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和不少的影片都很类似,在城市里发生了事件之后去往乡镇的某处追寻,好像总有一个带有往昔意味的荒僻地点蕴藏着在城市灯红影绿的弥散失焦中所不能透解的答案。
再加上这个片名还是追溯到400年前的封建时期,以一个传说的执念来展开这一出在现时代的环绕着伤害与复仇的戏目。
奥林巴斯在男主角手中的构图步骤,离她四步半,正好对应到在那之后对鬼女主角犯下罪行的那屋里的一干人,再加上那所长的人数,唯一留有犹豫态度的就应该是男主了,所以说四个半。
或许是那时在灯塔旁的栈道上沐浴的海风会留有最美好的印象,所以最后的反差让她在绝望中将其变格为所要复仇的具体指标。
但是因为在之后已经有无辜者被牵涉进去了,女主在听闻金玉彬被吓疯了之后也并无所动,甚至那医生在深夜的惊惶中将妻子捅死也并未触动到男女主角甚至还可能是鬼女主角。
当然主轴的进展也并不可能完全没有意外,只是若需要建立起关于女子的尊严的立场的话能照顾得更全面些就好了。
发现在很多恐怖片中,不论是真的有冤鬼存在,还是认为制造出的恐怖氛围,所有一切的起因,都是由于一个弱者的悲剧。
而强者似乎不是扮演着欺凌弱小的角色,就是冷漠而又高傲。
或许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恐怖片是对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一种批驳,是想告诉人们善恶终有报的道理吧。
人们追求公平,倡导公平,而正是由于所谓的公平总是会有所倾斜,才是人们一直渴望追求的。
弱者被欺凌,非但不能得到相助,相反最后还要惨遭灭口。
而凶手却依旧过着光鲜的生活。
但是从服用会产生幻觉的镇定剂来说看,他们同样要遭受心灵上的折磨。
所以悲剧酿成的恐惧,吞噬着人内心的宁静,正如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这个,还是有夸张的成分的吧⊙﹏⊙b)再者,那位警察男主角,心底也是在备受煎熬的吧。
自己渴望的爱情得不到,但是却要来面对心上人被欺凌强暴的现实,内心的怯懦、对于得不到东西的之执念,让他做了令自己几乎备受煎熬的事情。
影片后半段,流着泪说着“对不起”的9年后的他,说着“不想过着那样生活”的他,让人看到的又是一个悲剧。
希望生命都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不要再有人罹难,承受任何痛苦。
虽然明知道这是奢望,但是还是希望人人怀着美好的心情,做对得起良心的事情。
另外,小小感叹一下,饰演警察少年时代的那位演员,恩,还不错奥。。。
叫林朱焕,貌似不是很红,但是ok。
他的座右铭倒是值得回味一下:“今天是昨天死了的人们恳切地期盼的明天。
”拗口了点o(╯□╰)o
本人并不喜欢看恐怖片(但是嗜好推理片),几年前看那个经典的《午夜凶铃》,害得我好长时间不敢看电视。
唉,年纪越大,胆子越小。
不过,有时越可怕的事情,我却越想尝试一下。
之所以看这部显而易见的惊悚片,完全冲着李东旭来的。
最近几天又在重复看《我的女孩》了,东旭哥哥在其中好男人的形象实在深入人心。
已经是第三次看《my girl》了,可还是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真没办法。
太喜欢李东旭了,便想看看他其他的作品。
《阿娘》并不是那么那么的吓人,不过毕竟是恐怖片,没有那么些披头散发、眼中流血的画面就不刺激了。
不过电影音乐不错,透着几分幽怨,更恰当的说是有点悲伤。
总体说来,两位主角的演技都不错。
尤其是接近尾声时,东旭拿枪指着那个老警察的时候的表情,悔恨、悲伤,都深切地表现出来了。
可是为什么要自杀呢?
不对,为什么他是凶手呢?
一开始还指望他和女主角上演一段姐弟恋呢!
再说说宋允儿吧,怎么都觉得脸熟,后来才发现她是《情定大饭店》的主角啊!
距看那部韩剧也几年了,还是那么年轻,比李东旭大了8岁看不出来哦!
影片还是刻画了人性深沉的一面,男主角十年前犯下的错,不就正如他自己所说,自私与懦弱吗?
其实,自私更甚于懦弱。
因为得不到爱情,就把责任推倒单恋的对象身上,好像在说自己是忠实于她,而她却背叛于他一样,于是让她尝尝“背叛”的滋味。
可这不是爱,不是吗?
十年后的他,也许因为意识到这点,才选择自杀的。
而他已备受心灵上的折磨长达十年了。
他不也说过,当法医时,每当看到尸体,就在想,人为什么会杀人呢?
他其实又在想,自己不也是个间接的杀人犯吗?
剧情前半部是叙述,后半部结合悬疑与人性的探讨,边回忆边查找真相,还算发展得自然。
但也有缺陷——当男主角自杀时,我以为只是悬疑片,因为真相大白了;结果最后的画面发现还真有女鬼,所以也算鬼片。
一时间把我弄糊涂了,到底有没有鬼,到底是不是男主角杀了那4个人?
第3、4个人因为吸他的烟中毒而死,那么第1、2个人是怎么死的呢?
还有,那个老头就因为女孩怀孕而杀了他?
这也太牵强了。
而且,那女孩就傻得站在盐房里等着被盐淹没,而不会逃开吗?
(盐又没有灌满整个屋子。
)而且,男主角又是怎么知道女孩是那样死的?
影片就此没有讲清楚,至少应该留个线索让我们思考嘛。
片子到了结尾才打出字幕关于阿娘的传说,这才知道为什么名字叫阿娘,恍然大悟啊。
或许人鬼同存吧,或许鬼在人心吧!
冤魂复仇的故事,传统的东方人观念,正义还在人间。
但若真有冤魂,东旭哥哥就死的冤了!
http://www.mtime.com/my/lanxinwu/blog/926368/
演员李栋旭,他的大荧幕处女作选择了悬疑片《阿娘》,在电视剧《My Girl》中成功扮演绅士角色的李栋旭,在这部电影中李栋旭脱去了以往的绅士风格,在该影片中扮演一位冲动的新人刑警。
银幕中李栋旭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
而借此电影相信李东旭在韩国影坛上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阿娘》的情节比以前一般的韩国恐怖片题材新颖,更重要的是影片的最后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导演刻意渲染了很多恐怖内容,影片结尾颇有看头。
讲《阿娘》。
说实在,《阿娘》也不是部鬼片。
它是一部以鬼,悬疑为主体的片。
由于是悬疑,其中的细节很多,我先把故事大纲讲一下,然后就各个细节以问答方式做分析。
《阿娘》讲的是一个男警察为了自己十年前的罪过,为了自己深爱(单相思...)的女人,将四个所有参与事件的当事人(当然指坏人)全部干掉,最后结束自己的故事。
片中没有鬼,一切都是中毒后的幻象和并发症。
OK,下面是提问时间。
(我这里会帖些BAIDU里的提问问题,但回答部分都是我答的,不是转的。
)1.看了片子,觉得阿娘应该是个善良的女孩,她报仇是没错的,但为什么开头要吓一个和她没有关系的女高中生?
还把人家吓疯了?
答:这是艺术处理,当然不排除她在盐房里看到什么东西(确有)后变疯的可能。
2、谁帮忙解释,那警察为什么要埋那女的呀?
答:这部片有些细节没有交代,只能靠猜测,原计划是没打算杀女孩的,但女孩后来怀孕了,又是天主教徒,不可能自杀,她找到老警察,本来是想找当事人协商解决这个问题。
老警察出于封口需要,就杀人灭口的。
我觉得这之间老警察一定是找了当事人的,是当事人下了杀人灭口的指示(剧情没有交代)。
当事人是谁我们下面再分析。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女孩其实还是很善良的很隐忍的,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
如果是稍有个性的(比如片中的女警察),早拿一把刀过去找人了。
3.能详细解析下录像拍摄的场景是怎么回事吗?
解释下四个太少,五个太多?
答:具体场景如下:三个是公子哥(有钱人家的孩子),主要行凶;一个是拥有胶片和相机的人(以下用胶片男代替),他坐在旁边的盐堆里看着,但他策划了整个事件,并以此勒索三个公子哥的家庭,我认为女孩也是他骗来的,剧情虽然没有交代,但从白天时他们就让男警察准备好录像,可见是预谋好的,而三个公子哥是城里人,在乡下不熟,能策划这一切只有他了,并且事后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都是他和老警察沟通处理,如此从容,很难让人相信不是预谋的,当然我解释了这么多,想说的就一句话,他应该去死!
;一个是被骗去录像的男警察,他负责录像,由于那一刻的自私和懦弱(注意,懦弱是借口),没有挺身而出保护女孩,他有被动协从的罪过,但罪不当死,所以说“四个太少,五个太多“。
4.女孩肚中的孩子是谁的?
答:首先很明确的是:不是我的...。
我们注意一下四个人的死,只有最后一个是看到女人和小孩的。
基本可以肯定是孩子是他的。
片中最后交代了,四个人的都是毒气杀死的(我不倾向于鬼杀死人的说法),并且毒气会产生幻象。
幻象由人心鬼而生,那么可以肯定最后一个人是知道女孩怀孕这件事的,并且是他的孩子,而能告诉他的就只有老警察了,可以推断出是他给老警察下了封口的指示(估计是又给了钱什么的,剧情没交代),现实中他也有拒绝女孩找他的充分理由,因为剧中只有他是刚刚结了婚的,他不愿意他人进来破坏这他的生活。
5.男警察杀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男警察自从那次离开后没有再回来,十年来一直生活痛苦的内疚,自责,悔恨中。
十年后他一个人替女孩杀了那四个当事人,其实他是准备最后找到女孩并希望得到救赎的。
注意下当最后审讯第四个人时,那人说连警察也不知道女孩去哪里了,他当时正在敲键盘的手停住了,说明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他感到女孩遇到了不测,最后下狠心亲手杀了第四个人。
最后他拿枪指着老警察,问女孩去哪里了,也表现了他绝望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女孩是能让他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他需要找到女孩,通过自己的赎罪行为(杀了四个当事人),让女孩的原谅来治疗内心的内疚与自责,以得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但得知女孩死了,他最后一丝活着的希望也就泯灭了。
他划伤自己的手,想激怒女警察来杀掉自己,也是他懦弱不愿面对自己的表现。
有时面对自己真的是件很难做到的事。
6.最后的片尾是怎么回事?
答:只是说女鬼帮女警察报仇去了,从严格分析上讲是个败笔。
但我且认为只是个艺术处理,没必要太较真。
我们不必相信一定有鬼,可能导演只是想让我们相信恶有恶报罢了,不至于出影院太郁闷。
7.女孩被发现时下面的小孩是怎么回事?
答:女孩被发现时已经产了一个小孩,后面来个医生做了解释,但不值得推敲。
个人认为女孩实际上在盐堆里活了较长时间(盐又不是水或土,哪那么容易憋死人啊),被埋时已经是大肚子了,埋后直到产下孩子后才死去(因为不能喂奶撒...)。
天啊...想想都可怕。
8.男警察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啊 答:男警察深爱着女孩,当看到女孩与男友在一起时,内心很痛苦。
当女孩被欺负时,一时的自私和报复心理使他无动于衷(根本不是懦弱,懦弱是他十年来给自己找的借口),而这也使他更加痛苦了十年,充满了内疚,自责,悔恨,为此逃避了十年也是他懦弱的表现。
十年后他终于感悟到:真的爱她,就要保护她(,而不只是拥有她)。
这也是他替女孩复仇的思想基础。
而所有这一切的感情根源是他十年来一直深爱着女孩,只有爱才能让他感到异常痛苦,无法原谅自己;只有爱,才能让他无视一切法律准则和约束(他可是在法院工作过的...);只有爱,才能让他有勇气面对曾经自私懦弱的自己扣动了班机。
当雨水打在盐堆上,女人的长发慢慢显露,是那么美,又是那么悲伤,又是那么恐怖。
说实话,我觉得强奸犯都该判处死刑。
剧中的四个强奸犯毁了女孩的一生,女孩本拥有一个帅气的男朋友,一个爱给她拍照的学弟,一个虽然没有父母但是有奶奶疼爱的小家庭,还有一个善良的朋友。
但是那四个禽兽侵犯她后还拍下了小电影,并将赶来救她的男朋友残忍杀死。
女孩的人生随即被颠覆,她不再笑,非常痛苦,甚至当知道这些人渣没有被抓起来,警察为他们掩盖罪行时,她想过要去死,可是她是虔诚得天主教徒,又怎么能自杀。
很快,她发现自己怀了孕。
母亲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坚强的生物了,她挺着肚子去找警察,希望警察能让她见那些人渣一面,这样也许自己的孩子会有爸爸,也许自己的孩子不用生出来就挨饿,也许自己就不用再承受村里人异样的眼光。
她太天真了,那个恶毒的警察知道她怀孕了,怎么还会让她活下来。
于是她被骗到了盐仓,挺着大肚子被活埋在了盐海中。
在她还未死去时,她一定希望有人能听见自己的呐喊,听见自己的呼救,希望有人就算救不到自己,也能救一救自己的孩子。
这是不可能的,盐仓太远了,谁能发现这些厚厚的盐堆下埋着两个生命呢。
剧中的女警察小时候被侵犯,本想成为文艺少女,写写书,喝喝茶的她不得不成为警察,寻找那个手上有疤的男人。
女警察和女孩太像了,我觉得她说的很多话也像是女孩想说的。
就像她说的:我不会杀死那个强奸犯,我会怀着他的孩子,等他老了,在他的耳边告诉他,你的这一生连一条发情的狗都不如。
可惜女孩没能活的比那些强奸犯还久,自己的孩子也死掉了,所以她只能选择化作冤魂,找那些强奸犯报仇。
在明,凶手是暗恋女孩的学弟,因目睹了女孩被强奸,还被迫拍下了整个过程,去报警却发现真相被警察掩盖,后来女孩又失踪了这些事情而痛苦不已,想要赎罪,于是展开了杀人。
这也是为什么尸体内部会有有毒气体渗出的缘故。
在暗,是女孩和她女儿的冤魂在杀人,邮件也是她们在发送,就像最后她们替女警察找到了当年的那个手上有伤疤得强奸犯,并发了一封邮件给他杀死了他。
整个电影的悲剧色彩在最后才慢慢体现。
被强奸的女警察人生轨迹随之改变,一生都活在痛苦中,遇到类似的事,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成为警察是想要抓住并杀了那个手上有伤疤的男人,但在这个案件之后最终与自己和解,开始自己的梦想,继续写书。
女警察在电影里做了好几场梦,都与死去的女孩有关,大概就是所谓的同理心。
保护不了自己心爱女孩的学弟考进了法院学习了一切有关犯罪的知识,怨恨自己当初自私自利的同时又怨恨着那些受不了惩罚的强奸犯,于是自己申请调到了警察局,以便自己更好的实施杀人计划。
在一边惩罚那些人的同时,一边寻找着心爱女孩的下落。
他一直以为女孩只是失踪,因为她知道女孩是天主教徒,不会自杀。
可当那个强奸犯告诉他当年那个警察已经把女孩处理了,他愤怒了,他一改静悄悄的将有毒的烟递给强奸犯们的手法,直接拿着枪找到了当初的那个警察,让那个警察带领自己去找女孩。
当女孩不曾腐烂的面孔渐渐出现,他痛苦的流下了眼泪,他想对她说对不起,可是她已经听不到了。
于是他自杀了,和她一起死在了盐仓里。
我很喜欢电影里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年轻得男警察为女孩拍照,说四步半是最好的距离,四步嫌少,五步嫌多。
一直觉得这有些深意,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男警察一直觉得自己是那半个害了女孩的因素。
还有一个场景是男警察自杀前说:我现在才知道爱一个人是应该爱她所爱的。
可许太晚了,当初的他懦弱自私,因为喜欢的学姐有了男朋友就气愤得没有救下被施以暴行的学姐。
现在的他懂了,可学姐已经死了很久。
最后还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这样一部好片,祝一时冲动毁掉别人的人都原地爆炸。
韩国的恐怖片和欧美恐怖片相比,大多是冤屈的灵魂无法得到安息,于是用种种非人类的手段为自己伸冤,多了很多的说教意味和东方的传统文化,而不像很多好莱坞的恐怖片,就是纯粹的恶灵作祟,坏就坏的一塌糊涂彻头彻尾。
《阿娘》这部片子,是很让人心痛的片子,片中两个女主角是一明一暗的两条线,串起了两个故事,明线是悲惨遇害的女子冤魂不散,向伤害过她的人报复,暗线是少年时被强奸的女警察,一心想抓到伤害自己的强奸犯而放弃自己的写作爱好投笔从戎。
两条线,是两个心结,也是两个弱女子在遭受冤屈与折磨后不甘的抗争。
随着故事的发展,女警为女鬼伸冤,自身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解开了心结。
她放下了,辞去了警察的工作,成了畅销小说家。
两条线交叉了,两个故事融合了,两个女主角也都在各自的世界里得到了解脱。
影片最后,女鬼杀掉了当年的强奸犯,为女警察报了仇。
这样的结尾让片子因果报应的说教意味更加浓厚,很有狗尾续貂的嫌疑。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这一情节之前的场景: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投进房间,窗帘随风轻轻摆动,解开心结的女子从熟睡中醒来,起身走到窗前,对着阳光伸一个大大的懒腰。
气氛宁静、温柔、安然且自在。
强暴于是白花花的盐堆在暴雨浇淋下缓慢融化,露出漆黑的散发、冤死的少女、遗腹子可怖的显露在她身旁……构想或描述这样的场景,终归是残忍的。
但用了一个半小时讲述的故事不止是让我们惊悚,还酿造了悲戚。
今年看过的所有恐怖电影似乎都是“女性恐怖”。
单身女人、单亲母亲;或是女人的忌妒心、猜忌心都成了恐怖题材最青睐的主题。
唯独《阿娘》这部,一命两尸,女性遭受轮暴后的无助被如此精致的放大,影片创作者甚至动用了别出心裁的“盐”来作为埋尸的手段,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据说女性是恐怖电影的最多看客,那么女性会作何感想呢——小心眼的少年眼看着心爱女友遭受性侵犯、还帮手录影时流下了眼泪、嘴边颤抖着邪的冷笑——是痛恨男人没良心,还是哀叹女人红颜薄命?
我则是,心寒无比。
就因为他爱着她,而她又随便地与陌生的城里男孩接吻,就被嫉恨冲昏了脑袋,甚至觉得看到她流着泪、被那些男子压在身下是活该的,或许他以为,这样可以惩罚她的轻薄或无知。
年轻而脆弱的爱情真是可怕。
因为少男并不曾料想整个世界可以容纳的邪恶,只当是被抛弃、被欺骗就是天底下最剧烈的伤害。
所以这个少男得知少女怀孕后被草菅人命后,他将选择真正的复仇。
将当年的四名轮暴犯人一一处死,死前还特意发出恐怖电邮,点名这一系列死亡的源头。
但《阿娘》并非一部推理电影。
纵然有这痴情无情男的精心谋划,不露声色地杀人,也仍然是不折不扣的鬼片。
自从咒怨之强大被恐怖片一再宣扬之后,人们对于个中逻辑已经非常熟稔。
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其传统的、古典的人伦道德:做坏事的人一定有报应。
于是,似乎有两个冤魂(母亲和婴孩)一起作怪,是阴谋、还是咒怨,就变得扑朔迷离,仿佛杀手也是被冤魂操纵了。
强暴。
这个主题恒久而隐讳。
似乎在近年来的女性恐怖电影中,直指强暴后遗症的作品还很罕见。
而在这个故事里,不仅是冤死少女以咒怨的形式放大这一主题,还设置了一名神经质的女警来以辅助。
这位女主人公当警察的初衷就是想要复仇,找到当年强暴自己的男人。
平日里心思缜密、待人宽宏的女警因此会突然爆发暴力倾向,神经质地掰开嫌疑犯的手腕——原来她印象中侵犯自己的男人手腕上有道鲜明的疤痕。
就是这样,她无法令自己被救赎。
这个离奇的案件搅和得她夜夜恶梦,在发现真相时热泪流淌,因她在“受害者”层面和死者冤魂惺惺相惜。
带着恶梦的她,看着另一个她从盐堆里浮现出来,流着泪,举着枪,亲眼看着被悔恨、咒怨和未竟之爱缠身的男子自尽而亡。
我们很难保证自己一生都能幸免、永远不是受害者。
很多伤害只是瞬间发生的罪孽。
但人只能自救。
法律是苍白而固执的,警察也会是受害者。
心灵的伤,显然只能自己去解救。
去聆听同样受苦的人,去感悟她人更深更痛的经历,或许会对我们的无助有所帮助,尽管这也是残酷的。
没被吓到,也许是白天看的缘故,不过我更倾向于说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鬼闹了大半部电影,在我还在奇怪鬼杀人为什么还要发FLASH给被害人的时候,影片却揭示真正的凶手原来是男主人公。
用鬼片的手法拍,实际却没有鬼,有点国产片的意思。
将一个熟悉的人设置为凶手,也让本片更像一部悬念推理片。
而影片最后的一段又似乎成了伦理片,大谈人性的懦弱与欺骗。
影片想表现的内容太多,恐怖的成分就没那么深入人心了。
跟那些吓死人不偿命的电影想比,本片有人性多了。
影片的情节类似“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一批人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自以为能逃脱惩罚,最终还是没躲过死神。
而用药物引起的幻觉来杀人,让我想起了一部台湾片“双瞳”。
本片正应了我国的一句老话“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主角,一个被停职的女刑警,被紧急调回侦察一起连环杀人案,当她被急召回来的时候,已经发生了三起同样的案件了,这三起案件有一个同样的线索,那就是在受害者的计算机中出现了同样的网站——一阿娘的盐场女主角与她的搭档男主角在不久后发现3个受害者在生前彼此认识,并与网页上的少女阿娘联系,阿娘到底是谁呢?
案情再度陷入了迷雾中。
为什么在四个受害人的现场都出现了“阿娘”的网页?
经过缜密的调查与考证,她们发现这个叫“阿娘”的女孩在10年前就已经失踪,可是她在近段时间却与死者发生过接触,到底是为什么?
女主角与搭档男主角来到了阿娘生活过的小山村,在这个小山村里,发生了让女主角终生难忘的恐怖事件…… 影片给我的感觉,更确切的说不像是恐怖片,而更像是一部唯美的文化悲剧片。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民间故事《阿娘说话》,一直到今日韩国阴历的4月16的“阿娘节”(丫的记忆力不好,应该是4月16)。
片子当中,鬼似乎只是个线索,影片的主题是人性,是人性!
这貌似是韩国恐怖片历来不变的风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但是这部片又加入了点泰国恐怖片的元素。
其实从《笔仙》开始韩国恐怖片已经慢慢的有了点泰国恐怖片的味道。
于是,这部片子不管是从风格还是从内容情节上都给人感与泰国的《鬼影》很似。
再加上,宋允儿改变以往的形象,把女主角诠释的非常到位,也是这个影片的看点之一!
“我是个懦弱而利己的人。
”这句话是最经典的台词,也是本片的中心台词。
男主角喜欢上了自己的学姐阿娘。
可是却不敢说出口。
直到见到阿娘与她的男友,男主角也只是自己默默的流泪。
一直到有一天,那几个无耻的男人要男主角拍下他们罪恶的画面,当男主角发现,那些男人在强奸自己深爱的阿娘时,他没有勇气继续拍,也没有勇气不拍,他丢下摄象机,逃跑了。
他撕心裂肺的哭。
男主角是个懦弱自私的人,然而爱是不容许懦弱和自私的。
终于,几年后,男主角来向阿娘忏悔了,他要替已死的阿娘报仇。
影片出色的地方就是在情节的张力很强,内容充实,一环紧扣一环,这和以前看过的一些情节空洞无物,拖拖拉拉只知道不温不和的去渲染气氛的电影比较,实在是太大的进步与特色了。
并且结局也有些出乎意料,几乎可以看成超自然推理片。
大多时候,我认为恐怖片都是值得看过后,细细品味和推敲的。
但这部片,很容易理解,又不失品味的底蕴,可以说是一个飞跃!
当真相大白,案子也落幕了之后,女主角(女警察)也放了长假。
奇怪的是,缠绕她多年的噩梦终于不再出现,而在梦中,女主角来到阿娘的盐场,她们面对面站着,泛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梦醒后,女主角接到了个电话,在男主角的遗物(男主角是凶手,事情真相大白后。
男主角自杀)中找不到那幅母女图……影片最后,一位男人打开电脑,此时MSN中跳出一个框“您有一封邮件”,然后便是“欢迎来到阿娘的盐场……”可以清晰看到的是,那个男人手上有条伤疤……女主角和阿娘都是个悲剧的角色。
女主角的志愿是当一名作家。
可是她在少年时期,不幸被强奸了,强奸她的男人手上有一条伤疤。
于是,她要当警察,她要亲手抓住那个手上有疤的男人。
这两个同是被强奸的可怜女人。
在女主角帮助阿娘翻了案,在梦中,阿娘对她的笑,梦醒后在凶手的遗物里并没有找到的图,还有片尾,那个手上有伤疤的男人的死,一切都证实了,鬼是存在的,阿娘是有回来复仇的,并且阿娘在谢谢女主角,也帮她报了多年的仇!
片子中还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四个太少,五个太多,所以四步半”强奸阿娘的那4个无耻的男人是该死的,同时男主角见到了阿娘被强奸,他不但没有救阿娘,而且还逃跑了。
男主角是有罪的,只是不至于死的地步。
故此,四个太少,五个太多。
影片中这些无耻的罪犯都是道貌岸然的人。
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这样的人,想必这是导演和编剧的暗示和影射,值得我们沉思!
印象中只有盐。。。
老早以前看过,这次再看,伴着零星回忆,觉得还是有点雷。男人的嫉妒心啊,也够渗人的!
结局啥呀,没看明白
因为喜欢上李东旭才去看的,算是杰出的惊悚了吧(在韩国)。值得一看,盐场妈妈的场景比较感人。
宋允儿,谁没有受伤过。
别等到 人不在了 再想挽回
这次没有吓得在办公室哇哇大叫~
阿娘就是韩国的窦娥吧........
好多盐。。
讨厌温情脉脉的恐怖片
不要干坏事
看完“小涛讲电影”的剧透来的,下面附上链接:https://b23.tv/mcnHBE。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过亏心事的人,早晚会得到“鬼”的报复。女主警察身边的搭档原来也是犯人之一,这个设定还是不错的。女主身边的搭档,是为被害女的怨魂杀死的四个人拍摄了他们当年轮奸被害女场面之人,在被害女的怨魂之报复的心理压迫下,等到那四个十恶不赦的人都被被害女的怨魂杀了之后,等到他看到了被害女怀着孕还分娩到一半的尸体之后,他也选择了自杀。最后,被害女的怨魂帮助女主找到了那个当年侮辱过女主的男人,然后杀了他。
有必要再看一遍。
不是很恐怖。
正常
女鬼被杀的理由实在太牵强,而且中间其实恐怖镜头的出现都感觉没有意外的感觉,觉得这里应该出现了它就出现了,没有想象的恐怖~而且居然是致幻剂弄得,感觉没意思...但最后的结局又暗示是个轮回,这一点感觉又和前面的剧情有些衔接不上,总体感觉一般~但个人很喜欢里面年轻的小男生~哈哈~
把埋了狗的坑刨开都不填上的吗
也算惡有惡報吧
冲着李东旭看的 呵呵 剧情还好,有点感人的
又是一部看过但忘记剧情的电影,好像当时觉得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