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话后觉得女二极致阴暗恐怖,简直不敢想象,电话里的全就是一个杀人疯子,被情绪支配身体的人。
之后再看燃烧!
燃烧里的她就极致阳光,像太阳下的玉石一样,是清透的,和刘亚仁一挂的演员,不需要靠脸吃饭,感觉不费力就很容易演出剧本需要的那种味道,老天赏演技吃饭吗这种,电话里的她和燃烧里的她,完完全全两个人,就一张脸,两部剧,两个样子,这就是谁谁谁哪哪哪缺的演技吧。
《电话》。
8分。
李聪贤编剧、导演,朴信惠、全钟瑞、金成玲主演作品。
作为一个奇幻恐怖故事,不得不说,李聪贤的出手还是值得敬佩,出手不凡。
既然是奇幻故事,用现实中的逻辑去推理就显得很无趣,比如,朴信惠饰演的金书妍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在接到全钟瑞饰演的吴英淑在十年前打来的电话时,第一她竟然没有选择报警,第二十年了,这手机竟然还能被打进电话——这要搁在我们国家,电信早把号码卖了十回了。
有人说书妍和英淑是一个恶魔的两面,严重的人格分裂,似乎也有道理。
但就全片的正常推演逻辑而言,书妍确实在十年后接到了英淑在十年前打来的电话,她利用时间的信息差让书妍知道了英淑正在遭受后母的严厉的不可思议的处罚,然后书妍救了她,英淑反杀了后母。
随后,书妍就陷入了英淑一手制造的恐怖之中。
似乎为了报答,英淑救了书妍的父亲一命,让她在父亲逝世十年后得以重见父亲和母亲,但恶魔的开心总是短暂的。
在一次并不严重的争吵后,英淑开始了对书妍的全面报复,不仅如此,英淑似乎彻底放飞了自我,开始了连环杀人。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这类影片,戾气太重,并不能令我观影愉悦,也不能让我放松。
和朋友看完激烈讨论了一番,她坚持自己的直觉女主(朴信惠)是精神分裂,我开始不太赞同,但是我剧情里有一个点让我疑惑,但却佐证了她的直觉。
这个故事第一层面说的就是电话穿越女主无意拯救了女魔头,女魔头利用“时间钳形”战术疯狂杀人的故事。
单论概念,先人已经拍过无数此类型,而且这个片子如果归到哪一类可能都是bug无数。
该怎样看待这部电影? 我假设这一切都是女主朴信惠的幻想,所谓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意识决定世界。
那么本片里所有的bug就都不是问题了,这是“幻谎症”的概念,不是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的话,女魔头肯定是存在的,也是就是她本人分裂出来的,而本片内容则是女主基于儿时记忆演化出来的。
让我说一下第二层解读。
真实故事应该是:母亲在女主儿时的记忆里是不太顾家的那种,喜欢涂指甲油(后面对时空改变后女主指甲油有多次强调)。
那天母亲涂完指甲油关了煤气灶出门。
但是电视里正在播放煤气灶使用安全说明,女主应该是去想关上,但是拧反了导致后来父亲的死,而这件事儿在女主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并且生根发芽导致精神出现问题。
女主不愿承认是自己导致的死亡,她宁愿相信是母亲所为,慢慢的她习惯了这个谎言。
但是在内心深处她一直提醒自己是一个杀人犯,慢慢的这个想法伴随着她成长,最终在脑子里产生了自我救赎的幻觉。
女魔头和女巫应该是她小时候之前的房主,小时候女主听过有关她们母女的故事,在幼小的心中就下了一个恐怖的认知,当然这个也会跟随女主一起成长,最终在女主发病得时候形成了这个所谓bug百出的“电话穿越救赎的故事”。
医生的话何尝不是一种暗示开篇不久的这场看病的戏,结合视听语言,感觉医生说的不是她母亲的病情,而是她的。
由此推断幻梦有可能是手术时产生的。
这个电脑查找手机信号转场到大脑图像形象的暗示人脑思维得发散性。
每到时空改变,导演用了所谓粒子效果,这种更像是记忆重建或消失的感觉,从这点看出导演的心思不在时空问题上,而是在主观意念上。
灭火器反复出现片中灭火器反复出现,女魔头用它做杀人武器。
最后女主在电话里也教母亲这么做,(反正我长这么大没脑洞过灭火器可以这么用)女主单方面也不知道女魔头用灭火器杀人,所以对吧。
为什么是灭火器。
我猜想女主小时候遭遇事故时候,因为她不会使用灭火器,所以没能挽救父亲,灭火器成为了另一个元素。
草莓的包装20年没变,也许是我想多个最后谈一点,也是我开始说的那个点。
在女主母亲和警察来之前的那条时间前,幼年女主是被女魔王囚禁的,那么从现在女主还健在可以得知女魔王没对女主狠手,只是烫伤了她。
这条线里的内容没有实质发展,更加让我坚信这一切只是女主的幻想。
总结下来,“幻谎症”有点像梦,《穆赫兰道》《地球最后的夜晚》都有将主人公记忆中的碎片进行重新整合,创造出一个幻象得世界,而电影则可以把它显示出来。
话说这个片子是逻辑bug超多的“平行时空+连环杀人狂魔”,还是“精神分析+幻谎症”,哪个更高级,或者是两种结合新的探索得是观众自己评判。
个人感觉好于《海市蜃楼》但却有点《未麻的部屋》的意思。
…………………………………………………很多时候,人都会想我要是改变了过去某个节点,现在会怎么样?
例如,我当初要是考上了电影学院,现在说不定是个大明星,你考虑的只是过去一个点,和此时的空间,你无法脑补考学的过程,奋斗的过程如何如何。
本片的被大家所吐槽的bug不正是这种逻辑吗?
所以换个观点,这个bug反而成了解读的钥匙。
安℃
因为素妍意外制造火灾,使父亲丧命,之后进入了双重人格,作为淑英时杀害了母亲,之后才有了养母,养母又认为淑英是恶魔附身,结果同样被淑英杀掉,之后为了掩盖真相陆续杀了其他人。
作为素妍时她希望改变这一切,希望自己没有杀任何人,更希望她母亲还活着,影片最后留下来的是素妍和淑英暗示着二十年来她一直生活在人格对立中。
两个人都是28岁,墙壁上的手印一样的,
如题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超时空来电》,剧情大部分都相同啊,要么是翻拍要么是抄袭。
但是我网上也没看过翻拍的新闻稿,倒是搜出来一堆吹导演颜值的通稿。
剧情方面,有些bug实在说不通,女主实力卖蠢,另一女主武力值逆天。
警察都是废物。
当然,如果你当成一个精分片来看,以上当我没说。
如果后续我看到有翻拍的通稿,我会来改到三星的。
以上。
作者:Bind 2018年李沧东导演的《燃烧》,一把火烧出了戛纳场刊最高分,引得万人讨论。
同时,这部影片还将一位前途无量的女演员送到观众面前——在千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申海美饰演者全钟瑞。
时隔两年的空窗期后,本月她终于回归,搭档朴信惠为今年死气沉沉的韩国电影贡献了这部不可多得的惊悚恐怖版《黑洞频率》。
故事发生在偏僻乡村中孤独伫立的空洞大宅中,那里不发生点惨案都对不起这六亲不认的气质。
朴信惠饰演的书妍因为母亲重病而回到大宅,但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的烦躁。
多年前母亲忘记关闭炉灶,导致失火害死了老爸,书妍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拒绝父母合葬。
母亲那边的事情不断,书妍的手机还在回来时不小心落在了高铁上。
无奈之下,她只好临时找出了大哥大一样的无线电话使用。
这部电话,可谓是天堂地狱一线牵。
除了第一次通话正常外,此后书妍不停收到一位陌生女子的神经兮兮的来电。
在处理全家福挂像时,她发现了隐藏在墙壁后的地下暗室,还找到了记录驱魔的日记和老照片。
这两件物品的所有者,正是电话那头的怪人,全钟瑞饰演的英淑。
这通电话连接了1999年与2019年,确认了这一事实之后,电话两端的同样28岁的两人一开始仅仅是闲聊和听徐太志。
但随着英淑的时间线来到11月21日,幼年书妍跟父母一起来到大宅看房,英淑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改变对方的人生轨迹,救下书妍的父亲。
11月27日,一切如计划进行,原本的世界天旋地转,书妍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这次换她来寻找过去,帮助英淑逆天改命,但仅靠声音熟络的对方真的如她想象般那样吗?
当自己过去变成了别人的未来,其实书妍的人生和这家人的性命一直被掌握在陌生的英淑手里。
《黑洞频率》式的家庭温馨时刻戛然而止,接下来是血光四溅的“看不见的恶魔”。
作为全片最大的看点,全钟瑞与朴信惠靠表演撑起了一个个的“阴间”通话。
许久未见的全钟瑞演技依旧老道,把一个反社会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疯子”演得让人汗毛直竖。
轻浮和满不在乎的处事细节与其骇人听闻的分尸恶行反差强烈,一举一动都让人猜不到接下来的她还要怎样大开杀戒。
中年的英淑则是阴气沉沉,比塞满尸体的地下室还要阴森十分。
朴信惠此次进步颇大,幼年书妍被烫伤时,成年的她倒地抽搐加惨叫,这段内容都是即兴发挥,效果生猛。
可惜该角色最后才揭秘的一部分人设只留在了幼年期,没能再接再厉多制造几重反转,也就导致朴信惠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即便如此,二人的出演仍然足够出色,韩国NAVER观众评分打出的8.4分中,40%的赞誉给了该片的表演。
可以说,是她们的演出撑起了整部电影。
还有23%的好评给了靠颜值都能出道的本片导演李聪贤。
与朴信惠同岁,年仅30的他此前只有短片作品。
这部长片处女作原本计划3月时在院线上映,受疫情影响几经周转最终卖给了Netflix。
虽然是首部长片,但《电话》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不逊色于许多商业大作。
惊悚恐怖之余,导演还出色地展现了即时的时间反馈,前半段历史改变时支离破碎的世界重组,还有结尾处从2019年跨时空看1999年搏斗留下的新痕迹出现,非常带感。
影片也杂揉了许多惊悚片惯用的经典元素。
冷飕飕的大宅与地下室的连环杀手不必多说,英淑的宗教线则类似于《魔女嘉莉》《娑婆诃》。
被驱魔折磨的英淑也对应了该片的“if”主题:如果父亲活下来呢?
如果英淑待在精神病院治疗呢?
如果书妍选择借用叔叔的手机呢?
用平行世界分析每次世界线的改变,电影由果至因的逻辑简直折磨大脑,书妍能保留记忆的设定也相当困扰。
不妨这样想:将每次"if"当作一种发展可能,而导演选择将这些可能连接起来。
被抓不被抓,死或不死,大宅的三次变化与结局赋予英淑与书妍“写作剧本”的编剧职能,电话就是她们手中的钢笔。
对于本片结局,我认为合理的解释是:2019年英淑的消失并不是死亡,那通电话已经改变了她的命运,此时此刻她并不在大宅中,书妍也并未看到她烟消云散。
而她之后再次拨通了打往1999年的电话,告知自己要干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她让过去的自己一定拿着电话,从而引发略显突兀的结局。
但是!
这不符合书妍怎么改命都留在原地和没有新世界记忆的设定。
所以权当这又是一次”if“吧,连上更黑的收尾也符合之前书妍越改命越崩的节奏,就讲究个”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算不上严谨到严丝合缝的该片,很多细节是很难捋清楚的,像是过去在发生驱魔仪式时,观众还根本看不出世界线发生了什么改变,2019年的地下室就开始冒烟了。
《电话》里的时间难题看不破也说不破,用这个来折磨自己更是大可不必,毕竟,爽到底的惊悚寒颤和两位女主才是重头戏。
这也是所有编剧无奈的地方。
就比如,女恶魔囚禁了小女主,那女主在未来就不可能接到电话,也就没法告知当时女恶魔的死期,那女恶魔就会被养母干掉。
有人可能问了,活下去到2019年的女恶魔可以自己接电话。
但别忘了,没有了女主,这个可以接电话的女恶魔又是凭什么活到2019年的呢?
还是悖论。
也就是说,不仅仅过去可以改变未来,而且未来的电话还能改变过去,再改变未来,无穷无尽。
刚刚看了几个高赞影评的解读,都很有启发性,但感觉不能完全说服我。
tipekit楼主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最后女恶魔从楼上摔下来是真死,所以才能在现代瞬间死亡,房屋瞬间变废墟。
而这个真正死亡也是在女恶魔的计划在内。
” tipekit楼主认为影片末尾女恶魔是真的死了,但这个死亡是“暂时死亡”,只要有电话的出现,女主在现在的时间点第一次接到电话,女恶魔就可以永生。
tipekit楼主的解读文章链接我个人认为这个“暂时死亡”和“永生”在本篇的设定和逻辑里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如果女恶魔摔下楼真的死了,那么即便她握紧电话,也是尸体握着电话,然后女主和妈妈会被警察发现,女主一家之后也不会搬入大宅,那么如此线性发展,女主到了影片一开始的时间点也不会回大宅,更不会有机会接到99年的女恶魔电话,这个循环就断掉了。
所以在这个循环里,只要女恶魔死掉了,一切就结束了。
同时任何一个人在过去的时间点,只要死了,就是真的死了!
不可能复生,这个是影片的设定。
好!
重点来了!
最后的彩蛋,我认为如果用薛定谔的猫理论来解释,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最后的事件可能的发展是这样的: 1. 女恶魔在现代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玻璃后打电话,她和19年的女恶魔在通话。
这个电话的内容已知是(1)告知妈妈和警察要上门,(2)告知妈妈和警察这次上门拜访里女恶魔可能会死掉,警示女恶魔即将到来的危险(现在的女恶魔脸上和脖子上有很严重的伤疤,这证明了在她存在的这个宇宙的过去里,她可能是在妈妈和警察的拜访里受了很严重的伤,几乎致死,这就证明了她为什么知道这个信息,因为她已经经历过,所以才能活到现在),(3)告诉99年女恶魔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拿着电话。
2. 在99年,妈妈和警察上门了,女恶魔早有心理准备,计划干掉两人。
3. 经过发展,99年的女恶魔追杀妈妈,现在的女恶魔追杀女主,这两件事同步了。
4. 激烈打斗后,99年的女恶魔和妈妈一起掉下楼。
5. 此时99年的女恶魔可能先晕过去,但没死,妈妈也可能没有死。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情况有点像薛定谔的猫,妈妈和女恶魔都是非死既生的,是一个不确定状态。
在这段不确定的时间内,会有4种可能性: 第一种,妈妈生,女恶魔死。
这样发展下去,有点像影片结局展示的状态,妈妈还活着,成年女主在现在逃过一劫,妈妈之后陪女主上坟,女恶魔彻底消失了。
第二种,妈妈生,女恶魔生。
这种情况可能是,妈妈先醒过来,带女主逃离房子,女恶魔后醒过来,带着电话继续作恶。
但是!
在现在女主被追杀的这个时间点,女恶魔在其他的地点,并不在大宅这里,所以从现在女主角的视角看,现在的女恶魔突然消失了。
注意,影片的结局也可能是这个,因为结局里展示的所有事件,在这个条件下也可以成立。
第三种,妈妈死,女恶魔生。
这种情况是彩蛋里展示的:妈妈永远消失了,女恶魔带着电话逃离,之后使用电话指挥过去的女恶魔,变成无敌状态,最后把成年女主绑架进行复仇。
(当然,女恶魔为什么没有在99年杀掉手无寸铁的小女孩女主,这里有可能是小女孩趁妈妈和女恶魔都昏迷的时候逃离了,也可能是女恶魔醒来后过于虚弱,直接逃走了,没有来得及杀小女孩。
这里可能性太多,不做过多推断)。
至于为什么和现在的女主打斗的女恶魔也消失了,这是因为,99年带着电话逃跑的女恶魔,之后可以用电话给过去的自己通话,无敌。
在现在和女主打斗的这个时间点,女恶魔在另外的地点,所以对现在的女主来说,女恶魔突然消失,女主临时安全。
第四种,妈妈死,女恶魔死。
这种状态是妈妈永远消失了,女恶魔也永远消失了。
现在的女主虽然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但是也安全了。
OK,至此,在99年从妈妈和女恶魔摔下楼到分出最终胜负的这段时间里 (为了便于理解,下文里称这段时间叫“薛定谔的时间”),这四种可能性都存在。
也就是说,可能有四个平行宇宙,分别代表了这四种可能的发展。
然后,电影的结局一开始展现的是第一或者第二种可能。
这里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因为影片没有给出任何信息佐证女恶魔真的在99年死了。
请注意!
虽然影片展现了第一或第二种可能,实际上在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里,四种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电影展示哪一种取决于导演的艺术选择。
然而悲伤的是,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其实是很短暂的,这段时间的长度 = 同时掉下楼的妈妈和女恶魔谁先醒来,或者谁能够醒来。
因此,这段99年薛定谔的时间对应到现在的时间就是:女主在大宅脱险,跑到派出所问父母下落,跑到墓地,碰到妈妈,和妈妈离开墓地,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因为大宅所在地是个乡下小地方,做完这些事可能花不了多少时间。
最后,彩蛋给出的信息,实际上就是导演揭开了薛定谔的盒子,选定了最终的结局,就是第三种结局(妈妈死,女恶魔生,小女孩生)。
这个结局对应到99年就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恰好够现在的女主做完了:从大宅--墓地--碰到妈妈--乡间小路这些事的时间),99年的女恶魔醒了过来,带着电话逃脱(直接有画面展示,女恶魔生)。
妈妈应该是死了,因为乡间小路上的妈妈消失了(妈妈死)。
小女孩没死,因为小路上的成年女主还在 (小女孩生)。
最后的最后,成年女主被抓,看来也是难逃一劫。
所以,最后的结尾+彩蛋,其实就是导演利用99年 从妈妈和女恶魔摔下楼到最终分出胜负/生死 这中间的时间差玩了个花招。
先展示了某些可能性,最后又残忍地给出最终的答案,排除了其他的可能。
这也符合很多悬疑片先he再反转的恶趣味。。。
这就是结尾加彩蛋我的理解,只要利用了薛定谔的猫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个解读是符合逻辑的。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有未解的疑问,欢迎继续看下去!
如果没有,在这里可以关掉网页了。
感谢大家的热情!
我在回复区看到了超多很好的思考,大家都太棒了!
我发现很多问题比较类似,在这里总结一下,写出来供参考。
实际上这个结局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导演能解答,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Q1:为啥这个片子里的时空连接设定这么奇怪?
比如“记忆也是这个片子的问题。
时空线改变了,书妍却一直没有形成新的记忆,这是这个片子奇怪的地方。
” 这个片子关于时空连接的基本设定确实和很多同题材作品(比如《信号》《超时空来电》)都不太一样。
这个片子好像有几个基本设定:1. 99年家里的电话不管打给谁,都只能接到19年的电话上。
2. 电话只能99年打给19年,19年是打不回去的。
或者我们把这个设定说得更本质一点:电话只能从过去打到现在,现在是不能打给过去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19年的女恶魔嘱咐99年的自己必须要拿着电话,这样只要电话一直在女恶魔手里,99年的她就可以不断给19年的自己打电话获取信息。
3. 过去的事情发生了改变,现在马上随之刷新。
4. 历史被改变了后,只有现在的女主知道发生了什么,出现了哪些改变,但是!
她似乎并没有新历史的记忆,她只拥有最初历史的记忆和所有改变的记忆。
这四个设定,是我在影片里观察出来的。
当然,这些设定合不合理、科不科学并不在这个帖子的讨论范围里。
我觉得一个电影,只要做出了基本设定,然后在这个设定里把故事讲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电话》在我看来,这一点还是合格的,影片似乎没有出现不符合它自己设定的情节。
Q2:成年的朴信惠通过网络查到20年前全钟瑞的妈把全钟瑞给杀死了,然后全钟瑞的妈正常活着,才有了全钟瑞的妈把房子卖给朴信惠全家,然后才有了朴信惠在屋子里第一次接到过去全钟瑞的电话的情形。
由于朴信惠的电话告知,全钟瑞反杀了自己妈,就不可能发生后来把房子卖给朴信惠家的事情,那么朴信惠也没有机会出现在二十年后的房子里,那就没有人可以用电话来通知全钟瑞会被她妈杀,全钟瑞正常还是会死。
朴信惠到底能不能告知20年前的全钟瑞,让她避免自己的死亡?
这个片子里的现在一直在被历史改变。
也就是说历史发生改变,现在随之刷新,并不是一个循环。
女主一开始接到电话,这是整个事件的起点,从这个点开始,后面的历史一直在不停刷新,到结局之前变成了女恶魔活下来活到了19年。
所以女恶魔既然已经活下来了,那就并不需要成年女主活下来去救99年的女恶魔,女恶魔自己带着电话就可以救99年的自己。
所以即便女主家在99年全死,也不妨碍她能一直活到19年。
这个新的历史是说的通的,不矛盾。
Q3: 无绳电话不是无线电话,结局时19年的女恶魔带着电话跑路,这个电话离开房子也用不了啊!
这个点特别好!
我个人的理解是,导演暗示了女恶魔活下来之后一直生活在大宅里,所以可以一直用电话。
可能是19年的女恶魔摔下楼醒来后,带电话跑路了,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大宅生活,所以能够用电话。
这点其实被活到19年女恶魔那个段落佐证了。
那个段落里,19年的女恶魔仍旧生活在大宅里,地下室里全是冰箱。
这就反向证明了女恶魔能够继续使用电话。
Q4: 没有所谓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假死状态不是真正的死亡,这又不是《生死停留》。
只有99年英淑死亡,才会造成19年英淑消失,如果活下来了,19年的怎么会消失?
有好几个童靴提出了这个疑问,其实提的特别好。
个人感觉有没有“半死不活”的状态还是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薛定谔的猫这个理论,或者说你是不是接受“非死既生”这种说法?
如果你接受量子叠加理论,那么我这个解释对你就是合理的。
如果你不接受,那么我这个观点你肯定觉得有问题。
在这里贴一段网上对于薛定谔的猫的解释,希望能帮助解答这个疑问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orkingroomofddt/Home/ji-shu-2/xie-ding-e-de-mao-mi-ren-de-liang-zi-wu-li):
顺便补充一下,DNY童靴在楼下的评论里,提出了“薛定谔的时间”里的另外一种可能,我觉得说的也是很符合逻辑,加在这里供大家参考:“薛定谔时间里,过去女恶魔是否存在假死,类似心脏停跳,暂时无生命体征,所以未来女恶魔会短暂消失。
然后到彩蛋部分,过去女恶魔恢复生命体征,醒来,杀了过去女主妈, 现实女主妈消失。
然后女主被囚禁。
至于房子破败,可能假死状态的一种场景设定,过去女恶魔恢复意识后相信房子又会变回去。
”Q5: 我觉得从书妍和英淑在大宅中自由对峙起就无法逻辑自洽了。
如果英淑活到2020,那书妍和妈妈必死,至少妈妈死了书妍被囚禁,二者无法并立,就文章中分析的,如果书妍和妈妈都活着逃出去了,英淑至少被通缉,坐牢的可能性更大,不可能生活在2020年的大宅中。
如果英淑和书妍都活着,那妈妈肯定死了,妈妈死了那书妍没可能自由的在大宅中走动,她应该长期被囚禁甚至已经死了。
英淑不会放过书妍母女,而书妍母女也不可能放过英淑,故二者无法并立。
除非2020年的书妍和小时候的书妍不是同一个体,二者并存于同一时空。
这个问题里的分析本身没问题,从现实逻辑上讲,女主/妈妈 和 女恶魔确实是对立的,应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关系。
但是咱们分析影片,需要从导演给出的确定证据出发。
影片里有很明确的画面,可以证明成年女主最后活着(彩蛋里成年女主被绑的镜头),以及女恶魔也活着(99年打斗女恶魔摔下楼后醒过来的镜头)。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从这里出发推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在影片本身的设定里能自恰?
我个人感觉哈,导演给出的结局,在影片给出的基础设定里还是逻辑自恰的。
一通电话连通过去现在的设定并不新鲜,以前就有《隔世追凶》、《信号》,也有广播剧《遇上1983的女孩》。
它们共通的设定都是,现在的日期,通过电话会联系到N年前的同一天。
在了解设定之后,本片的剧情走向很顺理成章,没什么意外的地方。
(所以在某些解说电影的短片,直接在视频标题已经一句话剧透了整个故事……)惊喜的部分女2身处过去,女主身处现在,过去可以影响现在,会觉得女主只能被对方要挟,无计可施。
但女主角居然很聪明的用方法设下陷阱,这是全片最大亮点。
以为是神伏笔的地方1.神婆。
神婆在要杀女2的时候,女2问为什么要杀她,神婆回答,因为女2会在未来引起多起死亡事件。
这时我以为是神伏笔,觉得后面应该会讲到,神婆通过某种方式,接收到女主角或者另外的未来人(未来的自己之类)给的提示,让神婆杀了女2来修复未来的时间线。
真是这样设计成剧情循环的话本片就惊艳了(像《恐怖游轮》)。
可惜,并没有……神婆只是路人。
2.善希。
影片中,女2一直想打电话给自己的好朋友善希,不小心才打给了女主角。
而善希这个角色一直在女主角长大的现在也是存在的。
还有一场戏,是神婆进去了善希家,看着善希,这时还给了善希特写,看到善希脚上有伤(跟一开始的女主角一样)。
种种迹象,让我觉得善希应该是个重要角色,可能曾经帮女主角挡灾,使原本女主角受伤变成自己受伤;又或是未来的善希联系上过去的神婆,让神婆杀女2……结果,善希只是个全程路人……看的时候需要忽略的BUG1.因果逻辑BUG。
时间是线性有序的,12345这样排列下来,从1到5必定经过234 。
但电影当中,如果在1救了人,在5会马上复活;再到2时杀人,5时那个人会消失。
……既然在2就死了,根本没经历过34,那在1时救的人怎么会马上在5的时候存在……这个BUG贯穿全片,不止发生在人的存活上,还有在环境物件上,房子的字迹在过去写未来马上出现,在过去擦未来马上消失……2……太多就不细说了,例如女主接到女2电话得知对方处境紧急,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报警;例如过去的电话,谁拿起都是打到女主角接(你们只会按重拨键吗);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身体是有变化的,自己却没有这些年的回忆;例如女主角改变过去之后,不是上网确认事件,不是打电话确认亲人是否健在,而是自己到处乱跑……以上这些BUG,本来已经主动忽略——如果结尾能看的话,就不会太在意小瑕疵。
可恶的是,结尾却是更大的BUG,让我一下子把忽略的缺点都记起来了。
(就像,平常男方犯了一些小错误,女朋友是可以忍受的,但某一天犯了不能原谅的错,女朋友会一下子想起他过往的种种不是)多余的结尾本来,片尾如果是女主和妈妈一起走着就结束了,那么电影虽说结尾含糊了一点,但整部片还算及格,而且结局温馨。
但,导演就是要画蛇添足,在结尾来再一次鞭尸,像极了《大话西游》的唐僧,你以为终于结束了他却接着“only you”。
烦不烦?
你忽略了整部电影的BUG,终于来到结尾,导演却唯恐你没看到有BUG,还恬不知耻地弄一个大BUG贴到你眼前让你无法忽视!
这样的结尾,女2是什么时候连通上以前的自己?
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前?
——那么女主角就不会产生出有妈的现在!
是在现在女主角救妈之后?
——那么 bug1,女主角如果救妈成功,就不会有现在时的女2,所以女2没有办法跟以前的自己通话;bug2,女2的现在时就不是对应过去的此时,而是变成可以跟更早的时刻通话,这跟整部电影的逻辑相悖!
导演根本自己都没理清楚逻辑,却自我感觉极好再弄个bug结尾……
豆瓣影评几个类型,本电影集全了。
这些类型是复述一遍剧情、挑bug、说出这是参考xx电影、抱怨作者不给爽结尾。
如果你过多纠结设定的合理,那真不该看这部奇幻电影。
这就不是科幻类型啊,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
就好像你会和恐怖游轮纠结设定怎么来的?
和宇宙大王量子纠缠啥关系?
这就是个观赏想象力呈现,还有细品背后情感诉求的片子。
讨论本片的设定问题为什么没有必要还有点庸俗呢,因为这是这个电影最不重要的地方,纠结设定,用生活常识和现实逻辑去对比和电影故事的差异性,是个没完没了的文字游戏。
这不可能完美的和物理公式一样。
而设定的其他就是个情感故事的象征。
你会不会纠结京剧脸谱和曹操考古挖掘的面部构造差异性呢?
设定只有主观上喜欢不喜欢,是否服务了剧情的情感表达。
片子的主题第一层是女儿和母亲的和解,进而让观众自己发现其实是母亲保护孩子深度自责后的谎言。
两个女主都被关在这个屋子里,到底是保护的城堡还是一个痛苦的地下囚牢。
这无疑是真诚的,丰富的,言之有物具有共鸣的情感表达。
创作者在情感上想的很明白,设定是迁就这个主题表达,并且方便观众消化,跟得上节奏的。
以为撒谎就可以让失去父亲好好过一些,求助一个恶魔改变时间线。
却被恶魔呈现出最不敢面对的真相,这一点才是戳心的,然后和恐怖悬疑结合的很好。
两条线都有成长,突破,画面配合的也很讲究。
所以不要纠结设定合理,设定服务了剧情,和情感表达配合的很合适。
所以在一个女性主题的奇幻电影里晒一些自己刚知道的薛定谔、平行宇宙、祖父悖论,没有这个现学现卖的必要。
你们的兴趣和需求在瑞克和莫蒂里,走错地方了。
这个电影聊的是女孩的成长,是否走得出自我的问题,是陷入在反社会人格里还是仇恨里呢?
还有觉得结局不够正向不够爽的。
觉得看完还是受到伤害,这是因为你搞错了核心问题。
这个电影要讨论的不是一个女人干死一个变态女人,喜欢这个类型看看网大和b级片啊。
核心讨论的是小女孩因为自责对自己撒谎说是妈妈的过错。
这个错误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救赎和面对。
结局其实非常正能量,女主明白了妈妈的爱。
另外,本片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影史少见的女性恶魔。
展示了变态养成全过程,从可怜怜悯到卧槽这也太可恨的心路历程。
这是难得一见的女反派,从表演到故事都是上佳表现。
大家细品,这个女恶魔像不像女主一手培养起来的。
一开始女恶魔是绝望的,但是听到了未来的电话,还有偶像哥哥复出的音乐,进而逃出去改变时间线。
点到为止不想过度阐释,这就是自己的一个yy。
还是扣回主题,女主的成长,成长的过程如何面对自己刻意掩盖的谎言是要讲的情感故事,讲的不错,就是好片。
虽然有些人觉得科技严谨程度不行哈哈哈。
豆瓣常见两种低级观影角度,一种是设定一定要给我严谨,否则就是烂片;第二种是主角付出这么多,结局一定给我把坏人干死,否则上了一天班怪累的。
(当然求虐的也是同样低级)。
抱持这两种观影习惯性思维的朋友,多数都不自知,还以为自己看电影看出了门道。
经常以找bug,娇滴滴的抱怨自己心灵受到了伤害。
第一种设定严谨党貌似科学理性甚至有一丝智商优越,我为什么觉得无比幼稚呢?
就是因为我们在高中物理课的时候也不会要求文字幽默,充满情感的公式。
这压根就是两码事,故事的目的是关于情感的表达,情感表达基于可信的故事这不假。
但是事实的可信绝不是创作者要努力的方向。
因为电影一开始就是假的,这就是舞台上的呈现。
绝对的真实是自欺欺人,故事要追求的可信是情感层面的。
你不会纠结三国里赵云到底几进几出,林黛玉泪腺分泌能力吧。
这就是舞台呈现,你在黑暗之中的观赏,要了解的是你内心的情感有没有被触动,这种触动是会让你联想到一些真实的遭遇或人生经验吗,如果是那就可信。
你会在恐怖游轮、前目的地、信号等电影里寻找科学知识吗?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知识,你应该用在科学研究上,拿来研究电影就是拿起重机挖耳朵屎,用错了地方。
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又要学习,去上网课和自己找本书研究,用来写影评?
我只会觉得生搬硬套。
而且你如果是这样的思维习惯,看很多不错的电影都会自己找自己的麻烦。
情感诉求是故事要表达的,不是科学呈现和绝对真实。
不懂这一点就是煮鹤焚琴花间晒裤。
用错地方的力量,还很得意,不是幼稚是啥?
就好像小孩子过家家的时候为争夺家产吵架急眼。
第二种也同样出现在各种豆瓣评论里。
哀求创作者或者怒斥创作者给我个好结局,爽一些,反面人物这么可恨,为什么不弄死他啊。
这样的思维习惯在我看来和第一种稍好,因为都在戏里,很可爱。
大多数商业电影其实是以正能量结尾的,绝大多数。
但是一些表达不是通常意义的。
比如《电话》这个电影,最后的结尾其实也是正向。
因为完成了女主最大的一个心病,是不是要原谅母亲?
大家看完就会知道,这个目的完成的无比正向,女主成长了。
至于为什么很多观众还是觉得被伤害了呢?
可能是短视频直接给的那种东西看多了,没耐心细想,哀求创作者给的直接点傻一点。
写到这里也算是明白为啥龙王那种破玩意儿流行了。
娇滴滴傻乎乎的观众多了呗。
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很多不错的电影是没法欣赏的。
比如杀人回忆为啥没抓住凶手啊,寄生虫为啥没个好人呢?
大家还老抱怨国产剧傻白甜简单直给,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国内创作者也是上豆瓣的,看见你们一个个娇滴滴的要糖吃,能不做保姆输出内容吗。
对了,还有一种低级影迷,看见一些类似的元素,就一定要写出来。
这不是蝴蝶效应,这不是全面回忆,这不是xxxx吗?
一种你看像不像一个人肉搜索引擎,我还会自动关联帮你发现类似的元素呢。
如果是这样还算是个服务功能,但很多人直接就说这是抄袭,就太把自己当版权审核专业选手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把创作者当成和和自己类似的观众,创作者考虑的是表达,观众看的才是形式感的类似。
再说了指出形式感有某种类似,除了表示自己看过这些电影,可以进行连连看,有某些观点吗?
如果没有,说个鸡毛呢,非常反感35岁以上的男人看见任何新生事物都说这不就是小时候内个xxx,这种车轱辘话吃烤串时候说给发小就行了,发在网上真的是浪费时间。
看豆瓣十来年了,这届年轻人该有点进步了。
壹件小事引發的蝴蝶效應改變人生是不假,但總體表現的有點亂來了,韓國挺喜歡密室啊(寄生蟲),建議不要隨意聽信陌生人的電話害人又害己。
手机掉在火车上就只能用固定电话这个前提就挺糊弄人的,什么年代了,重新买部手机,补个卡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可想而知导演编剧在细节上有多敷衍再就是国内外早就演绎了无数遍的隔世追凶,电话连接不同时空,比这有趣有看点的我能说出至少三四部。本片相比之下相形见绌,朴信惠的演技也算不上好,十分不推荐。
集合了韩影最典型的三大硬伤:故弄玄虚、歇斯底里、强行升华。演员不容易,很难想象面对只有荒谬大师才能写出的剧本,他们是如何做到表演的时候不心虚不腿软的。整部电影就像一场驱邪仪式,风卷残云一地鸡毛,当成喜剧来看挺合适。
爆款预订。两个时空通过电话来连接,梦回《信号》、《隔世追凶》、《黑洞频率》、《超时空来电》。剧情紧凑,全程高能,双方攻防快速互换,气氛营造紧张刺激,惊悚感颇为浓厚,特效没有廉价感。全钟瑞的“丧”,爽炸,影史会有姓名。
这片子估计是某一天编剧吃着草莓跟朋友吹逼的时候偶然聊到,如果恐怖片里大灰狼杀了小白兔,越时空背景发现你救了一个杀人狂魔会不会很有意思,编剧的朋友认为,时空片容易出Bug,不如就做一层表意,他滔滔不绝的说起林奇的穆赫兰道,最终确认里子还是一个女主角人格分裂的逗比故事,那该从哪里入手呢,就从老房子,主角掉了手机开始吧…
妈的可真会营销啊 期待满满的看完 就这???反社会障碍人格可真是万金油人设 最近棒子编剧就逮着这一个薅 无聊…反派无厘头变态 女主傻白甜 报道都出了还“是你杀的 没错吧?” 造孽啊
娃娃鱼死得好冤……
7分,两个女演员都很不错,尤其是全钟瑞。
最后的反转结局实在多余,前面大部分还是不错的,逻辑自洽看的很顺畅,但后面实在有点差强人意,母亲和英淑双双坠楼而死,只剩下自己到这里结局就够了
为了剧情需要就可以无视一切的常理常识吗?这片子真的漏洞百出已经严重影响观影体验了。最后扣一星在于自作聪明的结局
音乐9 画面10 导演8 故事7 表演10 印象10 平均8.9/10 纠逻辑就没完了,谁让人拍得好看,顾不上细想呢。可惜了,因为疫情,上映时间拖延大半年,最后只上了Netflix,大银幕上看肯定很爽。94年的全钟瑞,又一部记住了她某一面的作品,下一部是?她现在就是趋向吴政世的档次,当朴拿着照片去问他认不认识时,他的反应明显是喜欢过,自然、不做作、又很明显,神仙级的表演了。印象最深:全的挑眉、捏玩具熊的纤维响、被咬掉脑袋只剩下身子的小熊橡皮糖。导演嘛...像个宝,各方面都可以期待下,结尾本以为停留在拔高到母女和解的高度,没想到最后楞揪回到了惊悚,也是很逗。
乱七八糟的,没觉得多好
这不就是韩剧《信号》设定吗?这么一对比我都觉得我给信号差评对信号不公正了。
《黑洞频率》的架构,《蝴蝶效应》的模式。90后新锐导演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已经是不可多得。开篇的节奏有点慢,需要有点耐心。白百何似的邻家妹比较有亲和力,体现家庭温情的细腻感,还是日本人做得更好一些。
反转太多就没意义了。
女主太蠢导致看着就很生气
都是对话,看了一会,看不下去
悬疑感还可以 电话版穿越题材 好在剧本值得打磨 但bug太多了 细看都是问题?
双女主,一般,剧情乏善可陈,也没有看到有新的点子或者蛮惊艳的段落,没啥意思。
所有恐怖烂片能犯的错基本都犯了,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了不起。朴信惠真没出息,在言情剧演够了傻白甜,转战恐怖片,还tm是演傻白甜……您的糖度是拿三聚氰胺打的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