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TVB的港剧是一代人的记忆,曾几何时,几乎完全占据了我们对于电视荧屏的注意力。
而一晃眼,沧海桑田,美剧、韩剧、日剧包括不少大陆国产电视剧都在不断崛起,抢夺着观众。
然而,那些曾在年少时光里种下的那些港剧回忆显然是无法被抹去的,而且粤语电视剧也是中国几乎唯一一个以方言作为主要对白也能跻身主流领域的电视剧分类,也必然拥有其相应的受众群体,是值得作为一个分众需求来加以满足的。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已经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格局,无论是大陆电视剧还是美剧、日剧都有专门的app来满足对应的观剧需求,似乎很少看到有什么软件是主要投放港剧产品的。
而最近参加的一次提前观剧活动才了解到原来有个叫“埋堆堆”的app就是专门上线这类港剧或者粤语类电视剧的软件,作为一个远离粤语区的观众还是感觉蛮新鲜的,也算是打开了一定的眼界。
其实方言一直是影视作品的一大特色,如今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都以方言对白为主,例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方言都让电影增色不少。
而粤语正是港剧的主要特色之一,会赋予电视剧一股特殊的气质和味道,吸引到相应的分众群体。
而这次提前观看的TVB港剧《荒诞剧团》不仅让我得以重温当年的港剧情结,也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一群曾经失意的电影人在再次聚首一堂,结果老板意外离世,众人没钱结账酒楼的天价菜单。
在危急关头,大家开始上演神秘食家戏码,成功吃了一顿“霸王餐”。
这七个走投无路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于是为筹集拍电影的资金,志扬带领各人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布局一个又一个的骗案……
光这样一段简介就非常有趣了,而在实际观剧过程中,现场气氛也非常不错,时不时会爆出不少笑声,尤其是针对那位“原力神婆”,真的极有意思。
在富有趣味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对于现实和人性的讽刺,这也让这部以喜剧为主要类型的港剧也带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另外,温情的戏码在这部港剧中自然也始终不会少,特别是那些电影人回忆自己当初是如何喜欢电影并进入这个行业的片段,作为影迷看了以后会有不少触动。
因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是所谓的初心,是电影带给我们最初的快乐和感动。
谁还没有在生活中和好友模仿过几个经典角色呢?
谁又没有收藏过自己喜欢的一些电影角色海报呢?
也正是那些最初的记忆得以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
而“电影才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
”这真是一段又精准又有意思的概括,也很好地描述了这部港剧的核心故事卖点。
坦率讲,提前看了2集,真的会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会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稀奇古怪的骗局与故事。
这些年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冗长,而这部《荒诞剧团》则走的是8集迷你剧的路线,一个晚上就可以一口气看完,这点还是蛮不错的。
同时剧集本身的剪辑节奏也比较快,镜头转场也做了不少精妙的设计,使得观看过程中不会感觉特别无聊或者疲劳。
因此无论是对TVB有情结的港剧迷,还是喜欢看快节奏的喜剧观众,亦或对电影本身有一定情愫的影迷,《荒诞剧团》都算是比较值得一看的。
《荒诞剧团》在拥有一定香港影视文化的题材之下,描绘的是一群“电影人”决定通过“诈骗剧团”继续坚持并追求梦想。
具备极其不近情理的荒诞喜剧,除了快乐与温馨,我觉得更多的是对电影人的探讨。
这样一个充满文化底蕴荒诞喜剧,这样就显得它比纯喜剧,比黑色幽默更有高级感。
《荒诞剧团》作为TVB大尺度另类的短剧,毫无疑问是一次大的创新,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是融合了TVB向来辉煌的港匪片形式,具有的观感甚是让我赞叹不已。
首先,从选人,不管是导演、监制、编剧,还是美术指导等,这些都很符合我对电影行业各人员的认知。
这些都是电影本身的根基,所以在我看来,《荒诞剧团》整个团队还是完美的。
所以,在这些基础下,我充满期待着。
而剧集本身开始,从辉煌变到无,又把不可能变成希望,短短两集更是把整个剧情的曲折与荒诞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其中有叙写不少对经典港片的致敬,这是此片大胆创新很好的一个过渡。
让我最深刻的台词是“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电影本身就是靠电影人来演,而好的电影需要电影人与现实的完美融合,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它没有表演的痕迹。
这本身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依然有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也是我理解的荒诞,所以不是荒谬。
其中有关于“为什么想做导演”,“为什么想做英雄”的两个问题也有许多感触,它们有一个不谋而合的见解,就是让人快乐。
快乐的本身即放下,所以剧中有一个回应“有些东西要放下才可以继续前进”,也有行动……。
还是诠释得挺好。
记得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电影本身就应该含有一点“性”与“欲”,才能把电影的艺术,表达更极致”。
看到里面的一小“颜色小段”,还是处理得很好,没有把话说满,却把表达推满。
映后交流得知,后面还有感情戏,这我就放心了。
大体上还是能说明,这次TVB做这个大尺度大创新的荒诞喜剧,也是有一个全方位的构思。
最后,看了两集,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后面的故事也是充满期待,特别是影剧中一直提及到的《黄金梦》,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出现,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剧本呢,我还是充满好奇心,出于好奇喜欢推测,我甚至怀疑《黄金梦》这个剧本就是《荒诞剧团》这个剧,因为荒诞,那就让观众更加的出其不意。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现场一切工作秩序还是非常不错。
因为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有按照规定一直带上口罩,而且害怕因为观影时间过长,给我们安排每人分发一杯柠檬茶。
还有制定的帆布包,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拥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更让人激动和庆幸的是,还能跟主创敖嘉年老师连线,无比幸运的我,还能向主创提了个小问题。
尽管场地没有那么宏大,但现场的氛围非常的愉悦,还是会不断听到观众的笑声,想必这个影剧口碑不错。
最后,希望《荒诞剧团》,口碑炸裂。
一众主要角色合照
(左至右)林伟、张秀文、敖嘉年、蒋家旻、林秀怡、刘颂鹏、郑丹瑞
敖嘉年饰演电影导演“陈志扬”
JW(王灏儿)演技获赞
敖嘉年与蒋家旻于剧中将有感情戏
蒋家旻于剧中第四集的敬业演出
台前幕后精益求精
蒋家旻饰演电影编剧“李莎莎”更多精彩内容请紧贴@埋堆堆 官方微博及“演员埋位”专栏《欺诈剧团》联合宣传特别篇,了解拍摄趣闻及幕后故事。
蒋家旻:「好感恩公司(TVB),监制及导演比机会我,对我有信心。
我记得喺剧中第四集,需要拍AV,系超大尺度嘅演出。
嗰场戏真系拍得特别辛苦,但系为左个效果,我都豁左出去,训身落去做。
喺呢个过程,我痛苦到陷入灰黑色世界,争啲喊出嚟,但我忍住,只系想一口气完成拍摄,好彩最后都能够顺利完成。
」敖嘉年:「呢套剧我地真系拍得好开心。
我好耐未试过成班演员、包括幕后,系拍到唔想收工,同埋我地好想快啲开工!
当然唔系话其他剧唔开心,只不过呢套剧系有一种神奇嘅魔力,令我地个个都好投入,合作得非常愉快,所有人都摆晒个心落去做,好希望快啲开续集!
」4月16日,不见不散。
资料提供:敖嘉年先生&蒋家旻小姐
2022年少有特别想看的故事,不管是国语的荒诞,还是粤语的欺诈,都非常贴题。
虽然七个人的个人支线剧情依旧透着只在黄色茶餐厅样板间里才拍得出来的很TVB式的小温馨,但从熟脸的演员们嘴里直接说职业秘辛以及难为外人道的行业式微,令从小看港剧长大的我除了唏嘘还有很大的心酸,类比我已经发现自己职业完全和职业剧里面的大女主模式不一致而且只能渐渐冷漠接受了这一落后的状况,这个剧和主创们更多似乎也在和观众们诉求这件事,武侠电影如何代表亚洲形象,TVB剧如何翻看几百遍,都是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确落后于亚洲区其他的产出。
《黑夜彩虹》是曾经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大银幕和小荧屏,可是现在已经成了《六月飞霜》在讲如何艰难求存。
可是,和我冷静接受的不同,却也正在趋同的一点,是如同罗兰姐说的,一开机,就好好演就完了。
无论哪个岗位:编剧,写的人物合理与否;武指,又安全又真实的拳拳到肉;美术,难道用真血浆就要被封杀;演员,能不能克服自我为人物服务;副导演,是不是能够接受除了导演之外的所有杂事;监制,平衡金钱和时间以及最后导演是不是能够把所有人的努力实现成为作品,真的是需要成为一组人,相信那个《黄金梦》,在加些运气,才能创造出以假乱真的“欺诈”。
甚至是那个守证物房的警察,不是重案组,我也有一份想要世界更好的心意。
我看见的,不管是剧里面的角色,还是剧外面这些演员们,难以第一时间喊出他们真实名字却脸熟得就像在老地方会见到的老朋友,都在努力,努力做好自己想做好的部分。
在难以控制的市场和混乱的行业发展之下,荒诞感笼罩,可是他们却依旧最认真做着“欺诈”这件事,论其根本,不过还是幼时,被好作品感动之余,想让除自己之外的人,后面的人,也能感受到一份世界美好存在的小小责任和野心吧。
有这样的信念,我总是能信任TVB的。
【以及被这样信念鼓励了一下自己。
】加油,黄金梦会实现。
P.S.最后一个故事真!
的!
太!
疯!
了!
我的恋爱也是我自己写好的剧本,我只能说被关起来的一群小编剧们没有做好人物背调,这女主男主小传写得完全不到位哈哈哈。
最后庭院一幕太有《寄生虫》的影子了,心太软爆炸氢气球、骗婚男背叛凶杀富家女、完全不激烈根本不怎样的警匪对决以及不可明说的基情哈哈哈各种特别的归属于港剧的元素,整个混乱之中妙不可言,超值得一看!
前几集中,故事叙述围绕“荒诞剧团”的再次聚首一堂展开,戏剧张力极强。
技巧上对构图,声音控制力极佳,剧团中每个成员的困境和坚持,没有很直白的信息输出,但给出的细节点不难懂。
剧中“导演”陈志扬,从青少年时期偶遇好友,“梦想着让世界变得更好”而选择了导演这条路,而他的好友,当年怀揣英雄梦的好友,已经在他偃旗息鼓被封杀行的十年中,圆了拿到业界大奖,圆了自己的黄金梦。
在上演神秘食家戏码吃 “霸王餐”这集中,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很有设计感。
——你问这是不是刻意卖笑?
——当然是。
但刻意也分走不走心,把观众当成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胡乱堆砌些网络段子,这也是一种设计,但只会给自己找骂、给观众添堵;把观众想象成一群足够聪明的人,然后竭尽所能的比他们更聪明一点,让自己的思路始终比观众多往前跳一步,而又保持一个观众能跟得上的节奏,这是喜剧最理想的状态,说来容易,但要用心才能做到。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上面提到的“设计感”,众人吃鲍鱼吃到一半,Herman突然开始哮喘发作时,所有人都以为是要学《阿飞正传》,结果接下来却画风突变成了碰瓷大爷,在菜单上找到了陈皮,这种巧妙利用观众心理预期并使其预期落空而且是往精彩的方向而非沉闷的方向落空,就是精心设计的结果。
更妙的是这一段还有后续,接下来的“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利用刚才段子的余温,再次炒热,通过组合拳释放出更强的黑色喜剧笑果。
在将计就计智斗“风水大师”的一半剧情中,穿插了男主和女编剧莎莎、武术指导文师傅、美术指导Shell以及女明星家龄等一众的背后隐藏故事,尽显沧桑后的智慧和失落。
同时分析了每个人的关系矛盾,并在最后一刻利用已知的矛盾成功自救是剧情的大反转。
最后说说荒诞剧团的黄金梦:“在绝妙之地,它不用来装饰皇冠,以其重量、光芒,去演绎失意的电影人,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荒诞且真实,悲伤也不忘初心,或许也是我们这些看客的真实人生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是看完两集《荒诞剧团》带来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本来以为是一部普通喜剧,但是剧中的戏中戏结构不是表现在剧团要拍摄的电影里,而是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作戏,这就变成了一部结构清奇,喜中带闹的生活情景剧。
可以说是继高分获奖港剧《香港爱情故事》后,TVB又一精品短篇剧集,是在短篇剧集领域的一次爆发。
剧中一众主角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电影梦,每个人都鼓起勇气和热情来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表演。
七人团队形成的“落魄剧团”个个身怀绝技,开局就来一波让人忍俊不禁的吃霸王餐操作。
就此,团队核心成员领悟到了“电影是最好的老千”的真谛,企业级剧团正式开始他们的荒诞之路。
反贪风暴4里有一句台词曾经让我印象深刻: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这句话恰巧也对应出了剧中一众角色的生存困境,为了梦想和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执着。
作为TVB出品的新剧,《荒诞剧团》用大胆疯狂的情节挑战港剧界线,剧中所体现的精神和价值观同时也隐喻和反讽目前香港影视行业一些怪象。
七位电影失意人所组成的“荒诞剧团七人组”,里面有监制、导演、编剧、副导、美术指导、武术指导和过气女星,这些鲜明的岗位角色反映出电影人的生存困境,他们把自己的命交给了香港电影,最终却只能通过“欺诈”筹集资金来实现自己的电影“黄金梦”。
同时这部剧的新意和惊喜在于,通过一场场看似搞笑荒诞的计划中,其实每个成员都对自我,对彼此,实现了对过去不满生活,不满经历的和解,从而达到了自我的成长。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人生正是这样一场场看似荒诞离奇的旅途,有时候生活比电影还要令人感到无法理解,生活无数次地欺骗了你,我们还是要依然相信生活。
人生如戏,剧中人物把生活拍成了电影,本剧用夸张的桥段和癫狂的笑点包装出香港影视人的失意,后续的剧情中《荒诞剧团》即如何实现将一场场现实生活改编上演成为真实电影的剧情,也令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好奇与期待。
【欺诈剧团】挺好看的,一共8集,最近的电视剧都没有国语版的,我看的可慢了。
一位曾经拿过奖的好导演敖嘉年,一位曾经的大监制郑丹瑞,一位有才华但总被欺负的编剧蒋家旻,一位梦想能成为好演员的张秀文,一位有原则有技术的龙虎师傅林伟,一位才华出众的美术指导林秀怡,一位因为看了敖嘉年的电影而梦想成为导演的现在当副导演的乐仔,几个人为了筹拍他们心目中的最棒的电影《黄金梦》组成了欺诈剧团,他们几个人希望以“骗”筹钱,每一场“骗局”都是一场戏,都有剧本、演员,外加一位编外的守证物房的冷板凳警察张达伦,开启了荒诞之旅。
《黄金梦》正如其名,应该只是寄托了一代或者几代电影人梦想的电影的代称,香港电影曾经辉煌过,不止是电影,香港的电视剧,香港的音乐,香港的综艺,都曾经辉煌过。
剧本很有趣,看样子也会拍续集,这种题材内地是不会拍的,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其实生活中能调侃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如果能有什么事情或者什么爱好,让你肯花精力和时间去做,那么,请一定要珍惜,这简直是生活的恩赐。
#我的第181个剧评
这部戏的监制是潘嘉德,导演汤皓浚,我看过他在友台的几部戏《诡探》《诡探前传》《太平纹身店》,镜头语言很另类,适合拍点神神化化的东西(无贬义)但由于友台基本TVB过档的旧人:邵仲衡、郑少秋、黄德斌,主角非常不错,但配角不够(有些台词说不清楚,演技生硬)导致群戏不好看,话说回来这不剧集只有8集,主配阵容齐整演技不拖后腿,这点就是TVB的强项,靠的是所有人撑起一台戏,尤其是群像式的剧集,真的是不能有一个拖后腿的。
这部戏其让香港影视制作的各个工种集合在一起,大家的目的还是“想拍一部好戏”,当然要开戏得有资金,只好坑蒙拐骗利用专长去搞钱当然其中也含报仇,个案不多但也挺有趣。
剧中台词有提到,港片式微一年不如一年,导致很多电影从业者转向和内地合作网大、去东南亚拍电视剧,一部剧本精彩有待开拍的《黄金梦》简直像是对现实的强烈讽刺,要想支持梦想还要从现实着手,老实说电影是90分钟的梦境,辛苦的影视从业者却从来是面对现实的无奈。
剧里的监制,导演、副导、编剧等都在每集片头道尽自己的业内辛酸,而且又是“非典型性TVB的拍法”。
TVB为何一直被说胶,因为不给够时间和预算,倘若稍微花点心思,完全可以出人意表相当精彩。
郑国昌(刘国昌)取名似乎像这位新浪潮导演温和的现实主义,但角色更似王家卫导演,初始即高峰的,拿过最佳新人导演,去过康城,但是“几天没有一个shoot ”(墨镜王),看到他的类似金马金像以及国际影展的合照。
汤很擅长拍男人,我是真没想到瘦削的敖嘉年被他拍得很有文艺气质,不过《太平》里的黄德斌在运镜不够讲究的赶工剧集里不过是个身材高大的方脸硬汉,这部戏里被汤拍得异常MAN型到爆,型过风靡全港少女的顶流姜涛(姜小弟也就是现在偶像缺乏下港式造星的产物,想到N年前拿叱咤最佳男歌手的起码唱得如学友,靓仔如华仔,满场飞舞如城城才行,导演并未强行加戏算是对得起良心)。
里面有段他烧掉自己的旧物,阴晴不定的一缕光打到脸上,那种文艺青年式的颓丧衰败简直令人痛惜。
至于后来为了报复黑社会投资商拍情色片设局,还要和投资人提及大岛渚《感官世界》那段就真的好笑,实际上“艺术情色电影”不过是挂狗头卖羊肉的咸片,下海拍情色片的文艺导演很多,不过用到武术指导“专业地摔死凌空飞吊的女主角”最后山口组跑出来复仇,我就笑得要死,临时演员演得太逼真“是要加钱的真实演技”(其实这段文艺导演被迫下海,为什么不揶揄杨凡拍《桃色》?
《民初的呻吟》这种搞笑的片名真的有人看吗,富二代都好喜欢做导演,可能觉得有才华才是更凡尔赛的标准,毕竟钱是老爹的才华是自己的,此处提名不拍咸片拍鬼片的麦浚龙)这段还有尔冬升拍《色轻男女》式的自嘲:黑瑟会大佬也对电影有贡献毕竟他们要投资,导演自己时时刻刻处于知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的痛苦。
女演员在TVB无非来自几个渠道:选美选秀、无线艺训班、香港演艺学院。
"用无敌旋律开餐,用肥皂长剧送饭"。
让莎莎妈妈痴迷近40年的剧集83射雕,都是邵老板的影视帝国的产物,以及影视金曲大神顾嘉辉(英雄本色和大半80年代电视剧)编剧莎莎(蒋家旻 饰),自嘲“编剧只是导演的工具人”,片场该剧本随意飞纸仔(杜琪峰、王家卫真的就是飞纸仔,即兴创造反复拍,演员都未必知道自己拍什么,虽然也很喜欢他们,但大佬,编剧才是一剧之本啊,所以庄文强都兼职导演“因为大家好像不重视编剧”),同行之间恶性竞争几万块就买断故事桥段,但从来没有熄灭过对电影的热情,才华只是柴火可惜无人点燃,当编剧莎莎跟母亲解释未来希望带母亲去看电影,让她看到大银幕投出自己的名字,其实还是含有某种理想主义。
这里面严格区分了电影和电视剧的不同,不过她的母亲就“四十年如一日”追看“83射雕”,连带茶餐厅的墙上也有旧的杂志内页(金电视?
),最喜欢的影星是黄日华(不过黄在80年代确实电视剧顶流,一部《过客》就能让《号外》卖到断货,曼玉、嘉玲为他回到香港开启演艺之路。
)美指邵贝怡(林秀怡 饰演),通过美指的工作还原时间和现场感,但很可惜现在的美指都在网上买道具,因为赶工弄不到血浆只好拿真血浆导致被封杀的贝怡,林的演技松弛自然生活化,希望能有赏识她的导演多拍戏。
(此处美指的自嘲让我想到被林青霞盛赞的张叔平,曾经他也是有非常执拗的一面,然而他也是千戏一面,尤其是内地的古装戏,让所有演员吊头皮的古装发式,几乎是批发式赶工的产品,假东方主义的审美看不出年代;另一个是叶锦添,重复自我就是让真的创作自我彻底消亡,不过世道艰难,有工开不能每次呕心沥血)
镜中人,分裂的自我女演员楼龄,虽然只能成天跑龙套,但是执着于演技,里面身为临时演员执着探讨演技那部分有点像《喜剧之王》,在流水线的工厂式影视制作模式里,谁还会纠结于角色的设定,人物关系,特定场景下的演绎方式,认真演戏就成了异类,里面对着镜子卸妆的那场戏很有印象,还是得力于导演的镜头语言的魅力。
当年电视杂志附送的内页,这个镜头很微妙,长情的是观众,剧情的分析其他剧评也有,这里说说作为彩蛋在此剧集出现的“83射雕”,为何选择这样一部戏,也许是因为确实是风靡内地香港的一部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是监制由资深电影人转向电视人的 王天林,这部戏参与合作的具体承担导演的有杜琪峰、徐克,武指程小东,某种程度上是早期港式影视工业的一种缩影和代表,代表了一定程度的港式影视的辉煌,当然这些人后来就跳出电视匣子去拍电影了。
作为影视从业者,我觉得他是最能体现一人身兼多职(中学毕业,自场记、剪辑、副导演、导演、编剧都做过)拍摄的片种也非常多样(古装里神怪、武侠、警世恒言式的民间传奇,时装也非常多样,合作的多为电懋时期的尤敏、乐蒂、丁皓、雷震等,他自编自导的《红梅阁》是乐蒂最后一部影片戏,结合乐蒂的个人际遇也颇令人感慨;当然也有粤语国语流利的丁皓,在他的《南北一家亲》里灵动俏皮,后期转拍粤语片再也不复国语片的风光,自杀身死时才28岁),甚至在照顾商业口味之余有自己的艺术坚持(王天林个人提及,最喜欢的影片,是张爱玲编剧,尤敏主演的《小儿女》,虽然为生计考量多为平靓正式的商业片,但不要质疑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艺术品味,《小儿女》恰好是最不商业的那种,最具有风格的是葛兰主演的《野玫瑰之恋》脱胎于梅里美小说《卡门》,葛兰在戏里唱演俱佳,有种横泼流动的美)
受邀参加了《荒诞剧团》的超前点映本来不抱太高期望,两小时点映结束后有蛮大的改观。
现如今动则五六七八十集的“长篇巨制”大环境下,港剧一直维持着小而精的体量,tvb这次这套剧拢共才8集,篇幅短小精巧,情节紧凑,话题也够吸引:故事起源于一场浮夸的饭局,买单金主意外未能到场,众人囊中羞涩情急之中编剧提议吃一场霸王餐。
接着铺开故事主线:七个落魄的电影人发现,原来电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为了筹备资金布下一个个不可以NG一次过的荒诞“骗局”。
这部剧集从从业者角度出发,香港电影工业的没落,疫情过后电影行业愈加受挫,心怀梦想的从业者是造梦者也是普通的打工人,如何曲线救国,能否实现最后的职业梦想未知(其实会希望是个现实特别点的结尾,不用一贯的tvb合家欢收尾。
除了主演敖嘉年,郑丹瑞,演员表一眼看过去一种“这都是谁?!
”的感慨,半集过后人物悉数登场,“啊原来是他!
”全部熟面孔,本tvb拌饭选手倍感亲切。
看过两部巾帼枭雄,对敖嘉年一直都很有好感,正直憨厚可,吊儿郎当亦可,正反派无缝切换,说起来义海豪情似乎是港剧最后一个高光剧集?
也是我情真意切入坑追过的最后一部tvb的剧集,再之后十年间好像再无一部港剧集让我那般入戏。
所以十年后见到敖嘉年担纲主演,还是蛮期待的,广州站有做艺人现场连线,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敖嘉年本人(只粉角色没有粉本尊),不得不说香港艺人更多都是把艺人身份当成一份普通工在打,勤勉敬业接地气很多,演员身份加之低调,落魄导演演的不错。
港剧迫于制作环境限制,尤其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本剧集角度细小精巧但特别,打破tvb传统范式剧集制作套路,是香港电影人一次自黑式的反思。
人物树立丰富,配角形象立体多样,廖廖几笔台词,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故事,形象就丰富起来了。
仅仅前两集,副线就有了蛮吸引人的情节,譬如貌美神婆和小孩的几句对白,身为妈妈会格外触动,对人物背后的故事更有兴趣。
特意留意了上线时间,4月16号埋堆堆独播,到时应该会追。
希望不会烂尾啊!
追港剧的观众一定对去年的短剧《香港爱情故事》印象深刻,看似谈爱情,实则更多的是在讲香港人买房背后的心酸故事。
与其他港剧不同的是,它不仅集数少、节奏快,更是有着电影般的影像质感,创新的同时不忘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呈现出香港特有的凄冷浪漫之感。
这正是TVB这些年所做的探索与尝试,像《香港爱情故事》这样勇于打破常规、在创新中引发共情的短篇剧集,正在更多地被制作出来。
即将上线的《荒诞剧团》便是这样一部港产精品短剧。
《荒诞剧团》聚焦一群不得志的电影人。
接到富翁投资的监制Herman意气风发,召集一众剧组成员筹备新戏,不料意外发生,富翁离奇去世,他们不仅失去了投资,甚至连眼前的晚餐都支付不起。
情急之下,这一群电影人发挥职业所长,过气导演陈志扬当场执导了一出骗局,所有人就此吃了霸王餐,还收获了众多高级食品。
通过演戏逃过一劫的七人非常神气地走上大街,如此炫酷的一幕与先前他们的窘态形成鲜明对比,故事的荒诞之处即刻显现。
之后,为了实现梦想——拍摄《黄金梦》,他们决定组成“荒诞剧团”,用演戏来筹经费拍戏。
如此荒诞的故事,背后却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在叙述主线剧情以外,编剧给每一位剧中角色都留足了讲述个人故事的时间。
表面消沉的美术指导Shell,每天喝酒度日,在酒精中失去了自我。
然而,故事背后还有隐情,原来在很多年前,由于一次误会,Shell的工作能力被质疑,从此被行业封杀。
Shell自此事业一落千丈,家庭也分崩离析,而她还有女儿要抚养。
被酒精迷醉的她失去了照顾女儿的能力,却又不舍得女儿离开。
此时,荒诞剧团的其他成员站了出来,为她和女儿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她自己也就此振作起来。
多年无戏可拍的过气导演陈志扬,一直以来将自己的代表作《黑白彩虹》当作至上珍宝,但他却为了帮助困境中的Shell以及大家,他毅然出卖自己的代表作版权,用剩下的钱支撑大家的梦想。
这不只是一个剧团,更是一个大家庭,人世间的美好和温暖正在于此。
与此同时,这样的处理也能体现本剧的自反,巧妙地讽刺了香港影视行业的现状。
久未放弃梦想的这群电影人,充满想象力,聚在一起有着无限可能。
《黄金梦》能否实现,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再次拾起梦想,见到自己的价值。
黄金梦或未成真,为梦而战才最珍贵。
希望所有看完这部剧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荒诞世间的温暖,认清自己的价值,鼓足勇气追逐梦想。
同时也献给每一位仍在奋斗的电影人,愿他们好运。
电影是最大的骗局,电影人是最好的老千;可惜概念优于成品,低于期待值。
剧情逐渐乏味……充满爱……
欺诈剧团因为是某些原因改名的话,确实蛮荒诞的,但不地域歧视,不刻板印象就写不下去是不是
不好看,弃
去年没看,最近无聊了就补了,最近TVB短剧都很好看啊,这个类似行骗天下的故事是我喜欢的~~超级后悔我为什么在播出时没看这个!这样就可以抚慰我受失忆24小时的伤害了!失忆24小时,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
在香港播的时候叫欺诈剧团,充满荒诞的故事,却真实地折射出香港电影圈。每个角色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旦哥今年给我带来了两次感动,一次是四月Leslie的纪念音乐会,一次是这部戏。
最开始有点日剧行骗天下那味,结局拉垮
3.5,可能是我期望太高了,没有一面倒的好评不抱期待看的话或许值四星。第一集还挺吸引人,神婆剧情好尬,拍av那两集说好笑但我get不太到,and欺诈剧团做的事细想一下还是有bug的,还有就是港剧老通病了:过于强调旧时电影人情怀,看多了这种有点腻。结尾那两集还是可以的没有个别人说的烂尾,那两集jw的演绎撑起了一部分。
港版《行骗天下》,不过很有港人自己的味道
7分
一切的最后终将归于现实。
又一部精品短剧,德哥出品就是质量保证!
tvb要是都保持这个水准就好了
水准算不错了
21-5-20 还以为是行骗天下那样一集打一个副本,到后面越疲惫
永远不要小看电影人对电影的热爱。
情怀加一星。
大爱敖嘉年蒋家旻,剧情节奏和类型也好
不行。
挺好的小品剧。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