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嗦倒是次要的。
关键是结局让人很生气.生了很久气.难道也是male chauvinism?是女人都笨?但是后来又想了下,为什么她会回去.首先,S,(短发女)为什么没有当即杀死变态呢?因为她以为是很SERIOUS的伤,或者她本身也是比较弱的女人,因为在后来反映出她不晓得怎么争分夺秒,所以她拉着L(长头发)跑了,狼狈地惊魂未定,结果,她突然发现把自己的男人忘记了。
伟大的女性在这个时候不顾性命又RETURE去救那个男人.可是,这次她背运了.编剧用了高度戏剧效果的方式来展示她的命中注定要死.是要告诉大家,如果在危险时候稍微迟疑或者方向错误,都是致命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L的命运就是白费力,跑了一大圈,结果还是逃不出5指山.而这2个女人的奋斗和抗争全是徒劳,这就是恐怖片的定义.再怎么都得死.像不像 死神来了?那边厢,那男人被钉成基督,因为2个女人的捣乱,延长了他的生命,2个女人为他争取了时间,这个叫掩护.这个男人想都没有想那2个女人,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跌跌撞撞地就找到了救兵.其实不是大男人主义.导演一直是在讴歌女性.同时强调宿命.ANYWAY,还是烂片!!!-已经是7年前看得了,细节几乎都忘记了---对于某些豆友的评价-1. 我的签名旁边是写的什么、我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一亿次 2.凭什么不能挑剔。
3.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全知道,全懂自己所有看过的电影?
都7年前看的了,我当时不懂但我现在也不想懂。
4.如果你觉得不服气,我也是挑剔这部电影,没有挑剔你。
如果这电影是你拍的,你参与其中,那我跟你说声,对不起。
我不是那种7年前判断人事然后可以50年不变的人。
5.如果我有不同意见,我一定会另外开一帖,不会在原帖下说写奇怪的话。
6.我喜欢 CELUTEA的发言, 她解释清楚了我没有看懂的地方,而且没有说我装 呀,说我有本事去拍。
7.你们明显知道即便我有钱在中国大陆也不可能拍出的电影,去澳洲拍我也没那个钱。
8.我没有要误导任何人的意图,我不是职业影评人,我只是把我的观点拿出来。
如果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每部电影下的影评只有一张就OK了。
不是吗?
9.我非常讨厌 你怎么挑剔 你去做,你去演,你去干嘛干嘛。
10. 我更讨厌 装 这个字。
以下影评具有剧透:不得不说这片节奏很慢很慢,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描写他们的旅行,可能导演想表达很多受害者本来的生活都是很快乐,很美妙的,却不幸遇上变态杀手,想感叹世事的无常...可是我看到后半部实在没耐性了,又不想放弃,只有快进地看了.....对这种拖时间的电影实在不感冒。
其实就是一个被时代淘汰的失业猎人,忘不了猎杀的滋味,把西澳人烟稀少的地方作为狩猎场所,把游客当动物来猎杀。
发觉欧美有很多很多这种类型的电影。
怎么会有那么多变态的人呢。
杀人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影片的最后说,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释放了男主角。
我想欧美之所以有那么多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和他们的法律有关的。
无论多么重大的罪犯,证据不足,根本不能定罪。
所以很多人杀完人以后,毁尸灭迹,然后编出这样的故事来。
呵呵乱想的。
不过看完了这部电影到给了我一个启示。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下自己的。
如果他们车坏了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等着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启示深更半夜的,车坏了就很蹊跷,这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冒出来那么巧就可以帮助自己。
一个正常人都会有防备的,他们当时之所以那么急着要走,是心里害怕鬼,可是鬼根本不存在。
他们因为虚无的东西把自己推向了现实魔鬼的嘴里。
另外,坚决不吃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坚决不喝已经打开过或者陌生人递给的酒水也是每个人谨记的。
并且要从很小的时候就教育自己的孩子。
妈妈就是从小这么教育我。
之前听说此片非常吓人 曾把某女观众从影院里吓跑 因此对此片的惊吓度期待很高可惜期待越大失望越大的老话再次被验证此片属于独立制片 当然不会像好莱坞那么循规蹈矩全片用手摇摄像机排成 颗粒感和纪实感十足 这种风格我特别喜欢可惜片子根本没有准备走恐怖片路线 因此我实在不知此片恐怖从何而来只是一部标准的CULT片罢了 一般凡CULT片出血程度必高 此片也不例外 女性同胞们观看时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PS好多年未曾被真正的恐怖片吓过了 被吓的心愿何时能了啊。。。。
落水狗到底要不要打,恐怕仍然是一个很值得辩论的问题,不过如果落水的是疯狗,乃至于狼呢?
记得法律条款上规定,如果受害人制止了施害人的犯罪行为就不应该继续追击,否则就会身份倒置而成为施害人,但是这要分情况,如果对方十分危险我觉得还是干掉或者费掉再说。
片中女主角第一次用枪打中坏人的颈部,坏人晕倒。
当时女伴要她继续朝那个家伙开枪,但是枪没有子弹,女主角就用枪托在那个坏人皮厚的地方打了两下了事,结果最后还是没有逃过一劫。
事实上,我们从片中看到就在旁边有诸多的武器,比如说弓箭,别的不说,当时那个坏人曾经拿出一把刀来,这把刀后来也成了伤害女主角的凶器。
当时坏人正在昏迷中,而且女主角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自身的危险,而危险就在那个坏人处,这样问题就清楚多了,如果不解决掉坏人,那是绝对不行的。
女主角没有干掉坏人,也没有检查对方的伤势,在黑夜开车冲到自己不熟悉的路上,这样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在第一次逃脱成功的情况下,女主角居然会回去找一辆车,这样的做法是绝对要不得的,她既然知道公路在什么地方,就应该尽快到公路上去,而误以为她们掉入悬崖的坏蛋自然也不会追赶,这样可以更好的逃脱危险,即使当时她偷车成功,也难免留下线索,坏蛋会到公路上拦截,一样的危险。
当然,以那个坏人的背景,当时肯定会到悬崖下面检查看有没有尸体,不过虽然如此,返回找车的举动还是太危险了。
希望有缘的朋友看到此片,好好思考一下,相信这样的思考对我们都是有好处的。
前半部分就是一记录片,后半部直接进入正题。
变太逛永远都是最聪明,速度最快的。
杀人就像杀小动物一样,想怎样就怎么,还可以逍遥法外(这就是当地的现状吗,真叫人恶心)。
对于正常人来了,对于这样的人可以杀而快之,人逃走了就可以烧掉这变态逛的所有,让他也无安身之地。
查案人员全是白痴,这么大的一个废品站也找不到,人都被毁尸了,还去找人,不是吃多了迈。
全全不和情理,乱搞一通。
影片开始展示的澳洲风光和后面的恐怖气氛同样令人震撼!
但前面的叙事太冗长了,甚至有些做作。
外国人好像特别喜欢一群年轻人在一起疯闹,作为东方人的我看得无可奈何,奇怪他们哪来的那股子兴致?
而且本人很不喜欢的一些人性陋习,男主角似乎都有---喜欢冷不丁地吓唬人、玩世不恭地说些刺激人的话(尤其还是对变态杀手说的),过于大大咧咧没有细节感。
总之有这样的男性伴游,本身就是添堵的。
容易制造麻烦,麻烦来了还不能不管他。
在悲剧刚开始时,短发女主角的机智果敢还是很让人惊喜的,但在她耽误半天时间勉强打了一枪放倒了变态杀手后,惊喜就基本结束了,真正的“悲剧”就开始了。
居然不会补上一枪,哪怕只是打在腿上让他无法行动也行啊!
只会用枪托象征性地砸了几下后背?
然后还把武器都留下?
这编导的设计也太弱了吧,太不合逻辑啊。
后来女主的折回也有道理,没有车确实很难逃出这个人迹罕至的荒野。
但正是她先前的愚蠢,注定葬送了她自己---这类恐怖片的模式嘛。
很郁闷的是,我不喜欢的男主角最终存活下来了。
不管怎样,还是学到不少极端情况下的救命知识,呵呵。
看完《狼溪》,觉得该片有着和很多西方恐怖片差不多的逻辑。
讲述的是两女一男结伴驾车去旅游,去狼溪风景区看陨石坑。
停车而上,返回时发现车已经坏了,无奈只有蜷缩在车内过夜。
半天来了一个当地面似和善的男子,主动提出带他们去一处地方取修车所需的材料。
车莫名地开了几个小时然后停在一个不知是哪的废弃矿场。
他们与那个热心男子交谈以及饮后,第二天醒来后都被绑着……于是噩梦从此开始。
该片里明显有《德州链锯杀人狂》、《恐怖蜡像馆》等恐怖片的影子,也许也是因为西方恐怖片惯有的思路所致。
还是走血腥路线,但说实话,血腥镜头相对那些影片来说少一些,但断指等场面还是难免。
这样的恐怖片里的主角总是由几个男子和女子一起组成。
这里的成员算是比较少,关系也较简单。
该片是根据澳大利亚真实的背包族遇害事件改编,导演利用这个背景拿来做噱头,并且在影片一开头就告诉大家此事为真,并且说“据报道,每年澳洲都有将近3万人失踪,其中90%的失踪者在1个月内会被发现踪迹,但有些失踪者就此永远消失于尘世”。
查了查,确是以澳大利亚犯下7宗谋杀背包旅游者的连环杀手伊凡•米拉特等几起杀人事件为素材。
看完该片,我更加深刻地吸取恐怖片里的一些教训,如下: 一:开车出去旅游一定得注意车子如果在陌生的地方莫名难以发动或者损坏,千万当心这是有人蓄意破坏。
二:如果在恰巧车子无法发动或者损坏的情况下,有不知底细的陌生人要带你去他那取零件什么的,千万不要盲目跟从,当心后面有阴谋。
当然,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也不要随便品尝他们给的水、饮料或者食品。
三:汽车钥匙一定不要和一大堆钥匙系在一起,否则逃命时光发动汽车就得一把一把试钥匙,耽误逃生时间。
四:拿枪对着坏蛋时候不要跟他唠叨废话,赶紧一枪毙了为好,然后一定要记得补上几枪,否则十之八九那坏蛋死不了。
当然,事先就了解枪支的使用办法尤为重要。
五:逃命时候千万不要瞻前顾后,另外不要沿着主路跑,否则被追上只有死的份。
以往的西方恐怖片大多有一男一女搭档相互配合逃出,这里的男主角居然在影片最后二十分钟也就是两个女主角都遇难后才苏醒逃出,并且不知道怎么走是走就幸运地被路人遇见搭救走。
感觉这里是一些情节突兀的地方,也许导演有自己的考虑。
最后,杀人狂终究没有落网。
影片前一段的沿途风光很漂亮,只是后面愈加杀机重重。
我在想,现实中那个真正的陨石坑是否还有人敢去那周围露营?
女主角之一在房间里翻看到很多已经受骗遇难游客的遗物,从DV中看到一些家庭和游人自己录制的游玩幸福镜头,无形中衬托出他们后来结局的悲惨,这个手法比较新颖,也让人震撼。
总之,这是一部以谋害自助游背包族为主题的变态杀人影片,看来以后去偏僻的地方旅游,安全还是得注意HOHO
又是变态杀人狂,《Wolf Creek》的确很像是澳洲版的《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但前者并无出彩之处,尤其最后Mick杀了一个同村的人,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来说,这个举动显然不智,和后者的全村一心相比这似乎有欠考虑。
而且杀人狂的背景交代不清,是一大缺憾。
Based on true events似乎已经成了这类恐怖片的一个最大噱头。
好象这个地球真的很不安全,看多了这种片子,我想我对自助旅行有了些心理障碍。
1.导演本想拍旅游题材电影,拍到一半发现自己没啥天赋,就改走公路杀戮片路线。
2.女一手持 瑞士军刀 大战 boss,翘掉,女二 一直在拖后腿,还害死搭车老爷爷,必须翘掉。
3. 世上最烂男一号,睡了一觉醒来发现不对,全然不顾两位女主角,自己跑路,被警察认定为神经病。
3. 最终 boss 幽默潇洒,枪法精准,片尾特别给了威武的背景特写,有种西部牛仔满怀绝技深藏功与名的调调。
导演你想表达啥,真实故事改编好歹请个好点的编剧啊。
虎头蛇尾,无论是torture部分还是对杀手的刻画都有点单薄,对比类似题材的《伊甸湖》差不少,当然wolf creek本身风光还是很美的
一颗狙击步枪子弹高速贯通一个小型保温瓶,那个保温瓶居然岿然不动
不错,freak题材的。
澳大利亚惊悚片,根据当地真实的背包族遇害事件改编做为噱头改编,西方恐怖片惯有思路,血腥相较美国同类型作品少了些,前面一大段拍得像风光片,之后急转直下,剧情漏洞太多,主角太弱智。怎么总有人爱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作死呢?
叫你不多开一枪
户外旅行 被抓 逃跑失败 没多久就结束了 拍得很无聊...
用利锥敲入人的骨髓。很透彻。。。我有想象那种撕心裂肺的叫声源自什么。自此觉得是肉体的疼痛,一个人看见死亡和绝望的时候是不是就发现罪的原点。看多了血淋淋的欧美残杀片,突然有点理解耶稣被创造出来的理由。人都需要救赎。而这种东西和生活有什么关联?只怕要疯的是尚且生存的
澳大利亚口音很萌
明显没有第二集好啊!
真的很好看
原来封面是三个主角的脸。我上一次这么绝望,还是看了迷雾之后。我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电影气氛真的太厉害,全程我不是在大喘气,就是屏住呼吸。逻辑什么的,别扯太多,自己遇到说不定早就死了。女二从车上下来的时候,我真的绝望到不能呼吸。电影讲的最大的道理就是,在外面,对任何人都要保持警惕!
看的我气不打一处来,我以为第一个逃出来的女的是有多强势本以为要扎起头发绝地反击的时候居然一刀被解决了。。。
每次看到恐怖电影里的主角有机会能将凶手打死但没有去打死都能把我急得要死
我在澳洲搭过车,我居然还活着。。。
抛开人物行为不谈,这片子好的地方在于对澳洲内陆景观的运用。从主角三人进景区开始背景就没有出现哪怕一只动物,整个开阔的环境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荒漠没有提供遮挡物,这让自己永远无处可藏,身后的危险隔老远都能看见,紧张感十足。看似开阔的地区,其实就是杀人魔的封闭私人狩猎场。对游客的恶意,被法律遗忘的内陆,这些都非常澳洲。期末作业的研究对象就选你了。
不错,风格有点像纪实
土澳垃圾杀旅客,和米国变态杀人狂电影差不多
我真是觉得。。没啥意思。。。说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这我信。。
烂片,得出两个结论:澳洲警察都是白痴、变态的体力和主角的智力成反比
两星半 澳版德州电锯杀人狂 铺垫太长且不会讲故事 故显得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