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抬头一看,指针正好停在:六点整!
收拾东西,告别盆友,躲避瘟神一样鼓吹“加班主义”的新上司。
走进电梯,用完美的笑容将他怼在那个方盒子一样的空间,自己转身进入专属自己的另一维度。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变速加快的镜头下,小姐姐满脸焦急,穿街过巷。
为了赶在一个重要的时刻前,去一个重要的地方,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小姐姐身着轻便贴身的卡其色大衣,肩挎同色系的包包,踩着跟鞋,虽然工作了一整天,仍然发丝不乱,衣袂翻飞,一看就是个精致又优雅的企业白领。
小姐姐匆匆忙忙,目的地却是一家名叫“上海饭店”的中华料理店。
这里店面普通,毫不起眼,难道会对小姐姐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吗?
——有的,那就是“Happy Hour”!
每天六点十分之前到店的顾客,可享受啤酒半价服务。
小姐姐每天准点下班,行色匆匆,要做的大事就是要在六点十分前来喝一杯半价啤酒。
享受一顿简单却可口的中国美食。
一名光鲜优雅的白领女性,下班后放飞自我的地方就是这样一家温馨的小饭馆,给予她一整天勤奋工作动力的就是这一大杯冰镇啤酒和热乎乎的一屉小笼包子!
这多少说明了人性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类,想要从这个世界中索取的东西并不多。
一份能创造自己价值的工作,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一顿暮色疲倦后香热可口的晚餐,以及偶尔的放松出游,就能够让我们感到非常安慰和满足了。
可是在孤独的夜里,我们依然会选择打开电脑,从沉默的方形屏幕上窥探着他人微小而确定的幸福,从别人的生活中寻找着自我的期许和共鸣,这就说明这些本应可以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简单幸福,依然显得并不确定和安稳。
有时候不禁令人怀疑:人类存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世界运行的真实机制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人类社会越来越进化,人类却越来越累?
我们发明电,好像只是为了加班;我们发明电脑,好像只是为了加班;我们发明工厂,好像只是为了加班;我们发明公司,好像只是为了加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本以为自己会越来越舒适,却发现自己只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加班的可能。
你如果发发牢骚,被老板知道了,不妙,他们马上开始念经了,生怕你们这些工薪阶层的“老鼠屎”坏了他那一大锅翔汤。
老板会说,赏你加班的机会,你还不乐意了?
老子都是007(为自己打工不需要休息),你996算个球(你ICU关我屁事)?
你说得太有理了,毕竟你股份没有白拿!
你要007,谁敢拦着你你?
老板又说,他奶奶的,老子坐拥雄兵十八万,carry十八万个家庭,你不让我兄弟996,你来替他养家?
真是义正言辞,悲天悯人,逻辑没有一丝裂缝。
但是你妹的,把腥臭的咸猪手伸向朋友的闺女是根据哪一条天理家规?
在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和大佬面前,你就认栽吧,他胸肌大,你只好尽管让他说。
我们除了每天给自己充实未来去ICU和殡仪馆的小金库之外,就是抱着亲爱的小本本窝着看剧了。
看剧至上,麻烦这个时候不要发微信cue老子。
老子要,准点看剧!
这部新剧名字就叫《我要准点下班》 。
逆着蚁群一般涌动的工薪人流,傲然挺立的小姐姐,冷峻而洒脱。
我们的主角小姐姐名叫东山结衣,是一家网络公司的中层白领,脾气一级好,工作水平一级高,享受起生活来也是义不容辞,毫不含糊!
她的工作和生活,完美解释了一个成语:劳逸结合。
她虽然工作高效,但是从不多加一秒钟的班,每天六点准时告辞,紧急情况下的加班她一定会打卡算入工时。
下班之后,东山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开始了。
吃小笼包,喝啤酒,泡温泉,做Spa,吃日料。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做这些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的,虽然她早就有了同居的男友,但她却选择拥有自己完整独立的私人的空间。
我们知道,日本的工作压力比中国更大。
在中国声讨996的时候,日本人反而可能有些羡慕,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谋杀式的711和007。
日本的加班时长令人发指。
2016年的数据显示,25%的日本企业要求员工每月加班时间超过80个小时。
电视剧中还表现出了找工作的艰难,东山这份工作是她面试了100家才找到的,这也是因为她必须准点下班的硬性原则在很多公司都不被接受。
即便是她目前的这家公司,也只是说“目标是准点下班”,而不是说真的不鼓励员工加班。
巨大压力之下,日本大量工薪族经常像行尸走肉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地铁饭馆。
因为体力透支,经常有人在公共场合睡得有如死尸。
这样的工作背景下,过劳死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剧中有一个大叔本来也经常光顾上海饭店,总是在这吃一碗回锅肉,吃完之后就回去继续加班。
直到有一天,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很快就会有人取代他,没有人会记得他,他就此消失。
俗话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还得另一个原挨。
加班文化中,扭曲的不仅是公司和管理层,还有员工自己。
剧中有一个工作狂人三谷,她曾经历领导的折辱与同事的取笑,从此变得非常自卑,整日活在焦虑之中,生怕哪一天自己被淘汰,于是她疯狂加班,从不请假,甘愿成为了一名加班奴隶。
东山有一个前辈贱岳,产子半年后火速回岗,因为她担心自己被取代。
日本公司对孕妇是非常不公道的。
调查显示,在日本有超过30%有全职工作的已育女性遭受过生育歧视;在短期合同工以及兼职人员中,比例到达了50%。
在这种背景下,贱岳的选择也很无奈。
为了她重新出山,她的丈夫只好请了产假,在家照看两个新生婴儿(剧中反映日本男人请到产假的概率只有5%)。
而她自己一改往日自信的态度,开始拍上司马屁,对客户唯唯诺诺,做什么事都火急火燎的,以至于犯下不该犯的错误,把一个项目搞砸了。
在这样的职场背景下,正常上下班的东山反而成了一个异类,但她一直如履薄冰地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别说日本社会了,在中国的职场,东山这样的人恐怕也快绝迹了。
东山野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潇洒,她也有不堪回首的菜鸟经验。
那时她被当作“社畜”使用,一秒钟都不能停歇,终于一天她差点因此丧命。
而她当时的男友种田晃太郎比她更惨,都到了住在公司007的地步,有一天东山回家后发现种田晕倒在地板上,还以为他死掉了。
种田被工作压垮,将东山完全冷落,两人本来都要结婚了,却还是分手了。
有了这些经历的东山决意不再当一名奴隶,她离开了旧公司,在面试新公司时,她坚持自己到点下班的底线,最后她来到了现在这家广告公司,宛若新生。
全剧的主要角色都是这家公司的领导和员工,通过这一家公司的人生百态,以小见大,反映日本的职场生态。
当然,不仅是反映,更重要的是借理想主义的光芒达到对人心的治愈效果。
在这家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新的世代与过去世代截然不同的工作理念。
公司中有三个新人,其中一个喜欢玩滑板,整天不来上班,忽然一天他连招呼都没打,就在网上宣布自己成了一个up主和滑板达人。
另一个女生因为工作疏忽被教育,一气之下就怒辞工作,走之前还不忘报复一把,险些搞砸了一个即将要交稿的项目。
而仅剩的第三个年轻人来栖泰斗,也经不起磨练,每天的口头禅就是“我还是辞职吧”,他也闯过大祸,其他人好不容易为他摆平了危机,他却因为几句善意的劝告就要辞职。
这个时候理想主义的光芒开始发挥作用了,东山等同事对来栖关怀备至,引他上路,使他逐渐认可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
不仅是帮助新人,东山身边受到残酷职场压榨的同事和朋友,都在她的影响之下,学会了善待自己,更理智地面对工作。
不论是产后复出的贱岳,还是工作狂人三谷,都被她扭转了错误的工作认知。
之后的剧集,她还会用甜甜的笑容、知心的话语以及她不俗的实力,让更多的人变得更好,也给压抑沉闷的现实世界投下闪耀的星光。
东山在剧中的作用就是一丁点可怜的理想主义的投射。
现实中的工薪族希望成为她这样自给自足又相对自由的白领丽人,在职场受打压又找不到自身价值的菜鸟会希望自己遇上她这种知心姐姐般的同事。
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比较平凡的人物,在都市中她这样地位的职员一抓一把,但她却引发了广泛的共鸣,原因就在于她的独特的魅力——追求个人价值与自由。
非常讽刺,她的坚守其实本应是一个社会为每个个体提供的一个底线和前提,却成了她身上最独特的魅力。
这反向印证了日本职场状况是多么扭曲。
而本剧能在大陆突然蹿红,也是出于同理。
治愈心灵的不仅是东山对生活的追求和享有,还有剧中人与人之间暖暖的温情:同事之情、恋人之情、朋友之情。
彼此激励,相互扶持,哪个工薪族不渴望在一个有情有义的公司工作呢?
谁不喜欢团队合作?
然而现实中压迫与榨取无处不在,人情冷淡也是常态,把员工当人看的老板和把手下当兄弟看的上司稀罕得跟大熊猫一样,员工之间勾心斗角、虚与委蛇的可能性也比温情脉脉的可能性大多了。
对于大量的工薪族来说,日常的工作中能寻找到的价值实在有限,除了给自己赚取生存所需的纸钞,大概也就是获得了一种将冗长的时间“杀死”的办法。
首先是混一口饭吃,其次是混得好一点,因为这个社会对工薪族非常不仁慈,这个社会也不需要你实现什么个人理想,在一座沉重庞大的机器上,它更希望你成为一枚轮齿或一颗铆钉,而不是一个优化机器的工程师或一名天赋异禀的驾驶员。
但是在这部剧中,我们依然看到理想主义在大放光芒,个人价值在闪闪发亮。
还有纯良的人性在春风化雨,疗愈伤口,洗净心灵。
公众号:段雪生。
微博:段雪生。
微信:vc1003404232往期剧评:《战士》《杀死伊芙》《新阴阳魔界》《真探》《麦瑟尔夫人》《天才女友》《威尔森夫人》《兔子共和国》
《我准时下班》也完结撒花!!
真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并不是简单的说不加班比加班好,没有抬高一方贬低一方,也不是虚夸不加班的人比加班的人效率就更高。
加班的人中比不加班的女主工作能力强的有差的也有,特殊情况女主也自愿加班的情况也有。
不是片面的用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来标签工作的人。
它从未让人改正加班这一行为,而是尊重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
在剧情中有加以改正的,只是对不加班就是任性没干劲的偏见、因效率低睡在公司才能完成工作就要学会时间管理、对身心不健康的应酬学会拒绝。
至于加班这个行为,因为喜欢工作而加班也好,因为紧急的工作而加班也好,因为想要变得更优秀而加班也好,因为生存危机而努力加班工作也好,它教给我们的是,不要让自己持续的精神紧张,不要让自己勉强;觉得弦绷紧得快要断的时候、觉得已经很勉强的时候,一定要休息。
休息是依靠主观的判断,衡量自己的身心状况,不被无形的压力束缚,健康的工作和生活。
没有“我想”但是“我不行”,没有比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所以只要“想”,就要“行”。
在踏入职场的第九个年头撞上了这部日剧,全程讨论的问题击打了我的心弦 。
你,为了什么而工作?
工作,是你的一切吗?
2021年的“社会人”开始更多关注AI技术何时会取代自己的工作,或者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工,需要如何加强技能,升级战斗力去维系自己在人力市场上的能力认可。
无论是996或者007,工作模式和强度的需求,取决于是否明白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那到底,人,是为了什么而工作?
简单的问题往往答案不一,多样性的答案正如一副众生相,可观人观己。
为了寻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安全感;为了获得成就感和他人及团队的认可;为了消磨时间;为了存钱养老;为了逃避情感上的不悦而将注意力转移......答案越多越说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乍一看似乎能在精神和物质双层面带给人强烈的吸引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今“社会人”愿意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
现代人类为何在死亡到来前,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在工作上,甚至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减少陪伴孩子的时间。
最可怕的是,会因为工作而产生压力、抑郁等一系列情绪疾病,最终无力缓解。
然而对我而言,我更想要知道,如何利用工作来完成人生的目标。
因为,工作是途径,而不是目的。
Work for life, but not life for work.理解并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结合“工作”的方向和选择来完成,我认为,这就是工作最大的意义。
让公司为了你而存在,在拥有健康身体和心理的前提下,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常年累月的工作中去实现自己对他人,对团队,对公司和社会的助力。
人生的成长总是依靠时间来完成,工作中的成就也是如此。
至于节奏、强度、时长、对人心和技能的锤炼,只要是以完成人生目标,提升自我为目的,皆无可厚非,他人评价皆不可议。
如冯唐所说,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
工作自然是生活中承载修行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成为表达人生追求和实现梦想的载体。
但你的追求和梦想才是人这一生最真切的引领。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谨慎阅读)如果想看日剧甜甜的恋爱,就不要点开这部剧了。
虽然关于职场和鸡汤的部分还算合格,每集都有一个单独的主题,主角和配角的颜值和演技都很不错,算是一部可以用来下饭的职场剧(不过里面的美食只有我get不到的小笼包配啤酒)。
但是感情线是什么鬼?
为什么女一就不配有份正常的感情生活了吗?
从第一集开始就忐忑,女一和男一这不是要复合吧?
果然女一和男一在结尾的时候还是被硬凑CP了啊。
什么误会,什么男二出轨,什么同事+未来小叔子+老爸助攻……都莫名其妙好吧?
编剧能不能考虑一下女一的想法?男二的出现,从头到尾只是为了提醒女一,你也会为了工作忽略身边的人,所以要对男一多一份理解。
但是女一和男一复合,然后继续一个到点下班,一个996吗?
真的是强行灌鸡汤,强行给观众洗脑。
这俩人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在一起也迟早悲剧。
不过也许是为了在最后的部分点题吧,女一以一己之力改变了那么多被老板画饼洗脑的人,还收服了工作狂男一,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而且霓虹国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还是不行啊,这才加班多久,一个个不是晕倒就是面如菜色,可能要来我们这里取取经吧。
如题,这部剧堪称社畜的童话故事,美好却不真实。
你遇到过几家能严格要求不加班的公司?
你遇到过几个能无条件帮你摆平一切困难的的领导同事?
你遇到过几个见面客客气气要求合理还不是关系户的甲方?
你遇到过几个能听完你的没啥论据的长篇大论就给你加派人手的社长/大boss?
你遇到过几个为了让你不要拼命而跑去家里送饭谈心的同事?
反正以上问题,我的答案都是0.不过呢,我姑且当做国情不同吧,反倒是福永部长更符合我国国情的职场人,为了实现目标会使用各种手段,当然并不都是什么让人鄙视的手段,但是放在我国国情中,全部剧情里的桥段可算得上是温情脉脉,大大的良心企业了。
我一边看一边感叹,日本社会还是蛮宽容的,就像东山小姐,放在国内可能会被说微胖了,绿茶了,而在日剧中,全部是赞扬声一片。
算了,既然是童话,便当做童话来看就好了,还要啥自行车
在全网热评“996 ICU”时,正方反方意见鲜明,争吵不休时,一个新的日剧《我,到点下班》上映了,女主是个日本白领,在一家广告制作公司工作,负责提案和广告落地。
按道理讲,广告工作这是个忙起来翻天覆地的工作,但她保持着妆容精致,衣着得体,优雅的工作到六点下班,收拾包包,轻声跟同事道别,一分钟也不耽搁的下班了。
也许你会好奇,六点就下班的她着急去做什么?
工作成绩怎么样?
但实际上女主东山结衣是个高效率的工作者,电脑屏幕上贴满了一张张便利贴,写满了当天需要处理的工作,一边回复工作邮件,一边安排工作,并在安排完成后撕去对应的便利贴,慢慢的,到中午时,屏幕上的纸条越来越少。
每日下班后,她都会赶在6点10分之前到附近的上海饭店,去喝一大杯半价的啤酒,再加一份小笼包,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
为了将啤酒一饮而尽的时刻,宁愿从中午开始不喝水都值得。
结衣坦言,为了下班后有个享受的目标,那么一天都有动力迅速的高效工作。
对结衣而言,可以准时下班是她面试了上百家公司之后,进入现在这个工作的唯一理由。
可以准点下班,在天还亮着的时候回家,喝杯啤酒,与男朋友一起外出吃饭,或者在家一起烧饭,是她活着最大的乐趣,也是最不能迁就和改变的部分。
同事三谷是另外一种职场“前辈”女性。
工作认真细致,不善言辞,对职场新人使用她初入职场时的态度,高标准的要求着新人,对新人散漫的态度无论如何都看不惯,要求像她一样的,付出多十倍的努力工作。
一定要加班,一定要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行。
而她个人也是,重感冒戴着口罩,咳嗽不止,还是坚持来上班,并在刚上班时就去教育新人,要努力、要认真,同时又对新人的工作成果永远有意见。
这种只一味要求多付出努力,却不看工作成果的工作价值观,被新人投诉。
多重压力之下,新人不愿意继续接受三谷的价值观,选择离职,并在离职时趁着三谷加班睡着,修改了三谷笔记本电脑密码,另她在要与客户进行广告提案前不能正常工作。
结衣在三谷被低落的时期,向三谷讲述了她初入职场时拼命工作的经历,就算不停的被要求,不停的被骂,还是坚持认真的完成工作。
慢慢的,她累了,走在外出工作台阶上时,只想着如果可以休息半年一个月就好了。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从高高的台阶上摔下来,几十层的台阶上滚落到地上,当即就昏迷病危了。
病愈之后,她醒悟出来,自己的追求是生活和工作平衡,不要做那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要学会享受生活。
但结衣并不是一个在工作上不积极的人,她之后开始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慢慢对工作得心应手,而同时学习了高效率工作方法,并把方法分享给一个日日半夜回公司加班,完全没有爱好、没有私生活的同事。
1、制定工作计划,每天要做的工作都记录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以免忘记。
完成一项任务时及时撕去,活越做越少,下班时刚好可以完成。
2、分解工作任务,把工作平均的安排在几天时间内,不能一天内安排过多,以免做不完,影响后面的工作进度。
日本一度也是一个倡导日夜兼程工作的国家,大家都拼命的工作,一直到经济泡沫时,停下来,发现自己的半生,完全没有个人的生活。
职场女性在怀孕做母亲之后,也面临着被洗牌,被安排轻松工作的命运。
结衣的前辈八重,在生育了双胞胎后的第四个月,就选择返回职场,担心自己的地位被新人占领,担心会在工作上落下同事太多。
为了可以重回工作,丈夫休产假在家照顾孩子,而她更加拼命,对领导表决心,保证孩子不会影响工作状态,不愿接受被安排轻松的任务。
孩子发烧了,她不敢让同事发现她的担忧,为了不早下班,只能拜托结衣去给丈夫送孩子的就医卡。
她的过分努力,发展到了接受合作公司不合理的广告提案修改要求,同事提醒素材有版权问题时,她还是坚持做下去,直到提案被驳回,并被对方公司高层拍着桌子发火。
团队在她的影响下,简直无所适从,所有人回头返工,而她只能不停地鞠躬道歉,没有可以帮忙的事情,还是待在公司,不敢回家陪生病的宝宝。
为了证明自己有用,自己的工作精神不会受孩子的影响,硬在公司熬到所有人都走了,才敢回家。
结衣不忍心看她焦虑,找了同事说明情况,大家一致决定钻到桌子下,造成全部下班回家的假相,只为了八重愿意早回家照顾孩子。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结衣在重伤住院、与工作狂未婚夫分手后,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工作,以及天天存在的半价啤酒一杯。
她也天天在认真的活着,即使她没有996,没有007。
一个人是否努力,真的很难全部靠时间来衡量,热爱工作的人不分工作时长,任何阶段,都会努力的拼搏着。
我也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加班到9点回家时,究竟是工作效率问题还是工作任务太多,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有没有在工作中得到享受和满足?
如果996只是为了凑时间,在时间上安慰自己,又拼搏了一天,自己很努力的活着了,为了这种心理,维持着失衡的状态,真的需要改变。
我挺喜欢看日本职场剧的。
虽然会有点假,那种动漫式的假。
就拿这部《我,到点下班》来说吧。
干到进ICU的奋斗逼年年有,但没人会关注他们这点辛酸的小理由。
同是项目经理的三谷、贱岳,还有后半部的新人来栖,他们加班的理由相似,就是追求认同感。
而背后成因不尽相同:三谷是PUA最佳人选,因为她内向社恐,自尊心又强。
你只需要告诉她:加班才能被认可。
她就会拼命去做。
自尊心强的三谷贱岳大龄生育后,在职场鄙视链中处于劣势。
她内心惶恐,更需要态度来证明自己。
职场妈妈贱岳新人来栖是另一种形式的劣势,经验太浅,又急于证明自己。
职场新人来栖还有一位外包的设计师樱宫小姐,也可与他们归为同类。
她的外包身份本身也是一种劣势。
虽然她的努力只是用在了社交场合。
外包设计师樱宫如果说这四个人是因为有追求才加班,那还有个反例就是程序猿吾妻。
他加班是因为——没追求,下班也没事干。
颓废的程序员吾妻剧集给了每个人物一集的时长,和女主聊愈这份酸楚。
这就是日式的治愈感。
哪怕一件很小的心事,也会被看见。
比这些人层次更高的加班狂魔,应该就是女主的父亲和前男友了。
女主父亲亲述的奋斗理由,还要搭配泡沫经济的时代狂欢来服用: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像极了现在大厂程序员+全职主妇的家庭梦想。
同时代的大叔讨论泡沫经济而前男友更是一种“流川枫”式的神级人物,他就是不擅表达感情的技术宅。
加班就是热爱工作本身。
理由拽上天了!
技术宅男主这些加班理由都挺真实的。
如果让我当编剧,我还能写出:一个逃避带娃在公司溜号的新手爸爸;一个被催婚逼得无家可归的大龄单身女;一个被高额房贷和超期消费预支了未来,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讨好这份工作的大厂丽人;一个内心忐忑,对领导点头哈腰的小组长…实是国内IT圈加班众生相。
而女主反加班的理由倒不真实。
依照国情有100种方法治她。
工作高效吗?
那就多给你带几个项目。
一边画大饼鼓励加肯定,一边甩大棒说你工作不饱和。
不需要认同和升职加薪?
我361末尾淘汰的大刀悬你头上,加一套价值观组合拳,看你敢不敢摆烂?
但是日剧总是充满动漫式的“燃”和“理想化”。
女主说服了最不可能反加班立场的两波人来反对加班:大老板和甲方爸爸。
被卸磨杀驴的部长常有,帮乙方缩短工时的甲方可是哪里都没有。
至于那个能被偶遇的大老板,不更应该振臂高呼996是福报吗?
《我,到点下班》还有一个触动我的点是借女主东山之口说出了工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她说出了工作和生活最恰当的边界感:不要做那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要学会享受生活,认识不同的人,拓宽自己的眼界。
不断积累类似的经验,才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她还说出了如此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是我们为了公司而存在,而是公司为了我们而存在。
要保证充足的吃饭和休息时间。
哪怕出错也不要让自己沦为牺牲品,脑子转不动的时候,可以稍微睡会儿。
我工作已经快10年了。
曾是需要认同感的来栖、三谷,也曾是失去人生意义感的吾妻。
那时候我的生活、健康都一团糟,拼命扑腾的工作也是事倍功半。
而当我能与“工作”这位大朋友和谐相处时,也恰是我认同东山说的这几句话的时候。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越是苦心追求时,越是求而不得;越是轻松自在时,越是清风自来。
A.最近在举办2022年冬奥会,有个日本记者对东奥吉祥物,冰墩墩可以说是达到痴迷的程度了,他是来报道体育赛事的,还是来报道冰墩墩的?
无独有偶,最近看了这部剧,日本人是真的热爱熊猫,剧中的个中华料理,上海饭店。
啤酒杯子,熊猫装饰物,hhhh。
B.剧≠现实。
然而有所感悟,获得些快乐,甚至单纯的可以在消磨时光中获得些温暖,对我来说这就是我喜欢的剧。
C.人喝酒,不能让酒醉人。
D.我们不是为了公司而存在,有我们才有公司(中二hhhh)。
E.指导者不能给新人贴上新人类或怪物的标签,而应该看到他们的本质。
F.为什么对于上班时间那么严格要求,对于下班却那么随意?
Ps:虽然感情线结尾仓促,但是结局是我磕的cp.快乐~前期男朋友也算是女主的良师益友的,给了女主许多正向的引导,不过嘛,编剧要你是个炮灰。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女主结衣在重伤住院、与工作狂未婚夫分手后,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工作,以及天天存在的半价啤酒一杯。
做为互联网公司的总监,她最大的特点是:准点下班!
上班好好工作,全力以赴;下班好好生活,岁月静好。
一个人是否努力,真的很难全部靠时间来衡量,热爱工作的人不分工作时长,任何阶段,都会努力的拼搏着。
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加班到很晚回家时,究竟是工作效率问题还是工作任务太多,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享受和满足?如果只是为了凑时间,在时间上安慰自己,又拼搏了一天,自己很努力的活着了,为了这种心理,维持着失衡的状态,真的需要改变。
💌 给大家总结了结衣高效率工作术,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1️⃣整理桌面,保持桌面干净整齐。
东西一目了然,可以减少找东西的时间。
2️⃣用便利贴列出自己的工作表,亲手写下来,能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同时意识到工作的优先次序。
同时不要安排太多事情,会增大压力,反而产生不好的效果。
3️⃣做好时间分隔,在设定好的时间,集中精力完成该时间段的任务。
⌛️经典台词🔹 别为了公司而活,要好好享受人生,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扩宽你的知识面,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做好工作。
🔹想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宏大的理想和目标,主要自己能享受其中,做什么都好,要如何度过一生,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是一名记者,这份工作没有休息日,每天四处跑现场,吃饭坐车都在写稿,经常加班到11点回家。
这种日子没有尽头,直到一场意外让我摔成骨折,无休止的写作终于停了下来,我审视那个疲于奔命的自己。
我写一篇普通稿子花半小时,一位花三小时的同行经常说我:“你怎么能乱写?
”我不理解她对工作的死心眼,她不理解我的雷厉风行。
其实我虽然写作速度快,但质量并不低。
因为记者的工作一忙起来不分昼夜,因此在没有特殊任务的时候,我尽量让自己更高效,这样的效率能保证我在完成基本报道任务的同时,有精力去挖掘一些深度选题,而且,保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可以看书看剧玩音乐打电动发呆思考人生。
就像剧中的东山,每天准时下班,只是为了下馆子喝杯半价啤酒,吃屉小笼包。
《我,到点下班》改编自日本作家朱野归子的同名小说,故事讲述的也是社畜的日常生活。
不过吉高由里子饰演的主角东山结衣,可谓是社畜中的一股清流。
身为日本第二大网页制作公司的项目总监,她坚守着按时打卡、到点下班、休完所有带薪年假。
每到下午六点,东山立马拎包走人,绝对不拖泥带水。
完成了一个项目,不跟下属开个庆功宴吗?
不了,他们都想早点回家吧。
那开会策划下一个项目?
等接到下一个任务的时候再策划也来得及。
——第一集开头的这段对话,东山的形象就立起来了。
这种领导多么让人羡慕。
对自己干脆利落,对下属也干脆利落。
然后东山一路奔跑,紧赶慢赶,原来只是跑到了一家上海菜馆,赶在Happy hour之前点上一杯半价啤酒。
喝一口手中的啤酒,东山由衷地感慨:“就为了这个瞬间,从白天开始不停喝水都是值得的。
”——好可爱的个性,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个和横道世之介坐在一起单纯快乐的吉高由里子。
诚然,东山这种“公私分明”的生活方式,在日本社会普遍加班的大环境下,很容易被扣上一个“工作态度懒散消极”的帽子,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她就是废青本人了吧?
经常在一家餐厅吃饭的老熟人揶揄说,就你这样,还怎么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啊?
她也自得其所,直接回怼,你看我这个样子是求着升职吗?
上班好好工作,全力以赴;下班认真生活,岁月静好——这种看上去“不够上进”的生活工作理念,其实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但是东山的同事,同为项目总监的三谷,则完全是东山的反面,为了赶进度常常加班到深夜,还拉着同组的新人一起加班。
工作没做到位就一顿严厉批评,还要求新人要提前规定上班时间半小时打卡——相比之下,在东山手下做事的新人,简直不要太幸福!
三谷的身上,有太多可以一眼看破的问题,比如领导方式很教条很笨拙,工作不够有条理并且过于低效。
但相较于东山,三谷的工作状态才是现实职场中更普遍存在的日常啊。
很多人像三谷一样,尽可能地把更多生活让位给工作,用时间堆积出成果。
三谷从上学的时候就在拼命努力地打时间战术,所以她也自然而然地以相同的标准,去要求手下的新人,让不够勤奋上进的新一代后辈更加努力地工作,哪怕加班也在所不辞。
其实三谷内心的惊异和好奇,一点都不夸张。
毕竟日本职场中,加班早就是不成文的隐藏规范了。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我想一周休四天》、《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我在一家黑公司上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这些社畜题材的影视作品,已经向大家展示了日本人太多的加班日常。
而且,名字一个比一个怨念了…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碰巧的是结衣主演的女主角也酷爱喝啤酒。
其实东山也并非从一开始就“修炼”成了现在这样的佛系青年,初入职场的时候她也是一枚苦B的社畜,每天被催着要材料,被骂做事磨叽。
然而有一次东山着急跑着处理工作的时候,从楼梯上滚下来摔成重伤,这才引发了她对工作和生活之间如何平衡的反思。
这个角色,多少有着对现实的投射。
2017年日本电通公司一位女职工自杀身亡,这个24岁的女孩才刚刚入职半年,每月加班时间长达100小时,也就是说,每天有至少超过3小时的加班。
也正是这起事件,引发了日本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直到《我,到点下班》开播前的4月1日,日本政府才通过,并且开始实施针对国内大企业的全新工作制度改革方案。
里面提到,员工加班时间一个月之内不能超过45小时,一年之内不能超过360小时,即使企业正处在繁忙的特殊业务时期,一年内的加班时间也不能超过720小时——如果超过的话,企业会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就是剧中餐馆里那对中年社畜提到的“劳动方式改革”:
说到这里,两位老前辈还是狠狠感慨了一下当年自己多不容易:
结果被女主一句话打回原形:
其实无论是到点下班的东山,还是疯狂加班的三谷,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做事态度,都属于个人的选择——不存在孰优孰劣,也没必要上纲上线。
所以说,网上被大家强烈抵制的,是被制度化的996。
违反劳动法不说,更可怕的是,任何事物一旦上升到规章制度的层面,就意味着抹杀个人选择的自由。
《我,到点下班》用实例,打脸了这些“996=上进=成功”的说法。
要知道,长时间的工作,并不代表着高效率。
就比如东山,每天工作8小时,也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把事情做到井井有条。
这时有人会说,只有东山这样有颜有钱有地位的人才敢到点下班,底层社畜根本没资本没底气拒绝加班,电视剧无法帮你逃脱现实的残酷。
确实如此。
但这部剧并不是想要劝社畜及时行乐,享受生活,而是想要通过这样的个例,让大家能够有机会去思考,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部剧虽然只播了1集,但故事到目前为止,也非常高效地解决了东山和三谷在工作方式上的差异和矛盾,两个拥有不同理念的人也可以坐下来相互理解和包容。
除此以外,这部剧也向大家抛出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到底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才是成功,放到我们这一行,就是拿奖评首席才是成功。
当周围所有人都抱着这种想法的时候,即便你非这样想,你也必须一次次默默提醒自己,什么才是我最想追求的东西,才能沉得住气来做自己。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干出一番事业”的成功,本质上也无非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不可能取代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
看上去不够上进的东山,难道就不能算是成功吗?
通宵连轴加班的三谷,难道就很幸福吗?
所以,加不加班与是不是996,和成功与幸福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必要或绝对的关联。
说到职场女性的取舍,就不得不提一下剧集两位女编剧奥寺佐渡子和清水友佳子了,前者创作过《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狼的孩子雨和雪》以及《为了N》等等作品,两人之前也合作过日剧《逆转重生》。
在《我,到点下班》中,她们在探讨社畜问题的基础上,为故事加入了更多女性化的视角。
因此这也是一部职场女性剧,讲述的也是女性在工作中的不同选择,强调的也是由各自选择延展出的不同生存状态。
有的认真生活,不代表她选择平庸;有的努力工作,不代表她野心勃勃。
回到刚开始的那个问题,花3小时写稿和花半小时,都是一种选择而已,无可厚非。
我的工作看似自由,但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任务一来通宵达旦也都是常事。
不过至少,大多数时候,我还是有选择的自由。
无论是自愿加班,还是按时回家,有选择幸福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何种工作,不要失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强行烂尾。。。一方面工作这么难找,另一方面初出社会的年轻人却如此莽撞任性?不过穿搭真好看!
我的努力到此为止,我要准时下班了。:)
真可怕 一分钟的班都不想加
概念很好,但典型的日式晨间剧,真实现状还要慢慢来
江口德子的中国人角色有点出戏呢,哈哈哈哈哈,真是不容易演呀~一开始还是不错的,但感觉并没有太多真正到讨论加班这件事情的本质吧,结局瞬间掉星……
我要准时下班是一句很响亮很有吸引力的口号,然而正如剧中所表现的,现实永远没有这么简单。片头女主角一人身穿浅色西装在身穿黑色西装的上班族人群中逆流而行,脸上没有坚定,反而满是迷茫,简直就是全片的缩写。尽管探讨了有关工作、加班的方方面面,有不同人、不同观点、不同立场的碰撞,但最终也没能回答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工作之于人生到底到底意味着什么之类的问题。不过至少有探讨,能引起每一个观众思考。另外吉高由里子的职业装也太美了吧。
披着职场剧外衣的琼瑶剧
疲惫的人是感受不到幸福的哦
立意很好,内容不行,主要这班上的也太容易了吧!遇到的问题都是迪士尼PG动画片级别还满地战友不分男女各种巧合开挂,就这别说准点下班,一天用脑子超过二十分钟都算主角输了
现在真的看不进去日剧了,太拖沓了,而且动不动就开始说教,真是打脑壳。不过这个主题还是不错的,在浮躁的当今,我们旁边的那个曾经把个人都要奉献给事业和企业的邻国都已经开始反思工作的价值、职场歧视等社会问题了,而我们的大部分电视剧还是在三姑六婆家长里短,然后就是宣传消费主义。
几个看完后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有的人喜欢在白天高效完成工作后,晚上有自己的时间,有的人习惯了将时间碎片化处理,还有工作狂类型也是大有人在,这部剧最闪亮的地方大概就在于女主意识到了试图改变一个人是多么可怕的想法,适合自己的未必适合别人。女主和她前男友都是温柔的人呐,让人感受到安心和靠谱真是想努力学习的品质。不过女主吃小笼包的方式太错误了,每次看都好像纠正。
真的要搞清楚为什么上班 不要本末倒置 透支身体却享受不了生活,工作是干不完的,我们也不用为自己的缺席而焦虑,磨砺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种田。种田的工作模式不值得学,但是本事却是可以的。女主真的可以准时下班,靠的都是team的和谐。
除了女主之外都是加班狂人,估计就是女主一个个攻略让别人不加班了,感觉一般般
正面回应996 哈哈哈哈
是的,讨论的话题都很有意义,但也仅仅停留在了raise awareness的层面。我追剧的时候一直在想,女主不要跟男二分手,不要跟男一复合。假如女主本质实为工作狂,也被工作狂所吸引,还要通过二次累倒让工作狂短暂醒悟,最后与工作狂复合,这十集的翻来倒去几乎像是打了一场无用功的仗。
又一部政治正确的电视剧,颇为无聊。
这是一部除了名字有亮眼,能让打工者期待这部剧以外,内容很差劲的剧。也就前两集有点看头,其他集数水的不行,外加还弄了个女主,现男友,前男友这种狗血情感路线。想要准点下班,这根本不是打工人能决定的,职场现状是求职者多于空缺岗位,你不卷就得离职,有的是人来卷,那些老板们根本不怕。外加还有擅长洗脑的,你是新人多工作,可以多学点知识,996是福报的。所以这剧要想出彩也难,因为除了老板良心或法律推行相关政策,否则一个我要准点下班的想法大概率只能是个口号。。最后一集,告诉我们,不要同情资本家,男主以前公司老总说什么自己并没有强迫男主加班,是他自己觉得自己除了工作外一无是处。你们要做不到就一开始和我说啊,搞得像说了就有用一样,现实中这类会看碟下菜的老板太普遍。。无语
合格
编剧感、演绎感过于浓烈,给人以符号化的观感,同时价值观的立意老套而守旧地让位于感情戏,写得天真、拙嫩、想当然,写画不见血腥,颇似一个大宝宝或巨婴。借着公众号推荐而来,本意是凑个热闹,没想到剧作本身确实价值浅薄,即便前置的价值观,也显得颇为无趣。脂粉擦得太厚,消费属性欲说还休,“到点下班”成为了引子而非叙事核心。当然,这价值观并不值得诋毁,它映照着人类属性的某个根本面向,虽弱小,却根深。我们或许可怜坚持“弱小”价值观的人,可我们中的大多人却会毫不掩饰地嘲讽社会能力弱小的人——价值观并不是重心,强大并由影响力才是。审美,其实是一件很复杂很难为的事呢。
呃,看不下去,说教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