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胡说八道,防不胜防吓人一跳,这就是我对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电影的直观感受。
他导演的《龙虾》在去年的中国小有走红,因为光棍节前夕被微博上的一些营销号推广出去,介绍道:在未来世界的人如果单身就是犯罪,将被逮捕并强制配偶,超过时间限制就要变成自选的一种动物,然后美其名曰一部搞笑喜剧片,但我敢保证被推荐去看并希望被逗趣的人没几个人会笑得出来,而且看完后或许还会心有余悸,另外他的电影海报也是极具欺骗性的梦幻。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电影就像政治寓言,而不是像《1984》那样的露骨的反乌托邦小说,更不是《黑镜》那般残酷的未来科技世界,而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在继承了本国前辈安哲罗普洛斯的外在唯美风景,又有自我拿捏稳当的精神内核。
很多人对于他的电影都是从反乌托邦和黑色幽默的角度来解读,但多了也不免审美疲劳,我觉得人看完能感到一丝恐惧就足矣,而我也希望能呈现一些他带来的表象,毕竟这些画面的警醒意义无比巨大。
在《龙虾》之前的《狗牙》,同样是一个怪诞的设定,三个孩子从小到大被父母禁锢于家,不得外出,门外的世界被父亲强调为禁忌之地,只有当犬牙(虎牙)脱落才得以外出。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这是一部关于小乌托邦的故事。
期间诡谲的剧情只能让观影者压抑甚至反胃:
盐被称之为“电话”
贱货代表“大灯”
僵尸则是“小黄花”
**居然是“键盘”无时不刻的精神控制被赤裸裸的语言置换表现的淋漓精致。
水瓶标签被父亲撕毁
“电影”就是已经观看无数次的孩子们儿时的录像
天上的飞机被理解为能被母亲拿下来的玩具
因为儿子从来没见过而被杀死的猫,却被父亲描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表露无遗的扼杀房子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父亲最后甚至为了满足儿子的欲望,而让他在姐姐和妹妹两者之中自行挑选。
兄妹们还玩耍相互麻醉的游戏,在热水里浸泡手指比忍耐力的游戏,以及蒙眼满世界找妈妈游戏;姐妹之间遵循着物物交换的原始时代信条;......各种各样的脑洞时时刻刻都会出现,观影者只会一步步被推向深渊毫无喘息机会,而当电影在大女儿逃出大院却没有从父亲后备箱逃出的最后留白特写镜头,一切戛然而止悄无声息,虽然将人悬崖勒马,给人留下巨大的虚无顿空。
随着情节的深入,所有的观众都哭笑不得的看着电影,编、接着编。
情节的发展是离奇的,事情发展的诱因,并没有清楚地给出来。
只是知道,三个20多岁的人,活在巨大巨大的谎言里,却不自知。
一切都是错位的,没有电视、没有电影。
能看到的书,就只有词典,很可怕。
往大了说,是极权的危害,国家极权的一个剪影。
往小了说,就是家庭教育中的极权成分的放大化。
家庭教育扩大,父母扮演上帝的角色,筛选他们想让你知道的东西,来让你看到。
解释出,他们想解释的意义、指向,给你。
你只能接受,受浸染。
没有孩子能完全不受父母的影响,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能不受自己国家的影响。
当我们走向自己父母的反面的时候,也是家庭给予我们的一个烙印。
但是,没有哪一个政权能永远成功的蒙蔽大众。
没有哪一面墙能永远立着,密不透风。
有墙,就会有VPN。
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望,世界的风,吹向所有的人。
再蒙蔽的大脑,也能接受到自由的讯号。
最后,我们中总会有人,亲手敲掉自己的犬齿,流着血,藏在通往世界的后备箱中,等待黑暗之后的黎明。
我们剩下的人,总会感受到召唤,来自我们的前辈,来自世界的无处不在的风……
父亲-国王母亲-王后大儿子-王子女儿们-公主片中有一段是关于父亲到狗只训练场想取回自己的狗,狗场主人说训练狗分五个阶段,一个个阶段才能形成自己想要的狗。
父亲正在自己的王国,训练着自己的臣民。
王后则是共谋者。
日常家务,比赛,游戏,一些不能出外,关于等级制度(集便签)的规定,晚上的娱乐项目被限定,一些关于与外界联系的词语(键盘、电话、僵尸、远足、高速公路)被改成日常的词语。
并规定当犬齿未脱落时,他们仍未成年,不能走出家中,就算走出去,也要坐车。
父亲利用自己厂长的身份,雇门卫(克里斯蒂娜)解决自己儿子的性需求。
他们各自的名字,我们的片中无法得知,只知道克里斯蒂娜和布鲁斯(大女儿在录像带里面学的人民)。
他们之间称呼也是姐姐、妹妹、哥哥、父亲和母亲。
名字被隐去,没有指定的名字,片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代入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父亲-厂长,极权统治者,国王地位,家中权利最大,也是最厉害的人(在儿女们眼中)。
王后-手球冠军,当父亲不在家时,则代替父亲管理儿女,训练儿女,协助父亲编造关于他们所认知的世界的谎言。
大儿子-无个性,对于不存在的哥哥怀有恨意。
大女儿-活跃,被克里斯蒂娜欺骗交换礼物,舔了她之后,开始有所启蒙。
尤其是交换了录像带,接触了外面的世界,无不期待自己的犬齿脱落,成年。
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里面疯狂跳舞进入癫狂状态,后用哑铃敲掉自己的犬齿,躲入父亲的后尾车厢。
小女儿-和姐姐互相依赖,互相玩游戏,在片中性格和哥哥差不多。
小女儿问,妈妈,能把电话递给我么?
妈妈给了她一个盐罐。
爸爸说,赢的人会有奖励,奖励看录像,于是大家一起看家庭录像。
妈妈说掉下来的飞机会属于应该得到它的人,原来儿女们都以为天上的飞机和玩具飞机是一个大小。
爸爸带回家一个女人,让自己的儿子与她做爱,直到她《出卖》这个家庭,给了大女儿两盘录像带。
于是他决定让大女儿代替她的角色,与他的儿子做爱。
一整片的荒谬让人越来越崩溃,直到看过了《诺基》的大女儿打断了自己的犬牙。
这时她会相信,人的犬牙是不会自己掉下来的。
绝对的保护,代表了绝对的占有,家长,甚至政府,每每将保护放在嘴边,把占有放在灵魂。
他们说猫会进攻我们的住宅,绑架我们的亲人,他们说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以至于你无法用脚触碰家宅以外的土地。
在荒谬之中成长的孩子们,要么在荒谬中灭亡,要么就在荒谬中爆发,而爆发力的大小与荒谬持续的长度成正比。
任何一个在好奇心驱使下要发现真相,满足逐渐增长的欲望的同时,都经历着比在同一条件下沉溺于现状的人更多的困惑与折磨。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象征,象征希腊这些年来对国人的隐瞒,隐瞒这无法继续的经济,这入不敷出的现状让恐慌变成谎言,直到对它的打击狂升猛增。
原来这种恐慌的隐瞒早就深入民心。
我看着大女儿放肆地跳着舞,荒诞但是绝望,我相信,父亲的后车厢真的可以带她进入这外界被肮脏感染了的黑洞。
谎言是善意的,谎言也是稻型灰影的催化剂,这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我没有生别的孩子,因为我只爱你一个。
把子女当做宠物来养,非比寻常。
冷,恐怖,毛骨悚然。
大女儿问什么叫外阴,妈妈回答你哪里看到这个词的,答从录像带封面,妈妈说外阴是一种大灯,比如说打开外阴,屋子亮了……当大女儿用哑铃一下一下的砸掉自己的犬齿的时候……我要崩溃了……这算是溺爱还是宠爱?
冷暴力,比喷血浆还吓人。
我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新闻了,过度溺爱子女,使子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好像是奥地利?
父亲判了三年……
http://axinlove.com/2010/05/dogtooth/《Kynodontas[狗牙]》家不是伊甸园by @xinl.ve 1005017Movie Rating:82009年第62届戛纳电影节Un Certain Regard[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
电影不好看,依据的标准是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不过,细细体会导演Giorgos Lanthimos在《Kynodontas[狗牙]》中尝试探讨家庭关系的极端状况以及人的自主意识的如何萌生等议题,《Kynodontas》体现了一种极端的美。
把孩子一直放到无菌房里孵育,某天与自然一接触,一个小感冒可能都会要了孩子的命。
父母亲本以为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不受伤害的世外桃源,殊不知却让小孩失去抵御危险的能力。
《Kynodontas》里打着为了孩子生活不受污染的父母,看似在培育温室的花朵,实质上是在行使父(母)权,使未经世事的小孩在绝对的权威和蒙昧的状况下“老去”。
许诺“狗牙”的长出,子女才能离开父母搭建的伊甸园。
人长不出狗牙,真要长出狗的牙齿,那表示父母完成对子女的驯养,人变成了忠诚无二的狗。
录音机中播放父母创造的名词解释,三个子女要比赛忍受高温的能力,至于为什么要比赛,发起者也不清楚,太过诡异的电影序幕。
非常短且难以理喻的状况,将子女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做了概括的点睛之笔。
紧接着一个中年人(后来才能确定是家庭中的父亲)带一名年轻女孩给一个男孩完成性交的情节,应该使得观众来不及思考之前的情节,出现与《The Usual Suspects[非常嫌疑犯]》一样需要重看电影开头的状况。
林林总总地欺瞒子女的方式属于编剧、导演想象力边界的范畴。
除了用一个谎言掩饰另一个,把哄骗的雪球越滚越大外,压制好奇天性的方式还有暴力,是暴力揭露了父母对子女的“保护”不过是“奴化”的真实。
大女儿以及其屈辱地方式获得录像带,父亲发现后的处理方式几乎是以一种谎言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在虐待别人,哪里看得出是父亲在教育女儿。
别墅,花园和露天的游泳词,把家装扮成天堂里伊甸园,以为孩子们可以在纯洁美丽善良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姑且不论电影中的父母专制、变态和道貌岸然,就连上帝也控制不了亚当夏娃对苹果的好奇,一个圈养年轻心灵的小院子能阻挡人天性中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大女儿敲掉自己的牙齿,儿子漫不经心的问母亲cunt的意思,小女儿的好奇心则要回到影片开头,小女儿对到来的陌生女人立马表示了亲切。
谎言控制不了人的本性——父亲找女人解决儿子的性需求也就表示暴君承认做不到让儿子灭人欲的地步,种种不堪的行为是用爱绑架子女,致使苦心经营的家庭美景堕落至父权、父权施展暴力的专制王国,《Kynodontas》的杰出所在。
Dogtooth.2009.DVDRip.XviD-LAP
看狗牙印象深刻的还是妹妹撒谎猫攻击哥哥结果父亲惩罚了哥哥,“猫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即使认知停留在畸形的家庭但埋下了混乱的种子有一天就要逃走即使对外界一无所知也感受到了不安,但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敲掉狗牙,但敲掉狗牙也只是她能想象到的最离经叛道的事,这么悲观所以说还是要多积累si才能ne的起飞🛫[傻眼]不然对自由的想象有限简直像个深闺雌小鬼我还是相信思想的翅膀能起飞滴带着大家一起狂欢([傻眼][鲜花][吃惊]语言的匮乏,思想的集权让我想到我总是喜欢造一些新的词,小学喜欢玩造新文字,现在想想真是,很简单的四声调来源于原本的汉语,简单重复音节的长短组合表意像英语一样,还是逃离不了已有的知识积累si,或许需要nise人去发现一现新的东西再让nesi来发展,,又想起来有人提说语言文字不存在的时候si这这种功能怎么使用的[费解]其实道也看狗牙印象深刻的还是妹妹撒谎猫攻击哥哥结果父亲惩罚了哥哥,“猫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即使认知停留在畸形的家庭但埋下了混乱的种子有一天就要逃走即使对外界一无所知也感受到了不安,但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敲掉狗牙,但敲掉狗牙也只是她能想象到的最离经叛道的事,这么悲观所以说还是要多积累si才能ne的起飞🛫[傻眼]不然对自由的想象有限简直像个深闺雌小鬼我还是相信思想的翅膀能起飞滴带着大家一起狂欢([傻眼][鲜花][吃惊]语言的匮乏,思想的集权让我想到我总是喜欢造一些新的词,小学喜欢玩造新文字,现在想想真是,很简单的四声调来源于原本的汉语,简单重复音节的长短组合表意像英语一样,还是逃离不了已有的知识积累si,或许需要nise人去发现一现新的东西再让nesi来发展,,又想起来有人提说语言文字不存在的时候si这这种功能怎么使用的[费解]其实道也不用这么死si也不只是这个定义感受罢了
极权不仅存在于国家,也存在于家庭,人们内心之中其实深藏着极权的欲望,只要时机合适,它总会钻出来,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及行为。
极权总是以纯洁的名义,划定一个界限,将人们与外界隔离开来,不允许人们越雷池半步。
它总是将外面美好的世界诬为漆黑一片,警告着人们如果冒险去外界会有致命的危险;同时它总是在内部制造着一种乌托邦,实践着自己蛮横的理想,其实那种理想那种纯洁已是污糟不已,那种所谓的爱让人失去自由充满了恐怖。
希腊的影片《犬齿之家》(又名《狗牙》)正是描述了这样一种极权的家庭。
这是一个豪华别墅,有着大片美丽的花园,还有着清澈的泳池。
别墅里绿草成茵,鲜花遍地。
不过这个宛如天堂的别墅却位于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之处,别墅周围都是高高的围墙包围着。
别墅里生活着一家五口,作为家长也是独裁者的父母(主事者是父亲,他在外面经营着一家公司,同时也只有他具有走出这个别墅到外面世界的权力),还有一儿两女,他们正是青春年华。
表面上看,他们一家生活幸福,应有尽有,享受着天伦之乐,父亲挣着钱让家庭生活无忧,母亲在家主着事,子女们则快乐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不过影片一开始的镜头,就揭示出这个美好乌托邦的荒谬性:儿子与姐妹虽已成人,却玩着无聊的游戏(如将手指放在热水之下,看谁能经受的时间最长);他们所接受的知识,竟是父母精心构造的虚假知识(如母亲告诉儿子僵尸就是草地上的小黄花);他们的自由,只是围墙之内方寸之地的自由;他们的生活,是充满了程式化的生活;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的交往,没有电视只有家庭的录像供他们娱乐,唯一的电话深锁于保险箱内只供母亲与父亲联络之用;甚至儿子性的需求,也只能靠父亲定期从公司里带来女员工为其解决。
这个表面看似幸福和谐的家庭,其实已是暗流汹涌,矛盾密布。
父母在家庭中拥有着绝对的权威,而且随时对其子女使用暴力。
三个儿女心中也充满着暴力与仇恨,这种压抑着的暴力与仇恨,有时更加凶险,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时时很血腥。
他们面对外面世界的黑暗虽然充满了恐惧之心,但毕竟年轻的心灵也有着对于外界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立于高墙之下,对着外面世界兴叹。
电影的最初,我们只是很惊奇,惊奇于这个奇怪的家庭,惊奇这个家庭的荒谬,为他们的各种怪异的行为感到可笑。
但随着镜头的深入,家庭内部的黑暗面越来越突显,我们的恐惧之感也油然而生,一股凉气也从心底奔涌而出,这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所描述的多么相似啊。
外来的女员工,给这个与世隔绝的家庭带来了新鲜的东西,也激化着这个家庭内在的矛盾。
父亲害怕着这种变化,他决定终止这个外来女员工进入这个封闭之家。
其实,任何极权对于外界的信息都充满着恐惧,因为外来的东西肯定会戳破他们精心编造的谎言,也会破坏他们定下的各种规条,威胁到他们的独裁统治。
于是这个家庭只能走入更加黑暗与恐怖之中,他们竟让兄妹之间的乱伦来解决性的欲求。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这个极权家庭的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犬齿作为电影名在电影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
犬齿本来是动物固有之物,肉食动物尤其发达,在人类来说已是逐渐退化,但只要长出,就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脱落。
而电影中的父亲却告诉孩子们犬齿的脱落标志着人的成熟,只要犬齿未掉,就证明他们还未长大,还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还得需要他的保护。
他实际上是想将孩子们终身置于他的独裁之下。
同时犬齿在他的心目中还有另一层乌托邦的意味。
犬齿是人类野性的象征,他试图驯服人的野性,也就是自然的本性。
要想人失去自然本性又是谈何容易!
在电影中他没有做到,其实在现实中,比他威力大得多的独裁者也难以做到。
只有尊重人性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相处,极权之可恶与必然失败也就在于此,可惜所有的极权拥护者却都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他的大女儿为了能走出这个笼子,跨越那堵高墙,只能用哑铃砸掉自己的犬齿,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成熟,可以见识外面的世界。
狗也是影片中的一个意象。
父亲总想着找只狗来看家护院,同时防备孩子们的外逃,但狗得送到驯狗中心去驯服,得经过五个阶段的训练。
其实这也是在喻暗着这个家庭对于儿女也就是他们子民的的驯服之困难。
当狗还未驯服好,而人却已逃出。
只是大女儿出逃的方式其实也深受这个家庭的规条与谎言的影响,她出逃之前先砸掉犬齿,以证明自己已长大;她选择了躺在父亲车的后尾箱里出逃,因为父亲告诉她人的双脚不能触碰外面之地。
这不禁让人担忧,她即使出逃成功,在这种极权家庭里成长的她,还能适应外面的世界吗?
这三兄妹其实还有一个哥哥,虽然在整部影片中他并未出现,但他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是死是活,我们不知道,这个家庭对于他也是讳莫如深。
也许他也是如他妹妹一样,逃出了这个家庭,毕竟青春的激情与人性的自由,是谁也无法阻止的。
这部影片其实探讨着极权存在的基础,极权的存在只能靠编织谎言,只能靠对外界的封闭,只能靠高压的统治。
但谎言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永不戳破;而在这个自由交往的世界,想封堵外界的信息又是何其艰难;面对人性的复苏与被统治者自身的强大,高压的统治其实最后也会摧枯拉朽。
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与外界交流的欲望,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止的。
《犬齿之家》看似很荒谬,但导演是在以小喻大,说的是家庭,其实暗喻的是国家,国家的极权,才是人们所真正担忧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犬齿之家》如同《一九八四》一样,会引起人们更多的思索。
“zombie”是黄色的小花;“bitch”指一盏大灯;当天空中的飞机掉落时,我们可以在后院捡起来玩;猫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生物,会咬破人的喉咙,把人撕成两半;最好玩的娱乐节目是和家人一起看家庭录像带;孩子们只有当犬齿掉落的时候才能离开家门……如此看起来不合常理的事,在这个家庭中却是真理。
父母们将早已成年的孩子们豢养在一个大花园里,孩子们从未踏出过花园一步,花园之外对他们而言是未知与恐惧的存在。
孩子们的生理已经成熟,而心理却停留在童年。
父亲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乌托邦,一切不美好的事物必须剔除,但他却从外面带来妓女满足儿子的需求,甚至为了保住这个家庭的绝对封闭而让自己的大女儿与儿子乱伦。
在这个乐园中,父亲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母亲作为附庸则对父亲言听计从,他们想方设法维护乐园的与世隔绝,对孩子们进行洗脑,不允许他们与外界有任何接触,更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为此,他以欺骗、威胁、恐吓等各种方式阻止孩子们踏出乐园一步。
”只有家才是最好的,外面的世界充满着不为所知的怪物和恐怖的黑暗。
“孩子们这么想着。
他们充满矛盾:尽管对外界充满好奇与冲动,但意识中却深深的刻印着恐惧与抗拒。
父亲告诉他们,只有当他们的犬齿脱落之时,他们才可以离家,去往外面的世界——而他们的犬齿永远不可能脱落。
影片的结尾,大女儿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上跳了一直癫狂的舞,然后在洗漱间用哑铃打掉自己的犬齿,偷偷爬进车尾箱,逃出了父母创造的“乐园”。
这也许是一部很沉闷的电影,整部影片的主要场景只有两处地方:父亲的工厂以及孩子们的家。
然后是完全颠覆的世界观中冗长的对白;同时,这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影片的开头,你会听到一些熟悉的词语,但它们的解释却会让你感到莫名奇妙,这种迷惑逐渐扩大,令人不由得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而一步步陷入这个混乱的世界。
影片画面唯美:灿烂的阳光,花园中鲜绿的草木,孩子们在游泳池中嬉戏,在花园中奔跑、玩捉迷藏……恍若置身于真正的乐园之中。
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这个家庭畸形的生存模式以及孩子们呆滞的神情。
这两者,却微妙的融合在一起,让这一切都变得极具感染力。
影片如此含蓄而又直白的将极权主义以一种奇妙的面貌展现出来:象征统治者的父亲,象征附庸政党的母亲,被统治民众的孩子们,以及他们仅有的自由——花园。
统治者们以父母的姿态出现,将民众囚禁于他们的牢笼之中,对他们的思想与私人生活给予控制和干预,毫无自由与人权可言,并将国家凌驾于一切之上,以一个仿佛天国般的理想社会代理现实社会,妄图切断民众与外国的一切联系。
他们创造出一个所谓的道德伦理系统对民众加以干预,而当他们的统治受到威胁之时却不惜以实际上极其肮脏的手段来维持稳定。
尽管需要遭受疼痛,有些人还是逃走了,然而,大多数人依旧生活在这座虚假的花园里,如同行尸走肉而尚不知自己有多可悲。
看这个电影突然就想到了一本书和一篇文章,《1984》和《娜拉走后会怎样》1984里面描写的真理部,新话,思想警察以及言论管制和该片中的父母亲的所作所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父亲受训狗师的一句话“狗跟泥似的,可以依愿望塑造”,他也想(姑且不论什么原因)把孩子们训练塑造成自己想要的那个状态。
而人性的形成需要语言,思想,以及外界的感知,所以,父亲多管齐下,把有威胁的东西全都一一排除,包括妓女...影片最后的开放式的结尾让我想起了易普生笔下的娜拉,她也从这样类似的但不太一样的环境中走出来,和电影中的大女儿一样,对自由的新环境渴望却格格不入,语言不通,思维不在一个维度,没有谋生的能力,不知道这样的孩子能否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而且,殊不知,外界的环境也是大型的家庭,也有这样的思维体系,生存法则呢。
最后提出几个问题在高度集权社会下,假设物质需求被极大满足,还需不需要精神生活?
人会不会自发地有精神生活需求?
假如物质精神生活均被满足,这样一个社会是否会被推翻?
电影结局之后的故事情节只靠YY无法满足,这片没可能拍第二部 唉。。
变态的家庭和被压制的子女。变态变态变态!学校的ftp上就是没好东西啊…- -!!
中心思想很牛逼,但是拍得真散漫。
这部片子不仅仅是关于洗脑的。可说的很多,还是自己去看吧。。。PS:我突然想起“父母皆祸害”这个小组。。。
琐碎直白的镜头配上诡异变态的故事不用配乐渲染也震撼力十足 用哑铃敲掉自己犬齿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你逃不出去了
有必要花一个半小时讲隐喻么...闷死人。
多么和谐的社会主义之家哟~~~
极度文艺,极度内涵。重口味啊
很有索多玛的感觉……
五体投地!2009年没有哪一部电影可以与此相比!今年想把所有的赞誉都给予这部电影!难以抑制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过于刻意
只隐喻,明面上的故事也要讲好啊大哥。
活活闷死
寓意是深刻,但在一部电影中更重要的难道不是吸引人的故事和优秀的视听语言吗?不好看就是不好看。这部电影囊括了文艺片导演的通病。但我还是很喜欢他的圣鹿之死的,看得出越拍越好,也懂得考虑观众了。
父权压迫下畸态扭曲的教育,直白隐喻。
这是什么?!!!
镜头的外旋模糊美极了。隐喻性质好强。。
冷冽的光更勝冷酷的家。
奇怪而变质的极端故事,过分强烈了些
真喜欢这样的东西…特权是多么狡猾精明之至以至于达到一种孩童般的天真无畏的邪恶。被洗脑者的反抗也只能是从内部的暴力反噬自身后获得规则的默许并得以以撕裂血肉的方式将自己从泥潭里连根拔起和逃离向未知的不安的未来而已……家庭成员都是僵尸一样盛放的小黄花啊笑容灿烂地拼尽全力为父母表演着癫痫一般舞姿可笑如幼儿的舞蹈。。。让我竟然想去小时候排练摇着花喊口号列队欢迎领导时清一色的被强行打上红扑扑的腮红做出僵硬笑脸的经历……无数个(会被我们摄影老师骂死的切头镜头😂……性的交易化呈现的干涸麻木,乱伦的合理化,杀猫,驯狗,冷酷的极端的撕裂的窒息的感觉多棒啊……觉得比起来寄生虫是多么绵软无力的寓言啊【。。可能是我口味太重了…………我本科老师有篇大学生浏览黄网的论文里说口味只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重一去不复返🌚