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剧时很多细节都让我感到康宝琦有情有义,也很有能力。
但是经常觉得非常窝火。
因为1.我觉得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蒋乔有四个老婆。
这就造成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康宝琦这么有能力,如果把时间精力大多放在发展庆丰行上,肯定能取得更多成就,但却因为家里的斗争身心俱疲。
让我觉得可惜又悲哀。
即便蒋乔在二夫人生产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保大,时而表示对三夫人的重视,我并不觉得他情深义重。
2.康宝琦和必正等人对于坏人没有足够的警惕防备心理,都已经吃过亏,也不止一两次,为什么还是没有防备呢?
哪怕不能处理掉那几个人,时刻关注动向也可以啊,感觉是编剧为了制造剧情冲突故意如此。
3.必正和他母亲让我感受到原生家庭的桎梏。
他母亲屡次成为帮凶,肯定和成长经历有关系,而她的性格缺陷又一直在限制必正的发展。
她哀求必正不要出头,说我只希望你做个平凡人,你希不希望娘无牵无挂,吃得好睡得好。
这种利用亲情的绑架,看得我简直窒息。
这部剧里有很多古代腐朽落后的制度和思想,但同时也有很多先进开放的思想,就有一些矛盾。
比如康宝琦作为妾,可以掌管庆丰年,而除了大夫人二夫人等有利益冲突的人,其他米商对此并没有异议。
有能者居之,而没有因为性别和身份去反对。
康宝琦对柴九的维护,舍身相护,除了有一次被必文拿来攻击康宝琦,并没有其他流言。
不过我觉得这种设定挺好的,哪怕是相对理想的设定。
4.5星推荐!
柴九(黎耀祥)从只顾自已艰难出头成长为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掌柜,四奶奶(邓萃雯)察颜观色、七窍玲珑心又智勇双全识大体掌大舵,两人的演技都光芒万丈,但我这次反而第一次注意到大奶奶(谢雪心),真是好好戏,气质又好,蛇蝎美人第一名,觉得蒋必文(敖嘉年)就是给这样一个蛇蝎妈妈害死,每次惹祸总有人替她掩饰或甩锅或嫁祸,才令他越陷越深,最后死路一条!
后来百度才知,谢雪心凭本剧的大奶奶一角获当年最佳女配,黎耀祥邓萃雯分别是视帝视后,果然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好戏之人的光芒,真是遮都遮不住!
以下转自豆瓣“我独行”的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035119/生离和死别,对常人来说,那几乎就是全部了,经历这些足以枯竭。
但对康宝琦却不然,她还可以把爱继续下去,即使只是孤零一人。
她还可以叱咤商场,应付家内家外的危机,智与勇毕现。
也许我们可以学习不要抱怨生活有多少坎坷不平,不要一点事就讲什么压力太大自暴自弃,不要抱怨平凡平淡耐不住一点点寂寞,不要执着爱恨离别只要做爱的无私信徒。
女人的美在于她的韧性和博大,如水般温柔如水般深情,但在必要时她能掀起狂风巨浪。
生活不是静止的,只要我们始终干劲十足,不需要期待什么好运,尽力地尽力地去过每一天便是。
今天是首播的十一周年纪念日。
16年开始玩B站,知道了“梁非凡”的名场面,然后才知道这个系列剧。
其中还有一个打脸剧情就是之前看巾帼系列主题曲盘点,往往会跳过《红蝴蝶》直接听《义海豪情》,现在就是真香。
17年寒假开始正式煲这部剧,一个寒假看了两遍“巾帼”+一遍“义海”。
回学校后又两部从头看了一遍,之后这三年间又看了很多遍。
会在B站看这部剧各种的剪辑视频,监制、主演的各种访谈,对幕后的故事已经了熟于心。
也是因为这部剧,开始对粤语文化感兴趣。
就像黎耀祥说过的这段话,
这个系列剧,确实改变了我对于人生的很多看法。
明白了“義”,明白了有些事只要你做了,过程已经超过了结果。
明白了有些人的一生可能并不轰轰烈烈,但是肯为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不悔的一生了。
家族戏其实早就已经拍烂了,而且这部剧还是借鉴的《大宅门》。
但是我觉得它的好看之处就在于戏剧的张力以及演员的演技。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和之前看的内地宅斗剧也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家族争产,女主善良,然后狂开“金手指”的剧情。
但是第5集是一个转折点。
以往的剧情如果好人被冤枉后,往往就是忍气吞声,可能要等到大结局才会真相大白。
但是这部剧第5集,二少爷救了三少爷但是被大少爷抢了功劳,大少爷仅仅得瑟了不到十分钟就被四奶奶戳穿了谎言,出现了本剧的一个戏肉。
这部剧一共25集,其实可以看成5集一个小故事,第一周“救武仔”,第二周“争锁匙”,第三周“灭蝗虫”,第四周“真假遗嘱”,结局篇“斗长毛贼”。
四奶奶遇到的困难是层层递进的,解决完这集的问题之后,在这里大结局都可以了,但是编剧仍然可以用之前埋下的伏笔来推动剧情。
第一集四奶奶灭门的原因就是因为蝗祸,所以她爹需要开军粮赈灾导致满门抄斩,所以后面再出现蝗祸,四奶奶也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也正是因为从小父亲爱民如子的熏陶,才让四奶奶可以把老百姓的福祉放到心上。
与之对比的也是大奶奶、大少爷、祥发代表的自私自利派,自己不为百姓做事,还阻拦别人,各种拖后腿。
接档《巾帼枭雄》播出的《碧血盐枭》被官方宣传为“枭雄第二部”,坊间也大部分认同《铁血保镖》+《碧血盐枭》=《巾帼枭雄》,前两部剧一个讲“義”,一个讲“情”,而《巾帼枭雄》则把这两者融合到一起,创造出了柴九和四奶奶这两个形象。
单单从第一部来说,柴九的形象还称不上“枭雄”,主要是前期四奶奶大部分还是要靠蒋乔的支持,等到柴九撑场的时候已经进入结局篇了,篇幅过短,因为当时黎耀祥第一次当男一号,编剧还是不敢在他身上下赌注,或许编剧也注意到这一点,《义海豪情》时期,刘醒和九姑娘在很多地方已经“旗鼓相当”了。
《巾帼枭雄》系列讲“情”的情节确实是顶峰了,男女主角一辈子都没有说过“爱”,但是第一部两个人一起救武仔、对付“牛鬼蛇神”、抵抗蝗祸、国破家亡的时候一起对抗“入侵者”。
两个人也有过争吵,但在紧急关头,正好你都在。
第一部因为四奶奶已经有蒋乔了,所以两个人之间更像超过男女之情的知己之情,发乎情,止乎礼。
四奶奶更像是柴九的人生导师,帮助他从乞丐变成了震天漕运的大当家。
“巾帼”的精彩是全面的,是港剧在新千年一个新的高峰,当所有人都希望可以继续延续这股劲头的时候,没想到已经是结局了。
现在监制退休,主演有的去世、有的离巢,连冠名商都风光不在了,黎耀祥来内地又拍了一部张华标的新剧,但是没有了添哥和雯女,再也没有那种味道了。
有些东西,一次就够了。
“红蝴蝶满天飞很美,我一生铭记。
”
关于这个标题,其实早在<金枝欲孽>的时候就该写了.但那部剧实在太大太重,我自问达不到它的高度,所以至今没有写过任何评论.邓萃雯是从<灰网>时期就认识的女演员了,到后来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一直喜欢.之后她就销声匿迹了.再后来2000年重回TVB拍剧,演技越发炉火纯青,只是风华不再,只能演几个妈妈级的角色了.为此我还感慨了好一阵子,一个出色的女演员就此埋没了啊.直到<金枝欲孽>.她在TVB的地位此后一如复辟的如妃般更甚从前.机会和实力的辩证关系在她的身上让我纠结好久.一个人的成功必须要同时具备机会与实力这两个条件,但哪个更为重要一些呢?不管怎样,我喜欢的邓萃雯到底迎来了第二春,这就够了.此后的几年专挑她的TVB剧看,却总觉得不过瘾,不知道是角色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总觉得如妃那般曲终人散余音尚在的感觉没了.邓的表现我只能说是不过不失,不解恨.可能如妃已经是她的极致了吧...............直到<巾帼枭雄>.我的感觉是,原来不只是如妃,原来还有四奶奶.好多人觉得这个角色过于完美以至于不真实,所以更喜欢柴九,同时在这部剧中更肯定黎耀祥的演技,我觉得不然.四奶奶这个角色恰恰因为不够真实,所以演绎起来更难把握.搞不好就会演成刘三好一样的圣女.还好邓萃雯没有,没有演的那么用力,仿佛她就是有这个气场,虫灾和杀雀的戏没有大呼口号,面对大奶奶的百般刁难时没有痛心疾首,开场时因父亲的平反而感动时也没有嚎啕大哭,全凭眼神.隐忍而不流出的泪水,灼热却不发作的愤怒,等等等等.........大段大段的独角戏使得整部剧充满张力.让人觉得演员本身就很完美,或者说演员的表演让人相信这样完美的角色其实是存在的.这就是演员的功力.诚如颁奖礼上邓萃雯的感言中谦虚的提到,感谢黎耀祥,感谢这个好角色,感谢某某给她这个机会............看到这里我几年纠结似乎突然有了些眉目.有实力的人总是感谢天赐良机,只有没实力才会抱怨怀才不遇.豁然 就开朗了 呵呵PS1.黎耀祥与谢雪心在当中的表演不必多说了,只能叹服.突然觉得黎耀祥演周伯通的时候不知道当时内心在想什么.PS2主题曲确实不错.词曲皆好.穿插其中有似有似无的二胡实在是神来之笔,百听不厌.
近期港片质量相当高的一部有几幕还看的落泪了邓小姐自然不用说狠角色只不过这次阴谋政治成分少了些非常大气智慧懂得人情世故反而黎同学大大成功发现现在港剧男主角有个趋向把那些十几年男二甚至龙套的升为一号黎这次演绎实在入木三分开始还有些讨厌柴九 蛮横奸诈还耍赖但后来越来越义气情意 尤其三奶奶被迫交权的时候海棠演的也不错很佩服四奶奶和柴九后期的感情虽然无半分言语但那眼神 知己相知
1.黄嘉乐好帅!
2.对男女主角之间的情谊,不禁感叹。
的确超出一般狭隘的男女之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当仰慕以如此深厚的崇敬开始,以如此患难与共的经历为背景,纯洁的男女之谊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这当中剧末也许还是掺杂了一丝爱情的成分,但并无影响。
即使他们之间有爱情,很难讲他最终会与四奶奶康宝绮成眷属。
因为柴九都说要取正经人家的黄花闺女为妻,而康宝琦又情系先夫蒋乔。
还是友谊地久天长来得伟大与长远。
3.邓翠雯哭戏有点多了,到后来都不太有感染力。
人无完人,以天下为己任,对人渣敌手都留存感情和同情(虽然是为蒋乔)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剧里的老百姓与蒋家上下的人都挺好,连恶霸彭铿都有柔情一面(对他的妹妹蒋家二奶奶,当然随之去世而消失)。
唯有蒋必文和大奶奶及祥发叔无药可医。
可惜结局又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落了窠臼 4.大赞黎耀祥的演技!
话说无锡人清朝时就那么开放了?
这部剧里几乎所有人都很能理解男女主角(除彭铿有一次污蔑他们二人有苟且之外),在一般古装戏里都不带这么能摒弃世俗成见的。
5.喜欢这部剧里吴卓羲与胡定欣的表现。
文_谢长留有时候真的觉得闲暇时候看看TVB古装剧集,真的好享受!
上个月趁出差之际把《洛神》重看一遍,这个月初又把《寻秦记》重看一遍,刚刚又把《巾帼枭雄》重看一遍,总觉得TVB无论拍什么电视剧总能牵动观众的心,是有它铁打的道理的。
不光是因为俊男美女众多,还因为剧情够跌宕、人物塑造有血有肉,演员演技到位,还有就是和金庸小说一脉相承的特点,附庸在一个历史大环境中,引经据典,人物有根有据,言之凿凿,恩怨情仇分明,非常立体。
哪怕观众知道有些编撰得够离谱,但依然很买账!
其实《巾帼枭雄》真是一部彻头彻尾没有帅哥美女的片,太适合中老年妇女在家消遣时光了,但它的剧情又十分牵动人心,柴九的传奇经历就好像当年上海滩名震一时的大佬杜月笙一样。
其实我有时候挺佩服这种人,不管他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或者别人对他的评论是什么,我都总觉得这种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干大事业的人,就注定不是平庸寂寞的人。
因为他们的血肉骨髓里流淌的热血,铁打的身躯里跳动的是一颗不安分的心。
正如柴九屡屡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人生能有几个十年,何不潇洒的过!
潇洒,不是肆意妄为,也不是贪图安乐。
潇洒,是像萧峰一样,重情重义;潇洒是像杨过一样,不畏人言,不慕虚名;潇洒是像令狐冲一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潇洒,是像柴九一样,大丈夫能伸能屈;大丈夫始终如一;大丈夫言行一致;大丈夫心胸开阔;大丈夫永远在最关键时刻,勇敢地挺起胸膛,有再大的风浪也能生死与共!
四奶奶康宝琦,经过二十年的隐姓埋名,终于和有情人终成眷属,全无锡城最富有的人家的少奶奶,一夕之间二十年的请仇家恨都烟消云散,不光如此,她还掌握了这个家的经济大权,这一切都来得很快,也很容易。
于是,她也顺利的挑起了这个家的各种斗争和阴谋。
TVB太擅长这种剧情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显而易见,但又无可奈何。
老爷活得好好的,忽然就死了,剩一家老小妇孺,大奶奶诡计多端心狠手辣,长子嫡孙不学无术还鲁莽冲动;有一个心直口快又有家庭背景的二老婆,还有一个忍辱负重低三下四的三老婆,这个三老婆还有个孺子可教的好儿子。
这个大家族就顺利配置好了,事端往往是由大老婆挑起来的,二老婆和三老婆都会成为这个斗争的替死鬼,最后大老婆完败惨淡收场,长子嫡孙以死终结,康宝琦赢得钱财和声名,扶正三老婆的好儿子!
一切都是这个雷打不动的套路,但观众依然买账,因为观众需要一个像柴九这样铁骨铮铮的无赖英雄,需要一个像康宝琦这样一个敢作敢为的侠义女儿!
邓萃雯不愧是TVB的当家大姐大,不管是独自扶持大家族的康宝琦,还是深宫内情非得已的如妃,她都拿捏把握的分毫不差,让人觉得角色风度翩翩,有血有肉!
而柴九呢,大家爱看过太多又帅又多金的大英雄了,即便是金庸,也无法让自己的每部著作都以公侯王孙做大英雄来吸引观众了,出身卑微、经历崎岖有缺点的人生经历更能博得观众的认可,因为那让大家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英雄是从平凡中人走出来的,对比强烈的人生才能得到喝彩。
但并不是所有平凡人都能成为英雄的,这就是柴九的不同之处。
他的胆识和魄力绝非常人所有,他和康宝琦的肝胆相照、和沙老大一干弟兄的兄弟之义、和恶势力的不共戴天,都表现出他作为英雄的得天独厚的性格魅力。
所以即便他一点都不帅,还有点邋遢,有时候又意气用事,但就是让人觉得跟着他放心。
他对康宝琦的情谊,说起来是有点扑朔迷离,可能敬仰更多些,但又不能排除爱慕,但若说成爱慕,又未免觉得有些浅薄,所以编剧让康宝琦不顾世人的眼光,一心一意陪柴九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征程,也算众望所归。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相信,不论是在座的各位,不论活在什么样的年代,不论经历什么样的磨难,不论过着怎样忍辱负重的生活,能得到这样一个生死与共、荣辱与共的知己,惟愿足矣!
(看完两个半月后才写剧评,我对自己真是很无语。。。
)之前刚遭遇了《宫心计》的打击,对TVB的编剧和制作水准大失所望,但仍兴致勃勃、义无反顾的下了《巾帼枭雄》,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它不仅力克《宫心计》获得几乎所有大奖,口碑也甚好,二是因为黎耀祥和邓萃雯,这对实力派的拍档组合本身就很吸引人,更何况他们双双凭此剧拿到视帝视后桂冠。
事实证明,我没有再受一次打击,此剧绝对值得连夜下完连夜看,绝对值五星,除了邓萃雯的铜钱头跟其他人有点格格不入、部分角色年龄定位自相矛盾、个别细节不符史实和环境外,堪称完美。
故事情节紧凑、高潮迭起是此剧的一大优点。
从开局开始就始终有根弦绷紧着,事态的发展不落俗套,往往出人意表。
短短25集所展现的时间跨度很小很集中,但观众的心情却会跟随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看完后更是会发出他们像是过完了一个世纪的感叹。
各有千秋的角色设计以及演员们的出色表演和对人物的准确诠释是另一大优点。
一心一意为家为民为国家福祉的四奶奶难免给人“高、大、全”的形象,但邓萃雯不仅将她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演绎出了她对丈夫和柴九的不同情义。
做生意难,女人做生意更难,古代女人做生意最难。
说实话,像四奶奶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很累,整天应对纷繁的业务、绞尽脑汁解决各种冲突和灾祸已经够让人头疼够催人老了,还要承受被猜忌、被误解、被排挤、被算计、被出卖的精神压迫,既要攘外又要安内,做的还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何苦来哉?
所谓乱世出英雄,四奶奶接受太平天国官印的时候,我终于明白,她不仅是个聪明女人、厉害女人,更是个非凡女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仁大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已经远远超出商界精英的范畴,令人肃然起敬。
(PS:后来发现豆瓣上居然还真有个“四奶奶帮”,显然,四奶奶比刘三好招人待见得多。
)柴九是剧中性格特征最为复杂的人物,也是我最钟爱的角色。
他好胜记仇,固执冲动,做事只顾眼前不顾后果,自视甚高而思虑片面极端,好高骛远而急于一步登天,但与此同时,他又有精明才干,有超凡的胆识,有无私的抱负,有能屈能伸的韧劲,有义薄云天的江湖热血。
他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不是仁厚坦荡的君子,却是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最要紧是活得痛快!”不计较一时的荣枯得失,也不计较周遭的异样眼光,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去做,如此这般就算死也无憾,这就是柴九做人处事的信条。
而黎耀祥将这样一个既有匪气又有道义的有血有肉的柴九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又不失真实,令人对其从嗤之以鼻、到赞叹欣赏再到感动唏嘘,越发被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折服。
可以说,柴九是黎耀祥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是突破演技的巅峰之作,“视帝”头衔实至名归。
不得不提的还有谢雪心和惠英红,她们是除了两大主演之外表现最突出的两个。
在《宫心计》里,谢雪心的精湛演技和庞大气场令人惊艳,而在此剧中,虽然仍盛气凌人,城府极深,眼神中却少了份犀利和威严,多了份世故和市井。
她所饰演的大奶奶擅耍心机,整日明枪暗箭伤人,颠倒是非黑白,搞得家里鸡犬不宁,实在令人恨得咬牙切齿。
四奶奶与彭铿的对立是生意和道义的对立,只有以强势的商业手腕和不逊于男儿的气概与魄力才能笑到最后,而她与大奶奶的对立却是“被”对立。
大奶奶把四奶奶当作假想天敌,在她眼中,四奶奶抢走了老爷的心,抢走了她的主事地位,还剥夺了本就属于儿子的那份家产,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敌对关系,因而不算尽机关斗出个你死我活来是决不可罢休的。
其实说到底,大奶奶只是一个被传统礼教束缚的小女人,正所谓“老来从子”,宠儿子、护儿子、处心积虑的为儿子谋划,本无可厚非。
然而,她明知儿子刻薄寡恩、见利忘义、卑鄙无耻、难成大器,也不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去苦口婆心的亡羊补牢,反是一味放纵、包庇,甚至在儿子有了放弃念头的时候加以怂恿鼓动,从子可以从到如斯阴险狠毒,从到完全枉顾丈夫的心血和基业,还真是极致了,可见她是一个多么自私自利的女人。
唯一的儿子死了,死在她面前她却无力去救,虽然是咎由自取没错,想想也挺可悲的,一切就当是报应吧,害人者终害己。
不知后来她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才是把儿子推向死亡绝境的罪魁祸首(除了她,就数迂腐、愚忠的祥发叔最难辞其咎),还是因为打击过大,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轴心骨,总之,她脑中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了,所以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端庄大方的大奶奶,一个更像是出家人的大奶奶。
不错,也只有抛开前尘的纷纷扰扰,她才能活下去。
惠英红在此剧中再次证明,不靠打戏,她也是绝对的演技派。
《宫心计》中因为角色限制难以发挥的真正实力在此剧中有了展现的机会,虽然机会不多,但一旦爆发出来却是惊天动地的。
说到这里,都应该想到是哪段了吧。
对了,就是三奶奶训斥大奶奶的那场戏,个人最喜欢也是认为此剧最经典的片段,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三奶奶上来就是一巴掌,让人直呼意外,继而却哭着抖落这些年来所受的委屈,给了大奶奶强词夺理的喘息机会,可就在观众以为三奶奶又要恹了的时候,形势却开始峰回路转,前一秒还在抹眼泪的三奶奶竟突然青筋暴突、横眉竖眼、面露狰狞,咬牙切齿的破口大骂起来,一直骂到把大奶奶逼回座位,一字一句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禁令人心中为之一震:这还是那个一直以来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的三奶奶吗?
判若俩人!
所以说,就算平时再怎么软弱怕事、逆来顺受,也不代表就可以任人欺侮,怪只怪大奶奶触碰了她的底线——你可以为了儿子不择手段,我难道就不会为了儿子杀人放火?
老虎不发威,当老娘是hello kitty啊,狗急了还跳墙呢。
而大奶奶遭逢突变,嚣张跋扈的气焰瞬间凝固,却仍装腔作势,故作镇定,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傲慢状,实则早已懵了,惊魂未定,心有余悸,郁结难纾,待众人离开房间,连握筷子的手都颤抖了,继而气急败坏地发起飚来。
惠英红和谢雪心这场飚戏精彩至极,虽然只有短短两分多钟,却掀起了一大高潮,令人拍手称快,如果要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酣畅淋漓、心潮澎湃,两个字,痛快、解气,一个字,爽!
相比之下,新生代们就稚嫩了。
敖嘉年拿了飞跃进步奖,多少跟这个角色本身写得好有关,而且我是第一次见他有那么多戏份,供发挥的空间多了,自然也就特别卖力,不过某些眼神的精髓把握上仍欠火候。
吴卓羲就不说了,tvb明摆着捧他,他也不知做了多少回男一号了,可至今仍跳不出自己的框框,进步甚微。
倒是胡定欣在一帮子老戏骨里挺放得开。
海棠有她自己的生存之道,表面虽然风光,衣食无忧,内心却极度寂寞空虚,她要的不过是一个容身之所和一个爱惜她、保护她的男人,却总是遇人不淑,令人同情,直到柴九的一句“我柴九保你!
”彻底征服了她,于是心甘情愿的将一切托付给这个男人,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不离不弃地侍奉他。
从一开始尽勾引之能事的妩媚,到最后洗尽铅华的温婉,海棠的转变一点也不觉得突兀,而最后她没有上船而是让四奶奶去陪伴柴九最后的日子,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小女子的细腻和深明大义,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是的,我未曾料到,这部电视剧看到最后会如此感动,甚至有股想哭的冲动。
四奶奶与柴九经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终于可以远离勾心斗角,摒弃世俗之见,相伴余生,实在太不容易,而且这也不过是在柴九不久于人世、四奶奶丧夫和海棠自愿退出的条件下才达成的,少一条观众也只有残念的份了。
虽然没有挑明究竟是怎样的情愫,但事实上,二人就算没有男女之情,也已超出了一般世俗的男女之情。
“世间什么爱叫纯洁,你甘愿化振翅红蝴蝶,饱经挫折伤口淌血都不至会磨灭;世间什么爱叫纯洁,处在绝望仍力竭,留守最尾一起哪怕历劫。
”他们不仅是相互扶持的良朋挚友,更是共患难的生死之交,对他们来说,人生在世,得此知己,死而无憾。
这样一份感情,微妙而刻骨铭心,但如用“暧昧”来形容,则未免太香艳、太恶俗、太不纯洁。
不过,话说回来,柴九对四奶奶的感情的确很不简单。
柴九铭记四奶奶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重要的是柴九欣赏四奶奶的智慧,敬重四奶奶的为人,视四奶奶为精神导师和领袖,因而才会设立所谓的“四奶奶帮”,不仅自己以四奶奶马首是瞻,誓死保卫四奶奶,更动员周围的人也一齐拥护四奶奶。
我想柴九对四奶奶不是没有过非分之想的,只是一来四奶奶已为人妇,二来他对她的情更多的是敬慕,像星矢对雅典娜那样的奉若神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所以,当他以为四奶奶说升他只是骗他的时候,他没有怨,只有悔,悔的是自己看错人、信错人,而当他以为四奶奶包庇大少爷才不让他报仇的时候,他亦不曾恨,只觉痛,原来自己在四奶奶心中的位置并非以为的那么重要,深感伤害却欲哭无泪。
而四奶奶呢,纵然对蒋乔二十几年的感情不容置疑,可面对一个对自己有恩、有义又有情的男人,除非冷血才不感动、不心疼。
那么,心动吗?
或许,但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无数次的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对一个“你懂的”的眼神报以另一个“我懂的”的眼神,足矣。
只是,观众不会满足,于是编剧抓住为数不多的恰当时机,让四奶奶喊出了“我不想再也见不到你!
”和“我不想你死!
”,短短两句真情告白就令观众想入非非。
但幸好也只有这么两句,若太过直抒胸臆,失去的不仅是古代人的含蓄美,更是聊以回味的余韵。
就此放过四奶奶和柴九,任观众去纠结,这是编剧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btw,看剧时并未太注意,但看了《东张西望之巾帼枭雄会》忽然发觉这帮演员的嗓音都十分好听,再回味更是觉得很衬角色,很难想象换成国语配音是什么样子。
或许会抗拒吧,尽管那些国语配音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或者说,正因为太熟悉,才会越发觉得难以企及。
配音是声音的演技,演员将角色配以自己的声音,其达成的统一性永远是配音演员所无法达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
薛定谔的爱1.补打卡。
这次可能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看这部剧了。
因为这部剧每看一次让我想起很多人、很多事,这种剧看太多遍我怕我会步林黛玉、唐婉和贾谊的后尘。
2.一个人说经历过大风大浪,你首先会想到这句话的意思是见过大世面,经历过人生的高低起伏,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
遇到大风大浪还能活下来跟你讲这句话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素质—:每逢大浪有静气。
遇到大风大浪,首先就是沉着冷静,只有沉着才能看清,只有冷静才能看透。
3.人生能有几个十年,痛痛快快干一场。
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热血,这就是豪气,这就是幼稚。
当你学会了权衡,当你学会了隐忍,当你学会了从长计议,你就在失去前面提到的四样东西,走向成熟。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无所谓的,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前面的四样东西早晚都会消失,伴随成熟和成长消失的又何止那四样。
但是, 如果年轻人看到这段文字,希望你们能够在那个青春的年纪多跟随自己的心走,虽然,你做什么以后都会后悔,但是,跟随自己的心走,能让你日后少埋怨自己一些。
人年纪大了,满眼都是回忆。
跟随自己的心,会让你老了以后的回忆更美一些4.我们都知道电视剧是编的,假的,但是丝毫不妨碍我们跟着哭,跟着笑。
老港剧,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寓教于乐,直击人性。
而且战乱时期背景的好剧本片偏多。
25集的剧比现在四五十集的简直是降维打击。
5.我不止一次问我自己,在邓萃雯和黎耀祥饰演康宝琦和柴九所面临的每一次困境时,我会怎么做?
6.谢雪心(蒋家大太太)演过好人吗?
7.世间什么样的爱最纯洁?
无私无求、一厢情愿。
如果这样的爱在男女之间,那么两人之间一定不能跟性有任何瓜葛,所以一定不会是夫妻、情侣;任何表白、直接表达都不行,就像薛定谔的猫,在盒子里是一种既死又活的状态,这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只要打开了盒子,就再也回不去了。
薛定谔的爱是才是最美的,因为不打开盒子、不越界就没有结果,只有想象,思想永远比肉体自由。
想的美、想的美,想得才美;梦想成真,梦想成真,只有梦里才能成真,哈哈哈哈。
柴九和四奶奶之间是什么情感?
不要说出来,说出来就打开了盒子,说出来就不美了8.善与恶是不能相互抵消的。
无论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能抵消你过去做过的坏事,反之亦然。
【这俩就是非要打开盒子的现实反面教材】林忆莲&李宗盛《当爱已成往事》无法超越的版本!
一个也很喜欢TVB的朋友告诉我最近他看了一部很好看的剧,推荐我看,他说虽然他也看美剧,但是总觉得美剧传达不了港剧里那种人生的态度,或者,是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所在。
我也承认,有的美剧,编到后面,根本就是瞎扯,而港剧的魅力就是,无论多少年,那个人物还是会活在我心中,故事始终记得,还有当年看剧时的感动。
他说,他的电脑里,不会删《老友记》还有一个,就是《巾帼枭雄》。
看得前面的时候,一直很激动,第一,非常喜欢雯女,很少有女演员像她这样的,独当一面的英明果断的气质。
第二,终于看到黎耀祥,这个超级大绿叶,终于成了男一号了。
不可否认的是,柴九这个角色,真的很深入人心,导致我第一天追了这部剧14集,睡倒后醒来脑子里第一句话:人生有几个十年。
柴九让我想起了《珠光宝气》里林保怡的角色,林保怡在那部电视剧里面有句台词:永远都不要吃的太饱,因为要记得饿的滋味。
而柴九第一次去送米的时候吃的炒米,也是一个原理,永远要记得自己吃炒米的日子。
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开始不自觉的拿两个角色对比,都是非常有魅力的男人。
编剧的功底也在于此,这个人物从头至尾,人物形象,是慢慢饱满起来的,人物的性格也在发展。
反而我和朋友说,四奶奶是很经典,但是她未免也太完美了吧,可能是我的癖性,总觉得,如月那样的角色,经典之极,对一个女人的内心的剖析过程,最后让我由衷的敬佩。
而在这部剧里,我由衷的敬佩柴九,而且他的台词,口头禅,句句经典。
我總在猜測柴九和四奶奶的关系, 后来柴九为了去找四奶奶,重新回到无锡城,我当时短信给朋友,柴九明摆着是爱着四奶奶的。
可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又怎么会是一般的情爱呢?
但也绝对不是最后柴九碑文上所说的,知己朋友。
知己真是知己,又高于一般爱情,男女主角的情感线,第一次,让我觉得不俗套,感觉很好。
记得原来我说自己喜欢TVB的时候,周围同学真的很少人看,大家都跑去看韩剧台湾偶像剧了,在那些不现实的剧情里寻找寄托,那样的爱情故事和乌托邦一样,个人真的不敢恭维,而且镜头一般是:大特写切到大特写..搞得我看的很想死,机位也一般只有三个... 但是我也想过,为什么大家都不看TVB了,说演员就那么几个,我一直觉得,演员,经典就好,求新面孔没有演技有什么意思,况且我还看的十分亲切。
这次在看得很激动同时,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是化妆,我还能讲什么..王爷的眉毛还有他的眼影,囧。
然后是一个可能我苛责的问题,就是镜头语言的表达,里面很多书信,很多转场都是淡入淡出,十分生硬,镜头的话,基本是很娴熟,但是我突然发现一个很可怕的问题,镜头的运动和表达,和5年前的TVB有什么差别?
再严重点,和10年的TVB又有什么差别,导演难道真的只是对自己的片子的要求就是:表达清楚事情就行了?
可能是电影看得多了一点,我有点苛责,我也知道TVB是高产量的,要注意这些,确实麻烦,可是我也同时忘记不了当年《火舞黄沙》最后一集沙漠的大全景,十分的美。
剧里很多人物的内心独白,无论是书信的方式,还是其他,只是有的时候,看得时候,我会想,其实不用这么表达的过于直白的,有时候就像编剧编的,不用台词,一个眼神,就够了,柴九不用说他爱四奶奶,观众都很理解,而且是深刻的理解。
片子里面老爷死的时候,那些贱人围在床边,这个情节,我想到了《溏心风暴》,家族争斗一向如此。
其实过了很多年,有的人记住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往往不是当年的情节了,感动我们的,是人物,而这点,我非常非常的佩服TVB的编剧,人物的成长,是能随着剧情成长的,一向比较反感单纯的反面角色,除非是配角,里面的大少爷的处理,就远远差过大奶奶了,再者大奶奶的最后的赎罪我看得也很没有感觉,这个女人要是当时冲进火场,或者干脆像《突围行动》里的米雪一样,疯了不是更可信。
只是有时候我很难过,很久没看到TVB出一部好剧了,这是一部,当一个很喜欢看港剧的粉丝看到这样的一部剧的时候,那种快乐,就是一种很单纯的快乐。
TVB编剧的惯用伎俩全了,于是无比恶心,第一集角色登场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能猜出来,三集弃
江苏卫视
剧情想咋写咋写,动不动大型撕逼,要不是两位主演演技在线,一颗星都不值
又看完了一部肥皂剧.ORZ一下自己
比第二部差,故事可以说相当一般,甚至缺乏逻辑,但是演员精彩,人物很好,蒋乔老爷太可爱了,哈哈。
剧情看着特别窝火,正面人物智商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反复被反派人物坑,不但原谅反派,每次都对反派人物没有防范,几乎每集都被反派坑,这几个正面人物现实中做买卖活不过一个星期,完全没有丝毫逻辑可言
剧情不太连贯,bug好多,蒋必文睡了他舅舅的女人,然后他舅舅竟然还和他同坐一条船???
繼家好月圓后最好看的TVB劇 高潮疊起啊! 黎耀祥真會演
不得不佩服编剧的专业,柴九这个角色,换了谁来演都不可能比黎耀祥更出色。
柴九 四奶奶
欣赏不来
主题曲好听
对张华标失望了 为什么要重复自己?!去看《铁血保镖》吧
相当讨厌四奶奶,一个站在人性高处的人
耀祥叔(喂)闪瞎人眼啊!赞!
封建糟粕狗血剧/后期全员发疯的样子真的很好笑。
剧情没新意,格局小的可怜,特效依然很假,败家子永远不知悔改。总之真的不怎么样啊!!!
四奶奶一出场 战无不胜 忒安定人心了一点吧
戏路虽然老套,但融合家国情怀值得一提。最后一集画龙点睛,功力和诚意都爆发在最后四十五分钟里了。
弱智弱智超级弱智,敲锣打鼓能把天上的鸟吵死,好人好死,坏人坏死,观众就像猴子被耍,你们这些猴子还都看的津津有味。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