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三部曲是我非常喜欢的系列青春校园小说,八月长安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
在这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又是《暗恋 · 橘生淮南》。
洛枳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女主之一,他们的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故事情节之一。
因为自己也是一个骄傲的人,我对同样骄傲的男女主的孤独感有很强烈的共鸣。
我的理解,洛枳和盛淮南的故事的内核,是两个骄傲而孤独的人逐渐靠近、共同成长、共同面对来自生活的种种压迫。
十八岁时我结识了小说里的洛枳,那个时候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我和洛枳一样自信又自卑,我一路看着洛枳的成长,对于洛枳的喜爱更像是对自己的期待。
二十二岁的我结识了朱颜曼滋饰演的的电视剧里的洛枳,洛枳和盛淮南的“爱恨纠葛”是那个时候初识爱情的我所感同身受的纠结和矛盾。
二十六岁的我结识了电影版的洛枳,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逐渐对于过去释怀,电影版的治愈和轻松又恰好贴合当前的心境,阳光明媚的洛枳更让我喜爱了。
以小说的洛枳为基准,朱颜曼滋版的电视剧的洛枳就像从小说里走出来,而电影版的洛枳更像是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存在。
电影版的洛枳,少了很多家庭带来的自卑和孤僻,多了很多温暖和明媚。
电影版的洛枳不再像小说/电视剧的洛枳一样对大学室友江百丽面冷心热,而是在她和男友闹矛盾不开心时很温暖地抱着她,让她在自己怀里哭。
她还会勇敢地站出来杠,比如操场上郑文瑞被欺负时泼水,合唱排练时勇敢地站出来表达希望公平竞争的意见。
仿佛洛枳在青春里受的伤,随着时间被治愈了。
不过与其说是故事里的女主变了,更准确地说是八月长安变得更成熟温柔了。
小说版的结局经过修改变得完整、生动和妥帖,剧版和电影版则又看到了二熊(八月长安的昵称)的心境的变化,非常贴合自己心境的变化。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或者感觉有共鸣,不过我想我恰好有。
如果说小说和电视剧版的《暗恋 · 橘生淮南》是优秀的刻画当代青年群像的作品,电影版则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好故事,只摘取了其中洛枳和盛淮南的部分,并且在盛淮南视角做了较大改变,这里暂且不表。
电影版删掉了张明瑞对洛枳的心动,郑文瑞在大学里对盛淮南的追逐和纠结被放到了高中里通过一场表白结束,把郑文瑞改成了洛枳高中时候的好朋友、但没有再出现在大学里,叶展颜的形象被更加模糊。
其他配角,比如江百丽和戈壁、张明瑞和小师妹、洛阳和两个女生等的爱情故事都没有再展开。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在剧情里看到江百丽和戈壁的故事,只不过江百丽这个角色主要被用来推动男女主感情进展。
原本因为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之间的纠葛变的简单,本来存在于男女主之间的纠葛也被刻意淡化了,让整个故事围绕家庭之间的仇恨和男女主之间心理上的纠结一明一暗的线索发展。
这也是客观上电影版更温馨的原因之一。
剧情上最大的改动是盛淮南在高中毕业时从叶展颜手上得到了洛枳的日记本,并且在后面写上了自己很多年的日记。
这个改动直接改变了故事的基调,也是让这部电影对于振华三部剧的老粉丝感觉到治愈的关键点。
振华老粉经常会为洛枳鸣不平,觉得盛淮南配不上这么好的洛枳。
我一直也有同样的感觉。
电影版让盛淮南因此策划了两个人在大学里的重新相遇和逐渐靠近,让洛枳不再成为了唯一一个在爱情里“处心积虑”的人。
也因此,盛淮南在拍摄结束的汽车上对洛枳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当时我觉得有点怪怪的,怎么盛淮南就这么笃定是她呢?
直到结尾才知道原来盛淮南早已从日记里知道一切。
原本下雨天拿叶展颜的雨衣试探洛枳的情节也被改甜了,一开始是以为是作者刻意改变基调,看过结尾再仔细想,盛淮南已经不需要试探,因此更合理了。
这也算是给振华老粉的意难平一个交代,也治愈了一些我们青春里曾经对盛淮南的意难平。
剧情还有很多让老粉们感到新鲜的关键改编。
洛枳的专业从经管系改成了法律系,想来是为了法律课上代入自己家庭情况和盛淮南辩论的关键情节考虑的。
对于电影来说,专业的改变影响不是特别大,对于小说和电视剧来说原本也不是那么重要,这样的改编把握的度还是很好的,技术性很强。
洛枳和盛淮南的辩论带上了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而通过这次辩论,盛淮南和洛枳直面了他们两个家庭的矛盾,以盛淮南为他的家庭认错结束。
从结尾我们可以知道,盛淮南在洛枳的日记里早早知道这一切,所以这个认输看起来就更加地有价值。
不过看的当时没意识到。
盛淮南开了一个叫做“淮南易购”的物流公司,而不是原本在中关村背景下的电子行业相关的。
小说里的盛淮南创业相对顺利,而电影里的盛淮南则彻底失败了。
但他一直陪在洛枳身边看着她长大,这让我十分感动。
这些改编不能说不合理,只是感觉还不是那么的理想,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
故事背景里比较大的改动,是从北京搬到了厦门,从北大搬到了自己的母校厦大。
当我看到电影里出现了我熟悉的学校建筑的风格,我一开始以为是错觉。
然后发现了最近经常出现在各大电视剧和电影的中山路和沙坡尾,我才确定这就是我学校附近的那些我们常去的地方。
然后是我很喜欢的厦门的海边。
我逐渐确认了学校建筑大概是和我们风格一致的漳州校区或者集美大学,拍摄取景的地方大概是我去过的。
再看男女主和他们的同学们的青春洋溢,就觉得是曾经在自己周围的事情,就显得更加地感同身受。
还有女主兼职的沙茶面店,以及菜谱里各种闽南XXX,看到闽南和厦门特色的吃的,就仿佛又置身于当时那段校园时光里。
今年很喜欢还有很多在厦门拍摄,比如电视剧《开端》、电视剧《救了一万次的你》、电影《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同本剧男主)。
这部剧依然有很多遗憾。
仔细分析感悟,可以感觉到编剧们试图严丝合缝地推敲每个细节,这让前面提到的很多疑惑得到了不错的解答。
不过总体来看,感觉故事变得有点单薄了。
当盛淮南在结尾说“我们两个都是骄傲的人”,我这才想起来他们的骄傲。
电影的改编虽然也体现了一些,比如洛枳更加明摆着的倔强,以及盛淮南的一些典型的优越感的行为;不过总体来说,由于盛淮南被改编成了“因为洛枳而放下骄傲”,比如在法律课上和洛枳辩论时让给了洛枳,因此盛淮南身上的骄傲感少了很多,变得和曾经的洛枳同样地卑微小心;而洛枳少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刺,变得更加明媚柔和,也因此让人忘记了她“曾经”的样子。
盛淮南的内心活动通过最后的日记集中体现,但却总感觉少了一些真实感,可能比不上在整个电影里逐渐渗透效果好。
最后一下子集中表达,更像是打一个补丁的感觉。
如果是我拍摄,我可能会考虑改成女主一遍读一遍回忆情节,由此展开故事情节,这样电影感也更强一些,不过有一定可能损失一些故事情节的悬念。
故事的最后戛然而止,没有交代两个人如何面对他们的家庭。
虽然小说和电视剧给了我们交代,不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电影,仅仅通过法律课上盛淮南的选择暗示,可能并没有解决这个一开始就在电影里暴露出来的冲突,而淡化成了男女主克服内心的矛盾,这让电影相比于小说和电视剧少了很多深度。
也因此,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代表性台词被刻意渲染以后,就显得立不住脚。
比如“所谓浪漫,就是没有后来”,这句话在小说里虽然很经典,但从来都不是那么重要,电影里试图围绕这句话做文章,就显得在卖情怀。
男女主演的都不错。
我第一次看张雪迎的剧,真的被甜甜的洛枳迷的七晕八素的,这也是这一版的洛枳最受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刚在电影院看过男主的另外一部剧,也确实感觉是两个角色,不过可能因为声音的特色,总感觉稍稍有点出戏,不过总体也很不错,两部电影让我认识了这个男演员。
男女主的相处让我回想起了久违的青春感和恋爱中的甜蜜,这种感觉也很难在各大平台的甜宠剧里寻到。
结尾的男主的“我爱的女孩长大了”和女主的“我真的很想你”,我感觉到了男女主之间经过时间沉淀的爱,以及两个人求而不得的苦涩,都是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情感。
校园/青春剧一般故事情节不强,男女主的演技对于作品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7-8分的好电影,值得去电影院一看。
别去看别去看别去看!
没有看过原著和剧版,和朋友一起去看的。
想着青春电影应该不会烂到哪里去,结果真的很烂很烂……盛淮南不是盛淮南,洛枳不是洛枳,单纯是一个俗套的青春电影套了橘生淮南的壳。
男女主演技真的太尴尬以及剧情太离谱,所以编剧安排的好几个让人泪目的点我根本哭不出来、难过不起来,只觉得好笑。
女主哭都哭不出来,眼睛眨巴眨巴没有眼泪滴下来真的很没有说服力……还会把日常中的小习惯带进电影,比如嘴巴微张,看了人真的很出戏。
再说说剧情,剧情也很尴尬,就因为一面墙都对话可以让两个人下大暴雨也跑上天台。
这里其实前面铺垫好的话会非常水到渠成出现一个让人难过伤感的点。
但是剧情没铺垫好,电影里根本感觉不到两个人的感情已经那么深刻,突然出现这一幕就很奇怪,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两个人都要跑上天台。
再比如后面盛淮南爸爸进监狱,妈妈进医院抢救,编剧可能想突出男主的惨,非得让他通过作弊去取得富二代的帮助导致自己被退学。
中间还穿插着男主去求很多爸爸的朋友帮忙,但是人家压根不理他,所以才有男主代考的情节。
但是!
家里出了事情,特别还是这种因为官司出的事情,第一反应难道不是上诉吗?
真的很离谱,但凡找个律师也不至于这样……总而言之,男主变成了搬运工/快递小哥,遭受了生活的苦和痛,最后因为那本日记本又和金牌律师女主再次遇见。
整个电影的逻辑都和橘生淮南没半毛钱关系,我真不信盛淮南和洛枳是这样的,真的别恶心人。
要讲青春就好好讲,为什么非得那么drama?
编剧和导演是浮在空中,没有经历过青春吗?
麻烦看看别人拍的青春电影和青春电视剧!
对比真的太拉胯了……整部电影刻板印象非常非常多,对金牌律师的刻板印象,对有钱人没钱人的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的刻板印象,对女生的刻板印象,对青春电影里男主及其家人的刻板印象,看了让人太难受了。
剧情的悬空还有两个演员在电影里演自己这两件事情都让观众没有办法代入。
没看过原著及剧版的没必要去看这种烂片,看过原著及剧版的看了这个更像吃了💩一样难受。
综上,别看别看别看!
别花这冤枉钱!
【关于剧情】这剧情开了八百倍速吧。
这和原著有半毛钱关系吗?
家族情仇什么东西啊,我以为我在正午阳光。
电影放了半小时,我开始怀疑我真的看过原著吗。
强行给女主安排用功上劲争第一的剧情是吧。
全片最有代入感的地方出现了,高考宣誓领头人破嗓。
已有男友的舍友看女主舍友和男友聊天,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有校服就是这个意思吗,只要拿在手里就可以进校门了吗。
天台剧情来了,我:好怕他们亲在一起。
说完这句话我手机掉了。
我之前看电影宣发说是两个人的暗恋,好家伙,我是没看出来啊。
sos,到底为什么洛枳的笔记本会在美术馆展出啊。
美术馆哪来的这种设定吗。
对不起,我知道很缺德,我听到盛淮南创业失败时真的忍不住笑。
这剧情转折的流畅程度甚至不如我做的PPT。
【关于角色】这nm是盛淮南,我以为是哪个路人甲?
新加的闺蜜角色郑文瑞也太脸谱化了。
(看到后面:对不起大家都很脸谱化呢。
)我对着电影里的洛枳叹了八百遍气。
哪里找来的群演,高中就有啤酒肚吗,肥胖和啤酒肚还是有区别的好吧。
舍友问我,郑文瑞是辣目洋子演的吗,我:迟疑。
敢不敢给男主的脸打清楚点的光,你也知道丑人见不光吗。
张明瑞看面相比盛淮南靠谱多了,这是可以说的吗。
救命啊我看到盛淮南银色假发我真的笑出声了。
盛淮南来面馆。
我看他换了身衣服(好像),问我舍友:这谁啊。
我舍友说:不知道啊。
盛淮南突然回头,旁边妹子惊叫:吓死我了!
盛淮南:吓到你了?
我笑出声,原来我看的竟然是互动电影。
盛淮南,你来得也太慢了,你在开拖拉机吗。
盛淮南,你不要再换衣服了,我真的又不认识你了!
我以为盛淮南过那么久才来是去拿第二把伞了,不是啊你都拿了雨衣干嘛不拿第二把伞。
盛淮南叫洛枳老板娘的时候我真情实感地发问:这是他们的店吗?
看了一小时我终于知道男主像谁了,王大陆,是你啊!
笑死了这个老师也太眼熟了,您就是老师专业户吧。
男主戴着连帽衫真的好像刚出狱。
【关于台词】【晴天阴天你喜欢哪一天】——我舍友:喜欢有你的每一天。
盛淮南怎么就是洛枳你唯一的对手了,你不是年级排名第十一吗。
法学生疑问:存在法律学导论这种课吗?
看电影也要分析责任承担的法学生:死刑,通通死刑(不要当真)。
救命啊在课堂模拟法庭上打感情牌,我真的脚趾抓地。
【我同意原告律师的申诉】——你同意个鬼啊你哪来的资格啊。
【我要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青春无悔/青春万岁】——哇,你们好非主流哦。
(看到欢庆末日重生时,我确认了,这真的是非主流。
)【就算我不能代替那部动画片在他心中的位置。
】——原来这部剧真正的主角是动画片。
【关于场景】这天台是没别人来了吗。
这天台太适合跳楼了(无情)。
长亭外古道边的舞台为什么会有移动的树呢。
我知道这面墙为什么这么干净了,每次下雨就开始自洁是吧。
女主舍友计时哭泣,我的舍友问我她的床帘怎么这么好看。
为了防止女主裙子走光,天台远景还看到女主腿上盖了条毯子,好贴心。
【其他感想】救命啊我好想走。
我看电影真的很少玩手机,上一次有这待遇的是《宠爱》。
看电影之前:我下午才喝了冰饮吃了冰激凌晚上又喝冰饮不太好吧。
看电影之后:幸好我点了吃的。
暗恋·橘生淮南 (2022)4.22022 / 中国大陆 / 爱情 / 黄斌 / 张雪迎 辛云来
八月长安老师笔下的洛枳真的是我很喜欢的角色,她可以说是将暗恋的积极作用都发挥出来了,一直仰望着如此优秀的人,自己为了能与之比肩,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就算最后的结局是be,她也在暗恋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
她不会因为很喜欢这个人,而放低自己的底线,她仍是骄傲的那个人,这都是内心有足够底气的人才能做到的。
即使被盛淮南伤透了心,她依然按照已有的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又理智又清醒,真的让我十分佩服。
「暗恋·橘生淮南」看得很舒服。
现在很多爱情电影总是喜欢把爱情描绘的充满磨难,谈个恋爱就仿佛是在渡劫,好像只有不得善终才足够刻骨铭心,身在其中的人总是要为了爱情不断舍弃,银幕外的观众看得越揪心仿佛这份爱就越有价值。
「暗恋·橘生淮南」不一样,它向观众呈现的是爱情的美好与值得,爱一个对的人,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即便是暗恋,也总会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而雀跃,会因为Ta的接近便心跳加速,会因为对方说一句话而高兴一整天,会跟在Ta身后偷偷的观察模仿,会因为Ta变得小心翼翼时不时犯蠢,有时又会因为Ta在很多事上迸发出连自己都不知道哪来的的勇气,但在告白这件事上,却又始终提不起勇气。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那段只有自己知道的暗恋时光,都是有酸有苦,但终归最盖不住的还是那种专属于自己的甜,「暗恋·橘生淮南」把这种暗恋特有的滋味拍了出来,并且给这份暗恋书写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对情侣而言,这是一部适合与你心中那个人一同体会爱的美味的影片。
对于那些正暗恋着某人的观众而言,这部电影又能提供给你从暗恋跨越到恋爱,勇敢表白心迹的勇气与时机。
大胆把爱说出来,不论结果如何,也好过将其藏在心底,在未来成为只能回忆的遗憾。
一个人,一张电影票,坐在最后边的位置,带着半生遗憾旁观别人的青春和相似的困局,好在主角很圆满,结局是好的,那么过程中再多的搓磨也是值得。
振华三部曲,其实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最好的我们》纯真、懵懂、双向奔赴的爱情总是更动人,奈何我自己的故事却是最类《橘生淮南》那么压抑、那么漫长、珍贵又透着苦涩的甜……另外两本小说我都反复看了好几遍,唯有这本看过一遍不敢再看……我几乎能完美共情洛枳的每一次沉默,每一个转身,爱与克制交织,敏感与自尊拉扯……青春年少我们总考虑爱一个人自己配不配,其实关键只在于敢不敢,然后,然后勇敢的人获得爱情,怯懦的人获得婚姻。
客观评价电影版的人物性格表达很不完整,洛枳的自卑和自信没有充分体现,盛淮南的高智商人设也有点崩塌,原著中有血有肉的配角更是沦为脸谱化仅为推动剧情发展而存在的工具人,还省略了好几处重要情感冲突的情节改为泼洒狗血……当然小说影视化改编在所难免,但清冷上进,自卑也自信的洛枳是这个故事的内核。
没有了内核它可以是任何爱情故事,唯独不是《橘生淮南》总体来说还是很失望和可惜的。
好在我预期本就不高,既是来看它,也不是看它……剧终人散,尘埃落定。
叹息又叹息……太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不圆满是一种缺憾,现在才终于懂得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圆满的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圆满”虽然那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确实照在了我身上~
昨天休息在家看了张雪迎、辛云来主演的电影《暗恋·橘生淮南》,好久没看过校园爱情片了,这一看还挺美好校园爱情总是能给人美好,抛开世俗、抛开烦恼这部电影是改编自《八月长安》,我没看过小说,所以不是原著粉,不会拿原著比较,只是单纯就剧情而言,片中爱来得突然,只因《岁月的童话》一句台词,男主就爱上了女主,中间女主日记被偷了之后,校花冒充“天台女孩”,男主就跟校花一起了,若不是校花良心发现,可能就是一世的错误了。
真的是晴天、阴天、下雨天,你喜欢哪一个?
答上来我们就在一起吧!
管他是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注定了即使是枳,也要让你到淮南变成橘!
人物方面,张雪迎的颜值、演技都是在线的,无论是高中校园,还是职场精英,都很不错,可女主虽然好看,但总是辨识度低一些,不是很容易让人记住这张脸;男主辛云来虽说不帅,但演技是够的,下次可以尝试不要演校草级人物了。
俩人的哭戏还是可以再提升一下,最后重逢时刻的哭戏有点让人出戏。
这部电影虽然剧情设定很假,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会爱上自己的“杀父仇人”的儿子呢,即使爱上恐怕也不会选择在一起吧,可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愿意看的,它让很多人对美好校园爱情的向往得到满足,这也是好的,毕竟电影就是用来圆梦的!
今天看了张雪迎主演的暗恋橘生淮南,其中有一个关于女二的设定我很喜欢,就是女二在高中毕业时将女主的日记本交给男主了,这等于向男主坦白了一切,将选择权交给男主了,男主也做出了选择,没有出国,而是和女主读了同一所大学,最终两个人在一起了,只是因为家庭背景,还是分开了。
电影中的男主有种不自信,没有剧版中男主的那种天生贵气,女主因为演员的风评总是让人喜欢不起来,所以评分才这么低吧。
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可以看下去的,从大学到现在工作,一直很喜欢这个矫情的故事,喜欢女主的独立与倔强,喜欢最终的大团圆结局。
当初看到预告和导演名字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电影注定和《橘生淮南》小说关系不大,他拍的《何以笙箫默》还历历在目。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以后确实槽多无口,先抛开主角的演技不谈,因为比起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首先是电影里的角色设定,连最基本的符合原著都没有做到,更何况改编地精彩呢?
其中的配角都很单薄且工具人,主角的塑造也十分浮于表面。
洛母变成了眼里除了报仇和讨要抚恤金以外毫无人情味的冷漠母亲,叶展颜又一次被塑造成了偷走别人的爱情的恶毒女配。
张明瑞成为了洛枳盛淮南爱情的助推器,郑文瑞则变成了洛枳高中时期的挚友。
书里他面具下的一些阴暗面一点都没拍出来,人设反而变得完美无暇。
根本不学语文不背古诗词的盛淮南在模拟考试里语文居然能考148分,他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神,练习三根筷子吃饭方式居然是把一根一次性筷子掰断,是不是有点过于降智了。
洛枳的塑造也不尽人意。
她暗恋时期那些小骄傲一点都没有体现,有时候小心翼翼地偷窥跟个小偷似的。
在我的眼里,她在高中时期是骄傲隐忍的、孤独倔强的,唯独不像电影里那样大胆热烈、被朋友围绕的。
在书中,她高中时期为数不多的勇敢就是在停水时期跑到盛淮南在的那层楼去上厕所和到服装店试穿一条明黄色的连衣裙,最后还被她拿来挖苦自己。
而且她的家境不好,明明已经去打工了,就算是为了接近盛淮南也不会毫不犹豫的把雨伞丢进垃圾桶,编剧自己看不觉得十分矛盾吗?
再说剧情,最好看的地方就是按着原著原封不动的拍出来的部分。
而且整部片子可以说和暗恋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橘生淮南》最引起我们共鸣的无非就是洛枳那段暗恋的酸涩。
影片里把洛枳漫长而又孤独的暗恋时光轻松的寥寥几笔带过,反而用不少篇幅描写二人的相处相恋和无聊至极的电影社团团建内容,落入了传统青春爱情片的套路中。
电影里选择以《岁月的童话》作为二人爱情的串联,我觉得有些舍本逐末。
不仅因为原著中盛淮南一开始并没有看过岁月的童话,而且书中对这一情节的对描写并不多,还因为这样一来不使她俩的感情戏变得单一流俗,还使其他重要的情节毫无体现。
她俩在大学时初见时落下的柿子变成了从桶里掉出来的电影道具。
还有她们小时候初见时的剧情,如果能把皇帝陛下与皇妃那段拍出来,还能更好的还原原著结尾她们的坦诚告白。
而不是像电影里以干巴巴的问答式告白:“晴天阴天下雨天,你喜欢哪一天 ”“喜欢你”作为结尾来强行煽情。
暴雨天洛枳撒了谎说自己被困,盛淮南去接她那段重要剧情,原著中是盛淮南的故意试探,在电影中却被改成了盛淮南心意的体现。
贴两段原著 电影里盛淮南对洛枳的爱似乎也过于轻易了。
只是因为他在高中毕业后得知了洛枳喜欢他,也知道了她是天台上那个人,就决定去她的大学跟她在一起,强行的双向奔赴也并没有让我感叹爱情的美好,反而替洛枳觉得可惜,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在那个雨天就勇敢得出去相认。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每版《橘生淮南》都喜欢把叶展颜刻画成偷走别人爱情的小偷。
盛淮南当初喜欢上的确实是她的人,“就算没有天台这件事,我也打算和她表白”这是原著里盛淮南对洛枳说的话。
电影里和网剧里都过分强调了他们的天台缘分,但其实在我看来,洛枳和盛淮南的爱情是洛枳靠个人魅力和一些心机才得来的,并不是所谓的缘分天注定。
这也正是《橘生淮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上帝已经明目张胆地不公平,凡人就应该保留偏执的权利”。
这部电影,如果你是书粉,真的不建议去电影院看,因为毫无诚意。
不过电影中的两首插曲值得一听,是整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
假期的最后一天,“包场”看个电影《暗恋橘生淮南》,暗恋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看完电影又想起了那段飞扬的青春岁月:记得初次见他时笨拙的套着被子的模样,也记得在一个夏日的下午,我趴在课桌的桌上,伴着蝉鸣,看着窗外刚好他在打篮球的模样;记得那时候还是诺基亚Symbian系统称霸的时期,我们还在用着网页版的qq养着宠物,一只叫小龙,一只叫小锦;记得暑期他说一定要教会我打篮球,然后几乎半个暑期住在我家,每天拉着我去学校篮球场带着我打球,奈何我实在运动细胞太烂,高手带着还是打的稀巴烂;记得一个课间在一个角落他因为家里的一些事跟我述说的时候第一次看他流泪;我们就关系越来越好,对他而言我是像家人般可以信任、陪伴、依赖的朋友,但我对他的情感好像越界了。
渐渐的他隐约发觉我们之间的感觉有点异于最好的朋友,又因为一些误会,彼此开始冷战,期间我们也面临了分科的抉择,他最终还是没有按照约定一块选理科,从此同班变成一文一理,楼上楼下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
由于分科的失约,我对他的冷战加剧,期间他几次留言跟我解释也被我“刻意”忽视。
期间我其实会经常趁他在宿舍午休的时候,偷跑到他的座位翻看一下他的本子,从本子看到他写的对我我两关系的一段思考,他怕是因为他把我带歪了,以为疏远就可以让我慢慢变好。
再后来,误会消除我们和好了。
为了逃避我对他的情感,我“刻意”的接受了班上给我写情书女生的表白,高调的有了“女朋友”,“刻意”的让他知道我们两个是没有越界的问题。
最后,终于他也真的谈恋爱了,我开始以冲刺高考为由逐渐远离逃避他。
后来,他和他女朋友在高考前夕分手了,他高考分数不理想,只能读个三本,那时我甚至差点想为了他想跟他一块报考个三本。
最后还是以在不同大学开启了新的大学生活,他开始有新的女朋友后,我就开始又以大学学业、社团忙为由减少跟他在qq上的联系。
暗恋的最后,是以我在大学毕业酒会上趁着酒醉,偷偷跑到天台上给他打通了那段了结我们关系的坦白电话。
记得电话的最后,我说:打这个电话最后就是想告诉你,我对你不止是好哥们好兄弟的感情,我是喜欢你的。
我也明白你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可以依赖的好兄弟而已,不可能有别的感情,而且你跟女朋友现在感情也挺好的。
我没有办法以朋友的名义爱着你,这通电话后互相把联系方式删了吧。
最后他说:好,让我少喝点!
那晚我强拉着几个最好的朋友陪我在ktv唱通宵,后来他们都困的在ktv睡了。
只有我点着曾经跟他一块分享过的音乐,唱了一个通宵,从萧亚轩的《类似爱情》唱到莫文蔚的《爱情》。
对于他,对于过去,我早已经放下了,现在怀念的也只是活在那段青春的小锦和小龙而已了。
会念过往,不畏将来!
写于2022.06.05——蓝
剧版一点儿没看过,电影情节很多又扯又突然,少了铺垫的群燃也感染不了人。夜景打光不太行,空镜构图也不太行。某些特效很没必要,几场雨做的略不走心,逃跑掀桌很久没见过了。辛云来台词还是尬,不过造型比异地恋好看,张雪迎大屏幕上看意外的漂亮有气质,小聪明劲儿拿捏的很好。张靓颖汪苏泷歌进的突然,但是真的好听。
#鉴片工场#过于剥离现实,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都没有足够深刻的恋爱经验,情节几乎都是拼凑而来,故事线缺乏基本逻辑,摄影和制作水准品质还成,这个题材其实可以不用强硬以“在一起”来补缺,原则上是能更出彩的一部精良之作。
结尾张靓颖唱的歌挺好听
明显存在体量问题。
看过小说、be版短文、网剧、影视剧的我,对这版真是毫不期待,但还是点开了。闪光点在于,删掉了非常多的支线角色和剧情,局部调整角色关系,终于留出了空间把原著中满满都“心路历程”贴合剧情地呈现。也挺喜欢对男主最末尾回馈心意的改编,呼应了“两个人坠入爱河,只有一个人知道并非巧合”。又及,开头老板和律师女主的饭局,演员就是《狗13》的父女啊,恍恍惚惚!
好难看 难看的发笑
绝对是超出一般商业片的预期,有几场戏调度不错。在工业类型作品中加入抽帧、跳切、手持的方式,视听语言层面得以合格,问题主要都是剧本方面的,剪辑和表演还可以。振华三部曲的共同点其实都是【不可抗力爱情】的最终圆满。部分场景神似【四月物语】【重庆森林】,可以看出仇晟导演联合指导的痕迹。雪迎在【狗十三】十年之后重返大荧幕,情绪表现力相当不错。
建议《岁月的童话》制作方向本片提出索赔,怎么还从头到尾逮着一只羊薅呢……男主角两段恋爱谈的就跟接头一样,敢情谁能对上那句晴天阴天下雨天的暗号就能当他女朋友是吧?😅辛云来委实也没有什么好学生的气质,所以下一次能不演校园男神了么……
我们如此相似,一样如此骄傲。
我喜欢你全世界都不知道,可惜我没等到你的下一句。
为了张雪迎来的,电影很喜欢
看看而已~
爱人是让自己变更好的双向奔赴 暗恋是每一个人的青春 你的世界 下过的雨 是否有道彩虹开在伞里
飞来JFK的飞机上看的我不管,反正辛云来跟大白兔好像
暗恋的人就是这样:“我的世界下一场雨,我却盼着你的世界天晴”
出乎意料的还可以,可以打七分开头张雪迎和她爸这是联动狗十三呢,还cue了余淮,虽然我没看过那个选角问题很大,男主太丑了吧也,开头那里男主在第一次全校面前露面不应该是一个大帅哥吗,结果就是纯路人脸,所以设置一些学生惊叹颜值的桥段太违和了,辛云来百分之九十九都很丑,就帅了两幕,食堂那里,以至于每次特写我都受不了,只能感叹他资源真好,校花也不好看,相比起来张雪迎好看多了剧情除了基础狗血整体还能看,法律那里感觉我不是一个法学生...最后结尾也有点奇怪,男主的种种莫名其妙的行径有刘琳辣目洋子比较惊喜的感觉电影院看的
振华中学的男生怎么一个比一个惨,张雪迎就是天选青春片女主。
太好看啦!奖励一颗星
在青春里遇见一个优秀的人,连暗恋都会变得美妙起来。
稍微治愈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