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勇闯16街区

16 Blocks,狙击封锁线,十六街区,冲击封锁线,16条街区,16街区,16 Blocks,Sixteen Blocks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茅斯·达夫,大卫·摩斯,珍娜·斯特恩,凯西·山德尔,西尔克·科扎特,大卫·札亚斯,帕特里克·加洛,萨沙·罗伊茨,康拉德·皮拉,皮特·麦克罗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6

《勇闯16街区》剧照

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勇闯16街区 剧照 NO.2勇闯16街区 剧照 NO.3勇闯16街区 剧照 NO.4勇闯16街区 剧照 NO.5勇闯16街区 剧照 NO.6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3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4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5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6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7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8勇闯16街区 剧照 NO.19勇闯16街区 剧照 NO.20

《勇闯16街区》剧情介绍

勇闯16街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纽约平淡的一天,临近退休的老警探杰克•莫斯利(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饰)却接到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穿行16片街区,护送一名犯人上法庭作证。 这本该是件极其轻松的事,从警局到法庭的车程只有15分钟,唯一的麻烦看上去也只是罪犯艾迪(茅斯•达夫 Mos Def 饰)滔滔不绝的废话而已。然而事实却远不止于此,一次针对艾迪的暗杀行动让杰克发现了幕后的真相:所谓的上庭作证不过是个幌子,真实的情况是以警局同僚、老朋友弗兰克(大卫•摩斯 David Morse饰)为首的一批腐败警察,借杰克护送艾迪的机会铲除污点证人。经历内心的挣扎后,杰克为了寻求心中的正义保护了艾迪,却成了纽约警局的众矢之的。16片街区的距离,从来也不曾如此漫长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里巴巴大盗奇兵新撰组异闻录铁后篇友命错位青春第二季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只能唱的心声王老虎抢亲黄梅戏宗师传奇龙之谷:破晓奇兵寻侠英雄传之护花高级项目天亮请睁眼小不点儿结婚七年恶行孤独的美食家2019除夕特别篇狼群孽缘喵喵汪汪大兵小将女子格斗柳堡的女人们传奇英雄失落少年勇士们芝加哥警署第一季住货车的女士恩情无限毛泽东与斯诺扫毒3:人在天涯独身一人

《勇闯16街区》长篇影评

 1 ) 16街区

看了些评论,有好有坏。

我的对这部片子的印象则完全因为罪犯艾迪的喋喋不休和圆满结局而变得有些糟糕。

影片开头,杰克对着录音机录下了自己的一段话“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总会让人眼前一亮。

可是圆满的结尾,似乎有些落俗套。

如果在bus那一段,艾迪最终坚持一个人去法庭指正凶手,而杰克“英勇就义”是不是会更加精彩,和符合实际。

没有谁规定正义一定战胜邪恶...一个垂暮的老警探,他所拥有的经验、身手、以及略带拖沓,缓慢的动作,演的非常到位。

但是罪犯艾迪我认为完全是影片的一大败笔,有好几次听着他唠唠叨叨,都想一枪干掉他。

如果他是个女人,我肯定我不会这么想。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是个太苛刻的观众。

 2 ) 老头儿还行

看来某些人还是很怀旧的,去年引进了“防火墙”,今年则是“16街区”,要是“洛奇6”也引进的话老一辈动作明星就差不多全了,毕竟施州长短期内不会复出了。

“16街区”比“防火墙”看的顺眼多了。

布鲁斯威利比哈里森福特高明的地方就是,老了,要服老。

一样的孤胆英雄,老哈还要卖弄他的身手,和小年轻肉搏上阵。

老布就聪明多了,咱不是老了么,索性就演个瘸了条腿腆着个啤酒肚的酒鬼警察。

不过,还是凭着经验涮了全部NYPD,成功的表现了巨大的反差。

不过这也是老布片子的一贯风格,他总是演一些小人物大英雄,只不过将本片与他的年龄联系起来看,令人更有感触罢了。

剧情上,“16街区”也比“防火墙”更丰满一些,动作片的要素掌握的很到位,孤胆英雄,限时设定,枪战,飞车等等一个不少。

甚至,片子还能捎带了一些关于善恶的辩论,当然,不是文艺片,所以只是捎带而已,不足以让人感动,但也不会破坏影片的整体风格,刚刚好。

老布的正义感不仅仅通过拳脚来表现,而且加上了自我救赎的勇气,高,实在是高。

结局还玩了一些花样,让人猜不到,编剧有用心啦。

又是警察,又是脏警察,影响警察形象啊。

 3 ) 双结局

有两个结局可以选,第一个结局是老布鲁斯没死,活着收到了蛋糕,这是剧场版结局,大多数人都是看的这个;另一个结局是布鲁斯和David Morse争吵过后走向电梯,David Morse用对讲机同手下说他上去了,我们完了……手下气急败坏冲上去瞄准了老布鲁斯……最后关头David Morse想救老布鲁斯一个飞扑……还是晚了……老布鲁斯嗝屁。

我倒觉得第二个结局老布鲁斯死去是不错的,是现实的,如David Morse对他说的,你不可能老那么走运,但是坏人在最后关头良心发现这事……我是不信。

综合一下比较靠谱。

 4 ) 选择

我能说什么呢布鲁斯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现实更人性的动作影星,周围看电影的一帮人总瞧不上动作电影,特别是女性,总认为只有在她们所构件的那些电影里,文艺片或是其他什么的,才有人性.在一些人眼里,动作无非是打打杀杀情节简单就想史瓦信鸽拿着霰弹枪乱冲或是史泰龙拿着M60没人打得死他我不知道他门看过布鲁斯没有最早接触他当然是从虎胆龙威1,倒霉警官麦考伦一直是我新中的标准负责任,充满人情味,有胆力,也会受伤,会软弱,封闭的大厦内独自一人的奋斗,鼓舞了我很长很长,教会我怎样孤军奋战,怎样在没人理解的时候支撑到最后接着就是2.3,说实话并没有什么太多惊喜,只能说是他一惯戏路的延伸当中的tears of the sun,hostage也都凑合但比不上16很真实,叙述故事也很简捷,我高兴的是重点不是枪战,更多的是对人生生命的思考人生走到18岁,我感觉我在不同的岔口做不同的选择,每个选择都影响着我的方向,电影中的jack也在做选择他年轻的时候也选择了错路,如今,年纪已高是功成名就抽身而退还是反省自己走上重生之路他的伙伴选择用更大谎来遮而他选择了拯救,拯救eddie,拯救自己本来故事在酒吧就能结束,一声枪响过后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他选择了离开,带者eddie和自己,离开摆脱不了的泥潭电影的大部分,他的话很少,寥寥几句与eddie的喋喋不休反应他内心的矛盾人是会变的,说起来是容易的可仔细想想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改变了多少对犯下的错我门补了多少,我门敢于面对自己吗我们真的有勇气来改正自己的错,即使知道是不归的路?这就是电影给我的思考这样的布鲁斯,难道不够人性?只是因为太直白,太坦率就觉得这样的电影没有新意,非得曲折绕了半天才能有答案?我不明白

 5 ) 救赎

杰克·莫斯里,一个平凡的人。

他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中,却工作在阴暗的、但却受人敬重的警局里。

  他与他的伙伴们做了许多事,是普通人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事,是本该守护人民的人做的“坏事”。

——枪杀证人、刑逼罪人等等。

而作这一切的理由仅仅是为了方便,为了泄愤,为了好下台。

  或许这不该怪他们,——谁又能在没进某一行业就知道这一行业的黑暗?

我想他们也许在没进这行之前,眼中的警局和警察都是闪耀着动人的光辉的。

虽然有些刺眼,但却是那么的温馨。

  但当他们了解到这一切时,他们并没有站起来抵抗。

或许是享受,又或许是惧怕,总之他们没有行动。

  人是惧怕死亡的,就像那些警察们害怕推翻这警局中的腐败势力一样。

但他们还是杀了许多无辜,同样是惧怕死亡,没权、没枪械的平民。

这是种什么行为?

一种贱视生命,蹂躏生命的行为,也是闪耀着“保民除害”光辉的警察不该做的事。

  就在腐败势力依然健在,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的杰克押送一名罪犯艾迪——也像这些警察一样,被现实所迫而犯了罪——去法庭指控时,一切都开始有了变化。

  刚开始时,艾迪想要套帅气的西服,好在庭审结束之后去见自己在三个月前才知道的“sister”,但很可惜,在杰克来接他时西服还没到,而心有不满的杰克自然是不会等的。

不过所幸的是,在bus上完成了艾迪的这个心愿,不过代价有些大,而且他似乎也没了心情。

  艾迪作为一名知道这一重大案件的污点证人,自然会遭到当事人的追杀——由于杰克的疏忽,艾迪差点命丧黄泉;杰克的求救,险些变为“求死”;多人的枪械一次次的响起,就像死神在一次次轻叩这锋利的镰刀。

  结果自不必说,是杰克赢了。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不难看出,杰克所背负的罪恶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性情也渐渐的开始恢复那美好的一面,从杰克在bus上的一幕——他双眼看着艾迪在与小女孩谈话时,眼中闪现出了一丝怜悯,一丝诧异。

虽然最后杰克利用了艾迪,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救赎自己,挽回他人——便可知了。

  在片尾处不出意料的出现“完成约定”的一幕,也算是在全片“低—高—低”的节奏中最后一幕平静的升华吧。

而从杰克拿着艾迪寄给他的照片,让sister多拍几张照片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杰克的眼神与动作流露出了对往事的回忆,对杰克的欣慰,还有对现在的感动。

 6 ) 如果是怀旧

布鲁斯·威利斯真的老了。

但是和哈里森·伏特不同,他并不掩饰这一点,相反他在影片中突出的强调这一点。

英雄迟暮,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这无损他的荣耀,他永远是约翰·迈克兰,那个伟大的纽约警察。

大卫·摩西这个老戏骨的演技越发的炉火纯青了,和他演对手戏,布鲁斯·威利斯也有点招架不住,是时候考虑给他一座小金人儿了,选日不如撞日,就这次吧。

这是一部局促的电影,这里局促不是贬义词,我的意思是说,这是一种电影的表现手法,把故事局限在一段短暂的时间或者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管这样的电影叫做局促的电影。

对于商业片导演来讲,驾御局促的电影是对导演功力的一个考验。

对于曾经拍摄出《轰天炮》的理查德·唐纳,他的这次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在影象的色彩上值得称道,那种冷酷的纽约街头的感觉,很有些西科塞斯的味道。

电影的情节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是作为我来讲,怀旧是我观看这部电影的主旨,看看这些老去的演员,这曾经赞赏的导演,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纽约街头,不由得我不发出一声掩卷吁。

如果是怀旧,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7 ) 2006年的片子,在2010年夏天的马尼拉街头真实重映

片子本身觉得还行。

但令人震撼的是,2006年的片子,如预言般在2010年夏天真实重映,场景从纽约换成了的马尼拉街头。

一个本来优秀的警察,却劫持了一辆巴士。

结局本来可能也一样,但影片中bruce 识破了对手的行动企图,改变了结局。

而2010年的现实版中,却有十数中国人横尸异国,男主角也完蛋哉。

而真相,在现实版中恐怕永无揭开之日。

 8 ) 美国良心

布鲁斯"威利斯真的老了,看着他从《虎胆龙威》里无所不能的究极警探约翰"迈克莱恩变成了《16街区》里的老年警察杰克,虽然仍然无所不能,但是看着他从片头喘到片尾,一瘸一拐的从这条街到那条街,心里就会泛起一阵心酸,不觉想起“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句子来。

你可以批评故事情节老套,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的故事又是只有好莱坞才能带给你的感动。

这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

吴思有本书叫《潜规则》,极尽详细的剖析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人皆知的不公平却合理的存在。

对于这种规则,既得利益者极力的维护,有些人试图改变,但是既没有勇气更没有能力。

吴思的案例都是举用中国明清的例子,但是推而广之,同样适用于标榜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社会。

具体到本片,官方的规则是警察不得滥用暴力,潜规则则是警察们默契的使用暴力,即使因此伤及无辜,他们也有一套内部办法来应付。

大家心照不宣,没人想过改变,没人能够改变。

可总会出个把楞头青,非要摸摸老虎屁股,在太岁头上动土。

老警探杰克在小酒吧里看到搭档20年的同事把枪对准小毛贼爱迪的时候,他称之为原则的东西突然让他爆发了,为了一个会毁了他和他同事的社会底层的毫无任何价值被杀了就像世界上少了一个苍蝇的卑微可爱的牒牒不休的无辜的黑人小惯犯,一个警察居然开枪打了另一个警察。

于是教人期待又不可思议的美国主旋律故事开始了,主人公代表正义道德,但是处于弱势,困难重重,看来没有任何胜算,只是在拼命的坚持。

在生活中,你会绝望,你会放弃,因为你已经被那些“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说教,被那些司空见惯的不公平,被那种你无法抗争却可以轻易击倒你的强大力量调教的服服帖帖,麻木不仁。

但是好莱坞却给了我们多少这样做梦的机会啊,《闻香识女人》中盲人中校那令人激动粗话连篇的演说,《肖申克的救赎》里文弱银行家的越狱,《局内人》中的记者和博士联手告倒了九家烟草公司,太多太多,这就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就像他们标榜的一样,追求着平等民主自由。

片中还有几处相当煽情的处理,杰克与老同事在紧张的对峙中关于原则颇有深度的讨论,爱迪拿枪顶着警察问他感受的情感发泄,爱迪逃出后又返回试图保护杰克的一幕,杰克放走爱迪前去自首并指证同事的平静对话,片尾狙击手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没有射杀杰克的一幕,无疑都是对美国良心的最好诠释。

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可以合理的解释着这一切:有些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件看似不值得小题大做的事情,可在你我内心深处仍然觉得它值得做,甚至丝毫不在乎牺牲一切,不计算能得到什么。

于是当我们看着步入暮年的老警探在这个高科技横行的年代,只靠着头脑和身手来完全一人对抗着一大帮警察,近乎疯狂而又十分冷静巧妙的带着我们的梦小心翼翼的接近终点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燃起一阵冲动,一种藏在我们心里被称之为良心的东西在苏醒。

 9 ) 不论是否老去,是英雄就该坚持正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白痴弟弟(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01250207/当年华逝去,青春不再,暮年的我们还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有听天由命,靠着回忆了此余生,至少大多数人回是这样。

初次看布鲁斯威利斯的电影是虎胆龙威系列,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硬汉警官麦克莱恩无疑是他在影迷心目中的一个标杆。

无论情况多么凶险,只要看到麦克莱恩的身影就会觉得安心,虽然他不是那些拥有超能力的好莱坞漫画英雄,但凭着他机智的头脑和矫健的身手,总是能把坏蛋干的人仰马翻,救民于水火。

但是英雄也有老去的时候,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十六街区》中的老布是真的老了,初次登场并不惊艳,被上司安排看守凶杀现场这样毫无技术含量的活,看着他稀疏的头发和腰带都已经捆不住的啤酒肚,我们不禁会问:这还是那个铁拳斗罪犯,徒手拆飞机的麦克莱恩吗?

那毫不遮掩的老态,让人不禁心寒。

依然是那个熟悉的纽约,依然是满城的罪犯,不同的是,再也没有麦克莱恩。

曾经的硬汉如今爬个楼梯都会气喘吁吁,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间都记不清楚。

连心里有鬼的上司都只是因为他整天酗酒,一副会把事办砸的样子才把押送证人的活交给他。

一幕幕的镜头告诉我们,这里再也没有什么英雄了,这只是一个老的快退休的纽约警察。

然而一切的改变都发生的太快,在一枪击毙要暗杀证人的杀手那一瞬间,我还是依稀看到了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麦克莱恩的影子。

因为这一枪,所有的事情都乱了套,而后来赶到增援的同事,又透露出了一切秘密——原来这个证人目击了他们警察使用暴力刑讯逼供并误杀无辜的整个过程,而证人这次要出庭的案子,正是会把连同老布在内的一干警察送进监狱的。

就在同事决定杀掉证人伪造现场的时候,老布对着同事的腿开了一枪。

然后带着证人开始了逃亡之旅,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纽约的警察。

看着负伤的老布带着证人气喘吁吁的奔逃于纽约的街巷之间,没有了昔日的英气,连对手也从罪犯变成了曾经共事的拍档,也只能感叹,岁月是把杀猪刀。

有不少观众批评故事情节老套,打斗毫无新意,甚至不满片中那个老警察形象。

但我想说:人都是会改变的。

这是片中黑人小伙说的(那个证人),罪犯也能良心发现,成为好人。

老布不是神,他没有办法对抗衰老,但是他有一颗直面衰老的心。

即使困难重重,也要咬牙坚持。

这才是真正的硬汉。

片中的警察在那次暴力执法中留下了阴影,这使得他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内心,靠酒精度日。

证人的出现,无疑是唤起了他潜意识里对正义的坚持,这份坚持在他保护证人的时候逐渐从心底走出来,虽然直到分别他都不愿承认人可以改变,但他到法院自首以却依然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正义的坚持。

在特效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体会到那种拳拳到肉的快感。

银幕硬汉的时代就这样悄然结束了,在影片类型日趋丰富的好莱坞,传统硬汉电影已经淡出了观众的视野,那些曾经辉煌的硬汉们也默默离开了舞台。

英雄们退出了舞台,但是那种精神却没有远去,即使有一天老的核桃都得用锤子砸开再戴上老花镜把里面的肉一块块挑出来,他们依然会在面对邪恶的时候竖起中指,干上一架。

——致老去的硬汉们

 10 )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刚在中央 6 看完,放映的时候截掉了比较关键的一段枪战,看的很是不爽。

前半部的情节无论中外电影里都已经屡见不鲜了,警察想杀人质,警察保护人质,本以外电影就在这种争斗中结束了,没想到结尾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保护人质的人本来也应该归属于杀人质的阵营。

这就把影片的中心思想上升到人性的拷问了。

多多少少有些被老布鲁斯扮演的角色感动了。

人生最难能可贵的事情就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可这个的难度是与年龄成反比的。

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勇于承认错误,而长大以后,我们越来越“珍惜”自己的面子,越来越患得患失,反而不愿或者不能去承认错误。

于是乎,我们学会了撒谎,我们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去掩盖之前的谎言,用一个接一个的错误去弥补之前的错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是,有的时候,想回头也身不由己。

看了之前大家的评论,才知道这部电影是双结局的。

找时候要再把两种结局都完完整整的看一下。

《勇闯16街区》短评

3.5

7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还行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16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17分钟前
  • Ricsweetky
  • 推荐

最喜欢被村民追车那段,我果然还是个只能看到表面运动的肤浅观众( ´◡‿ゝ◡`)9.25 不断想到姑娘给路边遇到的女人摄影,直到女人不耐烦的回身查看女孩才按下快门,她要的不是面孔而是情绪

21分钟前
  • 藏青橘络
  • 推荐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24分钟前
  • Cardinal
  • 还行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26分钟前
  • ξ
  • 推荐

-

31分钟前
  • R
  • 还行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35分钟前
  • 风雨人生
  • 还行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37分钟前
  • s.o.e.
  • 还行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40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3.5

44分钟前
  • 苦怪狗也
  • 推荐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47分钟前
  • uuu
  • 还行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50分钟前
  • 维涅尔
  • 推荐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53分钟前
  • 小白
  • 还行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56分钟前
  • 蝴蝶谷里的懒虫
  • 较差

#BJIFF14 英嘉(🐳💗)

59分钟前
  • 东方不红
  • 还行

北影节英嘉

1小时前
  • emanon
  • 推荐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1小时前
  • -
  • 还行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1小时前
  • brandnew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