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Oaza,The Users,Korisnici,Oasis
导演:伊万·伊基奇
主演:Marijana Novakov,Tijana Markovic,Valentino Zenuni,玛鲁莎·马耶尔,戈兰·波格丹,Draginja Voganjac,Sasa Strugar,Milica Djindjic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荷兰,斯洛文尼亚,法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20
简介:在智力发展障碍青少年疗护中心里,玛利亚(玛鲁萨·马杰尔 Marusa Majer 饰)遇见了德拉加纳,一拍即合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彼此生命力最重要的伙伴。当一个名为罗伯特(戈兰·波格丹 Goran Bogdan 饰)的男人出现在了两个姑娘的世界里后,她们双双无法自持的坠入了情网。这段三角恋情给玛利亚和德拉加纳之间的..详细 >
节奏很慢,很多段落都是靠长镜头堆砌而成,查了下IMDb发现电影开头的片段来自片中的拍摄地——Home for Children and Youth Sremcica于1973年和1976年拍摄的宣传片,除了看护者和医生以外的演员的确都是残障人士,有点接受无能... 不是否认任何人爱的权利,只是以这样的视角去讲述他们的故事像是一种影像剥削,除了自虐和自杀的倾向以外,他们身上有更多值得被记录的东西。
前半部分有点沉闷,从女二突然把女一的头磕在镜子上的时候…吓到我了,感觉整个场子里都倒吸凉气
我都快忘了,爱本身可以很简单,它是本能。捂眼睛的那一瞬,是我见过最动人,最单纯的爱的瞬间。
原本我以为这是一个关于失眠的故事,没想到是一个关于睡梦的故事。
开头挺闷的,旁边大哥睡了半个点,洗衣房场景挺有意思的。照相时blanca在robert左边,下一个镜头位置就反了
今年第三次找错片了..
【2020年10月13日-「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卧虎Crouching Tigers-罗伯托·罗西里尼荣誉·最佳导演」-小城之春厅-亚洲首映】合理的“拙劣”情节和表演置入莎剧的母题,视角独特,摒弃了传统的社会视点,转为最真挚的情感世界。(德拉加娜最后一个镜头很棒,导演也很懂纵深镜头调度)
The world of the mental handicaps and their love. Always at a lost but they search for something.. Broken glass, knife and blood. To depend on somebody, to love and to exist./喜欢Robert的眼神,从空洞到在寻找什么/声音很好/有些镜头比较lengthy,可以拍的更精简一些。
分3个人物角度去说显得没必要了。比起其他方式的自杀,割腕这种方式纵然隔着荧幕看都觉得害怕不知道为什么。
不是我喜欢的片子
很慢,得耐着性子看。三段式描述很平,三个人物的视角方式并没有让角色更深入立体,也可能残障人士的视角就是这样没有波痕吧,被强迫成木偶,哎,可是他们不是啊,就更难受了。结尾后劲太足,呼出一口气,看得我手腕疼
三分给电影的视听,叙事虽然缓慢但掌握好了节奏,对特殊人群情感的表达,整个影片的调性和情绪都像模像样了。但通过三个视角塑造出的人物性格不太深刻,故事脉络简单的前提下,主题的深度似乎不太够。看了几场平遥展,总体感受是故事构造根基不够,想用先锋手法讲故事,大量情绪叙事,但怎么说,虚无缥缈占大部,就是不怎么够啊这可咋办!
看不下去
静静悄悄默默淡淡的止住呼吸……
也是边缘化的人群,但是这个题材,不太感兴趣。
三角爱情 题材很新颖 剧也是不错的很喜欢 值得去看一看
10/18 平遥第一场。 纵然被抛弃,被束缚,我们身体的某些残缺,可我们始终没有失去爱人的能力。我们愿意为爱而死,我们愿意与爱人一起死去。
7分,主要的能量在于,因为角色的特殊性,所以他们的所有情感表达和状态,都是不同的,这会带给你一些新的体验。
观感从2星逐渐升到5星。他们无法正确向这个世界反馈,却能正常感知一切。有喜怒哀乐但无法表达,因而比常人更悲伤。他们无力反抗,一般只能顺从。唯一的反抗手段是结束生命。罗伯特看着玛利亚的眼神好温柔啊,跟平时行尸走肉的他完全两个人。绿洲是奇迹。两个无法表达的人,竟然能准确感知对方的感情,就是奇迹。包括从中协助的布兰卡,她应该也爱着罗伯特,所以也能感受他的感受。#PYIFF
东欧电影总有点时光停滞的感觉,很多纠结、愤怒和疑惑被埋藏在过去,好的东欧电影基本都是靠挖掘这些东西出彩,这次这个也大致相同,虽然描述的是所谓的智障残疾人的痛苦,但本质上是一种对威权形态下个体被压迫而发出的绝望喊叫的再次表述,嗯,理解理解,但述我直言,你真的没探索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手拉手自杀,这不叫反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