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我不是从头看完的,也是昨天看了央视从中间开始的。
刚开始觉得还不多,但是看到那个将军还是上校快暴露的时候感觉有些问题,其实前面的很多地方都暗示这个人一直在阻挠调查,但是却搞了很久才把他揪出来。
还有就是男主角那张脸实在太那啥了,几乎在每部电影里面都是这个样子,然后都是出演一些有能力但是自以为是的觉得,比如《变脸》中,让人一开始就产生联想,这次是不是也是同样的角色。
还是尼古拉斯凯奇厉害一些啊。
John Travolta在“变脸”中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以为这部片子不会差到那里去,事实上,演员都是不错的,包括Samuel L. Jackson和Connie Nielsen。
问题出在编剧,缺乏逻辑,真真假假,搞不清是什么会事情。
为了搞清楚,看了后面导演的介绍,整个胡编乱造,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这样设计那样编排会出奇制胜。
看来光 有好演员还是不够的。
一度沉迷于约翰特拉瓦尔塔眨动的电眼,以及萨缪尔杰克逊语速极快的脏话,两人合作过的电影不多,《基地疑云》能凑齐两人各展所长实在有点意外。
影片看起来有点压抑,全副武装的美军不开枪不过瘾,飓风中的热带雨林大雨滂沱,黑暗中人影闪烁。
到底谁杀了人,死的又是谁,反反复复折腾了两个小时,难怪本片在2003年票房扑街,当红的老瓦片酬都远超最终票房,赔的底掉后果之一就是,老瓦的资源一下子就不行了。
《基地疑云》适合当作一堂电影艺术分析课来看,主要演员的演技没有问题,剧本编写问题不大,拍的不好看似乎谁都没责任,难道是观众欣赏水平不够,这一般是国内导演甩锅的方式之一。
其实本片导演也挺卖力,让大牌演员平平安安演完全片就不错了,尤其是主演是痴迷科学基督教,总喜欢在片场指手画脚的老瓦。
比如,利用飞机螺旋桨制造紧张气氛,老瓦在《变脸》提出螺旋桨打脸的建议,吴导没采纳,结果在《将军的女儿》中就完美再现了一下次,本片中又在货机螺旋桨前再来一次,看来老瓦就是喜欢这么干,谁都拦不住。
影片从头到尾都在展现中年大叔的性魅力,主角出场就半裸披着浴巾在阳台同街边流莺打情骂俏。
见到女主后,不管是言语还是眼神都在不断的撩拨人家,语言之露骨在“meetoo”运动中绝对要被开盒。
影片讲述的故事匪夷所思,美军临近边境的基地有一个严厉的教官,在他培养下诞生了一支猎杀毒枭的小分队(按照后面的台词,这是国家的秘密组织,老瓦是有军衔的)。
因为作风比较严厉,受训的士兵甚至要通关注射精神类药物才能熬过训练,这样的教官人人得而诛之。
一次加练中,包括将军儿子在内的小分队集体失踪,幸存者是受伤昏迷的将军儿子和一名队友,通过审讯老瓦和女主抽丝剥茧开始解谜,问题是老瓦就是设局的人,以身入局为的是抓住幕后黑手,可怎么看幕后黑手都没啥难度,作为特种小分队成员,一起训练生活应该时间不短,谁注射毒品一目了然,毒品从哪里来也清清楚楚,抓住医生问一下真相大白。
偏偏要剑走偏锋,玩一场真心话大冒险,搞不好真会死人的。
当然最后死的都是反派,隐藏在军中的蛀虫。
不过,将军的同性恋儿子死了,基地的最高指挥官死了,特战小队人间蒸发,为的就是揭开不那么难解的谜底,实在有点大费周章。
遇到急事要缓办,正常处理流程一定是把相关人员分开审查,基地里人那么多,没参加最后训练的战友多了去,怎么还会分不清黑白,典型为了编故事制造戏剧冲突,手法不那么高明。
搞得好好地F**K侠,一部电影上蹿下跳,光表演中枪就反反复复好几次,真是能折腾。
当年看《冲出亚马逊》对过度模仿《女兵简》嗤之以鼻,重温《基地疑云》突然释怀,军队建设肉眼可见的加快,士兵训练肯定也是和美军差不离的,不过是我们的军事影片水平差一些,慢慢会好的。
PS:老瓦很久不演电影了,想有机会子他和杰克逊再合作。
其实片子拍的质量相当好..音效和氛围营造(整部电影都在阴暗的雨夜中表现,显得很狰狞),表演水准都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但是细细品味,似乎是有很多漏洞,我就不一一提出来了,相信大家也都一肚子的问号,里面的一大堆人名都让人发昏- -第一次看可能觉得场景和悬疑让人大呼过瘾,但是看完,绝对不会想看第二遍,因为这种悬疑片一旦你知道后面的结果,前面设的铺垫就显得很SB,就像那种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我是SB进女厕所一样。
老美的片子还真是墨迹,从越狱中就感受得到,看到最后我也不是太懂到底真相是什么。
最后我想说,是不是大家以为片尾男猪脚和女猪脚会发展一段OOXX情呢灭哈哈哈,该死的结束的时候我还在扼腕叹息呢
说好吧,看起来剧情挺紧凑的说坏吧,整个就是混乱一团剧情人姓名记不住中间的对白实在混淆我头晕啊!!!!
首先那些剧中人物的名字我就记不住,不但名字混乱,而且他们还用狗牌儿又交换了名字,虽然最后证明都是bullsh*t然后说话的语速也太慢第三最后的结果太离奇,根本和前面的不搭调.最后,没有看明白
讓我有興致來評論如此一部通俗肥皂劇,其一是因為它的類型是我最難以抗拒的懸疑推理題材,頗有一點本格的意思,如今我已經變成了本格的偏執狂,如是;其二便是難得看到豆瓣的評論上對這個電影的兩極化--其實打分的朋友比較正趨勢,而寫評論的比較負趨勢,三分之一強認為“極差”,僅僅有一位認為是“佳作”,而本人比較中庸一點,認為這個電影沒有大家口碑的那麼差,也不是真正的那麼好,其中關於懸念和細節的鋪陳暗示實在是百分之一弱於Stay,最後還是給了四顆星,實在是給特拉沃爾塔和傑克遜十足的面子,另外也算對於還靠譜的情節發展和群眾演員的表演一點鼓勵。
其實在N年之前,我在某個朋友家看其他一部DVD時,那張Extra上就有本片的預告--實話說還是很吸引人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老是會把這個電影和《西點揭密》混淆在一起,至今也沒有辦法區別開來。
很多人都拿這個電影和《羅生門》相比較,MS排隊的還有N多同類型的好萊塢肥皂劇,但是事實上,它們和羅生門完全是非比性的--羅生門的重點其實並非是在眾多敘述者中尋找某個真實的事實,而是真實的事實是不存在的,黑澤明把一部現在看來很通俗的娛樂片塑造成為一部經典,其實很託了當時的國際形勢;話說回來,好萊塢的肥皂商們藉鑑了羅生門的形勢,但是卻是指把其中最精彩的多方敘述模式變成了萬花筒中的紙屑而已,目的僅僅是讓觀眾在某一段時間內摸不著頭腦,根本來說,無論多視角的敘述模式是如何的,最後作為偵探的主人公還是會找到真正的事實。
由於多角度敘述模式的開放性很大,於是也給了編劇很大的想像力與創作空間,在這個程度上,這個模式如同本格中的“不可能犯罪”模式一樣,成為了作品成敗的雙刃劍,有很多作品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因為作者的設計問題,反而是由於作者太想推陳出新,結果遇到了邏輯問題。
在我看來,Basic被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極差”的原因也許也正在這裡,我不知道Basic的作者有沒有看過6年之前的Wild Thing,在我看來,以玩弄懸念,以“謎中謎”模式來耍觀眾的作品都無出這個電影之右,這部內幕中有內幕,黑手後有黑手,一直到出字幕都不放過觀眾的電影也很容易引起一些觀眾的厭惡,於是Basic的編劇彷彿想在其之上再來一次獨闢蹊徑的話,恐怕也只能採用如今這樣的一個結局,我承認自己劇透了--A Happy Endding。
但是這樣一來,卻導致了一種無法收拾的場面--之前所鋪設的幾乎所有的線索都一下子撲過來打耳光了:其一就是我們知道了叢林迷案的結果,但是卻不知道其過程,或者應該這樣說,不知道其合理的過程了,而居中本來是殺手的肯德爾被安排活下來作證,卻是為什麼,之後為什麼還要殺掉他,而特拉沃爾塔的整個表演都變成了一場活報劇,目的似乎僅僅變成了對女軍官的“入黨資格審查”,看到最後,竟然演變成了《無間道3》--一場多數好人對個別壞人的審判,於是那些高舉大棒駁斥這個電影“爛”的人的根本原因是認為編導侮辱了他們的智商。
其實拋去這個電影最後5分鐘的大結局來看,如果編導中庸點,把它設計成一個軍隊中的Wild Thing也未償不可,乾脆把特拉沃爾塔弄成幕後大黑手,從邏輯上似乎還通順點,而如今為了達到意外而故意弄這樣一個不討好的意外結局,也就變成了一場失敗的軟件升級。
當然,其實看電影還是為了圖個在沒有任何壓力之下的放鬆,這是我的一貫看法,如果真正要對每個電影吹毛求疵,那麼反而把自己弄得疲勞和失去好心情,那又何必,就像我嘮嘮叨叨碼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漢字,目的並不是為了評論好歹,不過是為了自己窮開心而已。
看完整部片子,最头疼的就是人名的纷乱,最狗血的就是结局的happy ending。
回过头来理了下逻辑,发现最终还是不知道几个人是怎么凭空消失,捏造死亡的。
倒着回溯,结局透露这是一场解决运毒boss的计划,但是编剧也有点太搞了吧,参加这次任务的人就正好是这次长桌聚会的section8的全部人员么?
既然hardy都安排好手下所有的计划,那何必故弄玄虚,通过医生之口来揭秘换身份的问题,还上演一部机场以一敌众的闹剧,再扯出更不是事实的所谓真相,还让自己陷入差点被styles击毙的危险情景,借Osborne之手解决了毒枭,更像是一场对Osborne进入section8的铺垫。
最奇怪的是,医生并不是section8组织的成员,为什么他要那么轻易的就承认了贩毒,而且非常轻松的告诉他们线索,似乎置身事外的等待判决。
似乎是没有什么男女关系就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扯上医生和Osborne这种对剧情完全没有必要的关系,又或者其实可以引出点关系,让2人勾心斗角,互相出卖,可惜完全没有。
而hardy如果没有事先跟医生约好,在医生临被带走的前一天,怎么就这么巧合的透露出换身份的问题,如果医生没有说出这句话呢,他要通过什么手段来揭示styles呢?
虽然他本来就知道事实,但如果赶不及他的手下被飞机运走,谁来让styles显现呢?
styles作为一个毒枭,不是情势所逼,就凭hardy的几句话就立刻承认,而且直接对其进行收买,还未等结果就光明正大的在办公室开枪灭口,不是很愚蠢么?
总的来说,是部让观众紧张动脑筋的悬疑剧,打分也不低,但是第一遍就有了这些疑问,这也许就是评论好坏兼半的原因所在吧。
希望有机会再有闲情看第二遍,解决这些所有的疑惑。
这个片子天生不是为逻辑而生的,实际就是导演调戏观众的一个过程,让你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跟着讲述者的思维去走,然后不断打碎你的线索串联。
观众受迫于这种信息差,是根本没有反抗能力的。
包括最后的反转也是如此,编剧还可以再反转一层,男主才是最大的幕后boss,他通过最后一幕诱骗了女主开枪打死了上校,也是完全成立的故事,甚至比现在的结局更恐怖,毕竟搞出这么多人假死,在军队体系内对抗调查组,还是有些夸张的,虽然推翻了前面所有的剧情,显得反转力度很大,但是已经到最终篇了,观众在意的就不再是反转了,而是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毕竟这个时候也不需要诱骗观众坐在椅子上不动了,需要考虑的是电影的整体自洽性和艺术高度。
影评里讨论的很多bug,包括军队贩毒,设计的假死局有些脱了裤子放屁等等问题,实际都是基于上面说的点,导演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跟观众对逻辑,这也不是日本的推理悬疑,本质还是好莱坞商业故事,他包含的元素标签实际是:军队,腐败,有问题的缉毒警察,游骑兵训练死人一个比一个吓人和掉观众胃口,而影片这种叙事的结构是导演按照商业片套路作的一个设计,这个设计也不算很创新,通过足足八次不同视角来阐述雨林一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了死人,在不少电影里都有此类技巧。
至于剧情主线其实同样很简单就是军队里有人贩毒这种老套故事,然后主角的组织8需要找到幕后boss的证据设计了一个局。
通过这个解构我们发现,影片的主线,影片的商业元素以及导演技巧三者是完美结合的,这种反复是商业电影可以一直被工业化生产的核心。
相比较而言,国产电影在这方面也在学习和进步,就好像游戏里的套皮。
所以我觉得片子给个7.点几分问题不大,男主的演技还是很棒的,当年变脸与尼古拉斯对戏毫不落下风,给本电影增添了不少风采。
三刷,第一次在cctv6看的,第二次在14.6.25 2302。
这是我第一次看的罗生门式的电影也是最好看的悬疑电影。
每次观看都觉得很过瘾。
1、派克第一次说的时候就是负伤男贩毒,按照后来他的说法他俩是合作的,不合作就告发,然而派克已经出卖了负伤男,这时负伤男就应该把派克换铭牌的事情抖出来,没必要再替他保守秘密了。
2、派克既然是清白的,但他怎么知道毒在啥地方,还知道的非常详细?
就算他和黑子长官是一伙的,但最开始的发现也就一周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知道违禁品的位置?
3、最后和boss枪战戏纯属扯淡,高官不会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男主开枪,一开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同时女主也不会对高官开枪,一是开枪的话前途就毁了,没人会喜欢对上级开枪的下属;二是也没必要,毕竟不是威胁到自己,说没看见也啥事没有。
但电影里不用太较真,要的就是人物的冲突,这么拍没毛病。
4、负伤男是买违禁品,但是他吐血的时候写数字8啥意思?
他又不是主角团的组织?
5、有人问黑子长官和队员们放着好好的前途不干,跑去当黑户,岂不是亏大了?
其实文中有介绍,他们跑去当神秘的特战狂8号成员了,相当于成绩合格录用到新公司了,相当于临时工转正,肯定乐意了。
结尾处还能有两处反转,女主认为男主是大坏蛋,所有的坏人都是男主的手下,事实却是男主和一帮特战队员都是一伙的,谁都没死,都是装死。
现在坏人是四个,高官、医院院长、野蛮人穆勒和负伤男。
其余的都是好人。
片中居然出现了5次反转,第一次是问完负伤男再问假邓巴,说的不一样;第二次是负伤男死后假邓巴说了又一个版本;第三次是幕后黑手是高官;第四次是女主认为男主才是boss;第五次是男主和特战队员都是好人。
总体来说该片真的好看,不停的反转,情迷其中。
非常的吸引人,最强的罗生门式的电影。
外国军队高层真腐败,违禁物品也敢做生意,还搭上几条人命,太黑暗了。
还是我国军队好,从来没有负面新闻,高层们也是爱民如子 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
其实只用五分钟就讲完了,很多地方刻意,整体还行
结局太扯~~
雖然這是多年前的好萊塢作品,但是你仍然只有感歎過去的好萊塢電影在故事上更縝密精彩,更有吸引人的魔力。和現在的很多電影,甚至是好萊塢電影相比都更勝一籌。雖然它使用的是主流電影的公式,但是又真的是在穩中求勝!
反正我觉得还是多好看的,但是人名确实要记混……所以为了理清楚逻辑我决定今天再看一遍~~~PS:康妮尼尔森这个来自冰岛的女人真的是英姿飒爽啊~~~
故作悬疑,所以丛林里面的真相是什么,恶意反转,经不起推敲,虎头蛇尾。
太绕塞缪尔杰克森和约翰.特拉沃尔塔是一伙的注销身份贩毒?
非常规手段解密军政黑幕,当年好莱坞是多么热衷于这类题材。开始罗生门式调查方式,线索有点烧脑,剧情也几度反转,最终内部缉毒完成加考验新调研员。黑夜大雨的视觉感官和杂乱无章的头绪被刻意强扭只为反转的效果,应该是低分的原因吧。
出现野战鸡尾酒这词的时候,我发现以前居然看过这片,几乎忘干净了。反转反转反转…转的我都乱了。少反转几次我能给个4星~~~~
你怎么编都行咯 螺旋桨那段有点意思 医院的遥控器一直有问题 现在还有点怀念这些守夜的晚上 睡得很早
剧情很不错!
翻来覆去, 到结尾我还是搞不明白,一群士兵里,怎么会有人完好无损,有人却受了伤?懒得去理了,此片权当消遣。
前面都狠稳定~ 结局2了一把~
六套放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转折太多,会把自己转死的还是很佩服编剧
故弄玄虚,为了反转而反转
一次又一次被导演告知煎饼未熟,再翻一翻...
半懂不懂
好故事没讲好。
悬念设置得不错,解谜过程很过瘾,但是导演在最后一步玩High了,非要狗尾续貂鼓捣出一个“第八区”,让前面的解谜过程变得无力
节奏差到看不下去
太多想不明白的地方了,回头还得看第二遍,弄个清楚。没有罗生门的命,却生个罗生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