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如梦

如梦,Like a Dream

主演:袁泉,吴彦祖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如梦》剧照

如梦 剧照 NO.1如梦 剧照 NO.2如梦 剧照 NO.3如梦 剧照 NO.4如梦 剧照 NO.5如梦 剧照 NO.6如梦 剧照 NO.13如梦 剧照 NO.14如梦 剧照 NO.15如梦 剧照 NO.16如梦 剧照 NO.17如梦 剧照 NO.18如梦 剧照 NO.19如梦 剧照 NO.20

《如梦》剧情介绍

如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吴彦祖 饰)是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的职员,他的猫死了,这令他非常不安,他来到神父面前祷告,但是依旧无法安睡。在梦中,迈克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艾玲(袁泉 饰),她失魂落魄,因为男朋友此前跳楼自杀,迈克试图劝慰她,却屡屡受挫。因为这个离奇的梦,迈克的脑海中反复萦绕艾玲。他决定去上海寻找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冲洗店得到了她的照片。按照这个线索,他来到了杭州,却因为邂逅了艾玲的双胞胎妹妹。原来,她们是孤儿,被分别寄养。迈克漠然回到了纽约,内心却充满了纠结,他从此陷入了一种茶饭不思的窘境,以至于公司伙伴也开始觉得心寒。他再次来到了上海,重新见到了那个艾玲的妹妹,然而当双方吐露心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改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第一个国王天河触发警报马特和玛拉校园鬼降疯脱缰者也从来没有开枪逃生摩天楼虎胆侠情红色羊齿草的故乡幸福还会来敲门绝对缄默异种4激乐人心人吓人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HappinessCharge光之美少女!夜幕降临收税人乌鸦谷涉外大饭店2基隆都市侠盗第一季青年警察仪式启航:当风起时女孩睡着了观相妈妈!不要抛弃我夜母

《如梦》长篇影评

 1 ) 当狗血变成文艺——每个人都会遇到两个人,一个爱着你,一个你爱着,但都得不到。

有些东西明明那么狗血,几乎是每部高收视率的烂电视剧必备桥段,比如绝症、比如双胞胎、比如梦中情人、比如欢喜冤家……但罗卓瑶聪明的请来了正想转型的大帅哥吴彦祖和气质美女袁泉,用梦幻的色彩和镜头调度为这出狗血剧披上了一层文艺的外衣。

不,我绝不是想说《如梦》是部烂片,恰恰相反,流畅的镜头切换和场面调度、冷色调的气氛和色彩、各种明示暗示、服装道具,这些电影语言被罗卓瑶运用的十分到位,剪辑也丝毫没有突兀之感,梦与现实的切换,配上哀伤的音乐和阴郁的色彩……加上袁泉和吴彦祖的表演,说实话我真想不出除了袁泉谁还能把这么丰富的内心戏演的淋漓尽致——能把这么狗血的剧情拍摄得如此梦幻,罗卓瑶的功力是够的,吴彦祖和袁泉的演技是够的,如果这故事换了人选真不知道会拍摄成什么样子,恐怕还得叫《如梦》,“噩梦”的“梦”。

可能是罗卓瑶之前的《诱僧》和《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的故事太过于流畅了,难免对《如梦》的故事诟病起来。

前半段的故事很好看,难得文艺片有恰好的喜感、笑点,也有着恰好的悬念,让整个电影院的观众都全神贯注起来。

但,当迈克再次找到了依依时,影片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

在影片中迈克已经流露出对依依的无限好感情况下,并且两人也已经相遇,突然出来一个桥段让迈克不用两难的选择——而他的镜头语言却分明已经表现出自己的选择——之后是一段有些拖沓的戏,让我一下由四分降到了三分。

私以为影片中大忌就是在一个可以结束的点没有结束,尤其是《如梦》后半段更是有数个点让观众产生错觉,这样反而让观众对影片不耐烦起来,明明是悲情场面,但电影院里笑声不断,足以让幕后一旁观影的罗导演和方编剧费解,结尾处半中半西的点题,更是有些画蛇添足。

《如梦》是一部好片,通俗的说是电影美学的飨宴,更有吴彦祖大帅哥和美女袁泉足够一饱眼福,但是它的故事还可以更好,结尾也还可以更好。

我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以为自己猜中了结局,我以为迈克难以控制的爱上了依依,回头去找她,在上海同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以为迈克对依依就像艾玲男朋友对艾玲那样,还养了一只猫,我以为迈克偶然间又再次梦见艾玲,然后陷入痛苦纠结无法自拔,我以为猫又死了而迈克会在与依依最后一次约会中,做了所有艾玲男朋友最后跟艾玲做的事情,我以为迈克最后会跳楼自杀,然后依依像艾玲一样飘忽着到处找他,最后依依对一个人说,你在跟着我么?

——镜头转到那个人脸上,他,还是吴彦祖。

PS:1 吴彦祖演的迈克很自然,袁泉十分有张力,画面及其养眼。

2 音乐和色调配合的天衣无缝,但不建议有矛盾的情侣一起观赏此片。

3 见到吴彦祖本人的时候,觉得简直是欧莱雅的真人广告。

4 吴彦祖新婚、袁泉当妈,祝这两人都能幸福。

 2 ) 文艺与装疯卖傻之间的噩梦

看完《如梦》我情绪非常糟糕,正好北京又在下半死不活零零散散的小雨,走在马路边上,后面汽车喇叭按得此起彼伏,我觉得自己要死了,没事居然吃饱撑着来看一场文艺电影,哪怕出发点仅仅是想多看两眼曾经属于大众情人的吴彦祖,身为一个有操守的成熟妇女,我已经不爱已婚的吴彦祖了。

这部戏一开始就让人觉得多余,镜头摇晃最终固定的影像界面,有点类似八九十年代的怀旧电影。

等干净的吴彦祖出现时,电影唯一的优点体现出来了,拍得画面干净,不乱七八糟,起码视觉上好比踏入一间整洁的房子,愿意坐下来继续等待。

直到袁泉出现,一切土崩瓦解。

这个传说中中国唯一还在走纯文艺路线的女演员,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觉得她明明长得很三八,下巴的痣,高耸的颧骨,要不是病态的瘦,她其实可以去做另一个丁嘉丽。

你看一个女人不爽,那她做什么你都不爽,伴随着莫名其妙毫无说服力的情节,我时时拿出手机频频看时间,此时此刻,我多么想旁边有一个人能跟我一起点评下画面上各种奇怪的设定。

可惜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绝望,一切完美的气氛中,主题却是一部烂电影。

看着袁泉表演歇斯底里,我很尴尬,仿佛身处一间卤煮店里有人在唱a thousand kisses deep,恨不得煽他一巴掌,哥们你正常点成吗?

假如它像上半部分就这么文艺下去,其实我也可以忍。

你知道的,硬要给我划个圈,我只能站在文艺圈里,装B装优雅装失意装崩溃,我也是可以假装一下的,谁不想要看上去很诗意的生活嘛?

也不是没在家喝过红酒,也不是没在家点过蜡烛,虽然我内心已经想好了解释,前者是为安眠,后者是为驱蚊。

问题是导演任性地选择了一个让人崩溃的下半部分,她让袁泉去演一个乡下姑娘,蹦蹦跳跳脾气暴躁举止粗鲁,我看了只能义愤:她为什么这么侮辱郊区女青年?

一个郊区女青年的心在放映厅里砰然裂成八瓣,太TM侮辱人了。

《卖花姑娘》中的村姑都没那么讨厌,袁泉演的杭州市井小妞则想让人一脚踹死。

她完全忘记了这样一个现实,无论什么出身的姑娘,都会有独特的美感,而不是她想当然创造出来的那些萌点。

城里来的导演拍出了一副她以为的村姑形象,企图与另一个脱离世俗之美的袁泉拉开反差,忘却现实后成功制造出来两个神经病。

我则在下面求饶:真的,导演,文艺并不是神经病。

据说吴彦祖问过大家,你看这部电影哭了吗?

观众都强忍住笑默默无语,实际上我流了两滴眼泪,在袁泉抱住她的濒死双生姐妹,动容说“我们曾经整整拥抱了十个月”的时候。

我只能被一些以真实为出发点的情感打动,流淌点俗人的眼泪。

电影结束,无疑噩梦一场,走出放映厅,看到海报我忍不住笑了,宣传语居然是“宅男春梦,玉女迷情”,要是有人被这句话吸引进去,没准开场看15分钟就想暴打导演,整部电影中吴彦祖搂得最紧的,是那只死去的猫。

 3 ) 如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拍摄《如梦》这样的电影,和在电影院里观看《如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字幕出现在蓝色银幕上,头顶灯光亮起,我在四个人的大厅里站起来,还是禁不住鼓掌,方令正、罗卓瑶夫妇,用精巧工整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奢侈的故事;而在前不久罗启锐、张婉婷夫妇的《岁月神偷》之后,我又再次在原本可以容纳百人的电影院,几乎以贴近的距离,以饕餮的神情仰望了一次奢侈的文艺片。

电影就是造梦的,《如梦》造很奢侈,有些神经质,但是很好看,画面一流,四星一颗给摄影和布景。

不得不惊叹,五十多岁的夫妇两还是我行我素,保持着年轻时对电影、爱情的敏感,对影像、对新生事物充满情致,一切不减当年,这是值得加分的地方。

陈蝶衣在《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的绝唱还鲜活在很多记忆里;疯魔,是一种什么境界呢?

就是耽溺,痴迷、执着于个人世界,无法自拔,也只有这样才接近纯粹的酒神艺术的本质。

导演、编剧夫妇对电影,也一直有着非常自我的陶醉,也算是疯魔吧。

而主演吴彦祖和袁泉都说,拍电影《如梦》,改变他的爱情观,让他们对恋爱、结婚、生子,这些事情更加珍惜和敬畏。

这也许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真实的感受。

痴迷于电影里的情结,而屡屡不能自拔的人,从来都不稀缺。

《如梦》是华语电影里一个稀缺标本,无论是题材上的分裂诡谲,还是形式上的精致而考究,都是极为鲜见,文艺片能拍成这种奢侈的地界,非常难得。

把爱情片拍成了若即若离的梦境,进行人格和心理学的解析,也难能可贵;而一个“香蕉人”出身的ABC,和一个讲标准普通话的大陆女孩跨越国度和大洋的爱情,在一段似是而非虚虚实实的背景里,不浮不躁显得耐人寻味。

袁泉、吴彦祖,就是这部电影里的试验品,爱情是试剂。

从来,方令正、罗卓瑶夫妇都是一个善于炮制梦境的导演,他们电影里的爱情故事,都保持得有扑朔迷离,亦幻亦真的传统,1980年代大名鼎鼎的《唐朝豪放女》,夏文汐主演的才女鱼玄机的故事,就像一个气泡一样的梦,水汽迷蒙里不知去向。

而在1993年陈冲主演的《诱僧》里,大将军石彦生和冷艳的青绶夫人的激情,天亮后也像一个梦,老和尚的谶语让人暗自揣度。

《非常侦探》里范晓萱的乖张,张学友的古怪,也充满梦幻元素。

2004年在澳大利亚拍的《寻找1967的女神》将公路片拍出奇趣的味道。

蛰伏多年重归香港,悄然面世的《如梦》,已经是把夫妇两人的造梦理想更加类型化。

一个人沉溺于梦境的虚像,往往象征着性格分裂,意味着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幸福。

看《如梦》的故事梗概,已经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爱情故事:纽约,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华裔宅男,遇见了男朋友刚刚自杀的中国女孩。

然后梦中他们相爱,最后离奇的失散,最来来到中国寻找时,却意外碰见了长相相似,却全然不同的一个女孩。

这样的爱情,像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抓狂。

而华语导演里面,也只有他们两夫妇,才能用影像阐释清楚这样离奇的爱情,心理分析和实验风格贯穿了他们的电影生涯。

《如梦》这样的故事,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符号,或者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晦涩文艺片。

罗卓瑶、方令正讲故事的方式,既得香港电影简单明了的传统,又在画面上自成一个绮丽妖冶的风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往往让人惊叹,所以《如梦》恍然如梦境一样的画面,在蓝色底板上氤氲着奇幻的疏离感,而清冷干净、水声淅沥的配乐,让人痴迷。

《如梦》保持他们一贯的审美方式,请吴彦祖当主演,看来也是别出心裁,演精神分裂,故事些“妖”的电影,吴彦祖是还算在行。

吴彦祖是70后年轻演员里,比较有觉悟的演员,从来不满足于打打闹闹的商业片搞些插科打诨的营生。

一直都在用一些文艺片来磨练演技,而且这些角色都体现出非正常的生态,真有些“疯魔”的意思。

几年前在金马奖大获异彩的《妖夜回廊》里,同样是扑朔迷离,充满意识流的影像里,他塑造一个诡谲的双胞胎兄弟。

在回来寻找身份的时候,发生一些妖风阵阵的故事。

去年,在尔冬升导演毁誉参半的《新宿事件》里,吴彦祖自我毁容式的的妖冶,再一次让人震惊。

回到《如梦》这样的纯情文艺片里,吴彦祖俊朗的外形,加上以往“非主流”的表演体悟,让自己沉入电影里演到疯魔,让观众看到美男的另一面是极有可能。

从来方法派的表演路线都是旁人难以捉摸。

自我突破是吴彦祖的追求之一,电影应该是吴彦祖一个天分所在,除了表演,三四年前由他导演的《四大天王》曾获得了业内不小的肯定,略见一斑。

这次和袁泉的配戏,吴彦祖虽然还差一些火候,但是其用心和努力在胡子拉渣背后,已经让人看到了诚意。

一代代表演天才们常常说不要去揣摩角色,而要理解角色,走入角色内心世界,甚至要走进生活去进行深刻的体验。

随着年事见长,吴彦祖早就不满足于做偶像,显然已经了有方法派演技方面的追求。

《孔子》让发哥觉得自己是南丫岛的孔子,《异度空间》让张国荣执念于情结,摆脱不了了魔咒;而《色·戒》几度让梁朝伟难以摆脱抑郁症。

《如梦》能改变袁泉和吴彦祖么?

且看时间证明。

 4 ) 如梦:我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

电影缔造梦境,梦境予人幻想,可是幻想又会摧残人心。

人们以为规模宏大的电影是适合在影院里观看的,那令人瞠目的特效、震耳欲聋的声响、甚或是万千血肉之躯组成的汹涌潮水,这些往往都是票房的保证。

如果给你几个亿,你不知道往哪方面花,那么我建议你去拍电影——既能娱乐他人,又能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你拍得好了,人们马上就认识了你,你若拍得不好,人们也不会把你骂到陈凯歌、张艺谋之流的地步。

那么文艺片该怎么办呢?

中国的院线都交给国外的大片了,少有的场次要么被用来放映《建国大业》,要么被满屏幕的刀枪剑影所占据,虽然时下文艺青年越来越多,但是带着点装逼范儿的文青们更愿意去买十块钱一张的盗版碟也不愿意花费六十块钱坐在电影院里看着纠结的、毫无头绪的、小清新的故事。

网络宠坏了这些死文青,也断送了那些新锐导演的前途。

当然,罗卓瑶算不上新锐导演,毕竟在多年以前她和李碧华合作的《诱僧》让大陆观众为之一震。

李碧华是个看点,因为中国最好的几部片子都改编自她的小说,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好片都需要有优秀的原著作品为蓝本。

我想《如梦》应该是这样一部影片,它是适合在影院里面看的——但是只适合在空旷的影院。

《如梦》是什么?

是空旷的街道?

是城市里冷冰冰的建筑?

是两个人在夜色中的相遇?

还是昏暗的空间里不断扩大的裂纹?

似乎都不是,似乎又都是。

在梦里与另一个人相遇,这本是无法想象的。

只有在童年时才会傻乎乎地问另一个人,嗨,我昨天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有?

或者说,喂,昨天晚上在梦里你居然打我,来,让我打你一下。

又或者对某个喜欢的女孩子说,你不是说喜欢我的吗,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

在影片的开始,吴彦祖抱着他的死猫——我的猫死了,怎么处理?

是挖个坑埋了还是煮了吃了?

一切令人震惊的处理方法都来源于网络。

可是网络不能代替你处理生活中的困惑啊,所以吴彦祖选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处理,埋葬了他的猫。

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对某些事物感觉到依赖,或许你并不喜欢,但是你已经习惯,吴彦祖和他的猫似乎便是这么种关系。

有些人在失去以后会想办法进行补救,比如重新买只猫;有些人则对过去念念不忘,认为失去的如同时间一样不可挽回。

因为不适应,吴彦祖开始频繁的做梦,并且总是梦到同一个女孩。

梦里的女孩很落寞,很悲伤,她像一切恐怖片的女主角一样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来来回回,如果说影片总分是十分,那么女孩的表演应该能占到了六分,她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看到她的人。

我爱死了袁泉,因为她的演技太好。

空空的梦境、长长的街道、高耸的建筑、盘旋的回声,这些都是构成舞台的因子。

《如梦》成为一个露天的话剧,似乎是这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之相比,吴彦祖的台词却显得冗长,比如他讲述的那小孩的故事,如果你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他又在讲一个无比悲伤的事情,他一边讲一边哭,而观众呢,他们刚刚酝酿好情绪,也许正要流几滴泪,却发现这个故事居然还没讲完——天已经亮了。

我只喜欢点到即止的煽情。

所以我喜欢看那些若有若无的爱情。

梦里的爱情是不切实际的,但世界那么大,总有几个傻乎乎的人愿意去相信。

拍电影大概也是如此,你如果不喜欢,你对它批判再多,也很难改变别人对影片的第一印象。

因为人们是不同的,他们如果觉得电影中的某个桥段触动自己了,很可能是那个桥段与他本人的记忆接了轨,而不是这个段落拍得有多么的好。

吴彦祖我当然很喜欢,虽然在关于这部片子上,他讲了几句冷笑话。

但是好的剧本,好的演员(这片子演员并不多)让这样一部原本该沉闷无比的影片显现出了更多光泽。

尤其是当电影舞台上的袁泉和话剧舞台上的袁泉终于找到了契合点时,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并未对这部电影失望。

吴彦祖对梦中的女孩着了魔,于是他真的去上海寻找袁泉了。

人生的际遇是不可捉摸的,梦中的女孩没有找到,却找到了女孩的同胞姐妹。

当另一个袁泉语无伦次的解释着,因为知道世界上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现在她感到不安,总是在想关于她的一切时,我是有些小感动的,直到她在自己的孪生姐妹耳边悄悄说,我们曾经拥抱了十个月……吴彦祖在两个女孩之间挣扎不定,他心里感受到不安,因为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实在太大了,你在梦里谈恋爱,不会出现第三个人,你在梦境之外——到哪里去找那个和你做着同样的梦,在遥远的两地都还能手牵着手,甚至亲吻过的人呢。

梦中女孩的逝去让人心中隐隐作痛,因为从此以后你只能静静等待着在梦中与另外一个人相遇。

也许喜欢这电影的人可以一个人去看,因为一个人时似乎更能体会什么是梦,什么才是错过后的意味深长。

 5 ) 如梦、并非是梦

可能是因为袁泉和吴彦祖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演员的原因,我非常偏爱这部影片,从它开拍到上映。

在十二点之前看完了《如梦》,整部影片都很梦幻,刚刚看其他人写的短评,有人说像是一部超长的mv,的确,忧伤起来美轮美奂、快乐起来欢快疯癫。

袁泉的美是惊人的,干净、不俗、气质、淡雅...是一种让女人看了都会砰然心跳的美。

艾玲仿若max说的,是一只猫吗?

那么神经质却无法不吸引人,一身流水的白裙子,一双完全没有世俗的眼睛,但是,正是世俗让这个干净的透明的女孩子不明白他深爱的男朋友为什么要离开他,“难道他不爱这个世界吗?

”艾玲总是在问max。

男友死后,梦里的max成了她的依托。

而远在纽约的max因为梦里的这个女孩也心神宁乱。

在上海,他遇到了依依,夸张的活泼和max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依依与艾玲虽然张着一张相同的脸却有着两种极端的个性。

本以为这部影片会一直这么虚幻下去,这里面仿佛只有依依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连依依在杭州的邻居镜头都只给了个背影,然而,在接近尾声时,一切情节开始变的清晰了。

依依和艾玲是被抛弃了的孪生姐妹,被不同的人收养,而艾玲和max只是梦中的相依相托,max和依依才是真正的现实的感情。

又是一部关于心灵感应的片子,但这次的感动感觉那么纯洁,这里关于爱情得感应、关于姐妹之间的感应、关于梦里牵挂的感应,三个人相互追随相互寻找,真的感情是从心底自然迸发出的,并非言语上的交流就可以达到的。

其中有一段时依依与max的吻,那么自然而投入的结合,但有那么不舍却理智地结束,让人看了即心痛又感念,不得不佩服袁泉的演技,这种内外兼修的女孩无论疯癫还是理性都是那么那么吸引人的,安静,却始终是人伴随着内心的澎湃,那么一个梦中美人又有谁会不为之动心,“他握着我的手,没有太用力,却紧紧握着。

”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电影。

有人说袁泉演的太话剧了,但这部美的不切实际的电影不正是一段读不懂的人生故事、猜不透的人物心理、看不清的感情去留吗。

like a dream,but not a dream。

一直在寻找,只要心中有梦,就有寻找。

 6 ) 强大功力

偷摸的说一句我是在一个不该看电影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所以看的断断续续的但是整体算是明白了什么意思梦我的梦是什么?

昨天做的梦是什么?

名字里有梦字的那个人你还好么?

现在细想觉得这片子都可以算作科幻了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就是已经很悬的一件事了吴彦祖演的这个老爷们更是以一己之力强插进双胞胎其中之一的梦中然后开始寻梦之旅最后被强插的那个嗝屁了侥幸逃过强插的和吴彦祖走到了一起哎呀写跑偏了……值得肯定的是吴彦祖和袁泉的演技(嗯,有大力!

)但是影片上映之前就只有男主演和导演一个人来跑通告累死人不偿命也不知道这片子票房多少能沉下心看下去的电影院观众不知道有多少……

 7 ) 神经病患者的噩梦

今年姑娘我忙到连看片的时间的鲜少。

好不容易愿意拾掇些时间出来才看了这痴傻的电影。

原因?

吴彦祖呗。

不管他是否已婚,他还是他。

但!

为什么?

我忍不住打心眼里开始嫌弃他。

你看他日渐上升的发髻线,让我想到周杰伦先生盖了又盖又高又凸的高额头。

一个男人在我心里,秃头就是幻灭。

而他就这样毫不留情地啃掉我心头的花。

当然,这片子里他故意要扮演一个不型不潮不帅的衰哥,这我也能理解。

但我是再也不愿意听他说普通话了。

我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不能再要求一个帅哥声线充满磁性还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能掷地有声地侃大山。

但,为什么在电影里,吴彦祖要这样撞击我本不反胃的胃呢。

我求求你吴彦祖,你还是练好肌肉,打好肉毒,给足我们一个可以顺利从上半身意淫到下半身的好男人吧。

好吧。

我又开始严格要求别人,宽容自己了。

“如梦。

”“如梦似幻。

”这片子侮辱了这俩词。

我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梦姑梦郎。

那才是经典啊。

梦了就睡了,醒了找到了就婚了。

一个梦,要美,要素就要单纯。

我看着片子里这几个主人公。

我整个人就爬满了鸡皮疙瘩。

男?

失眠症患者,每天对着电脑,他爹射杀了他娘再自杀,他跟着老祖母长大,长大了还养她妈剩下了的猫。

女一,坟墓里爬出来的垂死女人,死了男人,每天呢喃游荡,自小被遗弃。

女二,小笼包狂热者,面目狰狞动作夸张。

他们谁我都不喜欢。

当我看着女一和男在时间的无涯里幻灭的时候,我多乐啊,偏偏之后还这样那样地跳起了舞。

世界已经那么不美好了,为什么电影还要让我看到些乱七八糟的不美好呢。

好吧,或者只是爱装逼的我遇到了一部让我不愿意再装逼的电影。

实在是一装还有一装逼。

昨儿一小弟弟在车上说《哈利波特》这电影真是看得人蛋疼。

我想说,我没蛋,但这电影也看得我疼。

 8 ) 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明明是一部5分钟的MV就可以诠释的情节偏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就像一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诠释的情节却偏偏拍成30集电视剧。

我们有时就是心甘情愿把时间任某些文艺精神病践踏所以是我手贱非要点开某些影视作品。

更因为我花痴为了吴彦祖才看的《如梦》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我真不好意思说这是一部大烂片本来就不喜欢袁泉一开始我以为袁泉是一只鬼更加受不了结尾二人的舞蹈所以台湾人有够装13的。

 9 ) like a dream

如果你曾经有梦到过我该多好啊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有一秒一个在梦里,一个在现实爱着的究竟是谁

 10 ) 上海旅游宣传片

我怀疑自己在看的究竟是否罗卓瑶的作品,然后进一步怀疑当年入围金马奖9项提名是否台湾“教母”在幕后操作?

昔日作品中最尖锐的政治隐喻和身份认同主题依然存在,不过被挤压至一种可有可无的位置,至于女性主义和敏锐触觉则踪影全无,所有这些罗卓瑶作品中最标志性的元素统统让位于爱情浪漫情节。

而剧本的构造仍然无法让人满意,感觉像电影学院刚毕业的学生手笔,充满了稚嫩的幻想和虚渺的焦点。

一人分饰两角的袁泉算是唯一看点,不过某些场景的演绎感觉稍微过火,近似舞台剧的表演。

梦中的上海场景难得呈现出一派科幻的未来感,尽管这种新鲜感是稍纵即逝的。

《如梦》短评

超级无聊的科幻文艺心理片~~~~~~~~

9分钟前
  • Lucifer@CCC
  • 较差

两个神经病的爱情,我就这样觉得。吴彦祖的声音真好听,英文中文都喜欢。

12分钟前
  • 西宇
  • 还行

like a dream~

15分钟前
  • Little forest
  • 力荐

太文艺的电影!袁泉真的很棒!

17分钟前
  • LizLee
  • 还行

两颗星全给哈利波祖 袁泉那叫演戏嘛 疯了一样的 本该很出彩的角色演成这样 说你没把握好机会还是该说你本来就造作而没演技呢?后者吧 关键是还丑 怎么能当上演员的 玛德看吐了要

18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较差

。。。。。。。。。

19分钟前
  • BIOTD
  • 较差

吴彦祖参与制作的一部文艺片。剧情的延展性比较差。为了文艺的效果,忘记了剧情的丰富。值得称赞的时充分利用了吴彦祖的文艺气质和袁泉略带飘忽的眼神。还有剧情中巧妙地安排了一些东方的玄幻因素。使得整个电影散发出一股迷人的味道。

20分钟前
  • 哲雄
  • 推荐

理想中的文艺片

2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难看死了 -.- 除了吴彦祖的哈利波特look

26分钟前
  • 人间阉货
  • 很差

如此又台湾又文艺的片子竟然没让我犯困,并且令非文艺女青年所接受,四星!

27分钟前
  • ks
  • 推荐

穿越梦境爱上你

30分钟前
  • applee | = =。
  • 推荐

你们俩都大爱!!~~

32分钟前
  • 凉夏
  • 推荐

我妈死了,猫也死了,但是都会过去的。

33分钟前
  • 较差

很差。袁泉又老又丑,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袁泉说:我一直在等下(夏)雨。

34分钟前
  • 伊豆
  • 很差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36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较差

一星都嫌多居然还有人给五星?!

40分钟前
  • いいね
  • 很差

有点神经兮兮

42分钟前
  • Chariey
  • 还行

浮生若梦。别醒来。

44分钟前
  • vesperos
  • 推荐

神马东西~除了吴彦祖的颜和那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其他都是神马东西~~

49分钟前
  • 瞳°不乖
  • 较差

宅男遇见两生花。

5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