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电影,很不错。
然而作为一个原作党,这是折磨。
从高木变得比最高低的时候,我就知道,导演一定会在最后,打破这个梦。
果然,亚豆给了我会心一击。
导演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但是他也失去了爆漫王的精髓。
这是男人的浪漫。
为了梦想,可以不顾一切的浪漫。
这是亚城木梦叶的浪漫。
亚 亚豆美保城 真城最高木 高木秋人梦叶 梦想一定会实现我看爆漫王就是为了这个。
连亚城木梦叶都没有的食梦者,食的又是什么梦呢?
我见到的不是那两个人,尽管消磨时间时看这部电影还不错。
但别说它叫食梦者。
那是亚城木梦叶,不是这个。
1开篇秋人偷看最高笔记本的几个镜头就让人体会到真人电影与原作的不同——看动画和漫画的时候只顾着感叹最高画技一流,完全没注意到偷着画了一笔记本的妹子这一行为本身就有点痴汉的味道。
紧接着最高美保在楼梯上的表白更是让人突发尴尬症——“我们都实现梦想之后,你就嫁给我吧”——果然少年漫画的台词不能拿到现实生活中来用。
2最高看完美保出演的《圣女子学院》后,拿起桌面上的女性角色——也就是美保的画像,勾勒出胸部,并一度想画上乳首。
有人说这一描写损害了最高的清纯形象,开什么国际玩笑!
如果最高不清纯,他早该拿着自己画的本子施法了好么,还用得着去纠结点不点那颗樱桃?
青春的寂寞和创作的苦闷在这个镜头里表达的淋漓尽致,你们竟然说这是污化角色!
动画里的最高自然可以通过幻想接吻来表达他的内心,那真人电影呢?
难道要佐藤健对着空气噘嘴?
3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如何放下30集动画以上的内容呢?
大根仁的决定是做减法,突出“友情 努力 胜利”这一故事主题。
其中删减最明显的,就是爱情线。
美保为了事业放弃了和最高的约定——在电影所展现的世界里,两人的爱情本身就没有很牢固的根基,以分手告终也算是情理之中。
这个改编虽然让人有些遗憾,但也算不上硬伤。
而且其突出主题的效果也很明显,如果在这之前还有观众会质疑最高创作的动力是对美保的爱的话,那么失恋之后,能够支撑最高拖着病体坚持工作的唯一动力就是他对漫画本身的热爱了。
还有一处很明显的删减就是电影把亚城木梦叶的助手给删掉了(笑)。
虽然这让他们连载时的精疲力尽有点像是自讨苦吃,但倘若一开始就请了助手,那影片高潮处福田组的“友情 努力 胜利”也就不会那么燃了。
4新妻从小天使变成了自负的狂徒,高木从高穷帅变成了(伪)基佬。
前者的改动很好理解,毕竟假如有人能再现出动画里那个古灵精怪的新妻的话,那他离一座奥斯卡表演奖的提名也就不远了。
哦,对了,有人说新妻修改最高的原画是自大的表现,我反倒认为这个举动和动画第二季里新妻在电视节目里提到亚城木梦叶是同样的效果——善意的嘲讽。
懒得截图拉片了。
简而言之,画稿神圣不得侵犯的原作新妻自然懂得,他也没必要大老远去讽刺大病未愈的最高。
更何况,他如果是真的狂的话,又为什么要在那句“我在jump等着你们”以后和最高相视一笑呢?
镜头语言解释不通啊。
至于高木……他的改动比较迷……或许是为了照顾部分女性观众?
5电影里cg和投影的运用简直是神来之笔,漫画创作片段的画面表现力远在漫画和动画之上。
我们总说,漫画和动画最大的优势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电影版爆漫王却向我们展示了在特效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也越来越廉价的今天,电影人也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其空间之大,反而超过大部分掣肘于成本、画技和工期的漫画动画。
6草薙素子是谁?
她是士郎正宗笔下的女流氓,她是押井守剧场版里超越人类的神,她是神山健治TV系列里更平易近人的女神,甚至她是冲方丁arise系列那个稍显平凡的女特工。
这就是我所推崇的改编模式,在原作基础上加入改编者的思想进行二次创作,而不是照搬对白、分镜,良莠不分地拍一部宣传片交差了事。
大根仁对爆漫王的改编是成功的,而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愧于电影这一载体的。
小畑健和大场鸫赋予了最高们灵魂和容貌,阿部敦等人赋予了他们声音,在动画化之后,二维世界里的爆漫王已经完满了,如果真人电影一丝不苟地翻拍原作——假设那些漫画式的个性可以被真人演绎出来——那么这部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和一部TV动画剪辑而成的总集篇又有什么区别?
是漫画和动画完结的太久,以至于需要一部总集篇来唤起我们对于爆漫王的回忆?
还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对新故事、新情节和新演技的需求?
我们可以对这部电影提出这样那样的不满,但抱怨前先扪心自问,现代电影工业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这些要求?
二维的感动就留在二维,欢迎来到三维的世界。
擅长画画的高中生真城最高(佐藤健 饰)有一天被头脑灵光的同学高木秋人(神木隆之介 饰)缠上。
对方自称超级喜欢漫画,可却没有绘画才能,秋人希望和最高搭档进军漫画界。
最高的叔叔川口太郎(宫藤官九郎 饰)曾是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但因过劳和连载被砍最终英年早逝,这让青年深知这一行的残酷性。
经不住秋人的怂恿,最高终于就范。
两人选择自荐的方式将目标锁定在集英社旗下的殿堂级周刊《JUMP》上,并初步得到了编辑服部哲(山田孝之 饰)的认可。
与此同时,天才高中生新妻英二(染谷将太 饰)横空出世,促使两个人不顾一切地要与之一较高低。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踏入了这个瑰丽精彩却又残酷万分的漫画世界……本片根据创作了超人气漫画《死亡笔记》的大场鸫(原作)、小畑健(作画)的同名漫画改编。
<图片3>
把这些夸张起来就是我的工作…梦是一种精彩纷呈……问题是做梦的时候不要害怕…噩梦和好梦……原来日本动漫人物是如此滑稽……画自己想不到做不到打不到的情景时,是如此快乐,如此自由。
只是不要把想法用在弯路上…就是因为梦是精彩的…最后是梦也是烦恼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越来越被梦所困扰……到最后把梦付诸行动造成不谅解……最后到害怕…沉溺于黑暗之中……其实梦是精彩的…只要不犯法…不触犯法律…就可以理直气壮…堂堂正正…
也曾有过一个很好的绘画搭档。
从小就很要好。
于是,小心只要画线条就好了,涂色就交给小佳了。
中学时期,小佳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
突然联系不上了,原因不明。
所以,至今除了会画线条,颜色方面有严重功能性障碍。
MSN关闭,雅虎邮箱号码都被注销了。
我寄出的那封E-mail像个无家可归的幽灵飘散在这个网络时间里,永远得不到超度。
连自己都忘记了。
还在哭吗?
书柜架子上那个缺了角的史努比存钱罐在咧着嘴对你笑呢!
一,我曾经的漫画梦小畑健的作品中最喜欢的就是《棋魂》,从初中开始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怎么都不腻。
这部动画中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佐为千年的执着,还有就是光亮之间亦敌亦友的羁绊。
但是,牵绊着我和这部动画的不仅仅是动画本身,还有就是这部动画陪我度过的整个初中时光,那些与P和Y一起学围棋,一起画画,一起说着想成为漫画家的日子。
事实上,成为漫画家这个梦想是从小学开始萌生的,为了这个梦想,偷偷存钱买漫画,从饭坂友佳子,吉住涉开始看了一系列的少女漫,但从《棋魂》之后我的漫画人生就开始产生了偏差,虽然少女漫画还是继续看,但是更喜欢看少年向的(现在少女动漫是完全看不下去了惹( ´ ▽ ` )ノ),漫画杂志从《漫友》、《动漫前线》到《动漫周刊》也看了不少。
虽然没有学画画,但是还是折腾地画一画。
有因为看漫画被老师没收的时候,但庆幸当时看的是安达充“纯情”的《棒球英豪》(幸好没看少女漫,不然被打死的几率比较大´д` ),有因为晨读的时候在英文课本上画画被班主任抓到的时候。
本来打算大学学画,好不容易说服了母亲,但是后来由于“亲朋好友”(三姑六婆(♯`∧´))的偏见,认为拿着我的文化分数去学艺术简直是浪费,当时找的美术老师也认为一年的准备期时间不够,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之后在几位美术老师的鼓励下,也打算重新开始,但是一旦跑偏,总有种回不去的感觉。
所以,我那个梦想,就慢慢地在年岁里没了声息。
二、食梦者也许正是由于这个满是遗憾的梦以及对《棋魂》的过分偏爱,所以当知道小畑健的《食梦者》的时候我也眼巴巴地去看了。
但是,等等,怎么感觉有奇怪的东西,为什么要有那么浓重的感情线 = = !!!???
实在讨厌过多地描述最高跟美保之间的约定(少女心那种东西我当时拿来喂狗了( ̄^ ̄)ゞ),所以就算是故事的设定我是非常喜欢的,还是忍痛弃了。
我想要弥补的遗憾,最终没有在这部动画里得到弥补。
但是最近剧慌所以看了这部动画的真人电影。
真是,自古红蓝出CP,但是两位,能不能换换角? 明明秋人才是瘦高型,最高是可爱型……而且,全剧除了最高尿血以外真没虐点,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但是,那个堆满书籍的逼仄房间,那座沙发,那个写字台莫名奇妙地吸引人,那些半旧的事物里总是能够找到关于梦想沉重而古老的部分,好像任何微小的梦想都可以从那扇窗户里飞出去,去到广阔的天地里,把隐藏在许多房间里的灵魂连成一个体。
好像有那么一丝丝感觉到了这部电影里动情的部分。
当然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并不是这个房间的陈设,而是在房间里发生的事情,画漫画,但也不是画漫画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里面用到的科技。
最高画画的时候,他面前的稿子上的画面动了起来,一张张切换着,还有他和秋人伏在桌前画画的时候,背景全部被掏空辅之以他们所画的画,一张一张切下去,配上音乐,燃爆了呀!!!
以前看过一句话,“以技术向创意致敬”,这部电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突然觉得为了这些技术呈现的镜头去看这电影也不会亏了时间。
最后结尾的时候也很棒,一排漫画书拍过去,有经典之作,但是不仔细看不会发现,有些漫画的书脊上却偷偷地印着工作人员的名字,看到这个不禁感慨,这真的是一部讲漫画的电影啊!
三、醒过来,还是继续睡觉做梦?
看着最高和秋人,我想了想当初一起画漫画的小伙伴,突然发现,只有Y学了画,现在仍旧做着相关的事情。
那位朋友曾经说,“我要留着你画的东西,到时候拿出来嘲笑你。
” 我说,“没问题呀,看到自己一步步进步才好玩呀。
” 可是我好像并没有进步,反而离得好远。
我们一起开始,却没能像最高和秋人一样一起走下去。
漫画已经不是我以之为食的梦想,不过想想自己带有遗憾的时光以及这部电影呈现的创作漫画的艰辛与喜悦,我突然想捡起我的画笔去完成我那无知年月里被扼杀的梦。
呀~不管怎样,还是先去看看这周的《重版出来》吧!!!
(((o(*゚▽゚*)o)))
观影之前就抱有疑问,如此长的篇幅和众多的人物,如何能用两个小时讲完。
果不其然,影片在最高出院,连载被腰斩,两人毕业后结束。
唯一登场的女性角色就只有亚豆美保,没有《疑侦探TRAP》没有《PCP》没有《REVERSI》并且连亚城木梦叶的笔名都没有使用,这点倒是颇感遗憾。
影片开场,便是二人初次投稿,之后倒叙原由,此处与漫画相比有许多删减,让人不自觉的感到进度是不是太快了。
不知何时便获得了手冢赏佳作,几名小伙伴也悉数登场。
在本影片中新妻被塑造成一个更加鲜明的角色,作为二人对手的感觉更加强烈。
新妻从头到尾也并没有表现出对二人有多么佩服,最终则是二人战胜病魔,战胜编辑长,战胜新妻,然后被腰斩。
总之,一切都因篇幅所限,删减人物也好,改编剧情也罢,虽说有几处略显突兀,但也有不少巧妙之处,并且在这部电影中,音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蘸水笔上墨的声音,刮网点纸的声音被巧妙的融合在了音乐的节奏里,令人印象颇深。
在最高突然看见自己尿血时,所有声音瞬间消失,只有“嗡”的一声在耳边回荡,仿佛让我自己体验到了突然失去意识的感觉。
亚豆每每出现的时候也是,无论是配乐还是摄影都令人感觉世界好像就是有点不同。
这部电影的改编是真正意义上的将二次元变成三次元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人”的改变。
除了前面说的新妻,秋人也被加了许多漫画里原本是最高对他说的台词。
比如说漫画家是指靠漫画可以过活一辈子的人,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才能成为漫画家之类的,在电影里都变成了秋人的台词。
这点个人认为可以接受,感觉这种改变使得二人的地位更加平衡,而不是像漫画里总是最高带着秋人的那种感觉。
在下来是服部,他身上融合了成熟与脆弱,在高压的环境下更像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当然还有亚豆美保,这里特别想说的是影片最后的镜头很值得回味。
在亚豆去探望最高时,告诉最高事务所知道了他们的关系,所以不能再见他,临出门前,最高向亚豆确认约定的事,亚豆却留着眼泪说“不会一直等你的,我先走一步了(先に行くから)”。
在观影的当时我就坐不住了,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这不就是被甩了吗!
这句台词“先に行くから”则是出现在二人连载中的那部漫画,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说的一句话。
在漫画中,我最反感两个场景,一是最高自信满满的告诉秋人应该怎么做,秋人表示吃惊之后便相信他是对的。
二是最高和亚豆许下了小孩子般的诺言,并且不见面便能爱的如此纯真。
每每看到这些场景,我都觉得未免太过美好了吧。
电影中把这里改掉了真是让我感到惊喜,亚豆也和前几位一样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
大家都是平凡的有喜怒哀乐优点缺点的人,并没有谁是超脱般的存在。
影片的结尾,原本连载中的漫画《这个世界靠金钱和智慧》中,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说出来那句话后,亚豆也对最高说出了同样的话。
结尾,聚焦在最终话的最后一格,依旧是以亚豆为原型的女主,这次她说出了这句话“我会一直等你的(ずっと待っている)”。
很耐人寻味,这是告诉我们亚豆依旧会对最高说出这句话,还是想告诉我们只有在漫画的世界里,才可能会有一直等候你的女主。
结局如何,任由各位想象。
看完了感动的我哭的稀里哗啦的!!!
导演的视效创意和故事节奏把控的实在太棒了!!
(剪辑风格颇有马修沃恩风范)最主要的是电影拍出来漫画版和动画版中完全没有的现实感,燃烧着灵魂所画出的原稿以及漫画作者绝不会妥协的自尊“这是我自己的漫画,不可能有人画的比我更好”,看的我泪流满面!!
另外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和其他漫改电影把漫画情节乱塞一通只为塞更多原作情节不一样,导演懂得筛选自己需要的情节和角色,所以才能拍出这么一部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电影!
这片放在漫改电影中几乎可以排前三了啊!!!!
连End Credits都制作的如此用心啊!!!
(可以在End Credits发现很多现实中的小彩蛋)顺便吐个槽,佐藤健演的让人真的相信那些原稿是他画的,线条很有力度,也很流畅。
但是染谷将太描线的方式就让人觉得演员真的不怎么会画画,看得出电影中画画完全是演出来的,电影里新妻的戏份不多,染谷的演技也没得到太大发挥(不如说这次染谷真没演好)不过电影拍的真的太好了这点无所谓了人设改动得更为贴近现实了,但是把新妻的气场和戏份安排的太像反派了,这点对于没接触过原作的路人观众来说效果非常棒,因为可以在几场染谷和砂糖的对戏中起到足够的戏剧效果,但对看过原作的读者来说可能还是会有那么点不适应,但“电影终究不只是拍给粉丝看的”,这点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进行的改动是值得理解的。
亚豆比起原作中少了那么些纯真感(特别是让我们这些看过《渴望》的人要如何直视小松的亚豆啊2333)最高和高木对比起原作来说性格改动也都比较大,但每一处改动都可以看出是因为戏剧性所需要(比如最高第一次看见编辑长的反应如果放到漫画中可以算OOC了,但放在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却能制造出不错的戏剧效果,也更能体现出“现实感”这一要素)电影虽短但对每一位漫画作者角色都塑造的非常立体,角色塑造上最好的莫过于福田了。
福田对原作进行的改动是“彻头彻尾的不良”,原作中刚出场虽然也是不良,但没有这么彻底。
但就是因为电影进行了如此改动所以高潮部分的“友情努力胜利”才显得极为感动。
(一个小细节,导演甚至用了每位作者不同的作画习惯来刻画角色性格,这点太用心了)导演非常聪明,他没有和其他漫改电影导演一样按着“原作这么多我第一部先拍到这,后面的留给第二部再拍吧”这种思路来写剧本,而是“我就只拍一部,把最好的内容都放在这一部给观众”这样的思路。
所以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真的是每分每秒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且没有像其他漫改电影一样留过多的尾巴,成为一定要有续作才能成章的“残次品”,而是极大程度上的做到把“漫改电影”拍成了一部有头有尾的“真正的电影”。
如此巧妙的方式,就算后来没有拍摄第二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棒最棒的一点是,电影真真实实的反映出了现实中漫画作者们的现状,努力、热血但又残酷,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故事想出来的点子,也许这一次能拿第一,下一次就可能被腰斩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漫画才会那么有趣!
导演大根仁也给了其他想要拍漫改电影的导演们指了条明路:漫改并不是无脑的还原原作场景和原作情节就是好的,这首先是一部“电影”,其次才是一部“漫改电影”,没有做到讲好故事、刻画好角色,那再怎么还原也只是一部高成本cosplay剧罢了。
(最后,电影中蘸水笔在纸上作画的沙沙声听着超舒服!
w(゚Д゚)w )
高中生真城最高可以走上漫画家的道路,当然绝不仅仅是热爱漫画这么简单。
甚至最初,他压根也没想成为漫画家,可以说走上这条路完全是个偶然,是同学高木秋人偶然间看到他在本子里画的暗恋女生的素描,于是鼓动他合作成为漫画家的。
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那个他暗恋的女生的鼓励。
其实人们选择某项职业,有时候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偶然。
当然,偶然只能让真城最高进入这个行业,却不能帮助他站稳脚跟,还有一系列的客观条件成就了他。
首先当然就是真城最高的漫画天赋,这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其次是那个漫画狂热分子高木秋人,他有热情,有创意,能说会写,就是不会画,这是他选择真城最高的原因,他扮演了漫威创始人斯坦·李的角色——为漫画编剧本。
然后他还有一帮无私的同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然后他还有一个热忱的、富有责任心的编辑,再加上日本电影里永不缺乏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才成就了这部热血电影。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尽管电影演绎得如此热血沸腾,但这绝不是漫画这个行业的常态。
影片里的另一个角色,真城最高的叔叔川口太郎给出了漫画家的另一种人生。
川口太郎曾是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但因过劳和连载被砍最终英年早逝,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真城最高一开始对漫画家的艰辛是有着清醒认识的。
碍于电影的篇幅所限,漫画家的艰辛与苦楚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现,别的不说,起码有一点是电影难以展现的,那就是无边无际的寂寞。
热情很容易就会被寂寞消磨掉,你不可能一次次地为自己打鸡血,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耐得住寂寞并深深热爱漫画的人。
《食梦者》这部电影改编自热门漫画,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漫画家小畑健,当然,就像影片的主人公一样,小畑健不负责编剧,只负责画画。
出道以来,小畑健一向是以这种合作方式行走江湖的,他的那些代表作如《死亡笔记》《棋魂》都是与作家合作的产物。
所以这部电影的设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有小畑健夫子自道的意思。
作为资深漫画家,小畑健把漫画行业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并最终确定了一个热血的主题,我想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行虽然艰苦,但却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用山鸡的话说就是:你试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不试的话就一点希望都没有。
用马云的话说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有很多梦想,而且随着兴趣的转移梦想也随着变来变去,就拿我来说,我曾经就梦想过成为漫画家,也梦想过成为武侠小说家,也梦想过成为电影导演,但对于如我这般的庸人来说,最终梦想也只不过是想想而已。
而所谓庸人,不在于我是不是有这份才华,而在于我是不是有尝试的勇气。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聚义厅的台阶上就那么几把椅子,大多数人最终都是台阶下面的喽啰,但进不进大厅却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上课的时候他不听课,就在下面写小说,小说的名字我至今还记得,叫做《史前狩猎》,顾名思义是部架空历史小说。
而引发他写这部小说的,是他看了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
我们经常拿来传阅,但却不是因为写得好,相反小说写得非常糟糕,我们借来看是为了取笑他。
然而这样糟糕的小说,他一直坚持写了下去。
多年以后,他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小说,我也慕名去看了,实话实说同样写得不好,可能因为赚不到钱,他写完两部之后就没再连载新的小说。
我经常在起点中文网上看小说,也经常感觉这么烂的小说居然也能红,那我来写岂不是也能红。
然而我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我这位同学比我强的地方有两个,第一,他开始动笔写作没有功利色彩,只是因为热爱;第二,他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被这个市场淘汰。
仅此两点就足够让人自卑的了。
我这位同学,是电影名字所说的食梦者,无论成败,他都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最后说个不那么励志的例子,就像电影中设定的“反派”新妻英二一样,有一种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带给同行挫折的。
就像维特根斯坦拍着罗素的肩膀说:“没关系,我知道我的论文你永远也看不懂。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漫画家富坚义博决定重新连载经典漫画《猎人》。
这部漫画,富坚义博已经断断续续画了很多年了,基本上属于累了就停写一年半载,缺钱了就再续写一年半载,有时候太懒了,就直接把草稿刊登出来。
但是没办法,他太过天才了,这让他有足够的资本任性,而漫画迷们除了骂他一句富坚老贼之外,就只能祝他健康长寿了。
为了梦想拼上性命的老梗,但没有人比日本更适合拍热血漫画家的故事了!中间一段强行动作片也是服了,以钢笔为武器的二次元漫画大战特中二。全程主人公燃炸,360度无死角展现漫画的完全沉浸魅力,脑洞大开,片中想出了各种方式让漫画在大银幕上动起来。友情、努力、胜利,原来并不只存在于漫画里!
日本漫画太卷了
没仔细看
4/10 「食梦者」和「白箱」是近年反映漫画、动画业界最成功的作品。「食梦者」兼具写实和浪漫,其夸张和搞笑场面通过漫画表现效果很好;而需要长时间铺垫和推进的主线、以及喷涌的细节对于2小时的真人漫改无疑是困难重重。在后半段摒弃原著放飞后,这部真人版大概率是无法让任何原著党满意的。首先,真城和亚豆的梦想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而亚豆的离去无论对真城还是影片都是致命的。此外,Jump系规则的极端简化、甚至周刊连载必不可少的助手的缺失,让最后他们的“友情-努力-胜利”方程式变成了无本之木。其他细节错漏数不胜数,再加上日本影片惯有的夸张表演,即使对普通影迷应该也是非常糟糕的观影体验。如果说有唯一的优点,那就是小畑健一张张的作画,给影片增添不少质感。P.S. 很难相信是小畑、大场担当编剧,原作不会这么糟蹋自己作品
浪费卡司
完全没有理解原作,凭着自己想象恶意糟蹋原作跟角色,真是让人恶心。主角也根本没有理解角色,演的什么玩意,110多分钟都在OOC
题材很好,原著也很好,配角们表演太精彩,尤其是染谷将太,邪气十足,可是男女主角佐藤健和小松菜奈表演太做作了,一个夸张一个生硬,完全拉低了影片的水准。。。
讲热血讲友情讲梦想讲奋斗,励志,jump的一贯风格,畅销,火爆。个人不偏好...然后就是Nana依旧很好看。
因为没看过原作所以一直想着张智霖和陈奕迅主演的那部《漫画风云》,佐藤健真的是完全、彻底、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没有高中生的样子了啊。
没看漫画前提下没觉得多燃,但还蛮好玩,当然年轻人的励志类电影很少有不好看的。暗之伴走者之后第二度接触漫画家题材还是觉得不错,很青春的一个人群。
有佳句,也就仅此而已了。染谷将太不要cos L了好么。松山健一已经代言了。宫藤官九郎的演技已经超过编剧水准了。不知该喜该忧。
因为选角根本看不下去,二次元到三次元很费劲的,情节压缩故事发展太快失去原作的一些味道。漫画呈现的特效非常燃!
剧情感觉简化得不能再简化了,依然搞了两小时,主角们完全没有高中感。比重版出来的燃差了几个档次,片尾还行。
6/10。艺术加工高于现实场景,例如二位主角与天才漫画家英二的对决中,双方以纸为媒介、笔为武器进行热血对战,再如二位主角携手绘制漫画一场戏,工作室的背景环境设置为充满线条、平面的漫画分镜,投映到人物的侧脸和眼镜上,用天马行空的画面将灵感泉涌的心理状态具象化,结尾更是大胆地突破次元壁、吸引二次元受众的情怀共鸣,让静态漫画和真人镜头一同放入漫画的画格中。影片的现实主义特征体现在对追逐梦想中的血汗和辛酸,每天驼着背趴在画板上冥思苦想、暗无天日地追赶截稿日期,作为职业漫画家的常态颇令人动容,但即使知道改编长篇漫画要集中主线、删减多余人物和情节,但还是感受到节奏的疯狂跳跃,没有给予观众适应情绪变化的时间,最值得吐槽的是主角们从立志组队、画技突飞猛进到获得手冢奖的经历,过度简化不利于观众理解成长的具体过程。
就那样吧,一星半,剧情逻辑演技都很一般,集英社广告倒是打得很响
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太短了·T_T··T_T··T_T··T_T··T_T··T_T··T_T··T_T·!!!
燃!就是女主太丑!
删除了见吉、仓鼠红等女性角色,整部片下来并没有太多关于爱情的内容,将原作三季用来描绘人物的笔墨压缩至两个小时还是过于勉强,最后响起了新宝岛,友情,努力,胜利,足够热血了。
全程一直跟着他们“呜哦哦哦哦哦哦哦——”“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热血的地方看得人直冒眼泪珠子
画面上再多的花哨这次都不如“听觉”出彩 无论是音乐还是音效 都为这部片子加分很多 电音和笔触声“听”到了“友情、努力、胜利”出乎意料的惊喜 但大根仁嘛 拍到这样燃一点也不稀奇 染谷虽然演得好 但动作戏和演员奥林匹克出身的两位比还是差了控制力~staff表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