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活不知怎的变得一片黯淡,至少还有死亡能唤起生的激情。
在这样一部情节荒诞的电影里讨论生与死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似乎是不合适的。
可是黑色幽默的灵魂再加上导演时不时的一本正经,却让人难免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存在是很荒谬的一件事,这是多么严肃的一个话题啊,可是就是应该用看上去滑稽的“荒谬”表现。
至少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
长久以来日本电影里都在表现“生与死”这么一个话题,他们崇拜生(爱情与性),也崇拜死亡,更经常出现混合着生与死的殉情。
可是总的看来,死亡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情,却大不过生存,那些伟大的死亡往往带来更伟大的“生”。
也许对他们而言,死亡只是一种生存方式(电影上如此,实际情形另说)。
生与死的矛盾经常就统一成一个总体。
这倒和弗洛伊德生本能、死本能的说法吻合。
或许电影里的那些统一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吧,也因为这点那些生与死的情节、人物很能触动人的深处。
电影里的死亡被一种很冷漠的方式得以表现,赤裸裸的没有任何修饰。
划开的劲大动脉、喷涌的鲜血、插进咽喉的刀、穿过脑袋的子弹、炸断的手脚……这些镜头不带任何感情的直接呈现了出来。
导演对“死”的表现是中性的,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可怕恶心。
他的眼光集中在那些活着的人身上:中年妇女与少年的朋友小团体。
电影要讲的是“生”,是“活着”。
死亡在这里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即使是剧中的生者也没有对它足够的重视,短暂的悲痛马上被激起的怒火覆盖,对死者的缅怀瞬间荡然无存,转变为对生者的“复仇”。
随死亡的漠视,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每次死人之后“凶手集团”的庆祝与对“杀手”的羡慕,配合着“杀手”兴奋的讲解“啊,我做到了,这太美妙了!
”那些对生活早已丧失激情的欧巴桑,和那些迷惘颓废的少年们,他们并没有在活着。
如剧中对欧巴桑深恶痛绝的大叔所说,丧失了前进的激情与动力就是欧巴桑,不管你的年龄与性别。
显然在他的眼中,欧巴桑就是对于行尸走肉活死人的代称。
是啊,那种毫无激情浑浑噩噩的日子,怎么称之为“活着”啊。
不知道再干什么,不知道要干什么,自我封闭,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只有卡拉OK能带来一点激动的感觉,唱的还都是昭和时代伤感的老歌。
清歌,用快乐的方式表达悲伤的情感。
这是对荒谬生存多么生动的写照啊。
臧克家诗中说,有的人或者已经死了。
既然不能生,不如去死吧。
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死亡时生存最后的兴奋剂、强心针。
并不是同伴的死唤醒了他们对生的思考。
复仇是根引线,死亡时引爆生命爆竹的火光。
“我们很久没有讨论过什么问题呢,虽然经常一起长卡拉OK。
”“我发现,如果认真去听,很容易就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他死时一定听懂了那首歌,悲伤的快乐。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大妈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着满足的生活,却没想到来了个全体毁灭的山寨原子弹。
影片从“死”走到“生”,最后还是回到了“死”。
只不过从活死人(Dead alive)到了“死”死人。
闪光之后,是灵魂永存的“活”吗?
日本式的黑色幽默可不会有这么温情的结局。
死了就是死了吧。
好好活下去是不容易的,倒是行尸走肉或者腐尸的方式比较容易。
死的兴奋剂是个美好的假设,奇效但是危险。
所以,还是换个方式找点激情与意义好好活吧。
我真想好好的活着,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只能努力去做。
惠子说,女人只要过了二十四岁就是欧巴桑了。
欧巴桑吗?
那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过日子。
惠子见我一脸不以为然,恨铁不成钢地在我后背拍了一掌,“这个社会对欧巴桑可是很苛刻的!
”我皱了皱眉,对一旁正在撒尿的杉冈道,“这里不准随便小便,就算你是鬼也不行!
”惠子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我,“实和子你在跟谁讲话?
”我嘿嘿一笑,转过头瞪了杉冈一眼。
一向脸皮厚的杉冈才不管我,他慢条斯理地撒完尿,提起裤子慢悠悠地飘走了。
真是失礼的鬼。
活着的时候这样,死了还是这样。
我叫实和子,是花火女子短期大学的学生。
平时喜欢发呆,睡觉,能力是见鬼。
不过这么多年来我看到过的鬼也只有四五只,而肯跟我聊天只有杉冈一个。
杉冈是被一个欧巴桑杀死的。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周四,我逃课跑到学校附近发呆。
杉冈解开裤子要在我们学校附近的铁栅栏旁小便(真是个让人困扰的男人!
),一个戴着墨镜骑着摩托车的欧巴桑突然冲出来,手里提着一根绑着匕首的棍子直直地向杉冈刺去!
<图片1>杉冈愣愣地站在那里,没有躲也没有叫。
他被欧巴桑一刀刺中喉咙,血瞬间喷出,让人想起屠宰场里的被宰掉的猪。
杉冈重重地倒在地上,喉咙一顿一顿地喷着血,未解决的小便也从裤子里喷出来。
<图片2>我本应该很害怕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咧嘴笑了起来。
因为他死得实在是太滑稽了嘛。
后来我每次跑到铁栅栏附近发呆的时候,总会看到杉冈。
杉冈仍旧穿着那件艳红色的上衣,脸色不太好,但却并不可怕。
“喂,你叫什么名字。
”杉冈从地上捡起一个烟头,吸了一口,问道。
“实和子。
”我走上前,皱了皱眉,“这里不许小便。
”杉冈哈哈一笑,没有说话。
我走到他身边,双手扶着栏杆静静地看着他的侧颜。
虽然杉冈死得很滑稽,但不可否认他是个难得的美少年。
“我之前在电视里看到你了。
认识你的人都说你是个好孩子,懂礼貌又听话。
”我收回打量他的目光,望着前方说道,“那个欧巴桑为什么要杀你?
”“因为我杀了她的朋友。
”杉冈流里流气地吐出嘴里的烟头,毫不在乎地说道,“那个欧巴桑啊…我只是摸了她的屁股一下,她就哭了。
”果然是个很恶劣的人呢。
我笑了笑,“那你为什么要杀死她?
”“为什么?
”他歪了歪头,似乎正在很认真地思考,“我也不知道。
也许是因为她那种毫无生气的样子让我觉得很烦躁吧。
欧巴桑这种生物啊,完全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死了不是比较好吗?
”杉冈一脸认真,仿佛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有哪里不对。
我还想说些什么,但杉冈已经飘走了。
我看着脚底下丢弃的烟头,转过身慢慢地向学校里走去。
过了几天,又有两个人出现在杉冈徘徊的地方。
他们站在杉冈总是喜欢小便的地方聊了几句,然后一脸仪式感地解开裤子。
啊真是太讨厌了,我立即跑出来制止他们。
杉冈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飘了过来。
他很开心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告诉我他们是他的朋友。
我想了想,走上前跟二人说了几句。
那个叫做石原的男生说他们很想替杉冈报仇,这让我觉得有些好笑。
明明就是杉冈先杀了别人的朋友,被别人杀也是咎由自取啊。
不过我没有说出口,只是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们。
被杀死的欧巴桑和杀死杉冈的欧巴桑都是“阿绿会”的成员。
你问“阿绿会”是什么吗?
就是一群离过婚且名字里都带有“绿”字的欧巴桑们组成的组织。
我把登着“阿绿会”的杂志交给了石原,他们拿着就离开了。
“杀人是什么感觉?
”我踢了踢正在捡烟头的杉冈,问道。
他抬起头,恶意地扯开裤子开始小便。
为什么杉冈总是喜欢在这里小便呢?
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感觉吗…很专注吧,割开欧巴桑脖子的一瞬间仿佛只剩下了我自己。
欧巴桑脖子的洞里清晰地传来演歌的声音,就是dadadada…”杉冈轻轻地哼起旋律来。
可惜我平时很少听音乐,根本不知道他唱的是什么。
“那……很开心吗?
”我又问他。
杉冈摇了摇头,“用快乐的歌唱出悲伤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吧。
不过,”他整个身子压在铁栅栏上,“被那个欧巴桑杀死的时候,我很开心哦。
那一瞬间我仿佛听到了很快乐的歌,很解脱,很安静。
”欧巴桑在杀死杉冈后,我曾经偷偷地跑过去看过。
杉冈满是血的脸上确实现出一抹笑意,但却并不吓人。
我没有报警,径直跑回了宿舍。
这段时间杉冈时而消失,时而出现,我从杉冈口中得知了很多事。
石原他们枪杀了杀死杉冈的欧巴桑,而除了石原之外的杉冈的朋友们都被复仇的欧巴桑们用火箭筒轰成了渣渣。
哦,对了,还有一个也是被匕首刺死的。
寂寞欧巴桑VS无聊大学生,真是惨烈的激战啊,我有些唏嘘。
又过了一段时间,石原再次出现了。
看到久违了的石原,我高兴地站起身抱住了他。
“为什么他们要死去,只有我一个人活着好吗?
”他抱着我哭得很伤心。
想起他的朋友们都被欧巴桑杀死了,我不禁也有些难过。
“别太悲观,你还有明天啊。
”我干巴巴地安慰道。
石原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地离开了。
我耸了耸肩,捡起地上的泡泡瓶子继续吹起泡泡来。
杉冈不知道什么时候飘过来,看着石原远去的背影道,“你听过恋的季节吗?
”“那是什么?
”“非常好听的一首演歌,我们以前聚会的时候都会唱。
”说完,杉冈就轻轻地唱了起来。
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跑调,只是觉得他的表情很认真,仿佛在完成某种仪式。
过了一会让,他唱完了。
我起身想要回去,杉冈叫住我,“实和子。
”“嗯?
”“不要变成欧巴桑啊。
”我笑了笑,对他摆了摆手。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杉冈。
后记:我很喜欢的一部cult片。
虽然看起来无厘头,但是却让我很有共鸣。
不管是迷茫的学生仔,还是被社会抛弃的欧巴桑,都在这场杀戮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专注和作为人的意义,很讽刺,也很有趣。
美男子安藤政信屁滚尿流的死法让我哭笑不得,但他死前的笑却让我又感到很哀伤。
去看这部《昭和歌谣大全集》完全是为了观赏美男,知道安藤君对cult片情有独钟,做好足够心理准备,不过这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cult,至少相比起他的另一部Black Kiss,算主流许多了。
而且,这部电影在荒诞少逻辑的表面下面,讲得是个大道理:人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战争和毁灭的。
首先有个终日无所事事的小痞子,因为前一晚没睡好心情不佳。
见一个大妈不爽就用刀砍了她。
这年轻人可能心肠并不坏,邻居还夸他礼貌可爱,但就因为一时冲动,从一个普通的玩玩电子游戏机的技校生成为了“神出鬼没”的歹徒。
因为不小心留下了罪证,使对方阵营产生了报复之心。
安藤君最后那死相简直就是完美演绎了“屁滚尿流”,也是电影最cult最经典的一个镜头。
我在惋惜安藤君早死的同时心想,不会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干一个地干下去吧,幸好不是那么无聊,但是有一点已经肯定了:战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安藤君杀大妈用了最原始的匕首,大妈复仇制作了长矛,然后是手枪,然后是反坦克导弹,最后,松田君走到那破烂的五金店,用万年不变的呆滞神情说了一句:“原子弹有吗?
”这是全片第二经典的瞬间。
历史更迭,技术更新,不更变的是人的复仇心。
他们早已忘了最一开始为什么而战,也没人在意。
人们为失去同伴而悲伤,但从一次胜战中得到慰藉,同伴之情不如战胜之心,人类究竟是善良的么?
要知道,战胜的,是另一个人的性命。
战争中还有一些别的角色,比如因为私人恩怨而兜售军火的五金店老板。
就算没有私人恩怨吧,他们以为他们在维持世界正义,其实只是利益至上而已。
原子弹的用意又含沙射影了二战中的美国。
还比如说那个经常去“看望”安藤君亡灵的诡异女孩,哪方去就帮哪方,可以说是够“中立”:坐岸观火,见风使舵。
那昭和时代的歌谣在片中代表什么?
可能是艺术吧,或文明。
人类分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却没人意识到,还被用来当作杀戮的灵感,比如现实中的宗教。
并不是宗教指引着复仇,而是复仇之心强烈歪曲了宗教。
最后,当战争中的一方觉得够了,因为他们已经给对方以致命的攻击。
人们的情况开始好起来,大妈们有的被升为了店长,有的终于得到了儿子的认同,有的第一次享受到性的快感,但是,末日就在她们的头顶。
这就是人的自以为是啊,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但有一天,所有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幸福都将成为一时战胜的快感的代价,毁于一旦。
不知电影是不是受了9•11的启发。
(短评字数有限,作影评贴上来)人们沉浸在甜腻直白的流行乐与通俗电视中,人们忙着拥有更美的容貌、更高的分数、更体面的职位、更光明的前途,忙着把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的意义灌注到令一个百来斤的身体里或一句堂皇的口号中,好像这个时代不会颠覆,生活必将重复,价值就以这种确定性为基础。
这样世界的尽头是怎样的呢?
如果让村上龙回答,毁灭也许才是他的答案。
人生就是虚无。
雪洞一般空塌塌,就是光明的未来。
起初看片名还以为是关于一个民谣乐队的电影,从安将刀放进老太婆的喉咙那刻开始感觉到“快乐的悲伤”,开头的松田龙平的扮相实在太美丽了,还有后来安静地躺在白色床单上扑闪着的长长眼睫毛和一旁笑起来象朵花般的护士都非常的美型,不过真的没想到从小刀一路升级到原子弹,老实说看平平在诺大的废弃仓库里一个人折腾着那些化学瓶罐有一种异常的快感,可能与他们说的杀死人那时的快感和自豪差不多吧?
两个团体的互屠让我想起SUN里废墟永无止境的会与会之间的PK,每天都能听到嘎蓝和辉煌在小喇叭对骂和PK,还有那可恶的“域”和“霸”两个公会,但终究杀完人心理是一种扭曲的,不然我不会最近天天梦里还在废墟里兜圈打怪的时候又看到“域”字样的几个人。
其实沉迷于网游的人和片里无所事事的少年,老太婆本质是一样的,一样的空虚和无聊,片里一群少年复仇完毕的晚上照旧一起吃火锅,这时一个说干脆把那群老太婆都杀了,但被平平阻止了,平说“我们只为复仇而杀”,这句话我在昨天废墟里也刚好说过,撅倒类,但后来呢,一群少年几乎被四个批头士老太婆团灭(几个老太婆举的一系列乐队名字这里相当恶搞啊),所以只要一旦PK,是不会结束了。
而其中一个吃完火锅想去杀人的提议被否决后往地板上一躺,然后说了句“好无聊啊”,真是相当有同感。
正巧昨天BB计划的弟弟也说“升级就是为了PK”,让人想起之前同样好战的才16岁的“花花的蛋”。
说什么坦白面对,唱什么昭和歌谣,人们的生活总会脱轨。
说什么青年中年,替朋友复什么仇,原因不过是无聊。
这片儿告诉我们,当生活脱轨,人生无聊的时候,宁可呆着不动也不可以随意妄动。
否则,当花儿开放,机遇到来,很可能平民的原子弹也突然降临了。
手枪里的子弹,没人知道有几颗。
黑色幽默我觉得最大的笑点在片中重复出现的几次“来干一炮吧”好像是“一八四玛丽森嘎”?
哈哈一群疯子天才
90年代有两个村上引起了国人关注,一个是唱着《挪威森林》西式迷惘青春的村上春树,另一个也同样以“战后一代”为自己标签,却用戏谑的方式调侃着自己的惨绿青春,他叫村上龙。
笼统的分,日本小说有“私小说”和唯美主义之间的分垒,一方以自我为模板,主张写生活;另一类则主张跳出生活,追求纯粹的艺术化写作。
两个村上都是第一类。
村上龙和村上春树一样,以青春写作打响名声,他的处男作是《接近无限透明的蓝》,其后他根据自己作为驻日美军基地附近成长起来的孩子的真实经历又推出了很多小说,站稳了文坛地位,但他并不满足,以似乎永不枯竭的精力进军了多个领域,最出彩的大概要数电影了,比如这部披着现实主义外衣的幻想作品《昭和歌谣大全集》。
电影根据村上龙的小说改编,由风格多变的导演篠原哲雄执导。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做介绍,它是一部人类社会寓言。
故事以中年妇女团和少年混混团的对立展开,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描写了同样处于微妙阶段的两个集团的冲突。
一群中年闺蜜,脱离社会久矣,又被为之付出一生的丈夫和孩子所厌弃,甚至于她们都渐渐失去了作为女性存在的意识,她们无法感知激情,不再期待未来,每天热衷的事情只剩下了抱团聚会。
另一群人是几个混在平成年代的少年,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哼唱着过去昭和时代的古老流行歌曲,并以打架和泡妞等方式宣泄膨胀的青春。
东京,这个现代化都市好像变成了行尸走肉的欧巴桑和无处宣泄性 亢奋的少年两个阵营,展开了一场荷尔蒙的决战。
最终,欧巴桑团和少年团双方都伤亡惨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少年以一颗黑色原子弹毁掉了这座血腥的都市。
男人主宰的世界,女人的智慧被拒绝,通行证是年轻貌美,然后再被岁月无情剥夺。
女人相约出游聚会、攀比衣服和丈夫、谈论婚外情,带着一丝寂寞,好像寄生在被他人的需求里。
《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所有女人都是奢侈品》,村上龙的两部随笔集,说的够狠。
奢侈品是什么,奢侈品就是无用的东西。
女人的衰老是从心开始的。
那么,女人,你又该如何自救呢?
有时觉得日本人已经活得差不多了,因为他们已经把人类社会都整明白了。
整太明白就无聊了,糊涂反而快乐多。
够残酷才是正餐,小清新不过餐后甜点。
看看这个主创阵容吧 篠原哲雄+村上龙 便可直接把恶趣味的观者拉拢一个怪异的故事以昭和年代的歌谣串联 别样的黑色幽默与赤色暴力 回味十足的荒诞与“用快乐表达的悲伤”开首小龙平唱歌的造型妩媚得一塌糊涂 爵士帽和假睫毛在他身上如此适合安藤政信在这里是比较讨人喜欢的 基本上除了《坏孩子的天空》 这个片是排第二的。
新闻说 安藤圈中最好的朋友是龙平 算算他们一起合作的片子也不少了 难怪感觉还是很有默契的 尤其是《46亿年之恋》 哈匕首划破脖颈利落的口子、长矛干脆地扎进正在路边解手的少年的脖子 血淋淋地倒地的时候还有尿液喷出、然后是一把54手枪瞄准了正在哭泣的女人的额头、如果你不能想象用肩扛式火箭弹袭击自娱自乐的唱歌少年的话、基本上你也会被最后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制原子弹的情节吓住期间有总是在家里独自跳艳舞敞开窗门洗澡的女子、有幽灵般出现的女孩 并且能与死去的少年的灵魂对话、有五音不全的退伍军官 在他唱歌的时候立正敬礼的酒吧老板娘、一个对欧吧桑仿佛恨之入骨的五金店老板 54手枪的贩卖者和原子弹制造方法的授予者一堆被蔑视的无所事事的少年与一堆被嘲笑的事业有成的中年单身女人间的互相复仇 他们各自将自己视为社会的弱视群体 于是报复起来的手段尤其凶狠毒辣、破罐子破摔。
篠原哲雄用强视觉效果体现了村上龙的超现实描写每个人都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被杀死。
即使刚刚杀过人也能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般的继续生活 而在已经决定收手的时候 死亡却突然地降临。
这个片子是过于晦涩(灰色?
)的 你认为你看懂了 回过头来想还是很摸不着头脑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六个年轻人和六个欧巴桑(六个离过婚,名字都叫绿的中年女人),互相复仇,或者说,互相杀戮。
凶器从尖刀,到长矛,到54手枪,到肩扛式火箭弹,最后到自制的原子弹。
它可以很荒诞,荒诞到让你想笑;它也可以很血腥,血腥到动脉血四溅,满地残肢;它可以很痛苦,当一个年轻人在你的面前彻底精神分裂。。。
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但他们不是精神病患者,不是疯子,他们甚至很智慧,很冷静。
他们只是热情地计划杀戮,同时热情地唱着歌。
昭和时代的歌谣。
就是用快乐的心情歌唱悲伤。
如同用快乐的心情杀戮。
我不是很明白,这其间探讨的,到底是人性的变态,还是变态的人性。
电影结尾,当幸存的四个欧巴桑准备开始过起正常幸福的生活时,一颗投下的原子弹结束了一切。
复仇的双方,都不再有幸存者。
故事开始时,谁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我们的PARTY,如果要打比方的话,就像是教会的弥撒一样。
不同的是,我们不唱圣歌,而唱昭和时代的歌曲。
”这就是 昭和歌谣大全集。
可以去死.
以前找了半天的资源,最后在外网看的,以至于都忘了,只记得有点邪典?ps.当然是为了松田龙平!
木子美推荐,看过留痕。
《昭和歌谣大全集》——一次自行车链条事故,两组过剩的欲望无从派遣,三番五次的对决,昭和歌谣全季无限推送:你有你的水果刀,我有我的霸王枪;你有你的五四小左轮,我有我的火箭迫击炮;复仇一次比一次升级,相互憎厌愈演愈烈,只有自造原子弹才能毁灭一切,更多的是毁灭人类之无聊。
I just got so fucking excited when his urine and blood came out simultaneously
男性靠毁灭女性肯定自己存在感,女性靠报复男性获取自信。除非世界毁灭,否则斗争不止。龙平还没长开那阵真的妖气十足~~
应该怎么说呢 竟然有这种神片 原子弹!!!KAKUYI!!!
可爱的片子,,有首歌很好听。。。
这类荒诞不经超现实电影不是我的茶,还暗自期待安藤龙平有多少对手戏,结果另人失望,两人戏份少的可怜互动几乎为零。大意讲述两个卡拉OK兴趣群体—放荡的无良少年与生活富足精神空虚的中年欧巴桑的对决,吟唱着古早歌谣却用极端高科技进行复仇,手法荒诞夸张,全片除了安藤标新立异的死法大概不会留下什么记忆点。
惊了。。。
浪费时间
3.5stars。欲求不满而遭压抑的欧巴桑们,和满心冲动无处无法发泄的少年们通过互屠来发泄。
村上龙原著,剧情荒诞不经,无所事事的小伙子们与欧巴桑之间的复仇故事,约炮引发的血案,双方报复的手法从小刀,手枪到火箭炮最后还动用了原子弹..剧情由昭和时代的歌谣串联起来。印象中多次见证安藤政信在戏里各种死法,这部戏里的死相应该最奇葩。
开脑洞,荒诞,虽然是平成年代出品,但确实有昭和味道。红衬衫黑衬衫的二十代安藤政信太美,死得也很美。
其实题材还是很棒的,反讽黑幽很cult,但受不了欧巴桑也这么疯
跟进这个导演
抱着纯粹不讲道理血浆cult片的心态看的,没想到是这样的脱力喜剧风败犬复仇文学,昭和歌谣拼接青年亚文化虚无主义。村上龙文本太扎实而显得电影改编没那么出彩,没有完全亚起来。
欧巴桑挺厉害的 最后的蘑菇云看着挺爽的
远看无聊,近看黑色幽默,放大看都是悲凉的日式自绝。开篇的突然杀戮十分惊艳,展开部分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简直是有意识地将厌女情结作为杀人动机的女性电影,但全片图景是越看越悲凉。男废青团与中年女团的共同点,都是传统男权社会下的被支配者与最被边缘化的人群,男废青还没长成权力阶级,失去“生育价值”的女性则被父权社会边缘化,他们之间的相互“复仇”成为一场底层日本人为上层建筑决定买单的隐喻,尤其是电影后半段直接开卷点题,驻日美军的武器遗留以及最后一幕广岛再现,用不正经又无聊的方式去填历史和政治留在心里的黑洞。本片还有相当的反类型意识,00世代正值日式夏日青春片风行,本片的日剧跑是跑向末日,跑向无谓杀戮的终点。不过按照昭和歌谣的分段与片中处处的点题,对于日本以外的观众而言只能成为一种矫情,要共情还是困难
看之前以为是园子温看的时候还想着园子温看完才发现不是园子温ORZ为什么你们都喜欢拍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