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韩国版的好,特地找来一看,卧槽开头主题曲跟尼玛狗叫一样,内容还勉强可以,但是根本没韩国舔狗们吹的那么好。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看国产剧,都在那里秀优越感,听了这些舔狗的看了日版我的机器人女友卧槽啥烂玩意,还不如包贝尔演的,看了印度版误杀我勒个去哪有肖央版的好,也不知道这些烂人天天吹外国啥意义?
八国联军遗孤?
大部分的案件都进行了本土化改编,更加贴合我国的国情。
尤其是别墅盗窃案和红衣小女孩案穿成了线,这非常吸引我。
要是主线剧情也贴合一点国情就更好了。
我是先看《来电信号》再看《signal》的,看完才恍然大悟,原来,剧中有些小bug是照搬韩版的和本土化改编的部分衔接不自然导致的。
有趣的是,这也形成了一种彩蛋,给我增添了不少乐趣。
我对结局有些怨念,是原样翻拍。
《signal》的结局我就觉得微妙,像是编剧圆不回来了,给观众画个饼转移注意力。
我希望《来电信号》会拍的更好。
最后是彩蛋:
@曹征——有内鬼,终止行动👻👻
这几天在看《时空来电》,发现本土改编得还可以。
《时空来电》是悬疑刑侦剧,由一部能连接两个时空的手机开始,让2018年的新人警察顾明哲跟1998年的成熟刑警曹征不定期通话,然后串联起一个又一个案件。
这部剧悬疑感很足,本土案件的改编也算交足功课,不少构思都来自于在国内不同城市发生过的悬案疑案。
但除了好看的剧情以外,情感线的处理也比较有趣,感觉也是很久没有看过这么real耿直的感情戏了,1998年,那可是上个世纪的爱情啊。
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爱情变得轻飘起来,似乎一聊起感情,要么是套路满满,要么是拒绝和不在乎,很多人天天自称单身狗,看别人撒狗粮时会闹一闹,但自己选择的却是逃避。
但这部剧又让人想起了以前那个年代,虽然当时的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方式,现在看起来可能有点“土”,但却莫名地让人有踏实和安全感,怎么说呢,甚至还有点
1998年的刑警曹征是杜淳演的,他很适合这个有点严肃、耿直、稳重的糙汉子。
办案时非常专注,有时哪怕一言不发,也能感受到那股干练劲儿。
他呈现的曹征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男人,在工作上竭尽全力,希望抓住凶手,给受害者家人一个交代。
而感情上,他也是一个真挚的男人。
曹征对静雅的喜欢是能从镜头里透出来的,缆车那段搭讪的戏,实在太好玩了。
曹征是典型的硬汉直男,不怎么会表达感情,打招呼的第一句话也是“戴耳机久了会不会耳朵疼”这种煞风景的话,但脸上的那种紧张、真挚、期待却十分打动人。
过段时间,曹警官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主动送个礼物,送的竟然是……银杏种子,搁今天怕不得被妹纸问一句:请问这是个什么操作?
让我烤了吃?
还是让我去种棵树?
但浅滩连环杀人案的发生,让这段欲说还休的感情急转直下,非常虐心。
本来案情就扑朔迷离,没想到受害者名单里还有静雅。
在得知静雅可能被害那一刻,他还被小蒋关着,急切、焦躁、心急如焚。
他不停地晃动栏杆,最后不惜装病也要逃出去。
但还是没能救回静雅,浅滩那场哭戏,杜淳让我看到什么叫切肤之痛。
他面容憔悴,声音嘶哑,不断地呼唤“醒醒”。
坦白说,节奏平缓的感情戏更考验演技。
因为相比精彩的动作戏,感情戏里人物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抓得住观众,同时情绪铺垫也要能引起共鸣。
或许,正是因为有静雅这段伤心事,让后面跟何君那段感情戏更加好看。
何君是一个新人,因为是第一个女刑警,上级想给点优待,至少别人姑娘一来就被艰苦恶劣的工作环境给吓跑。
不过,刚好触到了曹征的霉头,同时,也机缘巧合成了师徒。
有场曹征在楼梯处安慰何君的戏,他这种大直男哪里会轻声细语,张口就是一句“哭了?”还有后面,何君想给曹征倒水,曹征拒绝了。
他本意是让何君能做好刑警的工作,不要总是给其他人服务,但语气真的好硬啊,“你是服务员吗?
你来这是做刑警的,别整天沏茶泡水,做你自己该做的事,我们都有手有脚,不用你平时来伺候。
”这里的杜淳一脸严肃,活灵活现的憨耿直男,真是看得人又急又气啊。
不过,马上就有直男受苦的时候了,何君学车那场戏,简直是在考验、磨练曹征的耐性啊。
曹征一脸的不耐烦,忍受着何君不停熄火,不停急刹车。
后来让何君下车,发火那部分,分分钟联想到自己学车时教练的反应啊。
我严重怀疑杜淳可能为了拍这段戏去了驾校体验生活。
但后面,因为曹征那边破案改变了时空,2018年的何君发生意外。
也让顾明哲意识到“保持通话”可能是一个错误选择。
幸好后来现实再一次发生改变,何君没事。
1998年的曹征与何君也有了更多情感上的互动,曹征下放九塘乡,何君去看他,喝酒啊、钓鱼啊、英雄救美啊,由此也能理解2018年的何君为什么一直对后来失踪的曹征念念不忘,哪怕他是一个不解风情的直男,但他善良、正直、有责任感,依旧是一个值得爱的男人。
杜淳演出了曹征的人格魅力,让我们看到了他藏在粗糙之外的细腻、勇敢、真诚。
同样,这样的杜淳也充满了魅力。
可能曹征的造型没有《北京青年》或《大汉情缘之云中歌》里的角色帅气、有活力,但通过这个角色,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变化和进步。
但随着剧情发展,我们已经知道了曹征失踪的背后其实是被同事枪杀,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发生一些改变,我真的希望他能够活下来,活到科技已经先进、侦查手段更完备的2018年。
让更多人相信,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爱情,到现在依旧存在着。
如果编剧是带着恶意愚弄观众,那这剧还是果断弃了吧。
看到第6集弃剧。
打一通电话刚好说完第五个不说了,偏偏正好杀第6个的时候打第二通电话。
曹征给文静雅打电话,占线就不打了,跑出去救人不赶紧去江边还先去家里确认一下没回家。
去了江边看见个保安第一反应不就是这个人是凶手么,还问看见女孩没。
等捞上来刚好死了。
所有事件都刚好卡那个点制造悲剧,这就是恶意。
所有果断弃剧。
最近看了信号又来看看中国版的翻拍,说实话还我有点出乎我意料的好,结合国内的案件做了改动,有几处的处理我觉得比韩国的好,让人觉得百因必有果,报应不爽。
比如连环杀人案里的一对父子,前后结果比韩版的更残酷,红衣小女孩案和别墅失窃案的连接真是让人拍手叫好,结合了重庆迷案,蝴蝶效应也在这里体现的很棒,而且前后的死亡人数都一致我觉得就很好,虽然事件改变但因果不变。
但是对于人物性格的处理尤其是年轻男主的人物刻画稍微薄弱了点,韩版年轻男主是一个对警队有怀疑不信任警察的心理侧写师这一点刻画的很鲜明,但是中版的感觉男主就是打电话查案的,除了智商高,人物性格我觉得不鲜明,但是曹征的性格相对感觉更鲜明一些能看出来比较有正义感,但是韩版的更让人能明白老警察的性格直接嫉恶如仇这一点。
同时我也看了一点日版的,日版原原本本的搬韩版,我看了第一个案子就没再看了,对于中版能结合国内案件改编我还是很欣慰的也能看出创作精神(虽然在翻拍作品里谈创作有点可笑,但是起码知道把第一个案子的红色高跟鞋女罪犯改成大叔,让观众没有审美疲劳,也对接下来的剧情不会了如指掌,我已经很欣慰了,尤其是对比日版以后。
)我觉得也是对改编作品的一种尊重,不是完全的照搬,做了适合国情的处理,又结合了国内的案件,总的来说比日版的好比韩版则有长处有短处。
也不是说翻拍就不如原版,对于这部剧我反正每周都很期待。
本来改编就两种情况1.核心不换换剧情(来电架构不换,全部换成中国的案件)2.照搬(除了不能搬的地方适当改改)这剧是两种我都要,我把你好的地方去掉,加点我自己的水剧情。
导演可能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原版导演之上,瞎改。
好的改编剧可以参考《误杀瞒天记》大致情节都没改,当然演员也不错。
能力不行就老老实实的搬就对了,啥也不是!
看到一水的一星评价我有点惊呆了⊙▽⊙本人是《signal》的忠实粉,当年盘在床上看的稀里哗啦,确实赞叹韩国人的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的演绎能力。
尤其是金惠秀,赵震雄,简直不能更爱,但是《signal》也不是完美的,最后几集也有点不尽如人意。
不多说,来看看《时空来电》。
对于完全不了解《signal》的观众来说,这剧比好多现在热播的剧好太多了吧?
首先,说剧本。
才播了几集而已,大家纷纷抱怨,干嘛全盘模仿,没有插入国内的千古奇案,没创新。
兄弟姐妹,啥叫翻拍剧,改成聊斋行不行,不要时空来电了,改成狄仁杰断案传奇?
既然说是高度还原,那么剧本质量至少可靠。
其次,说演技。
演员大家各有所好,但是李小冉,杜淳的表现向来还算不错(国内整体水平),当然过去不代表现在。
从本剧来看,整体演技都还在在线,唯一觉得李小冉过于沉闷,不够英姿飒爽,但是只是风格的个人理解和表现,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假,狗血,夸张的表演吧?
比各种壁咚,玛丽苏,承包鱼塘,职场商业剧应该更少一些硬伤。
再来,说服化道。
我觉得整体也不差啊,都是比较正常的还原,没有夸张出位,和每个人性格都比较贴合,虽然滤镜色调很刻意,但是不妨碍整体观感还是舒服的。
综上,一星评价很可能是站在对《signal》神剧的情结上,对所有重新翻拍演绎,以及国产剧原创能力的天然抵抗。
这剧不说怎么样吧,就前几集,如果都不能及格,那现在好多其他热播剧,真应该封杀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qqqqqqqqqqqqq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最后的彩蛋好出戏
浪费了杜淳的演技,李小冉不知道演的什么鬼,难怪演了那么多配角,好不容易演个主角,结果是这垃圾人设,恋爱脑,作为刑警队队长结果办案时啥啥不行,这队长混资历上去的吧。
这种女主人设也接,压根就是双男主剧的工具人。
王天辰怕不是有点背景的,不然这狗屁演技能演男主,任何时候都没有情绪波动,人设那么好的角色,演成这个样子??
他爸死了都不悲伤,他对自己的女同学没有给予及时帮助,也不内疚?
这些明明是角色的高光点全部没演出来。
编剧写的这剧本是成心让观众气死吗?
和韩剧信号相比差太远,难怪播出没有水花,杜淳的演技太可惜了,就他演的好,反派孙队也演得不错,让人恨的牙痒痒。
我倒不觉得翻拍高度还原有什么不对。
其一: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不拍国内自己的真实案例,但是你觉得国情会让我们像别国一样的那么大胆赤裸的呈现吗?
既然不能拍了也是会说三道四,说不还原事实真相之类的话语。
所以让国人了解别国实情不也很好吗?
其二:也可以让那些不能接受韩剧或韩文的朋友去看一部确实不错的剧也并没有错啊,如果看了韩剧感觉这部还原度太高也可以不用再去看就是了。
其三:也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说《signal》不好看,不经典的话,我估计应该没有傻子会想去翻拍吧,既然有翻拍那说明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经典之作啊,难道就不能为了你们自己看了一部那么经典的韩剧而感到开心吗?
我少一颗星是因为,国产剧里面还是有很多漏洞噢,总觉得不太是喜欢侦探悬疑导演所拍,这点有点让我失望。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好细腻的电影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吻戏呢?!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