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终结
Norte,罪与罚末世篇(港),历史的局限,Norte, The End of History
导演:拉夫·迪亚兹
主演:Archie Alemania,安吉莉·芭雅妮,索利曼·克鲁兹,Miles Canapi,锡德·卢塞罗,Hazel Orencio,Kristine Kintana,Mae Paner
类型:电影地区:菲律宾语言:菲律宾语年份:2013
简介:菲律宾电影大师拉夫·迪亚兹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罪与罚》中获得灵感,讲述一个理想幻灭的法律系学生法比安犯下谋杀罪却逍遥法外,被误当成凶手的杰奎恩含冤入狱后,其家庭也随之破碎的故事。与迪亚兹的一系列“慢电影”一样,长达4个多小时的影片由多个长镜头组成,通过冷静客观、不介入主人公情感的平视角度,探讨菲律宾当代知识分..详细 >
验证一个开头就点名的主题本身形式陈旧 就是在纪录调色质感里 还有对人物长时间的凝视带来的反思感和对“罪即他罪·罚唯自罚·留下女人” 三个角度的描述上很有力度!!!p.s. 明明 Lav Diaz 很多作品的机位都不是固定的 有手持跟拍 有基础的摇移推拉 pan tin 等等 为什么看片不细致的脑子记不住的总爱贴标签呢 🙄
初识迪亚兹,虽然也被并入缓慢电影之中,但是他的作品看起来并不如蔡明亮那么停滞,影片没有放弃叙事(主动的摄影机运动、缓慢推轨限定对话持续的时空),并且留有戏剧性的悬念,但是用一种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叙事节奏流散在日常细节当中,这也是宏大叙事终结的表现。它采用了预叙主题的方式,并且是以口述直塞给观众,和叙事的割裂很明显,人物塑造也很扁平,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的这种状态来描述现实。(杰奎因漂浮起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突兀)有四个小时的时间去体会这种直观描述,不如去看弗朗西斯·福山的同名原著,亦或是片中提到的帕菲特的《理与人》。
圣诞快乐,瓦瓦先生
影片长达四个多小时,却并不枯燥,人物的命运在牵扯着观众的神经,而对于菲律宾日常生活的展现,也让我这样的观众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菲律宾。罪与罚的主题,导演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得到很多的灵感。不过,导演并未止于此,还有更多对于人性的挖掘。长镜头很多,画面干净而美,给影片加分不少。
没必要这么长
四个小时片长是由许多冗长的镜头凑成,而且激进分子不得志逐渐魔怔的男一的变化交代的不够令人信服,逐渐成为善良化身的男二神性来的仓促,结尾欧亨利式悲剧反转又显得刻意,总之内容不如标题唬人。@上影节
历史的终结,这个片名太合适了
主持人說,這部電影可能很艱深,但它只有四小時(以前他的電影是七個多小時的),而且是彩色的(以前他的電影是黑白的),所以,enjoy the movie。題材很宏大,涵蓋政治社會宗教人心,在越來越多人把長鏡頭用來炫技的年代,拉夫達玆簡樸至簡的長鏡頭依舊單純地為電影服務。
罪与罚
不欢
2023siff07。四个小时竟然在拉夫迪亚兹的电影里算短的了。灵感来源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不过很好的与菲律宾的社会环境及个体的现代性问题做了融合。加入的底层视角又很好的对知识分子视角做了补充。愤世嫉俗的知识青年彻底沉沦,善良懦弱的底层普通人毫无出路,这一切的原因是菲律宾的历史与政治制度。ps:商场里的影院虽然没啥电影节氛围,但观影效果确实还是比剧院好的
匠气十足。
有点短?
8.1 观点输出的部分很稚嫩,倒也符合角色本身,某个时刻的转折点后,三个角色的发展脉络,法比安的行为最不可预测以及无替代性,超出了常规第三世界的绝望和痛苦
有点了解这个国家,和大陆蛮像的。想起来就要背后一冷的剧情。
#上海电影资料馆# 3.7 分。
“菲律宾另外不下雨的半年”。相比前作,视觉风格有变化,相当漂亮的摄影加运动镜头!一个农村愤青从对制度的关心,到失望,到行动,到尝试救赎,再到彻底对生命的泯灭,长达四个小时完整的塑造过程,相当令人震撼的结局(还好没有停在“救赎”那里,谢谢导演对黑暗的挖掘和展示)。
看的累
!!!
解…解锁拉夫达兹。遗憾对于菲律宾社会历史以及罪与罚的文本都不够熟悉。愤世嫉俗的与任劳任怨的、背德的与冤屈的,一个堕落,一个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