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完美的.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是处.无法深刻的爱情.加油站的邂候,一见钟情的邀约.海滩的狂野.变换着时间地点的激吻拥抱.男主角明明已经长着一幅不讨好的模样,演的还不算是好人.只好越看越讨厌.面对着镜子练习掏枪的酷姿势明明就是抄袭Taxi Driver里的劳勃迪尼路.仍有喜欢的场景.巨大的客机掠过城市的低空.骑着白马沿着高速公路奔跑,穿过车河.是奇异的景象.美国的西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牛仔也只能留在电影里才可以继续耍酷.这部小成本却也受到关注的电影,真像是个怪胎,听音乐像是该有断背山般唯美的爱情,至少是唯美的西部风情.看情节本该是个普通浪漫的男女情事,演着演着却成了连环杀手案,而且杀人原因还是个不明不白的.像是一夜之间的念头.不过在美国那样枪枝泛滥的地方,杀人实在也不需要有什么太好的理由了.男主角的表演,如果说神经兮兮的确是他的特色以及目的的话,他倒是成功了.可是要喜欢上神经兮兮的表演,对我来说还真是不容易.
第一部分,偶遇爱情…熟悉的剧情第二部分,犯罪(不断升级)偷马。
显然是不认识马主人演了个戏(警官父亲说给你机会,诚实说出来)带13岁孩子射击。
想着早点送回去,没人会知道。
第一次约私奔…被拒绝第二次上门约…拒绝后开枪了,然后不是送医院是跑了(挺讽刺。
之前车里对话,诺顿说人要承担自己罪责,即使犯罪了也是)对自己开了枪,伪装成犯罪人是父亲,骗走弟弟(这里可能是想串口供,然后转罪名)得知女主未死,开枪打死多人,最后毙第三部分,文艺骨灰被撒,女主和弟弟仍然心中挂念……(要不是文艺片,要不是诺顿确实帅,第三部分剧情真怪)
《流入山谷》(Down in the Valley)是2005年的一部独立电影,投资小于1000万美元,导演是大卫·杰勃森,而演员阵容除了有着名影星爱德华·诺顿外,还网罗了18岁的好莱坞青春女星埃文·瑞切尔·伍德。
显然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爱德华·诺顿,因为钱是靠他搞来的。
本片入围了2005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
我在上个月看的这部片子,看了两遍,有一种奇怪的东西一直萦绕着我。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它干净的像清泉,而情节却令人匪夷所思,我们搞不清楚它的情节为什么会是这样,可又很自然。
配乐极其舒服。
它让我想起了文森特·加洛的《棕兔》,相比之下,它没有那么阴郁,但是同样忧郁,它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明朗的忧郁、孤独和绝望。
http://wuqing.org/
Edward Norton的片子我一部都不会错过。
看这部独立电影的初衷,也纯粹是因为有他的出演。
看完后觉得,这电影,和我想象的相差甚远。
都市牛仔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爱Tobe,这种爱是真挚的,但和周围的环境、时代交织在一起,却又不得不将感情建立在一个被谎言筑起的承台之上。
被轻视,被看作是“败类”,想要证明自却又没有任何头绪,善良却暴躁,这就是Harlan。
穿着过时的牛仔装束,用牛仔的方式说话,用牛仔的方式处理矛盾。
他活得不真实,他撒了很多谎,他用很落伍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
他对Tobe的爱恋,对Lonnie的爱都是孤立的,倘若与时空隔绝,他可以是一个好情人,好朋友,但事实上不是这样。
事实上,爱是有条件的,Wade的暴躁和强硬是一部分原因,另外大部分来自整个时代。
深奥的个中道理我也不是很能用文字表达,但是这种孤独的爱最终走上了危险的不归路,却是在情理之中的。
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坐在浴缸里的那段对话,虽然是影片才开始不久,但我觉得好像已经到了尽头,那种悲剧的预示感一开始就出现在意识里,随着情节一点点的扩散开来。
一个多小时我都处在一种“全身戒备”的状态,似乎在等在“最后的审判”。
爱已成伤的故事很多,这又算上一个。
结尾的处理我不是很喜欢,总的来说,整部片子我还是挺喜欢的。
毕竟是只有八百万的独立电影,并且题材还满后现代的,情节也不怎么俗套,比较符合Edward一贯的风格。
明快的不多,暗色的不少。
另外值得推荐的是这部片子的配乐。
这确实值得大力推荐一下,配乐很好,很特别。
关于Edward,我一直都关注他,最近在系统地看他的片子。
这个人不演主流的人物,那种社会边缘人的角色适合他,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作风让他在影迷中间拥有今天的地位。
这位明确表示讨厌商业片的先生,经常混迹于暴躁的、精神脆弱的角色之中,赚得我们很多真情流露。
P.S. 我坚信片中法语是他自己说的。
我一看完就写了这个,也懒得去考证了,不过Edward确实经常在影片中不遗余力的表现他的各种天赋。
比如在《保持信仰》里面,他就彪了几句西班牙语(或者是其他的?
我听了觉得是西班牙语),还有吉他...嗯。
差不多就这些。
单纯因为一个“惊悚”的标签看了《流入山谷》。
如果当个惊悚片来看的话,个人不推荐。
演这个电影的时候Evan貌似才18岁,明媚不可方物,让我惊艳的程度堪比当时看挪威版skam里Noora。
看前半部分感觉对我来说太文艺了,可在当我以为它是个爱情片儿的时候,男主对女主开了枪,后来又发现,似乎男主是几百年前穿越而来的西部牛仔,buff叠得让人有种万分奇怪的感觉。
不过,虽然情节看似匪夷所思,不过却过渡的很自然,不清不楚之中,依然有打动我的地方,比如男主Harlan和女主弟弟Nonnie这条线,用惺惺相惜或许不是很合适,总之是在忧郁的氛围里为数不多的明朗元素。
如何从一部电影里学到点儿什么,对我而言常常是生硬的拓展吧。
Harlan以为他是个牛仔,不过他最后被打成筛子了,就算想要过幻觉化的生活,也是需要付出无数勇气和自我迷醉的,一旦现实的击打和内心的怀疑冲破了想象的筋膜,注定失血过多。
影片开头是层层叠叠的山谷,配乐很轻快,然而影片结尾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牛仔的Harlan却在山谷之内献出自己,悲壮且毫无意义。
不懂,不懂他的灵魂坐标究竟是永远活在梦里,还是时刻准备着死去。
为了Norton看的这部片子。
前半段看的惬意,女孩子太美,太年轻,Norton 害羞+可爱 (不过相对那女孩来讲老了点)。
还有激情戏。
还有Norton和他女朋友的弟弟的初次见面,演得真好。
怎么会有人不喜欢他?
我不明白女孩的爸爸为什么不能接受他,说一眼就看透了他。
他是怎么办到的?
Norton做事很得体,带女孩子出门前要征得父亲的同意,对待小朋友也很友善。
怎么就不能得到认同,因为没有工作,没有能力么?
一直到Norton交女孩的弟弟打枪(Norton开枪的姿势真帅!
),我还是觉得不会有太坏的事情发生,说不定再关键时刻,小男孩能救了他姐姐,逃出这个家。
可是当Norton开始偷东西了。
我知道要坏菜了。
他开始变的没有节制了,说明他的脑子不太灵光了。
如果一个人没了节制,离死就不远了。
对于他的变化,我还是觉得不能理解,一个正常人如果受到了女友家里人的排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会就崩溃了呀。
所以我觉得Norton的精神本来就有问题。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大街上随便遇到一个人就爱了,说不定会有什么情况是难以预料的。
后来他对自己的女人开了枪,带走了她弟弟,我简直看不下去了。
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事实上我过了半天才继续看。
结局还好,他死了,不算太难看。
小男孩直到最后也觉得他是好人。
但是他的女友最后居然还替他撒骨灰,毕竟他是朝他开过一枪的人呀,她不恨他么??
她可能就这么死了的呀??
我看的是英文版,没有字幕。
能听懂80%,幸亏他们说话都很简单,很生活。
没有力荐,觉得剧情上还是有让人疑惑的地方。
不过如果你爱Norton,一定不能错过呀!!
PS:女孩的父亲是少言寡语的硬汉型。
我也喜欢硬汉。
女主角太甜美了,2个人站在一起是多美丽的画面啊,配上好听的音乐,我差点就以为是个爱情片了。
可是一切的美好都在那一声枪响之后毁灭了。
是哈兰有病,还是这个社会有病?
完全无视这个社会的一切,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照这个社会看来,哈兰就是个反社会分子吧。
可是他错在哪里呢?
法语配音听的我很纠结,原来诺顿的声音对我也是很致命的啊,难怪我看那么多遍《搏击会》都不会腻味。。。
《流入山谷》话说还真不好找。。。
为了顿顿一定要给5星,没办法我总是爱屋及乌。。。
第一次看见诺顿是在《搏击俱乐部》,跟很多人一样,那时候闲来无事搜罗意外结局的电影,《万能钥匙》《非常嫌疑犯》《禁闭岛》《捉迷藏》《恐怖游轮》《死寂》全都看了个遍,看到《搏击俱乐部》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
戴上耳机听诺顿絮叨絮叨的旁白,声音很让人入迷。
本人觉得诺顿的角色很不好把握,性格复杂多面又不能太过火。
而皮特只要到位耍帅摆酷就能演的八九不离十。
当时就爱上了诺顿,他精致的小脸,笑起来眼角的鱼尾纹,狡黠的眼神,纤长的眼睫毛,右嘴角边上独特的小疣子。。。
后来义无反顾的找到所有诺顿的电影来看,《一级恐惧》让我彻底的爱上了他,这两部真是他的经典之作,绝对不能错过。
还有必看的《美国X档案》《面纱》、《第25小时》、《魔术师》、《天国王朝》(虽然他一个小时才出场,戏份只有半个多小时,而且一直带着银面具,但本人觉得他是全片的唯一亮点,神一般的演技)这些都反复看了好几遍。
《红龙》《赌王之王》《草叶》《自豪与荣耀》是也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没有前几部经典。
《性书大亨》《无敌浩克》里的诺顿戏份不多,表演中规中矩,但是为了看到他的出现还是把全片都认真看完了说远了,回到这部片子。
女猪脚很美,那脸蛋皮肤身材,真的很完美,演技也是中上。
我想Tobe并不爱,真的Harlan,虽然她那么急切狂野的和Harlan做爱,在父亲的怀里撕打着怒吼着自己爱他,为什么不让我爱他,实质上她只是利用Harlan达到自己反抗惹怒父亲的目的——那个总是带别的女人回家过夜的暴力老男人。
Harlan的世界她并不了解,也永远无法理解和走入。
可Harlan是真的爱上了她,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单纯的以为她会跟着他私奔,过神仙眷侣的日子(也许是我太爱诺顿了,总是把他饰演的角色死亡归咎为女猪脚的过失,嘿嘿。。。
)相反,他和那个一直受人冷落的小弟弟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
看到他们两个在旷野上练习打枪,这个孩子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笑容,这应该是是所有男孩子的梦想吧(诺顿的手那么灵巧,枪耍的好酷,双枪连击的时候实在太帅了!
花痴一下!
)至于那位有暴力倾向的父亲,我相信他年轻时也有过和Harlan一样的牛仔梦,他收集的各种手枪,自弹自唱Harlan最爱的吉他曲子,只是这些都被冷酷的现实消磨殆尽了,因为他渐渐地意识到,如果自己沉迷于这样的牛仔梦,最终会一无所成,所以他会那么反对女儿和这个沉迷于幻想的牛仔小子在一起,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怦然心动》里面小正太布莱斯的父亲,他也是迷恋过萨克斯有过音乐梦想的热血青年,可是时间将让个梦想破碎腐烂,所以他会那样的讨厌茱莉的家人,因为他们为了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奋勇执著,这是他那一类的人永远做不到的。
虽然片子的评分不高,但是我还会再看几遍,话说诺顿和伍德的那段激情戏以前在新闻里看到过,好像是某个学校老师在办公室看这一段被曝光是在看黄片,其实什么也没露啊,那么保守又那么短,看着诺顿顿同学被这么个美女有点强暴似的激情戏,真是又纠结又兴奋,哈哈哈哈。。。。
PS:第一次在豆瓣上写点东西,真有紧张,随便说了点心里话,希望没人看见了笑话我O(∩_∩)O哈哈诺顿的片子还有《弗里达》《顽石》《人人都说我爱你》《保持信仰》没有看到,这些都不太好找,一定争取尽快看完!
在我的身边,常常看到一些人,他们总以为自己是另外的一个人。
有人以为自己是法国人,有人以为自己是肖邦转世,有人以为自己是斯皮尔伯格。
我还看到一个人,以为自己是一朵玫瑰花。
并且,更重要的,当他们信以为真,他们果真按照幻觉中的模样过起了现实生活。
用不合时宜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他们的生活,难免简便而轻率。
虽然这是一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但是,维持一种幻觉化生活,仍然需要付出勇气和更多的自我迷醉。
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可以无视所有来自于现实的限制与击打,可以仅凭想象抵挡外界和内心的怀疑,可以一意孤行地为一种诗意的悲壮感而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献出自己。
我不知道。
这也许是一种超越式的生命体验。
这种体验只会发生在特殊材质的人群中,他们有圣徒般的禀赋,或者,偏执狂般的神经质。
这样的人,在文艺作品里很受欢迎,因为他们有一种高出真实的戏剧性。
比如唐吉诃德,他以为他是一个骑士。
然后,文学把他神化成精神斗士和灵魂作标。
那是往敬仰和高尚一脉去塑造的,还有一类就是如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
他以为他是一个牛仔。
他以为他是一个牛仔。
他在高速公路上骑马,他穿着过时的牛仔行头,他天天在家里模仿一个牛仔的行止。
他以为他是一个牛仔,用牛仔的方式谈情说爱,用牛仔的方式开枪杀人,用牛仔的方式,悲壮而毫无价值地死去。
我在中学时读《唐吉诃德》,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承认,它仍然是一部最令我费解的书。
相反,这部电影就通俗得多。
因为,你以为你是谁这个话题在电影里被讨论得像个傻瓜的儿戏。
荒唐的笑话一般都通俗易懂,并且,毫无意义。
不论我是否喜欢这部电影,我喜欢的是,唐吉诃德,唐吉诃德终于有了另外一种版本。
主演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突然发现,他已经在影迷中占据了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位置,近于神。
坦白说,我对这个演员实在印象不深。
他有一张模棱两可的脸,谈不上英俊,当然也不难看。
八年前看他的《野兽良民》,那时他还年轻,可看上去已经很老了。
如今,他当然老了,可在这部电影里仍然像个楞头青。
或许这是一个好演员的高级技能?
另外一点也许同样重要,那就是他同时有着耶鲁天文学和常春滕历史学的学业背景。
受过教育的人总是会让人多些信任感吧,至少在使用身体语言的这个行当,观众会认为,一个特别有文化的人,也许会在他的职业里用上他的大脑和他的好品味。
就是喜欢 EDWARD NORTON 神经兮兮的表演。
片子从一开始就危机四伏,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让观者害怕,由此延伸的浪漫美丽又脆弱。
音乐很棒,主题昭然若揭。
过于淳朴天真纤细的人就是这样_(:з)∠)_活在一个纯真的梦里,又不得不被现实打破。
这个角色活下去精分也就是迟早的事… 突然想到了白兰奇,“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他们都属于一个消逝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留给他们的善意很少。哈兰误入西部片片场时真的笑得好开心,看上去比他谈恋爱时还开心,你怎能不动恻隐之心呢。
发现竟然有kat dennings!!
牛仔哥的堂吉诃德
理想主义者小偷
什么也不说了,幻想大发了必然没有好结果,警惕
精分小王子又一力作
Funny how life goes.
演员加星
故事的其他部分和人物莫名其妙诺顿一人之力无法拯救
我 以 为 整 部 片 的 节 奏 都 非 常 奇 怪
...
诺顿说:“它是一部西部片,但是发生在现今社会,而且它是对西部的一次重新审视,展现了西部如何从那些古老浪漫的视角中走出来,它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依然坚持的是什么,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现代社会坚持他们自己的信仰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把美撕碎音乐好听
说不上来,美式雄性、压抑、白皙。两人相遇真是又热烈又醇厚的空气碰撞,美好、空旷。一眼也可以看到童稚的眼神敏感得藏不住秘密,仿佛十月从未出现过。(喜欢秋千的镜头!)
实在对诺顿大叔木有啥抵抗力,可是一个青春期叛逆小妞跟他那啥啥啥,俺看着着实很不是滋味。。。
看到最后成了惊悚片。无法理解这样的情节,harlan的角色交代不清。
诺顿和德妹都年轻的时候
诺顿你……你是不是再也不演正常人了啊!!画面配乐佳 某人仍旧精神不正常 编剧可以稍微考虑改行干点别的
虽然我是诺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