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对美式喜剧无甚兴趣。
即使金凯瑞之类,我也看得难得嘴角上扬,博物馆奇妙夜两部更是纯粹当风光片来看,这就解释了我一开始并不是冲着本斯蒂勒而下载的这部片。
2010年我看过杰森斯坦森的《银行大劫案》,本来一开始抱着“反正不好看我就DELETE”的想法,结果后面反而觉得不错。
所以,这次看中了这部名字相近的犯罪片,再加上简介里说这是一部“有色人种的Ocean's Twelve”,这才导致了这出惨剧的发生。
首先桥段老套之极我都不想多说了,先给主人公一个堂而皇之的、救世主般的行动理由,再拉一票各自身怀绝技的人马来,标准的集团犯罪电影套路。
是,没错,我知道这种电影几乎只能这么拍,这样才能交代清楚,但你可不可以不要把这么一段非常有拍点的伏笔搞得如此昏昏欲睡?
一个妹夫,一个网校电气毕业生,还有一个小偷小摸的黑人小痞子,各种训练、磨合方式我真的是好几次想要关掉。
到了后来情节突变,发现这群人原来其实什么也干不了,于是又拖来一个前情完全没有任何提及的牙买加黑人妹,坐地成佛,就地指派一个绝世锁王的身份,于是又重整旗鼓打算开张。
导演也许是想给观众来点小逆转,制造点小悬念,小惊喜,但却跟后文的成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其次,号称史上安保措施最严密的这栋大厦,可不可以站出来一位观众朋友告诉我,影片花了多少笔墨来渲染大厦的安保措施?
除了FBI因为其他原因而进进出出之外,我看不出这栋大厦的安保跟其他的好一点的大厦有任何过厦之处。
就是这么一栋原本就令人感觉不甚高明的大厦,竟然在行窃过程中的许多关键细节,就这么被导演忽略过去了!
就这么忽略过去了!!!
打个比方,一开始一群人煞有介事地在餐厅里拿个小破望远镜在计算警察的巡逻时间,我本以为后面要来一场更加牛逼的时间差,结果导演一犯懒,算啦,你们别计算了,直接趁人多挤进去算啦。
那请问你们一群人还在那里记录老半天时间差是干嘛咧?
再比如,那么大一辆车,电梯里塞不下,放到电梯顶上,到一楼出不来,放到地下车库出来。
导演一看,不知道如何交代是好了,干脆直接略过,不告诉我们车是如何从电梯顶上转移到卡车里面的,然后用一场卡车狂飙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导演你讲故事负责点好吗?
此外,在人物设置上,在剧情设计上,很多地方也是让人看得不明不白不知道在讲个什么或者有何玄机。
看这种电影真的是坑爹。
身为高楼中的领班经理,不仅整日小心谨慎兢兢业业,还对下属员工苛刻要求不留情面,堪称职场中的楷模。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以为攀上金贵高枝,把自己加上全体员工的养老金交给一位金融大鳄帮助打理规划。
没成想,这位大鳄一夜之间变成金融诈骗犯,眼看被绳之以法锒铛入狱。
没有赚头不说连本钱也损失殆尽赔个底朝天,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催状况之下,还被上司抄了鱿鱼卷铺盖走人。
小爷哪受过此般羞辱,真乃岂有此理不可容忍,此仇不报非君子。
二话不说说干就干,拉起一帮落魄人马揭竿而起。
经过周密计划详尽安排,以三流小偷的技术和一帮晕头蒙脑的伙计们,展开了势如破竹般的偷窃行动。
翻箱倒柜没找到大鳄的两千万私房钱,却发现一辆价值五千万的纯金汽车。
飞来狗屎运的同时,最让人伤透脑筋的是如何人不知鬼不觉的把金车从顶层整出被警方封锁的高楼大厦。
一场紧张加搞笑的偷车行动就此毫无保留的全面铺开完美呈现。
影片汇集诸多喜剧、动作和犯罪的可看元素外加众星云集,永远囧事不断的本·斯蒂勒,恶搞黑马艾迪·墨菲,胆小如鼠的马修·布罗德里克,一脸呆样的迈克尔·佩纳,说话轻声细语的娘娘腔卡西·阿弗莱克,《珍爱》里如今更显富态的黑女孩加布蕾·丝迪贝。
如此众多各色名角在让观众尽情欢乐的同时,也一同跟着过了一把劫富济贫和惩恶扬善的瘾,尽管这是个在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电影一开始 那衔接紧密的桥段会让你充满期待 以为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有得爽了 结果它就像故意的一样 在每个你准备激动地地方泼你冷水它有机会成为经典大片 高智商犯罪片 内涵剧情片 甚至励志片 爱情片可最终它还是选择了烂片 好像这是它一开始就在追求的一样
劫富济贫的故事在电影里举不胜数。
《高楼大劫案》/Tower Heist (2011) 便是这样的一部片子。
Josh Kovacs (Ben Stiller)是一座豪华公寓大厦的经理。
他带领他的员工兢兢业业地为大厦内的住客提供一流的服务。
作为确保住户入住质量的第一线员工,他和他的手下熟悉该座大厦的楼层布局、运作流程和住户们的生活习惯。
大厦的顶层住的是富豪 Arthur Shaw(Alan Alda),他就像个和蔼可亲的长辈那样得到众多大厦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然而,在他那看似平易近人的表面背后确隐藏着贪婪、阴险和不择手段。
Arthur在预知金融市场即将崩盘的情况下,依然将大厦员工们的养老金投入金融市场,而同时将自己的投资套了现。
换而言之,便是为一己之力骗老百姓的退休金。
直到Arthur出逃被FBI拦截,以大厦员工为代表的工薪阶层才发现他们克勤克俭所存的养老金转眼间已经化为了乌有。
为此,即将退休的老门房差点轻生。
为了给众人讨回个公道,Josh伙同了一帮菜鸟准备盗取被Arthur隐瞒不报的巨额现金。
应该说电影的开头几分钟的镜头安排还算不错。
Josh和Author各自的房间布局、街区环境、衣着等等立马将美国贫富两个阶层的巨大差异呈现给了观众。
同时也很好地预示了电影中富人为富不仁,穷人诉求社会基本保障主题。
然而,随后的情节设置却让电影的质量急转直下。
这不仅仅是因为电影在叙事结构处理上过于忠实地遵循了好莱坞商业喜剧片的模式,从而显得有些匠气;而更重要的是因为电影未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和动作转换过程而造成。
比如说,Josh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员工,但他突然之间便爆发了,突然之间就决定要以毒攻毒了,突然之间变成了精通偷盗计划的策划人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人物身上。
尽管影片用棋局来解释Josh的布局,并为他和他的同伙安排了Slide (Eddie Murphy)这样一个盗窃培训师,但在Josh从一个普通人变成蜘蛛侠、蝙蝠侠之类动作英雄过程的前中后,影片没有设置任何铺垫和解释,从而割裂了人物性格的连贯性。
同时,影片中那些原本善良守法的员工们,也一下子都将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
为了取回自己被他人非法所为而丢失的养老金,便也开始采取非法的手段,而没有任何反思或担心。
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个个显得理所应当。
至于自己是否也践踏了法律,干预了司法公正,似乎已经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当了一回罗宾汉似的“英雄”。
更重要的是,电影对于穷人诉求公正社会的描述仅仅停留在了满足于个人财产完整的层面上。
只要他们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没有受到侵害,这群人便能心满意足地安于现状。
至于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似乎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了。
影片的结尾也许满足了人们对于劫富济贫的想象,宣泄了对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不满。
但不幸的是该片未能有效地表现出这样主题。
相反,影片却流露出了满足Josh等人当英雄的虚荣心的倾向。
因此,当人们在片尾捧着金子释怀大笑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本人反而无法产生一种认同感。
本来以为这是一部搞笑型的盗窃坏蛋家产的电影,没料到竟然来真的,拍得还挺认真,不马虎电影中的盗窃手法没什么突破性的创意,但却能一直吸引着人跟着剧情走,关心主角们的动向,为主角们担心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让观众有比较真实的体会,毕竟是一般般的普通人,不再是《十三罗汉》里面非常专业的国际大盗,和看这类高科技的团队合作电影是欣赏玄乎的手法不同,就像《三日危情》里看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师从网上学习怎么帮妻子逃狱那样,从始至终都让观众紧追不舍,关键时刻还凝神屏息,非常专注,也难怪它的票房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不过片中教主角们偷东西的黑人最后的做法和看到预告片里想象的很不同,这个就有点失望啦,描述得太浅,影片最后的慢镜头结局还挺欢乐的
没错,有“活宝”本·斯蒂勒参与主演一定就是爆笑的影片!
这次联手艾迪·墨菲主演的《高楼大劫案》你可以把它看成一部喜剧版《碟中谍》,整个影片笑料十足,几个具备一技之长的“混会儿”为讨回被诈骗的养老金上演了一出“不可能完整的任务”,近期必看影片强烈推荐。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前前後後交代噠很完整。
也不是很唐突。
而且明星陣容也沒噠說。
還有笑料。
很不錯噠一個故事。
很多細節想噠也很周到。
當然還有人物在關鍵時刻噠恐懼。
出爾反爾等等。
都非常噠真實。
就是搞笑版噠《十三羅漢》。
我個人也比較傾向於這種團伙計劃周密噠搶劫電影。
仔細琢磨很耐人尋味。
又不覺得時間過噠慢。
值得一看。
影片影射了前几年那个著名的美国诈骗犯。
影片中出现的那辆红色老款法拉利的型号是250 GT Lusso,出品于1963年。
这辆车在2007年的拍卖价格是230万美元。
几年后,买主又将车售出,这次的价格是1000万美元。
作为犯罪题材《Tower Heist》所展现的故事张力十足,并且配合着《The Hangover》式的反逻辑喜剧让影片更加值得回味。
单从故事构架看,主角设定为几个伸张正义的贼,很像罗宾汉,也有点张麻子的味道。
而故事梗概又从刚开始的平淡缓慢节奏调整到”从骗子手中抢劫“,无疑加强了故事的娱乐效果。
并且在影片45分钟后随着叙事节奏的走强,故事也更加具有可看性。
好莱坞从来都不乏新颖的故事题材和类型,传统的喜剧片现已无法让更多观众掏了钞票走进影院了,近年来由于《The Hangover》的成功,随之诞生了诸如此类的反逻辑喜剧,而《Tower Heist》将这一模式运用的淋漓尽致,在后半段偷车的部分,是本片最画龙点睛的创意,也是由于这种反逻辑,故事看起来有些荒唐,有些不可思议,才最给观众惊喜,有谁能说后半段的剧情不精彩呢?
抛开一切固有的逻辑顺序,只为单纯欣赏故事的趣味性和出乎意料足以让一部影片叫好叫座。
不知道为何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价如此低。
美国式的幽默。
5个老实人,加1个半职业惯犯,要去抢劫。
有临阵脱逃的,有突然叛变的。
但最后还是成功了!
很好看,很精彩,和合乎逻辑。
这种剧情,腻歪了……
一帮物业的人拿回自己养老金并把大老板送入监狱的故事,没什么意思,那辆法拉利倒还是很好看的
艾迪墨菲的表情太逗了。老戏骨了。
笑死了
。。。。比较无语
2-15
好无聊的喜剧片啊,感觉里面的人好笨啊,警察最呆子
Steven Spielberg
故事太老套
轻松一刻~~
就是喜欢ben stiller
拍的太无趣了,节奏大崩塌。前半段的酒店群象塑造还是有点喜剧的模样。从亚瑟那一段开始的走向就看得出编剧团的无可奈何,几位主演相互一块也没啥火花。只剩斯蒂勒和里欧妮少许刻意的爱情戏还有所看头。开展计划前那段长过渡也是没啥意思,最后盗的那一段也就是中规中矩,红艳的法拉利,设计的墙内保险箱和放在最显眼却又最安全地方的金子车。诈骗引发的平民怒,斯蒂勒依旧是那个深藏功与名的微笑演匠,入电梯和悬空钓时看着也很得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熟悉的配角团,少了点趣味,反转也在意料之中。
几个罗汉啊,杀富济贫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逼上梁山么?么?
2.5,鬼才相信这是真实改编。
本斯蒂勒严肃起来还是挺man的,墨菲则摆脱不了驴的阴影。整个片子都很好,结尾潦草,不想看大团圆但交代一下不行吗?很好看。
开始比较屎尿屁,但渐入佳境,掺杂了些《尖峰时刻》和《博物馆惊魂夜》的味道,蛮过瘾的
小儿科。
喜剧?皮笑肉不笑的喜剧,很难满意思密达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