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 2013年3月2日 他是一个体型十分健硕的老人,但已进入暮年,患有严重的健忘症,近乎开始忘记自己的儿女,甚至第二天一早醒来就会忘了和他朝夕相处的机器人。
这台外形雪白的智能机器人是儿子送给父亲的,为了照料父亲的生活。
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他们成为朋友,到最后他亲手洗去了机器人的记忆,似乎一台机器比人还要来得有人情味。
剧中的儿女在我看来,虽然很少陪伴父亲,但是已经比起很多“抛弃”自己父母的子女要尽责多了,至少他们还经常通话,子女们也很关心老人的状态,只是固执的父亲如同幼儿,变得十分任性。
国外的家庭观念没有国内强,儿女长大了就要“自立门户”,很少还和长辈住在一起,因此老人们也都成了孤寡人士。
除了智能机器人外,影片中还有很多高科技的体现,如透明的手机、投影语音电话、mini单人轿车等。
名字起得挺好,真芯伴侣,真心伴侣,虽然机器人没有心只有芯,但是那颗芯却好比人类的心,仿佛真的有感情,不过智能始终都是死的程序,机器人也永远代替不了人类的伴侣。
泪点出现在非常前面,这个看起来就是一脸金牛座面相的固执老头,总是嚷嚷着要去市中心的那个什么什么饭馆吃饭,明明脑子就是开始混沌了,仍然傲娇得跟什么似的,儿子啊,闺女啊,谁劝都不听谁劝都不放在心上,内心的OS应该还是:╭(╯^╰)╮,你懂屁咧!
戳中泪点的是那股劲儿,好汉不提当年勇,视死如归大丈夫。
这老头,多孤单啊。
有首歌里唱: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可喜欢这调调了,放眼望去,天地间唯我一人的那感觉,现在就不行了,或者说,现在明白了当初为什么喜欢那感觉而现在并不喜欢了。
那时候不管一个人跑多远,回来的时候都有接风宴,几个挚友举着小酒杯听自己瞎掰路上的艳遇、迷途、认识的新朋友,然后醉醺醺地回到床上倒头就睡,第二天起床依然是艳阳新一天,亲人、姐们、男朋友、梦想都还在,怕毛线啊怕。
人不怕孤独的前提,是因为什么都在,什么都没失去,说到底是因为一点都不孤独。
等到了身边一个人没有的时候,还有几个愿意背上行囊行走四方,再英勇的事迹也没有可以对话可以炫耀的人,满满一腔的热血故事压在喉头,悲从中来。
Frank就是那种,当年混迹江湖盛名天下,姑娘们闻得浪子名前仆后继,送上门来前凸后翘,这老头呢,当年估计是左手一把钱,右手一把妹,警察拿他没辙,谁都拿他没辙,只有他不想要的,没有他拿不到的,心气儿老高了。
如今变成在沙发上窝着窝着就睡着,牛奶坏掉了也不知道,吃到嘴巴里一口馊了才发现保质期已过,和女儿和儿子的对话既不温情也不亲密,女儿大老远的facetime他,他心里高兴却又不善言辞,也不知道说点什么贴心的话。
至于儿子呢,开车好几个小时来照顾他,他心里又老大不情愿,觉得儿子老把他当老年痴呆看,那哪能忍啊。
直到这个小ROBOT的出现,一开始老不待见它了,小ROBOT肯定是处女座,龟毛啊,事儿逼啊,强迫症啊,总之麻烦得要死。
老头一边嫌弃它,却也一边跟他对话/走路/吃它做的饭/喝它倒的水,日久生情总是没错,金牛处女肯定合得来的嘛,都说了是土象星座了。
此外呢,老头发现,这小机器人有一个了不得的职业技能,开锁啊,试密码啊,这些正常人类要练很久的东西,这小家伙蹭蹭蹭就掌握了,并且技压群雄,那老头子一下就美开花儿了。
他们就好像雌雄大盗一样,策划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局,其实真的多想要那个珠宝么?
也不是。
那个心情就好像在图书馆吃法棍一样,明明就是不允许的,可是老子就是想要挑战制度,真的多好吃么,只是很久都不能忘怀面包渣糊了一脸的熊样。
老头儿最后要掩盖罪行,唯一要做的就是重置ROBOT的记忆,也就是格式化。
他迟迟不肯按下那个按键,那个瞬间的抉择就是把他放在了失去自由去坐牢,或者失去朋友去孤独终老的选择题上,选了哪个,都是挖掉心口一块肉。
他后来冲儿子喊,它是我的朋友。
多像玩具总动员3里面,小主人要送走他的玩具时,他最后在台阶上和邻居小女孩说的那一番。
(PS:关于玩具的交换,还有一个场景非常打动我,是曲家瑞在康熙来了上讲的一个故事,她在美国碰到一个11岁的小女孩,小女孩说我长大了我不再玩娃娃了,我要买卷发器。
于是曲家瑞买了小女孩的跳舞芭比,她说“我们就在她家的台阶上,交换了青春”。
)老人至始至终都没给他的ROBOT起一个名字,后来他在老人院里,看到了无数和ROBOT一样的ROBOT,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再买一个机器人,他们的时光可以共享,记忆也可以再次创建,可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光头机器人,一如死去的老友,时间的节点在那里停止了,那就停在那吧。
但在心底里,还有泪水和感动,在不停歇地流淌。
______星座什么的,就是随手写,别较真,跟我说那个那个应该是XX座的,别闹了。
重点什么的,我觉得我看完就是这样,我抓没抓住重点,你说了算?
该片讲述了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和机器人共同生活的故事。
电影开头伴随着一阵急促的低鸣,在一组行云流水的开锁动作和细节暗示中,主人公弗兰克出场。
杂乱的房间、过期的牛奶、变质的麦片、看到年轻男女们时的驻足……这一切都说明弗兰克孤独地生活着。
弗兰克是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头,可别看他现在患有老年痴呆症,人家年轻的时候可是风光无比。
弗兰克年轻的时候是出了名的小偷,曾经因为盗窃,还做过几次牢呢,但他仍然改不了偷窃的习惯。
他自己的口头禅是,只要你藏得住,没有我偷不着的东西。
而他的偷窃技术就连警校工作案例,可见他年轻时候当小偷,确实是风光无比。
弗兰克清楚地记得年轻时候的事情,总爱回忆从前,他拒绝光亮,拒绝示弱。
但是他生活的周围都在更新,常去的餐厅早已关闭,复古的图书馆即将被重塑成现代图书馆。
步入老年的他,脾气越来越坏,思想越来越固执,生活习惯极其不规律。
对他的老年痴呆症也越来越严重。
儿女们奔波于家庭和工作,经常不回家。
偶尔儿子汉特回家也只是在一起吃吃饭。
后来汉特发现自己的父亲记忆力越来越差,于是,为他带来了最新款的机器人管家,依照程序监控他的身心健康。
当弗兰克看到机器人时,非常不喜欢。
他觉得这个机器人呆呆的,又不像人一样,一点感情都没有,就是一台冰冷的机器。
所以他想尽办法要关闭这个机器人,可是这个机器人已经被儿子设置了,随时保持开机,弗兰克拿这个机器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只能暂时认命了。
机器人打破了他原本的生活节奏,催他早起,改变他的饮食习惯,耍各种小花招说服他运动锻炼。
可没想到这个机器人还是挺有用的,它不仅能家务扫地,还能帮弗兰克刮胡子,这也让弗兰克的心渐渐松动了。
后来在一次散步中,弗兰克与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告诉弗兰克,如果你哪天不要我了,那等待我的结果就是被清除记忆,我也没有什么用了。
弗兰克也向机器人保证,你放心,我不会清除你的记忆,那一刻弗兰克的心是温暖的。
之后在与机器人的相处中,弗兰克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机器人会给他准备健康的早餐,它会在弗兰克休息的时候,在一旁翻修草地。
一人一机器就这样相依为命。
一天弗兰克带着机器人去他经常去的图书馆,弗兰克和他仅有的朋友图书管理员聊天,他也得知图书馆马上要被科技所占领了,唯一剩下的只有几本珍藏的书本了。
之后弗兰克又带着机器人到蜡烛商店,他想试试自己的身手,再次盗窃蜡烛。
可是没想到人老手脚也不灵活了,弗兰克没有得手。
没想到回去的路上,机器人把他偷的蜡烛拿给了弗兰克,弗兰克很惊讶。
原来机器人的程序里并没有输入偷盗的这一程序,所以机器人以为这个蜡烛是弗兰克掉下的。
弗兰克看着机器人,仿佛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他。
于是他灵机一动,开始教机器人各种偷窃的手段,他想要培养这个机器人。
机器人发现对于偷窃这件事情弗兰克干劲十足,而且身体状况也变得很好,于是他答应帮弗兰克偷窃,并保守这个秘密。
就这样,一人一机器开始了他们偷盗的计划,他们白天去偷盗的地点观察好地形,晚上开始偷偷行动。
他们决定先去图书馆,把珍藏的书本送给图书馆管理员。
这时就该我们机器人闪亮登场,刷了几下就抽到了书,弗兰克很骄傲,觉得机器人得到了自己的真传。
之后他们商量去盗窃珍贵的珠宝,本以为可以再次成功,但是这是科技的天下,弗兰克是逃不过监视器的眼睛。
他开始心烦意乱地销毁证据,紧锣密鼓地转移珠宝,可没想到珠宝的主人要下载机器人的记忆,虽然看似镇定地用自爆骗局骗过了警察,但开车出逃时的慌乱只有他自己清楚。
逃到喜欢的女人家喘息未定,却发现这个女人,就是早已和自己离婚30年的妻子。
弗兰克浑浑噩噩地带着他仅剩的小机器人逃回了住所,在警察的包围中可笑地想把床单绑成绳子从二层窗户滑下去,直到他万万不肯删除对自己不利记忆的小机器人,用一如既往的平静音调劝他:“删除我的记忆后,你可以继续计划下一个目标。
”
机器人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人类,甚至复述作案的细节,最终弗兰克接受它只是个机器人的事实,将它记忆格式化。
机器人只是遵从主程序,弗兰克的健康是它的最高指令,协同作案也是与他谈判吃低钠食物的筹码。
最后弗兰克变得温和, 住进了养老院,他一个人孤独的望着窗外,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机器人。
在树下和家人们聚餐。
他明白了机器人没有感情,不能替代家人的爱。
2013-07-08 21:38:00Wd__ 发布的影评 7.0科幻明显不是该片的主题,探究人与人的关系才是本片核心。
作为每个单独存在的人,每个人最需要什么样的人去陪伴,该片就是以这个盗窃成瘾,记忆有问题的顽固老头为个案,展开联想和讨论的。
另外老人迟迟不愿消除机器人的记忆,有部分原因是他作为一个记忆有问题的人,深知记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且在他看来,机器人早已作为一个人,也就是他的搭档而存在,消除他的记忆就等于抹杀了搭档这个人的存在。
机器人到最后都没有被取名字。
因为" I am not a person,Frank, I am an advanced simulation" 固执的老人和儿子为他买的呆萌机器人演出了一场"飞越老人院”式的“惊天大盗” 。
第一个泪点出现在原来图书管理员就是老人的妻子,老人因为老年痴呆已经遗忘了她,但仍旧对她有仿佛甜蜜的旧友的感觉,这是爱情的本能,第二个泪点在robot被消除记忆那一瞬向前倒去仿佛是在给老人最后的拥抱“ I knew you have an off switch" 。
也许结局看起来很伤感,但要知道,生活最难过的不是寂寞,而是不够坚强。
老人的固执其实是想关上装满了支离破碎的感情的门,最后的最后当他主动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老人院其实是代表他的支离破碎已经被robot用温暖和纯粹缝好了。
所以他不再怪儿女因为他明白了如果不自己坚强,即使自己已经年老儿女也没有义务随时保护在自己周围。
很温暖的电影,看完有一点小难过虽然。
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多少有些小问题,但我仍给了五星,除了因为老戏骨Frank Langella的演技,终于成功减肥的Liv Tyler,萌指数直逼wall-e的robot,最关键的,是它终于没有在机器和人的互动上走老套的感情路线,而在一路的温情调子之后,看似无意实则果断地展示了真实的面目。
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一定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影片开始看到了一个与所有人关系都很糟的叛逆老头——除了他喜欢的女图书馆员,无礼,自闭,沮丧,暴躁,偷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直到他厌烦的每周开N小时车跑来看他的儿子也受够了他,于是把他丢给一台“以主人生命健康为最高指令”的健康护理型机器人。
在经过了最初的拌嘴期后,老头渐渐发现他跟小机器人比跟任何人类相处都来得容易,机器人帮他做一切家务,随时随地关心他,无休止地容忍他的坏脾气,对他总是彬彬有礼,懂得通过适当的谈判或者是讨价还价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机器人有着人类远不能及的大脑,同时,又没有人类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于是已经金盆洗手多少年的老头忍不住重操旧业,带着小机器人再出江湖。
周密的计划看似实现得一帆风顺,却早已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把老花镜留在图书馆就是一个不祥的暗示。
而就在一个照看花园、一个策划行窃的准蜜月生活中,机器人在老头心中的地位,已经从“this death machine”变成了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伙伴。
日久生情是人类永远的软肋,即便是这么一个叛逆而孤独的老头,或者说,正因为是这样一个叛逆而孤独的老头,才将对机器人的行为依赖,飞速地发展为感情依赖。
即使从没有为机器人取名,但他会对心爱的女儿大吼,“The robot is not your servant”,并无比坦诚而动感情地说:“I need HIM”——因为,这个小机器人,只有这个小机器人,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生活的巅峰过后马上就开始走下坡路,快得让老头自己都始料未及。
他开始心烦意乱地销毁证据,紧锣密鼓地转移珠宝,虽然看似镇定地用自爆骗局骗过了警察,但开车出逃时的慌乱只有他自己清楚。
逃到喜欢的女人家喘息未定,却发现这个女人,就是早已和自己离婚30年的妻子。
失去了儿子、爱情和尊严的老头浑浑噩噩地带着他仅剩的小机器人逃回了住所,在警察的包围中可笑地想把床单绑成绳子从二层窗户滑下去,直到他万万不肯删除对自己不利记忆的小机器人,用一如既往的平静音调劝他:“删除我的记忆后,你可以继续计划下一个目标。
”老头瞬间愣了,犹豫了几秒,才不可置信地问:“你说什么?
”——在机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最具欺骗性的莫过于,人类总是按照惯性思维方式,将行为等同于感情,而从来忽视了这个逻辑只能适用于由感情主导行为的人,而非由程序控制行为的机器。
即便是老头那个自愿跑去第三世界献爱心、反对机器依赖、大谈“人类运动”观点的女儿,也会在一团糟的家务前瞒着老头在半夜偷偷启动机器人,更在与机器人相处了几天之后,便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微笑着对机器人挥手道别。
为什么我们对机器人无法抗拒地依赖?
因为我们行动力太差,想要的又太多,而机器人,实在是太过方便的一个工具。
但,仅仅是工具而已。
小机器人会在早上叫醒老头起床,拉老头去散步帮老头整理花园,会披着可笑的黑斗篷和老头一起大半夜地出去撬锁,为老头尝试保险柜的三位数密码,甚至,它还会以撒谎来要挟老头爱惜自己的身体,以同意偷窃为交换条件让老头吃低钠饮食。
但即便它看见了老头在销毁证据时的慌乱想给老头打镇定剂,即便它完美地执行了老头的出逃计划,即便它在出逃的车上仍然劝老头抹掉自己的记忆,可它却无法从这些现象中,推导出老头对它的心意:他想要的,已经不是行窃,而是保护它,不管它是人还是机器,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它,和它在一起。
因为,完成这个推导过程,需要的不是数据、经验、分析、观测、判断、计算,而是,感情。
机器人,没 有 感 情。
老头就像不认识般地看着几个月来一直忠实陪伴着自己的小机器人,听着它一字不差地复述自己曾经亲口告诉它的完美计划,表情疑惑得令人心碎,他低下头,自嘲地笑了笑,慢慢地在小机器人的对面坐下,用力盯着它一无所有的黑色屏幕:“告诉我怎么做。
”亲手按下那个按钮,告别其实从未存在的温情,拥抱残忍的,但对于生活而言却是必须的,真实。
自私任性的生活必须结束了,世上不会有任何一个“人”,以你为生活的全部重心和意义,不与你发生任何争吵,为你实现所有愿望,永远陪在你身边,百依百顺,彻彻底底的忠诚、奉献和自我牺牲。
如果没有“自我”,又何以为人。
这是从前的老头,也是如今的我们,在各种人与人的关系中,始终无法参透,或者参透而无法做到的一点。
好在,彻悟后的老头,终于看清,并接受了自己的生活,明白了自己的幼稚,向比他更早懂得生活的儿子道歉,以从未有过的和善,与家人在树下用餐,微笑着用叉子将蒸花椰菜送进嘴里,然后,在养老院的门口目送家人离去的背影,并将已经死无对证的偷来的珠宝,留给之前一直被自己埋怨、但总算尽力照顾自己的儿子。
尽管,在一个人的时候,再次看到同样的机器人,他还忍不住地有所怀念,但我知道,他绝不会再买一个同样的机器人。
因为,对于看透了残忍真实的人,虚幻的温情便是最痛苦的煎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着这个老人,让我感觉变老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从一开始的忘记街边的店已经关门,后来忘记自己的妻子,忘记自己的子女,到最后忘记自己,被自己混沌的思维吞噬,在慢慢遗忘的过程中,老人努力想要抓住什么,结果什么都没有抓到,影片最后老人舍不得删除的不是机器人的记忆,是老人自己想要想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的自己的记忆。
我想,人都是孤独的吧,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独自离去。
感谢Soryu介绍了这部片子,以前听说过,但是看了看题材还以为是部类似《Her》的伪科幻文艺片,结果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这片子短小精悍,仅仅不到一个半小时,讲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而且片子里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甚至还有反转的情节,编剧功不可没。
片子音乐也很棒,另外,如果让日本人来拍的话,机器人会不会是个萌妹子?
萌妹子和老大爷的日常,嗯。
老年阿尔兹海默症(请不要叫老年痴呆症,谢谢)和最新出品的人工智能,一边是已经丧失大部分功能的人类老者,一边是新出炉的新鲜高级的科技新秀,这对比太妙了。
不过编剧还觉得不够,给老人加了个“高级大盗”的黑历史,但是编剧还觉得不够,加了个海外工作金玉其外的美貌女儿,编剧还觉得不够,加了位埋了重大伏笔的人,这一切放在一起运作了短短的一个半小时,要知道现在是个连动作片都拍将近三小时的时代了。
本片对科技和生活也进行了不错的表现,不过图书馆将来还是很难被电子版代替,就像收音机还在一样。
我看到中间,突然发现这片子也可以拍成类似《禁闭岛》的反转大片,老人周围所有的元素都是为了治愈他的阿尔兹海默症的,可惜片子没打算往那种奇怪的方向发展,最后还是让老人安静的疗养治病。
也许,阿尔兹海默症并没有像精神分裂症那样受人重视。
主角看着很眼熟,搜了一下才发现他居然是第一版的《吸血鬼》!
我初中时在电视上看了这片子的介绍,被他吓得够呛,同时也对他能亲吻女角色脖子的行为羡慕不已。
现如今,吸血鬼大人记忆受损,只能和机器人一起玩耍,世事难预料。
镭射眼这次没被NTR,泰勒感觉难看了,说话声音怎么和后期的MJ一样没底气?
听着肺部真是穿孔。
苏珊往那里一站,是个老男人都会去追。
片尾展示了很多现代机器人的科技进展,其实本片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对比,就是人类对仿真科技的追求和花费的精力,远远超过对自身秘密的探究,人类能做出完美照顾自己的智能系统,却连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阿尔兹海默症都无法治愈,毕竟,智能系统能卖钱,而且研究周期还能衍生产品,而人类疾病的研究则完全就是无底洞。
目前社会对脑科学的项目重视程度远低于机器人。
将来人类也许能坐着光速航行的飞船,却还要忍受着痔疮的痛苦。
有这么个完美的智能系统作伴侣确实不错,但电影毕竟只有2个小时不到,这种近似乌托邦一般的关系真的有这么美好么?
这部剧两个核心,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机器只是工具。
而一旦足够智能却不涉及道德观和法律的严格设定,情况会变得相当危险。
二老人问题。
弗兰克和子女没有良好的沟通渠道。
这可弗兰克嘴上再倔作为人也需要情感交流,这时弗兰克出现了。
机器人没有感情,在它们足够智能时,很容易给人以错觉,尤其是不了解原理的老人。
一个细节是他们回家时被警察当场抓住,弗兰克竟护着机器人先进屋,这标志着弗兰克已经彻底陷进去了。
有人说最后他回归了亲情,可我觉得ending时家人来看一眼就离开,弗兰克放眼医院,仍是机器人在陪伴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只展现了一个无解的现实:人与人之间的无可沟通性,和机器人在其中确实可以有陪伴的代替作用。
而“陪伴”二字,其实就已经是有情感作用在里面了。
这大概是人工智能作陪护功能时无可调和的矛盾。
至于温情,喜剧,sorry,我没有看到。
短评里面的说感动的你们看的是同一部剧吗?
影片有兩條主線,明線是老年弗蘭克與機器人隨劇情推演的情感發展,而暗線是老年弗蘭克找回昔日記憶與生活的過程。
開頭的一通語音視頻電話交代了一個擁有更發達科技的時間背景,然而片中科幻氛圍其實所占比重並不很大。
此橋段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遲暮鰥夫的形象,但隨著影片的推進與劇情的展開,我們開始隨著暗線抽絲剝繭的瞭解弗蘭克的身世原由。
1.弗蘭克會不由自主的在小店里偷取動物小飾物,類似于每日簽到一般,而從女店主的反應看來,弗蘭克這種行為應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2.弗蘭克與圖書管理員(即其妻子或前妻,當然在老年癡呆癥作用下自己並不知情)的日常調情讓我們對弗蘭克鰥夫的身份產生懷疑,同時也對二人之間的關係產生不解。
3.弗蘭克在與妻子交流時總是受眼鏡中年人等人的指手畫腳,其中一句“你配不上她”,意味深長卻又讓人摸不到頭腦。
4.老年弗蘭克與機器人搭檔實施他已經“蓄謀已久”的偷竊行為,此段跳躍性較大,算是片中明暗兩條主線的交叉點,此段落後影片開始出現轉折。
5.從老年弗蘭克與女兒格格不入的相處,以及躺在床上與兒子的交談內容,我們可以瞭解昔日弗蘭克因為某些原因沒能盡到一個父親應盡的責任。
6.影片尾聲從弗蘭克觀看照片橋段,我們知道圖書管理員就是孩子們口中的“母親”。
此時之前的片段開始從新組裝。
結合以上推斷出弗蘭克年輕時的職業(盜賊),以及帶來的後果。
7.影片結尾老年弗蘭克身處於一個類似于監獄的療養所,並說出“讓機器人照看好花園”這樣的話,使我們對於羅伯特的結局產生了疑問。
聯繫弗蘭克的老年癡呆癥帶來的近似記憶力神志不清,以及結尾時出現的很多同型號的羅伯特所帶來的恍如隔世感,老人與機器人的感情與結局其實是開放性的。
解開暗線后我們明白了弗蘭克作為一個社會邊緣的老年人(罪犯與病人)的無助感與孤獨感,因此對於他對羅伯特產生的情感羈絆與認知訴求會有一個更好地理解。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交流,討論,指正。
机器人也是人
7.5
看起来一脸金牛座面相的固执老头总是嚷嚷着要去市中心的那个什么饭馆吃饭,明明脑子开始混沌了仍然傲娇得跟什么似的,儿子闺女谁劝都不聽不放心上,内心OS:你懂屁咧! 戳中泪点的是那股劲儿,好汉不提当年勇视死如归大丈夫。这老头,多孤单啊。有首歌里唱: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
选了这个题材,按了这个套路,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思想来?这个结局跟整体情节的链接都是割裂的,好好弄个good end大家乐呵乐呵得了呗
爆难看。
主题其实就那样,立意很新颖,这种行为不提倡╮(╯▽╰)╭坚持只给三星半
三观不正的片子,任何叙事技巧都不会存在。没有温情只有羞耻。
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倾听和陪伴。就这点而言,机器人还是蛮合适的,当然前提是通人情。
没一个角色讨人喜欢 只有最后那个抱抱还挺感人。机器人咋可能不设置守法程序?丽芙泰勒看起来没咋老 我们麦斯登有点小帅
没有想象中好,但是也不差啦,故事是可以的,但显然细节不是很到位,除了老头,其他人物都不是很完整,最后来那么一个小翻转还挺雷人。总的来说是挺有诚意的独立小片
唯一的泪点就是给机器人格式化的那一刻。但是,跟机器人的感情和记忆还可以重新开始,跟人呢?
一个老白男,快阿尔兹海默症了,但依旧固执,依旧自我中心,依旧不顾一切追逐爱情,很难说我有多讨厌这种老人
刚开始看觉得这老头着实是很气人,但是老年痴呆症也不是他想得的,还是挺温情的一部影片。
温暖、清新、以及淡淡的感伤。好创意,好演员,好笑料。
同样是关注空巢老人,同样有机器人的情节。我个人更喜欢日本的《机器人大爷》,不管是情感表达,温情还是搞笑,这部都大大逊色于后者。偷盗的情节很好有想法,但是没拍细致,所以显得很盲目。妻子的伏笔也没埋好,最后显得突兀。机器人的形象和表现不够萌。
来翠花,上个机器人!一直以为那个机器人是人演的,我猜的对吗
这评分太离谱了。。基本上一看简介就能预测故事情节和结局了 导演是否觉得这种”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真情“电影还不够多 实在是太无聊了太stereotypical了 没扛过30分钟
这是什么坏老头!!!
作为一部令我期待的电影,它并不是非常让我满意,导演想阐述的主题过多了,光是机器人并非人类这一个主题,以及围绕这个题目衍生的人类在孤独中会将精神寄托附加在超越同类的物种的现象,已经足够深刻。此外的亲情矛盾等主题都没得到很好的展开。片中的机器人虽然造型过于简陋,但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印象
机器人真是萌宠,这电影好小清新啊,场景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