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几点。
1.现在审查制度似乎跟剧情融合的要好了一点点,起码警察结局神兵天降的突兀感已经小了不少。
2.水平还是延续黑白系列低配版无间道的手法,还有点现在那种混搭低成本港式警匪网剧的感觉,但总体来说,还能看,故事就那么回事,只是这次的卧底都算有良心,所以看起来也就没那么恶心。
3.伍允龙算是王晶捧了好多年还没放弃的角色,这次表现还是不温不火,不知道王现在的眼光是怎么界定,当然伍还不错,只是在这些水片里很难发挥水平。
任达华则演了难得的纯正派形象,简直可以用仁义大哥来形容,陈小春就不说了,一辈子混在三线县城小流氓的遐想当中,不过这些人凑在一起,作为香港电影的拥趸,大致都能将就看下去,毕竟故事还勉强,画面也不差。
4.片里比较失败的,个人觉得是模仿杜琪峰那套林雪式黑帮演技,吃饭逼供戏,刻意感简直要涌出显示器,另外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式的王晶剧情老套路真的是用了四十年不腻,好人坏人一秒切换,理由牵强?
计谋弱智?
这些可能都不是王晶考虑的问题,可能他写反转的目的,也就是简单的为了反转而已。
#黑白迷宫#这部片在宣传时就被贴了很多标签,所以我报以很强烈的期许,但看完后却觉得“啊就这样……真心不过瘾!
”
卧底谜团重重?
呵呵,一句“4年前”就让我们在影片开始几分钟就猜出了卧底,真是一部从头到尾没悬念的片子🙄️香港老炮回归?
确实,任达华、陈小春、李子雄、还有我大学喜欢的梁烈唯……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古惑仔,他们的出现勾起我记忆中港片的回忆💗无间道风云?
可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为了揪出卧底,帮派老大们居然兜了这么一大圈子,也真是没谁了🙄️人性迷宫?
可能吧。
镜头多次给到关公,关公不仅是战神,更是忠义的代表,可能是在考验他们人心和对道义的内在标准🤔黑白迷宫,是正邪黑白?
还是黑白两道?
呵呵,我从头看到尾,只看到服装是黑白色(难怪英文是color of the game)🙄️当然,剧中有几处公认好戏。
第一处是一票人马首次相聚在车库里花式开啤酒瓶盖,情义相照;第二处是在大鸡包受到逼供时拼命塞饭菜,把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得都有点反胃(比心林雪)总体而言,不宜抱太高的期望,惦记的是曾经的回忆,但看的已不再是那股老味道了。
看完《黑白迷宫》,感觉很失望,也许是我看不懂吧。
背景放在2016-2017年,结果这个时代的黑社会居然还是这么白痴,完全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太不敢信了,这样的黑社会,也能一直存在?
消费的是对《古惑仔》创造出的时代的怀念,消费的是对于兄弟情义的向往,消费了任达华、陈小春的号召力。
最正义凌然的卧底,居然还要到最后才能识出来;莫名来路的大量自动武器,这是古惑仔该玩到手的东西嘛,还有大量的定时炸弹,当现如今的香港没有治安,多起重大事件过后,居然还要靠卧底来查,摄像头、手机这些都追踪不到了吗,也没见匪人有什么特别牛逼的手段呀;500w扔那里没人要,就算是要揪出卧底,既然已经决定要把六人杀个精光,还费这么大劲干嘛,直接分开杀掉就是了,想着钱多没事儿干,扔着玩吗,动不动就一千万的,那是港币呀,又不是日元,这么赚,还是我眼中的古惑仔吗。
陈小春的二愣子是够燃了,但是卧底最后的打斗,来的既无厘头,又不精彩。
脱离生活实际,情怀太卖座也打不动人心。
全片未见能打动我的亮点。
王晶的“黑白”三部曲,到了《黑白迷宫》,算是走到了最终章,而时间,也过去了14年。
这么些年念兹在兹的,是黑与白、是与非、正与邪、顺与逆的一系列故事,人心叵测,江湖凶险。
如此,情义才更重,宿命才更烈,而电影,才更有戏。
而倒在《黑白迷宫》中的,是个没落的江湖。
似乎这些年的港片,江湖总是没落的多。
又似乎这些年的没落,才是江湖的正色,黑帮片的正色。
甚至,是一些人眼中港产片的正色。
然而更要知道,港产片,是能够把那种落日的余晖,打照得不输正午强光的。
这次,老江湖演江湖老。
王晶、任达华、陈小春、张兆辉、林雪、刘兆铭、李子雄等等都是黑帮片老手。
此番在没落江湖中一站,举手投足都是这几十年间的风云。
何况,王晶20年前就玩得风生水起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便有任达华与陈小春的踪迹。
蒋天生与山鸡再度聚首于王氏江湖,搭上老将张兆辉,以及小将梁烈唯、邱璐璠,玩的,是没落前的最后一票。
但向来,凡是动了金盆洗手的念头,往往世事难全。
《黑白迷宫》就是如此这般布了一个局,人跟鬼都丢进去。
螳螂与黄雀都看得仔细,唯独是那些蝉,以为鸣的是一曲豪情,谁料暑气陡然一收,无人疼惜的那些脑袋,怕是要掉了。
就是这么一个荒唐但肃杀的江湖。
这样的江湖想让人信服,甚至想让人惋惜,还真少不了一些老面孔。
对比起当年意气风发的古惑仔世界,这个黑白迷宫,恰好滤掉了他们的风华。
不得志,或是不得劲,那才是值得玩味的辛辣现状。
而演员老了,角色老了,才自有一种萧条情调在。
大华哥他们的最后一宗,出场时必须是白西服加身,一丝不苟,气场不败。
到头来,哪怕鸡零狗碎人仰马翻,死,也是要撑起一身傲骨的。
老港片迷,该是要贪恋迂回市井蛰伏的凶险,以及豪雨冲不走的悲壮罢。
再回想一群人在车房里各显神通开过的瓶盖,警局中双方互怼时的一根橡皮筋。
或者是,林雪在被威逼之后连盛的几碗饭,以及暴露后的人肉高尔夫,都如此有意思。
此时再涌来一曲卢业瑂的《为什么》,那种难以名状的味,可真荡漾得难以忘怀。
当然,若其他演员,其他戏份,其他转折,其他趣味,也能达到这个统一高度,那就更好了。
(原载于《看电影》APP)
唉,看了微博上吃饭的短视频找来看这部片子。
略失望。
香港黑帮片真的是穷途末路了吗?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坏人必须死的套路。
女演员全部36D胸围就有点疑惑,直到我看到片尾字幕香港摄影团队中监制是王晶才反应过来,哦,果然是这样,王晶的片子从来没有少过大胸女。
片名黑白迷宫一点也不迷。
警察交代卧底四年,我还以为是编剧设置的障眼法,没想到是我多虑了。
坏人全是白西装,卧底却永远穿了黑衬衣。
没有以前港片那种戏剧冲突。
编剧要背锅。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没有烧脑的剧情,也没有很紧张的、很出乎意料的场景,主题是香港警匪片永恒不变的背叛和忠义,道德与利益,承诺与谎言的困境,如同片名所揭示的那样,是一座无路可退的黑白迷宫。
黑道,有自己坚守的信念,白道,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两种不同性情的人被命运抛到在世间这变幻莫测的森林之中,看似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没有谁可以选择,也没有谁能改变,也没有任何后路可退。
但,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怎么走,是仰望天上的光亮,祈求得到指引,还是被迷宫中的幻象所蒙蔽,忘记自己从哪来,应该到哪儿去。
就像高天那样,作为线人,他可以毫不留情地向警方透露毒品工场的位置,但在揭发华哥这件事上却一直犹豫不决。
陈警官在警局最后对华哥说的那句“别忘了自己的家怎么走,如果忘了,过来警局找我,我带你回家。
”其实是说给高天听的。
陈警官以为高天在这迷宫中迷失了自我,想警醒自己的线人。
但高天并没有迷失,他知道有比自己线人的责任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坚持,所以他最后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救华哥。
没有迷失的人也包括华哥,作为社团的头号杀手,本来信奉的理念是“社团叫自己做的事情,做成了就是对的,做不成就是错的”。
所以他在解决盗用社团公款的人员时可以毫不留情。
他也本可以将高天交出以免一死,本可以完全抛弃超人和叉烧一走了之,他完全没有必要惹事上身最后还是命丧雨中。
但在打给龙叔的电话中,华哥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有比社团的责任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坚持。
所以他没有杀高天,也没有抛开超人和叉烧不顾。
可能是我过度解读了王晶,但是我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远比电影镜头传达的要多。
我们被抛到这世上而生,也终会被抛出这世上而死。
如果人仅仅是为了活着,满足自己的利益与欲望,似乎也没有必要过多考虑怎么活着。
但是我们不能选择自己被抛到这座迷宫的命运,自然也无法改变和漠视这迷宫中的规则。
这规则虽然看不见,但确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如果不遵守这个游戏规则,等待自己的只有这迷宫无尽的惩戒。
如果以生与死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你可以说华哥和高天不聪明,但抱歉的是,这迷宫从来不会让你全身而退,你只能选择的是,像华哥那样在关二爷面前问心无愧地笑着离开,还是像龙叔那样,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是像阿春那样面对死亡也要保持持枪的姿势,还是像超人那样只能一边求饶一边尿裤子。
这就是黑白迷宫,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华哥,高天,也都可能是龙叔,九哥和叉烧。
你想成为哪一个,得看你愿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
没有谁是绝对的黑,也没有谁是绝对的白。
“在菩萨面前,没有人可以说自己完全是对的。
”你可以认为华哥,超人,叉烧,死得不明不白。
你也可以觉得华哥代表了黑社会势力,不值得同情。
但华哥虽是黑社会,虽然要予以打击,其实他并不可怕,也不可憎,因为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真正可怕的,是另有其人。
事实上这迷宫并没有什么过多的道理可讲,它来来去去就只有那一条规矩,你把它想清楚了,即使像华哥和阿春那样倒了下去,也是心甘情愿的。
想不明白,就只好像超人和龙叔那样,带着对这迷宫的不解,结束游戏。
迷宫中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唯独这规矩继续在串联和游走。
如果作出抉择实在太艰难,不妨抬起头来,仰望一下这迷宫高墙上天空的光亮,好好看一下,想一想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高墙可以束缚你的肉眼,但从来无法束缚你的心眼。
而对于我而言,我一心向往的就只有片尾这雨中无言的独行,行到心魂由衷之所在。
王晶的一贯尿性,在这部电影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此片一无是处肯定不妥,但每当你要对它有所期待之时,往往会迎来突然的崩塌。
有小心思,无大成就,这就是王晶的典型特点,而在大陆过审限制的要求下,他最擅长的恶趣味和色俗等元素也都逐一消失,再加上最后不得不表现的政治正确,让近年来王晶的片子几乎被骂的狗血淋头。
坦白说,这种题材的影片在这个时代已经基本被淘汰,尤其是香港回归之后,在杜琪峰最后的努力之下,黑帮影片曾苟延残喘了几年,但当下如果还要硬拍,效果可能就是这样,此片的剧情是典型的老套故事,情节设计不缜密,漏洞百出,转折生硬,绝对没有狠下功夫,而唯一可以让人坚持看下去的,无外乎是几个老戏骨的表演,这也是一种对于黑帮港片的情怀所致。
王晶的片子,近些年净是些明目张胆的圈钱之作,其实看看他的岁数,也就能理解了。
我是影视专业的学生 仅从我所学的影视知识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看法 (就不拉片了):1.剧本上 这部电影剧本创作不好 虽然有了开头结尾跌宕起伏的过程 但是设计的情节的合理性有考虑过吗?
举个例子 小春饰演的角色老婆对小春表现出一副忠贞的样子 大华和叉烧又是非常要好的哥们 然而老婆说背叛就背叛 叉烧说开枪就开枪 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太过直接太过荒唐了?
如果只用台词就能够解释这种转变 (老婆说爱钱 叉烧家人被绑架)那是不是太过直接太偷工减料了 所以这种转变没有充分的铺陈 导致他们做出背叛的时候观众会出乎意料这不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 而是在敷衍戏耍观众。
还有各种不合理(枪战女主为啥拿狙 ?
拿狙耍帅然后换回冲锋枪下去被人打?
为什么他们行动会暴露 即使一开始是阿公想除针而设的局 但是具体行动也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怎么泄露?
去找昌叔意义又在哪里?
)2.在拍摄上 为什么拍两人之间的交流都是拍手机特写?
拍手机广告还是电视剧看多了?
吃饭戏有一个高角度的全景长镜头 这样的设计原因是什么?
会不会太过于偷工减料了?
各种方式开酒瓶盖这情节有必要拍吗?
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吗?
没有的话就是可拍可不拍的 甚至能换成别的东西(比如各位花式耍枪 )而且不明白拍装逼开酒瓶有什么用?
难道该片认为的混混厉害就原来体现在开酒瓶上还是说混混打架就是靠开酒瓶比赛?
从拍摄上 有不少地方看起来感觉没有诚意没有用心 3.讲讲主题吧 主题叫黑白迷宫 黑与白纠缠的意思是吧 但是主线其实是黑吃黑的过程 只不过是以抓针为由而已 这很直接 哪来的迷宫?
片中警匪相斗都是次要的 冲突也很直接 哪来的迷宫?
使徒行者2我觉得更适合黑白迷宫这个名字 片中主要讲混混的义气 也多次以关二爷雕像来暗喻 但是关二爷的义气真的和混混这种说没就没的义气一样吗?
至少从该片剧情中看不是一样的.对于这种辣条片 除了演员一星 拍片精力一星 没有其他加分项
这部电影很港式,非常港式,很多桥段都充满着世纪末港片的痕迹,黑道,背叛,义气,但是并没有显得复古而具有情怀,反而让人感觉太过老派,落入俗套。
现代社会的黑道与帮派已经落寞,这部讲述黑道做局与破局的电影显然很难再现经典的江湖豪情,虽然任达华和陈小春很有魅力,但这部电影槽点太多,实在难以挽尊,电影前半段让人难以入戏,后段稍好,其中“吃饭”这一段戏是个亮点,你来我往,凸显张力,可惜的是用力过猛,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感觉也失去了这段戏的作用。
最后结局发展处理简单粗暴,人物迅速死亡,兄弟突然反水,但是看电影前面赋予的人设,这样的转变实在是突兀和生硬。
这部电影由王晶编剧,但个人认为这种带着江湖宿命的悲剧真的与王晶体内的娱乐因子难以调和,水土不服了。
惯例性的看完电影来刷豆瓣影评,意外的发现这部应该能算是近期港产大片的电影评分如此低的同时,人气也少得可怜。
我是在优酷上看的粤语版,原谅我的地域沙文主义偏见,其实只要是粤语的电影,多少都能给我带来一点点小高潮。
先总体的回顾一下剧情。
一开始社团制毒工场被警方一锅端,然后是不知首尾的臆想社团老大老婆被手下的儿子J杀了,社团老大因此要让主角任达华清理手下的儿子,然后剧情铺开,任达华找来几个不知所谓的“兄弟”,展开一段执行任务的旅程。
执行任务中间困难重重,怀疑兄弟内部有内鬼,被警察抓走后莫名其妙的发现原来原来原来是被人算计好的是老大要清理我。
最后剧情反转,原来老大不是想杀我,是想杀我身边的警方卧底。
原来老大也是被社团二哥设计的,幕后原因是二哥要清理老大的门户,教唆老大跟自己的亲信狗咬狗。
最后二哥被抓,一众兄弟死光光,老大也死了,警方卧底失落的完成了任务不知路在何方。
电影,我觉得就是讲故事的艺术,说实在的,故事其实是好故事,但讲故事的人水平不够。
下面是期待已久的吐槽环节。
男演员选角我觉得基本没毛病,但女演员真的很让人出戏啊好不好?
瘸脚哥和林雪的老婆是选得最好的了,都是有演技有辨识度的老牌绿叶。
反观鸡哥老婆,华哥女儿,警方女警官,都选得什么破烂花瓶啊?
鸡哥老婆真的就一副鸡样,她跟鸡哥深情款款的时候真的毫无真情可言好吗?
一个正经女人17岁就跟着一个混混深深的爱着一个混混而这个混混也爱着这个女人的情况拜托你学学旺角卡门的张曼玉可以吗?
这样的鸡真的让人很出戏的好吗?
这样的鸡用来做美人计真的反派会给她一千万?
你当反派也是纯情死宅没见过女人吗?
华哥的女儿,白白净净的在车房出场,一边的连裤吊带没吊上外加手臂上的纹身就能让人信服这是一个车房女工吗?
拜托加一段面部全是油渍洗白白后还是有多少油渍但看得出来是个美女的戏真的有这么难吗?
女警官只会咆哮和怀疑下属跟自己撕逼只要出场就是瞪眼怒视一点感情都不交代的女演员真的怎么让人觉得她演技在线呢?
吐槽完女演员再吐槽会故事描述本身,华哥为什么要让这五个兄弟加入行动,动机是什么?
为什么不交代?
因为信任不能走漏风声就可以不管不顾凑人头吗?
你交代了山鸡和卧底能打好吧我就当能打很重要你真的需要整整两个功能重复的角色,坡脚哥呢?
你交代一下他枪法如神可以么?
赌球哥你交代一下是情报收集大神行不行?
然后第一场游艇上杀萝卜仔的戏导演根本就没交代为什么让这五个人组队刷副本,功能几乎都是一样的,敢他妈跟我拿只枪上就是兄弟我就需要你,你真的不知道有雇佣军这个职业么?
你可是有500万启动资金的人呐!
有你这样讲故事的么?!
回到故事主线上,社团老大怀疑甚至明确有内鬼真的是需要把自己的左膀右臂都清理掉么?
其实故事可以这样交待说是因为卧底让社团损失巨大,老大需要找人出来背锅,找小弟不能服众就找个自己亲信来下手吧。
这样情节是不是更能推进?
更高明一点,这个卧底是二哥合同警察给华哥安排的,目的就是让老大跟华哥内讧好让二哥自己坐大,这样就符合黑白迷宫的主题了啊!
好吧槽点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这明明是一个可以说的更好更精彩的故事,拍成这样真的是日了狗了。
好在美术方面真的有用心,暴力的美感,城市的美感,生活场景的美感,都能把我拉回去剧情里面去了也就是纯黑的色块太多,让我看不清细节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故事如我所说的更好更连贯的讲述,女演员们选角更合适,这部电影也难成经典,唯有林雪吃饭这场戏,让我回味无穷。
画面非常的好,很有张力。最精彩的片段是在大鸡包家吃饭的那一段儿,表面的平静之下,底下波涛汹涌。音乐也非常的赞,中间两首插曲,听了眼泪都快出来了
你们如果两星以下,我就真的想说你们错了。也许王晶是怕大家有偏见,所以不敢署名,拉个副导演来挂导演名。他虽然精通烂俗淫贱,但他认真起来,也挺了不起的。这片子抛开女演员的脸不说,挑不出大的毛病来。对话多而不做过多旁白,气氛画面人物都很准,剪辑明快,插曲好听,江湖活生生就在眼前。
奔着山鸡哥陈小春去看的本片,有不少港式黑帮片的影子。片中打斗戏份并不多,却用大量篇幅叙述各人物之间的情谊,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等都刻画得很详细深入。但本片最大的硬伤还是剧情。
纯粹为了看陈小春~故事没有很吸引,一般化。
还不错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再看看这些人,再看看还仅存的一点点香港味道就已经很好了,何必还去计较那么多呢,如果非要找点亮点的话,我觉得是林雪那几碗饭吧,这可能是唯一拍出感觉的了
我觉得这片里所有的女的都长得一样,包括胸和脸。伍允龙那场1v1的打戏看着真疼。别的也没啥好说的,心疼林雪吧。
前边有杜琪峰的调调,可惜主题不是很明确,还有,晚上行动为什么要穿白衣,总体来说不算王晶的烂片,还有,插曲很带感,很好听,可惜下载不到电影一样的版本,只有李跃君的《为什么》最接近了的,这个插曲最少就值得半星了
不合逻辑,乱七八糟,这么拍下去只会加速港产黑帮片的灭亡
人生不止黑白 必有灰色地带就像王晶偶尔也会严肃起来,作为黑白三部曲,古惑仔又重出江湖啦。我只想说林雪被逼供拼命吃饭不能停那一场戏,演技太传神张力太足配合小提琴的弦乐,不是王晶了是银河的风格。
就算港片情怀,也最多两星。全片从剧情、风格、演员……王胖子全方位对师弟杜sir银河印象拙劣模仿。不过片头看到爱奇艺主控出品,也就没期待,分明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水准。有点唏嘘的是张慧仪的几个镜头(叉烧嫂),想起“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她和任达华,那时候两人都是风采逼人,现在都老了
还不错的片子,只是后面剧情真的好中二。编剧自己也不知道该写点啥了吧。配乐和气氛蛮有意思,不失望。另外那份叉烧看着真的很好吃,看得非常饿。
还是能看的
泡澡汗蒸之后舒舒服服坐在地板上靠着妈妈吃着零食看的大屏 什么电影都加分啊;而且我真的喜欢港片 义薄云天什么的最帅了 为什么让我春哥死了
剧里的整容脸小姐姐们全被王晶shui到这部电影来了吧。
不难看,但是剧情太幼稚
三星
反黑片,其实比《追龙》等好看多了。
2017.10 old school黑帮片
剧情很烂,连网大都不如,除了几个人吃饭的那个场面撑了短视频名场面,其他的真的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