣之下所潜伏的阴郁与暴戾。
吕明哲的潜意识中是否也有这种复杂的动机?
这就需要读者们走进影院亲身体会了。
“原始复仇”原本是在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的古代,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普遍的制裁方式,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法律逐渐在社会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法制成为现当代文明社会制裁罪犯的唯一准绳。
本片故事的发生地香港,早年沦为英属殖民地,在被英国统治的一百多年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套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
香港素以法制文明发达著称,香港的警察作为公职人员,也以秉公守法作为其职业准则。
然而,法律毕竟也有难以触及的角落。
影片中胡军所饰演的凶徒曹楠和吕良伟所饰演的凶徒啪哥如此残暴而嚣张,倚仗着“证据不足”,试图逃脱法律制裁,挑衅重案组的刑警。
如同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中那位苦于没有线索缉拿惯犯的警察一样,望着惨死的小女孩那幼小的身躯,吕明哲愤怒了。
他希望在法律所允许的程序之外,探寻到一条惩治罪恶、实现正义的路径。
他成功了,但又抑或说失败了。
在实体正义实现的同时,他却违背了程序正义,从而陷入了两难的窘境。
《风暴》在贺岁档挟强大的演员阵容与极端震撼的3D效果强势登场,袁锦麟无疑具有将该片塑造为香港警匪片里程碑的雄心。
不仅有对人性的拷问,也有对正义的探究。
尤其是影片中表现的人性与公理的对峙,道德与法律的矛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冲突,以其深刻而又贴近生活的极端真实,仿佛在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良心,同时启发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正义”。
最近实在是太闲了,闲的所有上映的电影都看了一遍,《风暴》首映的那天刚好去看了。
因为之前没怎么了解,想着港产片大部分就这样,差不多能看就行,还3D呢。
看完后实在是不想评价这部影片了……刘天王在电影里的确是拼了命了,跟拍动画片似的,怎么打啊,怎么爆炸啊,怎么枪林弹雨啊,反正他就是一直活着。
姚晨产后好像特别喜欢在港产片里插一脚,没想到还不算是配角,是个在电影里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女人,一个谎言让坏人决心做个好人。
胡军的角色也好笑,做坏人的时候没被抓,最后却无辜替另一个坏人背黑锅被抓了。
最后的结局也不知所谓,香港没死刑,一群悍匪还不惜把中环都毁灭了都不肯投降,国际恐怖组织都没这么狠啊……大哥,求财而已,至于吗?
所以我只能说,编剧和导演的大脑都有部分缺失了,就这样的剧情,还拍3D,1D都别拍好吧?!
我不可惜电影票那几十块,我可惜我坐在电影院里饱受折磨的一百多分钟!!!
刘德华的栽脏举动有公报私仇之嫌,因为死者是自己认识的人就这样生气跑去直接找罪犯,而前面有路人被爆头怎么没有生气而跑去直接找罪犯呢??
见到勒索者病发不救,已经是步入黑暗的坏人了,后面何必还要装好人,直接坏到底就对了。
既然都已经坏了,就做个黑暗裁判不行吗,最后还装什么装啊,假装好人不开枪,让车撞死线人,刘德华就不用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去灭口了,我靠编剧。
最后居然还要自首,搞屁呀,还有那么多罪犯等你去杀啊,难道刘就只公报私仇杀了这几个就完了???
那还这么正义叫着说要抓所有罪犯??
只是想抓个别罪犯吧,明显带有个人情绪。
继续杀下去啊,杀掉所有罪犯啊,!!!!
不伦不类,莫名其妙的电影!!!!!
看到题目你们就知道我不是认真的。
我也不太明白为啥我就只能在豆瓣写点这种东西。
作为我看过的唯一一部令我看到头晕眼花想吐的3D影片,我真的觉得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我在UME熬的那两个小时。
到现在都有点缓不过来,整理不出来什么逻辑。
以下所有纯属鬼扯。
(其实我看的是6号的点映,这篇乱七八糟的东西7号凌晨就发出来了结果遭到了各路业界良心水军中的战斗小部队的围攻。
楼主只是豆瓣新人啊瞬间吓CRY!
躲角落里去可耻地匿了几天又暗搓搓地重新发了。
) =========== 整个片子讲述了一个一直嚷嚷着拯救无辜生命的警察,是如何带领【大批】香港警察们在中环同【四个】劫匪进行丧心病狂的枪战,打死打伤无数,最后还炸了煤气管道彻底坑死香港的故事。
从那既不要钱也不要命的打法看,我真的感到了对于东方之珠的满满的恶意啊。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又一次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观,原来最坑爹的不是猪一样的队友,而是猪一样的领导。
当看到刘德华那张保(rou)养(du)得(guo)宜(du)的脸时,吕sir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惊人地与另外一个经典形象重合了。
不是刘建明,也不是庄士敦,而是肖锦汉。
你还记得肖锦汉嘛?
哈哈哈你不记得了吧,没关系我也想不起来他的名字了,还是特意百度了一下富春山居图呢。
肖特工,不对吕督察特别喜爱喝汤,特别喜爱调教小萝莉,除此之外我真的不记得他还有什么特点。
啊你说女朋友?
他没有。
啊你说姚晨?
她是林家栋的女友。
拿着手机莫名其妙地威胁了刘华一通,除此之外我们的男主和女主根本一场对手戏都没有。
======== 反派人物非常出彩,非常。
胡军大哥作为一开场就狂帅酷炫拽拿着重机枪轰隆隆干翻一票包括刘华在内小警察的大Boss,在一个小时之内就结束了自己如同巴库蛋一般绚烂的人生。
最后那boom-biu-biubiubiu-boomboom-biubiubiubiu-boom-boomboomboom的高潮里,乔帮主一眼都没捞着。
谁说武侠史是倒退史来着?
君不见,乔峰早就下线了,胡斐却一直坚挺着呢。
======== 姚晨再次说出了神一般的台词,再次表现了微博女王对于神展开的驾驭能力。
“我有了。
两个月了。
好什么呀,两个月前你还在监狱里没出来呢。
” 上一次我听到这么狂帅酷炫屌炸天的台词,还是搜索里的那句“是爱情就没什么错。
上床了吗?
” 女王告诉我们,这就是演员的自我修养!
========= 同时这个片子还具有一定的恐怖色彩,我们看到警匪双方交火,无辜群众纷纷沦为枪下鬼。
而镜头再一转,所有的尸体就瞬间消失了⋯⋯ 大概唯一的解释就是香港警察行动能力够快,虽然保卫民众安全做得不好,但是毁尸灭迹的速度堪比光速?
========= 全片最令人惊喜的部分在于对POI的致敬:线人大叔很明显可以黄框了,可以准确无误地通过监控摄像头传达讯息;大B的逃跑与死亡过程都通过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摄像头完整并高清地直播给了姚晨,敢问如果不是TM宝宝,有谁能这么精确地捕捉一个路人——还是在煤气爆炸的情况下。
Finch:我很高兴可以把业务扩展到香港。
========= 其实看了卡司就明白了,这是一部无间道的无厘头展开版。
刘建明(雾)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追捕他曾经的上司陆启昌警官(雾),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了同为卧底的大B(大雾)也参与其中。
为了除掉陆sir,利用知道他身份的大B,刘建明不惜伪造证据搞死陆sir。
可是伪造的过程被大B得知,刘建明便一直挣扎着要不要也解决掉大B。
为了表现他内心的挣扎,导演不惜安排一场别人冲锋陷阵,刘建明退居二线给伪·好基友打电话的桥段。
当然最后刘建明还是被调查了,大家都没落着好。
难道这里还有一个隐藏Boss,必须要到片尾彩蛋才揭开么⋯⋯ ——琛哥,琛哥是你吗?
========= 全片最困扰我的一点就是,为什么它要费这么大劲搞成3D的。
可以说一半的时间里,摘下眼镜完全不影响观看。
后来我明白了,原来这个片子的定位其实是一部灾难片,作为灾难片,不业界良心地让你们看到天崩地裂所有警察都被坑的镜头,那怎么可以?
总之在我被轰隆隆噼里啪啦的音效震到心率加速的时候,看着那些不要钱的子弹和炸药以及人命,脑海中一直回荡着熟悉的箴言:“全场大清仓,你买不了吃亏,你也买不了上当,真正的物有所值⋯⋯” ==========我是神态严肃的分割线==========为了避免被各路业界良心的“影评人”吐槽我这吐槽不专业“就知道瞎说”,就暂时爬出来加两笔。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片子只值两颗星。
首先是这是我第一次看3D看到想吐。
全片除了开场的镜头3D感比较好之外,其余的镜头要么没必要3D,比如刘德华的大脸;要么只有字幕是3D,比如那引以为傲的枪战爆炸戏。
加之可怕的摄影与剪辑、各种乱七八糟的音效一顿乱砸,像我这样有心脏病史的还是不要看了。
其次刘德华的国配太出戏。
刘监制估计出发点是好的,但素你鸡不鸡道你的扑通话很不好呀,说出来很容易让大家笑场的好伐?
最后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故事烂得跟【消音】一样。
我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可怕的故事是袁锦麟搞出来的,想想虽然新警察故事中规中矩,但至少故事完成度很高,基本每一条线都有它应有的开端和结局。
但是如今这个⋯⋯是该说他离不开陈木胜呢,还是说因为第一次做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而乱了套?
各路大神都从这一坨【消音】中,读解出了非常深刻的内涵。
我觉得这就好比小学时语文老师一定要学生分析“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一样,买了个表啊!
109min的时长,除去单纯biubiubiuboomboomboom的半个多小时,剩下一小时你又想表达刘德华从好警察变坏,又想表达林家栋从坏黑帮洗白,又想表达小萝莉父女情深,又想表达吕良伟⋯⋯咦他好像没什么可表达的⋯⋯那怎么可能。
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远超出实际叙事空间能容纳的范围,导演/编剧野心过大。
这是这一坨【消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所谓激情,重点是要有情,绝不是毫无来由的煽动。
但是我们看到,整个故事里的每一条线,每、一、条、线,都是有头没尾,有尾没头,人物的智商或情商总是在不经意间掉线,行动动机完全经不起推敲。
刘德华和胡军一开始还蛮有戏,奉公守法那一段的张力也不错,纠结的点就是一个“证据”。
如果这就是一个刘德华玩命抓胡军,胡军大开挂后来被刘德华使阴造假搞死,刘德华陷入两难的简单故事,其实应该比现在这货好。
但是因为林家栋和吕良伟的加入,导致这条线支离破碎并且突兀地结束了。
胡军被坑简直是天外一笔,刘德华的假证视频解脱得也完全是侥幸(哮喘而死)。
更不用说中途换boss这种只有【消音】中的战斗【消音】编剧才能干出来的【消音】事儿。
按理说曹楠这种不仅胆大心细,还高武力加持的boss,文戏有料武戏碉堡,应该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被主角爆掉。
但是这么一个狂帅酷炫屌炸天的存在,就【一个人】【开着小破车】【暗搓搓地】【潜逃】了?
在被逮捕后完全木有消息?
曹楠你甘心吗这么长时间你都是在给人做铺垫啊!
吕良伟的出现完全是没头没尾,不禁让人联想是否因为胡军档期不够所以后拉来凑数或者胡军价码太高不多点戏份不舒服?
这种双boss还5:5戏份真心无力吐槽。
都说啪哥是曹楠升级版,但是啪哥的突兀出场以及文戏的空白直接导致了这个人物形象单薄得不堪一击。
这个角色除了战斗机器,除了完成导演的毁灭香港的伟大家庭梦想,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所以他就这么被团队里的小跟班干掉了。
以上两个反派,包括半反派林家栋的死亡,都是极大的槽点。
记得大一编剧刚入门的时候老师就讲,警察抓犯人,一路斗智斗勇,绝对不能写犯人在逃亡过程中突然被车撞死了然后正义一方获胜了。
但是很可惜,三个人都是“被车撞死了”——林家栋确实是被车撞死了。
再说林家栋(包括姚晨)这条线的一系列莫名其妙。
陶成邦到底是准备做什么?
一出狱就奇迹般地勾搭上了曹楠,明明就是打定主意一条黑走到底,那你就明说嘛,安排女朋友怀孕了预备当爸爸了所以洗心革面完全不是不可以啊。
但是我们神奇的导演兼编剧秉持着“就不让你看明白”的信念,一再给出似是而非的表达。
所以对于陶成邦,我特别想揪着他耳朵问你丫到底想干嘛!
是无间道还没出戏么?
“我想做个好人”大B你抢刘建明台词了啊喂,怪不得被爆头呢。
顺便林家栋的辨识度实在不高,都这年岁了,还是老老实实做个好配角吧。
对于我们亲爱的男主角而言,最讽刺的一点就是口口声声标榜每一个死去的生命都无辜都不该死的吕警官,在每一次行动中都突然智拙,线人父女和无数香港同胞就这样被猪一样的领导坑死。
我去你是第一次知道线人这种东西么?
第二个电话打过来的时候就该知道你的线人被怀疑了吧?
磨蹭什么呢只能解释成智商君突然下线了吧!
高潮部分我还能说什么呢?
前戏没做足就算好不容易挨到高潮也会很痛苦好么⋯⋯这个片子就是典型的欲念太多,结果两边都不沾,两边都不落好。
要卖3D就拜托你好好搞搞特效,不要搞成戴不戴眼镜都没有区别好嘛,当然一个编剧出身的导演一上手就玩3D本身就不是靠谱的事儿,呵呵一下就算了。
要卖内涵就拜托你好好琢磨琢磨本子,人物平板、节奏混乱、情节展开毫无理由可言还bug一箩筐⋯⋯导演可以考虑给自己放个假,去结识一下孙建君导演,你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文_谢长留林家栋终于男主了!
可喜可贺!
其实作为一个二十年来只钟情于男二号的我来说,林家栋早就已经是心中名副其实的男主了。
开始关注林家栋是01年版的《碧血剑》,他在里面饰演忠臣之子袁承志。
那时候就觉得这男的肯定火不起来啊,注定一辈子演配角的脸!
演个忠臣之子,按说算是主角了吧,可是跟金蛇郎君江华一比,立刻被甩出去十万八千里。
后来再演什么都无法改变我对他那张平淡无奇的脸的印象,也真是被我猜中,果不其然,一辈子跟在大主角的旁边寸步不离,可就是登不上主角的宝座。
演着演着,就让你觉得,要是大主角旁边真没有他,大主角都大不起来了!
所以林家栋也算是多年的配角熬成配角之王的鲜明案例!
要说林家栋这种平凡脸怎么就突然嵌在观众深深地脑海里的,就要看他跟着大主角刘德华闯江湖后出演的角色了。
尤其是在《无间道》中的表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么多大主角的凶猛攀比下仍然保持自己的不败地位,将一个二流角色演出一流水准。
大家都说林家栋没能抓住这次机会一飞冲天,而是再一次与头牌擦肩而过。
这样一等又是十年,才轮到今天刘德华不得不亲自为他打造一款小混混大变身的电影,更不惜为了他轰塌整个中环!
这算大手笔了吧,林家栋也果然不负众望。
我们都知道刘德华是要凭着这片去各种拿奖的,林家栋永远也不可能凭这片得到最佳男主角奖,但是在观众心中却再清楚不过,林家栋才是真的大主角,林家栋的大主角时代来了!
这么多大哥、督察、这么多爆破场面,都禁不住要为了林家栋靠边站。
就因为林家栋他天生长了这么一张跟帅不沾边的脸,谁让你们现在是一群帅哥烘托一个平凡人呢!
话说他的眼神啊,和十多年前袁承志没什么分别,只是现在看起来更刚毅,仍然透着一股呆萌劲儿!
这就是为什么他耍帅耍酷耍坏都让人爱!
这也让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剧里面燕冰可以三番五次眼看着陶成邦进局子,还在外面一心一意的等候,有些男人,天生注定了做反派,又聪明又可爱,这让有些女人,死心塌地跟着坏人,天涯海角永不变心。
这样的坏人还有张耀扬,就像他后期一头长发一样,乌鸦这个名字就是他的代言,生冷狂硬,霸气十足、毫不留情!
好容易做回卧底,叫你难判真假。
影片太霸气了,中环算什么,为了个家栋兄,不要了!
可家栋兄那么潇洒的跑出去以后仍然没能躲过被卡车撞飞的厄运!
德华兄从高楼上多次摔下来不死之身算什么,中环都坍塌了,还不是丝毫不受影响,稳稳的拖着枪瞄准家栋兄!
坏人就都要死,天经地义嘛!
那我倒是想问问曹楠后来怎么着了呢?
话说回来,林家栋,这次为你鼓掌的人要很多很多了,估计你的粉丝超不过张亮,也直追王岳伦了吧加油,看好你哦
看了风暴,查了导演是好几部其他电影的编剧,但感觉功力一般,尤其是一些细节的硬伤,从头到尾很多,有点不能接受,随便列几处坏的和好的,大家随便聊聊。
先说不能接受的吧:1.捡了个警员证就可以直接进到重案组讨论室里来?
还看到了警察墙板上摆着自己的画像,这是公共厕所么,随便进。。。
2.阿邦刚开车撞了刘德华,导致他们办案失败。
警察对阿邦24小时监控,然后阿邦又犯案了。
警察的台词居然是,餐厅说他有不在场证据。
那你们的24小时监控到哪去了,还不知道他离没离开餐厅么。。。
3.第一个卧底,而且可以推算是道上的老江湖了,在抢劫行动前,当着其他劫匪的面给刘德华报信,这用常识都不合理啊,更别说刘德华找个女的接电话了,他连第一次都不该主动接电话,要是第一次就是劫匪打的呢?
4.剧本后半段开始精彩了,但人物段落分配太平均,胡军一出来像大反派,气场足,结果后面吕良伟接手,是真正的反派,但交代他的段落太少了,搞的存在感全无。
5. 姚晨到底有没有孩子是个问题,是故意气他男人还是真有了?
而且,姚晨去医院做CT,医生问她怀孕没有,她说没有。
这个段落,也没交代她去医院干嘛,跟整个情节没有任何关系,单纯就是为了 给出 让观众猜疑她到底有没有怀孕 而设置的,手法也太差了,就跟其他片子里某处为了转折而转折一样。。。
6.开头林家栋出狱,数避孕套数了那么多,这信息给的有任何意义么?
也没交代人物性格,纯属浪费时间。
再说点好的:1.一些动作场面很喜欢,尤其是楼道里俩人柔道来回摔得动作戏,很精彩。
爆炸场面也很爽。
2.广场上的枪战和追逐场面很NB,很纳闷香港那么小的地方,那么多电影却能在广场,街道,甚至繁华地段拍摄,人流等场面控制的干扰因素肯定很多,却能控制得那么好,佩服。
近两个小时的片长中,动作戏占了一大半。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本片也可以同《地心引力》一样,被称作“体验电影“,因为全片都没有太多的铺垫戏份,更多的,则是在较为出色的3D效果帮助下,让观众去体验那些紧张刺激的枪战场面。
而需要交待的大量铺垫信息,都写入了人物对话中,这种处理方式,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那部电影中需要解释的梦境世界规则,也是均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进行了阐述。
几场劫案,串联起了整部电影,诸位人物的形象,也在这几场劫案的发生过程中,被逐一刻画,我对今年的好莱坞暑期档大片非常不满意,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动作场面的功能太单一,没有起到推动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本片在这点上则做得很好。
一念成佛一念魔。
在本片中,有着众多鲜明的对比,刘德华饰演角色与林家栋饰演角色的对比,两个角色前后转变过程也自我形成对比,而片中对于“当好人还是好警察”、“过去人治的香港好,还是现在法治的香港好”等对比性命题,也进行了一定的诠释。
这些主题的深入,在当今“唯利无它”的华语电影中,显得难能可贵。
新人要出头。
《一代宗师》中的这句台词,十分适合来形容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
袁锦麟,这位编剧出身的新导演,所交出来的这份处女作可以说是非常惊艳。
不管是“让香港变成战场”的动作戏,还是以往同类型电影中极易沦为鸡肋的情感戏,导演都处理得较为出色。
全片有着众多的动作大场面,一开场就是一场让人瞠目结舌的劫案,而废楼大战以及中环大战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之前的片方大肆宣传的中环大战的确没有让人失望,有种好莱坞灾难大片的即视感,而废楼大战,则是我个人觉得较为出色的一场戏,这场戏发生在一栋即将拆迁的居民楼,狭窄的楼道以及形同虚设的监控系统,都为警方的行动增加了难度,在楼道的对决中,导演拍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效果,而刘德华和林家栋在两栋楼中间的空网上的搏斗,也是十分紧张刺激。
至于中环大战,虽然场面够大,但导演的掌控力显得有些不足了,那场戏里,剧中的人物一个个都失控了,而略显混乱的场面调度和让人不明所以的剪辑,让人觉得导演也有些“失控“了……. 动作场面精彩的香港类型片很多,但情感线也拍的好且与动作戏融合的很好的,则很少见,今年年中时见了一部《激战》,而年末时,则见到了同样融合的很好的本片。
爱情、亲情和友情,本片虽然远不像《美国往事》那样把这些情感都表达得刻骨铭心,但也算是把这三种人类最重要的情感表达得充分完整了。
片中的唐强与女儿的情感,和刘德华与唐强的友情,可以说是刘德华所饰演的角色转变的最大的诱因。
而小女孩含泪望着“安静”卡片的场面,也是本片最让人动容的一幕。
而林家栋所饰演角色的转变,则是他与姚晨所饰角色的情感所促成的。
而这些为本片增彩的戏份的存在,除了导演的功劳之外,得益于本片扎实的剧本,这部电影的编剧也是袁锦麟,这再次证明,一个好的导演,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编剧。
值得一提的是,袁锦麟之前一直是陈木胜的御用编剧,这次两人新片同时上映,而本片的动作场面,也能看出些许陈木胜作品的影子。
本片的各个方面都称得上优秀,编剧、导演、摄影、配乐等等,但相较而言,演员们的演技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刘德华在这部电影里很拼命,让人恍惚以为在看早期的成龙动作片,但说到演技,只能是合格。
林家栋也演得很努力,但是这个角色如果给梁朝伟来演,一定会让电影更出色。
至于姚晨,真的有些让人出戏,她的确不擅长演这种商业大制作。
看完《风暴》后,有朋友让我把此片与《扫毒》比较一下,我的回答“风格不同,无法对比”。
如果说《扫毒》是对香港警匪片黄金时期风格的一次盛大隆重的缅怀致敬,那么《风暴》就是对香港警匪片的一次大胆成功的开拓创新。
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同时出现,不管是不是巧合,都证明香港的警匪类型片正在全面复苏。
刘德华被左轰右炸的还不死真的大丈夫么~刷新港片火爆新高啊,炸中环好屌
2.5不得不的阴暗,剧情代入感不强,用了像尹子维一样有特色的明星但是完全没有性格,只是在突出刘德华和林家栋,这样很没意思哎
看着真硌牙啊。国语版是华仔自己配的音?
为毛要炸中环?炸中环有什么意义?
学诺兰学得太投入,优缺点都学了个底儿透,有看过警匪片拍成战争片的,没见过把警匪片拍成灾难片的。
從頭到尾的激烈槍戰,一票戏骨的精彩演出,胡军,唐文龙,尹子维快成坏人专业户了。。。华仔年近半百还如此拼命演出实在是精神可嘉
正邪如善恶,善恶似阴阳。阴尽而阳起,阳尽而阴生。阴阳实一也,善恶故不二。地狱天堂路漫漫,天堂地狱一念间。
只有在香港才敢这么拍啊!前面部分有个段落感动到流泪(就不剧透了),后面就情节大转折好夸张好夸张。满分是五分的话我给三星半。
3星半。看这部电影时,我老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同步放映《盗火线》——《盗火线》我看了50多遍,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我没能从《风暴》中得到什么观影乐趣。剧作上略有遗憾,情感主线跑偏了,或者说一直没能准确聚焦。资金和面子能给到的都给到了,新导演的缺陷就无法被掩盖了。
虽然还是有些些不完美,但是真的有好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带劲儿的港式警匪片了!有木有?
警察黑化什么的最喜欢了,刘德华在审讯室画圈那会激动的我都一度想原谅剧本的各种超能展开,直到后来大家摸出各种重武器,爆炸场面各种大,主角光环各种强,我就又恢复冷静了。功过相抵就不功不过吧!
还行啦. 看的不就是个场面么.
其实电影本身还不错,但这为毛是个3d片?根本就没有一点效果也没有一点必要好吗!感觉自己被赤裸的抢钱。
傻逼
内核和结尾处理在华语片里非常新
不错!感觉有城中大盗的影子在里面。
刘德华怎么打不死啊 林家栋万年就死
看着太累了,给个辛苦分。
换BOSS的情节过渡的生硬了些。作为娱乐片,场面和表演都不错。这几年林家栋的表演愈发有味道了。胡军一如他在《无间道2》中的表现,太紧,不够松弛,在一堆香港演员为主演绎的故事里显得不协调。
在酒店无聊看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