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伤心小号曲

Balada triste de trompeta,A Sad Trumpet Ballad,The Last Circus

主演:圣地亚哥·塞古拉,费尔南多·古林·库弗,安东尼奥·德·拉·托雷,桑乔·格拉西亚,弗兰·佩雷阿,卡罗琳娜·邦 Carolina Bang,乔斯因·本格特伊,特雷勒·帕维斯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法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0

《伤心小号曲》剧照

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2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3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4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5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6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3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4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5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6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7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8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19伤心小号曲 剧照 NO.20

《伤心小号曲》剧情介绍

伤心小号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肥胖忧郁的哈维尔(Carlos Areces 饰)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小丑世家,他的父亲死于内战,生前曾嘱咐这个背负了太多痛苦的儿子做一个悲伤小丑。时过境迁,成年后的哈维尔求职来到一家马戏团,遇到了当家小丑赛吉(Antonio de la Torre 饰)以及美艳的杂技女明星纳塔莉娅(Carolina Bang 饰)。他们是一对情侣,生活中的赛吉嗜酒狂暴,经常对纳塔莉娅饱以老拳,后者虽然痛苦不堪,却又无比沉缅于这份变态的暴力之中。哈维尔爱怜这株时常为暴风雨摧残的柔弱小花,而纳塔莉娅也渐渐喜欢上哈维尔的单纯善良。以此为契机,这三个人纠缠出了一段血腥的畸零人生…… 本片荣获2011年歌雅奖最佳发型设计、最佳特效奖;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和银狮奖最佳导演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美女老板白公主烬相思假发软禁白月光下阿伯丁老千归来明天我不是羔羊精英部队重案组第五季末日重始情欲陷阱日常幻想指南门神之决战蛟龙战斗吧!夫君深夜食堂美利坚邦联2806号房:震撼控诉小岛暂告安全河谷镇第五季菜鸟老警第二季MIX:明青故事第二季机甲前线害虫御猫传白鼬酸甜之味幸福万岁

《伤心小号曲》长篇影评

 1 ) 《伤心小号曲》

绝对是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最大鸣大放的一次。

之前看过他三部影片,荒诞、黑色、讽刺;悬疑、恐怖、惊悚;暴力、情色都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但能将所有一切用如此放得开的形式真的还是需要导演的一种超脱的,而其中的内涵、隐喻和它的视觉冲击同样丰富。

血脉喷张就是目的,失控本身就是效果。

而最后其实是一种民族反思以及物极必反式的沉重教义。

 2 ) 一个国家的爱与伤

最近看的几部片子都比较烂,但也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好在《伤心小号曲》的出现一扫之前观影的沉闷。

整个故事讲的酣畅,重口味的画面也不断的刺激着我的神经。

是最近比较爽的观影经历。

更难得的是,整部片子中与现实政治的勾连,使得我们有更多的解读空间。

两个小丑一个狂躁暴戾,一个温柔善良,一个如同西班牙历史上的右翼独裁统治,一个如同左翼联盟。

他们共同追求的纳塔利亚,美丽而狂放,恰是西班牙民族的象征。

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我们看到的是如同三角恋般的爱恨纠缠。

两个小丑都以自己的方式喜欢着纳塔利亚,而有趣的是女主角即对悲伤小丑抛媚眼,同时也沉溺于当家小丑的暴力之中。

而悲伤的是,爱恨最终走向狂癫,流于暴力,也最终结束了纳塔利亚的生命。

这样的结局即是两个小丑不愿看到的,也是所有马戏团的成员所失望无奈的,正如结尾处,马戏团老板说的,这个国家没希望了。

以狂放甚至疯癫的方式讲述一个民族近百年的爱恨与伤痛,以至于让外人也唏嘘回味,这不能不说是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当然我无法真正准确的理解这其中的语境,但我觉得我们历史中类似的事情远远比这要丰富复杂,不过我们的民族性格很难用这部片子里的方式去讲述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随意选择方式和视角的自由。

 3 ) “小号悲泣,我心绝望”

不能平静。

笑泪齐飞到最后一秒。

上一次看电影抽风还是《天上再见》。

毫无疑问激情四射的Latins比法国人更擅长这种罪孽深重且毫无悔意的忏悔。

没有足够的疯狂就不足以打破历史旁观者自以为冷静审慎实则冷酷无情的凝视。

哈维、塞吉、娜塔莉娅是近代西班牙三个幽灵的代表(I hate to say代表, but that's exactly what it is)。

哈维是对抗性的善,共和国的梦,被传承和被背负的理想;塞吉是弗朗哥,残忍诱惑的强权,让人欲罢不能的恶。

在西班牙自己看来,它对自己犯下的罪,是怀着美好的初衷、强烈的爱,扼杀了所有美与丑、希望和绝望——背叛了过去,扼杀了未来。

当双手同时沾满仇敌和心爱之人的鲜血,痛苦才会那么震耳欲聋,变成阵阵朗朗狂笑。

悲伤小丑举枪横行街市,意欲把悲伤变成燃烧城市的怒火,然而举目尽是面露惊恐和好奇的孩童——尽是innocents。

西班牙尽可自认为是innocents。

可是罪责和余孽,又该由谁承担。

这段可怖迷人的三人狂舞,以娜塔莉娅拦腰折断在绵长的火红舞带上告终。

这个美得让人发疯的、既是圣母又是婊子的女人,正是导演对沉默的西班牙良心的摹刻——想要一切、更值得拥有一切的,真诚的、虚伪的、热烈的、最终被摧毁的良心。

就在娜塔莉娅像一只蝴蝶一样被折断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故事让我抽风的真正原因,不是西班牙情结,而是娜塔莉娅。

在我几乎还是幼儿的时候,有一个走入我生活的成年女性,她让我惊恐万状,那时几乎夜夜梦见她。

我不知道世界有什么能比她更美、更脆弱——她对于我就如娜塔莉娅于哈维。

所有那些迫近她的、在我看来会伤害她、但我却无法解释的事物和力量都让我提心吊胆——剪刀和菜刀的刀尖、各种尖锐物、男人的说话、隐藏在一张张面孔下的敌意和各种我无法理解的表情……她所到之处集中了我全部的恐惧。

想要保护她免受在我控制之外的偌大一个世界的伤害,让我深感无力和绝望。

然而她早已离开。

折翅的是不成熟的梦想。

记忆在小萨克斯的哀鸣里现身成废墟般的谜语。

 4 ) [原创]绝妙的政治隐喻--西班牙电影《伤心小号曲》影评

平时我不是一个特别爱看电影的人。

很多流行的电影我都兴趣不大,只有碰到特别喜欢的题材才会去看。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好莱坞华裔女演员白灵到西班牙的一个电影节当评委,我就点开了这个电影节的介绍网页。

页面中充斥着各国的明星和各个参赛电影,其中有一幅海报吸引了我。

海报中有两个诡异的小丑和一个女演员,我觉得很好奇,就看了这部电影的介绍。

这才知道是一部西班牙参赛影片,讲的是西班牙内战和战后的故事。

对这个题材我非常感兴趣,我知道弗朗哥对西班牙长达几十年的独裁统治,但是从没看过这方面的文艺作品。

于是准备一饱眼福。

在看之前,我先去影评网站看了看。

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这部根本没在中国宣传过的西班牙电影竟然有大量影迷在关注,而且引起了种种热议。

评论基本分为几大类,一些人说这部电影恶心、变态,一些人说没看懂是什么意思,还有人说这是部深刻的好电影。

同一部电影怎么会让人的评论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不禁更加好奇。

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我看的版本是有中文字幕的。

没看多久,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部电影始终游走在阴郁与欢乐之间,时而让人看到希望,时而又让人看到失望,阴郁与欢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时时在交错着,扭动着,变幻着,紧紧抓住人们的心。

开始时是在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一个马戏团正在给孩子演喜剧,突然外面响起了枪声。

恪守职业道德的演员继续演出,这时士兵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马戏大棚,强行要求马戏团所有人员都火线入伍,马上和外面的敌人开战。

饰演欢乐小丑的演员甚至来不及脱下小丑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加入了战斗。

他带着逗孩子们笑的红鼻头,穿着滑稽宽大的衣服,挥着战斧杀出一条血路。

幽默的造型和惨烈血腥的场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异常震撼人心。

最后,马戏团成员所在的一方因为寡不敌众,全被被歼被俘。

小丑也成了俘虏之一。

第二个镜头已经是若干年后,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找小丑。

被关押的小丑说他们在建一座大十字架,这其实是个伏笔,后面会有相关的情节和它回应。

哈维尔表示自己以后也会像祖祖辈辈一样演一个开心小丑。

可小丑告诉他,他只能演一个悲伤小丑,因为他见证了太多的苦难。

而且以后要记住报仇。

哈维尔看出父亲很痛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他带着炸药来到父亲的工地,组织了一场暴动,想让父亲趁机逃走。

可父亲在眼看就要逃脱的时候被一个骑马的军官杀死了,哈维尔愤怒地打伤军官后离开了现场。

这是哈维尔这个主人公对压迫的第一次反抗。

父亲的被害是埋藏在他心中痛苦的种子,也是他日后种种行为的直接本源。

又过了若干年,战争已经结束,但是西班牙仍然在独裁者佛朗哥的统治之下。

在这种扭曲的制度之下,社会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种种扭曲。

西班牙当时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战后的日本。

而且佛朗哥对国民软硬兼施,并不是一味的强硬手段。

但是,这看似歌舞升平的社会暗藏着种种危机,不管外表如何,它的本质仍然是背离民主的独裁,种种矛盾一直在压抑着,压抑着,等待一触即发。

这时小丑的儿子哈维尔来到一家马戏团当一个悲伤小丑。

刚一来到这儿,他就被美丽的表演绸舞的女杂技演员纳塔莉娅所吸引。

纳塔莉娅是那么阳光,那么快乐,深深打动了哈维尔的心。

但是哈维尔发现,纳塔莉娅竟然和暴躁狂暴、独断专行的快乐小丑赛吉是情侣,这让他大惑不解。

赛吉对纳塔莉娅稍有不满,就会对她拳打脚踢,而整个马戏团的人为赛吉马首是瞻,谁都不敢管。

这些都深深刺痛了哈维尔的心。

与此同时,善良的悲伤小丑哈维尔也吸引了纳塔莉娅的注意。

纳塔莉娅很矛盾,她想离开打她的男友,却似乎有什么东西牵绊着,让她离不开,同时她又抑制不住和哈维尔越走越近。

她约哈维尔去法国的游乐园玩。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暗示,法国向来是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代表了纳塔莉娅对于自由、对于摆脱束缚的渴望。

快乐小丑赛吉就是独裁统治的化身,纳塔莉娅是普通民众的化身,而敢于直言顶撞快乐小丑的悲伤小丑哈维尔是反对独裁的化身。

这三人的关系表现的是,独裁者在给民众暴力的同时也给予种种甜头,让民众觉得离不开它,而当反对派出现时,民众开始摇摆不定。

纳塔莉娅和哈维尔去巴黎玩被赛吉发现,赛吉狠狠揍了哈维尔,带走了纳塔莉娅。

当纳塔莉娅去医院探望哈维尔时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己会再回到快乐小丑身边,以此来缓和矛盾。

哈维尔听了后非常心疼,在半夜潜回马戏团,正好撞见赛吉和纳塔莉娅在一起亲热,怒火中烧的哈维尔觉得赛吉又在伤害纳塔莉娅,拿起一把铁钩给塞吉毁了容。

故事发生到了这里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哈维尔觉得自己救了纳塔莉娅,可纳塔莉娅却一脸茫然。

面对警察的抓捕,哈维尔匆匆逃进了密林。

而曾被塞吉欺压的整个马戏团,却火急火燎地为塞吉去找医生,并最终把塞吉破碎的脸缝到了一起。

由于时间紧急,他们找不到医生,只好找了个兽医。

兽医的老婆非常反对用治动物的方法来治人,警告他们会为今天的做法付出代价。

这段讲的是当反对派给独裁者以重创的时候以为民众会得救,会感激他们,可结果被长期统治、被强奸民意的民众已经丧失了分析能力,只是茫然,而且竟然还为奄奄一息支离破碎的独裁感到惋惜。

还想尽办法去救它。

但是此时,已经没有正常的办法去救它,这个统治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就像塞吉破碎的脸一样难以复原。

而民众不择手段,用兽医去治人的病,对独裁死马当活马医也要把它救活。

最后兽医老婆的话是在警告这些民众,会为自己的做法而自食其果。

逃到密林里的哈维尔远离了人类的生活,开始在森林里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上校打猎时发现了他,把他带了回来。

这位上校通过哈维尔的项链认出了他。

上校就是当年杀死哈维尔父亲、又被哈维尔打伤的那个军官。

这种巧合充满了讽刺意义。

手下问上校如何处理哈维尔,上校说让他干活。

这象征了独裁对民众的压榨。

这时上校邀请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一起打猎。

哈维尔和猎犬在一起,被要求用嘴叼猎物。

佛朗哥看到跪在地下嘴刁猎物的哈维尔后很同情,让他站起来,而哈维尔却咬了佛朗哥的手。

这象征了佛朗哥对人民软硬兼施、假仁假义的态度,而民众早已看出他的真面目,并不领情。

哈维尔被囚禁起来。

此时,他用火碱、熨斗毁了自己的容貌,和过去懦弱的形象彻底决裂,独裁已经把一个善良的人逼成了鬼。

他在恍惚中看到了纳塔莉娅,他再次觉得自己应该去救他。

带着这样的自我认为的使命,他找到武器,一路射杀冲了出来。

此时的反对派已经完全演变成了用暴力去推翻独裁,变得和独裁一样暴力血腥。

当哈维尔找到纳塔莉娅时,惊恐的纳塔莉娅已经认不出来这个面目全非的人。

与此同时同样面目全非的塞吉也找到了纳塔莉娅。

纳塔莉娅又面临在他们之前做出选择。

最终纳塔莉娅选择了塞吉。

当倡导民主的反对派也变得暴力起来,民众更趋向于选择已经有些式微的独裁,起码这是他们所熟悉的,而对于反对派承诺给予的未来,他们一无所知,更为恐惧。

最后哈维尔准备用暴力手段抢回纳塔莉娅,他走到大街上准备抓住纳塔莉娅时,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一场对独裁者的暗杀。

哈维尔把纳塔莉娅带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山洞里遍地骷髅。

哈维尔告诉纳塔莉娅,他的父亲就死在这里,这就是他父亲所说的修建的那个大十字架所在地。

这个十字架是也是真实存在的,是独裁者佛朗哥的坟墓所在地,为修建坟墓曾大量野蛮使用反对派战俘。

这时电影的象征意义达到了最高潮。

塞吉也知道了哈维尔和纳塔莉娅的去处,带着抓获哈维尔的军警一同前往。

最后,三人不期而遇,塞吉和哈维尔为争夺纳塔莉娅而展开了的殊死血腥搏斗。

三人扭打着爬上了独裁者坟墓上方的大十字架。

纳塔莉娅此时似乎有领悟,站在了哈维尔的一边,为了逃脱垂死挣扎的塞吉而用绸缎缠住身子向下荡去。

这本是她在马戏团的拿手绝活,绸缎却在半空中被卡住,纳塔莉娅死在了十字架与地面之间,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最终能活着摆脱那个象征着独裁、不自由的十字架。

所有的追求民主自由的努力都这么前功尽弃、都这么夭折了。

塞吉和哈维尔却安然无恙,被一同带上了警车,影片在两个人怅然若失、似有所悟的哭笑中结束。

电影的最后部分,是所有矛盾的最高潮,已经式微的独裁者和正在强大却变得血腥、渐渐接近独裁的反对者都在争夺民众,而且都同样丧心病狂,不惜一切,可怜的民众在双方疯狂的斗争中受到巨大伤害。

最后两股势力都没有得到民众,反而把民众害得更惨,民众也更没有因此而得到所向往的民主。

这个结果非常值得人深思。

本片片名叫《伤心小号曲》是因为哈维尔在变得暴虐之后偶然听到了一个小丑悲伤的歌唱,被深深吸引。

这首歌充满了迷茫无奈和绝望,就像反对独裁的哈维尔当时的处境一样,他了解民众的痛苦,想解救民众,却苦于不知道该用何种方法,最后不得其法,误入歧途,使用和独裁一样的手法以暴制暴,渐渐也变得独裁,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并没有解救成民众。

这首歌也奠定了本片深沉而又悲伤的格调。

这是一曲历史的悲歌,在独裁统治的几十年里和后来反对派与独裁者的争斗中,民众在你争我夺、最终变相了的拉锯战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苦难,而且有的苦难并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对社会对文化对话语权对民主的重创。

如果你了解西班牙的历史,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有深度的电影,它把用极为夸张鲜明的手法把现实表现出来,就像拉美的魔幻小说《百年孤独》一样,展现了几十年来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变迁,让你淋漓尽致地看到了一幅社会生活的浮世绘。

让人在反思之余,也被这种鲜明的艺术手法所深深打动。

本文同时收录于我今天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89a801013xg7.html,欢迎阅读

 5 ) 用最粗暴的方式来表达爱

注:本文有严重的剧透。

《伤心小号曲》,近年最好的西班牙电影,没有之一。

看惯了中国电影的拖沓,美国电影的程序化,今天特别找了一部西班牙电影来看,没想到被震撼得到深夜5点,依然无心睡眠。

导演和编剧都是依格来西亚,这是一个非常极端化甚至带有变态色彩的鬼才导演,其电影表达力度远远超过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导演。

电影通过欢乐小丑和悲伤小丑对一个马戏团美女的爱恨情仇为线索开展了故事。

那位美貌胸大的女子从头到尾都受到非人的折磨。

我总以为只有在中国文化下才会有这样逆来顺受的女子。

看到最后,我才发现马戏团里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欢乐小丑不停地虐待她的女友,他深爱着她,却疯狂地虐待她。

只有在虐待中,才能感受到爱与被爱。

悲伤小丑为了解救她,在一个深夜,在他们正在那个那个的时候,用铁钩勾穿欢乐小丑的身体,用唢呐把欢乐小丑的脸砸得血肉横飞。

美女浑身赤裸,被溅的满脸是血,惊愣得嘴巴都合不上。

悲伤小丑呐喊着:我解救了你。

从此悲伤小丑,躲避追捕、茹毛饮血、逃窜天涯。

不停飞翔并从高空摔落的摩托车手,最终飞着撞死在十字架上;永远也修不好的涡轮始终发出死亡的轰鸣;管家的老婆被大象踩死;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奈、暴力,赤裸裸地表达爱、表达欲望、表达仇恨。

看前边十几分钟,觉得挺乏味,但是慢慢地,半个小时候,整个人被带入电影中。

不是人看电影,而是电影看人,整个人思绪、神经、思考被电影狠狠地抓住。

当你攥着手心等待最后结局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已经无法逃离。

这就是鬼才作品的魔力。

最后美女卷着血红的丝带从高高的十字架滚落,卡擦一声身子断两节。

她这一生承受了无法承受之重,最终短成两半,一分为二,用死亡还了这两段孽缘。

当爱得深时已成恨,只有痛才能感受到爱。

悲伤小丑用石灰水浸泡摸白了皮肤,用熨斗烫烂了脸,滑稽中透着阴森恐怖。

只要讲一个笑话,如果有人不笑,欢乐小丑就会把美女打得鼻子冒血。

这是多么扭曲的爱,看得让人心潮澎湃。

最后说一句,西班牙导演能不能照顾一下中国观众,把口味放轻一点。

太重了,这口味实在太重了,比四川人吃辣椒的口味还重。

一下子我都没缓冲过来。

 6 ) 《伤心小号曲》超140字影评

片头的处理非常棒,战鼓声配人物剪影,不要太赞!

接下来是历史背景叙述,节奏急转直下,犯了西班牙许多电影的毛病,着急叙事。

就算是悲伤的性格、孤独的人生这类乞讨可怜的主题,也需要很好的讲述啊。

片子乱七八糟,导演对平衡、轻重的掌握完全不及格,演员也贴不上力,仿佛打在棉花上的拳头。

导演没有看过《美丽人生》么!

47分钟,卧槽还搞上魔幻了!

NM不好好讲故事,xjb领脉络,跌得比《魔法奇幻秀》还要过分!

近两年也看过几部板鸭电影,那股为艺术而艺术、生怕别人不晓得你这标签(会艺术,同尔等蛮子不是一路)的做派,实在是同宝莱坞一言不合就歌舞毫无二致。

弃,(导演编剧演员)统统一团糟。

 7 ) 小丑的最终曲。

天暗了,乌云满布得几乎见不到微光,在非常巨大的十字架顶上仅有三人,笑脸小丑、悲伤小丑和他们深爱着的女人,这一对小丑早是杀人犯,极端变态地互相暴打,受吓得慌张的女人把一团布绑紧腰部,其圆柱卡在铁栏间,纵身一跳,空中哗哗往下顺滚,还未落地先自尽了,她的瞳孔死鱼般地睁开着。

就在这一瞬间,镜头稍加快进地退回到远处并缓缓仰望上去,一片黑暗中,冷冽的大十字架下,挂着一根很长很长的艳红真丝布,连着女人身吊在空中,人的生命真的很渺小,甚至无力和十字架背后的死神抗争,这幕恐怖而壮大的死亡气氛,散漫着浓墨文艺的场景,足以凄美得震撼了我,顿时忘记了那两小丑活生生的存在。

然而,两小丑被警察带进车内,沉默良久,笑脸小丑突然狂笑了,悲伤小丑痛苦哭泣了,之前他俩已毁容了,为情痴狂,为爱失心。

回想起来他俩初次见面时,X(笑脸)质问道:你为什么想当小丑?

因为生活让你恐惧?

因为你父母是小丑?

因为你喜欢被羞辱?

B(悲伤):您自己呢?

X:我如果不当小丑,就一定会变成杀人犯。

B:我也是。

这结局超乎了我的想象,巧妙地与这段结局呼应上去了,证明我的猜想是错误的。

小丑的这段最终曲,只能这样,没人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幸好,这一切只都是虚构而已。

 8 ) 黑色伤心小号曲

黑色西班牙,暗的杰作。

讲故事的人描述暗而从中解脱。

他,导演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Álex de la Iglesia)就是片中的悲伤小丑吗?

也许是。

他的童年经历了西班牙内战的黑色尾声且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受其阴影影响。

如果说昆汀的《低俗小说》、《无耻混蛋》等漂亮的拼贴最终能给看客带来智性的愉悦,那么伊格莱希亚全无拼贴的后现代标识但出人意表的线性陈述更出离于一般的观看经验之外。

在我看来《伤心小号曲》绝非一部简单的暴力言情片,虽然有血腥、sex和暧昧的似是而非的温暖,以及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话。

它是黑色的,黑得变态绝望恐怖幽深。

败坏的孩子心,正义、爱情、情爱都是不确定的,唯有悲伤的小丑一见钟情时的初见色调明媚。

另外,始终以简单的生存需求而团结一心的马戏团其他成员疑似那些只想活得好一些的群众(演员)?

如果他们遇到刺杀总统的那拨人,是不是也会像哈维一样过去问上一句“你们是哪个马戏团的”?

以我的逻辑,以为在这里爱情可以带来拯救——可是不,远远不是,它催生了疯狂和恶。

故事的发展出乎意料。

难怪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一书中讲到“动物的痛苦”之前先引用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那句话“要发现什么是自然属性,我们必须研究那些保留自然属性的物种,而不是被毁坏的物种”。

悲伤的小丑哈维是被毁坏了,从一个无辜的孤儿不知经历了什么独自长成,到爱而不得遁入丛林茹毛饮血最后又戏剧性地落入了仇人的枷锁,成为狗一样叼着猎物的野人。

他像野兽一样咬伤了那个以天主的名义意欲搭救他的独裁将军弗朗哥。

片中的美学是非经验的,既非昆汀式的暴力,也非革命的孟浪主义,很难界定它的属性。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参展的这部影片,获奖的正是编剧和导演。

据说昆汀作为评委之一非常欣赏这部影片,而我更倾向于“太过于自我和偏执的表达让这部电影成为了导演个人风格和个人喜好的附庸。

虽然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是太过于个人化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影片的败笔。

(《好莱坞报道》) ”这般评价。

那个看似疯癫好笑的结局里,有人说:“难道这里没有正常人吗?

”“这太疯狂了”“不是我们,是这个国家要完了。

”及,超现实的镜头哈维与父亲及演唱“悲伤的小号曲”的歌手交错对话时,哈维对父亲说:“她不爱我,我不会搞笑。

”“弱者才需要幽默。

他们不笑就吓死他们,让他们好看!

……记住你的命运!

”决斗的尾声(据说决斗的情敌隐喻的是内战双方),一个小丑对另一个说:“都要死了,谁还在乎好笑不好笑,你觉得死亡是个笑话?

”片中的歌:“伤心的小号曲为逝去的人而奏哭泣着哀叹着泪如雨下……”制作的精良毋庸置疑。

尤喜片头,能见出西班牙人罗马时代以来根深蒂固的信仰。

在昆汀那里,圣经是可以拿来调侃的,而伊格莱希亚显然非常的严肃,除了博斯(Hieronymus Bosch )的“背负十字架的基督”(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和Matthias Grunewald被钉十字架的耶稣(Crucifixion)令人惊骇的形象,还有流泪的圣母塑像。

片中贯穿两代人的除了“小丑”这个职业便是十字架了。

而哈维的父亲是他们那代人里被迫建造巨大十字架的劳工之一;哈维和他情敌的爱人(被哈维幻想成圣母的女人)包括那个自称“真的会飞”的空中飞人、他们马戏团的同事都死在了十字架上,这或许是伊格莱希亚和昆汀不同的重点所在。

黑色,不能承受之重。

除了光,谁敢触及黑暗?

少看,少看,如果不是为了我一直钟情的小丑。

 9 ) 《伤心小号曲》7.5

《伤心小号曲》7.5小丑、微笑小丑与哭泣小丑魔幻现实主义到处符号与隐喻弗朗哥、历史、虚无乡愁、父辈,绵延在旋律里。

开场极佳、中间迷糊、结尾崩坏。

崩坏也许是刻意。

贪恋卑微的爱慕与温柔,偏又对强暴上瘾,独裁与自由之间,是你一直摇摆不定。

你是受害者,可他们明明其实都爱你,其实你才是最初的加害者。

没想到,我了解西班牙内战史,竟然是通过断断续续几部电影,且一眼看过去,大多荒诞或奇幻。

 10 ) 伤心的电影

本来没想些什么,可是看到其他的评价竟然都那么低,实在为这部电影打抱不平。

走进电影院是为了看喜剧的同学,请直接避免这部片子。

因为这部电影看完,会让人从内而外的伤心,怎么说呢,哭透了,整个电影的温度就是很低。

人家题目不是说得很明白了么,triste。

为了看恐怖片的,您也走错了放映厅。

这部电影的目的绝对不是突然一个声效,吓吓我们被每日生活麻木的神经。

那这部电影有什么呢?

我觉得这部电影给了你一种看完后不能形容的惆怅。

伟大的作品皆是如此。

不需要影评,不需要解说。

它带给你了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如果可以,还看电影干嘛,直接读影评不就行了)总之,电影看完,让我觉得什么东西被打碎了。

可是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想,可能有那么一天,几年,十几年后,突然有一天,看到什么东西,或听到什么声音。

也许我会突然领悟到这个 东西 吧。

很抱歉,我说不上来这个电影到底好在哪里。

但不看,你会错过一些东西。

《伤心小号曲》短评

因为变态所以不解?

3分钟前
  • 我可没辙了
  • 较差

6星兒(11.07.2011;06.08.2012;04.08.2024)時隔10數年 依然好愛!

7分钟前
  • Chapelle L.
  • 力荐

悲伤的小丑,畸形的复仇。西班牙内战埋下的一颗种子,最终结成了丑陋又疯狂的果实。诚如米沃什所言:“如果你反对法西斯主义,那你就必须赞成苏联的极权制度。”千万不要打开这个黑色的笑话,你会发现连泪水都是苦涩的。

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还行

三星半

12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还行

各种隐喻 各种悲伤

14分钟前
  • 力荐

太悲伤了真的太悲伤了!但是实在是太棒太棒太棒了!!!!

16分钟前
  • 汽水|不core不得嗨
  • 力荐

wow~我的菜~怪诞暴力扭曲血腥疯狂!!!!

21分钟前
  • 安安。
  • 力荐

死亡让不同的人相聚,而活下来的人最终怀着悲伤死去

25分钟前
  • Mooncake
  • 力荐

Shock!

27分钟前
  • 二十元里美
  • 还行

从20分钟以后开始就不适合18岁以下人士观看了····还是该看完简介再看电影啊···看的好抽筋哦~~遭不住

31分钟前
  • 还行

小丑人生

35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还行

知道西班牙的历史,知道弗朗哥治下的压抑,但是没觉得这片子有多少隐喻到了政治,充其量的时代背景介绍,中间小丑疯狂的部分还行,如果一直这种基调一路疯狂下去也可以成为邪典经典,但是后来又回到了原有的仇恨,而那种对于女人的争夺似乎还停留在好莱坞四五线烂片的剧情线,所唯一突出的就是服装和疯狂的表现方式

38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较差

开头不错,后面够纠结= =电影本身很强大,但cult片果然超出了我的接受能力……女主演技太差。

39分钟前
  • Crépuscule
  • 很差

奇怪扭曲的“复仇”,一路到死。

42分钟前
  • Fan
  • 推荐

Freaks、历史、符号、政治隐喻,都是浮云,只有片头20分钟能唬人。

44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7.7;行雲流水的無政府主義

48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库斯图里卡+阿莫多瓦+胡里奥

50分钟前
  • 逆转折
  • 推荐

除惊悚的化妆外,剧情一无是处。

55分钟前
  • 茨瓦凯尔曼
  • 较差

完全无法进入导演的语境

60分钟前
  • 波卡季莫夫
  • 较差

一曲荒诞悲歌

1小时前
  • 马邦德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