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呢,就保持了一贯的sarah water风格,英国,维多利亚时代,les,悬疑,但是呢,电影看起来就just so so。
看在sarah的面子上给四颗星……勉强够。
原因一,比起《南茜的情史》或是《指匠情挑》的女主角们,《灵契》的女主角们真是不好看呢!!!
除了女囚还可以看看,其他真是。。。
原因二,维多利亚时代的服饰竟然不华丽!!!
这是硬伤啊!!!
只有女主的帽子还可以一看。。。
其中一套衣服的披肩,简直是条墨西哥毯子!!!
令人发指啊。。。。。
第三个不好看的原因,大概是三个女主都倾向T型,感觉相互之间根本不来电的。
所以剧情比较生硬。
我看了一下,《南茜的情史》、《指匠情挑》、《灵契》分别是三个导演拍的,但前两者无论从风格还是节奏上都保持了高度一致,而且在叙事的转折上明显比《灵契》高出一筹。
这时候就又想到,《灵契》与《指匠情挑》同属前后两段的模式而《灵契》前半段太过拖沓而后半段又太过仓促了。
以上种种,无论如何,我当然是不忍怪罪心爱的作家sarah water,所以这只能怪导演功力不够吧。
呵呵
一部意外被发现的电影,最近总是没有耐心看完一整部电影.因为太困只看了58分钟就睡了,次日和朋友谈到这部电影,各自猜测结局.继续看剩下部分结局不是我们谁预料的,顿时想到指匠情挑.那女演员温和的性情和纯洁的面庞可能误导了大家.
Margaret,一位衔着金勺子出生的贵族千金:知书达理,青春正好,而且家资丰厚,情深意重。
对于Selina这样一个混迹于社会最底层的蕾丝边来说,实在想不出有何种理由,能拒绝Margaret这样的白富美?
所以,Selina为何不选Margaret?!
此事乍看不合逻辑,其实深入分析就能明白:Selina并非不想选Margaret,而是她不能选Margaret!
Margaret固然深深迷恋Selina,但是这种迷恋的前提是:她相信Selina用成堆的谎言编织的故事——相信Selina真的拥有“通灵”的超能力;相信Selina虽然身处囹圄却是含冤入狱;坚信Selina本性纯良,洁白无辜......当然,此番迷恋的前提还包括Selina楚楚动人的美貌,以及她对Margaret如此这般的喃喃细语:“你是我的灵魂之契,你我本是共生,却被世俗分为两半,直至合二为一,方可获得安宁。
”如此动人的情话,不知Margaret的初恋情人——后来嫁作她弟妹的表妹Helen,是否也对她告白过这样美丽的词句?
Margaret执意要找到生命的灵魂之契,可是却被表妹嫁做人妇狠狠抛弃;未婚夫自以为是地认为了解Margaret,亦曾说出让Margaret惊讶的说辞:“初恋固然美好......”那一瞬间,Margaret除了震惊,或许还有一闪而过的惊喜:“你怎么知道?
”她竟以为“聪明”而“大度”的未婚夫已经洞悉了自己和表妹不可告人的恋情,结果未婚夫却意指她有恋父情结,过于思念过世的父亲,那一刻,Margaret哭笑不得:“Oh,god!”对周遭原本微薄的希望彻底粉碎殆尽......曾经很多影迷质疑《莫里斯》美好的结局——纵然冲破了阶级和性别的枷锁,但是思想文化差异如此巨大的二人,是否真的可以长相厮守,至死不渝?
毕竟,如网友所言:“智商与情趣的差距,不是单单靠勇敢和牺牲就能弥补抚平。
”而《零契》的原作者沃特斯也不无刻薄地写出当Margaret对着Selina出口成章时,Selina纵然有着那样勾魂夺魄的眼睛,却对出典意境木然不知,无以应对!
放眼思量,若有一天,二人年华老去,美貌不复,激情燃尽后的Margaret,是否还能守着一身市井气的老妇Selina,静看人生细水长流,绝无嫌弃?
何况Selina还有一堆滚雪球般越滚越多的谎言需要用整个余生来遮掩或证实......天长日久,她装神弄鬼的把戏不可能瞒得过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的Margaret。
谎言一旦撕开裂口,Margaret将洞悉越来越多的卑劣与罪恶——她的家庭教育与人生信仰就算能够勉强接受Selina为生计所迫而诈骗偷盗,也断不可能因为任何理由接受其助人奸淫和杀人!
从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Selina自然拥有过剩的社会经验与前瞻意识,她已看透与Margaret恋情的最终走向与结局——卑微低贱如她,还有漂不白的前科案底,想终身拥有Margaret的珍爱,恐难于上青天!
所以Selina最终选择和老情人一起洗劫了Margaret所有身家,并不告而别,远走他乡。
老情人虽然粗俗卑劣,而且年长色衰,但是至少可以全盘接受Selina的一切,哪怕犯罪杀人。
另坐吃山空,俩人迟早会挥霍光Margaret的钱财,到那时二人还能继续搭档双簧诈骗,换个地儿又是“通灵”一把好手,继续坑蒙拐骗的老把戏,以求在这残酷的人世间得以继续苟延残喘。
从某种意义上讲,Selina的选择不是基于爱情的美好与否,而是基于生存的无奈选择。
倘若她果真因为爱情,选择Margaret却终被抛弃。
那么彼时的Selina没有老情人的双簧配合,一个人行骗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成功。
而她本身并不具备其它正当的生存技能,如果行骗都不能再继续,等待她的最后一途可能只能是卖身了。
不知Selina席卷Margaret的所有钱财时,她是否预料到Margaret会投河自尽?
而一个被洗劫一空的千金小姐本身已经失去了在上流社会立足的经济基础,何况蕾丝的丑闻还将彻底摧毁Margaret甚至其家族的名誉和自尊。
她的投河看似突兀,却完全在情理之中。
维多利亚时代成长于温室的娇花本身易折,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更足以令其香消玉殒,万劫不复。
Selina的脸如此清纯美丽,却端端多出嘴角两点黑痣,让这张清纯的面孔带上了一股难以遮掩的邪气和世俗。
当Margaret对着河水纵身一跃,翻飞的衣裙如垂死的蝴蝶振翅,Selina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又有谁能洞悉她心中真爱是谁?!
Margaret的母亲曾经责备女儿对爱情太过固执:“你以为我就没有梦想?
没有心头所好?
”可是碍于世俗与怯懦,大部分人选择了屈从,而对于“奢侈”的爱情不过抱着“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消极态度!
影片里的女人对待爱情基本都是Margaret母亲的翻版,包括随波逐流的表妹Helen,也包括务实狡黠的Selina。
唯一敢对爱情执着而勇敢的女人唯有Margaret!
可惜她赌上所有身家、声誉甚至性命的爱情,最后却输得一败涂地。
所有对“灵魂之契”的执着付出、情深意笃,换来的终究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飞蛾扑火?
电影带给鄙人难以抑制的心疼,谨以此文献给为爱身死的女子,愿有来生,不再为天使脸孔的恶魔所惑!
首先不得不赞叹一句,这个电影的中文名翻译简直神来之笔!
故事延续Sarah Waters一贯风格:爱情与阴谋。
内容不再赘述。
我并没有读过原著,就电影本身而言,我觉得各种情节描述过于匆忙,好似急着完成去交作业的感觉(我看的是90多分钟的版本)。
电影里Margaret与Selina的感情沟通部分不够,莫名其妙的Margaret就被Selina诱惑深陷爱情的阴谋里不能自拔。
但我非常喜欢Sarah Waters这种讲故事的风格,前期长长的铺垫,让你以为看到了故事的真相,结尾再出乎意料的反转,看似无情又绝情,其实故事里每个人都有真情实意的流露。
电影总结起来就是一个骗子骗财骗色的故事。
作家的三部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虽都有看,这是让我心揪和难受的一部,如果我靠近你的理由不是爱是利用,如果你给我爱是对自己的一次伤害和迫害,如果我们在一切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弥天大谎……我想,爱情是根本不该存在的。
只是去爱了,为什么无处葬生。
华老师(Sarah Waters)的维多利亚三部曲,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我都反复地看了几遍。
《灵契》(Affinity)相对于其他两部,名气可能在国内稍微小了点。
我先是看了改编的英剧,然后又读了原著。
原著是以玛格丽特和道斯的日记分别展开的,时间线交替进行。
这篇文章里,我主要是针对影视剧中玛格丽特的形象进行分析,暂时不牵扯原著小说中的内容。
书已经读了一年了,回头再读一遍补个书评好了。
说几句题外话,其实一直想写一些华老师作品的相关文章,但一直没有动笔。
至于我和华老师的“邂逅”随后可能会再专门写一篇。
我接触的第一部作品其实是《轻舔丝绒》(Tipping the Velvet), 也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作品,没想到第一篇文章会先写《灵契》。
故事设定是在19世纪的英国伦敦,维多利亚时期。
玛格丽特一出场就是在一座大宅子里,她的母亲敦促她吃镇定剂。
紧接着母女二人的对话道出了玛格丽特的近况:父亲去世后,她一直闷闷不乐。
下一个场景就是玛格丽特在日记中诉说对家人的不满,同时她也将开启她新的事业:去Millbank监狱探监。
从写日记和探监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玛格丽特和大多数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并不一样。
她有自己向往的事业和生活,在后面的剧情中她也提到曾和父亲计划去罗马,意大利等国家旅行。
看得出她是一个内心向往着浪漫和自由的女人。
(熟悉华老师作品的观众此刻就差不多能猜出我们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深柜)而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道德和法律对女性的束缚颇深,女性的行为总是会被人们评头论足,一不留神也会造成悲剧的结果。
(比如《德伯家的苔丝》)其实女性作为社会的另一主体,一直受到 男性深深的压迫。
从母系社会消亡,男性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进一步对女性进行“他者化。
”剧中的男性人物并不多:玛格丽特的父亲,玛格丽特的哥哥/弟弟,以及她那所谓的未婚夫。
从玛格丽特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父亲的离世对她打击很大,以至于还要服用镇定剂,父女关系应该是十分融洽。
她的兄弟,在某种程度上对玛格丽特的压迫是致命的:玛格丽特曾经的女友,现在成了她的嫂子/弟妹。
而横刀夺爱的人正是玛格丽特的亲兄弟,这样的家庭环境总是压抑的。
想一想,曾经朝夕相处的爱人,现在成了自己兄弟的妻子,每天还要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无疑让玛格丽特的神经备受折磨。
(感情洁癖的人大概会崩溃)更过分的就是她所谓的未婚夫了,他不仅怀疑玛格丽特曾经与自己的父亲乱伦,并且试图强行与玛格丽特发生关系。
玛格丽特即使在内心上再强大,然而在力量上面对男性也是弱势的一方,免不了要吃亏。
从这些背景来看,玛格丽特的生活像绝望的深渊:父亲逝去,爱人离开并嫁给了自己的兄弟,未婚夫不断的骚扰施压。
最重要的是,向往自由与浪漫的玛格丽特,爱的是女人。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玛格丽特的生活也像在“监狱”里,每天要被家里人看着吃药,曾经的生活离自己逐渐远去。
这和真正在监狱里的女人们一样,所有的动作要被监视,每天日复一日过着一样的生活。
所以玛格丽特选择去监狱探监,大概是想从这种相似的生活中获得些许慰藉,或许是想从这些监狱中的女人身上寻找一个出口如何在黑暗绝望的生活中活下去,甚至是获得新生。
在监狱里,玛格丽特跟着狱卒穿梭在黑暗狭窄的过道里,似乎这些逼仄压抑的环境和她想象中的有些许不一样。
就在她东张西望的时候,她发现了道斯。
(突然想起一句出处不明的话: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就是为了骗你,对于这部剧中的两人来说十分贴切了)道斯的出现对于玛格丽特来说,仿佛带有一股神秘的,新奇而又柔软的力量。
道斯出现的场景也十分的耐人寻味,导演在这里的构图也是绝了,玛格丽特透过监狱大铁门上的小窗户观察道斯,而画面中的道斯安静地坐着,好像在沉思,斜对面是一束幽蓝色的光打在了她的脸上。
这种窥视的场景,让我想起来希区柯克一贯的拍摄手法。
道斯丝毫没有注意到玛格丽特的存在,而是不知道从哪拿出一朵紫色的花放在嘴上吻了一下。
看到这里,观众应该也和玛格丽特一样,对这个安静又神秘的女人充满了好奇。
我第一次看这个剧的时候,还不明白玛格丽特是怎样爱上的道斯的,前几天重新又看,还是被玛格丽特那一句慌张而坚定的“我爱你”吓到了。
怎么就爱上了呢?
我能理解《轻舔丝绒》中的南对基蒂的隐秘的而又难以说出的爱意,终于在某个时间点汇成的一句“我爱你”,也能理解《房客》(The Paying Guest)中,弗朗西斯早已被莉莲吸引,终于在二人缠绵之后说出的那句“我爱你”。
而玛格丽特的爱意似乎来得突然而迅猛,我又梳理了剧情,发现这种爱其实是一种绝望中的投射,她渴望去爱人,也渴望着被爱,似乎这样才可以让她获得新生。
而道斯的那些伎俩:突然出现的花和头发,突然消失的挂坠,还有那关于灵契的说辞,这些都刚好击中了玛格丽特的心。
道斯的心理战术倒是挺有一套,不停地向玛格丽特示弱,表明自己的需要被拯救,还曾在狱中问玛格丽特“你要抛弃我吗?
”这些说辞再加上她的伎俩,以及维多利亚时期的灵媒文化氛围,玛格丽特一步一步地“爱”上了这个灵媒。
其实玛格丽特爱上的不是道斯,而是道斯给她带来的希望。
她依然渴望着爱情,渴望着自由,向往着和爱的人一起过着新的生活,而正是道斯对这些情况早已熟知,才使得骗局得逞。
在狱中她对玛格丽特说,有一束光将她们俩拉近,拉近,而玛格丽特随后在日记中也提到,并且相信有这么一束光的存在。
其实“光”这个意象就是玛格丽特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她被爱人抛弃,被亲人监视,像一只笼中之鸟。
而道斯不停地用自己是灵媒的一套说辞,给玛格丽特洗脑最终让玛格丽特听由她的摆布。
道斯这个角色,是华老师作品中少有的,我特别不喜欢的一位。
虽然在《轻舔丝绒》中,基蒂狠心抛弃南而去和男人结婚,但我相信她是爱过南的,《指匠情挑》(Fingersmith)中的二位在背叛与阴谋中周旋,但我也相信莫德对于苏的感情,连《守夜》(The Night Watch)中的海伦,出轨而又被出轨,我也相信她曾经对凯的感情。
唯独这位赛琳娜·道斯小姐,我始终倾向于她是没有爱过玛格丽特的。
单从英剧的情节来讲(其实剧的结尾比小说还有人情味一些),虽然最后在玛格丽特跳河时,仿佛她们之间有了某种心电感应,道斯的灵魂也跟着跳了下去。
但我始终觉得,道斯对于玛格丽特更多的是愧疚,而不是爱。
总之这真是一部悲剧,不仅仅是BE这么简单,玛格丽特被骗走的不仅仅是感情和钱财,更重要的是她对绝望生活中的那最后一束若隐若现的光。
随着道斯骗局的暴露,这束光也灭了,玛格丽特的生命也随之消亡了。
玛歌 从她刚进监狱里无意间看到思林的时候就爱上她了吧? 那空洞的眼神美丽却六神无主 她漠然的望着手中的小花儿就像她的命运一样 花儿很美,可是轻轻一捏就碎了..玛歌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个可怕而又神秘的女人 一步又一步的陷入她所设下的爱的陷阱.. 思林就是一个利用虚假灵媒来谋生的骗子 她把所有人骗的团团转 包括天真的我 我不明白 那个女仆有那么值得她去爱吗? 但是我知道她却杀死了一个真正爱她的人的心, 一个把她当做自己一切的人. 她越了狱 骗了钱 还和情人展翅高飞 可她却并不快乐 也许是在跟玛歌相处的时候爱上她了? 不然她为什么会落泪? 当玛歌的身体沉入海底时 我在想 罗马 佛罗伦萨 威尼斯..还有那些两人本是一体的誓言也随着女主角的身体一样下沉了吧 而那悲伤而又唯美的两人殉在水中相拥的结局只是女主角所想象出来的 仅仅为了温情 自欺欺人罢了
身為華老師的忠實讀者,我實在沒有辦法用一句話就評定一部作品.更別說用好/壞,這麼簡單的二分法.我希望用書迷的熱情去了解它到底那裡好?
那裡不好?
以及為什麼?
於是這次我邀請Lang阿朗一起就Affinity文字與影像進行細部分析,也希望分享給願意用這種方式欣賞華老師的同好.這個是有點龐大的工程,而且需要較多的圖文對照,有興趣的人得麻煩聯結過去閱讀:莎拉華特絲之秘密、欺騙、背叛/救贖、操控: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8/07/affinityback-to-basic.htmlAffinity 文字與影像(1):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8/07/affinity-and-adaption-1.htmlAffinity 文字與影像(2):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8/07/affinity-and-adaption-2.htmlAffinity 文字與影像(3):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8/07/affinity-and-adaption-3.html*這個系列我們尚未完成,還在連載中.如果你有興趣看華老師其他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看看:Fingersmith影集原著賞析: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search/label/Fingersmith%20reviewTipping The Velvet影集原著賞析: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search/label/Tipping%20The%20Velvet
比较失望对于没看过小说的我用上了8成功力才跟上了里面的LES情愫即使我是如此投入的配合影片的发展结尾爆的令我觉得“欺人太甚”还好结尾水里的唯美影像压了压轴
维多利亚三部曲我都看过了。
我第一部看的是《指匠情挑》,第二部看的是《南茜的情史》,第三部看的是《灵契》。
我觉得这三部曲拍得都很好。
虽然电影不可避免地没有小说丰富,不过还好,在看电影之前我没看过小说,所以也没有失望。
现在的天气是大热天的,但是我看完《灵契》,浑身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
是因为我的心很疼,当Margaret为Selina付出了所有的真心和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为了和Selina在一起,而Selina却无情地背叛了Margaret,那个时候Margaret的心该是怎样的疼痛啊,以至于Margaret感到生无可恋跳河自尽。
在电脑荧幕的前面,我感受到了来自Margaret的绝望,我了解Margaret的这份疼痛。
可怜的Margaret,初恋嫁给了自己的弟弟,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而初恋情人早已变成了庸俗之妇,那一缀头发日日挂在胸口不能忘怀。
而见到了Selina,被Selina的气质吸引,Selina给了Margaret所有的期待,让Margaret深陷其中,殊不知这是个无耻的阴谋,步步踏入可怕的陷阱却浑然不觉,最后被伤得遍体鳞伤。
我在看影片的时候,我居然和傻傻的Margaret一样,相信了Selina是灵媒,还没有到影片的最后,我傻傻地以为这一切的期待都是真的,Margaret和Selina都会过上幸福生活,最后结局理所当然是个happy ending.可是当我看到Selina卷走了Margaret的所有身家和她的女佣远走高飞的时候,我觉得我也被骗了,我被作者骗了,同时,我深深地心疼Margaret,这么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就这么被骗了全部的真心和身家,Selina好狠心呐。
Selina曾经说过你是我的灵魂之契,你我本是共生,却被世俗分为两半,直至合二为一,方可获得安宁。
难道你想一辈子待在自己的监狱里吗。
我们可以去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短短几句话,短短几句未来的憧憬,让Margaret万劫不复。
Selina抓住了Margaret的弱点,一点点地击破,俘获Margaret的芳心。
好一个阴谋家,和她的女佣真是天造地设。
不知Selina对Margaret有半点情义否,如若有情,怎舍得这样欺骗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
孤独者,习惯于把自己孤立起来,周围的人多热闹,自己的心依然坚冰包裹,当有一个人出现,懂你的心,给你最想要的憧憬,孤独者,便傻乎乎地交出了自己的心。
最可怜最缺爱的,莫过于孤独者。
可怜的Margaret,当她得知所有的一切都是Selina骗她的时候,烧掉了关于Selina的日记和橘子花,并用冷水洗了脸,把头发披散下来…Selina,我的灵魂之契你很快就要在阳光之下了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那些我渴望与你同行的地方现在我已没有渴望你已夺去了一切我心系的一线,你抽走了最后一段我想知道当那心线断开垂下你感觉到了吗然后决绝地从桥上堕入江里…Margaret,Margaret,Margaret我在轻轻呼唤着你,你听到了吗你为了爱情你不顾一切你生活在孤独中你仍有一颗悸动的心你饱读诗书却不谙世事你失去了你的财产,你失去了你的爱情,你遭受到了背叛。
如果你有一颗强大的心,有一个强大的灵魂,即使你孤独,你也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Margaret,你很脆弱。
愿你来世做个坚强的人,不再孤独。
最大的空欢喜也莫过于此 电影还是不如小说
94min的版本太过于仓促,感觉省略了很多,剧情太过平淡没有起伏,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就爱上了,两位女主间也没有什么张力,甚至一开始就猜到是在欺骗。
维多利亚三部曲最难看的一部了。。
庞大,阴谋,惊悚,却异常动人,再没一部片子如此揪心了。Sarah Waters你够狠。幸福如此近又如此遥远,在即将抵达之时全盘颠覆。美丽的蓝眼睛。思林,我的灵魂之契。你感觉到了,我知道。伟大的女同片,每个人都应该看一下~~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
错爱和同性恋。
前部分是les片,后面居然变成了诈骗片...
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越绝情,破坏的越彻底,才越有震人心魄的美丽。结尾水中相拥匠气十足,导演试图迎合观众,却适得其反,流于肤浅。
监狱长好像外星人。。。此片微烂
比Fingersmith差100个张艺谋
crap
曾经半途而废了两次,看了某人的评终于try again。
Remember whose girl you are.这一句解释了整部电影. 感情被弱化了,发生的很突兀,不过皆由灵媒的题材倒也不算牵强.仍是一个成功的骗局.
知道结局再看感觉很残忍
啊好无聊的一部片。。。
14/06/05
没想到是LES片哦 不错
Does Margre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同 恋 是英国人的~
丑逼
看完这部只能让我觉得很无力,真的很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