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又去担任了一回电视影评人,评的是《伤城》,不过不要问我什么栏目,什么时间播出,因为我的策划朋友告诉我,他不想干了,准备回家打游戏,因此该栏目能否播出尚是未知数。
为了以示纪念,把我的发言稿先贴出来秀一下,申明一下,我是以著名音乐人的身份出现的,所以主攻的方向是电影配乐:《伤城》和《无间道》有很近的亲缘关系,都是同种类型的警匪片,他们的幕后班底是同一套,包括配乐陈光荣。
很多人知道陈光荣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和林嘉欣搞绯闻,其实他是一个资深的音乐人,不仅写过很多流行歌曲,而且做过很多电影的配乐,除了这两部以外,还有头文字D、千机变、风云雄霸天下。
可以说他对这种现代警匪题材的港片是驾轻就熟的。
我对这部片子配乐的评价可以用两个词总结:深入骨髓,虎头蛇尾。
先说深入骨髓,整个的音乐设计很好,这种好不是靠外在努力达成的,而是音乐人对这种文化和环境太熟的,根本就是长在骨子里的,好像不需要特别动脑子,就自然而然会流露出来。
我把整个配乐分成三条线索,第一条我称为电影主题,是电影里最浓墨重彩的一段,这段音乐选择二胡作为旋律乐器,后面配的是很时尚的电子音乐。
这种音乐的组合方式凸现了香港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背景,就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二胡是一种很市井趣味的乐器,非常能代表香港的市民文化气质,用在警匪片里尤其合适。
第二条线索是爱情主题,用原声的木吉他演奏,加上弗朗门戈式的浪漫轮指,篇幅很短,在电影里只出现过两次,但很出彩,都是用在金城武的感情戏上面。
第三条线索是情景主题,比如圣诞歌曲、酒吧的背景、教堂音乐等等,这一部分选择了软性的爵士风格,或者叫cool Jazz,慢拍的、冷静的爵士音乐,这也是我们在某些小资场合经常听到的,这种音乐为整个电影增添了文艺气质。
就像导演说的,《伤城》的主角其实是香港,这三种类型的音乐组合起来非常能代表香港的气质。
所谓虎头蛇尾也是我对整个电影的感觉,前半部比较好,悬念、节奏的推进都不错,《伤城》本身不是靠悬念来推动的电影,因为提前告诉了观众梁朝伟是凶手,但是由于加入了一个神秘人,而使片子很跌宕起伏。
可惜这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后面草率地了结了,以至于后半部变成了伦理片,节奏拖沓而且混乱。
配乐也是一样,前半部很好,三条线索交错、补充,节奏控制到位,在后半部分就直接大撒把了,很潦草,配乐的结构乱了,尤其令人意外的是,那段电影主题后半部居然没有再出现过。
总体来说,《伤城》的配乐是比较成功的,如果一共五颗星,我应该给四颗星,但是介于虎头蛇尾的瑕疵,我只能给三颗半星。
今晚和朋友兴冲冲地跑去飞扬看《伤城》的提前首映。
为见金城武,杜文泽,也为影片本身。
开场前,导演,编剧,金城武,杜文泽都亲临现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计划中要前来的老徐没有出现。
肥泽还是一如既往的搞笑加无厘头,一开口就胡诌其是黄金甲的男主角(偷笑),也不怕被娱记乱写;虽然是宣传,但是金城武是四人当中态度最最真诚的一个,至少我个人感觉是如此。
影片一开始就是香港繁华的夜景,林立的钢筋建筑,层叠交错的高架桥,正如导演刘伟强所说香港是座伤心的城市,一个到处都是伤心故事的城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伤心的故事,伤心的人又各自在这个城市中自我修复;在繁华的背后充斥着无数个暗涌:rachel背着男友和令一个男人有染并怀了孩子;阿邦因为女友的死由不喝酒变成个无酒不欢的酒鬼;刘正熙不为人知的过去以及所背负的仇恨;淑珍父亲隐形富豪的身份以及不堪回首的劣迹;吹水光背着老婆包二奶……种种如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往事,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面对伤痕,每个人都在伤痛中学习走出伤心往事的处理手法。
原来,身边的人有一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竟然是这么的可怕。
阿邦在失去女友后失声地说道。
是的,在她还生龙活虎地活着时你并未觉察出她对于自己有多重要,两人可以很长时间不沟通连架都懒得吵,可当她就这么带着无法解开的秘密离开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塌了般的无计可施,不知所措,只能沉浸在酗酒的疯狂中。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淑珍苏醒后望着刘正熙的那一刹那,就是那一个眼神让我发自内心地感到一阵颤抖,自己如此深爱的枕边人竟然杀死自己父亲并亲手布局置自己于死地,那种绝望老徐诠释得非常到位,眼神里没有恨只有伤,无尽的伤。
正熙与她对望,虽然只有几秒却仿佛隔了千年。
你有没有爱过我,在证实了丈夫是为复仇而接近她后她开口问,正熙毫不犹豫地说有。
我相信此刻的他是真诚的,他从开始跟踪淑珍去饭店,去旅行中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她,只不过惊心动魄的过去和仇恨掩饰了这份爱。
当身世被揭露,正熙情不自禁留下的那滴泪更是为影片人物增色不少。
很多报导都说粱朝伟在戏中不能和金城武拼帅,只能从演技上琢磨下手。
庆幸地,他做到了,而且表现得非常出色。
一个魔鬼警察,杀人不眨人,一个假面天王,对着自己老婆把她当成工具来利用,尽管如此,可这一滴泪却是真实的,或许出于对自己的悲哀,或许是对犯过的错的忏悔,总之在复仇以前他不原谅任何人,而在错杀淑珍后他原谅不了自己,于是选择了断自己,不是以锒铛入狱而是自己结束这段疯狂的复仇生命。
片中的吹水光和凤都是不可或缺的缓冲剂,让这部戏不是从始至终的伤感,阿凤救赎了阿邦,让他逐渐走出了女友自杀的阴影,开始认真地生活,勇敢地面对伤痕。
影片虽然伤感但不至于绝望,在多数人都惨死的情况下,在稍显轻快的背景音乐中结尾是阿邦对阿凤的承诺,对于一个经历过伤痛的男人这是走出过去的第一步——酒好喝的地方在于它难喝,生命的精彩在于它经得起历练。
伤城不仅仅指代着香港这一个城市,这部戏也早超出了它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每个人的心都是座伤城,里面都充斥着暗涌,你是纠缠于汹涌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最后走向毁灭,还是在伤痛之余自我修复,这都取决于你的态度。
最后只剩下一个悲伤的金城武-《伤城》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梁朝伟饰演的刘正熙用佛头狠狠地砸死人的好几个镜头,梁朝伟在电影里的扮相很斯文,招牌的眼神被眼镜挡住犹抱琵琶更令人痴迷。
有人说梁朝伟无论怎么演都不会让人讨厌,也许刘正熙这个角色本身就有一定的讨巧性,深藏不露永远是最适合梁朝伟的角色,再加上一点点因为家庭悲剧而来的忧郁气质。
影片最开始有一个让观众奠定这部电影里的刘正熙是善人印象的镜头,面对着对女人施暴的变态杀手,梁朝伟抄起铁器狠狠地砸他的头,佛洛伊德说人儿童时代的遭遇会奠定他成人以后的所有潜意识,于是电影里的正熙警官脑海中永远无法忘怀那一幕亲人被残杀的镜头,更忘不了文叔和周元胜残忍地打爆父亲的头后烧死他全家的悲剧。
用佛头砸死人的设计很经典,是强调佛教里的因果轮回么,或许应该问问刘伟强吧,佛头砸死人的镜头很血腥,梁朝伟的脸冷峻而严肃,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此类题材片里很出彩的一部,不需要你过多地推理,因为一早就已经揭示了凶手是刘正熙,当观众背负着这个真相的时候注意力也许会集中到对内心的追逐中。
我觉得《伤城》不是警匪片,而是人性片,人性的诡异和生死的奇情在弥漫整个灰暗的上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灭门惨案促成了刘正熙的悲剧,而他带着仇恨去接近富家小姐淑贞,在遭遇了又一个也叫陈伟强的罪犯之后他策划了整个复仇案,而温柔贤淑的淑贞成为了他复仇计划中的牺牲品。
那个叫做陈伟强的苦孩子曾经幸福,得了乒乓球冠军,本是蹦蹦跳跳,要给爹娘报喜,未想目睹的却是长头发叔叔们残忍的凶杀镜头,却在调查的警队里看见凶手泰然自若地谈笑风生,在修女院里可怜的孩子为了生存瞬间背弃了自己的姓名,从此变成另一个人,考上大学当上了警官的刘正熙是个阴沉杀手,与淑贞结婚以后看似幸福却永远也开心不起来,其实梁朝伟数次与徐静蕾扮演的淑贞热吻,甜甜蜜蜜的爱情在最后真相大白以后回想起来更令人发觉沉重。
金城武演的阿邦很迷人,相信所有女子看着他在街头醉酒摇摇晃晃行走的镜头心里都会隐隐作痛,本是正熙同事的阿邦,两人亦师亦友。
阿邦在三年前失去了自己深爱的女友后性情大变,改行做了无牌照的私家侦探。
影片最开始金城武只喝柠檬水,眼神透澈干净,回家之后看到女友在床上安睡,爱惜一吻后才发现女友已经割腕自杀……然后我们就看到这个男人像个孩子一样不知所措地坐在医院门口哭泣,白衬衣上沾着斑斑血迹。
这一段恋情并没有着力刻画,但是你能感觉到阿邦对女友的挚爱,仅仅从他夜晚归家以后对安然躺在女友那一个值得千锤百炼回味的吻礼你就能感觉到,但是深爱却不能阻止他与女友的距离,深爱的人在瞬间消失的感觉是极为惨烈的,从此阿邦迷恋饮酒,开始夜夜坐在女友死前曾经坐的位置上饮酒买醉……没有人能拒绝金城武的眼睛,太脱俗,太神秘,刘正熙说:酒好喝的地方在于它难喝。
一直沉迷于喝醉的阿邦在真相大白的最后说想东西的时候就想喝酒,喝得越多就想得越多,想得越多就喝得更多……正熙隐隐地说你永远都不懂那种瞬间一无所有的感觉。
其实这两个男人都曾经一无所有,但却选择了不同的情感轨迹。
正熙是个充满智慧的杀手,他雇用了该死的黄明和陈伟强杀死了文叔和周元胜,而后又杀死了这两人,阿邦受淑贞之托调查此案,逐渐发现案情扑朔迷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杀,而除了两个已死的凶手外还有第三个人,最初的那个变态杀手充当了第三个人的角色,在无数次跟踪淑贞,追杀阿邦后,变态杀手被正熙杀死,并伪造了淑贞爆炸案的现场……在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中为一个破绽是那个乒乓球拍,正熙毁灭了一切自己的过去却舍不得扔掉这个球拍,把它和枪一起放在家里,也许正熙是一个永远没有安全感的人,他失去了家之后一直渴望再有一个家,可是他却用家的代价去策划了这个谋杀案。
演淑贞的徐静蕾挺本色的,年底的时候因为某个活动近距离见过徐静蕾,她的造型跟片子里一模一样,很文气,也挺出彩的。
我不知道淑贞在什么阶段就发现了正熙就是杀死爸爸的凶手,也许在阿邦说她知道正熙在汤里下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可是女人为了爱情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淑贞与父亲的感情大概是很淡的,这段感情处理得比较刻意。
徐静蕾满身烧伤地躺在病床上突然醒来看着梁朝伟的那个眼神很悲哀,大概很难演吧。
两人互相凝视,男人眼里充满了告白和忏悔,女人眼里却满是绝望,我觉得挺心酸的。
这个时代爱情永远都是首先应该被牺牲的事情。
明知道爱情一杯毒水,却依然含泪饮得无怨无悔。
有一段对白让我很感动,正熙对阿邦说:“淑贞是谁的女儿已不重要了,她现在就是我的亲人,和我的妈妈、爸爸、奶奶、妹妹一样。
”这段台词让我哭了。
在瞬间失去所有的悲剧背后,隐藏着两个男人柔软的内心。
一个选择了复仇,成功之后却因为忏悔而自杀,另一个选择颓废和沉沦,在凶杀案的环节一点点被破解之后迎来了新生。
这是一个双峰戏,两个个性男人是绝对主角。
金城武最后放下那顶大绿帽子去照料已经变成植物人的女友的情人,仇恨其实是无力的,除非你能原谅别人。
用光线透过不可测量的时间边缘,追寻消失踪迹的爱人,直至白发苍苍,《伤城》的最后很温情,舒淇演的啤酒小妹向一个不谙世事的天使降临金城武的悲伤之城,解救了他曾经乏力的内心。
《伤城》拍得很眩,这段时间感冒了,看了太多节奏拖沓的闷片之后躲在床上看伤城觉得很爽。
片子开头那个香港夜景太美了,沉浸在夜色中的香港灯红酒绿,镜头俯拍下去,流光碎影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这个城市的一切都好像泡在葡萄美酒夜光杯里,晶莹剔透却让人沉醉迷离。
暴力场面有点血腥,鲜血都是暗红色的,不论是割腕自杀的阿邦女友,还是被捅死的周父和文叔,鲜血四溅的场景比比皆是,少年儿童观看的时候要做好指导教育(嘿嘿,呼唤一下电影分级吧。
)镜头很开阔,你甚至能想象出镜头是怎么随着大摇臂前进的,演员都很好看,舒淇演得那个小啤酒女我尤其喜欢,我有朋友和我讨论过关于舒淇在伤城里的作用,她一开头就说了一句:“哎,舒淇是个多余的角色吧?
”不,我觉得不是,舒淇带着傻气的可爱还有对爱情纯真的看法是感召阿邦的重要因素。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金城武的两个镜头,第一个是他在医院门口哭泣,第二个是正熙自杀的枪声响起后他独自一人站在医院的楼下一动不动的镜头,那个镜头里他的表情很落寞,真相大白之后仍然辉之不去的忧伤。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猜正熙一定要死,这个男人一定要死才完美,他死了他的一切感情经历:“沉痛-复仇-忧伤-忏悔”才完整才够震撼,而阿邦一定要好好的活着,活着才表示放下仇恨和罪恶的人生有希望。
其实我有个朋友很迷恋刘伟强,有段时间见人就问你看过《无间道》么,看过《古惑仔》么,穿衣服也都是一套全黑,说话语气很刘德华,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刘伟强的一段访谈,他说他早年中学毕业在邵氏打工的不尽如人意的经历,《伤城》里陈伟强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也叫陈伟强,也有这么一个普通的名字。
”其实陈伟强并不普通,这个人物身上有扭曲的人性也有肆无忌惮放射出来的善意,我觉得不论是陈伟强还是阿邦都有刘伟强本身的影子,从他拍过的那么多暴力的片子里我知道这个导演心里肯定有很侠气的一面,但是他对那些血腥的镜头的嗜好也许也暴露了他潜意识里对人性恶的迷恋。
《无间道》是让人绝望的,无间地狱永远无法脱身,而《伤城》却给人带来希望,宣传词里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
影片的最后,正熙死了,淑贞死了。
最后只剩下悲伤的金城武拥着舒淇在夜色的城市里相互依偎,这万恶的悲伤之城最终带给人重生的希望。
昨晚看了《伤城》。
去之前吃了三文鱼,芥末很辣,眼泪一阵又一阵,整个人也变得情绪化。
电影情节很老套,90年代的电视剧总喜欢用这个情节,为了复仇而和仇人的女儿结婚。
原本也不想看。
只因刘伟强。
从《无间道》开始,他就一直给人惊喜。
电影开头很诙谐,一些小幽默,瞬间让人放松。
很多人评价金城武很帅,大概是岁月可以磨炼一个人,记得他20出头的样子很一般,想不到现在竟然变得有味道。
梁朝伟还是一如既往,不过,这次的表演很有张力。
顺便说他戴眼镜的样子和黎明很像。
20多年前,陈伟强的家人惨遭屠杀,仇人串通父亲的同事,害得他不敢报警,于是躲进孤儿院并改换姓名。
后来跟随仇人到了香港,毕业之后做了警察,一直伺机报仇。
可是,当他报仇之后,误伤了淑珍,也就是自己的太太——仇人的女儿,他却开始不安。
在和阿邦(金城武饰演)推心置腹的聊天之后,说了一句:淑珍,她是我太太。
其实她就是他的家人,和妈妈、姐姐一样,是他的家人,如果她也离开,他又再次一无所有。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报仇,真的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吗?
如果放弃,那么这么多年的等待与坚持又是为了什么?
报仇之后呢?
好像目标一下子就消失了。
瞬间失去亲人的感觉,我体会过。
就是瞬间失去了全部。
当他最后开枪的霎那,我想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所为。
无论如何,不要伤害爱人的心。
因为你是我的家人。
我很久没有这么正儿八经坐下来好好看一部电影了,呯呯砰砰的动作片和灾难片不算,那些是不太需要动脑筋的。
像《伤城》这样的片子,因为它的阵容和知名度,不知不觉让我有一种严肃的感觉,逼得我不得不拿出肃穆的态度去对待。
熬完两个小时,微微潮湿一下眼睛,删片,腾空间给下一部电影,我想,不管下部是什么,应该都会更好。
我总喜欢问人家“好不好”,一本书好不好看,一部电影好不好看,一堂课好不好上。。。
其实很多时候答案我们都知道,只是忍不住想看看对方愁眉苦脸的搞怪表情。
《伤城》,我的两个朋友都看过,她们的回答都是“不好看”。
“好看”有很多种原因,“不好看”当然也有,有时候因为剧情不好,有时候因为演员不好,有时候可能仅仅因为你不喜欢某个演员甚至某个小配角的声音,很多很多。。。
《伤城》不好看,可能因为它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太遥远,也太肤浅了。
复仇、错杀、忏悔、失去、迷惘、拥有、自我终结和自我救赎,刘正熙和丘建邦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痛苦,看起来很像一部有起因、有结局,过程足够曲折离奇的畅销小说,一个正面模板,一个反面教材。
如果你今天仍然单纯透明,且生活从来都不曾带给你什么痕迹的话,这部电影,绝对是可以让你狠狠心痛一下的,稍微多愁善感一点的可能会抑郁个几天。
就像当年我看完《泰坦尼克号》很气愤得质问我老娘那么感人的电影为什么她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样,当时的她,早就领受过更大的伤痛,那些爱情和生离死别,不过是小小道具棚里的一场戏,真正的悲剧,从来无法在银幕上被演绎。
这样一说,怕又是要招来许多人的反对了,他们会说明明看电影只是一种消遣,其实大可不必在里面找什么深刻的道理,偏有人喜欢这样分析那样领悟,把美好的心情和意境都破坏掉了。
我倒也明白这种心情,有时看一本书,旁人的评价平平,偏偏自己发现了一两处闪光点,细细发掘,突然有了新的领悟,就着急的好像挖到了宝的小孩一样迫不及待要拿出来现;有时看一些朋友的影评,虽然文字质朴,可是感情真切动人,也是能得到许多回应的,这是我们最幸福也最愉悦的时刻,内心的触动是最珍贵的宝藏。
而今日此时我看《伤城》,写下的也是我这一刻真实的感受,即使有所不同,也和大家一样,都雕刻住了时光。
情节一般,演技不够出彩,节奏有点慢,更重要的是,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导演有权利把人间百态展示给观众看,可是观众也有权利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
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仇恨,也不想在仇恨以后用更多的伤害去填补,何况我相信,每一件事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我们应该可以选择更好的,更好地活下去,更好地珍惜身边的人,更好地爱自己。。。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想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幸福,不管过去经历过多少坎坷,此刻灿烂的活着才对得起他们。
空口说谅解、忘却和超脱的确容易,而做起来太难,有些话说得再多也没有用,如果自己不能解脱,唐僧再世都无济于事。
伤或不伤,关乎一个人的经历和智慧,走得路多了,再伤也会平复;自己想得通了,再痛也会愈合。
我并不觉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伤城》,反倒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画地为牢的笼子,走出来,海阔天空;走不出来,那你就真的成了自己的“伤城”了。
花了大概一百分鐘去看《傷城》其實已很奢侈,再為它多寫幾筆實在不值。
不過,造為反面教材,有幾點還是需要錄之而自訓。
首先,本片作為一部類型商業片,犯上了多心的毛病。
編導既要佈置懸疑鬥智殺局,又要講人怎麼從傷痛中復甦,還故意要保留相當程度的通俗娛樂性(比如是杜汶澤、舒淇的戲份和不必要的飛車追逐等等),於是到頭來三不像,顯得很低智。
其中劇本裡最大的缺憾在於,編導為了講梁朝偉的傷痛而決定從一開始就暴露他為兇手的身份,欲把他要殺人的背後原因成為全片懸疑的主線。
如果編導能給觀眾一個意料之外的答案,或者本片可化腐朽為神奇,可惜結果是老掉牙的「報仇」,而且編導太沒耐性,線索披露得太早、太呆板,使人毫不意外,甚至沒有高潮。
再者,電影也不能滿足宣傳海報上「雙雄」式鬥智鬥力的觀眾期待。
梁和金的交流在全片都很表面,既沒有友情也沒有共鳴,他倆的關係幾乎不能被形容。
而且在金對兇殺案展開調查時,梁也沒有任何對抗的舉動,完全是各做各的,兩人對於查得出真相與被查出都像沒有所謂一樣。
還有對香港從傷痛復甦的隱喻,也未免太一廂情願了,不是一兩個城市大遠景鏡頭就扣得起來的。
(這點得特別跟自己說一次,筆者對於隱喻其實也很天真)於是,沒有懸疑、沒有衝突、沒有關係、當然也沒有耐性寫人物,更遑論是情調。
只有一件接一件的事件,連故弄玄虛的能力也欠奉,還說寫了7稿才拍,我真的不明白。
仇恨,杀戮,阴谋,诡计充斥着貌似温暖的平安夜去电影院之前没看影评和影介,对电影一无所知。
本以为金,梁,徐啊什么的一干人应该会搞个文艺片出来吧。
然后电影开始也是平安夜大party,两个男人在一起谈论其中一个男人的女人。
标准的文艺片场景,文艺片对白。
但之后让我大跌眼镜的是竟然出现了爆炸,性虐,谋杀,自杀,虐囚等等暴力血腥的场面,连上两个小时之后的黄金甲,我要在这里再次强烈呼吁电影分级。
说电影本身吧,两个女人,舒淇是个傻疯的啤酒妹,除了在澳门的小餐厅,明白梁朝伟是凶手的那一刻,一直非常开心。
老徐在那次致命的爆炸之前,除了恐惧和怀疑,也对和梁朝伟的爱情非常享受。
傻警探杜汶泽对侦查一窍不通,被梁朝伟轻易骗过,发现问题之前,也是异常愉悦。
而看看聪明人,当金城武开始调查妻子的死,发现妻子出轨,发现老徐爸爸的死,发现生死拍档就是凶手,他喝得烂醉,麻醉自己。
梁朝伟则从来不见开怀,虽然他也笑。
让我想起的还有黄金甲的李小曼,在知道自己的小情人和自己是一个妈的时候,痛彻心肺,妄图一死了之。
而之前的她,“如果太子殿下去青州的话,一定要带上小婵,那就我们俩人。
”一无所知的确幸福。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没道理没必要也没可能知道那么多。
有些事情没有道理,那就让他没有道理。
有的时候,知道了反而比不知道更惴惴不安。
那时,我发现自己不知觉中爱上了酒, 无论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喝下去,是一种释放感。
突然想起一句话,酒的好喝,正是因为它难喝。
一个23岁的女孩子在回答一个男人:“你要喝些什么饮料?
咖啡?
果汁?
茶?
”“我喜欢喝酒。
”男人惊愕,女孩望向窗外,一片迷人的夜色。
................................................走进影院,开始体味酒的甘苦。
城市里,找不到自己可以永久歇息的位置,不,在坟场,不过也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谁知道呢,墓里的人是否已经真的解脱。
记得曾经说过,愈夜愈迷人,当全城都是绚丽的灯光,都是激荡的乐曲,将会上演最妖娆的戏剧。
今晚,温暖的黄色迎来了欢乐的平安夜,今夜,夜光灿烂,每个人脸上的是浓浓的笑意,干下一杯,“merry chrisemas!
”没来得及体味这种欢愉,天空刷地变成幽暗。
情意绵绵的恋人用鲜血浸染最圣洁的私处!
温和冷静的警察用鲜血溶解最汹涌的内心!
沉默无语的女人用鲜血除去最无解的生命!
瞬间,大火侵蚀了一个角落;瞬间,酒精隔原体成了瘾君子;瞬间,爱会变成血腥。
这是平安之夜,影片上映不到30分钟,却隐隐约约感觉到城市在无力呻吟。
剩下的时间,将城市的伤痛一滴滴地用刀割出来。
昏黄的色调里,是大火在努力使痛苦尽快湮灭,一分钟不到,鲜血淹没了这个曾经欢笑的小木屋,男人,女人,小孩的瞳孔依旧睁得很大,只有惊讶,因为来不及看清那把狰狞的刀,鲜血已经泉涌。
狞笑的是两个扭曲的面孔,惊恐的是躲在角落洞视一切的10岁男童,身子在小心翼翼地颤抖。
警察局前,一扇正义之门,却看到刚刚扭曲的面孔在得意地笑,谁在告诉这个年幼的心灵,这个世界不需要正义。
身分从此消失,一个刚刚温热的名字,成了一生的代号。
男人一路跟随女人,和她看同一部电影,和她吃同一道菜,和她走同一条路,最后,女人成为了男人的妻子,男人为女人找来她一直钟爱的相机,男人把女人紧紧相拥,我们羡慕女人的幸福。
同样温暖的家,男人把女人迷晕,打开煤气,当计划中的电话响起,女人倒在了爱与恨的地狱。
两个老迈的男人,总是不敢打开门,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这一次,是自己的女婿过来,打开门后,是令人惊讶的过往重现。
连捅数刀后,用坚硬的铜像重击头部,每一次的打击,回响震彻;用刀重重地将脸庞刻出血痕,顿时想到了嗜血的蜈蚣。
身影逐渐清晰,冷漠的面孔在扭曲,依稀辨认不出年代。
佛像的脸庞在滴血。
男人仿佛想起了什么,病床前,温柔地抹擦妻子的手,为妻子轻轻擦拭身上唯一一处能出汗的地方。
妻子挣开了眼,“你有爱过我吗?
”“有。
”别过头,惨白的脸上流下了眼泪。
心电图停止了曲线的跳动,直线在此时让人恐惧。
枪声震鸣,丈夫用鲜血作为仪式,告别这个已经没有了亲情的城市。
突然而来的重锤,突然而来的大火,突然而来的玻璃爆破,突然而来的爆炸,突然而来的枪声,灰暗,在这个城市不停地蔓延。
投影机毫无感情地不停地上映着这残酷的一幕幕,来不及躲闪,数次想要逃离这样真实的画面,却无法动弹,继续忍受这种煎熬。
这只是一部电影么?
其实我们真得那么伤过,其实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城市,其实我们在不停地寻找解脱,寻找中,我们找到一个和我们很类似的面孔,同样受过伤痛,同样在自我拯救。
平凡的警察,平凡地谈着恋爱,遭遇着恋爱的平淡,竟然平淡最后换来是鲜血染满了白色的床单,三道口子的执著不断在脑海里重现,用酒精去麻痹,用答案来寻求解脱。
直到遇到了一份纯粹的爱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幸福,在幸福中慢慢忘记伤痛,可是,伤痛总是在不断上映,在身边,在眼里,再次陷入了好友的鲜血伤痛中。
如何,我们还能如何,跪下来,向上天上诉,让这个城市留下点美丽吧。
幸好,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普通人,幸好,影片让普通人带上了一点亮色,幸好,我看到了一种自我的娱乐。
混沌的督察,用最愚蠢的方式竟然可以让二奶和妻子平安相处,总是迷迷糊糊地被玩弄,总是硬着头皮去解决问题。
友人说,估计是这家伙的老爸殉职了,才让他继承警察的职位的。
我不以为然,也许人有时候并不需要那么清醒,浑噩一些或许可以忘记本该有的伤痛。
天真的啤酒妹,也会遇上所爱的人总是忘记自己,只有醉了才找得到自己的床,甚至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替身。
也许可以笑笑地接受让自己难堪不已的钱,也许可以装做无所谓被客人打的伤,但,依旧渴望那一份迟来的温暖,相拥,即使世界已经倒塌。
美丽的笑容,期待着消除那一颗冰冷的心…...........................................................................甘苦的酒精,也许才是人生。
你是真正的英雄——曾国恒垂死五枪击毙徐步高【案件重演图】 标签: 香港电影金像奖 警察 枪杀案 尖沙咀枪击案 苹果日报 徐步高 曾国恒 成龙 梁朝伟 大侠钟路明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48c2bed0010009di#comment 2006年4月深夜,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圆满闭幕后二小时,我离开红勘体育馆,离开庆功宴后,走进了尖沙咀漆咸道南新世界酒店的人行隧道。
几天前,在这条隧道内,发生了香港开埠以来最轰天的枪杀案。
三个警员,二死一伤。
准确地讲,是一个高智商的、变态的、杀人嗜血的资深警察,与两个值班警察的一场遭遇战。
这就是从去年案发,一直延续到今年本月的名闻全港的“尖沙咀枪击案”,被视为香港司法界的“世纪大案”。
本月(2007年3月),香港法院连续审讯此案。
此案曲折离奇,牵涉三宗枪击案。
多年前,香港发生两起杀人案,其中一死者是佩枪警员。
警方甚为重视,但两案多年没破成。
尖沙咀枪击案发后,警方从凶犯徐步高的子弹上查验出与当年杀警察所涉及的子弹,是同一手枪发射,证实徐步高不是第一次杀人。
本月,全港报纸不惜篇幅详尽介绍案件审讯过程。
3月23日,《苹果日报》A2要闻版标题是《脸中枪气道呛血,垂死反击,曾国恒五枪轰毙徐步高》。
曾警员先中枪,徐步高近距离发出的子弹切断他右颈的大动脉及静脉,造成大量内出血,鄂骨碎裂,喉咙受创,口腔同时出血,但曾受过训练,处理应变紧急事故能力高,临死前连开五枪,弹无虚发枪枪穿心透肺。
前日,军火专家在法庭证实,徐与曾是互轰身亡。
这条人行隧道,十几年来我穿越N次,次数记不清了,从未料到,一条十几二十米简单不过的地下隧道,会发生惊天命案。
2007年2月,看完温拿33周年好时光纪念演唱会,与谭咏麟谈完事后,我步行来到该隧道。
在隧道内,我尝试寻找顶部那个小孔——由点38手枪子弹射中的小孔。
除了这个小孔,一切与原来无异。
我想,如果曾没打死徐,又或者曾只发出一枪,徐死不了,逃之夭夭,还会有多少市民、警员会陆续受害?
曾警员一命换一命,虽然是本能反应,但终于除掉了世纪大凶。
曾国恒是香港的英雄。
三十年来,我们在荧幕上阅读了上百部香港警匪片,以下的片名留给我们多么深刻的印象—— 《三个受伤的警察》、《野兽刑警》、《极度重犯》、《暗战》、《枪火》、《杀破狼》、《特警新人类》、《重案组》、《飞鹰计划》、《省港旗兵》、《悍匪》、《点指兵兵》、《最佳拍档》、《老虎出更》、《皇家师姐》、《贼王》、《飞虎雄心》、《飞虎》、《跟踪》、《飞虎精英》、《七百万大劫案》、《新警察故事》、《辣手神探、《英雄本色》、《伤城》、《边缘人》、《冲锋队》、《特警急先锋》、《新扎师兄》、《无间道》、《喋血双雄》、《陀枪师姐》、《猎鹰》、《警察故事》、《双瞳》、《公仆》、《枪王》、《新扎师姐》、《咖喱辣椒》、《雷霆战警》、《重装警察》、《G4》、《狭路英豪》。。。。。。
三十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位又一位银幕警察英雄的诞生,以下的人物给我们构筑了丰富多元立体的人民英雄形象—— 成龙、梁朝伟、周润发、刘德华、关咏荷、杜文泽、黄秋生、张国荣、李修贤、任贤齐、杨紫琼、杨千华、陈奕迅、张学友、周星驰、粱家辉、王力宏、郭富城、张智霖、万梓良、任达华、徐子珊、谢霆锋、吴宇森、金城武、陈小春、张达明、麦嘉、张艾嘉、刘家良、李赛凤、吴镇宇、刘青云、方中信、甄子丹。。。。。
正邪明斗暗战,忠奸极端对撼,过程曲折回旋,跌宕起伏,百看不厌。
然而,曾国恒没有那样的经历,没有传奇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色彩。
在毫无预警、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狭路相逢了。
上天安排了一场正邪对决的遭遇战。
不过,上天偏心,安排邪者事前做好准备。
因此准确而言,这是一场不公平的伏击战。
上天有意考验前皇家普通警察今天的特区普通警员危难关头的心理素质与专业反应。
邪一死,正一死一伤。
成本太大了。
代价太沉重了。
但邪若不死,日后正或需付出更大的,难以估算的成本。
曾国恒没有豪语壮语,也没有留下令我们热血沸腾的只字片词。
他或许没读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相信他压根不晓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一句的出处。
但他是真英雄。
那一晚,我挑了隧道旁一间陌生的、从未住过的酒店——金莎酒店住宿。
那一晚,我安然入睡。
枕边放着一本书,《小城无故事》,作者黄碧云、杜良、李焯雄、林夕、苇鸣,是文隽兄、郑丹瑞创办的创建文库出版社1990年的作品。
我感觉到英雄就在身边,他没离开过我们。
天下暂时太平。
下周,美国联邦密探(FMI)越洋抵港,出席法庭聆讯,分析警员徐步高的犯罪心理。
下图是法医在香港法庭上作证,陈述枪击案经过的案件重演图。
破电影用学生证还骗了我30块钱,和诗人一起看的,结果还整个情侣座。
进去人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俩,肯定觉得我俩是“拉拉扯扯”。
我为了金城武和舒琪才想看的。
结果,哪想到整个电影看完出来就有严重的上当感觉,香港那些警匪肥皂剧哪个都比这个情结曲折复杂点儿。
要不是仗着那四个大腕儿撑着,再投机取巧般的取了这么个小资产阶级味道十足的片名引人上钩,这电影实在没有任何看头!
无间道可能真的就只是老刘的灵光一现而已。
整个电影除了金城武那性感的声音之外,竟然无一给我留下好印象。
让舒琪演了那么一个2喝的吧女真是暴殄天物。
舒琪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舒琪了,我真是越来越喜欢她,《最好的时光》我没看懂,但我唯独就看得懂舒琪那部分戏。
而且喜欢得要命。
可是在《伤成》里……我真是不忍心看她在那里没心没肺没棱角没大脑。
老徐说话那调儿根本就没当自己演港片儿,好像还在那照进现实呢。
“酒为什么好喝?
因为它难喝!
”好多人对这句话津津乐道,奉之真理。
我看它都登上了无数MSN的签名了。
我怎么想都认为这话说的挺别扭。
我们可以用脚趾头想想啊:酒为什么好喝?
因为难喝么?
——酒好喝么?
我们喝酒是因为酒好喝才喝的?
——不是因为酒能醉人我们才喝的么?
有些电影,就是喜欢刻意推出几句四六不着的话来忽悠观众,从而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向你证明它的有多深奥,它可不肤浅。
然后像我这样的人看完没买帐,就可以叫争议影片。
由此可见,商城是可以包装成伤城的。
看完后很难受,太伤。
真的很伤人。
unbelievable stupid
酒之所以好喝,就是因为它难喝。
金城武
很无聊的片子
中国电影里复仇的都没好结果,why?淑珍不知道自己的爸爸以前做过坏事吗?被人杀了就算了,干嘛还要查来查去的?
悲伤的城市。
归结起来,这部片子用神神叨叨的叙事手法神经兮兮的表演方法讲了这么一个无聊的故事:取一个普通名字的重要性,它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然后你再窜出来,在仇人头上轰出一朵花。
梁朝伟+金城武,有点用力过猛
当年的话题作,特地还约了朋友去电影院大张旗鼓的捧场,实际上就是消费无间道余热,随便编了个故事凑明星上阵
不喜金城
梁朝伟毁了这部电影
剧情拖沓~
孤单城市
难得一部片子中四个主角都是自已喜欢的,但这部片中金城武的感觉最好.
意料之外
给大牌。。
两个帅哥
那个年代 男神怎么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