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在仓鼠笼里没完没了的跑,仓鼠无法选择,因为本能而奔跑,停不下来,是本片的核心。
人类把仓鼠关进仓鼠笼,因为人类物种更高级。
也有人类意识不到的“神”,将人关进封闭的意外空间,人类因欲望的驱使,即使在得知真相的情况下,也会选择不归路。
在这条不归路不断地奔波,可以给另外一个世界的生命带来能量。
每个循环空间会有个知道真相的幸存者,幸存者在结束循环时会在接到新任务后马上失忆,去一个新的循环空间。
每个循环空间将会由小红本上所描绘的意外行为开启:船夫落水,枪击中腿,打碎哮喘药,毒蜂蜇人等。
接下来人会在这个无限空间中相互伤害却又相依为命,最后在知道真相绝望之时却又都会选择继续活下去并且伤害他人而带着新任务进入新的循环空间,直到自己老死。
仓鼠是“神”的眼睛,不会衰老也不会死,是一切的见证者。
我翻看了前面的许多影评,有让我恍然大悟的,但也存在许多让我感到疑惑的地方。
起初最多的疑问关于新娘和老人的关系、这是不是类似于《恐怖游轮》的影片、仓鼠在这部影片中的作用以及那个在老人手里拿走仓鼠的孩子的身份。
最开始我的想法是拿走仓鼠的孩子是丹尼尔,然后那个新婚妻子是丹尼尔在盒子里照片中的女人,后来想了想,丹尼尔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逮捕了兄弟俩,而弟弟也确实是造成新婚丈夫药剂碎掉的人,所以仓鼠应该只是象征着他们逃不出自己内心的魔怔。
然后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整部影片的脉络,我将按照时间线来说明。
船夫的前35年在一辆永不停的火车上,后35年和红衣服前夫“鲁本”在竹筏上漂流,船夫死了,鲁本终于可以靠岸,然后后35年的鲁本找到了一辆红色的敞篷车接到了前35年的丹尼尔和他的母亲,后35年的鲁本和前35年的丹尼尔在没有终点的公路上前行,然后鲁本死了丹尼尔可以开着警车离开,离开的丹尼尔逮捕了兄弟两个并杀死了哥哥,后35年的丹尼尔和前三十五年弟弟奥利弗困在没有电梯的楼梯间里,然后丹尼尔死了奥利弗可以从电梯离开,离开的奥利弗成为了酒店的电梯员,于是后35年的奥利弗和前35年的新婚妻子在酒店里的扶梯里,直到死亡。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人物顺序:——鲁本——丹尼尔——奥利弗——新婚妻子——未知的孩子——我们不难看出,年轻时的他们没有因犯下的错误而止步不前,而年老后他们却因为某一件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小事而深陷梦魇。
奇怪的是,这场意外有种两个人都犯下了“错误”才会形成空间的感觉,因为空间看上去不像意外,而是有人操纵的,给了他们红皮书,并且告诉即将死亡的人警示下一个人不要忘记他们的名字,也不要进入我上面所加粗的名词:敞篷车、警车和电梯。
我们结合现实世界来看,这种猜测也算合理。
小时候的丹尼尔因为没有给妹妹带备用的哮喘器而自责,鲁本因为弄撒了继女的哮喘器使她痛苦并且因这件事和他的妻子离婚。
丹尼尔没有陷入这个困境继续向前走,娶妻生子就业,而鲁本却更加颓废,酗酒嫖娼最后在浴缸中割腕自杀。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老年鲁本的愧疚长大的丹尼尔是一名警察,他追捕奥利弗兄弟时失手对哥哥开枪,本不想开枪的他因为这一枪变得神经敏感,恰巧碰到老婆和隔壁老王双飞,直接一枪崩了老王,出狱后的他已经很老了最后上吊自杀,而奥利弗也因为供出了哥哥心生愧疚,认为是自己害了哥哥,但生活没有止步不前。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老年丹尼尔的愧疚出狱后的奥利弗找了一个酒店电梯员的工作,他遇到了一对新婚夫妇,他失手弄掉了交给他的背包,丈夫因为被蜂蜜叮咬而急性过敏,需要的药剂被打碎了,新婚妻子如果不开口奥利弗不会走出电梯帮他们提包,所以妻子也就是片头和片尾出现的婚纱人。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老年奥利弗的愧疚片头的老夫人和片头的新婚妻子是同一个人,都穿着意外发生当天的婚纱,按照推论,从她身边跑开的孩子,应该和后35年的新婚妻子有联系,因为主要陷入人是她。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婚纱人的愧疚。
“如果你引起了一起意外,一样的事就会发生在你身上。
” 这是即将死亡的鲁本告诉丹尼尔的话,并且告诉他,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在真实世界的对立面,他们所能够做的,是为真实世界的他们提供快乐,此外我们还从片尾知道,他们都已经自杀了,由此可以推论出“这件事”在双方心理都有负担,但年老者因为迟迟走不出来而被压塌,年轻者则走向下一方向。
所以说,当年老的奥利弗和年老的鲁本交织痛苦时说的“35年的迷失不存在”是真的,镜头给了《混乱的时间》这本书几次镜头,大概就是想告诉观众,我们看到的时间的流失是假的,真正的时间不在这里。
整部影片 让我 恐怖的 不是没有终点的公路,也不是爬不完的楼梯,而是每一位 逝去者在最后 一刻 醒悟时口中 所说的 “他们”,他们需要转述的警告,以及他们手中那本红色的,关于“遗忘者”自己意外的那本红皮书,上面画着这个意外要如何的发生。
恐怖是 因为说出警告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和自己存在渊源的上一位逝去者,恐怖的是当他们选择抛弃警告后陷入下一意外的控制感,所以——他们是谁?
这部电影不是什么无限轮回的电影,影片最后已经很明确的讲了,真实的人们生活在外面,逃不出去的只是他们的心灵。
电影里面主要有3个人物,红衣胖子,警察,懦弱弟弟。
红衣胖子的后35年和警察的前35年纠缠在一起,警察的后35年和懦弱弟弟的前35年纠缠在一起。
红衣胖子真实的人生轨迹影片已展示:公路之后和警察妈妈发生争执,分手,酗酒,堕落,自杀。
他的心灵其实一直困在了公路那天:他认为是自己给小女孩喝可乐引起过敏,之后又打碎了小女孩的药导致警察妈妈认为他笨手笨脚,从而产生争吵,引发分手。
虽然真实世界里他过着自己逐渐堕落的人生,实际上他的心灵一直困在了公路上的那一天,一直到他死,整整35年。
警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影片最后展示的他前35年的真实人生幸福美满:恋爱,毕业,学习射击(当警察),结婚,生女,合家欢。
可是他前35年的心灵也有困境:他一直在自责当天为什么没有给妹妹带备用药。
每天爬上山头,不停的扔药,不停的自责。
警察真实的后35年人生是:开枪击伤哥哥,抓住兄弟二人,回家发现隔壁老王,开枪,坐牢35年,出狱,自杀。
警察后35年的心灵一直困在了楼道里:为什么要开枪击伤哥哥,这次开枪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的心情和心境都已改变,从而在回家之后直接开枪杀人。
如果从没有开过枪该多好啊。
懦弱弟弟的前35年真实人生是:和哥哥一起被捕,忏悔,恋爱,结婚,合家欢。
但他也有自己的困境:是他向警察坦白了一切,之后警察追捕两人时哥哥又挨了一枪,他哥抢商店肯定要蹲几年,这都是他前35年自责的原因。
警察逃出前35年的困境是红衣胖子临死前说是自己的责任,这很可能也是现实中胖子临自杀前对警察的宽慰,而不让他上警车是困境中的一个隐喻,其实现实中胖子表达的是年轻人的困境只是微小的,每天起床他们依然快乐,而老人的困境会追随终身,直到死亡。
这也是警察临死前对懦弱弟弟的忠告:宁愿被年轻时的小小困境所一直烦扰,也不要进入更大的困境,因为老人们的困境会追随至死。
————————————补充一下:现实中的小女孩和哥哥都没有死,所以影片告诉我们的是警察的前半生,弟弟的前半生,其实都是年轻人纠结于的一些小事,常年翻出来自责一下,之后还是可以走出去,继续幸福的生活。
而胖子的后半生,警察的后半生,纠结的其实还是小事,因为胖子就是那么笨手笨脚,即便没有公路上的事,警察妈妈还是会和他分手;警察即便没有对哥哥开枪,回家还是可能杀人;所以影片要表达的是老人很难走出自设的困境,最后现实中的他们都是以自杀收场。
胖子自杀前应该忠告过警察,但是警察忘了,他的后半生依然陷入自设的困境无法自拔,等他要自杀的时候终于想起那个自杀的胖子,于是他又给了弟弟一个忠告,但是很明显,弟弟的后半生又将陷入另一个困境。
《意外空间》,在没有出口的空间里讲述人性。
35年一循环,也是人一生中最值得拥有的时光,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导致迷失自我,造成终生遗憾。
电影手法不算新颖,可是讲述的哲理却值得思考,当生活发生爆炸时,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放弃,还是选择按下“电梯”或走进“警车”?
电影最后阐述了,无论怎么选结局都是一样,区别在于是选择自我独自毁灭还是带着身边的人一起。
老人用一生的经历给予我们忠告,而很多人再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对与错,而得不到的终究还是得不到。
1.20.56 意外空间35年 在这里 跟你一起 可这不算浪费时间 因为这都不是真的 我们也不是 我们在真实的反面真实的你和我都在别的地方,一个真实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很快乐,而我们被困在永远的地狱中。
我们之所以有意识也能动,就是为了产生出能量和快乐,让另一个我们生存下去,那才是我们在的地方,真正的世界。
不只有生理运动才重要,情感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人的牺牲云唤醒事故。
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35年,他们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会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开心。
由于生理和情感上的推进,我们从这里离开,可是老年人由于无法再享受,就会永远被困在过去,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真实世界中,年轻人比老年人要更快乐。
因为我们会走出这里,写下你是谁,不要到警车里去,不要走进电梯,帮帮我。
帮我改变这一切,等你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就会后悔了。
像我一样后悔,现在我记起了一切然后告诉你。
每一个从循环里逃出来的人都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每个人在听完忠告后都经历了一段挣扎,最后无法抗拒离开的召唤。
如果是你,你是选择逃离还是继续呆在循环里?
不抓住这个出口,也许就一辈子留在这里,像上一个人一样死去。
其实公路那段是最可以完整一生的,有车有取之不竭的便利站有一家三口有一大片草原和植物,为什么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而平行世界里其他的你,难道结局会比现在的你更好?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这电影要干嘛诶…
草草看了下影评,大家都在认真分析剧情,甚至也有人说爆炸让两组人进到了平行世界,外面的人的生活是真的,还有心理困境之类的话题。
我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寓言片,或者哲学片。
这么说吧,没有人会去追究伊索寓言里那些狮子、牛马、青蛙之间的故事哪些是逻辑的,哪些是荒诞的,因为那些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些道理,而不是单纯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掉进剧情里反而不容易理解电影想传达的内核。
当然,这部片实在太厉害了,情节本身也有很多值得反复品味的地方。
先放一个序列说明
手机上的Note随手写的,不太整齐,大家随便看一下,我会仔细说明。
我来说明一下,这部电影中一共讲了4个序列的故事,第一个细节不够多,但没关系,逻辑足够清楚,第四个序列只写了个开头电影就结束了,也没关系,逻辑是一样的。
只要理解了这些序列之间的逻辑,不光是下一个序列,列无穷个序列下去是一样的。
这几个序列是有联系的,但也不见得是必然的,这是电影标题incident想说明的一点之一。
这点要提前说明,即:每个人物的命运彼此纠缠,但这是意外导致的结果,不是必然,也就是说,和每个人物命运纠缠的也有可能是别的一些人,不是电影里写的那些人,主要取决于发生的意外是什么。
根据刚才的表格,我来按次序写一个详细说明。
序列1 渔夫序列 年少时的罗伯特和渔夫一起度过了35年,渔夫失手导致了罗伯特朋友的死亡,而罗伯特因为朋友死了自己活着感到很自责,渔夫死前告诉罗伯特,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写在小红本上(这是隐喻1,后面会做详细说明,也是因为这些隐喻,我认为这是个哲学片),同时他拿上竹片(隐喻2),好提醒自己。
而且千万不要上红色的大篷车(这是隐喻3);序列2 罗伯特序列 年少时丹尼尔和继父罗伯特,妈妈,妹妹一起去海边看望父亲,罗伯特失手搞坏了妹妹的哮喘器导致妹妹死亡(又一个过失导致死亡),而丹尼尔没有带上妹妹的哮喘器,一直很自责(和年少罗伯特相同的自责),和罗伯特一起生活了35年,罗伯特死之前告诉丹尼尔,不要忘了自己是谁,把名字写在小红本上(隐喻1),丹尼尔带上了自己的纸牌(隐喻2),同时罗伯特告诫丹尼尔尔千万不要上警车(隐喻3);序列3 丹尼尔序列 年纪最小的奥利弗在警探丹尼尔的威胁下承认了哥哥的罪行(应该是兄弟俩一起犯下的),丹尼尔失手打伤了哥哥导致了哥哥的死亡(第三次过失致人死亡),奥利弗对哥哥的死亡感到自责(又是自责!
)大概也有出卖了哥哥的自责成分在里面,奥利弗和丹尼尔一起生活了35年,丹尼尔死前所说的话和罗伯特的叠加在一起,很长的一段对白,这部分放到后面说,和前面一样,丹尼尔告诉奥利弗,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写在小红本上(隐喻1),一定要记得自己的名字(隐喻2);千万不要进电梯(隐喻3);序列4 奥利弗序列 新婚的年轻夫妻,坐进了实际上是奥利弗但名牌上写着卡尔并称自己是俄罗斯的lobby boy的电梯,奥利弗出来后放出了不知道哪里来的蜜蜂,蜇到了对蜜蜂过敏的新郎,奥利弗有意摔碎了包里的过敏药,新郎看上去也快死了,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了,但可以推断,新郎是新的过失致死受害者,新娘一定又会自责,从片头片尾出现的老新娘,大概可以推出,新娘也陷入了和之前一样的循环。
在这4个序列中,每下一个序列的加害人,就是上一个序列的间接受害者(因同伴死去而自责不已),而这些间接的受害者又变成了下一个序列里的加害人,这种地狱式的嵌套齿轮将像永远机一样无休止的运转下去。
接下来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讲一下这些齿轮是如何通过一个小关节同时运转然后再也停不下来了的,这个小关节的标志就是那一声爆炸声,只要爆炸声一响,就像地上开了一个洞,所有人会一齐掉进这个深渊,也就是意外空间。
那么这声爆炸到底代表什么呢?
我们先回到片中虽然繁多但其实归类起来只有两类的元素,一类是记忆元素,一类是忘记元素
回到这张图,不论渔夫,还是罗伯特,还是丹尼尔,死之前都苦口婆心告诉间接受害者,不要忘记,并且间接受害者也都拿了一件和事件有关的东西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可当他们一进入忘记点,就会响起爆炸声,并且无视那些提示。
当罗伯特开上了红色大篷车,他拿起小竹片想不起来是什么,一把扔出了车外; 当丹尼尔走上了警车,他后来在楼道里看到儿时珍爱的袖珍扑克牌也不以为然一把撕碎;当奥利弗走进了电梯,穿上写着卡尔名牌的制服,一改曾经那个胆小懦弱却真实的男孩,完全一副狡黠奸诈的样子,放出蜜蜂时毫不迟疑,心狠手辣。
那么那一声爆炸到底是什么呢?
罗伯特死之前对丹尼尔说,说着丹尼尔对奥利弗说的同样的话,说我一直想告诉你一件事,可总也想不起来,现在我想起来了,我也想起来我是谁了。
罗伯特说自己前35年和渔夫共度,而后35年和丹尼尔在一起,从罗伯特一开始和丹尼尔一家一起相处的状态也能看出,开车上路之前的罗伯特和后来闪回里那个酗酒、嫖妓、打架的罗伯特完全不一样,转折点就是开红色大篷车。
同理丹尼尔,他在和罗伯特的35年中,每天坚持自己煮饭,不吃垃圾食品,爬山怀念妹妹,扔哮喘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那样的困境中依然积极生活,和后来在闪回中与人勾结,打死妻子情妇也完全不同。
同理奥利弗,一切井井有条,坚持健身,每天洗净换衣,甚至还坚持信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丹尼尔,在罗伯特那个序列中是个奋进的年轻人,而到了奥利弗的序列里却只是一个一无是处除了制造粪便的臭老头。
这一系列是什么意思?
那一声爆炸是什么意思?
每个前人的告诫是什么?
小红本是什么意思?
片中反复提到35年,有些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说法罢了,不!
并不!
我认为35年才是关键。
35也许是一个隐喻,但在这部电影里并不是,欢迎大家讨论。
35指的应该就是45岁,罗伯特和丹尼尔遭遇事故那一年都是10岁,加上35,应该就是45岁。
当爆炸声响起,意味着片中的人忘记了以前发生过的一切,以前发生的一切是什么?
不是具体某件事,而是少年和青年时期即便环境艰苦也积极生活努力奋斗的状态,并且会把曾经的自责变成一种动力,时刻不忘。
就是丹尼尔每天扔的哮喘器,他再也不会忘记给妹妹拿哮喘器了。
就是奥利弗规律坚强的生活,他再也不会屈服了。
而人(有些人),有一天会忘记的,忘记自己青春时曾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不要做那些让人讨厌的事。
可有一天,就是会全部忘记,还是丹尼尔,他扔下了他的牵挂,他坐上了警车,剃掉了头发,从形象上我们可以推测离他进入安全通道没多久,爆炸声响了,他在衣领间摸到了碎头发渣却已经忘记了发生了什么,所以马上犯了新的错误。
人在青春的时候会有深刻的痛苦,会记得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也会记得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后果。
可人生是很无聊的,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走上流水线,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别人一样,工作、成家、生子,这些痛苦是更大的痛苦,虽然大,但很钝,没有尖锐的疼痛,但会让人忘了自己的来龙去脉。
很多人到中年的人,都有着相似的麻木,相似的迟钝,相似的不以为然,四十多岁时尤为明显,所以导演才会选择35吧,45岁一定是人刚刚开始沉沦没多久的年纪吧,因为在那之前,还要为生活手忙脚乱,大多数人到了45岁,不论家庭还是工作还是自己,都进入到了死水一般的生活中,对那些忘记了青春的朝气的人,更是如此。
人是会忘记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尤其是过了30岁,你真的在忘记或者无视青春时让你痛苦或拼搏的一切。
那一声爆炸,意味着那些精神不够强大的人,忘记了过去对自己的承诺,开始下沉,成为一个自己痛恨的人,对老罗伯特们而言电影描写的恰恰就是沉沦后的地狱。
而小丹尼尔们也一样痛苦?
这并不奇怪,因为青春总是痛苦,谁的青春不痛苦呢?
虽然痛苦却充满着希望。
这也正是老罗伯特对小丹尼尔说的,年轻人还有机会,而老人们来不及了。
是真的来不及吗?
并不是,而是人年龄大了之后就有了思绪的惰性,不会,也不可能像青年人一样奋进。
那些自始至终都努力生活的人,哪怕老了,也有一颗青春的心。
小红本是什么呢?
小红本就是人生的剧本吧,这里我也不是特别肯定导演的意思,在我理解,一定要在小红本上写下名字,就意味着不会忘记,如果没写,那么表示已经忘记了,人生的剧本就会按逻辑自己写下去,incident虽然是随机时间,但是发生是必然的。
而另外两个隐喻,我在表格中其实已经写了,隐喻1的隐喻是人生中那些令自己痛苦奋进的事件,而隐喻2的隐喻是指一些彻底沉沦的瞬间,一旦开始沉沦,对于有些人,可能就是永远的沉沦了。
好了,说回到incident的含义,为什么叫意外呢?
因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的确是意外,不是预谋,就像坐公交车被猥亵,就像出门被偷钱包,是随机的。
Incident有两个含义,1.年轻人在incident里一边自责一边成长着 2.这些incident是那些忘记了的中老年人导致的。
(这句我好朋友已经提前发在短评了。。
)按这个逻辑,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一个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个老东西猥亵一个女孩子,他没制止,(开始分叉):A他很自责,年轻时一直很有正义,结果老了他忘了以前的一切,他也开始在公车上猥亵小姑娘;说分叉的另一边B被猥亵的女孩子很生气,也自责没保护好自己,然后一直更加自重的生活。
可老了她忘记了年轻时的自己多么自尊自重,就坐到了不让座给他的年轻人大腿上。
循环往复。
这个电影最可怕的就是导演把那类精神不强大的人的一生分成了两部分,前半生在痛苦中奋进,后半生在痛苦中沉沦,直到死。
真的是很深刻的一部电影,也是一部人生寓言,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努力的原因,即使每天吃外卖,没完没了加班,有了肚腩,也不要成为一个讨厌的大人,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千万不要忘记。
关于仓鼠,我说一点我自己的见解:我就说三个出现仓鼠的部分,别的可能还有,不过只要掌握了逻辑,出现再多次,道理都是一样的。
第一个是1:01时,仓鼠被老新娘攥在手里,一个小男孩走过拿走了仓鼠;第二:1:30后丹尼尔开车离开罗伯特他们困住的意外空间,仓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第三:影片快结束时,卡尔扔下了新郎的包,一只仓鼠关在透明的盒子里,随后发生了一声巨响,新娘说新郎对蜜蜂过敏,可以想见,接下来就是卡尔的意外空间。
通过这三次,仓鼠在笼里或笼外的描写,我认为仓鼠是意外空间的一个暗示:当它在笼子的时候,表示人们进入了意外空间的故事;当它在笼在外的时候,表示这部分关于意外空间的故事结束了,大概是对观众的一点提示。
很少有影评特别会写到仓鼠,可能大家和我第一次一样,没有把仓鼠出现的时间点和意外空间发生的时间点联系起来。
大家一听要听劝呀!
吃太胖会被宰掉哦!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看到评论里很多人说自己35岁之前的情况感慨万千,但是这部电影讲的绝对不是年轻人的心态。
年轻人在面对意外面对至亲死亡时,总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满怀希望继续生长,而老年后再次面对意外,却自暴自弃直到自我毁灭。
我想电影想传达的意思,应该是:同样是坎儿,你在年轻时碰到就可以健康的生活,积极的生活;而为什么,到了年老时碰到了另一个沉重的坎儿,你就放弃了生活呢?
而你放弃生活的态度却是下一个悲剧的导火索。
人,即便到了人生的后半程,依然要满怀希望,因为只有你满怀希望才能打破这个悲剧的循环,让下一代年轻人躲过那命中注定的沉重的坎儿。
我现在还没有到35岁,所以我在生活中经历的痛苦磨难不会打败我,我都认为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但这部影片提醒了我,即便到了年老,即便那时生活依然痛苦磨难,我还是要满怀希望,好好的生活下去,也给我的孩子带去希望,让他也好好的活一生。
人生的整体包括空间和外部,姑且如此理解吧。
但他是一个整体,无法被分割,被封闭在空间的那些人即是有过的经历,意外,情绪,体验。
而外部则是真实的人生,相互影响。
内部里的东西又具备着经验与教训,背负起来封闭起来不遗忘它,可以不断提醒,反省自己。
从而使外部的真实人生能继续在警醒中生活下去。
但背负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疲倦与厌恶,犹如陷入一个迷局无数年。
偶尔记忆起,有了警告又如何,给你警车和电梯选择能够离开,你如何面对呢?
离开封闭的空间即是代表忘记曾经,换来忘形和抛开从前,享受选择逃避的那份轻松。
但不幸的是,忘记曾经的经验与教训还有警示,外部真实的你却必然会重蹈新的更大的覆辙。
如果丹尼尔能永远在封闭空间里每天重复牢记忘带妹妹哮喘机,每天上山丢一瓶药提示反省自己的谨慎,在现实里会有枪击嫌疑人兄弟中的哥哥,和击杀奸夫那份莽撞吗?
遗憾的是他做了,被封闭的东西挥发不去,不断重复,因为那代表悔恨代表不甘,因为他忘记了,忘记封闭空间里的那些教训与警示的他坐着警车离开了,牢记了人生曾经前35年的自己放开了以前的那些警示离开了。
片中更加残酷的是,年轻的人,在封闭和背负某些曾经和记忆的时候,会比较轻松,宛如在楼梯间运动和健身以及有序的生活,因为外部还能一定程度的承受。
而年老的下一个35年,你未必背负得起这些记忆这些悔恨与教训,你会颓废,你会痛苦,会煎熬到直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没人能逃避,没人能,出口就在眼前,你选择继续背负曾经的承重,一遍又一遍日复一日重复时刻提醒自己,还是服从忘记带给你的那份轻松,那份诱惑逃出去而陷入下一个记忆和空间呢?
结果很悲哀,我们的选择最后都是一样的,其实没得选择。
幼年的我们成长到现在,那些曾经每件在当时我们认为足够带给我们提醒和反省的经历,那些我们封闭在内心的教训,如今你还记得吗?
应该只能记得最近的吧?
为何我们总是选择叛逃,其实他们早告诉了我们不要忘不要逃,可这是人性,也是人必经的悲哀。
如果你一定要我客观的讲出被封闭的是什么,在我的理解,是外部真实生命中所处的当时,人和人,人和事交集所产生的情绪,情节,内心烦恼的包袱等等。。
有你的,也有当事人他们的。
比如,在片尾我的理解是,35年后的奥利弗,已经在精神上和内心彻底放下了当年连累哥哥受伤的情绪和那些困扰,而在现实中,他来到一家宾馆当了服务员,可在为顾客服务时,内心不满唠叨的情侣,摔坏了顾客的背包,可里面有着新郎重要的药品,懊恼,歉意,后悔,自责等新的情绪产生了,心中的包袱又产生了,新郎的情绪,新娘的情绪也产生了,封闭的空间又再开始。。。
(另外说一句,这样的片子才7.5分?
我真的没有看错吧?
)
1.善于听取有经验的人的警示。
2.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3.生命在于运动。
4.不要贪图捷径,否则会再次陷入深渊,并连累其他人。
5.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也会引起无法挽回的后果。
6.不要一直过于自责,否则会导致丢失自我,饱受折磨。
7.再正面的人物也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
8.无辜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
9.意外是无法预料且无法避免的。
10.送上门的机会往往不是机会。
11.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会接受,同时也不要一直沉溺于无法挽回的事,要好好享受生活,珍惜当下,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
12.人需活在当下,不要沉溺过于的痛苦。
13.制止也依然会发生,注定要发生的事情再努力也早晚会发生。
14.每个人物的不同选择象征的是前后半生的生活态度不同。
15.老年人面对意外易产生消极情绪,但也会向后辈传授人生的经验。
16.经验的限制会使人不可避免地走些弯路。
17.未来的人生取决于自己。
18.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取胜的关键。
19.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记得自己是谁,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不要上警车,不要上电梯的意思就是维持现状,另一个自己才会一直快乐。出去的话人生就进入急转直下的后三十五年了🌚🌚
剪辑版。以前找循环时就有看过这部的安利,当时标注了想看。这里呈现的继父等人油腻和丑陋的一面倒是也很真实。算是无限加心理恐怖加文艺吧
又是死循环,各种封闭空间里上帝虐人虐得不要不要的。比恐怖游轮好的地方在于,找到了一个死循环轮回传承概念,述说了一个一念成魔,害人害己的主题;不如地方在于,观赏性差点。不过好歹是部有想法的电影,总比天天看国产俗套喜剧要爽很多。话说,连墨西哥电影什么时候都变得都这么高大上了……
用细节推理和谜团揭秘看来片子不算烧脑,它的空间架构和设置点面其实非常明朗,想法来自《迷失》,紧抓住关键线索和人物就能揉捏出一场好戏,在悬疑铺成和线索排放上加强些,在人性思索和无限欲望中边做探讨,质感和精良度就会立现,电影坏就坏在结尾处自乱阵脚的解释篇幅,拖垮节奏气氛还显力不从心。
很好看,略烧脑,就是一个循环加另一个循环,一个能出去的人失忆了然后坑害下一群人,然后继续循环,细思极恐的类型
垃圾,被我看成了喜剧片
人心中的哈姆雷特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墨西哥的电影,循环循环再循环。之前看过《恐怖游轮》、《土拨鼠之日》、《罗拉快跑》、《忌日快乐》、《有完没完》都是讲述的这种循环循环再循环的故事,这些电影都和这部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意外空间》有种科幻的色彩。
好看,但没有意思。
终于看懂了,就是三个倒霉蛋,一个死了,一个被囚禁35年后死了,一个35年后再找俩人儿递接力棒的事儿!
被困楼梯多年后,一个瘦骨嶙峋身体孱弱,另一人坚持健身规律生活,这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启发,是坚持健身,还是坐以待毙,消极挥霍身体,人在老了之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在传达惊悚奇幻的同时,带给观众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看到评论里说,比《恐怖游轮》还要精彩的"无限循环"电影,让我产生了浓厚兴趣。确实些许烧脑,看完查阅一番后也有那种"哦~这样啊~"的感慨,却没有回味无穷的欣喜与钦佩。总结了一下还是本身的电影感太粗糙了,立意是不错,但没有高超的电影技巧支撑起来。(影片营造的绝望感还行,可是配乐太差了。)
西绪福斯之心意,阿特拉斯之见外。
拍得还挺有意境的。强迫症可能会活得更久。
拍出神经质的感觉了,有点大卫林奇的意思
寓意可以,本来是个开环的循环,非要新娘到小男孩硬扯上闭环循环……bug喽
非现实世界的意外空间是无限循环的脑洞,现实里,年轻时敢于直面诱惑和挑战,奋不顾身,到年老时,丧失希望、逃避现实的人生一如死水停滞不前。年轻时是理想主义者,年长后趋向保守,还是都跳不出人生大循环。发人深省呐!我这就去锻炼。7.8
2020新冠打卡~好无聊的。能不能把故事讲清楚。
看完想健身系列
所以你在电影市场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墨西哥电影。一心想着炫耀自己那个“连线”“循环”梗,连基本的叙述手段都没有;所有自以为看得懂的分析,都是下载之后一遍遍回放的结果。但是请记住:电影是影院里的消费品,你至少要确保观众坐在椅子上一次性能领略你的大致主旨。——什么?影史上有些伟大作品确实需要多次重温才能领略?我知道我知道,炫你妹呀炫;关键是你觉得这部会进入“伟大作品”俱乐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