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想写一下这个话题了,昨晚看完第七集,感觉到陈宇的人物形象随着剧情展开更加立体起来,今天记录一下。
《冰雨火》的开篇,是陈宇惊梦中醒来,梦的内容是他和乌镇风在雨林里追逐和被追逐,导演巧妙地利用一场梦,同时联结三年前和“现在”,三年前,陈宇是一个因疏忽犯错,又私自出境的冲动小警察,现在,陈宇是已经有三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派出所小民警。
这里惊梦中雨林的危险阴暗,和下一个镜头,站在阳光下破案的陈宇形成很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以说寥寥几分钟,已经交代了陈宇的心,一面背负暗夜泥沼,一面在光明中驱逐黑暗,且串联了时间跨度,可以说导演功力了得。
《冰雨火》一直两条线并行,一条是自然时间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导演和王一博都很厉害,观众可以在不标时间线的前提下,看两条故事线交错而不会错认,因为,三年前的陈宇和三年后的陈宇,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陈宇。
王一博自己在采访中说陈宇这个人“冲动、热血、聪明”,在冰雨火一集一集的播放中,我们会渐渐发现,冲动是会被打磨的,热血是难凉的,聪明,是可以越来越聪明的。
说一下三年前和现在对比,这几种特质的不同吧。
三年前的陈宇是冲动的,想来也自然,警察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优秀得几近空前绝后,毕业后去做一线干警,顶配的初生之犊,怎可能不冲动呢。
然后他的冲动第一次受伤,是来自于龚队的受伤,因为陈宇的疏忽,龚队终生残疾吗,这种变故,会在短时内更加激发他的冲动,然后才会平静和反思吧,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陈宇只身出境,而回来后,又在派出所踏踏实实做了三年。
出境涉险是冲动,而回来兢兢业业基层做三年,是冲动后的沉淀。
这种沉淀是有效果的,比如他自己说的,“我在派出所干了三年,是不是DF,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他在第一集,所表现的缜密思维和推断能力。
三年前的陈宇是热血的,这种热血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己的责任自己扛,自己的错误自己背,哪怕为了这些去涉险,去拼命,也在所不惜。
这种热血倒是一以贯之,陈宇重回禁毒大队,面对龚队,愧疚感加倍,哪怕林局为了他放下压力给他“疏导”,他放下压力的方式,也是自己直接去找龚队,说“对不起”,说“我以后会常来看你的”。
当然他热血的体现还有面对乌镇风,乌镇风在查父亲的死因,陈宇也一直没有放弃帮他,甚至有几次陈宇对剧情的推动,都是在“帮”乌镇风时产生的。
在剧中,有两个人其实非常相像,林局和陈宇,有时候我都怀疑,林局对陈宇的包容,是不是觉得陈宇更像年轻时候的自己,而在责任感这方面,两个人也非常像,就是,他们都无法若无其事的路过苦难,路过不正义,所以林局会是很多人的救赎,杨玲、杨熠、蓝安然,而陈宇也正在背负起他所遇到的责任。
简单说,这两个人,都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
说一下聪明,我真的喜欢王一博演聪明人,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觉得有锋芒有力量的聪明,才是真聪明,才有用,因为他天然剔除了摇摆和犹豫,也天然摒弃了无力和推行不及。
所以陈宇的聪明可以有力的去推动剧情:第一集中他分析出餐厅老板不是凶手,且因为玉佩的一角推断出乌镇风回来了。
第二集中他推断出大黄胶囊和K集团的联系,力主两案合并(然后他执着的去推行这个,让林局在报告报告报告中头都大了)。
他拿到含有大黄胶囊配方的挂坠他因为过目不忘,查到卷宗中的胡大明就是他在勐佧看到的乌镇风同行人,继而发现新的线索……如此种种,聪明小陈宇,在基层打磨自己,在更紧张的禁毒大队,缜密思考,理智推断,敢想敢拼,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就随着陈宇而进入剧情,看英雄警察们的挣扎和顽强,看他们的磨折和成长。
对了,有时候我特别觉得王一博有主角相的一个原因是,他日常所表现出的绝佳的控制力和意志力让人折服,而在过去的表演中,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电视剧表演,他的力量感让人信服,众所周知,一个薄弱的人物是不可能是主角的,他只有承担延伸剧中的冲突的重担,才可能承担剧情的发展,一个主人公有能力有毅力的剧集,才可能吸引观众,因为没有人愿意看一个软塌塌的故事框架。
有时候我不知道年轻的王一博,内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当他展现给我们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感动,今天看到付导的采访中的那句话,我觉得很贴切,作为今天这篇文的结尾吧。
关于王一博对陈宇的演绎:“他不放过任何一场,这是他心里的那团火焰,他要让它燃烧。
”
这部剧属于缉毒刑侦题材类型的,悬疑推理,剧情紧凑,没有一句废话,很多生死一线的场景都还原了,能过审很不容易。
再来看这部剧的其他方面,在演员选角上,很多老戏骨的加持,尤其王劲松、刘奕君、张志坚这样的老戏骨,让本就悬疑的剧情更加烧脑。
两位主角,王一博和陈晓,演技全程在线,台词都是原声,爆发力很强,然后一些细微表情都处理的很好。
尤其是王一博,在整部剧里来讲,资历应该算是最浅的,但是和老戏骨对戏完全不输于他们,这是很难让人想到的。
最后看整部剧的效果,于其他同类型的剧相比,甚至于和最近几年的电视剧作品相比,冰雨火这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滤镜,演员都是全素颜上镜,连演员脸上的毛孔粉刺痘痘一览无余,都能看到。
没有滤镜的冰雨火,画面和画质看的真的很舒服。
总的来说,冰雨火是一部良心之作,值得去看!
目前追平播出,出乎意料的吸引人,没有平铺直叙缉毒警察的难和毒贩的恶,从林德赞被上级督促、下属不信任、线人死亡、职业生涯即将结束的困局中体现了缉毒工作的困难,从吴振峰、安然、杨玲的遭遇让观众窥见毒品的危害,还要夸剧的画面,色彩太舒服了,真的拍出了云南四季常青的湿润感,还不磨皮,我不懂业内管这叫什么,作为观众真的满意这么真实的感觉。
还有我喜欢的一博,一如既往的好,知道很多人因为他是流量对他有天然的排斥和恶感,我曾经也是,还在某站看up主吐槽视频嘎嘎乐过呢,但一期天天向上邀请主持人和嘉宾即兴来一段警察破门抓捕的戏时,其他人嘻嘻闹闹就演了,轮到王一博一个模拟掏枪气势氛围感立马拉满,那期是张涵予去宣传新剧吧,看他表情也是被惊到了,从那以后看他几部剧发现都是演员在为角色服务,不管喜怒哀乐都可以从他表演里得到,冰雨火里的陈宇也把有冲动有能力的刺头缉毒警演绎出来了,难怪导演夸他有天份。
这剧目前还没有完全展开,希望后面保持节奏和悬念,非常期待
距离《冰雨火》超点结束已有十余天了。
吴振峰已然离我远去,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昨天的番外是导演编织的一个美梦,在我心底吴振峰已在那场激战中长眠。
总之,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天就是永别了。
回到初见的那天,吴振峰的第一个镜头出现在逼仄阴暗的出租屋里,伤痕累累的他,独自舔舐伤口。
而这第一幕几乎缩影了吴振峰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永远受伤,永远孤独,永远自愈,永远再上路。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慢慢拼凑出吴振峰的前世今生。
有人说他曾经是大城市的白领精英,也有人说他是警校的优秀毕业生,但那都是遥远的前尘往事了,远到吴振峰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们只知道眼前的吴振峰是为父报仇的亡命之徒,是游走黑暗边缘的独狼。
没有什么运筹帷幄,没有什么稳操胜券,一切都是拿命搏。
毒贩的试探,朋友的怀疑,把吴振峰彻底推进了“冰与火”的煎熬之中。
然而,路却越走越窄,从为父证清白到还要自证清白,这条路已经是死胡同了。
所以,成为线人、卧底勐卡,是吴振峰这个底色纯良,见过黑暗,渴望光明的人的唯一选择。
我从来不觉得是陈副总队感化了他,转化了他,他从来都是善良的,正义的,有爱的。
他默默地给孤儿寡母送钱,他为鬼手之死深深地自责,他渴望陈宇的信任却又不希望他牵扯过深,他看到林局女儿奴的一面时轻松的调侃,他嘱咐陈宇杨玲是好姑娘。。。。。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太痛了,我无法冷静的回顾最后的卧底行动。
现在回想起来,激越高能的剧情仿佛为吴振峰奏响的挽歌。
我看到他跌进了黑洞,一直下坠下坠下坠。。。。。。
那一刻,我知道他回不来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吴振峰,是真的猛士,在那个世界里一定要做幸福者,而不是哀痛者。
最后,感谢演员陈晓,用生命和灵魂塑造了吴振峰。
在故事框架已经渐渐成型的时候,谈论演员的表演还是很让人开心,也感谢王一博的表演可以给我的话题提供大量的素材。
首先说一下人物形象,陈宇是一个25岁的警察,昆都警察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优秀程度是毕业几年后也无人企及。
毕业后进入禁毒大队,因为疏忽造成不良后果,导致仅在禁毒大队工作27天便被调入德山西区派出所,在派出所三年中两年先进个人,一次三等功。
后被调动回禁毒大队。
剧情开始第一集剧情便是陈宇“努力”让自己调回了禁毒大队。
王一博一定是仔细琢磨过一个25岁的优秀警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在采访中简单的概括“冲动、热血、聪明”,我们当真便在电视剧中看到了一个冲动、热血、聪明的陈宇,在之前的作品中,已经发现王一博是一个很有逻辑感的演员,他演戏没有样本化,不是说此处该表示伤心,便哭泣,震惊便瞪眼,挨批就低头。
而是去琢磨如果一个真的“陈宇”是怎么样的,一个有着“冲动、热血、聪明”特质的人,如何行事,如何对待他的工作他的领导他的女朋友,如何对待他的挫折他的忧伤。
这样演绎的后果便是,人物是立体的、鲜活的、个性饱满的,会让观众优先感受到他的魅力,然后才会去思考他的特点,或者他的特点已经不是重要的。
他把“陈宇”这个人,塑造得充满魅力,存在那里,吸引你,去靠近他,去了解他,去了解他的故事,所以“陈宇”成功了,《冰雨火》也就成功了。
陈宇这个形象,首先他是光明的。
最南端明媚的阳光和热带植物浓郁的绿之间,身高腿长的小警官穿梭其中,第一集里,他像一个青涩的小鹿一样,走来走去的给禁毒大队的领导分析案情,眼神诚恳,动作敏捷,似乎在说“看我是一只豹子了,我可以回去狩猎了吗?
”他不说他要什么,但是他可以让你看他能干好这个。
在队长刘恺华问他是否要回去时候,他那一点点紧张和高兴,不夸张也不掩饰,“给”得刚刚好。
他的光明是可靠的,可信任的。
这一部分要说,导演和演员都很厉害。
12集中,他对峰哥说“我是在帮你”,峰哥看向他,镜头一转,是微暗的画面里,陈宇笼在暖光里的脸,从峰哥视角看,这张脸自带光明而饱含担忧,是他黑暗混乱处境中唯一的光了,于是把关键证据——他爸爸公司所有资料给了陈宇。
他的光明是威压的,有震慑力的,不同于12集中的暖光,几次审讯镜头中,陈宇的脸在微冷的灯光下,冷峻、严肃,搭配领章肩章上的几点寒芒,当他说“你撒谎”的时候,我天,被震慑的真的不只是被审讯的人吧。
瞳孔微缩一下,震慑感便有了热血和冲动,可以说是陈宇形象的第二个特质,也是他的一体两面。
如我之前所说,陈宇的热血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己的责任自己扛,自己的错误自己背,哪怕为了这些去涉险,去拼命,也在所不惜。
这种热血倒是一以贯之,陈宇重回禁毒大队,面对龚队,愧疚感加倍,哪怕林局为了他放下压力给他“疏导”,他放下压力的方式,也是自己直接去找龚队,说“对不起”,说“我以后会常来看你的”。
当然他热血的体现还有面对吴,吴在查父亲的死因,陈宇也一直没有放弃帮他,甚至有几次陈宇对剧情的推动,都是在“帮”吴时产生的。
至于帮吴的父母合葬,时常扫墓,可能是他诸多热血和责任感中中最不值得说的事情了。
陈宇是无法若无其事的路过苦难,路过不正义的,简单说,他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人。
哪怕这条路千难万险,他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不忧不惧。
聪明,是陈宇这个形象的第三个特点。
而王一博最棒的一点是,他把这“聪明”演得灵动了。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聪明非常有魅力,那么这个“聪明”一定不是独自出现的,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他的伴随品质,比如自如,比如坚毅。
因为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现实,你都需要力量和技巧,去实现你的聪明。
陈宇发现线索的能力和推断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为一个小警察,如何去推行自己的想法,实行自己的主张还是比较难的。
他和林局和刘队的对手戏很好看,但是如果你只听到他说“报告报告报告”,你只是笑一笑“陈局”“陈厅”的梗,那我建议你,再仔细看看,真的很值得琢磨。
汪汪队陈宇,嗅觉敏锐,扫了一眼领导办公桌,云惠大药房的购物袋,便进入了自己的怀疑链,但是我们看他几次和林局的对手戏,从“认识啊?
”——“我申请并案侦查”——“我想把他接回我家”,到第12集门都不敲的举着证据冲进局长办公室,陈宇没有说过“我怀疑你——怀疑错了——林局越来越值得信任了”,林局也没有说过“他怀疑错了——熊孩子怎么这么冲动——陈宇还是有脑子的——陈宇的建议可以考虑”。
但是在一集一集的交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改变。
两人把这种变化演得丝滑而自然,而附着在人物关系变化上的剧情变化,也推动得自然而然。
就像你不会在剧情中特别突兀的觉得这人真聪明,但是会在回味时候恍然他的魅力。
说服林局后的一点得意和对林局的变化对比明显的是对刘队。
陈宇一开始对刘队是全然信任的,傻孩子给同事打电话直接指示“只报告给刘队”,但是随着事态一步步发展,敏锐的陈宇对刘队的怀疑越来越多,当他冲进林局办公室,看到刘队也在时候,马上揣起证据,用职业微笑打哈哈了。
这一段林局和他的配合也非常好,聪明小宇在面对刘队一步不放的逼问时候,透露了一下万贺达的可疑,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了,郝东马上“断尾”万贺达,这符合郝东的行事作风,但是三个人的办公室,消息是谁透露出去的呢,可能我们在此只针对性透露一个线索的聪明陈宇,已经有了他的推断吧。
糊弄刘队最后说一点,王一博这个演员,和陈宇这个角色的契合度。
第一集其实已经有所表现,那个“我不说我要这个,我只给你看我能干好这个”真的很王一博,像有些前辈对王一博有所期待的时候,他不说要也不说不要,他说“我能吃苦”。
这种“可靠”“可信任”映射到电视剧中,便是“可堪大任”。
好的演员不是演什么都是他自己,是他会去寻找自己性格中和角色契合的那部分,然后放大它,用自身的气质去支撑这个性格特征,让这性格特征不飘,给观众有根有脉的感受。
同理他会在和坏人对峙中,在审讯犯人中释放比较冷的那一部分,所以陈宇的冷峻和愤怒,都特别有力量。
据说,陈宇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导演说原型对王一博的演绎非常的满意。
仔细想来,警匪片需要传递给观众的第一要义便是“邪不压正”,然后呢,是危险中的信念感,是困境中的不放弃。
这是我们需要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我们在剧情中,一点一点的看到,王一博的意志力,在他自己的日常表现,是绝佳的自律和清醒,是让人眼见的进步,当他把这种力量揉入角色,让我们看到一个正义、机敏、冲动、热血的人民警察,我还是那句话,陈宇成了,冰雨火也就成了。
善恶、正邪、生死……正如冰火两重天。
但是,你所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吗?
谁都有秘密,这是我看了《冰雨火》前六集最深刻的感受。
🌴从11号下午下班路上开始边走边听,12号一天断断续续一点点回看,直到13号晚上终于追平了《冰雨火》的最新剧集。
一路随着剧情紧张、好笑、拍桌、烧脑……只要点开播放,就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这就是匠心好剧的魅力所在了。
🌴习惯了边看剧边梳理人物关系。
王一博饰演的缉毒警察陈宇,与邻居家的儿子吴振峰一起长大亲如兄弟,明面上做玉石生意的吴父曾将一对玉饰分别给了两人,陈宇昆都警察学校禁毒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到云河县禁毒大队工作,此时吴父为人所害又牵涉毒品案,与伤痛父亡的吴振峰熟识的陈宇受命安抚并适时查问吴父的人际往来,在接听队长安排抓捕杀害吴父凶手的电话时不慎泄露了警务机密为吴振峰所知,吴振峰的突然出现干扰了抓捕、造成禁毒大队原队长重伤遗憾退出一线。
吴振峰带着从吴父电脑里拷到的东西一路奔逃,而陈宇在私自出境追捕吴振峰未果后被调离禁毒大队成了一名派出所民警,吴父涉毒案也成了一桩悬案。
🌴三年后,味享餐厅厨师被杀牵出新型毒品案,陈宇在现场发现了一角玉饰残片,找人比对后怀疑潜逃三年的吴振峰回来了,而陈宇侦查案件时的出色表现让现任禁毒大队刘队长兴起了调陈宇重回禁毒大队的想法。
实为新型毒品制作者的厨师被杀,借调回队的陈宇在调查借个人药店销售毒品的老八时,发现云河县公安局局长林德赞疑似为其通报消息,因而在挖出老八上线黄大仙可能在魔云酒吧的消息后没有上报,与同样发现林德赞曾出入老八药店的同事乔装私自去酒吧摸查,正遇到私下联系完买家的黄大仙,陈宇眼疾手快抢下发现露馅欲销毁毒品的黄大仙燃着的雷管,一顿狂飚扔进密封的洗手间引爆,避免了人员伤亡,但又一次私自行动自然被一通狠批。
🌴34集刚播了6集,七分之一的体量,很多剧情还在铺垫,却已是紧张刺激得不得了,而正如广大观众们所说,傅导出品,果然剧情紧凑反转,人物立体丰满,镜头真实抓人,全员演戏在线,原声台词出彩……这么好看的剧,等了这么久,值!
🌴说到摩托姐姐们最关注的陈宇,请允我先笑85秒。
讲真,这两年因为陈宇,已经习惯了等待、习惯了被溜,剧照都快被我盘出包浆,陈宇那认真的眼神、严肃的表情,妥妥的刚正不阿的警察形象,结果……第一集还没看完就破了功。
看看网友们总结的:陈宇——“领导喝茶我坐下、领导沉默我拍桌、领导叹气我紧逼、领导摔桌我起立、领导大声我更大声、领导道歉我不爱听、领导椅子谁爱扶谁扶”……我的天,这股子初出社会萌新憨憨的愣头青样,让王一博演得活灵活现、真实可信,就,总让我梦回自己的奋烈青春。
看着陈宇和林局多场对手戏,恍然明白了为何劲松老师那么喜欢一博,还教他冷泡茶。
也是,凡是与一博打过交道的,又有谁不喜欢他呢?
🌴更新的第六集,宇啊,你可知自己的一笑,酸🍋了多少人呦。
这一集一集的更新,真的好熬人。
冰雨火 (2022)6.9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犯罪 / 傅东育 / 陈晓 王一博必须一帧一帧仔细看、一遍一遍循环看的好剧
这个话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一些讨论和争议有感而发的。
我很少实时追剧,特别是这种一天一集的播放方式,让人完全没有上帝视角的优越感。
然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犹如考古人员拂去文物上的尘泥,这个故事的全貌,以及其中的巧思在我眼前渐渐清晰。
在我看来最大的反套路就是吴振峰这个角色的设定。
之前我和很多观众一样,因为网传的简介以为他是专业的卧底,我们看过了太多《基督山伯爵》式的,蛰伏三载,王者归来的复仇故事,也看过了太多“三年又三年”,再不收网就要统一黑道的卧底故事,以至于看到他还像老鼠一样被四处追打,艰难地一点一点接近目标,却很快落入陷阱功亏一篑时,会感到有些许失望。
然而当剧情告诉我他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我却忽然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可贵。
我们经常吐槽国产剧到处是公子王孙,不讲普通人的故事,现在这个普通人,就以这样单薄瘦削,风尘仆仆的形象站在了我们眼前,然而——他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
现实中我们也会在一些社会新闻里看到、听到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身份地位,没有特异功能,与芸芸众生唯一的不同,就是不认命,所以才甘愿用后半生的平静换取一个真相,即使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最后会得到什么……《冰雨火》的主创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去讲述这个故事,尽管因为种种原因不免瑕疵,却依然是令我耳目一新的尝试。
我非常喜欢剧中对吴振峰“普通人”这一面的刻画,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痛苦,面对强敌的虚张声势,偶尔卸下心防的疲惫脆弱,以为任务即将完成的喜悦,他在“敌营”中为了保护自己装得满身是刺,却早已忘记了如何与朋友沟通……虽然这个角色一出场,大家就知道多半是奔着be去的,但他并没有被塑造成一个随时准备为伟大事业献身的形象。
也正因为他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当他推己及人,由自己的不幸想到让更多的人免于不幸时,才真正道出了这部剧的英文标题“Being a hero”的意义。
另一个我很欣赏的反套路是这部剧对女性角色的刻画。
不知道是从哪里,忽然传出来剧本原来的名称叫《姐妹》,虽然看着屏幕中一群大老爷们感觉不明所以,但不得不说,剧中女性角色虽然不多,但刻画得并不敷衍。
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男人戏”中镶边的贤妻良母,也不是警匪片中常见的完美受害者。
或正或邪,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思想。
我之前一直担心的某些警匪片中为了制造话题安排的擦边球,这部剧中也没有出现。
关于这个优点,专组中看到过一篇专门讨论的帖子,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还有一个我不知道该褒该贬的反套路,就是这部剧对回忆戏份的安排。
我看过很多用回忆水时长的剧,甚至同一个回忆片段循环播放。
而《冰雨火》中的回忆戏份,可以说安排得非常克制,以至于直到结尾,吴振峰和陈宇的发小情,吴振峰的过去,吴刚的见义勇为,基本都是出现在对话里。
或许这样安排有利于剧情的紧凑,但也不得不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角色一些行为的动因以及人物形象的立体性。
综上,这部剧在我这里可以打四颗星,第五颗星送给片尾曲。
感谢第三集(不知是否记错)的片尾《背负》的旋律响起时,让我梦回了十几年前坐在电视机前追剧的场景。
歌词与剧情遥相呼应,曲调深沉大气,无论是否看过这部剧,这首歌都值得一听。
为好好拍剧的傅导说几句话!
个人很佩服这个导演,人格魅力强!
业务能力强,剧运镜不错、道具、细节、演员都不错👍真的电影的质感吓着我了,一般我看剧挑毛病多,尤其是逻辑问题!
这剧目前难得的没啥逻辑毛病,值得鼓励!
五星给傅导!
全员不出戏就是导演的成功!
说一句坏人选得太坏了,都哪里找的🤒感叹几点:1、目前国产剧像傅导这样做剧的人能不能多一点?
真的太稀罕了!
好好做剧一定会有人欣赏的!
最近感觉导演就像一个大企业的CEO,能力强有人格魅力很重要!
有些剧制作班底大概就像小作坊吧!
以后更知道怎么选剧看了!
2、国产剧能不能编剧时逻辑严密一点?
很多根本上逻辑就立不住的都成了爆剧我很无语!
看剧其实我要求挺低的,故事逻辑成立,演员不出戏可信,就这么低的要求国产剧里搜一下,剩下的不多,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现在在用审视的眼光看傅导以前的作品,希望后续冰雨火的剧情依然逻辑严密,不要让我改分吧!
傅导加油!
看到有人因为流量踩傅导的剧才来写的!
真的应该多一点傅导这样做剧的人!
必须挺一下!
希望傅导能够看到!
不是让观众掌眼吗?
我来了!
从开头追到21集,可算看明白了这部剧——《不知谁家二愣子小少爷实习展演日志》泥煤!!!
现实中的缉毒警是这种人吗?
两个编剧待在厕所里乱想的剧情吧,一个男厕,一个女厕,最后一起定稿了居然没有对稿,以至于第21集11分46秒无脑陈盯着王毅坤三个大黑字呆呆的问出“这是谁”。
泥煤!
他一个干警在被上级明确要求回避任务后几次三番的自作主张的肆意妄为后回来怒气冲冲地质问上级领导,“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领导在开会,他随意进出,无视领导问话,在会议现场接听电话……这还是警察局吗?
这还是工作场景吗?
这还是拍给人看的电视剧吗?
从第一集到目前,某主角的演技本人压根就忽略不计,只冲这个题材去的,结果越看越不对味——所有警察都离不开陈某,所有毒贩都不知道在干什么,犹如过家家你哭我闹。
亲情、友情、人性的复杂多变、缉毒使命的神圣与艰辛全被庸才编剧忽略,因为他们只会写出懵懂少女独闯夜总会的“精彩大戏”。
看到目前更新的集数,最先吸引我的是题材,禁毒!
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这样的一群负重前行的人!
他们不能出现在光明的世界里,他们只能与黑暗斗争!
致敬他们!
这种题材真的教育人!
这部剧选用年轻演员,带动的群体可能也会偏年轻化。
但往往是年轻化的群体更需要教育引导!
整部剧,剧情走向扑朔迷离,但真真假假就是社会的写照!
演员方面,我觉得演技是不错的,没有乱七八糟的美颜,体现出整部剧非常好的质感!
整体来说在老戏骨和陈晓的努力演绎下编剧也跟上节奏的情况下作为缉毒剧基本合格但还没看到什么触及人性真情的人文内涵,可以继续追下去,后面有亮点可以加一星。
陈晓是个会做足功课再出演的好演员 他值五星.
陈晓真是剧抛脸,那种破碎感,阴冷优都,太会演了吧,剧情质感也不错,看好
亲妈后儿子也得宠着
一个人拖垮整部剧,而且整部剧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又删😼
现实里陈宇这样的警察应该活不过两集吧。王一博好像不懂轴和面瘫的区别。陈晓演得神态不像道上混的。杨熠下线的那段跟闹着玩似的。最后一集主角光环强大机关枪一通突突愣是连擦伤都没有
演技在线,陈晓王一博演技真的非常在线,整个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相当不错的一部电视,大家都可以去看
好奇怪,为什么出任务也穿着常服?还有绝了哥是什么底气跟队长说那个人不是凶手的?不需要带回去录口供?就这样判断了?
是请不起演员吗,哪哪都是广告植入,一博台词好像好点了,但是演技普通,慢慢磨炼吧…觉得没有《扫黑风暴》和《猎罪图鉴》好,那么多好演员浪费了
真的好看力荐!!!
片子质感还好,剧本不太行。陈晓还挺适合这个角色的,演的也还好,王一博嘛,我对他没什么意见,就是以后别演戏了。
看完6集了,这个剧的拍摄手法非常成熟。导演功力可见一斑。比如今天更新的(略有路透)一边陈宇蓝安然对杨熠说出对林局的怀疑,一边陈副总队对林局直直接问你为什么不离开云合。整体剧情就很紧张紧凑。推荐
一群老戏骨陪面瘫演戏,太可惜了。
不好说什么,没意思,乱七八糟的,剧本且不说,连那个穿衣服的感觉好假,王一博就好像名侦探柯南看多了一样,模仿起来了,笑死我
现场发现证物偷偷拿走去鉴定?会议上私自发言让领导下不来台?在局长办公室发飙?呃,把纪律部队写成这样也能过审?是我老了啊,连缉毒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捂脸)
报告!每天都在看 还行
陈晓还不错,就是这每集出现的时长也太感人了……然后另一位男主真的就…演技有待提高……
"中规中矩“的良心剧, 不水不燃, 但那句壮志未酬让人动容。全员演技在线, 对王一博无感, 但这次确实不错
em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