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五月之恋

五月之戀,Love Of May

主演:刘亦菲,陈柏霖,田丰,许安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五月之恋》剧照

五月之恋 剧照 NO.1五月之恋 剧照 NO.2五月之恋 剧照 NO.3五月之恋 剧照 NO.4五月之恋 剧照 NO.5五月之恋 剧照 NO.6五月之恋 剧照 NO.13五月之恋 剧照 NO.14五月之恋 剧照 NO.15五月之恋 剧照 NO.16五月之恋 剧照 NO.17五月之恋 剧照 NO.18五月之恋 剧照 NO.19五月之恋 剧照 NO.20

《五月之恋》剧情介绍

五月之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十九岁阿磊(陈柏霖 饰)跟很多时代年轻人一样喜欢追星,他与几个死党都喜欢五月天这个乐队,更一起维护属于五月天的网页,他们竟然充当乐队的成员给其他歌迷回信。 阿磊在网络上以虚拟的身份结识了同样喜欢五月天的瑄瑄(刘亦菲 饰),瑄瑄是哈尔滨京剧团的学生,她趁着随团到台北表演的机会偷偷到了三义。 瑄瑄要求与阿磊见面,更要求阿磊能带她到三义去,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来到了三义,瑄瑄要求阿磊闯入一位老妇人的住宅里。两人双双被带到警察局。 这时候阿磊才知道她是来自哈尔滨的,却不明白她要到三义去的原因,对于瑄瑄的行为也深感困惑。然而,短短的数天相处中两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了。 瑄瑄还是离开了台北,阿磊却与她失去了联系。日夜想念瑄瑄的同时,阿磊也决定到三义,去发掘瑄瑄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英谈女人犯罪心理第四季蒂尔真情杀机柏婷娜小姐阿里格尔午夜故事社警察局姐妹妻子谋杀案白头山校花我爱你爱奴奇换之旅美梦成真唐人街之罪妈妈不在家:亲家不计较幻想嘉年华EXSeason史前一亿年地狱之轮第二季“滚出来,凶手”之黄金案霍莉死期将至假面骑士×假面骑士OOO&Wfeat.SkullMovie大战Core摇曳露营2白色城堡和合奇缘电影屁屁侦探再见亲爱的伙伴交易我独自升级哈利与雪人马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守卫

《五月之恋》长篇影评

 1 ) 舒缓的美丽

网络的爱情的动力源自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部轰动一时的网络小说曾骗得每一位网络男女都泪洒键盘,如我这般糙汉虽未被骗出眼泪,但也被感动过一把,不能免俗。

当这部网络小说最终被搬上银幕后,我却是兴匆匆进的电影院,兴味索然的离去。

用电影画面堆砌出这个名噪一时的网络爱情故事,让人只觉得味同嚼蜡,从此以后轻舞飞扬便在我心中真的死去。

而后本人又陆续见了几位网友,多半也没有小说中这般浪漫动人,第一次亲密接触原来也只是无奈的真实世界将梦想往虚拟世界的投射。

  打造一个动人的虚拟爱情,没有俊男美女是不成的,否则也就构不成动人的网恋故事,要想成功,无论如何两者之间必居其一。

而陈柏霖就是一个帅气的新新人类形象,我没有看过他的《蓝色大门》,但却早已通过媒体的喉舌知道了他的名字,这位台湾小男生的当红程度也是风闻已久。

刘亦菲在祖国大陆的成功几乎就象陈柏霖一样,如同刹那间的风生水起。

当两位俊男美女相遇,他们便在电影《五月之恋》中纯纯的恋了一把。

  《五月之恋》原本令我提不起兴趣,我只怕又是一出落入俗套的痴傻爱情戏。

但看到制片人中的田壮壮的名字,我方才改变了决定,用心看完这一部电影。

田壮壮在我眼中却是第五代导演中最值得尊敬的,他虽然没有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名声和成功,但直到现在仍然能如此执着于毫无功利的艺术路线也唯有他了。

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支持,对于多元化电影风格的包容,更彰显出他自身的大师级的气质。

  如《五月之恋》这样的青涩爱情的题材多半逃不出商业的范畴,但若用心看罢,其中却有着不一般的清新之风,并不流俗。

它总不同于张艺谋那样将商业电影包装出一番艺术,毕竟形式的极至仍掩不住骨子里的商业气味。

  影片的故事极自然且简单,没有刻意地营造出若干的浪漫情节,有着岩井俊二式的淡然的纯美。

这是关于新新人类的新时代爱情,一个台湾的阿磊,一个大陆的暄暄,从哈尔滨到台北,好似双城的故事,让我想起陈果的《榴莲飘飘》。

故事是如此的现代,有着五月天的青春歌声,但却不能忘记传统京剧的古典之美,将古典与流行的溶合,这是一种跨越代沟的真诚。

导演徐小明延续着台湾纯艺术的细腻风格,将阿磊与暄暄的网络情缘表现的平淡而真实,徐徐展开,没有矫揉造作,每一个静默的镜头之下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情感,总会将你打动。

  含蓄的情感是台湾电影的标签,平平淡淡而又不经意地令人煽然泪下。

在阿磊与暄暄的纯纯的爱情主线之下隐藏着的却是一份尘封的亲情,关于台湾离不开的总是两岸情节,老人们的乡土之情。

影片回避了政治,回避了敏感,但是从片中却可以看到对两岸交流的认同之感。

我想着陈 水扁为什么不愿“三通”,只是因为两岸的交流会使台湾独立丧失民众的基础,血终浓于水。

为了此等目标而定的政策之于他似乎无可厚非,因为他终究是怕的。

  对于人物的刻画,导演徐小明尽管着墨不多,但也将阿磊这样一个有着新新人类通病的男生形象勾勒出来,聪明却不务实。

与暄暄的相遇,为他带来了不少的改变,他开始关注一些他漠不关心的东西,被一些情感所打动。

从哈尔滨到台北,从台北到三义,又从台北到哈尔滨,故事在徐徐的展开,情感在点点滴滴的积累。

刘亦菲饰演的暄暄清新动人,为暄暄与阿磊的故事在平淡中注入着活力。

各种情感的汇聚,使影片并不再是单纯的爱情,素未谋面的父子亲情,又或者是石头与阿磊的兄弟亲情,为五月的清纯恋情添加了不少佐料。

  也许是受侯孝贤的影响,电影的节奏是缓缓而进的,故事没有大的起伏。

三义的油桐花就像五月雪,而哈尔滨的雪景却如此真实,唯美是影片舒缓的理由。

导演徐小明让我记住的作品只有《少年口也,安啦》,但是足矣,一个有功底的导演就是这样来把握一部原本商业的电影,但却看不出商业的功利味。

而且切实地把握住新新一代与老一辈的不同心态,足见他的用心。

《五月之恋》就是这样一部不需要大红大热,但却不会令你失望的电影。

 2 ) 去台北看五月雪 回東北看五月天

五月 曾經最讓我動容的一個月 天氣開始真正暖和 皮膚開始變成暖暖好看 一些生活的驚喜集中一起出現那般 魔法之月 讓人在一種對於美好期待中被期盼 從大學開始 從大三開始 每一年都是如此 直到後來再次歸來 才發現 我不知不覺弄丟了它 從西子國開始 似乎那是一種無形的升級 卻又悄悄被時間偷走了你是否曾經為了一個人飛躍千里之外三萬英尺 只為去交換一本日記 送一幅畫稿 看着曾經在自己城市出現的TA出現在了本該的城市 好像交換了彼此記憶那般 時空對換穿梭不息 可曾見過油桐花的模樣 只是那是一個久遠的時代殘留在如今的記憶 帶著一些期許去一個早已寄託了很多情愫的城市 場景已經幻想了很多次 經過忠孝東路那個橋洞下時 總會想起一首叫做 純真的 歌 旋律在後面我們真正遇見的無數次場景裡回放 那個雨天 我們陰差陽錯 可是後來終究遇見 從沒有看見過蘇菲亞大教堂的屋頂是什麼顏色 因為一直都是白色 老人獨自坐在廢棄的火車站台座椅上 盼著回北方的列車 那是一個永遠不會落雪的國度 卻將思鄉之情冰封在了北方落雪的季節裡 五月花看起來像是櫻花桃花 阿信對著遠處突兀的老人家時微抿嘴巴致敬的謙卑 老人從容而平和的表情 讓人動容那些蕩氣迴腸的愛情穿過了戰火紛飛 或者漂洋過海相隔萬里 最終在時間的波流中被衝激沉澱 最終還是歸於最終的方向油桐花的花語 情竇初開那個時候 我正迷戀着怎樣的少年

 3 ) 五月天+五月雪的五月之戀

這部片,最主要的感動,其實不在阿磊與瑄瑄的身上,反而是藉由他們兩個人那種從虛擬世界走入現實生活的轉變,去帶出後面一連串在五月雪之下最珍貴的情感。

在劇裡,首先先有著京劇學校的學生在校園裡唱著五月天的『輕功』這首歌,像是時光機一樣把現在的流行,硬生生的丟往過去的流行裡,這樣的安排加重時代的不同以及這個世代的資訊發達和迅速感,故事的最後,五月雪中藏著的故事慢慢揭開的同時,時間,彷彿定在油桐花的美麗……五月雪藏著的故事,以趙更生(田豐 飾)為主軸,田豐的戲分不過幾場,老演員果真是實力十足,一個遙望遠方的眼神,帶出思鄉之情、一抹微笑傳達滿心喜悅、一個單身隻影,行走在熱鬧的西門町裡,讓人久久久久不能忘記!

 4 )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因为最近的新闻,尤其是那张举字幅的照片,那些年纪大的叔爷们聚在一起,我又重看了这部电影。

补充一些新感受。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在五月之恋里,这句唱词串连起整个故事线,三代人的羁绊就此展开,哈尔滨的雪景就这样和三义的五月雪联结。

这句唱词取自京剧名段《文昭关》,讲的是伍子胥的故事。

〖哭一声爹娘不能相见,不能见,爹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赵爷爷在离世前坐在车站露台上说“我要回家”、“车票早就买好了”,最后是在芳姨的回忆里,她在二月将赵爷爷骨灰送往哈尔滨,那张车票作为遗物一并交还给了瑄瑄爸爸赵新中。

车票上面的时间显示是1948 赵爷爷确实是早就买好了车票,可惜一个人的命运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他随蒋的部队去台湾之后,直到很多年后两岸开放探亲才终于返回自己故乡。

回乡的时节,哈尔滨下起了雪,当初离开的少年人此时已经年迈。

瑄瑄代表哈尔滨京剧少年团去台湾参加文化交流访问,一早就跟网络上认识的“阿信”相约去三义,她生来没有见过爷爷,只见过照片,但还是执意在剧团交流之外的时间坚持去三义的胜兴车站,一个已经废置很久的车站,因为赵爷爷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

血脉联结……赵爷爷为没见过的孙女去诚品书店买她喜欢的五月天专辑纯真本事,瑄瑄骗带队老师自己发烧,偷偷一个人去胜兴车站,一个人在油桐花飘落的树林下唱出那句“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没有人说出思念二字,但思念绵绵……镜头语言含蓄,隽永悠长。

不要梦里团圆,期待两岸早日团圆。

五月之恋 (2004)7.32004 / 中国台湾 / 爱情 / 徐小明 / 刘亦菲 陈柏霖

 5 ) 爱

爷爷说,每年台湾的五月雪都像极了哈尔滨的雪。

五月雪作为电影的开头,我以为它代表的是浪漫的爱情。

可是随着电影的展开我才发现五月雪是萱萱对于爷爷的爱,她想要去看看爷爷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她对于爷爷的印象大概就只有爷爷寄回来的关于五月天的《摇滚本事》,还有五月天的签名。

萱萱的爸爸对爷爷说,回来吧,我们都很想你,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会有我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很难亲近我的家人们,但是任何时候你想回来我们都欢迎你。

爷爷去世之前手里握着回大陆的票,他说我想回去,票早就买好了。

可是最后他去世了才回到哈尔滨,留下的只有一张过期的票。

其实爷爷是想回去的,也许是他很难再踏出那一步了吧,毕竟自己随部队到台湾那么多年,等能回去的时候回到家乡发现家没了,而自己的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

可是这些都是他不曾参与的。

关于两岸的亲情的离合、相聚、让人泪目。

那一代人经历的离别之苦思乡之痛是我们无法体会的。

关于五月天。

那时候阿信还是个黄头发的少年呐。

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萱萱的爷爷去找五月天签名时,站在台上的阿信看到人群中年迈的爷爷,并向爷爷点头示意(那一刻泪目啦阿信好好啊宝藏男孩子),《纯真》《嘿,我要走了》,《时光机》都好好听。

关于阿磊和萱萱。

阿磊最开始打着阿信的名义和萱萱聊天。

等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也带萱萱到三义看到了五月雪,并找到了萱萱爷爷的住所,最后还带她去看了五月天的演出,萱萱也见到了阿信拿到了五月天的签名。

(三义也很美,古老的铁轨,雪白的花,绿油油的稻田,茂密的森林) 在台北的最后一次见面,阿磊送萱萱回去旅社,然后一直追问她那你还会联系我吗???

萱萱没有回答只是头也不回的跑了。

或许萱萱觉得她和阿磊很难将感情进行下去,她可能想到自己的爷爷最终也没有回到大陆,所以当时想要经营感情肯定很难。

或许两岸的关系也给当时的年轻人们的恋爱带来了阻碍吧,至少在那个时候是。

但是最后在哈尔滨的那个画面,萱萱背着那幅画骑着自行车追阿磊的那一刻,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能够阻隔爱(爱情或是亲情)

 6 ) 《五月之恋》——关于青春的纪念册

08年,在《海角七号》,《囧男孩》,《九降风》等佳作集体发力之后,台湾电影终于有了那么点复苏的迹象。

虽然不清楚这股暖湿气流能持续多久,影响多大,但由它们的出色表现看来,至少发出一个可喜的讯号,文艺片绝不只是亢长乏味的闷片同义词。

它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同时,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一样可以拍的很好看。

尤其是《海角》,它的奇迹不止是超过5亿台币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而是相信以后若干年它都将以一个商业和艺术取得平衡的文艺片标杆出现而备受推崇。

因为它与传统文艺片相比,一点也算不上另类,甚至不少地方不自觉地让人想起以往的台湾电影,比如说“五月”,老少两代人,以两条线索展开的情节,抹不开的陈年伤怀心事,如同历史重演般的离情别绪与两难的抉择。

连镜头下流露出的那抹温情的底色都是相似的。

然而两者境遇却迥异。

这可能是突然兴起重温五月的动力,说实话,很久没看了,特别是毕业以后,那些青春,飞扬,的字眼越来越遥远,所以原先看得兴致勃勃的东西却好像变了味,美丽但不真实。

但也许因此可以真正平心静气的审视这部电影,而不是被美女迷的五迷三道。

电影以萱萱——阿磊作为明线, 一次偶然的台湾之旅,两个年轻人之间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

那时正值五月,油桐花开的时节,如同鹅毛雪一般的油桐花翩然飘落,将两颗悸动的心系到一起。

如果电影仅止于此,那么这只是一出电车男的青春简化版。

讲述网络时代下,一个头发蓬松,自卑,有点二的少年如何获得靓丽可人的京剧小花旦垂青的故事。

显然导演的野心并不只是构造一个梦幻童话,这也不符合文艺片一般规律。

于是导演埋下了一支暗线,萱萱为何选择在书店碰面,为什么一个人跑到三义,为什么油桐花下的独自清唱却有着不符其年龄的凄楚悲怆,它都给以了解释和足够的动机。

原来萱萱的爷爷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军人。

全片一以贯之有着五月雪譬喻的油桐花正是他之于乡愁的寄托。

由角色的选取不难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一个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新生代,一个是内地迅速蹿红新晋女星,这对南北少年组合演绎的恋恋风尘,给人以新意,有助于其拉动内地市场的商业诉求,而旨在促进两岸情谊的主题也符合电影局老爷们的口味。

我们并不排斥主旋律,可是有时如果立意太过献媚,不但倒人胃口,也使电影失之造作,生硬。

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其糟糕在于情绪铺垫不到位,感情爆发又过于刻意。

在回忆萱萱爷爷的部分,影片一直以一种含蓄而且克制的基调,回到哈尔滨,与亲人团聚,场面上虽然热闹,轻快,但仍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屏障,冰冷无法逾越,这是长久分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的隔阂,镜头这时大多运用远景和剪影表达人物的孤寂矛盾,不被理解的内心。

萱萱的爷爷在五月天的签售会上一点小煽情也是到位的,一众处于半痴狂状态追星族当中白发苍苍的老人,阿信对他轻轻的点头以示敬意,大多数看到这里都忍不住落泪了吧。

这手以静制动也堪称高明。

煽情之难正在于必须恰到好处,过或不及都无法达到效果。

片中人哭稀里哗啦,观众却没有共鸣显然不是导演的原意。

然而在末尾处就犯了这个毛病,爷爷带着哭腔着说道,票早买了,我不是不想回去……为点题而点题,深沉内敛的情感被撕裂,只剩下浓重的政治宣讲, 导演过度的自我企图盖过电影本身,充满了说教意味。

比之《海角七号》里,友子拿起信之后立即嘎然止,予以观众无限怅惘,伤感的余韵,实在是高下立见。

据说《海角七号》里面的七封情书全部由导演魏圣德亲自操刀,以其老辣的文学功底,创作这个关于伤逝爱情的典型性案例。

对于男女主人公,它无异于一部反面教材。

笔者的无奈,伤心,追悔,痛苦都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面临的同样的困境,也必需作出抉择。

于是两线叙事有了交集,仿佛跨越六十年光阴爱情顿时有了种宿命般的美感。

双线叙事的好处在于二者可以作为互文式的映照,可惜的是,五月中的两条线索仍旧是割裂开来,虽然冶于一炉,却无法融为一体。

阿磊是个怎样的少年?

做什么都只是三分钟热度,设计服装,练吉他,学画画都是如此。

自己做的不够好,却喜欢对别人发牢骚,无论是帮哥哥的乐团处理一点杂事,还是发掘到了新人自己没能选上。

队友把关键的一球交给他,他却狠狠将球抛向天空,他就像一个没有定型孩子,什么都随随便便,无所谓,对生活缺乏热情。

通常所做的选择就是放弃,怯懦对于他或许是个比较适合的注脚。

网友要求见面,他贸贸然就答应,还可以看出他冲动,不顾后果。

随后到了碰面的地点,又退却了,暗暗的跟踪一个女生,怎么看,都觉的有点猥琐的气质,尾行可不是个光明磊落的举动。

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他不折不扣是个生活的loser。

但是阿磊只有16,7岁,这样年纪的孩子,什么都容易被人原谅,因为青春总是有无穷的变数。

这是青春片常有的套路,无非是要强调他不够坚持这一设定。

可是他如何蜕变的成熟?实在看不出来,暗线的内容解释了萱萱台北之行中一连串的神秘行为的动机,这说得通。

但是怎么在了解到老人思乡之苦后,他突然变得执着,有了抓住爱情的勇气。

一个少年人的成长,或者说这青涩之恋,与老兵的怀乡情结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

老人对故乡和亲人不能割舍又无法亲近矛盾心理,显然不是坚持不坚持的问题。

而且两人所面对的困境也没有可以类比的性质。

导演在这有点生拉硬凑的嫌疑,逻辑性思虑未够周全。

如果感情戏还是点瑕疵的话,这则是个不算小的硬伤,故事没法相互交融,所以综观全片就少了一个实质性的升华与高潮。

记得05年从本片的预告片惊艳亮相,就整天巴望着电影上映。

后来着实有点小失望。

不过凭良心说,“五月”称的上中规中矩。

因为它与常态中台湾电影一样,叙事上一贯拖沓亢长,影像与细节精致而且颇具匠心台湾虽然与香港靠的不远,但电影丝毫没有沾染港片里那种骨子里散发出的草根气息,总是副文人腔调,故事讲的不温不火,没多少波折。

即便偶尔想情节生动点,也很闷骚的样子,比如书店的约会,萱萱和阿磊都遇到个怪胎,阿磊的那个性向应该有点问题,仅仅也只轻笑置之,逗趣而已,乐而不淫,不要你大笑。

但摄影则值得赞美。

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看到了壮阔的北国风光,火树银花,高高的白桦树伫立在中央大街,覆盖着雪的索菲亚大教堂上飞翔的白鸽,人在这白茫茫的一片中只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那样渺小和无力,雪后万物萧条,更呈现出一种寂静辽远的成熟之美,宛若进入沉睡,等待迸发的时机。

而台北的三义仿佛青春的写照,空山中飘落的油桐花,配合计算机技术的后期制作,绚烂之极,缤纷热烈,隐现在群山绿树之间的废弃车道,混合青草味,落叶,泥土,枯枝,和铁锈气息的空气,错落在乡间具有民俗风味的村舍,一丛丛茶树,少年和女孩在其中穿梭腾挪,隐约传来他们的细语和肆意的笑,长发扬起,多柔软的风,抬起头,耀眼的光迷得睁不开眼。

所以即便故事不那么吸引人,但不能否认它有种炫目的美。

萱萱在春风中行走,花树下清唱,谁也不会否认那是美的,因而不管是不是因为刘亦菲看这部电影,只要认真看完,都无法不被她的美所打动。

就像东京日和里的中山美穗,逆着风走在街上,那种美,都脱俗出世,似乎只是不经意的给影像抓住云裳丽影。

所以宁愿相信那次跟踪,只是出于耽美的小情怀,只是善意的希望美多停留一刻,不被打扰而已。

谁也不能否认坐在街角嘲弄阿磊,嘴角掩不住笑意的萱萱很美,就是撅撅嘴,就是咯咯的笑,青春本不需要太多雕饰,不要多少演技,本真就够了。

那一年,她16岁,这样的年纪出演这样的电影可谓正当时。

那一年,还是青春期的我们又在想些什么,也许只是和女友躲在街角啃棒棒糖吧,呃,大概是这样

 7 ) 挺温暖的

也是因为喜欢刘亦菲的缘故看了的,情节坦白说是有些老套,不过胜在够自然,清新.小妮子还是依然的被很多人评价为没演技,不过那场反跟踪的戏却还是把我逗乐了,原谅她的青涩吧,毕竟青涩才配的上她如今的年纪.

 8 ) 玩豆瓣的人都可以看一看

刘亦菲很早以前的电影了,原来这个风格就是台湾小清新啊。

里面演员选得不错,本来不了解五月天的,现在都开始有感觉了,刘亦菲也很美,男主角也很配,整个故事比什么山楂树还纯美,毕竟是21世纪的网络爱情……刘亦菲还是挺不简单的,电影里面有京剧表演,值得看一下。

 9 ) pure love

虽然某些地方刘亦菲演的有点点作虽然陈柏霖的头法笑死我了虽然哈尔滨人萱萱并没有儿化音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五月之恋青涩 纯粹 美好

这里真的笑出声浓郁的台湾腔ps.16岁的刘亦菲嫩得能掐出水来(现在也好美啊 真的是仙女啊啊啊啊)以前的柏霖和现在的柏霖 都好帅呜呜(台湾腔好苏哦

 10 ) 看过舒服

又看了一遍“五月之恋”,感觉还是那么舒服。

第一次看是在无意间,越看越觉得舒服,像是安静道来的青春爱情故事。

故事和“五月天”这支乐队有关,以前没怎么听过他们的歌,但通过这个电影让我有点想了解他们了。

整部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大陆女孩萱萱和台湾男生阿磊间的故事:通过阿磊的谎话结识了萱萱,借着萱萱来台湾演出两人相恋,最后借着送画之名阿磊来到大陆与萱萱走到了一起。

看似有些简单的爱情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海峡两岸的亲情故事,这无疑增加了整部电影的分量,但他的叙述方式又很独到,丝毫没有说教和做作之感。

这是一个很安静的电影。

清新的电影。

就像是五月的天气一样。

很喜欢陈柏霖的表演,笑料基本上都出在他身上。

感觉他的表演很真实,可能是和他本人很像吧,慵懒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爆炸头,说话乌噜乌噜的,正是我想要得那种状态。

刘亦菲就感觉一般了,有些做作,没有东北人的那股劲儿,可能她还是活在古装戏里比较好。

电影本身的情节有些瑕疵,但并不影响到我的观影心情。

“五月之恋”里的景色都很美,像是专门为这爱情设计出来的:比如索非亚教堂,废弃的铁路桥,书店等等。

景,事,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真实,有趣。

总之,现在闭上眼睛还能回想起里面的情节,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段只属于青春的爱情,那种气息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

《五月之恋》短评

一星给陈柏霖可爱大男生,他太适合演校园帅哥了,另一星,给大陆台湾断不了的亲情

6分钟前
  • dan0
  • 较差

没有静下心来看这部需要静静品味的电影,继五月天演唱会,后来的我们之后又补上了五月之恋,这个五月真的是充满了五月天,眨眼间十多年过去了,感叹时光飞逝,愿我们都还能抱有那份纯真,纯的犹如片中的刘亦菲,哈哈

11分钟前
  • 呆小2
  • 推荐

这部电影剧情比较一般~但是太喜欢里面的画面了~拍的很美~以至于看完这部电影爱上了哈尔滨,那里的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还有想去台湾的三义看看~五月雪~~陈柏霖~不错~

12分钟前
  • 海草猪
  • 还行

历史轰隆隆留下了太多思念,眷恋,遗憾,留下了想回却再也回不去找不到的家。是奔着五月天来看的,而整部片子除了男女主角青涩美好的感情,和五月天这条支线线索,还有通过两位青年牵动出来的相连两岸的血脉深情。在我看来,五月雪也是降落在台湾海峡的大雪,只不过每片纷飞的雪花都是每位心系两岸同胞心内滚烫炙热的眼泪,热泪顺着漫长的时间维度,结晶成透亮的雪花覆盖在这个寂寞星球上。

17分钟前
  • 相见且欢娱
  • 力荐

...莫不是为了mayday

20分钟前
  • Sodayui
  • 还行

完全没有印象的片子...

23分钟前
  • 斑马 平安是福
  • 较差

以前只看过一些片段,没有完整看过此片,一直以为是刘亦菲和陈柏霖的青春片。但其实后半段,田丰的一段戏才真正催泪。爷爷为了远在大陆,未曾谋面的孙女想要的五月天签名,独自到台北,在诚品书店购买“摇滚本事”,落寞的清单影只走在热闹的台北街头;挤在都是年轻人的五月天签唱会现场,连阿信看了都不得不行注目礼,还有坐在不复存在的火车站手握一张1948年回哈尔滨的车票。如果说前半段是带点苦涩的初恋故事,后半段则是埋藏更深的化不开的亲情纽带。《五月之恋》上映时间是2004年,放到现在两岸电影人已经拍不出这样温情,不带有任何偏见色彩的影片。随着老一代外省人话语权的消失,本土意识的不断崛起,政治隔阂不断加深,继而影响文化创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得不承认,我们回不去以前的那个世界了。

25分钟前
  • 靳以斯
  • 推荐

有点做作

26分钟前
  • 不说
  • 较差

还是不喜欢刘亦菲。。。

29分钟前
  • apupupu
  • 还行

这电影很无聊,唯一可看的是台湾的风景。那时的阿信很CHOU啊。

33分钟前
  • 满川风雨
  • 较差

好懷念當時拍戲的經曆 93年

34分钟前
  • 陳柏霖
  • 推荐

最近在某抖上很火的样子刷到几次视频于是去看了。确实好看,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解不开的丝丝乡愁,结合之下看得很是怅然。画面也很美丽,导演真的会拍。而且真的有五月天本天,特别青春的几位!

35分钟前
  • 厌丑
  • 力荐

一部关于青春和梦想的电影,云淡风轻,配上五月天的音乐,色彩感觉很好

36分钟前
  • 0℃sunshine
  • 还行

电影后面的主题挺不错的

41分钟前
  • 忍者神龟
  • 还行

年轻的刘亦菲带着少女的灵气和美,爱情故事里带着年轻人的莽撞和热烈,还有轻描淡写但深深存在的乡愁,随着五月天的歌,浓烈不已。

43分钟前
  • 酥嘎
  • 推荐

是清茶配二两阳春面,末了才发现碗底放了个煎蛋的感觉。那时候台湾能在这么清水的小青春片里毫不突兀的加点儿厚度,现在这方面怕是提也不敢提了。1948年的车票属实泪点。

45分钟前
  • 张艺谋
  • 推荐

第一遍看的时候 我还没这样疯狂喜欢上五月天。

47分钟前
  • 我一直在玩
  • 还行

03年一部《寻找周杰伦》,04年又一部《五月之恋》,那2年的流量变现还很简单。一部电影也能贡献足够多的好歌曲。网恋、偶像,北京女孩和台湾男孩,这部剧也把两岸当时最青春的男女凑在了一起,要知道03年拍这部戏刘亦菲才16岁啊,陈柏霖也才20.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太慢,2个年轻人的表演基本靠吼,CP感不够。如果就是讲青春爱情也还好,但是你又插上了老兵思乡这么大的一个情感,就感觉很沉重。

48分钟前
  • 凝羽飞
  • 较差

fuck

49分钟前
  • 闪闪
  • 很差

我如此喜欢这些初恋类型的电影 可能就是你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很不想在乎你 因为我应该在乎的就是实实在在在我身边爱护我的人 我应该为他们而活 而不是那个都不愿意为我做出任何尝试、牺牲的你。可是我又在想 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断了联系 你至少能来看看我。但还是那句话 新地方我想给自己新的机会。

51分钟前
  • LilyValle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