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前半段无聊,但是自从去年三月开始在家上班后,对于前半段非常能感同身受:网络会议因为网速问题经常是大家自说自话然后开始互相谦让you go ahead的鬼打墙;视频会议不仅要藏好下半身的睡裤还要调整好摄像头的角度确保day drinking的酒杯不要出镜;会议最后你还在假笑thank you bye的时候一定有人会迫不及待的挂电话…疫情期间couple每天24小时黏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离婚率飙升…这些场景写实到怀疑有人在我家装了摄像头。而后半段偷钻石的情节更是让在家宅了快一年的我羡慕他们可以出门去商场(?)。唯一不喜欢的是结局,前同事同意帮忙撒谎的情节也有些生硬,如果两人最后双双被抓那才有意思,但是疫情宅家已经憋疯了一群人了,最后来个happy ending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就当你薇疫情期间补贴家用吧。。。
浪漫的倾城之恋,剧本对白精彩,海瑟薇真好看,胖胖的,OL正装摩托皮裤总相宜。
没想到这是爱情片
挺有意思的。感觉“封锁”也是一种对“自由”的激发……
就是 用疫情打了一个马虎眼 没啥内容
图个乐子
道格李曼这么不爱惜羽毛呢?休息一段多好,拍这种成色的“电影”?疫情也不是理由。
看得出来导演确实被封城逼疯了
都快疯了
5/10.前戏太冗长,并未产出能够匹配时长的有效信息量;后段太仓促,从破碎婚姻到亡命鸳鸯的过渡过快,能够理解导演预想给予一类由封闭外部环境造就内部集体异化的设定,并用神叨絮叨的角色状态来加剧其程度。但出现失误的也正是在疫情的情景重现上,前期将伦敦街道塑造成空无一人的末日景象,但随着剧情演进,疫情的自我属性被革除,画面内容都被割给角色与事件,末日反被扭转为乌托邦,疫情也被当作多面的调和剂,最终则只能是一碗意淫的鸡汤,而几无现实价值的存在。
boring但又有点真实
5.5/10 这帮大演员钱还蛮好挣 你问我为啥18天能拍完一部电影?因为故事是硬凑的,演员是瞎演的,镜头是偷懒的。
3/1
封锁之下拍的吧
听说有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境,我无法想象这是何等的幸运。但好在这世上还有电影,可以让我片刻地飞离尘世,坠入一个又一个被精心设计好的梦,品尝一份虚假的自由。这部电影本身并不怎么样,但至少不会让梦中人提前醒来,这对于目前的我就够了。
前面有点拉胯,后面渐入佳境,always you and I ,封锁封不住的是希望。
5-...可能是最近和主流观点反差最大的一次评分…我觉得这部电影剧本扎实、对白写的挺好,演员表演也很精彩,布景和背景镜头虽简单,但很到位地表达了伦敦的联排街区、商业街区以及民众对NHS的态度,很有舞台剧风范,电影本身的现实意义就像是男主角在封城的街道上念给街坊邻居的诗
其实还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idea的,也算是欧美世界第一部描述疫情之下生活的片子?可惜1. 后面剧情turn得实在太脑残 2. 我真的受不了海瑟薇的演技…………
很多人说前半段无聊,但是自从去年三月开始在家上班后,对于前半段非常能感同身受:网络会议因为网速问题经常是大家自说自话然后开始互相谦让you go ahead的鬼打墙;视频会议不仅要藏好下半身的睡裤还要调整好摄像头的角度确保day drinking的酒杯不要出镜;会议最后你还在假笑thank you bye的时候一定有人会迫不及待的挂电话…疫情期间couple每天24小时黏在一起的结果就是离婚率飙升…这些场景写实到怀疑有人在我家装了摄像头。而后半段偷钻石的情节更是让在家宅了快一年的我羡慕他们可以出门去商场(?)。唯一不喜欢的是结局,前同事同意帮忙撒谎的情节也有些生硬,如果两人最后双双被抓那才有意思,但是疫情宅家已经憋疯了一群人了,最后来个happy ending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如果都是白人还好点。虽然演员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