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你在你的家人的眼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个你。
” 这次部算是彻底与“公主”这个词说再见了,这次塑造的“公主系列电影”米拉贝,与整部电影只有她一人有魔法的艾莎相反,家族成员都有魔法,自己却是最普通的那个。
讲的故事也不是像Moana和Raya一样背负着自己的使命去拯救族人拯救家乡。
她就只是一个普通人,她跟我们一样,作为一个普通人去化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从而间接地拯救了家人们的魔法。
都说米拉贝没有魔法,但她的魔法就是对家人家族的爱与奉献。
没有很大的世界观背景观,也不是什么看了老泪纵横的电影,只是让你看了会觉得心头一暖的小确幸电影。
迪士尼这几年的公主系列为了突出自信、勇敢和独立甚至强调女权的主题,甚至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人种与文化(为了zz正确嘛),不惜把公主系列女主个个打造成能打有魔法能打反派的英雄,可能在因为前作Raya(《寻龙传说》)之后有些许审美疲劳,反倒在一些前作作为副线的“亲情”来充当主线。
反倒起到了小题材受众反响反而还大大的不错。
看来迪士尼也很会看准当今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从而来塑造人物的性格。
如果嫌唱歌拖剧情的建议就别去看了,迪士尼的传统工艺就是边唱边演,剧中原声带也是亮点之一的《we don’t talk about Bruno》甚至在b榜达到了《let it go》的peak 5成绩。
迪士尼在做成人动画这一块,拿捏的死死的,这部还请了《魔发奇缘》的导演,不愧是那个永远守护我们童真的米老鼠。
总之,我觉得不错的一部假期电影。
2022.1.27
美工依旧没话说,音乐也还可以,故事平稳,适合儿童观看。
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吧。
房子卡西塔全片最佳。
哥伦比亚背景、政治隐喻……别扯什么有的没的,况且它隐喻的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要想复杂可以硬挖掘出百般故事。
这部更像音乐剧而不是电影,主人公是完全正面的形象,能包容周围的家人的一切,家人的转变也只是一首歌的事情。
也许对家人敞开心扉合理但是故事实在乏味。
像是喝了五颜六色的白开水。
打发时间倒行,只是可惜我还专门点了炸鸡,越嚼越没味。
之前b站看了表哥Camilo的剪辑,看完有点讨厌。
整家人都像是按剧情行事一样。
不过,为何imdb评分7.2而豆瓣这么低?
我想电影的外婆正是千万东亚家长的缩影,尽管总是为了家好但是却推卸责任、严苛挑剔,如果你不是她想象的样子就没有夸奖的话。
这样的人在众人前被戳穿后而后悔道歉的话显得很虚伪;而且主人公好像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似的仍然“为家好”,被忽视、被嘲弄、被怀疑,她仍然要做出贡献,证明自己,虽然合照没人想起她,只有房子在危险时保护她(虽然妈妈爱她但她眼里女儿只是完美的普通人,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女儿不是这家族的吧)。
总结下来就是太过于依赖人物设定了,能力说实话很没新意,而外婆一干人前期一成不变的反应,到悔改时就悔改而铺垫几乎没有,没有顺水推舟的感觉。
可能欧美人偏爱这种精美画风的吧,也不乏有人评价not-so-great storyline。
可惜的一盒炸鸡啊!
也许是看之前期望过高,看完有些失望,甚至有些起疑,《魔法满屋》当真是《冰雪奇缘》和《疯狂动物城》原班人马打造的?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魔法是有的,欢乐是有的,一贯的载歌载舞也是有的,可以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惊喜。
虽然它也没有那么糟,但对于精品频出的迪斯尼来说,中规中矩就等于平庸,就等于倒退。
本片的立意不俗,可惜最重要的故事没讲好,或者干脆一点说,剧本直接就没写好——叙事铺垫不到位,人物关系的转变生硬别扭,最核心的戏剧矛盾竟然以草率敷衍的方式得到化解。
尽管如此,影片的主题依旧值得称赞。
就像《蜘蛛侠》所表达的,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魔法满屋》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奇迹,真正的魔法。
只要有爱,家就是一座坚固的幸福城堡,只要有爱,就会魔法满屋。
爱,的确是这世上最神奇的魔法!
电影评分有点低,很多影评在那拿立意格局世界观说事,还说配不上他的奖。
好吧,写影评的都是专业大佬,我这种非专业菜鸟就是看不懂,但我就觉得电影非常好。
这好像是我看过最难过的迪士尼动画,从头到尾一直在情绪中,数次落泪。
从最开始让女主不要捣乱、拍合照没有女主,到大力表姐压力太大怕被人不需要,鲜花表姐时刻保持完美但并不快乐,舅舅是个预言家但外人怕他讨厌他、而他却在默默爱着这个家,他吃饭的地方能看到餐厅,而自己还画着同样的餐具。
除去这些,还有可爱的安东尼尔,还有不管女主如何都爱着女主的妈妈和爸爸。
所有人都是希望这个家会一直好下去,只是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裂缝。
我记得外祖母在窗前亲吻外祖父的照片,一个女人撑起了一切,但她的支柱不在了。
我记得最后女主和外祖母说知晓了她的苦,而在河里外祖母捧着女主的脸说,她曾经请求外祖父帮忙,他把女主带来了。
有人说结局不完美,魔法回来了,但还是没有女主。
但即使女主没有获得魔法又怎样,她是凝聚这个家的人,她有自己的闪光点。
就像最后女主拿着门把手说的那句一样,她在门把手里,看见的是自己,真正的自己。
极尽华丽地去呈现,却依旧掩盖不了寡淡无奇的故事。
前二十分钟几乎没有展现主线性的矛盾、悬念和冲突,而是翻来覆去的以各种形式不断地重复念叨主人公的故事背景、描绘各种合家欢的画面。
整部影片一切故事情节的推动,不靠主角,不靠反派,而是靠屋子里不明觉厉的魔法现象。
房屋裂痕引导主角去找布鲁诺、魔法幻象引导主角去找伊莎贝拉、再一次的房屋裂痕引导主角去救蜡烛。
本来以为全家就主角一个人没有gift是为了表达即使是没有超能力也可以做出不凡的事,结果从头到尾主角没有一丝成长与蜕变,依然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天真小女孩,不知道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
这让观众很难抓住故事发展的方向。
结局强行合家欢,前一天大家还说讨厌布鲁诺,第二天就是“欢迎你回家”。
昨天大家都误解主角,今天突然就是“我看到了你的勇敢”。
毫不夸张的说,结局为所有人都强行安排了一个happy end甚至是订婚不成的小配角也安排了人和他在一起,导演一边反复吟唱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一边给所有人强行圆满在政治正确的表象下此片潜藏价值观也很有问题。
如果是其他的影视表现形式也没什么,但它偏偏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迪士尼动画”这就不得不说价值观问题了。
整部影片主要讲的就是主角努力去保住整个家族的优于凡人的power,并将这种power代代相传地永远继承下去。
这种糟糕的思想竟然是整部电影的主线!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掌握魔法是为了保护整个小镇安全啊”那么我想请问:小镇都已经与世隔绝了哪还有危险需要魔法保护?
即使有,那么我没看到一家人日夜巡逻也没看到一家人预警备战,我看到的是一家人歌舞升平,宴会不断?
再退一步像随地开花这样的技能对于保卫小镇有什么用?
逻辑漏洞。
布鲁诺一件坏事都没做,为什么大家怕得连他的名字都不能提?
即使大家把自身的霉运归咎到布鲁诺身上,认为他是个坏人。
那也不至于怕得连名字都不敢提吧。
“他干的”坏事不过是“你家一条金鱼明天会死”之类的罢了,至于怕成那样吗?
整部影片看下来实在没什么亮点,相比于其他的迪士尼动画,这部立意很低,更加幼稚,更加子供向。
完全配不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
当然,如果政治正确是评判标准的话,那就是实至名归。
出乎意料的喜欢。
本来以为只是一部歌曲串烧的尬舞动画,结果每个角色意外的立体鲜明,剧情也很吸引我,至少不会让我跳戏出神。
低分让我很不解,为什么非要追求更特别的立意,它完整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矛盾和治愈,对于背负巨大压力和期待的东亚子女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矛盾的现实投射以及对和解的乌托邦的幻想?
不仅pressure那首主题歌很好听,还有好多让我感动的画面啊。
布鲁诺自己画个餐盘;爸爸找到米拉贝尔时说“好多蜜蜂”;伊莎贝尔和米拉贝尔一起笑着和解;布鲁诺唱“let it in ,let it out, let it rain, let it snow”;还有祖孙俩在一片金色蝴蝶中疗愈相拥的时候……我的眼泪不值钱…- What's happening?
where are we going ? - Home.But the stars don't shine,they burn.and the constellations shift.The miracle is you.
简而言之就是说我希望全世界的朋友都去看「魔法满屋」but如果是不喜欢歌舞片的朋友谨慎观看吧,感觉这部在迪士尼里也算歌曲与剧情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了(但我还是诚挚地建议有空可以试试看太好看了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首先来说美学盛宴totally。
当年的coco本以为已经足够开眼界了,救命,这一部怎么能美成这样啊?
拉丁文化的绚烂色彩被运用到极致,全屏都是热烈饱满的气息,什么叫目不暇接啊什么叫目不暇接啊???
鲜花小姐的魔法现场直接让我哇出声,太好看了呜呜怎么能这么好看,纯粹的美真的,呜呜,太让人感动了。
这次的音乐也很惊喜,并不像let it go 一样具有特别独立的单曲特色,而是真的和歌舞片一样完全与剧情交融。
而且感觉和迪士尼常用的歌曲风格不太一样,削弱了旋律的存在却变得更加抓耳更加有氛围了。
最喜欢we don't talk about Bruno那一场,曲调完美运镜完美,诡秘的恐惧与愤怒和正在进行的喜事交织在一起真的有够诡异紧张。
大力士姐姐和鲜花小姐的part也很绝,对心理恐惧的刻画真的有到位,而且想象力太棒了!
就是说从来没有哪一次和所有角色都这么强烈地共情过,以前哭就是因为剧情太感动了之类的,这一次是因为深刻地投入到了每一个人的故事里,产生极大的共鸣,看见他们的恐惧和无力,接受他们的不完美。
而且那些很温柔的东西也真的很好哭啊救命。
于是从开头五分钟就已经开始强忍泪水了,之后充满了不计其数的号啕大哭(想想没去电影院看大约也是我的幸运我会哭得吓到小朋友尤其是关于祖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确实是一切的罪魁祸首,但她也是生活在最大恐惧中的人。
她从来都没有真正走出过奇迹降临的那可怕一晚。
所以我真的气她,但我也真的爱她。
用最轻柔的音乐去讲述最悲伤一晚的那一段,是谁哭得像个傻逼?
噢,原来是我自己!
纯粹因为剧情大哭大概就是布鲁诺舅舅的小餐桌那里。
可爱的胆小的小神棍/英勇的强大的舅舅的小餐桌,我真是哭得心都要碎了。
最后收尾有一丝仓促,但也不能阻止我又哭了一场。
迪士尼,不愧是你。
迪士尼的新片《魔法满屋》,绚丽的画面、酷炫的音乐、合家欢的故事,但也有很多人提出困惑或质疑,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关于魔法:魔法蜡烛为什么会出现?
为什么在一场争吵中它会彻底熄灭?
为什么最后魔法蜡烛又回来了?
——总而言之,它的出现和消失,有统一的逻辑吗?
此外,为什么外婆自己也没有魔法?
2.关于主题:如果电影想要讲没有魔法的女主也有特别之处,那最后又让魔法回来的话,不是仍然推崇要有魔法吗?
主题是不是有点前后矛盾、模糊不清呢?
3.关于价值观:女主米拉贝没有魔法,她的特别能力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只谈爱、接纳,她到了社会上仍然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呀,所以这是一碗“毒鸡汤”吗?
我试着从故事层面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当然,答案不是一一罗列的,而是通过核心意象的深度理解,一通百通;同时有的问题就不再成立了。
核心意象:魔法蜡烛是强大内心力量的象征首先,我们来看,魔法蜡烛是什么时候得到的呢?
是年轻的外婆和外公在逃亡时,外公不幸去世之后出现的。
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在这样的处境之中,外婆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抚养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多难?
同时,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其他人是跟着外公外婆跑的,他俩应该是领袖;后来在奇迹谷小镇上,马利加家族也是领袖。
所以,不仅有三个婴儿仰赖着,还有那么多人民追随着,年轻的外婆需要多大的生命能量才能支撑?
所以,外婆需要把自己的脆弱和恐惧割裂出去,活成一个坚韧、勇敢的母亲,以及领袖。
在我看来,这份强大的心理能量,就是魔法。
所以,魔法蜡烛就是那时候出现的,它就是强大内心力量的象征。
外婆依靠这份内心力量度过了难关,因此她认为这当然是最好的、最正确的。
于是,更强、更完美成了外婆的价值观,弱小、恐惧则是应该鄙夷的。
家人们顺从外婆的价值观,尤其是米拉贝的完美大姐和大力士二姐。
代表弱小——没有魔法天赋的米拉贝则受到冷落,代表恐惧——对未来有担忧的布鲁诺则不许提起。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杀不死你的使你强大”也许应该加上后半句,“使你强大的也会使你脆弱”。
帮助外婆度过艰辛岁月并获得成功的“更强、更完美”理念,在新的处境之中,却也导致了为完美而焦虑、为顺从而压抑——于是,裂缝出现了,魔法蜡烛变弱了。
当米拉贝没有像别人那样,掩饰小屋的裂缝,而是直面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最后重塑了外婆最为看重的、最完美的大姐伊莎贝拉的价值观,并且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外婆激烈对抗时,外婆的旧理念崩塌了,所以魔法屋崩塌、蜡烛也熄灭。
当外婆穿过奇迹谷崩裂的山峰来到河边找米拉贝,她看到当初获得魔法(迸发出强大生命力)的地方,找回这份记忆,于是找回了自己的初心:我变得更强、更完美所做的一切,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家人,并把家人和人民带往更好的生活。
可是,我为了更强、更完美而去掩饰、去控制,却让家人们受到损害……米拉贝也理解了外婆。
以前,魔法蜡烛的故事是用童话方式讲述的,是突然被赋予的奇迹;现在,她才明白,童话的背面,是外婆承受了巨大的苦难,秉着强大的内心力量,才有了这个家。
外婆和米拉贝和解了。
米拉贝得到了接纳和认可,她所代表的新的价值理念也迸发出极大的生命力,于是家庭系统得以恢复,小屋重建,蜡烛重现——只是,这一次,是由米拉贝带来的强大内心力量。
主题解读:焦虑时代的心灵重构通过核心意象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魔法蜡烛的象征,现在就可以回答:为什么外婆自己并没有魔法?
我的理解是外婆和米拉贝都没有魔法,而她们恰恰成了新旧两代“家主”,那么把她们理解成能量统合者也许就通了。
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的外部境遇是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据此我们也可以把整个魔法屋当成一个人的心灵象征。
“家主”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自我”,其他人就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或能力要素。
电影中的两种自我类型,我们姑且称为“外婆型自我”和“米拉贝型自我”。
在 “外婆型自我”的统合下,各项能力都要按照“更强、更完美”这个标准发展,不符合标准的就应该压抑。
大力士二姐总要更强,不能觉得自己压力太大;开花大姐总要更完美,总是要符合审美标准;妈妈的治愈能力是有用的,受了伤要快快收拾好心情;姨妈的控制天气能力也很重要,因为情绪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表姐的千里耳能力和表哥的变形能力,有时候会需要;至于舅舅的预言能力,没有多少现实用途,而且不可控的它还具有统摄心境的能力,万一是负面的话,影响就很糟糕,这对于“更强、更完美”的自我来说,不太能容忍,那就压抑到边角旮旯的黑暗之中吧;安东尼与动物交流的能力,是一个新能力,还没来得及给一个标准……那么米拉贝呢?
她戴着大大的眼镜,我觉得这个形象设计也许意味着她代表“看见”能力,在心灵内部称为“觉知”能力。
但这种能力没有直接的现实用途,相反,她会“看见”阴影面,所以 “外婆型自我”不喜欢她。
“外婆型自我”在非常时期战胜困难是最合适的,也只有这样的个性与标准才能生存并且成功。
然而,当时代变了,处境变了,也许它就不是最合适的了。
在与日俱新的新环境中,大姐应该释放更多样的能量,不仅仅是开原来那几种花,而是可以开仙人球、绞杀榕、蜡棕榈等等所有的植物,重新定义美;二姐可以在吊床上休息休息,小老鼠也可以用它的力量送上一杯饮料,力量的维度并非只有一种……对于舅舅的预言,以前人们一旦发现有灾难就恐惧;但米拉贝想要看看更多的事,结果发现灾难之后还有救赎。
如果灾难不可避免,那就去找出原因、寻求拯救办法,而不是讳疾忌医。
这些能量的释放,是“米拉贝型自我”带来的。
所以,米拉贝与外婆的和解、相互接纳和拥抱,就象征着新时代的心灵重构。
当米拉贝的手触碰到重新建起的房子大门把手时,整个房子突然被赋予了魔法。
这就是米拉贝的特别能力。
她代表一种更完整的自我,是容纳了觉知、促进、释放等能力的心灵,也有了更大的心理空间去直面灾难、从长计议。
所以在最后她拿着新的门把手,外婆问她你看见了什么,她说,“我看见了我,全部的我”。
这个新时代,就是我们的当下这个焦虑弥漫同时与日俱新的时代。
刚刚经历了“双减”政策的中国家长,不知道看这部电影会不会特别有感触?
家长的焦虑,是不是跟外婆很像?
让培训班塞满孩子所有的时间,希望孩子像完美大姐那样或大力士二姐那样?
我也认识一些很优秀的老师,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杀出重围,是因为在艰辛的童年中形成了“外婆型自我”。
于是他们也像外婆那样要求自己的学生。
但时代变了,而且变化越来越快,想要培养孩子的某种能力,不是只按照单一的标准(尤其是你自己的标准或机械的标准)更强更完美,而应该从根本上培植孩子的活力、智慧和创造力,才能面对未来。
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有时候跟家长也是相似的。
当然组织有很多类型,也可能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以创意或研发为主的组织,我想应该像米拉贝“解放”大姐、二姐那样,促进员工释放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
我们这个时代,科技发展太快了。
机器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工作,凡是有“标准”的能力——也就能够程序化,也许将来都能用机器来完成。
那么,机器所不能做的,就是那些前所未有的事物和无法标准化的东西——它们的出现,需要“米拉贝型自我”来容纳,包含直面问题、实事求是的勇气在内。
总的来说,我认为迪士尼这个故事很有当下性,是个很不错的努力。
不过,在艺术表达上,我觉得结尾收得有点仓促:外婆和米拉贝在河边和解的情节,表现力还是太轻了点,如果在漫天黄蝴蝶中祖孙有一段对唱更好,因为这两个人的对话和交接是重点。
这首歌也应该重点雕琢,成为能被家长和孩子对唱的歌曲。
最后米拉贝给魔法小屋带来了新魔法,大家的魔法也都恢复了,多表现一点魔法的新面貌会更好,这样才能更凸显米拉贝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比如大姐生长植物的能力,起初尽情释放时只见破坏(在小镇道路和房屋乱长、阻挡了道路),最后是不是应该再呈现一些更好的应用呢?
不过,电影总体还是合格的,推荐合家观看,尤其是大人要看。
对于小孩老说,是一个奇幻冒险故事;对于大人来说,也许会受到一点我所说的这种心灵重塑的启发。
如果孩子不大不小,希望探讨故事,那么我所写的这些分析,或许可以参考。
【作者声明:本文为原创,首发于个人公号“在南山之南”。
转载需获得本人授权,并按规范标明作者和出处。
尊重原创,才会有更多原创。
】
心里分数8.5我想说,你永远可以相信迪士尼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彩绝伦的场面,每一首歌都好听,故事设定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就算是你提前不知道这个设定,通过画面中鲜艳明亮的风光,节奏明快的音乐也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
迪士尼是真的做到了原汁原味,你不得不佩服团队的用心。
很多短评都觉得剧情设定太简单不够深刻,我倒觉得从中看出了除亲情之外的其他内涵。
首先,影片一直再强调女主是家里面唯一没有魔法的家庭成员,这导致她自卑,她看不到自己。
其实整个故事就是女主在找到自己,接纳自己的过程。
她从一开始介绍家庭成员时全都介绍了一遍唯独没有介绍自己,到最后从门把手上看到了自己,这就是接纳自己的隐喻。
我们大多数人都和女主一样是没有天赋的普通人,我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也渐渐迷失自己,忽视自己的能力,女主找到自己的过程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其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然压力也会很大。
片中的女主的外婆一直在说要用家族成员的天赋守护整个村子,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大家子人其实能帮到他人的天赋并不多,像有顺风耳的表姐、天气随着心情变化的姑妈、可以变成任何人的表哥其实都不太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到他人。
而真正守护整个村子的,是外公舍弃自己的生命抵御敌人的铁蹄,守护村子的外婆其实自己也是一个没有天赋的普通人,所以即使有了超乎常人的能力,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强加那么多压力。
这是以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为背景的《魔法满屋 Encanto》迪士尼歌舞动画电影。
家庭成员配置和整体的异域风土人情都和《寻梦环游记 Coco》风格近似,梦幻童话的美学体系加上高质量歌舞为观众再次造一个梦幻的“世外桃源”。
---本影评不会剧透!
放心观看!
---(我很多时候写影评都是意识流的不太会针对剧情剧本说事,而是完全围绕着聊一些别人看起来???
的内容,甚至还会扯偏,更何况迪士尼这种剧本不复杂的片呢)——————————
【随意说说天赋家族吧】1:『女主-米拉贝尔』绿色圆框眼镜真好看想要,她的天赋呢每个观众有不同的理解。
2:『姨妈-佩伯』天赋是“心情天气”我觉得她适合当行走空调。
3:『叔叔-布鲁诺』天赋是“原谅眼”哈哈还是不剧透好,总之这魔法还是蛮常见的。
他在片中唱歌的台词致敬了《冰雪奇缘1》|♪Bruno Let it in. let it out. let it rain. let it snow.LET IT GO! ♪4:『妈妈-朱丽叶』天赋是“治愈甜点”我也想吃啊,顺便妈妈真滴好好看每个人梦想中的Mom。
5:『表姐-多洛蕾丝』天赋是“千里耳”她穿搭是真好看!
戳我啊,而且举手投足很像布谷鸟/百灵鸟?
就非常俏皮,片中这段唱歌台词 ♪Grappling with Prophecies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Do you understand?! ♪ 中的“Do you understand?!”我超喜欢!
她的声线也非常有味!
6:『表哥-卡米罗』天赋是“七十二变”哈哈这小伙子蛮帅的哦,总感觉很眼熟,很像一些其他欧美动画作品里的帅哥,不过原谅我把他身形看成了《鬼妈妈》里Wybie Lovat。
7:『弟弟-安东尼』天赋是“毛克利 ”哈哈我指的是《奇幻森林》主角,大家看了能懂...8:『姐姐-伊莎贝拉 』天赋是“花仙子”她也是负责整部片子最大的养眼工作。
少女心爆棚头发也很柔顺应该是用了霸王。
9:『大姐-路易莎』天赋是“大力士”她是整个家庭的直观顶梁柱,也是整个世外桃源的顶梁柱,她也有主打歌舞(Surface Pressure)我真的很喜欢!
特别特带感的踩点节奏 ♪Tip Tip Tip♪————END顺便除了刚说的这首歌,我还更喜欢(Waiting On A Miracle)(What Else Can I Do? )(We Don't Talk About Bruno)no no........——————————
只要美学浓度过高的迪士尼片,一般都是「紫蓝粉」为主基调的,不过本片最常见的还是「紫金」超有感觉的!
——————————小屋(Casita)过于人性化过于可爱!
简直是宅家的懒狗福利+地砖甚至还能当跑步机,太爽了吧... 有灵魂的家具,成龙不狂喜?
不过这些家具后来差点令我落泪..... 有生命的小屋这设计也是本片最大的看点之一哦。
——————————本片的舞蹈,女生很爱撩裙子甩来甩去,真的赏心悦目啊,老夫我就好这口 想看迪士尼公主们也跳本片的同款舞。
——————————『帮我保护我们的家,帮我拯救我们的奇迹。
我们必须保护家人,我们的奇幻屋,我们不能失去我们的家。
』
这段语录,其实是迪士尼写给自己的信仰,那就是「保护神奇」——————————【无端联想时刻】1:『浪漫满屋?
』哈哈我第一次听到中译《魔法满屋》四字就想起了童年看的一部韩剧2004《浪漫满屋》|不过魔法满屋也好浪漫的。
2:『波斯王子』有2个联想点。
第一个是片中的「沙漏门」让我联想到《波斯王子:时之沙》IP,不管是电影和游戏里,沙漏是主要元素。
第二个是片中「跑酷追逐」那段的分镜和动作让我联想到2004《波斯王子2》单游戏开头CG中王子逃跑的感觉,迪士尼玩跑酷也很帅哦
3:『老年安娜?
』哈哈哈这个阿姨真的好像《冰雪奇缘1》里安娜被冰冻后的样子,白色的双麻花辫真的好像...
4:『长发公主』有2个联想点。
第一个是片中的「蜡烛/金光」和乐佩的金发以及城堡的孔明灯有共通的光学美感第二个是片中的「神秘反派」的镜头,是剪影效果下骑着马拿着刀的男人,不好意思原谅我想起骑着沙雕马克斯的尤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顺便满屋的导演也是长发公主的导演·霍华德 Byron Howard )
5:『爱丽丝门把手』这个联想点恐怕也只有我这着了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粉才能想到了... 希望P的不错哈,「人脸门把手」出自1951迪士尼动画电影版。
—————————— 看吧,就算不针对剧情去“影评”还是能聊好多好多的,这就是看电影的乐趣 谢谢大家喜欢 国内马上就要上映了(2022.1.7 周五)院线看肯定更爽!
————————(以下长图有微量剧透,慎看)
迪士尼再糖水都比垃圾贺岁档院线片好看谢谢
感谢LMM
2.5。关于家庭的美好童话…歌也不太好听,没必要那么多人住一起吧,女主也是挺辛苦的,而且不懂本身就没有gift的奶奶怎么就瞧不起同是没有gift的女主了….
也太无聊了
比〈寻龙传说〉还贫瘠的想象力带来的是迪士尼动画中前所未有的糟糕故事我不会说是迪士尼历史最差作品,因为我先看的〈星愿〉等一下,好像这个就是〈星愿〉的故事梗概啊?【4.3】
全家欢版“亚当斯一家”,然而Madrigal和亚当斯家族之间差了有一万个CoCo家那么远。
可以理解大多数人不满意的原因,无非是感觉很好的题材拍的格局太小,但其实从片头开始这部影片就在告诉大家,它的内核从来都是亲情和家庭,而不是魔法和奇幻元素。虽然片尾收的的确仓促和莫名其妙,但整体完成度很高,该表达的也都表达清楚了,算是及格的合家欢。
画面非常好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亮点。故事上没有逻辑,所有的矛盾都用歌舞来解决,魔法源于哪里?怎么就又失而复得了?影片生硬地给观众灌大道理,却懒得讲一个条理清晰的简单故事。歌曲也不是首首抓耳,拉美裔群体这块达斯米奇大概也不算讨好成功了。
不愧是这么多年来最难看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剧情平庸亲情表面,魔法隐喻了个寂寞,所以是靠唱歌拿奖的么...
希望迪士尼永远当一个造梦工厂,告诉小朋友一些简单的东西,在这些电影里别再过度解读,别再多想,如果只从纯粹的角度去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完美,都可以在面对家人时,放下防备。奇迹从来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本身。
本以这作的音乐和Disney强大的技术力和表现力要拿到8分以上是很容易的,然而Disney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剧情总是要突兀要么单薄,甚至有时还让人不适。Disney什么时候能明白,人物性格、生存环境可以吃童话设定,但人物情感,它是需要逻辑的
歌好听舞好看。大力姐的歌最好听。最羡慕的超能力是动物之王小朋友。第二名是七十二变。叔叔施法时误入的水豚很萌。画面像是用Coco的模板换皮的,但故事远不及。和remember me相比,一个魔法家族的成员不会魔法的焦虑,能得到多少观众的共情?我知道想表达的是不要对家人太苛刻,但用一家魔法师来讲感染力不够。唯一感动我的是,出场不多的主角的妈对女儿无私的爱。
何德何能
大银幕重看,吓哭了后面小朋友。
Bruno在隔间的餐桌给自己画了个餐盘让我破防了🥺
No catchy songs.
很简单的童话故事,有很多逻辑漏洞但是不妨碍我喜爱它的画面和几个立意。我们总是过度依赖自己的天赋而忘记脚踏实地的努力,习惯已经拥有的一切有恃无恐。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害怕不再被需要,不断升级内卷的压力,如果可以放下包袱休息一会。对于摆布,即使是家人也要勇敢说不。人生就是不断清零和升级的过程,多看多学多经历,做当下觉得对的事,有目标就追逐,有遗憾就弥补,其余不可控就尽量接纳,随性潇洒,不枉活一场。
这啥呀。。。太低幼了,格局也小了。动画还得看皮克斯。
【2.0】仍旧是政治正确口号先行,但相较于近几年的迪士尼动画,明显的进步在于:迪士尼动画中的“自我价值认同”终于不再是通过正邪对抗中打败反派获得胜利的方式来仪式性地完成,而是主人公直接面对那个不确定的消极自我。
歌舞,音乐,我都不喜欢,不觉得好听呀。有些人要帮忙,最好就是别碍事。单身汉宅男舅舅。无论碰上任何困难,我们都能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