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危险方法

A Dangerous Method,危险疗程(台),危险疗情(港),谈心疗法,谈疗法,话疗(豆友译名),The Talking Cure

主演:凯拉·奈特莉,维果·莫腾森,迈克尔·法斯宾德,文森特·卡塞尔,莎拉·加顿,安德烈·赫尼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11

《危险方法》剧照

危险方法 剧照 NO.1危险方法 剧照 NO.2危险方法 剧照 NO.3危险方法 剧照 NO.4危险方法 剧照 NO.5危险方法 剧照 NO.6危险方法 剧照 NO.13危险方法 剧照 NO.14危险方法 剧照 NO.15危险方法 剧照 NO.16危险方法 剧照 NO.17危险方法 剧照 NO.18危险方法 剧照 NO.19危险方法 剧照 NO.20

《危险方法》剧情介绍

危险方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危险方法》(A Dangerous Method)原名《谈疗法》(The Talking Cure),根据英国编剧Christopher Hampton(《赎罪》)的同名舞台剧本改编。 萨宾娜·斯皮勒林(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出身俄罗斯犹太家庭。1904年被送到苏黎世去治疗歇斯底里症,成为了精神病医生荣格(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精神分析患者中的一员。荣格发现她有受虐倾向,是一个性瘾患者,同时又有深深地自责心。而在诊治过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秘密的、不论之爱。但荣格重视自己的声誉,想要隐藏这段感情,声称萨宾娜是一名臆想狂。而这种欺骗的行为也让荣格在理念上与恩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维果·莫特森 Viggo Mortensen 饰)分道扬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中国合伙人2爆头火线警探第一季正义的子弹亲爱的匿名者锁链战记:赫克瑟塔斯之光危机直播强吻最后一人夫妻吵架狗都不理,而查理笑了托赫的舞蹈野小子们新流氓医生鸡皮疙瘩NO.3101朵玫瑰丈夫得了抑郁症恶种2:新变异关于施密特异类之行走的古堡风月场第二季兔八哥之兔子快跑大村官之放飞梦想百味人生人间大炮2双生神捕之墙头马上搜神记:南海美人鲛冬季战争赌侠之人定胜天仙女闪亮的日子

《危险方法》长篇影评

 1 ) 懦夫的爱情

宋格的出轨方式真是可笑, 出轨前找尽借口, 被人发现奸情后决绝分手, 后来又藕断丝连...当他悲伤地看着S的肚子说, "This should be mine." 我相信他爱过, 只是他抛不了他妻子带给他的富贵荣华.不过, 如果他真和S远走高飞了, 会不会像嘉莉妹妹中的赫斯渥一样, 变的一事无成呢? 荣格这样的男人, 将女人作为养料, 供其生长.他所付出的, 从来没有 "全部" 之说.

 2 ) 笔记

【纯笔记】a dangerous method关键词:发泄疗法、移情和反移情、梦【看完影评后吸收的】:父子关系、俄狄浦斯情结1 发泄疗法、宣泄疗法、疏泄法荣格坐在萨比娜身后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帮助萨比娜发泄并探索致病原因2 移情和反移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萨比娜“爱”上了荣格,而最终荣格也被萨比娜吸引,这正是移情和反移情。

至于荣格在这段移情和反移情关系的处理上是否正确,我觉得见仁见智。

【我的困惑:到底该怎样处理咨询关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咨询师是应该在发现来访者移情时就及时处理,还是应该利用好移情和反移情的关系来治疗来访者呢 ( -''-; ) 】3 梦荣格和弗洛伊德先后几次讨论梦的内容和象征。

#父子关系、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和荣格、荣格与子女、萨比娜与她的父亲【由此吸收@Gawie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60536/#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最终如何治疗病人的不同弗洛伊德:帮助病人找到问题的原因(多为早期经历)荣格:努力探索帮助病人康复的临床方法【我的困惑: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弗认为帮助病人找到致病原因,病人就会不治而愈了呢( ̄▽ ̄") 】ps.一星打给卡索,一星打给法叔,一星打给题材。

 3 ) 柯南伯格拍荣格传记,绝配

大卫柯南伯格对他所讲述的故事怀有一种可贵的热忱和坦率,这让他能够用平静克制的方式来表现那些有着显著非正常特质和复杂内心冲突的人物。

他对人类心理异常、精神疾病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从《苍蝇》、《蜘蛛》到最新的荣格传记片《危险方法》,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中包含了深沉的认同。

和龙纹身的女孩一样,这两个叫做大卫的导演在去年都收获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剧本。

 4 ) 弗洛伊德的嫉妒

1. 当荣格提到他的妻子很富有时,感觉到弗洛伊德一顿,他生育了6个孩子,因此家庭财务方面遇到一些问题,而年轻的荣格却不必担心这一点,是什么呢?

Jealous,我在听到时也觉得嫉妒有人天生好命,可以无所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2. 好家伙,弗洛伊德去瑞士找荣格了,果然被他家的大庄园震惊到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开头他们做谈话疗法时的对话,荣格不断的引导她自我剖析,最终治愈恢复正常生活。

需要对精神分析领域有一定了解再去看这部电影比较合适,否则会觉得过于简略了

 5 )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冲突真正之所在,谈四点

本片真的是瞎编。

诋毁荣格。

一方面贬低荣格的人品:我最恶心的地方是荣格反复炫耀自己老婆有钱,至少有三次,一是荣格到维也纳探访弗洛伊德,他们谈到孩子,弗洛伊德有六个孩子,说孩子多也会有财政困难,荣格说,不存在,我老婆有钱。

第二次是弗洛伊德来苏黎世探访荣格,荣格跟自己老婆说,他刚到我们的别墅一定惊呆了,他肯定没见过这么大的房子,和他维也纳的小房子简直天壤之别。

第三次,坐船去美国,荣格炫耀他老婆帮他订了头等舱,得意地往头等舱的方向走了。

这个简直是太过分了,我都愤怒了。

另一方面:没有讲明白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的根本原因,没有讲明白荣格的理论是什么,荣格伟大和创新之处在哪里?

冲突根本在于。

一、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的驱动力是性欲,且是唯一。

另一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则认为基本原动力是权力动机,爱和性都是权力欲望实现的手段。

而荣格则把心理活动的驱动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他把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心理能,也称作力比多,本质而言,他是指人的欲望,食欲、性欲、权力欲、生存欲等等各种欲望全都包括在内。

而心理能和其他物理能一样,存在着作用的方向、有一系列的等值原则、均衡原则、前行与退行、疏导。

显然荣格把前两者片面的观点容括在内,并将整个理论体系科学化、系统化,用心理能(力比多)概括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所有动力,并用科学的原则对他进行分析和量化研究。

二、弗洛伊德是无神论者。

之所以他为什么是无神论者,很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所造成的他作为犹太人的自卑和禁锢,要知道那时候反犹主义在欧洲大陆有多么猖狂,没过多久纳粹就会在德国上台,他也会被赶出维也纳,客死他乡。

因为这种种族主义造成的自卑和禁锢,使得他不敢触碰宗教领域和神秘主义,从而迫使他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所以他把对一切的解释局限于性,不敢丝毫跨入禁地。

因为反犹主义的根源正是宗教问题,他一旦研究涉入宗教领域,就会因为犹太异教徒的身份无法在学术界自立。

而心理学作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怎么能把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宗教置若罔闻呢?

这样的心理学怎么能称得上是完整的心理学,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进入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心理学。

荣格作为一个雅利安人,没有弗洛伊德这样的负担,他敢于把精神分析研究深入宗教,并进一步深入神秘主义、炼金术、妖术、通灵、神迹。

除此之外,荣格还融合了哲学、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进入他的心理学。

荣格个人知识、思想的庞杂与复合,让他的研究视野和格局无限宽阔。

让他达成了最伟大的成就,发现集体无意识!!!

我读书的时候,读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的那一刻我震惊了,这种开天眼的知识带给我的震惊,远远超过任何最最毛骨悚然的恐怖片和环环相扣的悬疑片。

一种学说,一种知识,让你感到五体投地的跪拜很常见,但是甚至让你仔细思考和吸收后感到恐怖和害怕,则是绝无仅有。

这就是伟大的荣格。

让无意识的冰山逐渐浮出水面,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可以说是5000年来人类认识自身最重要的一步。

三、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的另一个根本不同是。

弗洛伊德把万事万物归因于性,这绝对是极端和不科学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远离事物的真相。

但是它毕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成果、一种学说观点存在。

但它也仅仅能只是研究,并且是片面、不完整、极端、绝对,甚至不正确的研究。

所以他永远只停留在研究阶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而荣格心理学不排除以任何因素、任何手段介入到心理学研究里,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也没有任何禁区。

故最终他的研究不止停留在研究阶段,而是可以得出结果。

最后,以及最重要的是,他能解决问题,他具有实用主义的价值。

所以他是一种乐观心理学。

而弗洛伊德只能陷入一种,任何问题也无法解决的悲观心理学。

四、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

是反对弗洛伊德的学术上的霸权和父权。

让心理分析学自由无拘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其实可以毫不客气的承认,基于以“性欲”解释一切的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大部分都是错的,也就对了三分之一左右。

有人会说,心理学是一种对已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的学科,不存在对错,只要解释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但问题是,把问题都归于性,很多时候根本就解释不通,我想不仅我们有时候会怀疑,弗洛伊德自己也会动摇吧。

托勒密、阿基米德到牛顿、伽利略到爱因斯坦。

作为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建立在对经典物理学的否定之上。

而对上一代科学巨人的否定和超越,往往耗费百年甚至千年!

我们何其有幸,探究人类内部世界的心理学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它对经典心理学的否定和超越就完成在他的学说之后二十年。

甚至弗洛伊德能亲眼见证对他完成超越的人的崛起和与他的斗争。

 6 ) 从移情反移情的角度来看看荣格及其来访的这段风流韵事

#本周电影🎦:危险方法#观影体验感觉看到一半都困了💤尚有一些心理学史基础的也这样,很难换到不学心理学的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看这部剧的视角👀。

我觉得这里的画风都还挺唯美的,构图都有很严谨的感觉。

这部电影讲得是荣格和他的女病人的风流韵事事实上让我看我感觉,荣格后来与来访发生关系,就是一种移情的体现。

来访觉得其父亲体罚她会让她wet,然后后面荣格也出现了打她屁股的画面。

这就是移情,就像是,她习惯受虐,然后换了一个人相处,继续受虐。

(嗨呀差不多吧)然后荣格配合的发生了关系,断了之后还发生了,这在后面有一段对话是这么解释的,荣格觉得这个女的是他的追随者,还是唯一的,高智商,能理解,能沟通,还能反驳弗洛伊德。

谁不喜欢呢╮(╯▽╰)╭(pps我觉得这部分也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普罗大众的理解,他说的性驱力,大家就觉得是性本身。

其实不是的,这里说的是,任何会让自己觉得幸福,快乐,例如摸摸头,拥抱,这些都能算性驱力。

)然后弗洛伊德跟荣格,在船🚢上分析梦境那段也觉得很有意思。

荣格前面提供过一个梦境给弗洛伊德分析,弗直指他性压抑。

(当时他正在压抑不跟他来访发生关系。

)然后现在又分析了个梦境,是关于这两个人之间快要破解的关系的。

很有意思,荣格说完之后弗洛伊德不想说了。

弗洛伊德的回答是:“不想拿我的权威冒险。

”(I wouldn't want to risk my authority)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个梦到底是讲了什么,让弗认为说荣分析完,他的权威会受损呢?

反正必然就是,说了就会受损的梦境。

例如说到性驱力?

最后半小时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例如最后荣格还是找了另一个情人,半个犹太人,也想成为精神分析师。

有点像是说荣格也需要一个追随者,就像他开始追随着弗洛伊德那样。

弗洛伊德也是个犹太人,那如果这段情人关系像是之前那段一样的话。

那就又是一段施受虐的关系,就是不是能虐待像弗一样的犹太人的意思。

(全推测hhh随便说说的,大家不要认真)

 7 ) A Dangerous Method

影片《危险方法》(A Dangerous Method)原名《谈疗法》(The Talking Cure),根据英国编剧Christopher Hampton(《赎罪》)的同名舞台剧本改编。

萨宾娜·斯皮勒林(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出身俄罗斯犹太家庭。

1904年被送到苏黎世去治疗歇斯底里症,成为了精神病医生荣格(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精神分析患者中的一员。

荣格发现她有受虐倾向,是一个性瘾患者,同时又有深深地自责心。

而在诊治过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秘密的、不论之爱。

但荣格重视自己的声誉,想要隐藏这段感情,声称萨宾娜是一名臆想狂。

而这种欺骗的行为也让荣格在理念上与恩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维果·莫特森 Viggo Mortensen 饰)分道扬镳。

 8 ) 最終要冒的險是「認識自己」

不記得以前哪位老師的課上曾放過這部電影的某個片段來講解「精神分析」。

昨晚偶然把它找出來看了看。

看完後一時沒反應過來,因為故事好像在一個沒有完結的結局戛然而止。

男主角Jung剛剛和Freud絕交,然後在海邊終於對女主角Spielrein說出「我對你的愛是我一生重要的事,因為它使我認識自己」。

然後電影就在女主角流著淚乘坐馬車離開的鏡頭裡結束了。

so?

這是一個什麼故事?

imdb評分很低,David Cronenberg是很有趣也很怪異的導演,雖然電影獲得金獅獎提名,但我剛看完也覺得有點摸不到頭腦。

乍一看裡面是一個自大狂(Freud),一個渣男/廢男(Jung)和一個神經女(Spielrein),歷史上的名人,精神分析學說的發展史,然後呢?

晚上站在尖沙咀天橋下抽菸時又想起女主角離去時坐在馬車裡流淚的鏡頭,忽然間好像明白了這部電影。

也許David Cronenberg想講的,就是男主角最後一句台詞所說的,一個「認識自己」的故事。

「精神分析學說」什麼的,不過是架構,就像「Inception」除掉所有盜夢和打鬥/愛情,核心是一個關於人心的故事。

故事裡的人都在「精神分析」,認識病人,帶病人認識自己,討論著由此來「給人自由」。

而大師Freud在故事裡最難的就是不肯放下自己的權威,不願承認自己的窮酸比不上他的後進之輩Jung。

而Jung最難的就是不肯承認自己對Spielrein的愛,對傳統家庭的束縛感,對妻子財富的不可放棄。

女主Spielrein比他們能力弱小很多,卻是最先也最容易認清自己的,她最大的困惑就是故事一開始時對自己年少時性興奮的羞恥感。

一群幫人做精神分析的人,研究的學術改變了整個世界,卻依然也只是平凡之軀,無法解決自身的困擾。

第四位主角是一身痞味的Vincent Cassel飾演的Otto醫生,這位也信奉著精神分析理論,卻用著另一套道德觀念不認可的方式去治癒著病人,和病人們上床。

被送到Jung的精神治療所之後,他的理論卻深深動搖了Jung。

他是整部片裡最認識自己的人嗎?

因為他最直接的承認了自己的慾望,弱小。

最後他獲得的是毀滅。

而榮格與弗洛伊德並沒有毀滅,因他們仍有壓抑,去遷就社會,榮格的倒數第二句台詞「有時你必須做一些可恥的事,只是為了活下去」。

可恥也許不是最可怕的。

只要你敢向自己承認。

什麼是自由?

什麼是壓抑?

我是誰?

問完所有人,還是要問自己。

如此看來,「危險」的確實是方法,而不是「關係」。

即使是「關係」,也是「與自己的關係」。

醫生,親密關係,都不過是幫助認識與自己關係的人。

最終要冒的險,是「認識自己」。

 9 ) 心理咨询师的危险

(原著在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两个牛逼的男人和一个神秘的女人之间的故事,所能引发的好奇心当量不小。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十分热衷这样的八卦故事。

两大精神分析巨擘之间的友谊和权力争夺、男性精神分析师和他们的女病人、男人和他们的性欲、女人和她们的性欲、男人女人和各自心中的异性原型、男人之间的联盟、犹太人之间的联盟、科学和神秘主义、一个道貌岸然的时代和它的潜意识……这样的故事太容易让观众在其中迷失他们自己。

也许因为处理的是历史上众多极有争议的细节,我在其中也不太感受得到创作者(原著作者、编剧或者导演)。

三个神经质的精神分析师,还有一个更加神秘而且加倍疯狂的医师Otto Gross,创作者们生生是用四平八稳的学院派处理方式架住这四位奇葩,使得众多对话和细节都可以用心理学教科书里的东西来进行理解和分析,一切都没有意外,像个中规中矩的教学片。

看得我脑子运转不停,荷尔蒙却在沉睡。

当然其中也涉及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喜欢上自己的来访者,如果不是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至少也是之一。

没有看到哪本书专门讲述怎样应对这个问题,那些在媒体上频频抛头、指点江山的大腕,没听说谁出来坦陈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就连荣格这样的大师,也宁愿他和萨宾娜的传言从历史中消失。

我们只是口口相传着行业内的“轶事”:谁被谁从催眠椅哄到了床上,谁和谁通过心理咨询成为了“夫妻”,谁对谁有了“移情”而谁对谁有了“反移情”,谁自称和谁是“双生火焰”……有时措辞引发的误解让事情的真相更加难得一窥。

有些文化善于确立规则,却又被这种规则所害,恰如片中的三位主人公。

这种“想要”和“不能”,正好构成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式心理冲突。

然而抛开规则本身,亲密关系却总是人性最硬的试金石,至少是之一。

对咨询师如此,对来访者如此,对修行人尤其如此。

渴望和他者全然相融,又恐惧丧失自我;渴望内心的空虚被填满,又恐惧对方离去而终将独自面对这份空虚;听到内心深处完善自我的召唤,又害怕失去当下片刻的欢愉……面对这个功课,太多的人将“放弃”误认作“放下”,将“退缩”误认作“走出”,将“沉溺”误认作“执着”,将“需要”误认作“爱”……真正穿越这一切而又能回归日常生活和自然天性的人,不知道要有怎样的大智大勇。

对咨询师来说,真正危险的不是方法,而是关系;正如真正决定咨询成败的,也不是方法,而是关系。

这是荣格都盯不住的东西,我辈共勉吧。

 10 ) 凡是天才大都有点疯

在去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去瞄了一眼影片分类,这片子直接被归入了“剧情”档。

做为一部传记感强烈写实感浓厚小说的改编作,我只想吐槽说荣格先生,你的生活传记都可以传记得这么戏剧化。

如果单说荣格,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耳熟能详,但是提到他的同事,想必那声名就是如雷贯耳了。

弗洛伊德,一度是荣格的密友、导师,更曾经一度将荣格称呼为“我的儿子”,“我理论的继承人”。

这部片子的主线是荣格与他的女病人,日后成为了他的学生以及情人的女精神分析师萨宾娜纠缠了数十年的感情,而辅线便是荣格与弗洛伊德的相交、冲突以及最后的决裂。

马克思,歌德,弗洛伊德——谈起 十九世纪欧洲IQ大于180甚至超两百的名人这三位的名字几乎是捆绑式出现的,即使他们的真实智商值早就亡佚不可追。

就我个人而言,此三人智商当时冠绝欧洲实在有些可疑,毕竟当时的欧洲正如之后茨维格所言,正值“人类群星闪耀之时”,且说马克思有煌煌《资本论》巨著摇撼了资本世界的大厦并在之后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又或是燎原之火,且说歌德的一部《少年维特》读得全欧洲无数纯情少年文艺少女为之前赴后继地慷慨自杀,一部《浮士德》使得无数学究文叟投书慨叹“停下吧!

这一刻如此美丽。

”,但是说到弗洛伊德⋯⋯好吧,我承认《梦的解析》开启了精神分析的大门,也承认将梦解释为潜意识的表达而不是上帝突然心情大好想要和造出来的小弟小妹们聊聊天的一种形式的确使得二十世纪的人本主义蓬勃发展,但是将所有的精神疾病都解释成为压抑着的性欲得不到宣泄⋯⋯这本身是不是也能算是精神疾病的一种,比如偏执症?

这种对于弗洛伊德老先生的不认可使得我对和他分道扬镳的徒弟,荣格一上来就有好感,影片中以及两人通信的文书里荣格对于弗洛伊德的直接质疑:“为什么所有精神病症都需要用压抑的性欲来解释?

”真是深入我心啊深入我心。

不过我对于荣格此人好感的根源来自于他对于东方玄学或者是“神秘论”的包容以及积极探索,这在当时大多数对于欧洲中心论坚信不疑的西方哲学家以及学者之中实在是屈指可数。

当黑格尔将亚洲评价为“只有一夫多妻制值得赞扬”,当康德索性将欧洲之外的人归为“不具备自由意志因此不可称为完整人类”时,荣格保持着对于所有形式的文化的兴趣,他的著作里有对于西方宗教研究的作品《答约伯》,也有对于《藏传度亡经》的解注,有从科学唯物论方向上阐述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有从神秘学心灵学层面上诠释的《一个自然象征的历史与心理》。

他的理论中有不少种种“非主流”文化的印迹,比如他相信在每个男人心中都有女性性格的存在,而反之亦然,这在电影中,萨宾娜第一次吻他时,用几乎疯狂但坚定的眼神与他的对话中彰显:“⋯⋯这(追求)一般都应该是男方主动的。

”“你不认为在女性的身体里也有男性的部分,而在男性身体里也会有女性的部分么?

”“⋯⋯我想⋯⋯大概是这样的。

”这种理论被后世的西方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奉为是有先锋意义的认知,但是,但是⋯⋯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上看,我很想说这不就是八卦么,这就是八卦的阴阳鱼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什么的⋯⋯西方学者你们calm down,我们来一二三深呼吸,一二三一起读易经一起来八卦吧~八卦生万物啊⋯⋯先拍晕我那已经开始膨胀并暴走了的民族自豪感,回到这部片子上来。

撇开片子里面大量几乎直接照搬弗洛伊德和荣格两人交往期间的桥段以及书信内容之外,对于片子的内容和标题《危险方法》有什么关系,我不得不诚恳地表示疑惑。

看完了整个片子以后我其实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个方法哪里危险了,这个方法不就是精神分析么?

好,首先不解风情的我的确要先承认任何东西混进了爱情进去都会变得危险,毕竟爱情是一种不受控制的激情,各种摧枯拉朽,而荣格对于萨宾娜的情感更是浓烈,萨宾娜与他精神上的共鸣,萨宾娜对于他感情的奔放以及激烈,以及一定程度上是他创造了新生的萨宾娜这种皮格马力翁式的情结使得他对于萨宾娜欲罢不能,明知会使得自己家庭声名受损却还是难以放手,但是把这一切归咎到他采取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这个方法⋯⋯还引入了另外一个心理分析师来佐证“不爱病人的分析师就不是好分析师,不X病人的分析师就不是称职的分析师”⋯⋯好吧,我还是去把原著找出来去看看这到底是原作就有的桥段还是为了剧情需要改编的结果。

不过如果,如果危险方法所说的真的只是,只有爱情的话,或者是混杂了爱情的治疗,那么也许这个题目并不是那么让人难以理解。

做为必须站在客观地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分析治疗病患的医师越过了那段距离,而本应在被分析位置上的病人侵入了医师的世界,甚至反过来分析医师,那么这种双方定位的混淆带来的不受控制的确是危险的。

片子里的荣格在拒绝萨宾娜的时候没有用家庭,没有用妻子来拒绝,而是反复重复着“我是你的医师”,也许这段关系真正让他恐惧的并不是家庭的压力或是背叛妻子之后的罪恶感而是在与萨宾娜交往过程中自己定位的迷失。

当病人仅仅是病人的时候,他可以安定地站在一名医生的立场上,注视着她们的疯狂,但是当病人逐渐好转,或者说是逐渐回归到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能够与他对等地交流之时,医生和病人的界线模糊了,异常和日常的界线模糊了,理智与疯狂的界线模糊了,而在这个时候,他自己的位置又在哪里?

在影片的最后,荣格和萨宾娜在湖边重逢,似乎这部电影里他们之间许多最重要的对话都是在湖边发生,就像萨宾娜第一次对荣格提起她想要成为一名心理分析师的时候。

“我想当心理分析师,你觉得我能行么?

”“当然。

你有我们需要的素质。

”“你是指疯狂么?

”荣格微微地意外,旋即对热切注视着自己的萨宾娜赞赏的笑。

当你注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注视着你。

当分析师分析着疯狂的时候,他又何尝不是在试图理解疯狂或是和疯狂同步?

疯子和天才,往往只有一步。

对着他的笑,萨宾娜大笑起来,张扬中带着癫狂,癫狂地如此耀眼,以至于荣格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另一个人取代。

“She’s not like you. She… reminds me of you.”不再有人如我懂你的天才,也不再有人知我的疯狂,仅此而已。

《危险方法》短评

前半截看着像色情片,到了结尾被戳中泪点了。。。柯南伯格从来没有这么主流过吧

9分钟前
  • 李雯
  • 推荐

2012-59

12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还行

榮格的老婆真漂亮。。。

16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推荐

本来可以拍的精彩得多 凯拉小姐都抽抽成赵四儿了

20分钟前
  • SDNAS
  • 较差

差一点就是烂片。可以把这部片子看成荣格的传记电影,主要讲述了与萨宾娜的情感纠葛以及与弗洛伊德的矛盾分歧直至水火不容。本来是挺好的题材可惜叙事太过流水账匆匆忙忙跟赶场似的。凯拉奈特莉的演技烂到惊悚,即使这是她从影以来最大胆露骨的表演,但每当她出场我都觉得自己都是在忍受折磨。

23分钟前
  • Don't Panic!
  • 还行

和【我美丽的守护天使】一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柯南伯格和斯皮尔伯格一样,老了……

25分钟前
  • Hom
  • 较差

看來看去,他們不過是一直在治癒自己的”孤獨“

30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sometimes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unforgivable just to be able to go living。”

34分钟前
  • TOWNE
  • 推荐

作为一部畸恋片的话没有问题,但如果套上荣格的名字就差太多了,那应该是伟大而跌宕的一章,这简直就是三流野史。以及KK的过度表演是有问题的,精神病房里的病人不可能做到歇斯底里的同时思维清晰,尤其她在里面的表演很明显不仅是一种病。

38分钟前
  • 薄荷清柚
  • 还行

我是荣格的脑残粉,所以才超爱这些心理分析学建立初期两大巨头间的公案和野史。全片其实像谈话疗法一样朴实平淡中规中矩,但台词大亮。可惜三大男神的对戏,萨宾娜的臆想、情欲、受虐情结,却没有更血脉偾张的镜头表现。

40分钟前
  • 砚小朵™
  • 推荐

凯拉奈特莉表演很夸张但是觉得是必要的,就感觉她老张大嘴下巴不痛么,法叔恰恰相反全靠微表情和神态。两人靠演技撑起电影的一半。电影稍显沉闷,但剧情发展却依旧平稳坚实也不乏戏剧冲突。法宾斯德今年除Shame外通过这部电影提名并摘得奥斯卡的可能性也不小。

4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他說只有受傷的醫師才有治愈的動力。而我多想在旅程的終點,一直想成為的那個人在那裡等著我。

47分钟前
  • 让保罗切小田
  • 还行

别跟我说你会演戏= =你都成猴脸了。那是什么玩意啊

51分钟前
  • K
  • 很差

这片儿里的爹都太强势了!不忠于一夫一妻制的都是精神病患者,我对佛洛依德有了新的认识。凯拉对女主的这种病症表演的很到位,精神高度紧张啊,汗!

54分钟前
  • 紫松
  • 推荐

凯拉奈特莉一开始的疯癫表演太骇人了,那扭曲、变形的下巴不会是后期特技作的吧。阅读一些背景资料会对深入理解此片并喜欢有相当的帮助。

59分钟前
  • 冷兵器的残泽
  • 推荐

8.9;作為對Crash的延續(或者是向著上游回溯才更導向未來?)。出眾的人像和對流水的攝取

1小时前
  • 冰山李
  • 力荐

看完了就记得凯拉奈特莉惊悚的下巴。。。

1小时前
  • aicbgyihai
  • 较差

比kk的演技更恐怖的是所谓影评人的恶毒

1小时前
  • 阿巴巴巴
  • 还行

奈特莉的表演用力过猛,弗洛伊德被搞成了个大佬,荣格想证明宿命论么?最后女人的意淫获得了成功。是的,就是这样。北京——昆明航班上看的。

1小时前
  • 青年哪吒
  • 还行

sometimes u have to do sth unforgivable, just be able to go on living

1小时前
  • 豆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