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怎么说呢?
标签是悬疑片,猛地一看是科幻片,看着看着是悬疑片,最后回归到怀旧的伦理片,就比较困惑😂故事大致就是一个希望通过修改记忆而忘掉痛苦的过去,最后得到救赎的故事吧!
这个里面记忆操纵的方法是通过在沉睡中构建一个新的记忆来抹除原有的记忆,但是这里是为了让张辛儿忘却痛苦。
虽然是有这样的差异,但是人物前后性格的冲突并没有表达得非常的明显,而且这中间怎么说呢?
就是意想不到的结局,转弯转弯再转弯,本来你跟着他的思路,你觉得你探究到了一点点,但是下一幕他又告诉嘿,哥们儿,你猜错了。
就是总有一些我意想不到的转折,当然前期,虽然不是说多好,但是还是马马虎虎的,重点来了,后期那母女情深以及僵硬的人道主义光芒,堪称一绝,尤其是最后母女二人一起飞天,中间还有一个老鹰环绕着他们飞了一圈,并且发出来鹰鸣,我仿佛在看30多年前的老电影一样,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有了点怀旧的感觉😂
亮点回忆的穿插和时间的转换。
一次一次的记忆切割、张辛儿的回忆、董教授在记忆切割过程中的推理穿插在一起,悬疑的氛围足足的,也很烧脑,引人入胜,代入感极强,让观众不由自主沉浸其中,不自觉地脱离观影人的角度、站在剧中人的角度根据所得到的一切信息去看待这些事并进行推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理的难度,站在观影人的上帝视角推理出的东西,在观众不由自主转换到剧中人视角并沉浸其中的时候,往往就会被怀疑、推翻,观众会跟着剧中人一起产生新的疑惑,对自己的推理的怀疑会越来越严重,剧情不断的反转实在很吸引人,让人有追索真相的欲望。
小缺憾不得不提的是将近片尾时张辛儿刘梅母女相认时的场景,周围的景物逐渐虚化,母女二人相拥着,带着笑意飞上高空。
非常文艺的镜头,个人也能理解背后大约是张辛儿终于解开心结和妈妈相认了,达成了理想结局圆满的样子,但还是觉得有些突兀,着实让人懵了懵。
浪费时间,郭采洁台词功底太差太出戏。
各种5毛钱特效,剧本分裂的厉害,最后妈妈和教授的反转一点都不突兀,看了一半就猜到了。
几条线索乱得很不知所云,最后治好了郭采洁又安排三个助手见面导致记忆恢复太刻意。
说是科幻电影没有严谨的理论,说是悬疑又没有严谨的逻辑,特效道具场景一塌糊涂,真像小学生导出来的。
开头,几个变换的镜头,诡异的色彩,说实话还有点悬疑的感觉,有几个画面还有点梦核的感觉,这时候气氛还是可以的。
好,到这里为止还是可以的,虽然说那个切割我有点没搞懂咋切的,往哪一趟搞个透明板子就开始了?
之后就越发开始不对劲了,两个人去吃冰淇淋,以为他们要讲关于主角父母死因了,好,我竖起耳朵,讲半天讲一对男女的违法故事?
有点疑惑但还是继续全神贯注,好,事办完了,故事结束了。
我?
不是讲解谜团,你来这个,然后教授来反应了,你是谁?
女人轻轻一笑,我是主角的姨,你是主角她爹。
这下我懵了,悬疑故事还能这么讲,开眼界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十分不解,叹了口气,碰上烂片了,不过冲着开头姑且看完吧,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这部片子,结尾居然是母亲保护孩子强杀家暴丈夫,把我恶心坏了,期待半天的结局就这啊,四叔就一打酱油啊,前面铺垫那么多,最后屁都不沾是吧。
看到这里我已经吐血了,然而我还是低低低估了它,正当我以为这部片子要结束它罪恶的一生的时候,它又给我来了一记猛击,前面那些都是小意思,重头戏这才来呢。
女主一记,妈妈,直接打的我吐血三升,晕头转向,不,不会吧,没想到妈妈一生长叹,女儿,我对不起你啊,这下我已经面如土色,无法言语。
然后庄严音乐响起,女主与妈妈深情对视,螺旋升天,我鲜血狂喷,肝胆俱裂,全身抽搐,倒地不起。
已经倒地的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世上果然只有妈妈好。
所以这几把电影是从善良辅导员求冷面医生看病的故事,到良性姨母与负心男补偿孩子的故事,最后变成一家三口的爱恨情仇。
有一说一,这玩意能恶心的我一个月不想看电影,毫无逻辑,节奏混乱,主题不明,到最后我都没明白,为什么,女主要怕狗啊?
如果你想看到底有多烂,那你等手机可以看了再看,千万别费钱。
那个强奸的故事,能跑还回去扶别人,那个男的楼梯下来那镜头,旁边就是开着的大门,偏偏要往厕所跑,绝了。
不承认自己是妈妈,没人问她自己在那说自己整容了以为你认不出来,自己说不配做你妈妈,最后来了一个飞升,他妈真绝了。
不是演员的问题,导演就是一坨屎,全程一点逻辑性没有,乱七八糟的。
前段时间,第12届金扫帚奖名单出炉,郭采洁荣获“最令人失望的女演员”称号,实至名归!
郭采洁被称为是台湾小花,拍摄了多部颇具特色的影片,也贡献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若说郭采洁的演技自是没话说,演什么像什么,精炼的短发、犀利的眼神都自带灵气。
不过,或许是“体质问题”,郭采洁接演的影片大部分都是烂片,豆瓣评分平均3.0,在及格线以上的很少。
本以为《小时代》系列已经是史上最烂了,没想到《喜宝》获得了3.5的评分,《爵迹》3.8分,《下一任:前任》2.8的评分。
最新一季的《吐槽大会》邀请了郭采洁,全员吐槽她的电影烂。
不过演员在选片上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选上烂片也是无可奈何。
当然,有些演员有专业的团队帮忙选作品,郭采洁显然没有。
她更像是一个比较仗义的孩子,总是打人情牌,由于和郭敬明合作过《小时代》,于是不仅出演了“小时代”全系列,还参演了郭敬明的另一个烂片《爵迹》。
这一次,郭采洁带着新作品《记忆切割》归来,梗姐有幸获得了免费看片的名额,虽说拿人的手短,但梗姐还是想客观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豆瓣目前还没有开分,不过显然,这部电影也并非优质,预测豆瓣评分也不会超过5.0。
整体剧情的走向都偏于狗血。
前面开头的悬念设置得比较好,讲述一个由于童年创伤而患上自闭症的少女不断地想要自杀,她的监护人刘梅想要拯救她,于是请求刚刚研究成功“记忆切割”技术的动物学专家董教授帮少女完成记忆切割。
在少女的回忆中,童年的可怕阴影并不完整,她想不起来真相是什么。
为了消除自闭少女张辛儿对童年的恐惧,可以继续阳光乐观的生活,董教授利用“记忆切割”的方法,帮张辛儿改变记忆。
在张辛儿的记忆中,父母双方是被人枪杀的,他记得是四叔来找父亲还钱,结果掏出了手枪。
董教授为张辛儿重塑了一段开心的记忆,但就在张辛儿治愈之后,她发现了真相……
剧情也就是在影片的后半段日益狗血化,原来刘梅并非是普通的福利院志愿者,而是张辛儿的亲生母亲,她与董教授还有一段青涩的过往。
张辛儿也并非是刘梅和她印象中的父亲所生的孩子,而是大着肚子嫁给了那个酗酒吸毒的男人,张辛儿则是刘梅和董教授的孩子。
似乎这种悬疑剧最终总是要回归到伦理,真相也由一场可怕的枪杀案,转变成了夫妻矛盾,转变成了母亲为了保护女儿和自己失手杀死了丈夫。
当然,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存在了bug,如果是父母互相伤害然后双亡,那一切还解释得通。
后来凶杀现场只有父亲的尸体,母亲逃走了,为什么警察没有继续调查这个案子?
在张辛儿的记忆中为什么是父母都死了?
火化现场没有母亲的尸体,张辛儿竟然毫不知情吗?
问题如果深究,就发现剧本的漏洞了。
不过虽然剧本的bug比较多,但导演镜头拍摄得还不错,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张辛儿回到自己的住所,天花板上仿佛有细细的白色粉末倾注而下,这个白色粉末像是毒品,映衬了张辛儿父亲的职业。
这部电影是果靖霖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果靖霖扮演的就是董教授,他设计了董教授紧张就会眨眼睛的小动作,使这个人物变得鲜活了起来。
郭采洁的演技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将少女对外部世界的害怕演绎得很生动,败笔就是在于母女相认的桥段,看得让人出戏。
徐峥在电影里惊喜客串,只有打麻将的一场戏,非常短暂,正脸镜头也只是那一回眸,前后台词也不多,但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整体就围绕着三个人展开,也就是亲生的一家人,他们的情感和反转不足以撑够一个多小时,所以整体还是显得有些单薄了。
好在创意的高概念很吸引人,全片看着也并不无聊。
只能说,《记忆切割》这部电影还是有些中规中矩且套路满满的,希望郭采洁今后选角要慎重一些,不要只看自己的表演空间,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整体品质吧!
今天去看了«记忆切割»真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最开心的事情了,虽然外面下着雨,但是«记忆切割»治愈了我所有的不开心!
董教授先后为张辛儿进行了三次记忆切割,故事大结局张辛儿和刘梅母女得以相认,她们比谁把玻璃珠扔的远。
这两颗玻璃珠都是刘梅在张辛儿幼时送给她的,一颗张辛儿一直带在身边的,另一颗由于记忆混乱最终找回自己家后重新取得。
两颗玻璃珠被扔入水中,意味着这时的张辛儿已经解开了心里的结,有了坦然面对过去的勇气,如果把这两颗玻璃珠理解成张辛儿过去岁月里的精神支柱和回忆,那么这时认回了母亲、扔掉了玻璃珠的她,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常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一次一次的记忆切割,回忆的穿插和现实来回转换。
董教授的推理穿插在其中,怀疑、推翻,让人有追索真相的欲望,悬疑氛围足,代入感极强。
观看过程中,影片虽然只有90分钟,但细节却做的很用心:张辛儿家的柜子和绿色的玻璃珠贯穿全片;三次记忆切割实验室里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张辛儿去李家村看到的路牌的内容和实际上路牌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张辛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追溯记忆真相时挥洒的白粉,父母的长相被还原;刘梅藏身的柜子,也正是辛儿童年里被关的地方,记忆切割进行中都用了第一视角让观众声临其境的感受这个柜子逼仄狭小,代入感很强;妈妈教张辛儿的童谣,她始终只记得六句,在相认之后,妈妈为她补上了后面的部分,同时意味着张辛儿心里的缺失得到了弥补。
看到后半部分张辛儿的痛苦回忆,我哭得眼泪停不下来,一方面是因为影片的感染力强,“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个人做下的错事,后果却波及到了受害人和她的女儿,原来人的一生,真的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因为男方的过失而导致女方未婚先孕,却怎么也等不到男方负责,只好嫁给了别人,却不想遇人不淑,连年幼的女儿也要被迫协助贩毒,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的上学,对于年幼的张辛儿来说却是难于登天的奢望。
她也许什么都不知道,也许知道的不过是一角冰山,但她的痛苦却因为“爸爸”这个称呼而加剧,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亲近的人,被最亲近的人如此对待,心愿无法实现,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又亲眼目睹了父亲用枪恐吓母亲,母亲失手杀了父亲,回忆里呆呆坐着的张辛儿让人心疼极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想到了一些事引起了共鸣,“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遇到相似的情况总是忍不住物伤其类,最容易伤到人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他们给予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父母的手里握着最钝的刀,对孩子的伤害却最重,身上的伤会慢慢痊愈,但心里的伤却很难得到治疗。
虽然有很多痛苦的回忆,但就算以后真的可能会出现记忆切割这样的技术,就算它成熟了,我想我也还是会选择保留的。
痛苦的回忆固然令人难过,但我依旧希望自己的记忆是完整的,因为这样的我,才是真正的、完整的我,如果没有那部分记忆的影响,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宁愿在痛苦中活着,也不希望为自己营造一个真实的美梦,再真实的美梦,也不过是梦而已,也许总有被打破的一天。
《记忆切割》又是一部被我一个人包场的电影。
这是一部初看似是科幻片,中间误以为是悬疑片,最后是伦理片的杂糅型电影。
大致讲述了一个希望通过修改记忆而忘掉痛哭过去而不成的故事。
故事中关于修改记忆的方法——称之为记忆切割,和去年那部刘德华出演的电影《拆弹专家2》中的记忆操纵方法有些类似,都是通过在沉睡中构建一个新的记忆来抹除原有的记忆。
在《拆弹专家2》中这样做是为了重现塑造一个新的人格出来,而在这里是为了超越和遗忘痛苦。
因为这样的差异,所以电影没有把前后人物的变化作为戏剧冲突,而是试图在判断这样做在伦理上是否合适。
最后,电影的结论是,人不应该去修改过去,而是应该自己勇敢地面对过去,自我去超越。
这样的一种电影主题还算可以,只是电影的表现方法上不好,没有清晰地表现出为何这样的做法不合适。
而且剧情上有些矛盾。
明明女主角自己都知道是在做记忆切割这样的“手术”,但是最后却对自己被塑造的记忆又产生了怀疑,导致最后想起了不愿被想起的真正的真相。
这中间的转折逻辑,我是看不懂的。
这部电影唯一能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取景地芜湖了。
我感觉很有兴趣去一趟芜湖看看。
总之,这部电影我只能给5分。
《记忆切割》:虚实之间不过梦境 文/王珉导语《记忆切割》,乍一看电影名,还以为是高概念科幻片。
看着看着,不禁为这个暗黑的悬疑犯罪片拍案叫绝,直到最后画风斗转变成亲情片。
欣赏这部电影,不由得让人想起希区柯克影片中的象征意味,《记忆切割》中“蔡蔡是条狗”成为精神分析、符号学象征,在电影最后也被赋予亲情的内涵,像极了希区柯克影片《爱德华大夫》,因为童年阴影而深受精神创伤的患者,最终在梦的解析下洗清了杀人犯的身份。
剧情简介《记忆切割》讲述张辛儿在童年受到家庭贩毒枪击案的巨大心理创伤后,始终走不出记忆的阴影。
著名生物学家董教授对于记忆切割领域的突破,让张辛儿的姨妈刘梅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张辛儿忘记过去,刘梅死缠烂打董教授,求他帮张辛儿重塑这段痛苦的记忆。
张辛儿也愿意尝试第一例有别于动物的人体实验。
原本顺利的实验,却因试验员扮演张辛儿的父母穿帮而走向失控,最终失败,但张辛儿却和母亲得以相认。
正文希区柯克曾说:“我必须制造悬念,否则人们会失望。
”《记忆切割》同样带着很多悬念,郭采洁饰演的张辛儿怕狗叫,通过电影语言技巧给观众心理产生压迫,制造悬念。
张辛儿的姨妈在请求董教授帮忙拯救张辛儿的路上,看到一只狗被撞死,这样的意象和音效,在心理悬疑的运用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导演果靖霖不是依靠蒙蔽观众的双眼来制造悬念,而是尽量让观众处在全知的地位:张辛儿被董教授催眠,陷入水波深处躺着的梦境,她幻想自己变成小时候的模样,躲在柜子里看大人交易贩毒。
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成张辛儿的父母,寻找她。
当他们在欣儿面前展示那条黑狗说:“蔡蔡来了”时,张辛儿直接倒下被送医抢救。
影片可以说,运用狗这个道具制造悬念无处不在。
董教授异常吃惊:“怎么回事看到狗就晕倒”。
张辛儿的姨妈解释:“小的时候,她们家养的狗。
”镜头切成四个切面,观众仿佛跟随剧情而受到惊吓。
观众没有事先看到那只狗,所以无所谓。
因此无论董教授的试验员,假扮张辛儿的父母在屋里聊什么,观众都不会感到胆战心惊。
最重要的是张辛儿的父母被毒贩枪杀,狗才如约出现。
紧随其后,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讨论,张辛儿现在稳定下来,但是记忆混乱,人和狗分不清,这就是片名《记忆切割》的佐证。
这条狗堪称《记忆切割》最多出现的恐怖道具,“蔡蔡”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蔡蔡是谁?
张辛儿父母怎么死的?
张辛儿想回她的家,你为什么不告诉她?
”张辛儿的姨妈被董教授逼问,梦境让张辛儿头晕目眩,同时也伴随着张辛儿对父母被枪杀的惨叫声。
后来,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谈话中,好像想起了什么,董教授的眼角有个痣,他想起张辛儿被抛弃的母亲,原来董教授正是张辛儿母亲的初恋。
镜头聚焦于两人的对话,营造了紧张气氛。
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张辛儿被刺激罹患精神病,为了探究谁刺激张辛儿才能找到症结,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被董教授,和张辛儿的姨妈的行为牢牢吸引。
董教授诧异地问张辛儿的姨妈:“我还没弄清楚,蔡蔡到底是狗还是人?
”在回忆场景中,董教授认为徐峥饰演的四叔,也许是蔡蔡。
董教授一路跟着,心里又嘀咕:蔡蔡应该就是一条黑狗。
当他们再次通过梦境回到张辛儿父母被枪杀的现场时,呈现出窥视性视角。
张辛儿屏息躲在柜子里,试验员打开柜子的瞬间,张辛儿见到蔡蔡,抱起那条黑狗说:“蔡蔡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好可爱,乖!
”在某种程度上,摄影机就像在张辛儿的记忆阴影中开了一扇窗。
原来,董教授年少时的“风流轶事”,导致张辛儿的降生。
这种原生家庭的痛苦记忆,让一个孩子迷失、绝望、甚至想要放弃生命。
董教授通过科学的记忆切割,想要治愈张辛儿,最后得到新生,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故事,都值得肯定。
《记忆切割》最终揭示出母爱伟大的主题,为何张辛儿的姨妈,不顾一切求董教授治愈张辛儿,原来她才是张辛儿真正的母亲!
母亲这个角色是《记忆切割》的观众感到最好奇的人物,影片中不断强化她的存在,又在最后真相大白时给了观众最强烈的震撼,她整容为了张辛儿不受任何伤害,但却一直以姨妈的形象陪伴张辛儿的左右。
《记忆切割》重复利用许多镜头,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张辛儿的记忆场景,也是为了烘托最质朴的人性和最伟大的母爱!
不由得让人想起郭涛自导自演的《欲念游戏》,同样讲述用梦境治愈人的噩梦。
终日钻研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郭实(郭涛饰演),丧女后郁郁寡欢,与智能机器人为伴,却被好兄弟和爱徒觊觎科研成果,导致意外发生,使其沦为杀人犯。
为证清白,他重拾“化蝶系统”追查真凶。
层层反转后,却发现这其实是众人为了治愈他情感的一场梦境。
《记忆切割》像极了《欲念游戏》,也像《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是一部高科技兼具现实题材的亲情佳作,它告诉观众: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与人类亲情相提并论。
在母爱的支持下,世人可以战胜所有困难。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科学技术能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也能满足精神诉求。
但世间万物,都应该有自己回忆的权利,而不是被植入一个梦,看起来如《盗梦空间》《楚门的世界》般,伪装身份演绎别人的人生。
(影评原创,未经作者允许,私自将文章用于商业用途,一经发现一切法律后果自负。
)
真相大白后,张辛儿和刘梅一起站在船边,比谁把玻璃珠扔的远,扔的两颗玻璃珠,一颗正是张辛儿一直带在身边的,另一颗是她找到家之后找到的。
两颗玻璃珠被扔入水中,意味着这时的张辛儿已经解开了心里的结,有了坦然面对过去的勇气,如果把这两颗玻璃珠理解成张辛儿过去岁月里的精神支柱和回忆,那么这时认回了母亲、扔掉了玻璃珠的她,已经成为了一个正常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影片最后,董教授的总结也很发人深省:任何高超的科学技术最终无法战胜生物最原始的情感。
也许记忆可以被切割、被改变,但留存在心里最原始的情感是永远也无法战胜的。
正在看电影院只有10个人没人看后悔了
虽然开场五分钟就猜到了结局,但最后俩人直接原地起飞我是怎么也想不到的,真不愧是在芜湖拍的
最后芜湖起飞然后云端里的拥抱(顺便飞过一只鹰)真的是……年度最鬼畜。
郭采洁还挺适合这个角色,不过剧情也太套路了,而且很狗血很扯淡啊,郭采洁真的要变成烂片女王了?
至今仍没有放出评分的史诗级烂片
太烂了 导演的能力极差 第一部电影还敢用自己写的剧本 只能说胆子很大且盲目自信 全片逻辑混乱 台词极烂 人物极其矛盾 看之前还对郭采洁的演技抱有一丝幻想 现在彻底没有了 演的不像精神病患者 像个脑力有问题但会化妆的精致女孩 最让人不入戏的是刘雪华
闪爆了
感觉还是有点好看的呀这个确实很酷呀
1 是悬疑片吗?应该是 但是真的不知道它悬疑在何处 其它悬疑片主角受到的威胁都是别人 这电影独辟蹊径 只有小女主才是小女主最大的威胁 逻辑有创意但是有趣吗?。2结局 母女相认 抛开过去大团圆了,,这谜底 就感觉前面折腾的 很没必要 老女主 就说 小兔崽子 我是妈!你再找死 我拿凤梨打断你的狗腿!。
太牛了,这绝对是影史上最差的,触目惊心啊!
喜欢
打发时间还是可以看看!
最近感觉想看,如果觉得看过,快进一下有点印象,确实是3年前看过。(2024,11.5,8:16)
也给我做做记忆切割 回到看这部电影之前
分数全部给郭采洁的颜值还有精神病发作的那几幕…
一般般
两岸合作的诈骗项目,好!
不是郭采洁一星都没有
从此不再对郭采洁有任何期待,都是妈生的谁也不必受这份委屈
开始你以为这是个高概念科幻片,看着看着开始怀疑这是个多年前黑暗揭开的悬疑犯罪片,到后面画风一转突然又变了亲情片。导演兼编剧兼主演到底要表达什么呢?谁能告诉我郭采洁竟然还有人请,表演简直是一场灾难。刘雪华原本定位是个泼辣悍妇,住大酒店却要偷房间烂茶叶,为一杯茶跟服务员争吵,一会又掏出一沓钱,一会苦苦哀求求治,一会冷笑着威胁,一会衣着简朴犹如买菜大妈,一会风衣外套如贵妇人,最后演着演着突然就琼瑶剧上身变成了云端里的好妈妈。最夸张的是徐峥,一共2场戏,一场打麻将,一场杀人,虽然贡献了本片最好表演,但放到演员表第二也太过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