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从影院回来,个人认为此部影片还是相当值得去看的.也许是片长的原因,或者拍摄手法的原因,整个剧情很紧凑,衔接得也非常密集.好像得到了一个clue就会马上去到那个地方,丝毫没有拖沓,这样一来,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就是非常扣人心悬.但动不动就跨国寻找线索,甚至进入白金汉宫和白宫,这些都似乎有些扯.但这并不影响收看影片的视觉感.戏路还是非常明显的,黑白两派,正义战胜邪恶,不过这次,导演似乎在剧情的最后反映出了即使是黑派也一样具有人性,毅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将凯奇等人救出了City of Gold(黄金之城).画面的效果很棒,经典场面也在预料之中,车追车,大卡车撞翻路边的咖啡桌等等.个人感觉在进入地下探险,寻找City of Gold的部分似乎太快了,没有让高潮更high一点.最惊险的莫过于在那块巨大的需要平衡才能不被摔下万丈深渊的石头上,之后似乎有点平淡.机关的设置一向是科幻,冒险,探险类题材影片必不可少的元素.而这次影片中机关的设置最大的亮点在于"坚毅桌"的机关,非常巧妙,有点意想不到.但相反在进入总统山地下的探险就有些简单了些,没有太多的机关.对于那么久远年代而言,显然是不太合乎情理的.City of Gold人人趋之若鹜,没有机关的把守岂不任人偷盗?个人认为这是一处软伤.相比之下,在影片<夺宝奇兵>(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代走向了末尾,回想一下这段时间好莱坞的商业片,包括电视和电影的,都不得不向Jerry Bruckheimer脱帽。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个人决策了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的快速娱乐内容。
参考:http://www.imdb.com/name/nm0000988/仅仅看看如下电影:National Treasure: Book of Secrets (2007) (producer)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2007) (producer) Deja Vu (2006) (producer)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2006) Glory Road (2006) (producer) National Treasure (2004) (producer) King Arthur (2004) (producer) Bad Boys II (2003) (producer) Veronica Guerin (2003) (producer)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 (2003) (producer) Bad Company (2002) (producer) Black Hawk Down (2001) (producer) Pearl Harbor (2001) (producer) 我个人感觉 他并不是以获奖或者在电影史上留下美名去工作的,经济效益是最大的驱动力。
而这并不影响这张单子中有Black Hawk Down,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这样触及小金人的作品。
我在看National Treasure II 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却是Jerry的电视系列节目 Amazing Race。
影片中人物跨越空间,探索历史和自然的经历确实让人感觉心潮澎湃,加上这些举动的背后有着为自己祖上正名,雪耻的动机,配上充满美式爱国主义的交响乐,娱乐性就这样产生了。
西方观众对历史,考古,旅行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早就这个市场需求,好莱坞的资本机器又能够负担得起这个费用——比较一下我们国内的商业片市场,就能明白中国还要走很长的路。
我们的电影人过渡偏向文艺,缺乏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兴趣和讲述能力。
而我们的观众从电影市场的开放伊始,就大量的观看了饱含科学技术,历史人物,自然知识的电影——票房冠军《泰坦尼克》的开头堪称一小部打捞沉船的纪录片。
《国家敌人》《黑客帝国》《木乃伊》等片的故事中都有一部分是满足观众对科学新知的好奇心的。
可以说中国的观众只有在好莱坞的电影中,才能得到些科普教育。
中国的电影人是否苦于没有资金呢?
——恩。。。
黄金甲的铺张让人生疑——你能重金制造一段不曾存在的历史让人耻笑。
居然不能用这些钱展现中国的真实的考古,人文,地理?
我的感受是,中国这些电影编剧和创作者过于文艺,缺少自然科学的理性思维,从智慧到勇气上,都难以承担中国商业片的要求。
否则中国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宝藏,能够讲出多少nb的故事来?
之前对于尼古拉斯凯奇在
片子还是很有想象力的,编剧挺能吹的。
除了有点追车戏外,动作戏并不多。
片子其实一般,勉勉强强接接《印第安纳琼斯》的班吧,毕竟没有像样的探险片了。
比较适合小朋友看,最起码能欣赏英美的风光:华盛顿、伦敦和巴黎的著名景点基本上都上镜了,尤其是总统山,挺壮观的。
片子两个多小时太冗长了,压缩在90分钟就好了。
因为看过了一,便就有了看二的想法。
等了很久,才在前几天把二看完了。
场面还是很恢宏很强大。
宝藏的贮藏地还是很给人一种惊叹地感觉。
但是二里就没有了一那些引人思考的问题。
所有的密码不需要推理,直接就在故事里告诉了。
让我觉得,编剧是不是已经懒得去想那些弯弯绕,懒得绞尽脑汁去想出那些稀奇古怪得历史,懒得去找那些孤本珍本来研究它的某一章节某一段落某一单词的头文字母了。
总之一句话,编剧懒了。
既然这样,就没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了。
大片看得我昏昏欲睡。
一点都没有当初看一的时候的兴奋与新奇。
没有什么重大历史知识穿插在里面,让我那古怪的头脑激动一下。
然后大叔老了。
看信的时候都需要带老花镜了。
不再是空中监狱里那个能跑能打,中刀中弹依然面部改色的硬汉了。
二只是一的成功的一种跟风。
而看到结局,想,应该还是有三的。
希望不要像二一样让我失望。
尼老师现在再怎么掩饰也无法抹去岁月的痕迹了;尼老师的母亲穿的比尼老师的媳妇还风骚;片中的大坏蛋最后突然天人交战良心发现舍己救人了;英国交通警察的摄像头像素还真他妈高;总统办公室英女王办公室就跟传达室一样随便进;黄金城里四人保持平衡的台子还真好玩,可惜创意是抄袭的;美国总统有一本秘密手册……亏导演想的出来!
在电影院看的,面无表情的看完全片……
应该说算是不错的续集,能和第一集水准相当实属难能可贵。
本片减少了puzzle,但拥有更多的action,在娱乐性上不输给前作。
Cage还是神神叨叨的老样子,女主角没有第一集那么惊艳了,最大的不同还是Ed Harris的加盟,让这一集的反角不再那么好对付了。
结尾还留了个小悬念:what is on page 47?
希望在下一集里找到答案。
记得MITCH在那个方形盘上的表现吗?
他要第一个出去。
很正常,人性使然。
在结局,Mitch比任何人都先意识到他们中的一个人必须留在那里hold the door,他甚至有武器可以挟持任何一个人并先出去,实际上他的确挟持了Abigail,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这生死关头他居然没有先出去,反而回去和Ben继续hold the door,而实际上他完全可以让Riley顶替他的位置。
这应该很obvious啊。
不合理不合理,Mitch 突然无理由的变得如此高尚或愚蠢。
老实说,没有第一部来的好看。
给了一个“里程碑”的评价,因为我是在离开祖国来加拿大的飞机上看的这部“2”。
曾经在《特洛伊》里饰演倾城美人Helen的Diane Kruger不再获得我的惊艳之词,Nicolas cage的发线神奇般的向前移了一寸有余,Justin Bartha还是用天真的帅掩盖演技的不足,倒是helen mirren的参演让人眼前一亮,和Jonathan Vincent "Jon" Voight的夫妻档配的比较绝。
平淡的生活是对爱情的巨大考验。
美丽的童话故事通常都是这样一句话来收尾:“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
”因为童话故事都是讲述婚姻之前的事情,无畏的勇士为了心爱的公主,翻高山,过大海,历经三次磨难(通常都是三次),然后两个深爱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没人去描写他们后来的生活,底层出生的勇士,不知道会不会在宫廷里面洋相百出,令自己心爱的公主颜面扫地;不知道心地善良的灰姑娘,甜蜜新婚过后,必须得和其他嫔妃们等待着王子的临幸时,清冷的夜晚会否怀念后母的家,虽然备受虐待,但倒也自由自在。
然而,生活在大多数时间是平淡而繁琐的,绝对没有寻宝路上智慧迸发的瞬间,也没有夺宝途中那般争分夺秒时的刺激,绝对没有寻得后那种无法言喻的激动。
这种时刻,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加上吞下龙舌兰之后的微醺,整个世界都变了个模样,就如同本的艾米丽母亲几十年来,始终念叨着的。
虎胆龙威系列里面那位可怜的麦克莱恩警官也是始终无法处理平淡生活时期的夫妻关系,于是总得在圣诞节的时候去跟妻子道歉,企图挽救濒临破裂的婚姻,然后挽救了世界,夫妻和好。
然而在第三集里面,麦克莱恩警官无可避免的离婚了,于是第四集里面他得需要用危机来调整父女之间的关系。
有点扯远了,还是来说说电影本身吧。
普普通通的续作一部。
也许并不输于第一集,不过在见识过之前那些套路之后,也就没有那种新鲜感了还有近年来,类似电影层出不穷,比如根据超级畅销拍摄的《达芬奇密码》,任凭再多么巧妙的设计,见惯也就不怪了。
文化上的差异,依然是横隔在国外观众和导演编剧之间的巨大鸿沟,无法去理解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可以想见,美国观众在观赏之余,从口袋掏出一美元找到神秘的图案之时,或是当本带上特制的眼镜,从独立宣言上看出藏宝图的时候,他们该是多么的惊讶啊!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这次盖茨一家可谓是全家总动员了。
对手不得不接住本的聪明才智,于是用了老套路,在适当的时候抛出手中的谜题,并将对手逼上绝路,让其要么寻宝,要么背负叛国的恶名。
当然,如此有荣誉感的一家人怎么会甘愿背负上千古骂名,于是果然一步一步解谜下去。
之前在演员表上看到海伦·米伦的名字时,还以为她要再次扮演女王呢,特别是当本闯入女王办公室的时候,还以为会被女王抓个正着呢。
途中那个晃动的平台令人记忆深刻,熟悉解谜rpg游戏的玩家,应该了解迷宫当中,很多机关需要人踩着,所以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去搬个重物来压着,其余人才可以顺利离开。
历经艰险,圆满结局,宝藏找到,全家团圆!
不久之后,恐怕本和老婆又需要新的寻宝探险,否则搞不好会为离婚分财产争地翻天覆地;恐怕还不仅仅是这一对,他的母亲又该抱怨,自己当初都是肾上腺素和龙舌兰作祟;怕是雷利的新女友又会瞧上某位英雄。
而观众已经不需要了!
迪士尼的电影,最后果然还是happy ending
偏爱寻宝题材
唉,啥玩意儿嘛。好几个悬念都没解决,噱头倒有一大堆。而且凭啥南美的印加人把自己的宝藏坑修在北美......
还行吧
题材不吸引了,Diane也老了.....
很商业的一部片子,比起同类型的电影《夺宝奇兵》差了不少,但跟《古墓丽影》大概一个水准
来自电影频道的记忆。更喜欢第一部。
好莱坞流水线的产品。
尼哥的电影一向都比较合我眼缘
挖国家的宝藏,长自己的名气
在影院看得很happy
真能扯淡
This follow-up was about the same as the first one. Which was both fun and exciting. I liked how the storyline was so exagerated to include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he White House, etc. yet it was still believable. I d
2008-03-23.
中间都快睡着了
瞎编一通,当个娱乐片一看完事儿。
完全是牵强的推理
终于看完了,2个桌子实在是...唉,他们真的没有自己的漫长文化啊
我还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扫盲+动作+观光~
比1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