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釜山行

부산행,尸杀列车(港),尸速列车(台),Train to Busan,Busanhaeng

主演:孔刘,郑裕美,马东锡,金秀安,金义城,崔宇植,安昭熙,崔奎华,郑锡勇,芮秀贞,朴明申,张赫镇,禹都临,沈恩敬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6

《釜山行》剧照

釜山行 剧照 NO.1釜山行 剧照 NO.2釜山行 剧照 NO.3釜山行 剧照 NO.4釜山行 剧照 NO.5釜山行 剧照 NO.6釜山行 剧照 NO.13釜山行 剧照 NO.14釜山行 剧照 NO.15釜山行 剧照 NO.16釜山行 剧照 NO.17釜山行 剧照 NO.18釜山行 剧照 NO.19釜山行 剧照 NO.20

《釜山行》剧情介绍

釜山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孔侑 饰)光鲜精干,却也是个重利轻义之徒。妻子为此与之决裂,女儿秀安(金秀安 饰)则对如此自私的父亲越来越失望,决定前往釜山和母亲生活。在秀安生日这天,石宇抽出时间陪伴女儿登上开往釜山的特快列车。而与此同时,城市四处出现了极为可疑的暴动事件。政府极力洗白无法掩盖丧尸肆虐的事实,即便懵然无知的列车乘客也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堕入恐慌绝望的地狱中。开车的刹那,一名感染者冲入车厢,而她很快尸变并对目光所及之处的健康人展开血腥屠杀。未过多久,丧尸便呈几何数爆发性地增长。石宇被迫和幸存者的乘客们在逼仄的空间中奋力求生。 通往釜山的遥遥旅途布满杀机,危难时刻每个幸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飓风奇劫大导归来小孩假面骑士亚极陀特别篇新的变身俑之城祈祷我的小马驹:友谊大魔法第二季我最好的朋友死了爱情而已紧锁飞机和火山大叔支持我的恋爱(脑内)戈德曼家族第一季无言黑暗王牌调酒师三伏天我爱你!山上的西蒙恶补青春流金岁月非凡医者寂静岭2未来的你遗迹架向星空之桥OVA尚方宝剑失落的秘符碟中谍8:最终清算灵犬雪莉3钟馗降魔

《釜山行》长篇影评

 1 ) 人心有多好,人心就有多坏

其实比丧尸更可怕的人心 有人可以为陌生人牺牲 有人可以用其他人抵命 人心有多好人心就有多坏 有人能够从自私自利成长到奉献自我的程度 有人能够一次次的将人推向丧尸只为自己活命 最无奈的是穿越重重阻碍来到安全地带 却无法进入 一面为生存拼命抵抗 一面为生存据不接入 在生与死面前 那些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才更加的突出 我以为最后会是艰难抵达跨越重重阻碍却死在自己人枪下的纯粹悲剧性结局 所幸 还留下了一丝希望 与其是说恐怖片 其实不如说是揭露人性的电影不觉得恐怖 有被触动

 2 ) 如果不变成丧尸,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讨厌人类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釜山行》的成功,不只是账面数字的成功。

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

它就相当于拍摄了《路边野餐》的毕赣和《长江图》的杨超,突然拍出一部十几亿票房的商业电影。

这当然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高丽参鸡汤。

导演延尚昊,此前专门拍摄一些没人看的独立动画片(代表作《猪猡之王》)。

最高观影人数,不过才一两万人——还比不上专门拍冷门艺术片的洪常秀。

首尔站从默默无闻的小众一跃成为大众热捧的对象,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过去十几年,韩国电影屡次上演此类新导演奇迹。

《釜山行》是个丧尸片(僵尸片),就是《僵尸肖恩》、《僵尸世界大战》到美剧《行尸走肉》的那种僵尸活死人。

这种看来就不够大众、不够主流的类型片,在韩国从未有成功的案例。

此前韩国千万级别观众人次的电影类型是历史片、战争片、灾难片、警匪片等,比较特殊的是奉俊昊的《怪物》和今次的《釜山行》。

在形式上,《釜山行》与奉俊昊的软科幻片《雪国列车》情境有一定相似。

它们都是父亲带女儿,有小团队,然后都有打通一节又一节车厢的动作场面。

但两部电影有个本质上的设定差异。

《釜山行》里开往釜山的KTX列车,完全复刻自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中途经过的天安和大田站,而《雪国列车》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末世故事。

通俗点说,《釜山行》更容易有代入感,出现的人物包括了老少中轻病弱残孕,完全就是缩小版本的人类社会组成。

看明白了这个,你就能读懂《釜山行》背后的诉求,它并不是喷血浆、玩死惨的恐怖大秀。

 与国外大片常见的正气过剩男主角不同,《釜山行》从男一号到几个角色,大多是带有性格弊端上了车。

如此一来,直面危险恐惧,与丧尸的殊死搏斗,反倒变成了修正人性弱点的契机。

以男二号夫妇两次被阻拦进安全车厢为例,第一次的实行者是男一号。

到了第二次,男一号自己也跟着变成了受害者。

让多数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场面,绝对不是来自丧尸的疯狂杀戮,而是人类对同伴的轻蔑、敌意和不信任。

与“车”俱来的诸多毛病,通过丧尸病毒的感染催促,一并爆发了出来。

不难发现,男一号在一开始,与从头到尾充当反派的自私大叔,差别不大。

延尚昊在摄影棚模拟了高速运行中的车厢,不计其数的群众演员“以超越其他丧尸片”的卖命精神,去演绎那些奇形怪状的暴走丧尸。

如果你对丧尸片还停留在分不清挣扎还是抽搐的慢速运动者,《釜山行》会带来无数惊人的夸张场面。

 《釜山行》的最大意义是坚信人还可以作为人,配作为一样活物,生存在一个崩坏的、末日来临前的恐怖环境当中。

对弱小者的庇护,对同行者的援手,对陌生人的信任,乃至于对人类阴暗面的失望,它们共同组成人类集合的丰富面貌。

你回头再看《怪物》或《雪国列车》,两部电影也同样对人性做出了积极肯定(有个例外是今年的《哭声》)。

《釜山行》的热门,不是韩国本土或在香港台湾热映的一时现象,也不只是一部电影和一个导演的成功那么简单。

在影片背后,你会看到韩国导演对人性的考量,有善良的一方,也有恶意的一方。

有完全国际化的运作,也有辛辣入喉的黑色讽刺。

电影的高度工业化并不排斥独立电影的新鲜血液,也能让偶像明星改头换面。

面对一部看起来只是为了刺激肾上腺激素分泌的丧尸类型片,你会发现,拍电影确实不只有一种可能。

无论在格局、桥段还是节奏上,《釜山行》都是东亚丧尸片少见的成功案例。

东亚几国中,日本出产过不少丧尸片,但无一例外是以小众、怪鸡和恶趣味为特征,少有人能把目光投向大片视野的。

香港台湾也有那么点零星尝试,可以忽略不计(麦浚龙《僵尸》是华语电影特有的僵尸片)。

倒是日本的黑泽清和青山真治等导演,在他们艺术片里不同程度表示过对丧尸题材感兴趣。

染谷将太和小田切让例如科幻片《完美的蛇颈龙之日》里的“哲学僵尸”。

像这两枚丧尸,大概能秒杀所有年龄段的妹子《釜山行》对丧尸的行动设定有一定调整,譬如被啃咬后的感染时间,飞快的行动速度,智商基本为负数,高度依赖目测视线和听觉,弱光下会盲视……但总体上,它们还是活蹦乱跳,完成一系列高难度肢体扭曲的西方丧尸——让人看完之后很想上去亲身试演一把。

不少人以逻辑有问题来批评《釜山行》。

譬如感染速度到底多快,丧尸如何第一时间判断是死人还是活死人等等。

可是,如果不相信导演和丧尸类型片的基础设定,那么,电影根本没法看。

《釜山行》采取了平凡(平民)英雄的人物设定,其实不好拍。

你可以拍成电锯屠尸,以一敌百,火烧连营,但电影主人公是一个代表殷实中产的人物。

你让他爆发,他除了数字,别的恐怕也爆发不出来啊。

这部电影,没有枪,没有刀,除了棒球棍以外,没有更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了。

好莱坞大片或商业电影,容易大开主角光环。

《釜山行》放弃了高大全伟光正的写法,主人公是带着自私和不完美的人物性格出场,不断进行修正,最后还选择了自我牺牲。

不只是主人公,其他几个配角,也各自完成了行为的转变调整(包括女儿)。

封闭的高速列车空间,从一道又一道的车门到狭小的卫生间,观众很容易感同身受。

这种环境模式,比在远古洞穴、中世纪堡垒或黑暗地下城,日常太多了——因为所有人都熟悉,反倒寻思着都大难临头,演员们看起来不紧张而且也太放松了吧。

我喜欢的一些人物和段落如下:

列车员第一枚丧女她的最后一秒上车是类型片的常见桥段,但是,她成功感染,又从美女列车员背后现身袭击的画面,很出彩。

直男观众也忍不住表示,头两个变丧尸的姑娘,颜值好身材佳,被感染了很可惜。

坦克大叔坦克一样的身躯,实木桶般的上臂肌肉💪,这个 MT 大叔站在卫生间门口,我就脑补了他要屠杀丧尸的热血场面。

果不出其然。

好在《釜山行》也没有夸大他的战斗力,他的力量,始终还是停留在壮汉的蛮力上。

真是令人感动的好肉盾。

自由落体空降丧尸电影里有两处丧尸空降的场面,一个是在新闻报道的视频上🚁,一处是在沦陷了的大田站。

这里说的空降是从走廊天桥上飞瀑而至的丧尸们,有一个摔得全身扭曲了依然狰狞着想吃人。

不知道为什么,我还特别希望看到个穿高跟鞋奔跑的丧尸。

高速丧尸车祸韩国丧尸们实在是跑得太快了,没有刹车没有后视镜也没有交警。

所以在铁道上撞成了一堆,报废无数,真是一起惨烈的高速连环相撞追尾车祸。

不过,比这群丧尸飙车族还可怕的,是那个狂奔的孕妇。

求生加母爱,总是伟大的。

挂满丧尸的火车头你们肯定以为,我就喜欢看大场面,那看《僵尸世界大战》去啊!

实际上,我在说的,都是关乎想象力的问题。

用电脑绘制出十万个丧尸也不成问题啊,但是,怎么让这一堆怪物,跟主人公产生具体的联系,那是个难题。

《釜山行》从头到尾,都在让观众接受这样一件事情,放置于现实社会又带有太过鲜明类型片特征的玩意,没那么好搞。

否则啊,中国人早拿过来山寨了。

但有人肯定还要说,《釜山行》给大家留下最大心灵创伤的,还是人类本身,尤其是那个面目极端可憎的官僚大叔。

他滥用权力,苟且偷生还煽动群众。

无脑起来,让你恨不得上去掐死他。

猪王如果大家厌恶人类,那一定要去看导演的第一部长片《猪猡之王》。

反正联系几个作品,感觉导演真是深深的厌恶人类啊。

《猪猡之王》是 2016 年以来,我看过最黑暗压抑的一个片子。

虽然有极端泄愤的一刀切,但在疯狂变态的青春期冲动以外,延尚昊却袒露着人类的苍白,脆弱和自私可怜的一面。

给主人公配音的,是另一个韩国独立电影导演,梁益俊。

他导演的《绿头苍蝇》也是我很喜欢的片子,讲一个沉迷于暴力最终又被暴力所吞噬的男子。

扯这些,不外乎是对丧尸片进行一定的过度阐释。

它们可以是爆米花类型片,它们还暴力成灾——好在《釜山行》的尺度很一般啦。

当人类还是人类,当丧尸变成比野兽还疯狂的集兽性之大成的怪物。

这种面目鲜明的对比,有如对人类社会现实的终极暗喻。

普通人,总是无法跟更加机械、庞大、无人性的资本财阀集团或上流官僚阶层对抗,不断被同化,被感染,被消灭。

无差别的破坏,厮杀,烂咬,爆啃,捣乱所有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狂热冲动,本质上却还是有无政府主义的末世诉求。

可到头来,这种类型片还是为了反写人性(好电影往往如此)。

至少,《釜山行》是这样做的。

老司机丧尸的存在,并不是为了要抢主角的戏,或是导演表达破罐破摔死光光的绝望,而是为了烘托这些主角(普通人类)身处人性与道德冲突时候的复杂形象。

所以,电影真正影射的,让人感同身受的,其实还是社会上(一趟列车上)普遍存在的阶级倾轧和自私不公。

最终,电影在失望中有希望,合理保存下来了妇孺、亲情与歌声。

【刊载于 新京报 木卫二公众号】-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3 ) 这就是我喜欢的套路(严重剧透!)

对这个电影觊觎很久了,终于昨天完成心愿,作为在韩的小伙伴我这么晚才看我也是爱的不够彻底。

可能会深度剧透,有介意的小伙伴还是就此关闭吧。

切入主题,电影看多了,套路又有几个猜不到的,可是这个套路偏偏是自己心里最想要的。

韩国向来都是敢揭示人性的。

几乎那种黑暗面都可以在韩国电影里看到。

可能是在天朝看多了光明,偶尔想要适度休息。

首先因为很喜欢个别演员,所以一直期待着上映。

可能因为先前的《熔炉》,所以对这个男主就是喜欢到停不下来。

花痴,跑题了……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熟悉是因为觉得融进了太多其他电影的元素或者情节吧。

一开始匆匆交代就简单粗暴的进入厮杀模式。

选的主演们也都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代表。

善良勇敢的人总是很多,坏人则是会更多。

(有一种祸害遗千年的感觉)电影虽是恐怖片,但人性的问题流露更多。

下面,就是情节交代了。

一辆封闭的车,一个封闭的环境,给了主角们一个可以暂时生存下去的理由。

男主和女儿,准爸爸和准妈妈,高中生情侣,流浪人,高龄姐妹花,还有反派常务。

一个奇怪的女人引发了一场灾难,大家开始快速变异没办法阻挡,引发混乱,争相寻找生路。

男主差点害死即将有孩子的小夫妻,不过毕竟是正面角色所以良心发现开了门,就此主角都凑齐了。

大家都很恐慌,也各自想着活下去的办法,车在大田站停了,安静的异常就知道这只是高潮的开端,男主为了女儿活下去想自私的带她走,小女孩埋怨男主。

但是大田已经被感染了,关键时刻,准爸爸还是救了他,总是会有为了别人拼命抵抗的好人,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反派大叔怂恿开车,没有上车的人们差点就死在大田站。

人性流露,谁都希望活下去,可是强烈到用别人的命去换,也逃不过命运。

庆幸的是大家都还活了下来。

(主角光环-_-#)虽然活下来了,但是已经被冲散。

就此分成三派,自私派,解救派和被解救派。

九号车厢内的男主,准爸爸,高中男生,还有那个流浪人为了解救被困在十三号车厢卫生间的亲属,必须穿越中间有被感染人群的车厢。

因为这里的丧尸很低级,在穿越过程中,黑暗时且无声状况下,就不会主动攻击。

利用路上的隧道手机和强健的身体,成功解救了被困的亲人,不得不提的是,其中有一节车厢全部是高中男生的队友亦或是朋友,虽然已经被感染,但还是下不了手去攻击。

就在千钧一发时,车厢变黑了。

最终还是让这个男生完完整整是个好人。

总是这样,救了别人也是救自己。

解救派和被解救派终于汇合了,并且度过了一点安静的时光。

历经考验吧,到达了十五号车厢,但是,却被常务为首的自私派排斥,去到了别的车厢。

其中一点,因为常务和其他人的排斥,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两个人死掉了。

姐妹花的妹妹眼睁睁看着姐姐被感染却无能为力,所以,就此除了主演们就全部“死了”。

车被逼停了,必须要重新选择逃生的路,常务依旧自私,为了活,害死了仅剩的四个人后逃离。

高中生情侣依旧死在他手里。

看到那个小男生绝望的抱着女朋友。

不辜负这个女孩子在被排外的生死危险情况下选择这个男生的心。

这是真爱。

流浪人为了男主的女儿和已经死掉丈夫的准妈妈,选择面对,选择保护。

坏人终是被感染,但是却也是个内心强大的坏人,自我意识很强大,想要活下去的意识很强大。

男主不幸被咬到,知道自己很快会失去理智,所以最快时间内告诉女儿和准妈妈怎么操作系统。

然后关了门,站在车尾。

最终我也还是哭了,就在男主变异后脑海里浮现着初次抱着女儿的画面,画面很柔,光线也很柔。

停在了釜山,女儿,准妈妈相依走向封锁线。

走进隧道,前面没有光明,后面也没有光明。

我不会写影评,也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所以不知道怎么才是好文章,只是知道很喜欢这个电影,所以情节,细节都会很深刻,想要拿出来分享而已。

电影的手法,电影的成像,电影的技术,我不懂没有专业学习我也就不能去评价。

电影确实都是一样的套路,但是我偏偏喜欢这个调调。

希望真的喜欢又期待这个电影的同学们一定要去看看。

 4 ) 浅谈韩国灾难片的套路:《釜山行》里的拿来主义与本土化改编

韩国电影在今年给了我们不少惊喜,自早前戛纳载誉归来的口碑之作《小姐》《哭声》,这些商业和艺术兼具的作品,不仅在评论界备受赞扬,更能够在商业上有所斩获。

就在最近,本年度韩国本土票房首部突破千万人次级的口碑作出现了,本片是由首次指导真人电影的延尚昊导演的丧尸题材灾难影片——《釜山行》。

影片上映一来,评论界一片赞扬,目前豆瓣评分8.2,IMDB评分8.0,知名电影网站SCREEN Daily评价说:“这是一部媲美《雪国列车》和《僵尸世界大战》的韩国型灾难大片,娱乐性和社会性都完美地囊括其中。

”当然这并非是说这部新人导演的作品要从整体素质上来讲比《小姐》或是《哭声》更加优秀,而是基于影片题材本身更具有观众的辨识度和受众面更广的因素。

1.故事内核:末日密室逃生《釜山行》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是从首尔站出发开往釜山的KTX上爆发丧尸危机,人们为了活下来而孤军奋斗的故事,是一部丧尸题材的灾难大片。

孔侑在片中饰演证券界的“黄金手”,带着金秀安饰演的女儿前往釜山看望妻子。

马东锡和郑有美搭档饰演夫妻。

崔宇植饰演高中棒球队的成员,而安昭熙饰演棒球队的经理。

这些人偶然登上前往釜山的KTX,却意料之外遭遇丧尸危机的故事。

尽管丧尸题材电影兴盛于欧美,经过乔治·A·罗梅罗等导演的发扬,已经自成一种风格。

加上近年上映的《僵尸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大卖引起的广泛热议,丧尸电影被认为已经很难再有新的格局。

但韩国导演在处理末日危机题材的时候扬长避短,加上韩国灾难片一贯带有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本片所不同之处在于导演并没有急于求成的效仿好莱坞丧尸片的末日危机感,也不刻意制造群尸屠城的大场面,反而将故事发生在封闭空间内——一列行驶的列车上。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被困在这列无法停车却又不知终点站在何方的高铁上,外有僵尸大军追杀,内有人性罪恶的阴谋险恶,这将电影的矛盾冲突展现的淋漓尽致。

主角们为了生存不仅要与丧尸搏命逃杀,更要应对火车里的人性丑恶。

一辆列车封闭起来的最后生存空间、为了求生,人类善恶美丑在这里暴露,电影有一种《僵尸世界大战》+《迷雾》+《雪国列车》的即视感。

2.主题拼贴:好莱坞类型片混搭韩国式批判从韩国近年热门电影中,不难看出韩国商业导演们普遍受到了好莱坞类型片观念的影响。

仅以灾难片为例,无论是《汉江怪物》《铁线虫入侵》或是风格更趋于写实的《流感》,韩国导演无一例外的都是在灾难片内核里讲述了普通人的情感救赎和对人性的善恶二元论展开了讨论。

韩国的灾难片的主题都非常一致在对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

动画导演转行真人电影,延尚昊导演的首次跨界完成的算是相当出色,在他本人作为动画导演的履历当中,《猪猡之王》《似而非》等作品当中,都带有明显的想要在残酷外衣注入社会性批判的目的。

导演之前的作品所带有的强烈风格:阴郁、暴力、残酷、愤怒!

对于一部主打恐怖惊悚的灾难题材电影来说,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把握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人被咬后会迅速变成丧尸,丧尸身体素质超强,扒火车、跳窗、撞玻璃、叠罗汉,而且跑得还飞快,但既然是为了主角们逃生制造戏剧冲突,也给丧尸们设定了弱点,丧尸在黑暗的环境当中看不见人,但对声音很敏感。

所以这段铁路上一段段的山洞便成为了与丧尸作战的高潮段落。

但是,导演的意图又不止于想要做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人性的挖掘和价值观的崩坏仍然是典型的韩国式电影母题。

关于尸病爆发的原因,电影并未直接交代,而是从主角的几次通话当中透露出来。

电影一开场,男主所在公司的老板就让男主把手下控股的一个化学工厂项目有关的股票全部卖掉,而在吃饭的时候男主又看到了鱼类奇怪死亡的新闻。

等男主上车的时候,首尔这座城市的病毒已经开始大规模爆发,而当男主在火车上遭受到病毒感染的丧尸袭击之后,同事的一通电话让他意识到,原来高层早已知道病毒扩散的事情,却隐而不发,最终导致城市的沦陷。

影片的结尾非常意味深长,女主带着少女穿过隧道,隧道尽头的军方人员在无法确认对方是尸体的情况下,受到了上面的命令指示是消灭。

导演借用这个结尾对政府和军队对生命的漠视行为进行了批判,可惜结尾稍显仓促,没有达到影片本身所想要探讨的主题的那种深度。

3.角色塑造:“去英雄化”式主角长期一来,韩国导演一贯长于故事细节的刻画上,而对于细节上的描写,也让角色变得更丰富和立体。

所以韩国商业类型片中所谓的正派,似乎都被“去英雄化“了,那些越是让观众情感代入深的人,越显得”无能“。

导演延相昊虽然是首次指导真人电影,但延续了自己的前两部作品中一贯的关于人性挖掘的母题。

当病毒爆发后,电影的男主角,竟然会是那个把孕妇关在门外的人。

男主饰演的基金经理,从一开始教导女儿时时要以自己为中心,到危机时刻救助流浪汉,从自私到觉醒,最后因为从下属的电话里得知了病毒的源头正是自己操控的基金项目而感受到了价值观的崩塌,于是最后选择一路护送女儿逃亡,而这每一步的升华中,他的女儿就是点醒他的催化剂。

演员方面,马东锡饰演的外表凶悍实则内心细腻有些惧内的壮汉非常还原,这个角色颇有些《邻居》中的打手的感觉。

而孔侑和郑有美则是继《熔炉》之后的再度合作,非常值得感慨。

反派金常务,是一名公司高层,他有着体面的外表,但内心自私,善于把握舆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位大叔的形象,集刻板、专横、自私于一身,他的心完完全全被死亡的恐惧填满,才导致他不断害死身边的人来保命。

在影片中,这些角色,随着丧尸病毒的爆发,众难当头,人性的丑恶与光辉在这一刻暴露无疑,说到底导演还是在借丧尸阐述人类才是最可怕的动物!

4.视听语言风格:拿来主义与本土化包装评论家们批判韩国电影的原因是其缺少原创,很多时候都在模仿和借鉴,以商业类型片这种在好莱坞工业体系当中相对成熟的模式来说,韩国导演总是善用鲁迅先生笔下的“拿来主义”,但问题是,韩国电影总是能够“拿来”得恰到好处。

因为韩国电影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在“拿来”之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尽可能的变成自己本土的东西。

《釜山行》与《僵尸世界大战》电影《釜山行》,就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类型片做法,片子情节点的设置,高潮戏的铺垫方式,甚至视听语言都很有好莱坞的风格。

影片中,导演因为动画导演出身,所以在一些场景设计和场面调度上进行了准确的把握,丧尸袭击人群的场面生猛无比,许多镜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为了提升观影快感,使用了好莱坞动作电影常用的凌厉剪辑和大特写镜头。

尸变逃生的动作场面非常抓人,节奏保持的非常好。

当导演想要展现末日下城市的危机感和绝望感时,又使用了好莱坞灾难片常用的远景,远景下的整座城市的末日场面极其大气。

可以说,整部影片所呈现的出色的视觉效果,加上导演精准的镜头语言,让这部丧尸题材电影在大银幕上呈现的末日危机感展现了真实可信的效果。

尽管导演有意识的借鉴了好莱坞的视听语言风格,但本片在叙事推进层面,仍然是韩国式的。

编剧不断给主句逃生之路设置困难,这种困难可以看作是编剧在叙事上设置的情节爆点,主角一行人不断克服各种困难逃生的过程是导演最想呈现的细节。

整部影片剧情紧凑、整体推进的节奏非常快,段落衔接之间也基本做到了张弛有度,戏剧张力十足,起承转合的意外层出不穷,丝毫不让人觉得冗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延尚昊还拍摄了一部《釜山行》的前传,平行世界的姊妹篇——《首尔站》,来讲述丧尸病毒是如何爆发的,以及那趟开往釜山的猎车开车前一天发生的惊悚故事。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完成度相当高的丧尸题材电影,影片所呈现的好莱坞式灾难片套路和视听语言风格都让人赞叹,同时又兼顾了商业元素和人文关怀双重主题,这正是国内商业片导演所欠缺的成熟的创作模式。

分享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很惭愧,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5 ) 为什么我觉得釜山行 (屍速列車) 很一般

在朋友的力推下,看了这部韩国“神作”。

也许是我的期望过高了吧,总体来说,这就是一部一般的电影。

如果单纯的说娱乐的话,这是一部及格的影片。

如果单纯的说这是一部现阶段中国电影办不到的电影,我觉得也不过分。

如果单纯说,拍摄取景摄像等,这个影片也还OKAY。

但是神作,8分以上,我觉得略夸张了。

这片子就应该和它的前传 Seoul Station一样,6分上下差不多了。

1. 刻板印象 (Stereotypes)这是我最受不了的,作为一个恐怖悬疑片,如果所有的角色都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就真没劲了。

这么说吧,这部片子一开始,大家就知道孕妇和女孩不会有事。

男主角人设就注定了他肯定会挂,并且他的人性会得到最大的救赎,夸张的说,他会死的光荣,死的值得!

大坏蛋,没有原则不过大脑的坏,往死里坏,一直要坏到最后一秒,来实现男主角的伟光正的形象大爆发。

其他打酱油的旅客,都是没有脑的,是非不分,但是“黑白分明”的路人。

他们虽然傻,可是他们在”白队“和“黑队”上可谓是一站到底, 这些人和僵尸的区别基本就是啃和不啃的区别。

还有那些,跑得快,很难揍死的僵尸 … 这些都是最直接的Stereotypes,这部片子里面几乎充斥了各种,点点滴滴的这样的刻板印象,让我一直看的很尴尬。

2. 不合理性- 奔跑吧僵尸作为僵尸,我觉得他们是失败的。

跑那么快,就是逮不到主角。

不管是抱着小孩的,还是怀着小孩的,反正就是抓不到。

在最后的奔跑阶段,这里有个逻辑 - 主角几个人跑的比火车快,这样他们才能追上火车 - 主角也比僵尸跑得快,这样他们才能顺利逃跑。

那我就奇怪了,那僵尸是怎么追上了火车,挂在后面甩尾,可是他们没追上人的?

他们跑的时快时慢,火车开的时快时慢,还是我们的主角跑出新的高度?

就为了生硬的男主脚踹僵尸么?

- 萌萌的反应导演在这上面真是没闲着。

所有的人都在呆萌状态下,尤其是哪个火车司机。

亲,人脑在紧急情况下,是会加速运作的好吗?

你要是一定要说,一开始谁都瞎蒙了,行,但是人是会Snap out of it的!

不会一直萌下去的!

那高中生小哥,一看到自己的队友就蠢萌了,萌一萌也就够了,大脑是不会让你萌下去的好吗?

还有,一直到最后一搏的时候,都只有男主在奋力反抗?

其他两个人就一副我好怕的萌萌样?

你不上去踹啊?

你不知道大坏蛋死的慢啊?

各种的故意反应迟钝,来故意让观者紧张,这样的低廉的计量,我们广大的僵尸片的受众,早就麻木了,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

- 无脑的便当户 + 无动机的大坏蛋这个真不用多说了,为什么他会那么坏,为什么?

他的动机是什么?

而其他人都蠢萌蠢萌的听他的话,言听计从,这又是什么动机?

3. 花俏的搏斗这片子,你跑,你跑,你再跑。

你撕,你撕,你再撕。

就好了!

还那么多花俏且生硬的打斗。

我其实是喜欢巧妙的打斗场面的,好吧,我只能说你没编排好 ……4. 故意煽情生硬的插入很多Dramatic片段。

很明显,导演想要加入很多humanity的元素,想要提高这个片子,不是仅仅是一部奔跑的丧尸的恐怖片,它是有节操的。

可是生硬,真的生硬 …… 包括最后那姑娘唱歌那部分,一定要唱才能合理化吗,一定非要煽情吗,难道这就是久违的爱的歌颂吗?

好吧,第一次写影评,就此总结下,在这样丧尸电影流行,铺满了大小屏幕的年代,这只是一部按照好莱坞电影套路,在场景上略有巧妙,生硬的凑了几个humanity元素的,过长的普通电影。

 6 ) 人比丧尸更可怕

(文/杨时旸)这两年,韩国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品在经历了最初的被赞叹之后,开始衰落。

那些无论什么故事都会故意黑公检法和抨击腐败的设定,显得愈发具备表演性,而丧失了早期的尖锐与力度。

比如最近那部著名的《隧道》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这样的窠臼,在这样的背景下,《釜山行》被热捧就不难理解。

它是韩国电影工业中生长出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种虚构的、讲究商业性和完成度的、问向人性而不只是滞留于政治表面的作品。

丧尸题材有很多珠玉在前,电影姑且不论,美剧《行尸走肉》其实已经很难被超越,囿于篇幅,电影不可能像美剧那样不急不缓地慢慢呈现人性和人心的蜕变,一点点抖落出不同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更无法回溯每一个人的背景以达到煽情的效果,但是《釜山行》还是以精炼的方式把丧尸题材最主要的几个面向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基金管理人石宇带着女儿去釜山,准备把女儿送到前妻那里,途中在车上偶然遭遇丧尸病毒爆发。

这样的设定非常聪明,作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它有效地控制了外景和特效的投入,放弃了如同《行尸走肉》中的那种漫山遍野僵尸行进的雄壮场面,而是彻底将其改造成了一幕逼仄空间中的残酷人性实验。

从故事本身来讲,它有利于观众聚焦于几个主角,把效益最大化,而从效果呈现来说,外部环境的灾变,通过不多的搭景和车窗外一晃而过的丧尸去解决,留白的处理手法,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恐惧效果。

换句话说,导演既明确地使用了丧尸题材,但又巧妙地扭转、拆解了这个题材,从《雪国列车》《东方快车谋杀案》《行尸走肉》《汉江怪物》等等作品中进行了抽取和混搭,最终,《釜山行》变成了一个有着通关打怪的外壳,人性实验的内核,丧尸题材名头的封闭空间内的叙事模板。

在一切残忍和崩塌之后,还保留了希望,孩子和一个孕妇幸存了下来。

孩子唱起了婉转的歌谣,那首原本要献给父亲的歌,现在变成了献给人类的挽歌,在刚刚见证了人性的裂变之后,孩子仍然通过歌唱这种人类独有的方式打动了同类。

这一切都符合商业类型片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釜山行》几乎可以当做东亚小制作灾难类型片的范本和教材,如何以小博大,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做到精致都值得借鉴。

脱开外部制作话题,谈论内容,《釜山行》的几次翻转以及对于人性的探讨也恰到好处。

和美国同类电影的设定不同,基本上那一类作品都有一个标准的领袖型主角,但《釜山行》中的男主角是带着一身毛病登场的,自私又懦弱,但之后都被现实激发出了某种光辉。

这样的设定更容易让人们带入感情。

而与此同时,这部电影的正反派设定又非常鲜明,男主角石宇和奋力保护家人的大叔显然是正义的一方,而那个极度自私的交通公司的高层代表着普通意义上的“坏人”,随着灾变的加深,每个人的小心思和面对大是大非时迸发的人性的光与暗,都呈现得真实可信,这是一层个体化的精神变异;而到了后来,人们的恐惧感催促着人心变异的速度,一群人开始不相信另一群人,他们在一些人的鼓动下拒绝同类进入自己的车厢避险,那个瞬间,生发出了强烈的拷问: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被认定为人类?

人与那些丧尸的区别,显然不只是外显性的特征,因为你看着那些尚未被感染的人类,却有着和丧尸一样残忍的内心。

但当他们拒绝帮自己的同类脱离险境,宁愿看着他们陷入死亡也不愿施以援手的时候,他们到底还是不是人?

这个无人能回答的拷问超越了个体层面,构成了群氓之族层面的问题。

其实,大多数丧尸片写的都是人,往往人比丧尸更可怕。

而对于有关死亡的处理方式,《釜山行》也做得非常成功。

直白点讲,好人和坏人都死了。

象征着人性善良一方的父亲因为感染,不想伤害孩子,而选择了自决,而代表着坏人的大叔也惨死于灾变。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处理方式不但成功地引发了悲情的高潮也完美地避免了那种惩恶扬善的老套调子。

《釜山行》把丧尸这种典型的西方式设定完美地移植到另一种文明当中,它嫁接着不同的背景,却反射着普遍的人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电影一次次向上攀爬,让人们见证着多向度的开掘,这种不停地实验本身就足以让人尊敬。

 7 ) 最好的大叔

孔侑在影片里饰演金融经理,因把工作更重视的他忽略了家庭的原故导致离异,独自带着母亲和女儿生活,离异之后又经常忽略女儿,所以女儿一直想要看去釜山看她的妈妈。

孔侑把一个刚开始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小人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直教导女儿不要考虑别人,要多为自己。

女儿完全没有习承父亲的性格,善良的为老人让座,并指责父亲的自私,当后来女儿发现自己的父亲和他人背道而驰的时候,拒接与父亲离开呵斥到“你应该告诉大家的,就是因为你的自私,总想到自己,妈妈才想到离开我们”,女儿的这些话感触到孔侑。

但令他真正改变的便是大叔(马东锡)以德报怨的行为。

我真的被大叔实力圈粉,高大威武却身手了得的大叔实力宠妻,简直就是言听计从。

虽然有些傲娇的妻子但有颗善良的心,不断帮助遇到危险的身边人。

在孔侑和大叔寻找到失散的女儿和妻子时,悲剧也就发生了,以一己之力为他们争取时间,在快要丧失意识的时候,都不忘嘱咐孔侑“我家盛京就拜托你了,我来堵着,你带她快点走!

”然后转头对妻说“我们女儿叫瑞妍,知道了吗?

”妻子没有嚎啕大哭,而是跟着孔侑离开,默默的留着眼泪,此时的我却哭成狗,妈的!

这么好的男人怎么死了呢!

最最最可恶的就是金常务,煽动人群,视他人生命如草芥,为了自己的安全,联合其他人逼迫孔侑等人离开这节车厢。

他和大叔真的是两个对立面,一个以德报怨,一个以以怨报德,害死列车上的人,到最后居然还咬了孔侑,真的是罪大恶极,卑劣龌龊到极点!!

庆幸到最后它留给了观众对于人性的望,留下了孕妇和女孩。

据说小说的结局版的结局,孕妇和女孩走进隧道就被射杀了,可恨的金常务才随后走了出来,他才是列车唯一一个生还者。

如果这是最后的结局,无疑“釜山行”将成为神作!

黑色的云,遮住了天空离别的日子来临约定在重逢互相道别后离别开花的时节,在相逢直到在相逢(女孩最后唱的歌)

 8 ) 延相昊导演 “两万电影”到“千万电影”修炼法

<图片1>(文/雷米) 告别了名导及低成本电影崭露头角的上半年,终于来到了票房之战最为激烈的韩国影院夏季档。

《釜山行》成为了今年韩国影院首部票房超千万人次的电影,也是韩国票房史上第14部、包括外片在内的第18部“千万电影”,并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

当我们谈韩影票房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听到“千万电影”这一名词。

简单解释下,韩国的票房一般按照观影人次统计,人次超千万的电影即为“千万电影”。

考虑到韩国人口总数为5062万(2015年基准),“千万电影”也意味着,至少有约五分之一的国民都曾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

在通稿中被冠以“灾难大片”头衔的《釜山行》,在我看来其实是一部新类型片下的社会批判之作。

而“亚洲丧尸片”的新类型,以及电影剧本中裹藏的社会批判信息,这两点使这部电影成为了冲击千万的种子影片。

<图片2>♦️从动画到真人,“2万”到“千万”或许之前有关注到延相昊导演的人并不算多,至少在今年戛纳之前。

因为他的前作都是动画作品,而中国主流媒体对于动画类型的关注度确实较为欠缺。

和上次提到的罗泓轸导演类似,延相昊导演是美术专业出身的。

他在中学时代是宫崎骏粉一枚,以后一直默默走在做动画的路上,偶然的机会下终于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真人电影,没想到正是这部电影令他跻身“千万电影”导演行列。

他的代表长篇动画《猪猡之王》入围过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且获得了金摄影机奖提名。

这也是第一部入围的韩国本土动画长片。

《猪猡之王》于2011年在韩上映,票房仅为1万9798人次。

两年后的另一部动画长片《似而非》票房不过2万2366人次。

这两部长片动画都是恐怖惊悚类,所以他拍出一部真人丧尸片其实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那么从2万到千万的跳跃究竟是如何修炼出来的呢?

先来了解一下《釜山行》的诞生故事吧。

其实比起《釜山行》,先构思出来的是动画电影《首尔站》,也就是《釜山行》的前传。

<图片3>最初,导演在做动画短片《地狱》的时候,想着从其中还能衍生出什么故事来,就想到了丧尸。

而《首尔站》就是这部讲丧尸的片子,本来打算做短片,后来变成长片了。

在和《首尔站》电影发行方交流时,有人提出了把《首尔站》拍成真人版的建议。

导演觉得,同样的电影做两遍不太好吧,就写了个坐上火车去釜山的丧尸故事梗概给对方看,就这样,《釜山行》诞生了。

至于剧本,延相昊导演和朴柱锡作家一同磨了大概六个月才出来。

《釜山行》中流浪汉这一人物是在朴作家建议下加入的,主要是为了和《首尔站》保持关联性。

而《釜山行》中饰演感染者的沈恩京也是为《首尔站》女主角配音的人。

之前曾有许多人建议导演拍真人化电影,但他始终坚持做动画,因为觉得还没有遇到合心意的真人片剧本,所以一直在等。

而这次通过《釜山行》可以和《首尔站》形成两部联作,并且《釜山行》先于《首尔站》上映,对这部姊妹篇动画的票房肯定也会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确实还蛮聪明。

<图片4>♦️《釜山行》凭什么在韩国这么火?

起初是没想去影院看《釜山行》的,主要因为看不了惊悚恐怖类。

但韩国朋友坚持要我陪他去二刷,于是我问,为何非它不可呢?

朋友的理由加上个人的观影感受,可以总结出四点。

一、“15禁”丧尸片,但并不算可怕。

看了剧照和预告片之后,因为配乐声效和化装过于给力,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此片过于“惊悚”的错觉,但其实它只是视觉层面上的“恐怖”而已。

《釜山行》在韩国拿到的分级和五月份的《哭声》一样,都是“15禁”,也就是说连高中生都可以去看的电影。

所以朋友反问道,《哭声》比这个要可怕两百倍,你连《哭声》都看了,怎么就不能看《釜山行》呢?

<图片5>别忘了,当初不少人看完《哭声》抗议它应该被分到“19禁”。

看完后确实觉得,比起《哭声》来《釜山行》是比较轻松和畅快。

尽管两部电影涉及的恐怖元素都是较为非现实的,但《哭声》完全是黑色漩涡一般的解答体验,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让人感到无比压抑;而《釜山行》则是无所畏惧,上演酣畅淋漓的过关斩将,又带来引人思考的灾难后感。

因此,对于那些因为“惊悚”而踌躇的人,以及处于15以上19以下的韩国青少年们,同档期的电影中,比起来国民主旋律的《仁川登陆作战》、《德惠翁主》,《国家代表2》来,毫无疑问《釜山行》会更具吸引力。

而我也有理由相信,像自己这样被朋友的口碑拉进了电影院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数。

<图片6>二、全新类型的“亚洲丧尸片”。

毋需解释,“亚洲丧尸片”和“无枪纯肉搏”绝对是TOP看点。

丧尸片本身便已足够有话题性,延相昊导演说,在京畿道拍摄的时候就有好多围观群众,大家说“哇好像是僵尸片哦”,由此他才发觉,原来丧尸本身真的已经很大众化了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先不说亚洲,在之前的韩国也并未拍出任何一部像模像样的真人丧尸片来,而如今竟然在一位动画导演手中实现了。

所以当韩国朋友说起《釜山行》带来的“亚洲丧尸电影”新类型,不仅带着一种“相见恨晚”的喜悦,还有种“前无古人”,短时期估计也不会有“来者”的魄力和自信。

对于丧尸片的一大票拥趸,《釜山行》的诞生无异于一条明亮的闪电。

另外,《釜山行》中与丧尸的对战完全是没有热兵器的纯肉搏。

且不只是体力博弈,还需要斗智斗勇。

这方面马东锡发挥出了超级出色的战斗力,连孔刘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觉得马东锡特别能打。

<图片7>看《釜山行》之前,对马东锡的印象是个搞笑又可爱的肌肉大叔。

《釜山行》出来后他的人气又增加了不少,“马可爱”、“马宝宝”之类的别名也层出不穷。

戛纳展映后马叔一出场,全场马上掌声雷动。

虽然私下喜欢孔刘更多一点。

但在这部电影中,感觉马叔的压倒性气概抢走了一些孔刘的存在感,至于两人能否撑到最后,就不在此剧透了。

真人手撕僵尸的亮点则是从大田站下车后再次上车,为营救陷入千钧一发的怀孕妻子郑有美、女儿秀安,马东锡、孔刘、崔宇植需要一路作战,从9号向13号车厢移动的过程。

可以说在大田站合力与丧尸对抗,成功再次搭上列车后,孔刘和马叔才摒弃偏见,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马叔把手臂拿胶布缠好,摩拳擦掌准备与丧尸大战。

饰演棒球队员的小生崔宇植也缠好胳臂握紧了球棒,没有怯场。

孔刘发挥出了与基金经理相匹配的智力,根据丧尸们仅听力发达,暗光下视力不好的弱点设计实施向13号车厢移动的计划。

还好《釜山行》里的丧尸还挺蠢的,要是和《首尔站》里的一样的话,恐怕斗智斗勇的手撕僵尸戏码也就无法上演了。

<图片8>三、社会批判意义。

《釜山行》并不是一部单纯讲述丧尸故事的恐怖惊悚片,在丧尸来袭时高铁上的人们如何应对极限的状况,如何求生存,电影对此有着非常现实性的描述,批判道义人性的同时顺带还黑了一把韩国政府。

从首尔出发的时候就已经不对劲了。

然而当被感染的丧尸对人类大举进攻之时,列车上新闻中的韩国政府人士为了维护人心安稳,公然谎报“各位国民安全哈密达!

”搭乘列车的人们用手机查到的网络视频中却分明是另一番景象,韩国多个城市都已告急。

而当列车到达官方声称的“安全且有军人把守”的大田,无辜的乘客们下车,却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好为了求生再次搭上这趟载有丧尸的列车。

比起通过影像展现出的政府,列车上的人们为求生存的反应则让观众们不得不发出“人比丧尸更可怕”的感叹。

如果说作为都市人代表的孔刘的利己心在女儿秀安的反问,以及现实中血肉厮斗中,终于化为了人性之爱的话,那么金义城所代表的阶级便是一个为求生存完全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加害于人的权力所持者。

他在社会上拥有特权,在车厢里也是掌握着最高话语权的乘客,可以扭转乾坤。

金义城剧照四、高完成度以及动画导演的执导特色。

《釜山行》的票房成绩绝对和它高完成度获得的口碑息息相关。

尽管在戛纳,比起大尺度同性作《小姐》和外媒口碑爆棚的《哭声》,《釜山行》的曝光度并不算高,但是作为延相昊的首部真人商业片,《釜山行》已经在韩国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原剧本中,孔刘的孩子的设定是儿子,导演看了许多试镜一直都没有选到合适的男孩来演。

他看过金秀安的作品后,坚持要请她来演,甚至不惜把原来设定好的儿子改成了女儿,搞得制作团队的人直冒冷汗。

所幸金秀安这枚演技派小姑娘的表现完全在期待之上,比起《哭声》中的金焕熙,挑战度虽然没那么高,但极富层次的演技的她绝对足以入围韩国优秀童演榜单。

在美术方面,《釜山行》的丧尸特殊化装十分逼真,突出了爆裂的血管和颜色,后期对眼睛的处理看起来也让人竖汗毛。

动作方面,开拍前六个月起,丧尸演员们就开始接受特别训练了。

《釜山行》的动作指导之前也参与过《哭声》的制作,因此也从《哭声》里借鉴参考了一些处理方法。

<图片10>另外,延相昊作为动画导演的出身也令《釜山行》的场面颇具看点。

韩国朋友抱怨说,不少韩国导演常常执着于中近景固定镜头以及短镜头的使用,十分死板,难以看到让人激动的充满力度的镜头运动。

但是延相昊的执导风格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对片头最为记忆尤深。

影片的镜头从韩国特有的交警模型的脸部特写开始,这种交警模型的胳膊是可以不断机械挥动的,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呼应了丧尸们的动作风格,很有意思。

起始是一位中年男司机通过消毒站,对工作人员发牢骚。

然后在继续开车的路上,撞死了一只鹿。

司机大叔下车察看,发现是只鹿就骂了几声回去开走了车。

然后镜头摇到了这只鹿的尸体上,它抽搐着扭转肢体和脑袋,眼睛变色,化身丧尸鹿重新站了起来。

紧接着,银幕上出现了“釜山行”的片名。

<图片12>♦️为何说《釜山行》并不是典型“千万电影”?

尽管《釜山行》刷新了一连串票房纪录,仅用19天就跻身“千万电影”行列,成为今年韩国的首部千万之作,但纵观韩国的“千万电影”list不难发现,《釜山行》和之前那些“千万电影”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可以说它打破了忠武路已经定型的“千万电影”法则。

首先,《釜山行》中并无英雄。

在既有的“千万电影”中,总是能看到以一个英雄角色为中心的剧情设定。

比如《鸣梁海战》中的海军大将李舜臣,《国际市场》中家庭的灵魂人物德秀,《老手》中的刑警道哲等,都属此类。

但是《釜山行》中的这些人,比起英雄来,更接近于一般人。

孔刘的“石宇”是一位事业成功,但对家庭不上心的典型年轻都市父亲。

一开始是一个怀着利己想法的人物,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受到冲击的他内心也发生了改变。

马东锡的“尚华”一看就是一个对妻子言听计从的男人,怀着既有的偏见对孔刘不断冷嘲热讽。

崔宇植的“英国”是个年轻棒球手,起初连面对心爱女生的勇气都没有,藏起感情只献给对方一张扑克脸。

这样三个过关斩将对战丧尸的男性,我们很难将其中的任何一位定义为“英雄”。

导演在这出激动人心的戏码上演之前,已经呈现出了这三个人本身具有的弱点。

并且从结局来看,创作者也并没有任何将男性塑造为英雄的倾向。

这与典型的“千万电影”有着分明的差异。

马东锡剧照其次,无爱国营销,反批判韩国政府。

所谓爱国营销,其实就是主旋律色彩的电影以观众们的爱国心作为营销重点。

这个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暂且不说,至少韩国人愿意去为爱国题材买单。

尽管并非所有“千万电影”都用了爱国营销这一招,但大部分都具有掀起爱国热潮的话题性。

“千万电影”中票房首位的《鸣梁海战》就完全是一部主旋律历史片,讲述朝鲜名将率领海军抵抗倭寇的故事。

电影受到了政界的普遍支持,连总统朴槿惠都去看了,作为韩国人要是说自己没看过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而亚军《国际市场》则是由小人物映射出了时代变幻,将韩国近代史展现在了大银幕上。

黄政民和吴达洙去西德挖煤之前要面试要搞签证,差点失利的他和朋友突然唱起了国歌,于是就鬼使神差地给了pass。

再看看《太极旗飘扬》的朝鲜半岛战争、《暗杀》的日据时代故事、《辩护人》以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实尾岛》的南北韩问题等也都具备了掀起爱国心热潮的全民话题性。

而这部《釜山行》呢,从头至尾看不到任何韩国式爱国主旋律线索。

政府反而成为了被批判和讽刺的对象。

《釜山行》主要是靠从戛纳和韩国观众处获得的口碑来传播的。

当然,“亚洲丧尸片”这个title也是吸引人走进影院的一大要因。

<图片15>最后一点,《釜山行》的大规模破格试映活动,这也是令它在韩国电影界遭受非议的一点。

一般来说,韩国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会举行媒体发行试映会和VIP试映会,有的电影也会举行一到两次的售票试映会。

总的来说,通过试映会累计到的票房都不会高于5万人次。

韩国票房史最高纪录的创造者《鸣梁海战》累计票房1761万人次,在正式上映前通过试映会累计观影人次仅为2万2500人次而已。

然而《釜山行》则完全打破了试映会的传统规则。

《釜山行》定于7月20日上映,在12日举办了媒体发行试映会,紧接着从15日到17日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售票试映。

而结果就是,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便累计了56万人次的票房,确实是史无前例。

但是对《釜山行》来说,累计却不仅仅是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

原定于7月第三周上映的电影,有些完全是为了避开《釜山行》上映的票房竞争,没想到发行公司搞了这么大规模的试映会,抢走了票房和热度,使得关于《釜山行》的话题在上映前就开始四处流传,第三周上映的影片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比起同样在第四周上映的竞争作品,《釜山行》也已经抢占了先机。

<图片16>延相昊从独立动画导演到“千万导演”的成功也让人们开始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他会继续做动画呢,还是乘胜追击继续做类型片?

其实他的下一部电影已经定了,真人片《念力》讲述一名偶然获得超能力(念力)的男人努力营救陷入意外事件的女儿的故事,将仍旧合作为《首尔站》配音的沈恩京和柳承龙两位演员。

《釜山行》的所谓前传,平行世界的姊妹篇——动画电影《首尔站》于8月18日在韩国上映。

《釜山行》中的丧尸比较蠢,只有听力发达、不会开门、无法准确识别攻击对象,而《首尔站》中的丧尸们可要聪明些了。

看完《釜山行》的各位,如果想了解片中的丧尸病毒是如何开始传播的,沈恩京饰演的那个姑娘是如何被感染的,开车前一天在首尔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也可以考虑看看这部《首尔站》。

(PS:感谢所有能看到最后的人……我知道我写太长了orz……)<图片17>PS:严禁未授权转载。

 9 ) 人性不是这么来讨论的

说这片儿逻辑短板,一堆人过来说丧尸片不要强求逻辑。

说这片儿剧情硬伤,一堆人过来说要看对人性的探讨多有内涵。

我现在别的都不提,就跟你讨论这片儿多没内涵,又有人过来说爆米花电影追求什么内涵。

做为一部丧尸电影,如此煽情拖沓,血浆大胸节奏要啥没啥,根本不能让我在视觉或氛围或剧情中爽到。

做为一部想显得有点层次的商业片,内容实在撑不起野心。

————————————————我不是韩黑,曾经给过很多韩国犯罪电影四五星好评。

不怕套路,大众电影需要一定的套路式语言,但出发点应该是便于观众理解。

不怕肤浅,就怕肤浅还努力装作一副很深刻的样子。

前半段能达到三星水准,尤其三个人穿越车厢那段,桥段设置还不错。

然而后半段彻底韩剧,靠亲情爱情赚点眼泪。

好多人给高分的理由是这部电影探讨了人性,嗯对,用一堆符号化烂梗把人性都堆你眼前就算探讨人性了。

脸谱化的西装坏蛋男,完全不动脑子的坏甚至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行为。

程式化的主角设定,从一开始自私冷漠进化成圣父形象,参照同类人设本片男主转变过程的刻画太薄弱。

全程胎气加持的孕妇,从头到尾没有遇到什么道德困境,老公死了哭喊着被拉走反正也无能为力。

该跑时不跑不该跑乱跑的小女孩,用她来表现未经污染的人类纯真心灵。

还有那个最后炮灰的精神病患者,以为他有啥大戏呢,原来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领盒饭。

人设就是这个水平了,人性能讨论到哪去。

也就给丧尸开门的老太太还算有点意思,但是那一长串关于“愚蠢自私人类”的念白还蛮好笑,不靠情节力证靠自言自语解释行为合理性好幼稚。

这些套路都能接受,但是真的受不了为探讨人性在一个紧张的丧尸电影里墨迹。

一群丧尸等着呢,然而小女孩眨巴着眼睛问爸爸,你为什么不告诉大家走这边,你这么自私难怪妈妈跟你离婚。

对,一句来自纯洁心灵的质问不但探讨了人性,还拖慢了节奏。

不一一列举了,心累。

没有太多血浆暴力,那样显得肤浅,我们可是探讨人性的高级商业片。

迷雾在我看来人性探讨的不错了,人家还血浆惊悚恐怖样样合格呢,7.8分,这片儿8.3真的没问题?

给韩国电影的评分标准就是中国大多数商业片呗,这么双标不合适吧最后奉上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肤浅空洞,毫无人性—————————————看了另外一个两星影评下面的评论,好几个骂人的傻逼。

提前写明,谁敢跟我下面骂,就俩字,死妈!

 10 ) 史上最脑残丧尸片

剧情生硬,各种转折都太刻意,Bug随处可见,例如几个人能扛住几十个军人丧尸推玻璃门(车站那段),例如每个丧尸变异时间都不相同,一开始我以为跟咬的部位有关,尼玛那个被咬大腿的学生妹一下子就变异了,中年大叔和主角被咬了手还能抗N久。

另外手机战术那么NB可以一直用啊,爬行李架是什么鬼东西?

在行李架上如果出隧道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反派大叔的戏份太刻意了,把别人都当智障了,导演你也给点心吧,这么关键的时候一个个连关门都忘了。

还有那些自私的人啊,你们难道不应该把这些疑似感染病例都留在离丧尸最近的车厢自己往后跑吗?

为什么要让他们到后面的车厢?

难道不怕他们也变异你们就被夹在俩丧尸车厢中间了?

最奇葩的是后面在火车头上遭遇坏大叔,看到大叔变异了不马上采取行动还尼玛聊天,聊你妹哦一脚踹下去什么事情都没了,作死得不要不要的。

最最奇葩的是结尾,面对一个黑咕隆咚不知道对面是什么的山洞,还尼玛的还高声歌唱??

这是哪种脑残导演才能想到的结尾啊?

不怕分分钟跑来一堆丧尸吗?

还有这些军人已经怂逼成这样了?

就俩慢慢悠悠过来的人形生物在还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要射杀?

各种剧情硬伤和智商硬伤完美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史上最脑残丧尸片的头衔。

==============================分割线我把自己认为电影有严重逻辑问题的地方指出来,无脑捧高这部电影为“批判人性”、“讽刺政府”的小伙伴们请你们正视这些逻辑问题并且给出合理的答案。

1、为什么开头被咬的女性乘务员经历了几分钟的时间才变异,而被她咬的棒球手几秒钟就变异了?

或许你们会说精神、体质上的差异,但是变异时间区间太大影片又没有明确表现,只能靠脑补解释了。

2、男主跟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明明最后他母亲已经变异了,为什么还会手动挂电话?

难道不应该是变异了以后手机就扔了然后被破坏导致信号中断(信号中断应该是嘟嘟嘟,电影中就是正常挂电话的声音),或者是应该变异前为了不让儿子难过而按掉吗?

这段其实完全可以刻画地再感人一些,而不是莫名其妙说了一些话然后变异直接挂电话。

3、如果手机战术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简单方便牺牲最低),为什么只用了一次以后就不用了?

找到躲在厕所里的人以后,完全可以躲在厕所等到列车进山洞然后把手机往后面的车厢扔,吸引丧尸往后面跑啊,怎么会想到用爬行李架这么危险又慢速的方法呢?

如果同一种方式不能用两次,为什么电影剧情不交代呢?

(例如在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4、车站那段区区的五六个人是怎么扛得住几十个军人丧尸死命推着一边的玻璃门那么久时间的?

(而且插销还一直没插上)。

5、在拼命想要跑上列车的时候,大叔怎么还敢绕到旁边拿了盾牌接连干翻几个丧尸之后悠然爬上车的?

列车速度这么慢提速这么久?

6、那些自私的人类认识到主角一行可能被感染的时候为什么不会要求他们留在这节车厢自己往更安全的车厢移动,而是把疑似感染人群赶到下一个车厢?

难道他们不怕两边都是丧尸生存压力会更大吗?

7、是不是一定要在关键时刻不关门才能推进剧情发展?

你们总是喷国产电影,不关门这种手法可是国产电影最喜欢用的桥段了(例如《我是证人》)。

8、丧尸群扒火车头的时候,为什么主角不在第一个丧尸扒上来的时候就因为本能而踹丧尸,一定要等到丧尸很多了经过思考才想到去踹丧尸呢?

9、火车头上看到已经被感染的大叔,身为目睹之前惨状和了解变异后果的主角为什么非得要聊骚直到大叔变异完成才上去拼命?

女儿和孕妇对男主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他应该了解大叔变异之后会有多么危险。

如果导演一定要让主角被感染,难道非要作死被感染才行吗?

10、最后两人走山洞的时候,为什么女孩会唱歌(所以我说这里导演太刻意了,为了迎合之前的剧情,表现女孩的心境,在最不该唱歌的时候唱了歌),虽然丧尸在黑暗中没有视力,但是声音对丧尸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的。

难道非得说这时候的两个女性角色已经对活着失去了信念,只有通过歌声抚慰自己但是没想到反倒救了自己吗?

最后一点,韩国电影真的品尝到了批判人性和讽刺政府的甜头,连丧尸片都不放过导致用力过猛,我并不是说丧尸片不该批判人性,不该讽刺政府,而是说这里为了这两者大幅度降低了电影剧情和逻辑的合理性。

《釜山行》短评

勉强两分,跟《雪国列车》一样,全片基本发生在火车上,这段火车里躲僵尸(行动速度都很快)的冒险片还羼杂了一个批自私的动机呵呵,上车前女儿批老爹自私才导致离婚,上车后某老爷们儿的自私又造成别人的完蛋,片里的自私其实指的是私有制和婚姻这类人际关系的失衡。方方面面挺幼稚的,没啥意思

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话题作。

6分钟前
  • Chain
  • 还行

尽管套路满满,转折生硬,好坏分明,但不失为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亚洲丧尸片。★★★☆

9分钟前
  • Q。
  • 还行

僵尸进攻的部分比较过瘾,火车拖着一尾巴僵尸的部分视觉效果很有趣;人文部分十分韩剧,社会讽刺过于直接而显得无趣了,男主那洗衣液CF般的闪回、洗手间哭泣都太cheesy,其实马东锡才是英雄,只是被塑造得不壮烈罢了;镜头感、节奏感so so,演员们演得不够害怕,有的部分特别明显。拜托,是僵尸也!

13分钟前
  • Helicopter
  • 还行

侮辱智商是灾难片通病

14分钟前
  • 遊戲人間的雙子演員
  • 较差

bug和傻逼多到我冒火

19分钟前
  • Tweedo
  • 较差

就算这么久没好好看片了,还是受不了这种,太累了,而且是只有累,没有爽。方方面面都在商业片套路里,加上视听又没特色,以后还是绕道走吧,不能给自己找罪受。

24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较差

韩国人可不可以不要无论什么场合都呆住,看得太火大了,简直有病

27分钟前
  • daparo
  • 很差

韩国主流电影老是感情过度丰富以至于虚假到极点 像他们的整容 这可能是个民族劣根性

30分钟前
  • 飘飘然
  • 较差

套路很深,下料很重!据说这部电影耗资100亿韩元,其中90亿用于几百名群演的霹雳舞教学费用。哦,对了,还要唱好歌,关键时候保命就靠他了。

3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在丧尸电影系列中,真心觉得是比较好看的一部,叙事风格和故事的展开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确实是一部高水平的作品。

34分钟前
  • 橘猫爱吃鱼
  • 推荐

你走过三节丧尸的车厢,却走不过一节车厢的人心!

39分钟前
  • Crazy Henry
  • 力荐

哇这里面的丧尸简直太可怕了!跑的也太快了吧!!!和我之前看的完全不一样,一个个简直跑的飞快!我深深的感觉如果是我我早就挂了,跑不动跑不动啊

41分钟前
  • 愿此间山有木兮
  • 还行

虽然就剧情来说,《釜山行》只是沿用了一个好莱坞僵尸题材的模板,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从情节的紧凑,还是特效的真实上来看,其已然拥有了与好莱坞能一概而论的功底,而韩国电影所善的煽情,更在这部电影中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巧融。

42分钟前
  • 梦里诗书
  • 推荐

逻辑太差了。。。。

47分钟前
  • A小米同学
  • 很差

这种烂片好想给负分。不管是剧情、演技还是拍摄手法都太老套了,bug层出不穷。

51分钟前
  • Ivy木木
  • 很差

不否认这是一部过关的商业片,封闭空间丧尸片并不少见,但舍弃枪械传统,靠肉搏对敌,向快节奏动作片靠拢无疑是个创新之举,但其中的所谓人性探讨,仅仅是把人物扔在粗暴划分的利他、自私两个极端之间,其刻意直白也暴露了创作者本身的短浅,或者高明,因为他清楚观众的喜好?

52分钟前
  • max
  • 较差

连丧尸发病传染机制都没讲清楚,吹吹吹牛逼吹火的电影,凭什么有的人被咬了数秒内就可以转为丧尸投入战斗,凭什么有的人被咬了就磨磨叽叽,还残存理智打电话、保护孩子等等,主角光环?呵呵思密达。什么人性?无非就是那个中年贱逼而已,这种贱逼能在没丧尸的环境活着也是奇迹,什么玩意儿啊吹吹吹吹!

57分钟前
  • 潘驴又阝希贤
  • 很差

看到虎扑上一群人吹,我还以为真是神片呢,一看豆瓣,8.3分,作为僵尸爱好者,那就赶紧看吧。。结果,纸一样单薄的剧情,老套的傻逼情节,8.3分。。。。5.5最多了。.韩国好电影很多,但是这一部,老套、单薄、毫无亮点

58分钟前
  • 西坠
  • 较差

发现我的哭点很奇怪,开始为胖大叔哭,再被丧尸吓哭,绝望哭,为瘦大叔哭,再被狙击手吓哭,为小女孩的歌哭一直哭到喉咙充血脑子不会动像只丧尸,缓了好久才来写影评。上次哭成这样还是忠犬八公。感恩导演没有为噱头击杀她们,不然我会哭死的。以后我嫁老公就一个标准,好人,能打架,带我逃。

60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