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简介,这是一部刺杀美国总统的片子,这类片子好莱坞拍了不知多少了,不过本片还是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个故事,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叙述,这种拍摄方式以前也曾经有过。
不过放在这么一个紧张刺激的刺杀总统的故事上,还是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保镖,记者,游客,总统,刺客,不同的人眼中,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往往第一段没交代的东西,通过第二个角度就明白了,然后又会留下一些悬念给第三段,这样丝丝入扣,剧情慢慢渗透铺开,很高明的让你的眼睛离不开银幕了。
刺杀是怎么策划的,刺杀发生时到底出了什么事,结局又怎么会这样,不看完全片,这些问题是得不到答案的。
再加上刺杀本身所具有的大众恐慌效果,两次爆炸和第一视角的追车戏,都让这部看似老生常谈的电影与以往的单纯动作片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作为一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的人来说,我挺欣赏这种拿美国总统开涮的戏的。
不过仔细想想,这片子却是为美国政治服务的。
一方面继续鼓吹了恐怖威胁论,另一方面片子里的总统形象也是菩萨心肠,甚至拒绝了参谋要求发动军事行动的请求,很能迎合一些反战派的心理。
既赢得了票房,又有意无意的宣传了美国的政治,这就是双赢。
有一点不解的是片中的恐怖分子,为什么不直接崩了总统呢?
当然,崩了也就没后面的戏了。
还有,这样一个组织严密的计划最后竟然为了避免撵死一个小女孩而失败了,前面那些描写恐怖分子杀人不眨眼的镜头难道是假的?
另外寒一下编剧的想象力,5个人加几个Sony公司的产品就瓦解了美国的总统保安系统,本拉登要是看到有多开心啊,anyway,电影毕竟是电影。
要是没有最后那段精彩的结局,我都快看不下去了,不断的重复轮回,看的人都烦了,我只是不断期望他能快点结束,也许是没有帅哥的原因,也没有我喜欢的明星,更加没有性感女郎,看的暴脾气都快出来了,完全与看源代码不一样的感觉,看源代码只希望男主可以拯救世界,看这个只希望大家全部快点死掉,总体来说就是重复的那段真的可以快进,不然重复看那个开头,真心想吐。
大家演技很到位i,枪战戏,大爆炸也蛮吸引人的,最后救下总统那一刻也让人松了一口气,在不知总统也被绑架那一刻,真心是没有心情接着继续,大反派死的太轻松了,应该再加点情节的。
惠特克的胖身材啊,跑的气喘吁吁的,除了一如既往的摇头晃脑的台词,以显得他很认真演戏,或者表示其强大的气场之外,再无其他。
唯一的帅哥还是个反派。
五个不同的视角讲解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
这样本来简单的故事看起来就有内容了。
真的太巧了。
据有路径依赖特征。
丹尼斯奎德大有赶上哈里森福特的意思啊。
如何把一个20分钟的故事,变成一个120分钟的电影,那么答案就是把这个故事讲6遍。
这部电影从留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去讲一遍故事,每讲一遍都多再加上些噱头,让观众有所获得,却又留下很多悬念,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独到之处。
第一视角:电视台,给了个大全景,最公众的视角,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能看到的情况,获得的信息。
第二视角:总统保镖,算是个总统近身特写,增加了一部分私密性,但仍被表象所掩盖,在故事结尾处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些悬念第三视角:恐怖分子的跟班,算是从侧面给恐怖分子做了一些交代,但是很模糊,仍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第四视角:普通目击者,虽然普通,他却从各个角度审视了故事发生的过程,充分的串接起了前几个视角的主要人物,并为后面的故事展开做了铺垫。
但返回头来却发现其实这个人物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导演非要生生的穿插些体现人性的画面,例如和老婆的通话,多少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第五视角:总统,这算是幕后的故事,人们所见到的其实并不真实,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给观众也留下道高一尺的印象第六视角:应该算是人物的全部出场,从恐怖分子的主谋,到实施的过程,以及那个有些牵强的结尾,并为前几个视角中留下的悬念也给出了解释,在处处却又显示着魔高一丈,要不是最终因为恐怖分子的运气太差,否则根本轮不到人民英雄出场的机会。
虽然故事很一般,但是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却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心,使大家的思维被画面中的故事一直带着走,情节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在观影中也容不得观众去多想象什么。
如果说这部电影能得到一点精神感悟的话,那就是不要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事情的全部,而盲目的作出判断,也许你在事实面前,不过是其中一个单一视角罢了。
我一直很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我认为每个电影都是在讲故事.故事有很多种,同样讲故事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我很喜欢穆斯林的葬礼,也是和Vantage Point一样的讲故事的方法.每次看到这部电影的11:59:57 PM 感觉很特别,也很激动.因为同一个事情讲故事人的却在各方面,各种角度去看..其实我觉得最后如果那个绑架者如果不顾那个小女孩,哪么他可能会劫持成功.因为所有的code都段了,仅仅是那个黑人拍到了那个女孩..说明那个人还是很理性的,起码作为司机的角色他没有迷失.他与那个黑人攀谈的时候,同样也可以看出,其实他的镇静..其实我觉得那个waiter 刻画得很少,仅仅是一条Make us proud..就让他显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一颗人体炸弹.我觉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也许狂热的人们就这样吧...Matthew Fox 在这里面演绎一个双重人格的人,但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依旧是LOST里面的那个医生,并且是身上有一个中文纹身的人(纹的是鹰击长空吧).所以他在这部电影里面,我一直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没想到最后结局变成这样.
我开始怀疑当今电影界是不是真的没有牛逼编剧了,黑泽明他老人家的那点压箱底的货一再的被徒子徒孙们拿出来炒冷饭,也不嫌腻的慌。
导演说白了就是想玩点花的,屁大点事用N个视角反复讲来讲去。
是不是给美国人拍的电影都得弱智点,我看是,在下不才,看到总统视角的时候小惊讶了一下,后面便再无惊喜了,是不是意味着对于观众中的大多数——肯定比我智商高——后半部电影就纯属扯淡了呢?
白白糟蹋奥斯卡影帝,惠特克的角色除了煽呼点人性的光辉我还真没看出点别的门道来。
本片主旨之混乱也是一大特点。
你要说拍成一部纯无大脑的动作悬疑吧咱也认了,就跟伯恩的身份似的,纯看个爽呗。
(咱也是伯恩饭,实事求是,伯恩要说思想内涵啥的确实没有,但是三部都是开创冷峻风格的牛逼动作电影)可导演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偏偏想往人性的光辉这方面扯,安排一个跟主线基本没啥关系的游客角色就罢了——且不论丫刚挨炸就又掂着摄像机一阵疯跑,还说帮助警察,你一个小老百姓拿个摄像机能帮什么忙,真是想不通。
要说恐怖分子最后就他妈为了一个小女孩把车搞翻了,整个计划都泡汤了,这他妈也太扯淡了。
那老大连杀手无辜的弟弟都不眨眼的毙了,关键时刻一个小女孩他倒手软了,导演你他妈到底在想什么?
真把观众当傻子么。
得了,又是一部反恐的电影,又是所谓的正义战胜了邪恶,虽然比不上空军一号那么夸张,总统也算反抗了一把,可惜打的是女人。
下次麻烦再拍一部讲述总统先生如何假装被俘深入虎穴最后里应外合一举捣毁恐怖分子老巢的电影,顺便再来点美国平民勇救阿拉伯国家小女孩的小插曲。
展现人性光辉嘛。
混乱,真是太混乱了。
就看到人跑来跑去,车撞来撞去。
好看,真是太好看了。
独特的叙事手法,五次倒带,五个不同的角度的演绎。
今年看到的好片子之一。
这是一部反恐悬疑动作片,聚集了大批二线明星:丹尼斯·奎德、马修·福克斯、福里斯特·惠特克、西格尼·韦弗、威廉·赫特等等,看得出其成本也是中等的。
现在要写出一个好的悬疑片的剧本是何其难,因此这部中等成本电影用了一个讨巧的办法:把20分钟内发生的事,从不同人的角度演6遍,每个新角度都能揭示一些新线索来层层剥开悬疑。
这样做比单一时间线来安排悬疑轻松得多,也比递归式的或者时间旅行式的悬疑片要省心的多。
结果显示悬疑效果的确不错,但是多人角度演相同事件也有两大问题:第一,总有相同的场景要出现6次,令人厌烦,毕竟这不同于《土拨鼠日》,相同的每一天都能随心所欲改变,而这个“还原真相”的电影只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广场庆典的人群。
第二,毕竟只有6个角度,那么多线索都发生在6个人身上交织着,明显是有太多的巧合。
巧合不是不能有,但是坑爹到本片的程度,尤以结尾为最,确实有点扫兴。
杀人如麻无恶不作的恐怖分子飙车时看到站在马路中间的小女孩还会紧急闪避,他们天衣无缝的计划就此歇x?
但是好莱坞的工业水准大体上掩盖了这些问题。
取景于富有异国情调的西班牙城市萨拉曼卡,各种枪战、追车、爆炸场景都见好莱坞驾轻就熟的功底,加上剧本结构营造的悬疑效果,本片还是一部能流畅看到尾的动作片。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7分之作?
我认为最多6,浪费时间。
特勤队都是猪队友啊,被一个恐怖分子以一当N的端了老窝,然后剩一个漏网之鱼一打二的报销。
我觉得完全可以认为男主带了光环就是全体的2N倍能量?
总统开始用替身最后一杠子敲倒女魔王,男魔王同时则在坏事做绝后突然良心发现的为了避开路上的小女孩把车开翻前功尽弃。
黑人录影蜀黍两次打电话给媳妇报平安,一次是枪击总统替身,一次是飞身救下小女孩以后。
真不知道她媳妇咋想的要和他保持距离。
最奇葩的是小女孩她妈真她妈没礼貌自己孩子被救了啥话都没有抱着孩子转身就走。
导演你就不能给人家多两句台词吗?
真的要一句是啊一句是哦?
整片魔王集团就像大力水手中的不顾一切但又没有原因的要抢走奥利佛的布鲁托一样行动缜密的干掉总统替身然后绑架真总统一路狂奔着说我们成功了!
男主开挂后就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分分钟把总统救了回来。
最终啥情况我是一脸懵圈…
近期为数不多的精彩动作片之一,不枉我特意买了一张精装D9. 这部电影有点象是"24小时"和“CRASH”的合集,前半部分集中在15分钟内,不同角度和人物的回放,这种模式对导演的控制能力和摄影机位的摆设要求还是挺高的。
片子的画面很干净,节奏把握的也不错。
就是谜底有点太早揭晓了,失去一点吸引力。
这部电影的演员大有来头,虽然是动作片,不需要太多演技。
不过,看看美女和帅哥,时间也很容易打发。
看得我都睡了要 完全没有必要的镜头回放 镜头回放的唯一作用就是耗时间
美国特勤局特工在西班牙市区繁华大街人行道上飙车也很恐怖分子好吗!!
什么玩意儿
好难看啊,前半段是多种视角对刺杀现场的反复回放,劣质手持镜头和大量重复出现的场景格调太低了,演到一半出现总统真身,被击中的是个替身,然后真总统也被袭击了,此后又是各种回放各种回放……真的看的很不耐烦好吗!哪有心情管你的什么真相!导演本是个很爽快的人啊,怎么会拍了这么一部玩意儿出来
很混乱~~设得局相当不错~可是收尾还草率了~~
没完没了的几个小时结局是垃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有点意思 视角不错 前面铺得比较开 结尾些微的有点为美国似的一厢情愿
从几个人的角度去拍摄,层层相扣,剧情十分饱满
新奇的手法,不过看这片子有如打炮,前面爽着,后面只是药力逞威…
应景~~放射性层层推进的结构赞~又见Matthew Fox的哭脸。。。
逻辑混乱,结局依赖于一个超级超级巧合
再好的情节来来回回的重放,也够人烦的了~~
拙劣的模仿,为了结尾再减掉一颗星
主体部分还是一线而终很普通啊,如果全片真能分为时间均衡的六段倒是真有亮点了……
头重脚轻莫过于此
枪战片什么的就是要一气呵成才给力.. 既然把胶片颠来倒去想弄个悬念推理什么的,那就不要满城皆是本拉登好不好..另外..缜密绑架被一小女孩连根拔起,狗血的是绑匪没了总统还在...还有DV老黑分裂的家庭找到了第二春... 不得不风中凌乱
狗屎结尾
悬念用这种遮遮掩掩,反复倒带,一点一点挤牙膏的方式来揭晓,简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结构太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